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亚洲自然环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0c45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e.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亚洲这样一个大洲,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亚洲自然环境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了解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影响。
2.难点: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道具:地球仪、地图等。
3.教学资料:相关论文、新闻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展示亚洲地形,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亚洲的自然环境
![亚洲的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914ce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f.png)
亚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展望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目标
前景展望
• 亚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前景广阔
• 亚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植被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 热带气候地区植被丰富
• 山地地区植被丰富
• 温带气候地区植被多样
• 平原地区植被多样
• 高山气候地区植被稀少
• 高原地区植被稀少
植被对亚洲自然环境的作用及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 植被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 植被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 植被可以释放氧气
对土壤的影响
• 植被可以保护土壤
• 植被可以促进土壤发育
• 动物对植被具有传播作用
• 动物可以破坏土壤结构
• 动物可以影响大气成分
06
亚洲自然灾害及防治
亚洲自然灾害类型及特点
自然灾害类型多样
• 地震
• 洪水
• 台风
• 干旱
• 雪灾
自然灾害特点
• 自然灾害频发
• 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广
• 自然灾害损失严重
亚洲自然灾害成因及影响
自然灾害成因
自然灾害影响
• 地壳运动
•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气候变化
•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河流泛滥
•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极端气候事件
亚洲自然灾害防治措施及效果
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降低灾害损失
• 提高灾害预警能力
•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教版(共20张PPT)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教版(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2e62cc1711cc7931b716e8.png)
A B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刚果河AB段流向:呈向心状
亚洲河流的流向:呈放射状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知识总结
1No 描述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特点的一般方法: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04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分析三者的关系
1.地形影响气候 2.地形影响河流 3.气候影响河流(水文)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1.地形影响气候( 地 形 影 响 了 气 候 的 类 型 、 特 点 、 分 布 )
读北美洲地形图,描述北美洲的 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地势起伏较大, 东西高、中间低。 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 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 山地和高原。
描述气候的特点
02
知识框架
单一或复杂多样
气 气候类型的构成 哪种气候类型面积大
候 特
有无独特、显著的气候类型
点
气候类型的分布格局
•
6.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 个体毕 竟是与 群体相 通的, 所以个 体的理 解中也 有普遍 性。理 解作为 现实的 行为具 有通向 实践的 品格, 艺术品 正是通 过理解 走向现 实,并 在生活 中发挥 作用的 。不是 别的, 正是理 解擦亮 了艺术 品的生 命之光 。
•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 子”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 子”字有 着鸟飞 形象的 暗示, 成为一 个表现 生命的 单位。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特征与分异规律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特征与分异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44b1d0903d8ce2f006623c8.png)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特征与分异规律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
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60°05′),南至皮艾角(东经103°30′,北纬1°17′),西至巴巴角(东经26°0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北纬77°43′)。
亚洲东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则濒临印度洋,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面隔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一、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特征1.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亚洲是全球最大的陆地自然综合体。
其地理环境结构整体性的主要特征为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结构的复杂性,这也是亚洲相对于其他各大洲的所具有的独特性。
亚洲位于地球的东半球东北部、亚欧大陆东部的地理位置,是地球上最大陆块——亚欧大陆的主体。
其地势最高、起伏极端、结构特殊的地形,大陆性强烈、季风性典型、类型极复杂的气候,长河众多、内流区广大、辐射状的水系,以及植被土壤带与动物界分布空间组合错综复杂,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极端性和典型性;地理环境结构以纬度地带性为基础,兼有非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综合烙印;矿藏、水力、森林、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总的来说,亚洲是以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性和结构的复杂性区别于其他各大洲。
2.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亚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不等于均一性,在整体之中还包括着各个部分。
各个部分之间在由于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而紧密联系、有机结合的一致性中,还存在着由于某些要素的影响而互相区别、同中有异的差异性。
例如北亚在同一纬向自然带中包括着经向差异,东亚在同一经向自然带中包括着纬向差异。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自然环境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9bb8aff03d8ce2f01662335.png)
•半球位置(wèi
zhi)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地形类型 •地势特征
•河流特征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根据(gēnjù)亚洲的位置图填表
大洲
与亚洲的关系
欧洲
在亚洲的 方
非洲
在亚洲的 方
大洋洲 在亚洲的 方
北美洲 在亚洲的 方
分界线 山 河山 运河
海峡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随歌谣(gēyáo)学地理
❖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
周围海洋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你知道 了吗? (zhī dào)
❖ 亚洲地形以什么为主?分布在哪个部位 (bùwèi)?地势有什么特征?
