育婴员基础知识
幼儿育婴员知识点总结
![幼儿育婴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09cbe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7.png)
幼儿育婴员知识点总结幼儿育婴员是负责照料婴幼儿并进行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
他们在幼儿园、托儿所、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家庭等地方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妥善照料和教育婴幼儿,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以下是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总结。
1. 婴幼儿基本护理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基本护理知识,包括喂养、换尿布、洗澡、按摩等。
他们需要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适时地进行科学喂养,保证婴幼儿的充足营养和水分摄入。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会正确地换尿布和洗澡,确保婴幼儿的个人卫生。
2. 婴幼儿安全知识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安全知识,包括婴幼儿意外伤害防护,疾病预防和控制等。
他们需要了解婴幼儿生活环境的安全卫生措施,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以及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及时做好传染病的隔离和消毒工作。
3. 婴幼儿早期教育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包括0-3岁早期教育原则、方法和技巧。
他们需要了解婴幼儿的认知、语言、情感、社交、运动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进行启蒙教育,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会生动有趣地为婴幼儿设计适合其年龄段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其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4. 婴幼儿心理护理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心理护理知识,包括婴幼儿情感营养、情绪调节、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等方面。
他们需要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温馨的关爱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婴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控能力。
5. 婴幼儿健康管理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健康管理知识,包括健康监测、疾病识别和处理、针对性的保健措施等。
他们需要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和常见疾病症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及时处理婴幼儿的健康问题,保障其身心健康。
6. 婴幼儿家庭教育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家庭教育知识,包括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家庭教育资源等。
他们需要与家长密切合作,帮助家长了解婴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婴幼儿的教育工作。
育婴员知识树
![育婴员知识树](https://img.taocdn.com/s3/m/d0131aea227916888586d7bb.png)
成都鑫晟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育婴员题库知识树基础知识、初、中、高级陶思民2020/10/20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的《育婴员》教材,结合《职业技能标准》编写的育婴员知识树,是题库建立的重要依据。
目录育婴员基础知识 (5)第一章职业道德 (5)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5)第二节职业守则 (6)第二章婴幼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 (6)第一节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 (6)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育基础知识 (8)第三节 0~3岁婴幼儿教育 (10)第三章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基础知识 (12)第一节婴幼儿营养 (12)第二节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14)第三节婴幼儿保健与护理 (14)第四章安全工作常识 (16)第一节家用电器安全操作 (16)第二节食品安全 (17)第三节居家安全与急救 (17)第五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8)育婴员初级知识 (21)第一章生活照料 (21)第一节婴幼儿喂养 (21)第二节照料婴幼儿盥洗 (31)第三节照料婴幼儿睡眠与排便 (37)第四节照料婴幼儿出行 (44)第五节环境与物品清洁 (51)第二章保健和护理 (55)第一节“三浴”锻炼与抚触 (55)第二节常见症状护理 (60)第三节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64)第三章教育实施 (69)第一节训练婴幼儿运动能力 (69)第二节训练婴幼儿听和说 (76)第三节指导婴幼儿感知活动 (81)育婴员中级知识 (87)第一章生活照料 (87)第一节食品制作 (87)第二节作息安排与习惯培养 (94)第二章保健和护理 (102)第一节生长监测 (102)第二节常见症状护理 (107)第三节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113)第三章教育实施 (118)第一节训练婴幼儿肢体动作 (118)第二节训练婴幼儿听和说 (122)第三节婴幼儿认知活动指导 (125)第四节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行为培养 (130)育婴员高级知识 (133)第一章生活照料 (133)第一节食谱编制 (133)第二节预防与消毒 (136)第二章保健和护理 (138)第一节常见症状护理 (138)第二节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救助 (142)第三章教育实施 (146)第一节训练婴幼儿动作 (146)第二节训练婴幼儿听和说 (153)第三节指导婴幼儿认知活动 (158)第四节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行为培养 (161)第四章指导与培训 (164)第一节指导 (164)第二节培训 (167)育婴员基础知识第一章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一、职业道德概述1、职业2、道德3、职业道德二、育婴员职业介绍1、育婴员职业产生的背景2、育婴员的职业定位3、育婴员的职业性质4、育婴员的基本条件三、育婴员的工作职责1、照顾婴幼儿的生活2、进行婴幼儿的日常卫生保健3、和婴幼儿一起游戏4、与婴幼儿家长交流、沟通四、育婴员的职业道德规范1、职业道德规范的意义2、职业道德的特点3、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第二节职业守则一、热爱儿童、爱岗敬业1、热爱儿童2、爱岗敬业二、诚信服务、善于沟通1、诚信服务2、善于沟通三、勤奋好学、钻研业务1、勤奋好学2、钻研业务第二章婴幼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第一节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一、婴幼儿年龄阶段的划分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1、运动系统2、消化系统3、呼吸系统4、泌尿系统5、生殖系统6、内分泌系统7、循环系统8、神经系统9、感觉系统四、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1)形态指标(2)生理功能指标2、测量时间3、测量方法(1)体重(2)身长(3)头围(4)胸围(5)上臂围(6)囟门4、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1)身体指数评价法ⅹ100 