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寨卡病毒
什么是小头症?为何之前不受人们关注的寨卡 病毒如今备受重视?
概述
小头症是一种罕见病,婴儿在子宫或 者婴儿期大脑发育异常,从而导致头 部出现非正常变小。患有小头症的婴 儿在生长发育中大脑发育困难,体格 发育明显异常,智力发育显著迟缓, 有的患儿会出现抽风、四肢僵硬或者 手足徐动及瘫痪。 寨卡病毒本身不威胁生命,但病毒可 能引发的小头症却会导致婴幼儿大脑 发育障碍,给儿童、家庭及社会带来 沉重负担。
诊断
(一)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二)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 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 痛或结膜炎等。
临床表现
(三)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 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 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 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四)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 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 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 关系尚未明确。
实验室检查
寨卡病毒应急处置
一、流行病学调查 1、个案调查:按统一的调查表对每一个病例进行调查,并核实诊 断。 2、查明本次流行的分布。 3、追踪本次流行的传染来源。 4、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 卫生习惯,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5、流行期间随时对伊蚊进行调查,计算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 容器指数等。 6、及时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和定期捕捉伊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 7、必要时可对有关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精品文档】寨卡病毒试题-精选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寨卡病毒试题篇一:寨卡病培训试题(含答案)寨卡病毒诊疗与防控培训试题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6分)1、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
2、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
3、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4、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为(3-12 )天。
5、(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6、寨卡病毒病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
7、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
8、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
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二、单选题(每题10分)1. 寨卡病毒对以下哪种消毒剂敏感?( E )A、乙醇B、次氯酸钠C、脂溶剂D、过氧乙酸E、以上都是2、寨卡病毒病主要与登革热和( A )进行鉴别诊断。
A、基孔肯雅热B、鼠疫C、霍乱D、中东呼吸综合症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于( A )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寨卡病毒病”。
各县(区)内出现首例病例,暂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A、242B、4812C、12 2D、72 64、对急性期病例必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C),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
寨卡病毒病的防控详解
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单股正链RNA病毒 直径20nm 有包膜 包含10794个核苷酸 编码3419个氨基酸
根据基因型别分为 非洲型 亚洲型 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
寨卡病毒主要特性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 (第一版)
寨卡原本是非洲乌干达南部一片丛林的名字
2016年1月29日在乌干达拍摄的寨卡森林。新华/法新
1947年在乌干达Zika森林的恒河猴血清中分离 1948年在同地区的非洲伊蚊中分离 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 1964年尼日利亚首次发现人感染寨卡感染病例,随后传播至东南亚
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 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广大区域。
临床表现
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为3-12天。 传染期:患者的传染期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患者早期产生病毒血症,并具 备传染性。大多为隐性感染,约20%出现临床症状,且症状较轻。
诊 断
(一)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二)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 或居住。 (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
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 (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 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鉴别诊断
➢ 主要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 其他:与西尼罗热、黄热病、微小病毒、
风疹、麻疹、肠道病毒、立克次体病等相 鉴别。
鉴别诊断(登革热)
➢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分Ⅰ~Ⅳ型。 ➢ 主要通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后传播。 ➢ 约有一半世界人口面临登革热的危险。
