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国际商务理论

国际商务理论

国际商务理论国际商务理论是指研究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学科。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国际商务理论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国际商务理论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以及与全球市场相关的核心概念。

1. 国际商务理论的重要性国际商务理论对于企业实现全球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应用国际商务理论,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市场的运作机制,把握市场趋势,拓展国际业务。

国际商务理论也为企业提供了解决跨国经营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2. 国际商务理论的基本原则(1)国际商务的互惠原则:这一原则认为国际贸易应该是双赢的,即各方通过互惠的贸易交流获得利益。

互惠原则体现了国际商务合作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国际贸易平衡和稳定的关键。

(2)国际商务的公平原则:公平原则要求各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应当遵守公正的规则和原则,不搞歧视和保护主义。

公平原则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全球市场的开放与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繁荣。

(3)国际商务的自由原则:自由原则主张国际贸易应当自由开放,尽量避免政府对贸易活动的干预和限制。

自由原则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各国的经济效益。

3. 与全球市场相关的核心概念(1)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获取利益和优势的能力。

国际竞争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源禀赋、技术创新、市场开放度等。

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国际市场策略:国际市场策略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制定和执行的营销和业务战略。

国际市场策略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文化差异和法律法规等因素,以实现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目标。

(3)国际贸易壁垒:国际贸易壁垒是指限制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各种措施和政策。

国际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等。

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对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至关重要。

第二章 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二、内部化理论 三、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五、对外直接投资的其他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学者S· 海默 H·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即不完全竞争)是导致对外直接 投资的主要原因。所谓市场不完全是指介于完全竞争与 完全垄断之间,也就是一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状况。 上述市场不完全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 2.由规模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 3.由政府管制而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4.由税赋和关税产生的市场不完全。
国际贸易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竞争力理论 企业国际商务理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涉及的三个问题: 1.国际贸易的格局或称型式(Pattern) 2.国际贸易的条件(Term) 3.国际贸易的收益(Gain)
一、古典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 (二)绝对优势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 (四)资源配臵理论
对外投资企业至少有以下四种优势:
1.技术优势。 2.规模经济。 3.资金和货币优势。 4.组织管理能力。
二、内部化理论



代表人物:英国学者巴克利 (P· Bucley)、卡 J· 森(M.Casson)和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 所谓内部化,就是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 程,以内部市场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有能力将所有权优势在企 业内部配臵、转让和有效利用。
供应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
供应市场 方式 对外直接 投资 优势 所有权 有 内部化 有 (国外)区位 有出口 ຫໍສະໝຸດ 股权资源 转让有有



《国际商务》课程笔记

《国际商务》课程笔记

《国际商务》课程笔记第一章:国际商务概述一、国际商务的概念1. 定义:国际商务是指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在跨越国界的情况下,进行的商品、服务、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资源的交换和流通活动。

这些活动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易、合作与竞争。

2. 范畴:国际商务涵盖了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

二、国际商务的特点1. 跨国界:- 语言差异:国际商务活动需要克服语言障碍,进行有效沟通。

-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影响商务行为和交易方式。

- 法律差异:各国的法律体系不同,国际商务活动需遵守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

2. 复杂性:- 政治因素:政治稳定性、国际关系等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

- 经济因素:汇率波动、经济周期、市场竞争等影响国际商务的决策。

- 金融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资本流动限制等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

3. 风险性:- 汇率风险:货币汇率变动可能导致收益或损失。

- 政治风险:政治动荡、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竞争格局变动等带来不确定性。

4. 机遇与挑战并存:- 市场机遇:国际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竞争挑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国际商务的重要性1. 促进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国际商务有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生产效率:国际竞争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进步。

2. 拓展市场空间:- 规模经济:企业通过国际商务活动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 市场多元化:企业可分散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3. 促进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国际商务活动有助于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技术创新:国际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4.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产品多样化:国际商务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提高生活品质。

- 价格竞争:国际竞争促使企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国际商务的理论与方法

国际商务的理论与方法

国际商务的理论与方法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下,国际商务已成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国际商务涵盖了广泛的活动,包括贸易、投资、跨国公司运营等,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多样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国际市场中的各种挑战与机遇。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反之,进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率差距较大”的产品。

这一理论为国际贸易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解释,也促使各国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增长。

要素禀赋理论则进一步拓展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解。

赫克歇尔和俄林指出,各国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禀赋上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不同的成本优势。