1)身高坐高指数坐高(cm)身高(cm)2)身高胸围指数胸围(cm)身高(cm)ⅹ1003)配里地雪指数√10ⅹ体重(g)身高(cm)ⅹ1004)考泊指数体重(kg)[身长(cm)]2ⅹ1045)身高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cm)ⅹ1000(2)发育离差评价法(3)发育年龄评价法(4)百分位数评价法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育基础知识一、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2、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塑性3、婴幼儿心理发展对后续发展有重要作用4、发展的各方面互相影响5、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1)感觉能力的发展1)视觉2)听觉3)味觉4)嗅觉5)皮肤觉(2)知觉能力的发展2、运动能力的发展(1)粗大运动(2)精细运动3、语言的发展4、记忆能力的发展5、思维能力的发展6、想象力的发展7、注意特性的发展8、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9、自我意识的发展10、情绪和情感的发展11、意志力的发展12、气质特征(1)多血质(2)胆汁质(3)粘液质(4)抑郁质三、关注婴幼儿的特殊表现,及早发现发育异常1、适应周围人和事物的能力2、特殊表现3、行为或心理问题(1)吮手指(2)屏气发作(3)习惯性擦腿动作(4)暴怒发作(5)攻击性行为第三节 0~3岁婴幼儿教育一、教育的意义1、婴幼儿教育的生理基础2、婴幼儿教育的心理基础3、教育对婴幼儿成长的导向作用4、婴幼儿教育的误区5、关注婴幼儿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二、婴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内容1、婴幼儿的特点2、教育内容(1)动作技能(2)语言表达能力(3)认知能力(4)社会性行为和情感培养(5)人格发展(6)艺术感受能力三、婴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婴幼儿教育原则(1)尊重婴幼儿发展权利的原则(2)促进婴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3)以情感体验为主体的原则(4)保教并重的教养原则(5)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婴幼儿个体发展的原则2、婴幼儿教育的方法(1)积极的反应(2)日常练习(3)鼓励婴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培养其观察问题和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4)鼓励婴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四、安排婴幼儿的生活作息1、日常生活作息的安排(1)编制生活作息的依据(2)编制生活作息的原则2、一日作息程序编制(1)合理分配时间(2)生活作息示例五、教养环境规划与玩具选用1、家庭教养环境的设计与利用(1)区域相对固定(2)设置固定的标志物(3)提供一个独处的区域(4)便于清洁与分类、整理2、家庭教养环境的基本类型及其创设(2)运动类(3)游戏类(4)情感满足、发展自我类3、玩具和活动材料的提供与制作第三章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基础知识第一节婴幼儿营养一、婴幼儿能量的需要1、婴幼儿能量消耗的作用(1)基础代谢(2)体力活动(3)生长发育(4)食物特殊动力作用(5)排泄2、0~3岁婴幼儿能量推荐摄入量二、能量的组成和来源1、蛋白质2、脂肪3、碳水化合物4、微量营养素(2)矿物质5、膳食的其他成分(1)水(2)纤维素三、婴幼儿肠道吸收功能及其特点1、碳水化合物2、脂类3、蛋白质、胰蛋白酶4、肠道菌群四、有效提高婴幼儿膳食营养状况1、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2、全面营养,促进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3、平衡膳食,促进婴幼儿生理系统的发育(1)品种多样(2)比例适当(3)饮食定量五、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1、进食环境对食物的摄入有促进作用2、进餐时要采取安全、平衡和舒适的姿势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第二节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一、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的概念二、计划免疫的对象、内容三、计划外预防疫苗及适应对象四、预防免疫的程序五、预防免疫的护理1、一般反应及其护理2、异常反应及其照料3、暂缓预防接种的情况及其处理4、不宜进行预防接种的情况5、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的护理(1)接种时间(2)接种症状(3)护理要点第三节婴幼儿保健与护理一、日常保健与护理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增强体质2、善于观察,及早发现3、及时沟通,配合治疗二、对患病婴幼儿护理的特点1、对呕吐婴幼儿的护理要点2、对腹泻婴幼儿的护理要点三、患病婴幼儿的饮食照料四、婴幼儿用药的基础知识1、按体重计算的公式2、按年龄计算的公式3、家庭药箱的配置五、婴幼儿五官保健1、婴幼儿的眼保健2、婴幼儿的鼻保健3、婴幼儿的耳保健4、婴幼儿的喉保健5、婴幼儿的口腔保健六、婴幼儿营养性疾病预防与护理1、营业性疾病及其分类2、营养性疾病的病因、特征3、营养性疾病的预防4、常见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护理(1)佝偻病(2)缺铁性贫血(3)营养不良(4)单纯性肥胖症(5)各类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6)维生素中毒七、婴幼儿常见症状(或疾病)及其护理1、腹痛(1)肠虫症(2)急性阑尾炎(3)肠套叠2、呕吐3、肺炎4、哮喘5、麻疹6、水痘7、流行性腮腺炎8、百日咳9、骨髓灰质炎10、猩红热11、传染性肝炎12、细菌性痢疾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4、流行性乙型脑炎15、手口足病第四章安全工作常识第一节家用电器安全操作一、常见家用电器二、常见家用电器操作要点1、第一次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2、首次使用,不能直接用在婴幼儿身上3、加强家用电器的日常管理第二节食品安全一、食品安全的意义二、婴幼儿食品安全的操作与管理1、采购2、加工3、喂食第三节居家安全与急救一、居家安全的意义二、婴幼儿意外伤害原因1、婴幼儿自身的原因2、环境设施的问题3、照料者安全意识和操作程序上的问题三、居家安全操作要点1、意外伤害的防范(1)关注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提前做好预案(2)关注婴幼儿的行为方式(3)不让婴幼儿做超前的运动(4)给婴幼儿提供安全的生活或活动设施(5)主动学习,自我培训,积累工作经验2、现场处理与急救的要点(1)仔细观察婴幼儿的全身情况,询问事故发生的情况和婴幼儿的主观感受。
育婴员基础知识
![育婴员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298f7b30975f46527d3e168.png)
与育婴员相似的职业的比较
职业 育婴员 保育员 母婴护理
家政服务员
幼儿教师
职业对象
0~3岁婴儿
0~6岁婴幼儿 产妇、新生儿
视用户需要,各种 年龄段均可,多为老
人、 病人 以3~6岁幼儿为主
职业场合 家庭、早教机构
幼儿园 家庭
家庭
幼儿园
学历要求 初中以上 初中以上 初中以上
初中以上
本科以上
入职要求 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
学历教育、职 业资格
10/159
4.育婴员的基本条件
身心健康,体力充沛
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具有喜欢孩子的天性, 对0~3岁婴幼儿有耐心
善于观察、具有动手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和婴幼儿及其家长沟通
11/159
三、育婴员的工作职责
1 照顾婴幼儿的生活 2 进行婴幼儿的日常卫生保健 3 和婴幼儿一起游戏 4 与婴幼儿家长交流、沟通
• 为民族的强盛 将每一个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
• 它能带领我们 克服孩子成长中的所有问题和困难
• 我相信 教育能成就人
• 它是创造我们 所向往和谐社会的保障
4/159
一 育婴师应具备的6大属性
1、妈妈(母亲)的属性 就是你有没有那种本能的(细心、敏感、周到)爱,一般女性都有,见到孩子以后
本能的爱,但这种爱它是感性的,容易偏离方向。 2、教师的属性
• 我相信 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种苗
• 我爱这一份神圣的 造就生命的 育婴事业
• 我相信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成长轨迹
• 我珍惜 育婴职业的崇高荣誉
• 我相信 每一位家长都会全心付出真爱
• 我愿付出全部的 智慧和力量
育婴师重点知识
![育婴师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95380d84afe04a1b071de51.png)
育婴师重点知识第一部职业道德1、0-3岁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速的时期,对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智力和人格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P32、育婴员是专门从事0-3岁婴儿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