全球每年可能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
流行病学
➢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寨卡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是可能的传染源
➢ 传播途径
最主要的途径:伊蚊叮咬。
•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 可传播该病毒。
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 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埃及伊纹
白纹伊纹
脚上都有黑白相间 的条纹称为花斑蚊
胸部背侧 有一对弯 曲的白线, 中间有两 条纵形白 线
胸部背面有 一条白线
就行病学
➢ 我国有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 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 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 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 我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广大区域。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 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诊断
➢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符 合以下之一者:
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分离出寨卡病毒。 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
4倍以上升高或阴性转为阳性,同时排除登革 热病毒、黄热病病毒感染。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寨卡病毒病概述及防控要求
26
我国输入病例情况
第2例输入病例:广东省
患者,男,28岁,未婚,江门市开平市人。长期在委内瑞 拉从事文具销售等工作。2月9日自委内瑞拉启程返中国,2 月12日10:32抵达白云机场入境健康检疫体温38.5℃,头面 部及胸背部可见红色斑丘疹,检验检疫局采血筛查寨卡病毒 ,并报送至市八医院隔离救治。2016年2月12-13日广东出 入境检验检疫局、我中心检测为血样阴性,尿样阳性。15 日国家疾控复核确认为我国第2例输入病例,也为广东省和 广州市首例。
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上的一个病例报告:在小头畸形胎 儿中找到病毒。
因果关联仍需进一步研究。
整理课件
18
格林-巴利综合征
2013-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毒病和登革热混 合疫情后,当地发现格林-巴利综合征异常上升 2015年,巴西寨卡病毒病疫情期间,也观察到格林-巴利综 合征的上升
巴西已监测到76名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病人,其中55%( 42/76)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62%(26/42 )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曾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的症状 两者之间确切病因关系也有待研究
病毒在自然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循环。
病毒抵抗力尚不完全明确,应与黄病毒属类似:不耐酸 、不耐热。
整理课件
4
疾病概述:寨卡病毒(Zika Virus)病原学
1951年到1981年,人类感染该病毒的个案陆续在非洲的 埃及、加蓬、塞拉利昂、坦桑尼亚、乌干达和亚洲的印 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散发报 告出现。 寨卡病毒也相应的存在非洲型和亚洲型两个亚型。 寨卡病毒的全基因组均已被人类测定,近期美洲寨卡疫 情的基因分析提示流行毒株倾向于亚洲型。新毒株所编 码的非结构蛋白可能使得病毒在人体中具备更强的复制 能力,但具体的毒株基因分析仍在进行中。
寨卡病毒病防控医博士答案
寨卡病毒病(一)
1.寨卡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伊蚊叮咬
2.寨卡病毒病的高危易感人群是
B、孕妇
3.黄病毒的灭活时间是
A、60℃30分钟
4.寨卡病毒的形态
E、球形
5.关于寨卡病毒病传染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D、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
寨卡病毒病(二)
1.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约80%的人为显性感染
2.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为多少天
D、3-12天
3.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的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B、在登革热被排除之前尽量给予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4.寨卡病毒病主要与登革热和()进行鉴别诊断
E、基孔肯雅热
5.寨卡病毒预防时,如果从寨卡流行区归来,多长时间内避免献血
C、4周
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与防护
1.发生职业暴露要服用预防用药疗程是
C、28天
2.关于血源性传染病正确的是
A、只通过血液体液传播
3.血源性传染病的标准防护包括
A、外科口罩、乳胶手套、隔离服
4.针刺损伤传播HIV的可能性
B、0.3%
5.发生HIV职业暴露要在多长时间内服药
A、2小时,最好不超过24小时
呼吸道传染病院感防控
1.病原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分几级
B、7
2.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水平分几级
A、3
3.医务人员日常工作时应该采取那种防护措施
A、标准防护
4.普遍性防护原则是
C、视所有病人,均为具潜在感染性的病人
5.人工免疫包括
A、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寨卡病毒诊疗与防控培训试题(空白)
寨卡病毒诊疗与防控培训试题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6分)1、寨卡病毒病是由()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
2、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
3、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和()。
4、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为()天。