❖ 亚洲河流流向有什么特点?与什么有关? ❖ 亚洲有哪些世界之最值得我们自豪? ❖ 作业:1、填充图册P124;2、课本P3-
北亚
中亚
西亚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十页,共二十五页。
练一练
2.我国位于哪个(nǎ ge)分区
东亚(Dōng Yà)
3.东亚还有哪些国家:
蒙古、日本
朝鲜和韩国
4.读地图册说一说
我国有那些邻国?
1.你能说出图中的亚洲(yà 分区 zhōu) 吗?
北亚
中亚 东亚
西亚 南
亚 东南亚
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温故知新
位置范围 世界第一大洲
分区和主要国家 地形地势与河流
第三页,共二十五页。
亚洲世界之最
半球位置(wèi zhi)
赤道分南北
亚洲(yàzhōu)大部分位于
半球,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6.2.1亚洲的自然环境(第2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6.2.1亚洲的自然环境(第2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8fe65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1.png)
活动一: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步骤1──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1)读教材第10页图6.13,找出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步骤2──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观察图6.14亚洲不同气候类型景观举例。
3分钟
亚洲气候类型 寒带: 1
温带: 2 亚热带: 2
热带: 3
高原山地气候
这说明什么?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各地气候差异很大。
1、仔细观察冬、夏季风的风向、发源地。 2、说说冬、夏季风的性质如何?对气候 有何影响?
项目
源地
夏季风 冬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西伯利亚 —蒙古一带
风向
由海洋吹向陆地的 东南风、西南风 由陆地吹向海洋的 西北风、东北风
性质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对降水的影响 多雨 少雨
步骤2──认识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亚洲东部与南部气候类型有何共同特征?该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活动二:认识亚洲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找出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且集中在夏 季。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是? 亚洲面积广大,内陆广大地区 距海遥远 ,所以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活动三:认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因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8.亚洲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C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课堂检测
9.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C )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
C.亚洲地处世界上最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164e17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1.png)
亚洲的动物区系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许多动物被用于食品、药材、皮革等。
亚洲的特有物种
01
亚洲拥有许多世界独有的物种,如金丝猴、中 华鲟、长臂猿等。
03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一些特有 物种的数量正在减少,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亚洲各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存在差异。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如中国、印 度和东南亚国家;而一些国家则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质问题,如中东地区和部分中亚国家。 因此,国际合作对于解决亚洲水资源问题至关重要。
04
亚洲的生物多样性
亚洲的植物区系
亚洲植物区系丰富多样,拥有世界上 最多的植物种类之一。
拉库姆盆地等。
特点
平原和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气候适宜,是人类重要的农业生 产和居住地区。这些地区也是亚
洲的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区。
影响
平原和盆地的形成与河流、冰川 等自然力量有关,对亚洲的农业 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岛屿和半岛
岛屿和半岛分布
亚洲的岛屿和半岛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的边缘海地区。 如日本的四国岛、菲律宾的吕宋岛,以及印度半岛等。
亚洲范围
亚洲总面积约4458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陆地面积最大的洲。
亚洲的自然特征
1 2
3
地形地貌
亚洲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 并存。
河流湖泊
亚洲河流众多,如长江、黄河、湄公河等,湖泊也较为丰富 。
自然资源
亚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等。
亚洲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多样
特点
岛屿和半岛海岸线曲折,地形多样,气候湿润,是重要的 海洋生态系统。这些地区也是亚洲的海洋旅游胜地和渔业 资源丰富区。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七年级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七年级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442ae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6.png)
教案:亚洲的自然环境七年级地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我国周边自然环境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理位置。
(2)提问:亚洲位于哪些半球?与哪些洲相邻?2.亚洲的地理位置(1)展示亚洲地理位置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
(2)讨论:亚洲的地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何影响?3.亚洲的地形(1)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形特点。
(2)分组讨论: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地形区?4.亚洲的气候(1)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气候特点。
(2)分组讨论: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5.亚洲的河流(1)展示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河流特点。
(2)讨论:亚洲河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河流?6.课堂小结(2)提问:亚洲的自然环境对我们有何启示?7.课后作业(1)绘制亚洲地形图,标注主要地形区。
四、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观察地图、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生动形象的案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参与度: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分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4.教学效果: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亚洲的自然环境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亚洲气候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1)引入更多生动形象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亚洲的自然环境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亚洲的自然环境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3577d879563c1ec4da7164.png)
初一年级 地理
目录
CONTENTS
一、亚洲的气候 二、亚洲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三、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亚洲的气候
研究区域气候特征的步骤
读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 1.读出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数量,判断气候类型的特点。 • 2.找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 3.对比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该区域最典型的气候类型。
(一)亚洲的气候特征
夏季风不稳定,季风区内的降水不但季节变化大,而且各年之间 降水很不稳定。
不稳定
来得早,退得晚、强度强
降水多
涝灾
夏季风
来得晚,退得早、强度弱
降水少
旱灾
人教版人地教理版七地年理级七年6.级2亚亚洲洲的的自自然然环环境境(优2)秀pp(t共课5件1张PPT)
(一)亚洲的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的有利影响
东部和南部地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为偏北风,夏季为偏南风)
季风气候显著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 6.2亚洲的自然环境(2) (共51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 6.2亚洲的自然环境(2) (共51张PPT)
(二)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
思考: 我国的东南沿海和阿拉伯半岛的气候
有什么不同?两地气候的差异是由于什 么因素造成的?