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职业。
P33.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P3道德构成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观念;二是行为规范。
正确的道德观念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P3-44.道德在调整人们行为时,采用的手段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评价的标准是善恶。
P45.道德是通过善与恶和对立的道德评价来认知世界的。
P46.道德调节有社会和自我调节两种形式。
道德教育职能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社会激励和自我激励的手段来实现的。
P47.人们的生活可以划分为三大领域,即社会生活领域、职业生活领域和家庭生活领域。
与之相适应,也就形成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家庭美德。
这三个领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P48.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索应该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P69.职业道德的职能与特点:1、职业性2、从属性和强制性3、稳定性和继承性4、实践性和适用性5、多样性和具体性p710.社会道德是以协调个人与集体与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离开集体主义,这三者之间的矛盾之无法协调的。
P811.科学的飞速发展,对脑功能的开发提至0岁。
P912.育婴工作者既不同于家庭保姆,也有别于托幼机构中的保育员,是在家庭、社区和早教机构中为0-3岁婴儿综和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导和服务的专业人员,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
P1013.育婴员有富有爱心、耐心、诚心、责任心。
P12第二部分基础知识0-3岁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1.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育婴护士知识点总结
![育婴护士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d663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f.png)
育婴护士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育婴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育婴知识和专业技能,以确保新生儿和幼儿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护理。
以下是育婴护士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总结:1. 新生儿护理知识新生儿护理是育婴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
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了解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正常范围,以及生长发育的里程碑。
- 新生儿喂养:了解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正确的喂养姿势、喂养频率、喂养量等。
同时,需要具备观察新生儿吃奶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喂养问题。
- 新生儿睡眠:了解新生儿的睡眠规律和需求,包括睡眠环境的营造、睡姿的调整、预防突发性婴儿猝死等相关知识。
- 新生儿的生活护理:包括洗澡、换尿布、抚触按摩、保暖等日常护理知识。
2. 幼儿发育知识幼儿发育是育婴护士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正常范围,以及生长发育的里程碑。
- 幼儿营养:了解幼儿的营养需求,包括膳食结构、膳食搭配、饮食安全、幼儿期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等。
- 幼儿体育锻炼:了解幼儿的体育锻炼需求,包括适宜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时间安排等。
- 幼儿的心理发育:了解幼儿的心理发育规律和需求,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育,以及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 儿童疾病预防和护理知识育婴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儿科疾病知识,能够预防和护理儿童常见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常见传染病:了解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风疹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 儿童常见慢性病:了解哮喘、过敏性皮炎、肠炎等常见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 儿童意外伤害:了解溺水、烧伤、碰撞伤等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知识。
- 儿童常见健康问题:了解便秘、发烧、腹泻、感冒等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4. 婴幼儿心理护理知识婴幼儿心理护理是育婴护士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之一,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了解婴幼儿心理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包括婴幼儿的情感需求、认知发展、社交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点。
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
![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eeab930ee06eff9aef80736.png)
育婴师第二章基础知识第一节0—3岁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一、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一)发展的定义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二)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大小的变化如脑重量的变化:刚出生350克,1岁950克,6岁时1200克,接近成人的1400克。
再如心理方面的语言能力、记忆力的不断提高。
比例的变化旧特征的消失乳牙脱落,囟门闭合新特征的获得心理功能的发展,如好奇心、想象力的发展。
生理上出现恒牙等。
(三)发展任务婴儿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有: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事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四)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新生儿(0—1个月)以天为单位计算;1—3个月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12个月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以年为单位计算。
婴儿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
如动作发展的“首尾原则”。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体现的是婴儿社会化的过程。
如,微笑——本源性微笑与社会性微笑(无选择到有选择)。
(五)年龄阶段的划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为0—18岁。
具体划分为: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学前期(3— 6岁),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0—3岁统称婴儿期。
具体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