5、()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6、寨卡病毒病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为主,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
7、最佳预防方式是()。
8、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
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
二、单选题(每题10分)1. 寨卡病毒对以下哪种消毒剂敏感?()A、乙醇B、次氯酸钠C、脂溶剂D、过氧乙酸E、以上都是2、寨卡病毒病主要与登革热和()进行鉴别诊断。
A、基孔肯雅热B、鼠疫C、霍乱D、中东呼吸综合症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于()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寨卡病毒病”。
各县(区)内出现首例病例,暂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A、24 2B、48 12C、12 2D、72 64、对急性期病例必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
A、5天B、3天C、7天D、11天。
2024年传染病知识培训计划
传染病知识培训计划引言:在医疗领域,传染病防控一直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上升。
为了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传染病疫情,我们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旨在提升相关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一、培训目标1.增强参与人员对常见传染病特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了解。
2.提高参与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和响应的能力。
3.促进参与人员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
4.加强参与人员对个人防护装备(PPE)的正确使用和感染控制措施的理解。
二、培训对象1.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
2.公共卫生人员:如疾病控制中心(CDC)工作人员、流行病学家等。
3.实验室人员:负责传染病检测和研究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4.急救人员:如急救医生、护士和志愿者。
5.社区工作者:负责健康教育和宣传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1.传染病基础知识:包括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原理等。
2.常见传染病:重点培训艾滋病、疟疾、结核病、流感、肝炎等常见传染病的最新诊疗指南和防控策略。
3.新型传染病:探讨埃博拉、寨卡病毒、COVID-19等新型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应对措施。
4.疫苗与免疫规划:介绍疫苗的研发、生产和接种策略,以及全球和地区的免疫规划。
5.疫情监测与响应:讨论传染病预警系统、疫情报告流程和应急响应机制。
6.个人防护与感染控制:教授PPE的正确使用、手卫生、空气传播预防措施等。
7.公共卫生沟通:提升与公众沟通的能力,以便在疫情中有效地传达信息。
四、培训方式1.讲座与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小组讨论。
2.在线学习平台:利用现代技术,提供在线课程和模拟训练。
3.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模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如PPE穿戴、样本采集等。
4.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或模拟的传染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5.桌面推演:模拟传染病暴发的情境,进行应急响应演练。
五、培训日程安排1.启动阶段:2024年1月,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招募参与人员。
寨卡病毒的介绍及治疗
寨卡病毒的介绍,治疗以及预防措施一、寨卡病毒的分类、来源及传播范围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虫媒病毒,登革病毒(引起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病(引起脑炎)以及丙肝病毒(引起肝炎)属于同一类病毒,这些病毒的基因组均是一条单股正链RNA病毒,寨卡病毒共有10794个核菅酸,编码包含3419个氨基酸的一个多聚蛋白,该病毒有包膜,直径40~70纳米,主要通过伊蚊叮咬感染和传播,罕见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它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寨卡森林中的猕猴身上被发现,也因此而得名。
寨卡病毒主要在美洲大部分地区以及非洲、大洋洲等地传播。
寨卡病毒之所以在南美和中美洲迅速传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地区的人群从未接触过寨卡病毒,缺乏免疫力;二是该地区广泛存在传播病毒的虫媒——伊蚊。
由于寨卡病毒与登革病毒的感染途径相似,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也警告,凡是在登革热流行的区域。
都有可能大规模暴发寨卡病毒,致使其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寨卡病毒的危害大部分感染寨卡病毒的人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然而大约有20%的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和结膜炎等症状。
最危险的是在患小头症的婴儿脑部发现该病毒的存在,进一步证明孕妇如果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神经发育畸形和小头症,引起儿童智力障碍和痴呆。
三、寨卡病毒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加强病毒的流行病调查,包括检测寨卡病毒的方法、确切查明病毒感染的人群和地区,以便采取隔离措施,保护孕妇不被感染;其次,是加强病毒学基础研究,查明寨卡病毒引起神经发育畸形和新生儿小头症的原因,并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高效的预防疫苗,包括DNA疫苗和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对于个人来说,目前,应避免去有寨卡病毒蔓延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尤其是孕妇,更应该避免。
如果近期必须到有疫情发生的地区,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其次,还要注意避免被蚊虫叮咬,尤其到了我国的春夏季,在登革热和伊蚊流行的广东、海南、云南等地,还应大力消灭蚊子,切断寨卡病毒传播的媒介,防患于未然。
寨卡病毒病防控知识
Company Logo