例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成本优势,而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更具竞争力。

这一理论强调了资源的分布对于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流动和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视角。

弗农认为,产品通常会经历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

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生产地点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

例如,在产品的引入期,创新国往往具有生产和出口的优势;随着产品进入成熟期,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竞争加剧,生产逐渐向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

在国际商务的方法方面,市场调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竞争状况、文化和法律环境等。

这包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手段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市场分析工具来解读数据,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跨国公司在进行全球战略规划时,通常会采用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等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旨在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从而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
(一)产生:20c初瑞典经济学家伊利·赫克 歇尔和伯利蒂·俄林共同创立
20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 Main points of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Factor endowment is different
价格的相对差异
Price is different
advantage 4.要素禀赋理论 The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 5.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4
一、重商主义学说 Merchandise theory
(一)产生:15c末、16c初,欧洲 (二)观点:货币是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和
国家富强的象征
对外贸易 增加货币 增加财富
32
2. “干中学”与技术创新
Learning by doing &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技术变动的两个来源 Two resource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主动的技术创新 Ac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第二篇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
Chapter 2 Theory basi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Section 1.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Section 2.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ory
• 代表了人们在国际贸易早期对国际贸易发生必
要性的理解,曾起到进步作用 • 诸如积极发展本国工业、鼓励制成品出口等观

商务谈判的原则与基础理论

商务谈判的原则与基础理论
▪ 第三;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者 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 观;一是要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 的;二是不要盲目攀比;
三公平的判定标准
▪ 雇员:好;我们赔你3500 元;这是我们所能付 出的最高价 公司的政策是如此规定的
▪ 杰克:你们公司是怎么算出这个数字的
▪ 雇员:要知道; 3500 元是你能得到的最高数; 你如果不想要;我就爱莫能助了
▪ 杰克: 3500 元可能是公道的;但是我不敢确 定;如果你受公司政策的约束;我当然知道你 的立场 可是除非你能客观地说出我得到这个 数目的理由;我想我还是最好诉诸法律 我们 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这件事;然后再谈 星期三 上午11 点我们可以见面谈谈吗
3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 所有博弈方同时或可看作同时选择 策略;采取行动的博弈是静态博弈 ; 动态博弈则是指博弈方的选择和行 动有先后之分;后行者可以根据先 行者的策略选择来决定自己的策略
4 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 弈
三在博弈基础上的谈判程序
1 商务谈判的准备——建立风险价值 ▪ 风险价值是指打算合作的双方对所要
二 双方的利益是谈判的基点
打个比方:两个人在图书馆里吵架;一个 人要开窗户;一个人要关窗户;如果你是管 理员;你该怎么办
案例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
主要焦点:非法转口
1 美方认为;有20亿美元的中国纺织品 非法转口到美国;中方认为;非法转口 问题存在;但实际数量不多
2 美方要强行扣减配额进行惩罚;中方 坚持可以扣罚;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案例欣赏之二
▪ 杰克的汽车因为一场意外事故而被撞毁;由于他 事前为汽车保了险;于是保险公司派出雇员与他 磋商具体的赔偿金额 让我们看看杰克是怎样拿 到他预期的数额的

第二章国际商务基本理论

第二章国际商务基本理论

比较优势
本国
小麦(公斤/小时)
布(码/小时)
外国
1
2
6
4
约翰·穆勒 (John S. Mill)
约翰 ·穆勒(又译作约 翰· 密尔,1806-1873),英 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 学家。穆勒是李嘉图之后最 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古典 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 著是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 济学原理》。穆勒秉承斯密 以来的自由主义思想传统, 极力反对政府对个人自由的 干涉,主张实行自由贸易。 此外,他在哲学、逻辑学、 政治学、社会学等学术领域 都有重要的建树。
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
商品价格
生产成本 要素价格
古典 模型 H-O 模型 要素供给 (禀赋) 要素的派生需求 最终产品的需求 偏好 收入分配
生产技术
二、国际贸易现代理论
(一)规模经济理论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 传统贸易理论都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 而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这一假设是不完全的。 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 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即通过扩大生产规模, 每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会有更多的产出。尤其是 现代化的工业,大规模的生产反而会降低单位产 品成本。
亚当·斯密 (Adam Smith)
亚当·斯密(1723-1790) 是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 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出生 于苏格兰,青年时期就读于 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 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伦理学 教授。1776年出版的《国富 论》确立了他在经济学领域 的重要地位。斯密创建了以 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学说, 奠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 论基础,其经济思想的核心 是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二)产品周期理论