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适应外界生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成人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习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的时期。
二、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一)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上下呼吸道的分界线为:喉部环状软骨下缘。
育婴师基础必学知识点
![育婴师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c9a7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d.png)
育婴师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育婴师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1. 婴儿的生理特点:了解婴儿的正常发展和生长过程,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各个器官的功能发育和成熟情况。
2. 婴儿的日常护理:包括喂养、清洁、更换尿布、保持婴儿的皮肤清
洁和干燥、按摩和沐浴等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婴儿的睡眠:了解婴儿的睡眠特点和需求,掌握有效的睡眠技巧和
创造有利于婴儿入睡和保持睡眠的环境。
4. 婴儿的情感发展:了解婴儿的情感需求和情绪表达方式,掌握建立
亲密关系和提供情感支持的方法。
5. 社交和认知发展:了解婴儿的社交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包括语言、智力、感知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互动和创造有趣和有益
的环境来促进婴儿的发展。
6. 婴儿的健康和安全:包括了解常见的婴儿疾病和注意事项,掌握紧
急情况下的急救技巧和安全预防措施,例如防止窒息、摔伤、烫伤等。
7. 婴儿的家庭环境:了解婴儿的家庭环境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
何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合作,为婴儿提供稳定和支持性的环境。
8. 专业行为和沟通技巧: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与父母和婴儿有
效沟通,处理家庭和职业之间的界限,以及保护婴儿和家庭的隐私和
保密。
这些知识点是育婴师基本上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提供专业、安全和负责任的育婴服务。
育婴员考证知识点总结
![育婴员考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8c1c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c.png)
育婴员考证知识点总结育婴员是指专门从事婴幼儿保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儿童的成长发育和日常护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育婴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许多地区都设立了相应的考证制度,要求从业人员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能从事相关工作。
育婴员考证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婴幼儿的生理发育、心理特点、日常护理、安全防护、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在此,我将对育婴员考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希望从事育婴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一、婴幼儿的生理发育1. 婴幼儿的生长规律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其生长规律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了解这些规律对于合理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状态至关重要。
2. 婴幼儿的饮食营养婴幼儿的饮食营养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饮食需求和禁忌,掌握科学喂养的方法。
3. 婴幼儿的睡眠睡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了解婴幼儿的睡眠特点和睡眠障碍的处理方法对于育婴工作至关重要。
4. 儿童常见疾病与预防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提高应对突发疾病事件的能力。
二、婴幼儿的心理特点1. 婴幼儿的情感需求了解婴幼儿的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方式,提供温馨、稳定的环境和亲密的关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 儿童心理发育阶段了解儿童心理发育的不同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和辅助教育工作。
三、婴幼儿的日常护理1. 婴幼儿生活自理技能培养儿童自理能力,包括洗手、穿脱衣服、整理个人物品等,提高儿童的自理能力。
2. 婴幼儿的基本护理包括洗澡、换尿布、喂食、常规保健、户外活动等基本护理技能,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护理需求。
四、婴幼儿的安全防护1. 婴幼儿的安全知识了解儿童事故的高发因素,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儿童的防护学习儿童防护和抢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平时的安全防护意识和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
五、婴幼儿的健康教育1. 儿童健康知识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儿童保健知识和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服务。
育婴员基础知识汇总
![育婴员基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7970c1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d.png)
1.婴儿生理特点:了解婴儿生理特点,例如新生儿体温调节不稳定、消化系统不完善等。
2.婴儿喂养:了解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时机和注意事项。
对于母乳喂养,需要了解产妇饮食和乳房护理的相关知识。
3.婴儿睡眠:了解婴儿的睡眠规律、睡姿和睡眠环境的要求,以及如何帮助婴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婴儿护理:包括洗澡、换尿布、穿衣等日常护理知识,以及婴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5.婴儿发育:了解婴儿各个方面的发育规律和发育特点,例如身体、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发育。
6.安全知识:了解婴儿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掌握如何预防和处理意外事故。
7.沟通技巧:能够有效地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进行沟通,了解婴儿的需求和家庭的期望。
8.心理健康:具备稳定的心态和情绪控制能力,能够应对育婴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9.法律法规: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标准,遵守职业规范。
10.团队合作:能够与同事、家长和其他专业人士合作,形成有效的团队,为婴儿提供最好的照顾和支持。
11.素质提升:不断学习和更新育婴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婴儿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12.社交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善于交流和沟通,能够与家长、同事和婴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13.情感陪伴:能够为婴儿提供良好的情感陪伴和关爱,满足婴儿的情感需求。
14.创意活动:设计和组织适合婴儿年龄特点的创意活动,丰富婴儿的生活体验和发展。
15.多元文化: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和婴儿,为他们提供尊重和包容的环境和服务。
16.知识产权:了解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尊重并保护专业知识的知识产权。