人教版人地教理版七地年理级七年6.级2亚亚洲洲的的自自然然环环境境(优2)秀pp(t共课5件1张PPT)
(一)亚洲的气候特征
课上学习任务1: 据图描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全年降水稀少,集中在夏季。
人教版人地教理版七地年理级七年6.级2亚亚洲洲的的自自然然环环境境(优2)秀pp(t共课5件1张PPT)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_1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_1](https://img.taocdn.com/s3/m/1a21fb1e524de518974b7dfd.png)
第二页,共二十五页。
如何描述亚洲(yà zhōu)的位置?(读图6.1和6.2)
1、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主要(zhǔyào)
位于 东
北
2、相对位半置球(w和èi zhi)(海陆位半置球(w。èi zhi)):
亚洲东临 太平洋,南临 印度洋,北临 北冰 洋,西面和西南面分别与 欧洲
境。最高国是最低国的
别与 北美 洲和 大洋 洲隔海相望。
第三页,共二十五页。
北
西
东
南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亚洲 的分区 (yà zhōu)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亚洲 的地形 (yà zhōu) 地形和图 河流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反映了地势东西(dōngxī)变化的哪些特点:
中部 高,东西 (zhōnɡ bù) 低
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最少的大洲大是洋洲 洲,最低是欧 洲。
人口增长 对土地的压力 (zēngzhǎng)
B
D
C A
F
E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炎热 干旱) 穿长袍(chánɡ páo) (yánrè)
住帐篷
( 游牧 式畜牧 (yóumù)
业)
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毛皮(máopí)衣服(寒,冷(hánlěng))木(大面积针叶林)
第六章我们(wǒ men)生活的大洲——亚
洲
第一节
jìnɡ)
自然环境(zìrán huán
第一页,共二十五页。
你可以(kěyǐ)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州”
1、世界(shìjiè)上面积最大的大州
2、跨纬度(wěidù)最广的大州 3、东西距离最长的大州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c57f5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5.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共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和周边地理环境。
(2)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成因。
(3)理解亚洲的河流、湖泊分布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范围和周边地理环境。
(2)亚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成因。
(3)亚洲的河流、湖泊分布及特点。
2.教学难点:(1)亚洲的气候成因及特点。
(2)亚洲河流、湖泊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位置、范围。
2.亚洲的位置与范围(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补充。
3.亚洲的地形特点(1)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特点。
4.亚洲的气候特点(1)展示亚洲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气候特点。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为学生提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第二课时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河流、湖泊特点。
2.亚洲的河流、湖泊特点(1)展示亚洲河流、湖泊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特点。
3.亚洲河流、湖泊的成因(1)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湖泊的成因。
(2)学生分享分析成果,教师点评、补充。
4.亚洲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引导学生思考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为学生提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四、课后作业2.分析亚洲河流、湖泊的分布规律。
3.思考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调整教学难度。
学案-亚洲自然环境
![学案-亚洲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70ac2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b.png)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亚洲范围
亚洲总面积约4458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亚洲的自然特征
地形地貌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 山地、盆地和平原等。喜马拉雅 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 而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
河流与湖泊
亚洲有许多大河,如长江、黄河、 湄公河等,发源于中部山地,呈 辐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同时, 亚洲还有许多湖泊,如贝加尔湖、
03 亚洲的河流与湖泊
主要河流
01
02
03
长江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全 长约6,300公里。
黄河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也是亚洲的重要河流之一, 全长约5,464公里。
湄公河
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 国水系之一,流经中国、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 寨和越南等国。
著名湖泊
贝加尔湖
亚洲的植物区系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特征,如中国的银杏、水杉,印度的 睡莲等都是亚洲特有的植物种类。
亚洲的动物区系
01
02
03
04
亚洲动物区系是全球最丰富多 样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的特
有物种。
亚洲的热带雨林、草原、沙漠 和山地等不同生境为各种动物
提供了栖息地。
亚洲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 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都有
高山气候