第二章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国际商务是指跨国界、跨文化背景的商务活动。

它涉及到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以及其他经济活动。

了解和应用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以及国际商务环境。

国际贸易理论指的是探讨国家之间贸易的理论框架。

其中最著名的是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该理论认为,国家应专注于生产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国家的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合作与互惠,通过贸易,国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此外,还有绝对优势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支持。

国际投资理论涉及到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活动。

直接投资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在外国建立子公司或参与合资企业等形式进行直接投资,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国际投资理论还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国际投资风险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投资活动提供了指导和分析框架。

国际商务环境指的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因素和条件。

国际商务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法律法规等。

政治环境涉及到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稳定程度等。

经济环境包括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货币政策等。

社会文化环境涉及到文化差异、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习俗等。

法律法规则为国际商务提供了法律框架和规范。

了解和应用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通过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贸易策略。

其次,国际投资理论能够帮助企业评估投资决策的风险和收益,并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最后,了解国际商务环境可以帮助企业适应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环境,减少商务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国际市场调研、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等。

国际市场调研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前的必要工作,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商务环境。

国际商务课本习题部分解答DDIM

国际商务课本习题部分解答DDIM

国际商务课本习题部分解答DDIM国际商务⽬录第⼀章国际商务导论第⼆章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国际商务环境第四章外国经营环境第五章国际商务经营⽅式第六章国际经营战略第七章国际商务的营销战略第⼋章国际商务中的进出⼝实务第九章国际财务管理第⼗章国际⼈⼒资源管理第⼗⼀章国际商务组织与控制第⼗⼆章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第⼀章国际商务导论1.国际商务的含义和经济实质国际商务学是⼀门研究为满⾜个⼈及组织需求⽽进⾏的跨国界交易的科学。

该定义有两层含义:⼀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跨国界的活动;⼆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国家、企业或个⼈以经济利益为⽬的⽽进⾏的商业性经济活动,⽽不是⾮商业性的跨国经济活动(例如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

⾮商业性经济活动不在国际商务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国际商务的本质是“跨国界”,最基本的国际商务活动是跨国界的经济交易活动。

国际商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分⽀机构或⼦公司进⾏跨国⽣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经济实质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3.国内经营和国外经营的联系和区别经营环境的复杂化(⾯临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货币制度,经济环境不同,社会⽂化背景有差别)⾯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临着更⼤的风险⾯临着特殊的冲突⾯临着经营决策的特殊性4,现代企业和国际商务之间的必然联系国际商务是现代企业功能的组成部分市场国际化导致了⽣产和资本越过了国界市场国际化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国际化导致了市场需求的趋同化和多样化趋势5.为了适应国际经营活动的需要,在经营观念上应该有哪些转变参与国际分⼯的意识按WTO原则和国际惯例办事的意识竞争的意识第⼆章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1.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是由哪些主要理论组成的?为什么选择这些理论作为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产理论国际贸易: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较优势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现代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周期理论,需求贸易理论)重商主义:认为贵⾦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标准。

《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理论基础 ppt课件

《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理论基础  ppt课件

(五)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1.小规模技术理论 ❖ 2.技术地方化理论 ❖ 3.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
ppt课件
29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一)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 ❖ 国际直接投资与东道国资本形成 ❖ 国际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技术进步 ❖ 国际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产业结构 ❖ 国际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就业
跨国企业,只要在某个地方、某种场合国际
资源配置内部化要比利用外部市场的成本低
,就会出现跨国企业。
ppt课件
26
(三)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 资是由三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 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条件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
等化,将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
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ppt课件
13
四、新贸易理论
(一)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
❖ 不完全竞争: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或多或少地影响其 产品的市场价格,那么它就是一个不完全竞争者。 当一个市场中的个别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产品 价格的能力(称为“市场势力”)时,该市场就是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内涵与模式 ❖ 二、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 ❖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ppt课件
20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内涵与模式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内涵
❖ 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国外直接投资,是指 一国对另一国的直接投资,包括外国对本国 的直接投资(即外国直接投资)和本国对外 国的直接投资(即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商务基础理论与实务.

国际商务基础理论与实务.