17.诚信敬业:秉持诚信敬业的职业精神,为婴儿和家庭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18.爱心服务:充满爱心地服务婴儿和家庭,为他们带来温暖和关怀。
19.安全保障: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婴儿的安全和健康。
20.知识普及:向家长和社会传播育婴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对育婴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1.卫生保健:了解常见的婴儿疾病、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并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医疗器材和药品。
育婴知识大全
![育婴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c1fa5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e.png)
育婴知识大全育婴知识的学习是每位准父母和准妈妈都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有了正确的育婴知识,你可以更好地照顾和培养你的宝宝。
下面是一份育婴知识大全,帮助你理解新生儿的需求、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并提供一些建议,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一、新生儿护理1. 新生儿喂养:- 母乳喂养是最佳的选择,需定时喂养,并确保产后24小时内进行初次哺乳。
- 新生儿的胃容量有限,每次只需喂养20-30毫升。
- 若母乳不足或其他原因无法母乳喂养,可选择合适的奶粉。
- 宝宝哭闹时,可以尝试拍嗝或换尿布、按摩等方法缓解。
2. 新生儿睡眠:- 宝宝睡眠时间较长,一般每天需睡16-20小时,因此要为宝宝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 晚上应确保室温适宜,使用透气的床上用品,保持干燥清洁的睡眠区域。
- 为了预防突发情况,将宝宝安放在自己的床上睡眠更为安全。
3. 新生儿洗澡:- 洗澡水温应保持在37℃左右,洗澡前需将洗澡区域准备好,包括洗澡用具和柔软的干毛巾。
- 在洗澡过程中,用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皮肤,注意避免摩擦过度。
- 洗澡后,迅速用毛巾将宝宝拍干,并在细小皱褶处涂抹适量的婴儿护肤品。
二、宝宝健康护理1. 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及时为宝宝接种疫苗,以提高其免疫能力。
- 注意接种疫苗的时间和顺序,遵循医生的建议。
2. 疾病预防:- 室内外环境要保持清洁,避免宝宝接触有害细菌或病毒。
- 定期给予宝宝体温检查,注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3. 放松按摩:- 经常给宝宝进行适量的按摩,有助于放松肌肉和促进血液循环。
- 注意选择适合宝宝的按摩油,并按摩宝宝的腿、背部和四肢等部位。
三、早期教育和培养1. 亲子互动:- 与宝宝进行亲密互动,如说话、拥抱、亲吻等,有助于培养亲子关系。
- 播放柔和的音乐,自己的声音也可以成为宝宝早期语言发展的刺激。
2. 音乐和绘画:- 早期听音乐和绘画活动,有助于宝宝的感官发展和思维刺激。
- 可为宝宝播放轻柔的古典音乐或儿歌,并提供简单易握的绘画工具。
育婴师基础知识内容
![育婴师基础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606a9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0.png)
育婴师基础知识内容育婴师作为专门从事照顾和抚养婴幼儿的专业人员,拥有丰富的婴幼儿护理经验和相关知识,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重视的职业。
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育婴师之前,了解并掌握育婴师的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育婴师基础知识内容。
1. 婴儿生理发育了解婴儿的生理发育是育婴师的基本功。
从出生到一岁的婴儿阶段,婴儿身体各项机能的发育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如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精细动作和语言能力等。
掌握婴儿生理发育的基本规律,可以根据婴儿的发育情况,合理安排护理和教育活动,促进婴儿的全面发展。
2. 婴儿护理婴儿的护理是育婴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包括喂养、换尿布、洗澡、睡眠、穿脱衣服等方面的护理工作。
育婴师需要了解婴儿的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此外,了解婴儿的洗澡方法、睡眠安排和适宜的穿衣服材质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3. 婴儿常见疾病和急救知识婴儿易患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感冒、发烧、腹泻等。
育婴师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同时,育婴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以应对婴儿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时的紧急情况,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4. 婴幼儿早期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育婴师需要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婴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语言能力的培养、触觉和视觉刺激的重要性等。
育婴师还需要根据婴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并提供相应的早期教育活动,以促进婴幼儿的综合发展。
5. 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在照顾婴幼儿的过程中,育婴师需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确保婴幼儿的身心健康。
育婴师需要认识到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如婴。
育婴指导师知识点总结
![育婴指导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4727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c.png)
育婴指导师知识点总结一、婴幼儿生理和发育1. 婴幼儿生理特点:了解婴幼儿的器官系统发育情况,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生理问题。
2. 婴幼儿体格发育:了解婴幼儿的身体变化规律,掌握产后生长曲线和发育标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
3. 婴幼儿大脑发育:了解婴幼儿大脑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婴幼儿认知、语言和运动发育的相关知识,制定相应的教育和训练计划。
4. 婴幼儿行为特点:了解婴幼儿的行为表现、情绪变化和睡眠规律,帮助父母正确理解和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
5. 婴幼儿营养需求:了解婴幼儿各阶段的营养需求,掌握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技巧,帮助父母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6. 婴幼儿卫生保健:了解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和预防知识,比如感冒、发烧、消化道疾病等,帮助父母建立正确的卫生保健观念。
二、育婴技能1. 婴幼儿护理技能:包括洗澡、更换尿布、按摩、擦身、睡眠护理等技能,帮助父母更好地照料和照顾孩子。
2. 婴幼儿喂养技能: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添加辅食等技能,确保孩子获得均衡营养。
3. 婴幼儿健康护理技能:包括日常护理、预防接种、疾病护理和常见急救知识,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4. 婴幼儿行为管理技能:包括建立良好的日常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5. 婴幼儿教育技能:包括游戏教育、语言启蒙、认知训练等技能,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6. 婴幼儿情绪管理技能:包括孩子情绪辅导、冲突解决和压力释放等技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家庭沟通与合作1. 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倾听家长需求,合理解释教育原理和方法,调节和处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2. 与其他育婴人员的合作:与家庭中的其他育婴人员,如保姆、家政人员等进行协作,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共同为孩子提供最佳成长环境。