亚洲高山气候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 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寒冷。
02 亚洲的地形地貌
高山与峡谷
总结词
亚洲地形地貌丰富多样,高山峡谷众多,是地球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
详细描述
亚洲有许多世界闻名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等。这些高 山形成了壮观的峡谷和河流,如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等。峡谷地貌独特, 形成了许多险峻的峡谷和瀑布,如四川的九寨沟和黄龙景区等。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a7c64e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2.png)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满怀豪情地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的确,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等。
运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沿地形剖面线的地势变化。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
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注人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太平洋的有黄河、长江、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等。
此外,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最终并不注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亚洲地势、河流示意图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
亚洲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课件-亚洲的自然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课件-亚洲的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3936929ce2f0066f4332287.png)
高 的 高
——
高原
原
— —
世
喜界
馬 拉 雅
最 高 的 山
山脈
脈
世
界
最
高
珠 穆
的 山 峰
朗
——
瑪
峰
世
界
最
大
阿
的 半
拉島
伯
——
半
島
世 界 最 大
馬的 來群 群島
島
( 局 部 )
——
世 界 最 大 鹹的 水湖 湖泊
裏
海
——
蓄世
水界
量最
最深
大
的
貝 加
淡 水 湖
——
爾
湖
世
界
陸
地
死
最 低
海點
(
——
2、北回歸線從東到西依次穿過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和 熱帶沙漠 氣候。
3、沿著116°E經線從南到北依次經過 熱帶雨林 氣候、 亞熱帶季風 氣候、 溫帶季風 氣候、 溫帶大陸性 氣候和 寒帶 氣候。
4、亞洲東部和南部受 季風 影響,易 發生 旱澇 災害。
5、亞洲有哪幾種季風氣候類型?
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和溫帶季風氣候。
南臨 印度 洋。
第二節 亞洲的自然環境
問題: 怎樣描述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包
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1.地勢、地形、水系、氣候等特點
2.地勢和地形對水系、氣候的影響
找出亞洲主要半島北、群冰島、洋邊緣海
? 白令海 太
地中海
? 黑海
?
?日 日 平 本本 海群
朝 島洋
?紅
海
阿 拉
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1亚洲的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使用地图进一步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 气候类型及特征,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能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其他大洲的自 然环境。
半球位置 地理 海陆位置 位置
纬度位置
思考
从东西半球看: 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6
中国在亚洲的位置
1
5
32 4
与中国接壤的地区包括: 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
考一 考
世界陆地的最高点? 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世界最大的湖泊? 世界最深的湖泊?
地面起伏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 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青藏高原 死海 里海 贝加尔湖
河流呈放射状
亚洲河流的特点 北 冰 洋
呈
放 射
叶尼塞河
太
状
鄂毕河
流
黄河
向
平
四
长江
周
恒河
海 洋
湄公 河
洋
印
度
洋
亚洲的气候
想一想
全球共有11种气候,亚洲有几种? 亚洲东部与南部气候有何共同特征? 为何亚洲的气候类型众多?
亚洲气候的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型气候分布广
季风影响下的东亚、南亚降水
练一练 1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印度河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D)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沙漠气候
北回归线通过亚洲地区中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 CD)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所邻的大洲: 西 北:欧洲 西 南:非洲
读 图 回 答: 濒临的海洋: 东临:太平洋 北临:北冰洋 南临:印度洋
东 北:北美洲 南 面:大洋洲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非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大洋洲
北美洲
80°
北
最广
美 洲
约90º
0°
最长
亚洲所跨的经度最多吗?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面 积 亚洲面积最大 跨纬度 跨纬度最广 东西距离 东西距离最长
夏季风弱,从海洋上带来的 水汽少,降水就少。如果过 少,就可能形成旱灾。
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 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过 多,就可能形成水灾。
想一想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中部高 四周低的地形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地形图上观察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 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的位置及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