国际商务基础理论与实务第一篇国际贸易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分类第一节国际贸易的概念与产生条件一、对外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知识交换的活动,使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论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二、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产品(商品)交换。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分类一、从货物的移动方向(一)出口贸易(二)进口贸易(三)过境贸易凡一国向另一国出口的商品要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来讲,即(Transit Trade)。

出口值-进口值=贸易差额出口值=进口值(贸易平衡)出口值>进口值(贸易顺差)(出超)出口值<进口值(贸易逆差)(入超)输出到国外的商品再进口=复进口输入到本国的商品再出口=复出口同类商品即进又出,出口量>进口量(净出口);出口量<进口量(净进口)。

二、以国境和关境划分(一)总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总出口总进口额+总出口额=总贸易额(美、日、英、加澳、东欧标准)(二)专门贸易以关境划分凡进入关境的商品=进口凡离开关境的商品=出口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为进口。

如从保税仓库提货进入关境为进口。

专门进口额+专门出口额=专门贸易额(德、意、瑞标准)三、依据商品内容(一)货物贸易根据(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国际贸易商品分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二)服务贸易商品服务、通讯、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经销、教育、环境、金融、健康与社会服务、旅游与有关单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等。

(三) 知识产权版权、商标、地理标识、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未披露的信息等。

四、 依据货物运送方式(一) 陆路贸易(二) 海路贸易(三) 空运贸易(四) 邮购贸易五、 依据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与(一) 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购买的行为)(二) 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购买的行为)(三) 转口贸易(先卖给第三国-但非消费国,再转卖给消费国)六、 依据清偿工具(一) 自由结汇方式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

国际商务课教案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国际商务课教案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国际商务课教案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国际商务课教案: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引言:国际商务作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范畴,在现代经济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节课将介绍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以及实践应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际商务的内涵和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分享,以提高学生在国际商务领域的应用能力和竞争力。

一、国际商务的定义与概述(500字)国际商务是指跨越国界进行的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的一切商业活动。

它包括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经济交往,并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商务的概念不仅仅涵盖了传统的国际贸易,还包括了国际市场的开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一系列与国际经济交往相关的领域。

二、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600字)1. 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等。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优势来源于各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则认为某国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的绝对优势带来了贸易;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则解释了贸易如何因为技术变迁而发展。

2. 国际投资理论:包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投资组合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了跨国企业为什么选择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涉及了市场接近理论、资源接近理论和垄断优势理论等;国际投资组合理论则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金融体系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等。

国际金融体系理论解释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和影响因素;利率平价理论研究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购买力平价理论则解释了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三、国际商务的实践案例分析(600字)1. 跨国公司的国际市场拓展:以苹果公司为例,探讨其如何利用品牌优势和创新能力,通过开拓新兴市场和海外生产基地来拓展国际市场。

2. 跨国企业的国际投资:以沃尔玛公司为例,分析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和运作模式,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章 国际商务理论

第二章 国际商务理论

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 种生产要素) 商品流通自由,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通 只有商品贸易,且进出口贸易平衡 两国生产要素同质 资源充分利用 规模收益不变 消费者偏好相同
(3)基本内容
H-O理论
狭义H-0 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
广义H-O 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说
生产要素供给比例不同
很多国家的贸易策略都是在促进出口的同时限制进 口。例如:日本在食品、化妆品、汽车及汽车零部 件等领域采取各种进口限制措施。

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1776年亚当· 斯密 (Adam Smith ,1723-1790 现代经济学之父 )在《国富论》中提出: 由于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效率各不相同 当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高于其他任 何国家同一产品的生产效率时,这个国家在 这一产品的生产上享有绝对优势;

理论介绍



16-17世纪 重商主义(Thomas Mun) 18世纪 绝对优势理论(Adam Smith) 19世纪 比较优势理论(David Ricardo) 20世纪 H-O理论(E.Heckscher & B.Ohlin) 20世纪60年代 产品命周期理论(R.Venon) 20世纪80年代 新贸易理论(Paul Krugman) 20世纪90年代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M. Porter)

各国应专门生产其享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 后通过贸易用这些产品换回其他国家生产的 产品,两国均可从贸易中获益。

原理: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
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 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 优势说。 1)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 2)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国际商务2理论.ppt