3. 与医务人员的合作:与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合作,及时向医生反映孩子的生活、行为和发育情况,配合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管理和治疗工作。
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
![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f808f7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7.png)
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尊敬的读者,以下是一份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大全,它包含了许多细节和实用的技巧,希望对你在照顾婴儿方面提供帮助。
一、婴儿护理知识1.新生儿护理(1)清洁:使用温水或婴儿专用的清洁剂洗澡,每次洗澡的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以免婴儿失去过多的体温。
每天清洁婴儿的口鼻部分,可以使用纱布蘸温开水轻轻擦拭。
(2)换尿布:婴儿每天的尿量较多,因此需要经常更换尿布,以避免引起皮肤炎症和感染。
更换尿布时需要注意清洁和干燥,使用专门的尿布膏可以保护婴儿的皮肤。
(3)喂养:新生儿每天需要喂养8-12次,每次喂养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可以使用配方奶粉,但要注意选择适合婴儿年龄段的奶粉。
2.婴儿睡眠知识(1)睡眠环境:婴儿的睡眠环境应该安全、整洁、安静,避免过多的刺激和噪音。
可以使用安全的婴儿床,床上用品要选用质地柔软的材料,避免使用过多的枕头和毯子。
(2)睡眠时间:婴儿每天需要睡眠14-18个小时,但睡眠时间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婴儿的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根据婴儿的喂养时间和身体状态来确定睡眠时间。
(3)睡眠姿势:婴儿睡觉时最好让他们仰睡,这样可以避免窒息和呼吸困难。
可以使用安全的睡眠支撑,例如婴儿睡袋和婴儿安全枕头,来帮助婴儿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
3.婴儿健康知识(1)常见疾病:婴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特别是在出生后头几个月。
常见的婴儿疾病包括感冒、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皮肤炎症等。
需要注意婴儿的体温、皮肤状态、喂食情况等,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措施治疗。
(2)预防疾病:为了预防婴儿的疾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受凉;经常给婴儿洗手,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按时接种疫苗,保护婴儿的健康。
(3)药物使用:在使用药物治疗婴儿疾病时需要特别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对于一些成人常用的药物,需要先咨询医生再使用。
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
![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3fe800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e.png)
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育婴员是一种专门从事新生儿、婴幼儿日常生活护理及健康管理的专业人员。
育婴员的工作涉及婴幼儿的喂养、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份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一、新生儿生长发育1.新生儿体格发育新生儿体格发育是新生儿的身体形态及各种器官的生长发育。
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在出生后5-7天会回到出生体重。
新生儿的头部和躯干比肢体长,头部较大,而且不稳定。
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尚未成熟,需要特别注意保护。
2.新生儿行为特征新生儿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睡眠、哭泣、吸吮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基于新生儿的生理需要和反应的。
同时,新生儿的感知能力也需要育婴员进行刺激和开发,例如通过音乐、色彩等方式激发其感官。
3.新生儿喂养新生儿喂养是新生儿成长发育的重要保障,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
在喂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母乳的充足供应,确保新生儿吃足够的食物,同时观察新生儿的吃奶情况,避免新生儿呛奶等意外情况。
4.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包括清洁护理、睡眠护理、换尿布等方面。
在清洁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在睡眠护理和换尿布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温度适宜。
二、婴幼儿生长发育1.婴幼儿体格发育婴幼儿体格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的生长发育,需要监测婴幼儿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同时,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受到环境、营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育婴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营养。
2.婴幼儿行为特征婴幼儿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活动、哭泣、吸吮、咿呀学语等方面,需要育婴员进行刺激和引导,帮助婴幼儿更好地发展各种能力。
同时,婴幼儿的情感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如安全感、归属感等。
3.婴幼儿喂养婴幼儿喂养需要注意饮食的平衡和多样化,保证营养的充足和均衡。
育婴师常考的知识点
![育婴师常考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4a6c2e4b73f242336c5f38.png)
第六章生活照料2-4天内母亲分泌的乳汁称之为初乳,人的初乳中含有不少免疫因子。
初乳呈柠檬黄色,碱性反应,每日初乳总量为10-40毫升。
喂养不足的原因:婴儿休息不好、常哭闹、每次吃奶不能吸空奶瓶或乳房、没有得到充足的食物等。
喂养不足的程度与持续时间决定婴儿的症状:如便秘、入睡困难、烦躁不安、不停地哭闹、体重不增或增重不足、皮肤干皱、面容像“老人”。
喂养过度常见的症状:溢奶、呕吐等。
如果过度喂养,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过多,会引起腹胀、过度增重、肚子不舒服。
婴儿期不少疾病都伴有呕吐,发现呕吐应及时去医院诊断。
人工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便秘。
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摄食或饮水过少;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含量过高。
腹部绞痛常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
症状:突然发作、哭闹剧烈、可发作持续几个小时。
面色潮红或苍白、肚子胀、发紧,双腿卷曲到肚子,脚冰凉,双手紧握拳。
处理方法:①让婴儿直立或俯卧位趴在成人膝上,或在肚子上放个暖水袋可帮助缓解。
②用甘油栓灌肠通便、排气可以缓解疼痛。
③喂奶前、后用手轻轻拍打婴儿背部使之“打嗝”,帮助排气。
④喂奶时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母亲要有宁静愉快的心情,找出母亲食物中的过敏物质。
⑤避免喂养不足或过度喂养。
的适宜刺激,延迟添加或不添加泥状食物会使婴儿因咀嚼功能低下,不能摄取更多的营养,造成营养不良。
咀嚼功能发育完善对婴儿语言能力(构音,造词,短句)的发育有直接的影响。
婴儿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变异缺陷或功能发育迟缓。
预防食物过敏及添加泥糊状食品的方法:1)实施母乳喂养2)进行添加泥糊状食品的训练3)科学添加泥糊状食品。
婴儿3个月左右就可以进行添加泥糊状食品的训练,在接受一种新食物时常有拒食、不合作表现,应提醒家长不要采取粗暴逼食的手段,这样会加重婴儿厌食心理,甚至造成吞咽困难。
添加泥糊状食品要掌握先素后荤、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的渐进的原则。
添加辅食应尽量避开炎热的夏天。
作出示范动作或凭经验抓准婴儿“二便”的间隔时间,提前几分钟进行提醒。
育婴师专业知识
![育婴师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8f081d10a6f524ccbf856f.png)
育婴师专业知识一、生活照料(一)饮食1. 能够进行母乳喂养指导2. 能够正确冲调奶粉3. 能够正确准备用具和喂哺婴儿4. 能够制作泥糊状食品并正确喂食5. 能够正确选择、搭配、制作固体食物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2. 奶具使用和消毒的知识3. 喂哺的方法4. 制作泥糊状食物和固体食物的知识5. 营养素的基本知识(二)饮水能够运用正确方法给不同年龄的婴儿喂水不同年龄婴幼儿的喂水方法(三)睡眠、二便、三浴1. 能够营造温度、光线、声音、通风、睡具等适宜的睡眠条件2. 能够正确包裹婴儿3. 能够给(训练)婴儿穿脱衣服4. 能进行婴儿二便后的清洁处理5. 能为婴儿进行水浴、日光浴、空气浴1. 不同年龄婴儿的睡眠时间2. 正常二便的规律、特性3. 三浴锻炼的方法和好处4. 尿布的选择、使用、换洗方法(四)卫生(居室、个人、四具)1. 能够保持居室卫生2. 能够定期对婴儿卧具、餐具、玩具、家具进行消毒。
3. 能够对婴儿进行眼、外耳道、口腔、腋窝、外阴的清洁4. 能够给婴儿洗头、洗澡1. 婴儿居室的环境要求2. 卧具、餐具、玩具、家具清洁和消毒的方法3. 婴儿个人卫生的知识二、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一)生长监测能为婴儿测量体重、身高量具选择和使用的知识(二)预防接种能够按时让婴儿接受预防接种国家计划免疫要求(三)常见疾病护理能够给患病的婴儿正确喂药并进行简易护理喂药及简易护理的方法(四)预防铅中毒能够识别铅中毒1. 铅的来源2. 铅进入人体的途径(五)危险因素识别能够识别常见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常见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三、教育(一)动作技能训练1 .能够适时地对婴儿进行大动作训练2 .能够对婴儿进行精细动作训练1 .大运作的训练方法2 .精细动作的训练方法(二)智力开发1 .能够对婴儿进行认知能力训练2 .能够对婴儿进行语言训练1 .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2 .语言的训练方法(三)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培养1 .能够适时培养婴儿生活自理能力2 .能够适时培养婴儿社会交往能力3 .能够适时培养婴儿良好的情绪行为1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知识与方法2 .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知识与方法3 .培养良好情绪行为的知识与方法(四)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能够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个别化教学计划实施的程序与方法育婴师专业技能一、生活照料(一)饮食1.能够为婴儿正确选择配方奶2.能够为婴儿选择泥糊状食品3.能够为婴儿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1.人工喂养适应症2.换乳期的喂养知识3.食物安全性、过敏的基本知识4.泥糊状食物的重要性(二)饮水1.能够正确选择饮用水2.能够培养婴儿的饮水习惯1.饮用水的选择原则2.饮用水的知识(三)睡眠、二便、三浴能够纠正婴儿睡眠和二便的不良习惯睡眠、二便的节律性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四)卫生(居室、个人、四具能够针对婴儿需要选择常用消毒剂常用消毒剂的知识二、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一)生长监测能够正确记录婴儿生长发育曲线和使用生长监测图婴儿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二)预防接种能够对接种反应进行及时处理1.接种与预防疾病的关系2.预防接种的程序和要求(三)常见疾病护理1 .能够早期发现婴儿的异常并进行及时处理2 .能够为患病的婴儿测体温、脉搏、呼吸1 .识别婴儿异常的知识2 .婴儿常见疾病综合护理的知识(四)预防铅中毒能够避免铅中毒1 .铅中毒的危险2 .血铅水平的分级(五)预防意外伤害能够有针对性地预防婴儿意外伤害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方法三、教育(一)动作技能训练1 .能够根据婴儿发展水平选择和设计大运动训练2 .能够根据婴儿发展水平选择和设计精细动作训练1 .不同年龄阶段大动作发展的特点与训练方法2 .不同年龄阶段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与训练方法(二)智力开发1 .能够根据婴儿发展水平选择和设计认知能力训练2 .能够根据婴儿发展水平选择和设计语言训练1 .不同年龄阶段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训练方法2 .不同年龄阶段语言发展的特点与训练方法(三)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1 .能够根据婴儿发展水平选择和设计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2 .能够根据婴儿发展水平选择和设计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活动3 .能够根据婴儿发展水平培养良好情绪行为1 .婴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生理和心理基础2 .婴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规律、特点与培养方法3 .婴儿良好情绪行为发展的规律、特点与培养方法(四)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能够根据婴儿发展水平的测评结果设计个别化教学计划1 .个别化教学计划的类型2 .设计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原则与方法3.正确使用测评结果的要求高级育婴师专业技能一、生活照料(一)饮食能够设计婴儿食谱和配制婴儿膳食1.营养密度、强度与婴儿消化道成熟度的关系;2.均衡膳食的定义、内容和方法3.烹调方法对食物营养的影响。
育婴师基础知识
![育婴师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21b3e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d.png)
Courseware template
第一节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生长发育的规律
⑴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
长越快。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在出生3个月内。 ⑵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
Courseware template
第一节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⑵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征 ①大小的变化 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
能力不断提高。 ②比例的变化: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例如: 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幼儿头占身长1/4, 成人头占身长1/8 ③旧特征的消失:幼儿期乳牙的脱落 ④新特征的获得: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 好问,生理上出现 恒齿等。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智力发展 和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过程 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幼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
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幼儿 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0~1岁是婴幼儿思维方式的准备时期。凭借手摸、 体触、口尝、鼻闻、耳听、眼看,发展期感觉、知觉 能力,在语言的参与下,开始产生萌芽状态的思维现 象。
1~3岁阶段主要产生的是人类的低级思维形式, 即感知动作思维,又称直觉行动思维。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Courseware templa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特点