国际商务2理论.ppt
第2章 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竞争力理论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 企业国际化四要素理论
2020/4/4
国际商务-理论
1
到目前为止,国际商务本身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完整 的理论体系,但是有关国际商务的一些主要形式——国 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国际竞争力等领域,均有一 些较成熟的理论。
1.人力资本学说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运用人力资本差 异揭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贸易模式。
该理论认为,由于不同产品在生产中所需要的人力智能 的类型和程度不同,人力资本在产品比较优势的决定中 起着重要作用。
各国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多少与程度,决定着国际分工与 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稀缺,在初级产品上具 有比较优势;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丰富,在高技术产业上 具有比较优势。
所谓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 部市场交易取代原有的外部市场交易。
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J.Buckley)和卡森 (Mark C. Casson)在合著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 书中首次提出内部化理论,用以解释企业的对外直接投 资现象以及跨国公司的出现。
2020/4/4
国际商务-理论
31
内部化理论
加拿大学者鲁格曼(Alan. M. Rugman)在1981年出版 的《跨国公司内幕》一书中,深入分析了内部化与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了内部化理论。
2020/4/4
国际商务-理论
29
垄断优势理论
但是垄断优势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性优势的企 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通过有偿转让技术或出 口来获取那些潜在收益;此外,该理论也无法解释发展 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三节 国际竞争力理论 第四节 企业国际商务理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一、古典贸易理论 二、国际贸易现代理论 三、古典贸易理论作为国际商务理论基础的局限
一、古典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 (二)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 (三)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四)资源配置理论(赫克歇尔.俄林H-O)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二、内部化理论 三、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五、对外直接投资的其他理论
如果可以自由贸易,每个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 生产出自己的产品,这就有竞争优势。当一个国家在 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个国家更有效率,即具有绝 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效率低, 即具有绝对劣势。
当时英国凭借其高超的制造业工艺,成为 世界上最有效的纺织品生产者;而法国由 于综合了优良气候、肥沃的土壤和积累的 专长等条件,而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的酒生 产者。英国生产纺织品有绝对优势,而法 国生产酒有绝对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由于进行了限制性的假定,从而排除了 企业进行这些商务活动的可能性。这种理论还对当代国际 市场销售的发展特点视而不见,而假设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的商品都是标准的、基本的和可转移的—如小麦、棉花和 酒。然而,当今的厂商都在不断地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调整 以适应不同消费者和不同市场的需求。那种单一的标准商 品是不存在的。
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主张限制 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限的。
(二)绝对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亚当.斯密1776年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批 评了重商主义者提出的一个国家的财富依靠其自己财 产的库存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公 民所能获得的物质和服务。
(一)重商主义
有关国际贸易的第一个理论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英国, 称为重商主义。
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其主要主张为金 银(简称货币)为国民财富的主体。
增加财富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货币拥有量,而货币增 加的途径主要依赖于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对外贸 易,尤其是出口贸易。
因此,对外贸易被认为是财富的源泉。他主张政府干 预经济活动,通过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追求贸易顺差以 及由此带来的货币流入,从而增加国家财富。
在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西方早期殖民
主义国家政府纷纷制定各种贸易管制政策,禁 止货币输出,通过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政策以实 现贸易顺差;同时,还制定了旨在提高本国工 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的鼓励国内制造业发展的 种种措施。
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 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
而晚期的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 纪末)以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 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 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向国内 就可以。
(四)资源配置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eckscher) 和俄林(Ohlin)共同创立了要素秉赋论(The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简称(H-O)理论
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上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 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该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并列 为国际贸易中的两大理论基石。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可总结如下:
1.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
2.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 或获得性优势的基础之上。(自然优势就是超 乎人力范围之外的气候、土壤、矿产和其他相 对固定状态的优势。一国所获得的特殊技术或 技巧就是获得性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和出口 某种商品上具有自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也就是 具有绝对成本优势。
葡萄牙和英国生产1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 单位:工时