(1)口腔口腔容量小,齿槽发育较差,口腔浅,舌短宽而厚,咀嚼肌发育良好,牙床 宽大,颊部脂肪厚,唾液发育差,分泌量极少,口腔比较干燥,4~6个月开始出牙,2 岁左右长齐,共20颗。
二、消化系统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特点 (2)食管 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容易溢乳 (3)胃 呈水平状,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35ml,三个月约为120ml (4)肠 黏膜细嫩,肠肌发育差,黏膜下组织松弛,易发肠套叠或肠扭转 (5)胰腺 对新陈代谢起到重要作用 (6)肝、脾
三、勤奋好学、钻研业务
1.勤奋好学是育婴员参加职业培训的基本态度。其次,勤奋好学是育婴员提升自我素养的主要途径 2.钻研业务是育婴员掌握技巧的重要方法其次,钻研业务是育婴员形成自我特色的必经之路
第二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 的基础知识
第1节 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
一、婴幼儿年龄阶段的划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为0~18岁。根据我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情况,一般把 从出生到成熟之间(0~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 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育婴员基础知识
主讲教师
王丹
育
婴
目录 师 基
础
知 识
01 职 业 道 德 02 婴幼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 03 婴幼儿日常护理基础知识 04 安全工作知识 05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第一章 职业道德
一 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道德的分类 分为三大领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2、职业道德的含义
育工作,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或游戏,开发婴幼儿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育婴员的职业性质 育婴员作为我国的一种新兴服务性职业,满足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对0~3岁婴幼儿
照料、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服务行业职业不断分工细化的结果,因此育婴员提供 服务的实质是劳动交换关系,其职业活动的劳动成果具有职业的社会属性。
第二节 职业守则
一、热爱儿童、爱岗敬业
1、热爱儿童是由育婴员的职业对象决定的。其次,热爱儿童是育婴员工作的基础。 2、爱岗敬业是育婴员安身立命的根本。 其次,爱岗敬业是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诚信服务、善于沟通
1. 诚信服务是育婴员职业意识的基本要求。其次,诚信意识是育婴员职业规范的共同取向 2.育婴员需要学习和婴幼儿沟通其次,育婴员要学习和婴幼儿家庭中其他成员沟通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 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二 育婴员职业介绍
1、育婴员职业产生的背景 育婴员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职业,育婴员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发
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
2、育婴员职业定位 育婴员职业将保健和教育两张工作结合起来:既需要承担儿童保健工作,又要承担教
与育婴员相似的职业的比较
职业 育婴员 保育员 母婴护理
家政服务员
幼儿教师
职业对象
0~3岁婴儿
0~6岁婴幼儿 产妇、新生儿
视用户需要,各种 年龄段均可,多为老
人、 病人 以3~6岁幼儿为主
职业场合 家庭、早教机构
幼儿园 家庭
家庭
幼儿园
学历要求 初中以上 初中以上 初中以上
初中以上
本科以上
入职要求 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
0~3岁可以统称为婴幼儿期
新生儿期 (指0~1个月)
乳儿期 婴幼儿期
(指0~1岁) (指1~3岁)
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
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 (1)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2) 婴幼儿生长发育、动作发展有一定的顺序
和方向(从头到足) (3)婴幼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
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约占成人体重的60% (1)婴幼儿运动系统的解剖特点
含骨胶原蛋白有机物多,骨骼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强;新生儿出生时头部骨与 骨之间很大的缝隙;出生时的腕部骨骼均是软骨,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弛;足弓尚 未形成,肌肉力量小; 肌肉发育顺序从上到下、从大到小,先颈部肌肉、躯干再四肢, 先大肌肉,再小肌肉 (2)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及保健要点 1.骨骼生长迅速 2.骨骼柔软易弯曲 3.头部骨骼尚未发育好 4.脊柱的生理弯曲 5.婴幼儿的手部力量大,不能拿重物 6.关节发育不全,容易发生关节脱臼 7.婴幼儿到了站立和行走时,才开始出现脚弓
四、育婴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1 职业道德规范的意义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对于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要从本职业特点出发,从 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制定爱岗敬业、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纪守法等行为准则。
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知识,不仅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重要作 用,而且对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在职业活动中的竞争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的特点
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具有行为的约束性 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10
3 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育婴员的职业道德是所有育婴人员从事这个职业活动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涵盖了育婴员和服务对象、育婴行业和育婴员个体、育婴员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社会对育婴员职业的需 求越来越多的同时,对育婴员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 也会越来越高。育婴员的职业道德的建设将有助于育婴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 会更加积极的回报给育婴从业人员。育婴员的职业守则就是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 的具体体现和指导。
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自然人,转变为初 步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有阶段性。 (2)各系统发育不平衡 (3)生长发育芳一般规律性 (4)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
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
职业资格
学历教育、职 业资格
4.育婴员的基本条件
身心健康,体力充沛
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具有喜欢孩子的天性, 对0~3岁婴幼儿有耐心
善于观察、具有动手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和婴幼儿及其家长沟通
三、育婴员的工作职责
1 照顾婴幼儿的生活 2 进行婴幼儿的日常卫生保健 3 和婴幼儿一起游戏 4 与婴幼儿家长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