葡萄牙
80
英国
120
毛呢 90 100
在葡萄牙,生产每单位酒和毛呢的工时耗费比英国的 要少,与英国比较而言,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占 有绝对优势,80/120=67%,90/100=90%,可见葡萄牙生产 酒的绝对优势更大一些。
由此,李嘉图认为,葡萄牙生产酒有比较优势。葡萄 牙与其同时生产两种商品,还不如集中全力生产酒,然后 用酒去交换英国的毛呢。
(三)需求贸易论(需求相似说)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B.Linder)在1961年发表的著作 中提出了需求相似说(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 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林德认为,厂商总是先服务于他所熟悉和接近的本国 市场,在国内建立起生产规模,形成国际竞争能力,当国 内市场饱和后才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
该理论用生产要素的丰裕稀缺来解释国 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生产商品需要不 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力,国家间 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 础,而价格的相对差异则是由各国的生产 要素秉赋不同,即要素的相对供给不同所 决定的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所决定的。
而且,他们注意到了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 要素配置。有些产品的生产技术性较高,需要大量的机器 设备和资本投入,这种产品可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些 产品的生产则主要是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种 产品则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 Vernon)在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以产品技术变化 分析了其对外贸易格局的影响,创立了跨国直 接投资的产品周期理论,对营销学产品生命周 期理论作了改动,提出了产品周期的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 致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 化阶段。
(三)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英国 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71年,以英国和葡萄牙 进行贸易为例,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认为比较优势是分工和贸易的依据,既使那些 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参加国际贸易,因 而被认为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成为自由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
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充实的国家,劳动力价格偏低, 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相对低一些。而在资 本相对充实的国家里,资本的价格会相对低一些,生产资 本密集型产品可能会有利。
因此,该理论主张:一个国家应生产和出口那些密集 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即比较优势产品;而进口 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到了第三阶段,即标准化阶段,一方面,产
品的技术已完成了生命周期,生产技术已经被设 计到机器和生产装配线中,生产过程已经标准化, 操作也变得简单。另一方面,生产该产品的机器 本身也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而变得比较便宜。因此, 到了这一阶段,技术和资本也逐渐失去了重要性, 而劳动力成本则成为决定产品是否有比较优势的 主要因素。此时,原来的发明国既丧失了技术上 的比较优势,又缺乏生产要素配置上的比较优势, 不得不开始进口,而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 源呈现出不可比拟的比较优势。
3.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 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 有效地利用,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物质 财富。
绝对优势理论揭示了产生贸易的部分 原因,但局限性很大,因为在现实社会中, 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 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 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 但是贸易仍然在这两种国家之间发生,对 这种贸易,绝对优势论无法作出解释。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所谓直接投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国际 收支指南中定义为:“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获 得持久的利益,到国外经营所进行的企业投资, 投资者之所以不在证券市场进行投资的目的是, 要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有效的发言权。”
“二战”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如果一国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将 其产品进行国际交换,贸易双方同样能从交换中获得利益, 这就是比较利益论。
由此,任何国家,无论其生产力水平高低,都可以有 出口的产品,都有条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 得到实际利益,是物质财富增加的规律。
这个理论为世界各国(无论贫富)参加国际分工和国 际贸易的必要性作了理论上的证明,这也是100多年来西 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在新产品阶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术上尚处于创新阶段, 所需的主要资源是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大量 的研究经费,新产品是一种科技知识密集 型的产品,只有少数科研发达的国家才拥 有这些资源,从而拥有新产品生产的比较 优势,新产品往往首先出现在少数发达工 业国家。
当第二阶段技术成熟以后,大量生产 成为主要目标。这时所需投资的是机器设 备和先进劳动技能。产品从知识密集型变 成技能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资本和熟练 工人充实的国家开始拥有该产品生产的比 较优势,并逐渐取代发明国而成为主要生 产和出口国。
假设日本和美国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都生产资 本密集型的工业品,如生产汽车,但汽车的种类很多, 至少有卡车和轿车两种。
在贸易发生之前,两个国家各自生产一部分卡车和 一部分轿车。假如日本抢先扩大卡车生产,并降低价 格向美国出口,就有可能占领美国市场,并使卡车价 格下降。美国就没有必要继续生产卡车与日本竞争, 将资源转移到轿车上去,扩大轿车生产,并以较低价 格向日本出口。
与此相反,英国生产酒和毛呢这两种产品都 是绝对劣势,但是英国生产毛呢的劣势要小于 生产酒的,这是因为英国生产酒所耗费工时是 葡萄牙生产酒所耗费工时的120/80=1.5倍,而 英国所生产毛呢所耗费工时数是葡萄牙生产毛 呢所耗费工时数的100/90=1.1倍。这意味着, 英国生产毛呢有比较优势。
假设酒和毛呢的交换比例为1:1,这样, 葡萄牙用80工时生产的1单位酒,就可以换 1单位的英国毛呢,而毛呢在其国内生产要 用90工时。而英国用100工时生产的1单位 毛呢虽只换得1单位的而葡萄牙酒,他但比 起它自行生产同量的酒所必须耗费的120工 时还是节约了20个工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