四 川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Si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 听力等改变。 越来越多研究结果提示,孕妇感染寨卡病 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 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 明确。
Company Logo
四 川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Si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报告国家或地区 巴西 哥伦比亚 美国 马提尼克 佛得角 法属玻里尼西亚 巴拿马 萨尔瓦多 波属圭亚那 巴拉圭 西班牙 马绍尔群岛 波多黎各 斯洛文尼亚 加拿大* 哥斯达黎加* 多米尼加* 海地* 洪都拉斯* 苏里南*
四 川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Si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ompany Logo
四 川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Si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地区分布
寨卡病毒病目前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非洲 、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1947年病毒发现 至2007年以前,寨卡病毒病主要表现为散发。2007年在 太平洋岛国出现暴发疫情。2013-2014年在南太平洋的法 属波利尼西亚发生暴发疫情,报告病例约10000例。2015 年开始蔓延至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多个国家。北美洲的美国 、加拿大,亚洲及欧洲部分国家有输入病例报告。我国目 前有输入病例报道,随着蚊媒活跃季节的到来,有伊蚊分 布的地区存在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
寨卡病毒是什么
寨卡病毒是什么一.寨卡病毒从哪儿来?寨卡病毒于1947年从非洲乌干达猴子血液里首先发现。
1948年从该地区伊蚊身上分离出该病毒。
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寨卡病毒。
2006年以前,只发现14例寨卡病毒感染的散发病例。
2007年曾在太平洋岛国暴发流行185例,此后发病地区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目前主要流行地区是美洲的24个国家和地区,非洲的佛得角,以及大洋洲。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发现了少量的输入病例。
目前台湾也发现了一例病人。
二.寨卡病毒如何传染?主要是通过伊蚊的叮咬而传播。
根据目前报告,该病也有可能通过输血和性接触传播。
通过母婴传播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我国伊蚊分布较广,尤其是南方气候温暖潮湿地区,都是可能流行的高危地区。
寨卡病毒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1)蚊虫叮咬: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2)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研究表明寨卡病毒还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
三.感染寨卡病毒病后症状如何?寨卡病毒有什么危害?感染寨卡病毒后约五分之一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一般症状较轻,通常在2-7天后自愈,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和肌肉、关节疼痛等,也可伴有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表现。
目前研究表明,该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胎儿小头畸形。
大约80%的人感染以后没有症状,约20%的人会发病,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大约一周以内就可以自愈。
很少有重症和死亡的病例。
少数人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或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
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四.我们需要紧张吗?从国家疾病防控的角度,要重视。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没有紧张的必要。
首先,这个病毒在国内还没有发现,没有传染源。
其次,现在正值冬季,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不是伊蚊大量繁殖的季节,没有传播途径。
寨卡病毒病的防控基本知识
欧盟CDC
2015年5月以来共发布4期美洲寨卡病毒疫情快速风险评估 报告
建议加强监测、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医生对该病及其并 发症的认识
考虑血液安全问题,延长具有相关旅行史人员的献血时间 对旅行者和受疫情影响的欧盟公民提出防护建议
(Ae. Albopictus)媒介,外潜伏期缩短至3天。
2.基孔肯雅热:证据最充足的案例,CHIKV膜蛋白突
变(A266V) 致病毒适应白纹伊蚊(Ae. Albopictus),外潜伏期缩短,传播能力增加。 3.Zika病毒基因组曾发生自然重组,包膜蛋白 N154 糖基化位点丢失,可能是适应伊蚊宿主的反应。
缺乏群体免疫; 除加拿大和智利以外,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在美洲广
泛分布。 PAHO 认为寨卡病毒可能传播到美洲所有存在伊蚊的国家
和地区。
WHO官员1月28日:预计美洲地区将可能有300万-400万人 感染。
注:PAHO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泛美卫生组织
欧洲输入病例国家:意 大利、丹麦、芬兰、德 国、葡萄牙、荷兰、西 班牙、瑞典、英国、瑞 士、奥地利
其他输入病例国家: 澳大利亚 3例 中国台湾 1例 以色列 1例
暴发疫情国家/地 区(5)
散发病例国家/地 区(25)
萨摩亚 31例 法属波利尼西,库 克群岛, 新咯里 多尼亚,瓦努阿图
哥伦比亚20,000+例
俄罗斯
1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卫生部关注疫情进 展,与运输和民航部门及时沟通,做好病毒蔓延 的预防对策
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当天晚 些时候公布了含有27国的旅行警告名单,提醒孕 妇避免前往这些国家
2024年病媒生物防制培训材料
一、病媒生物概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其中一种疾病的生物体,包括蚊子、蝇类、跳蚤、螨虫等昆虫和啮齿类动物,它们通过吸食人类或动物的血液,将病原体传播给宿主,从而引发疾病。
常见的病媒生物包括蚊子传播的疟疾、登革热和寨卡病毒,跳蚤传播的鼠疫,蜱传播的布鲁氏菌病等。
二、病媒生物的防制措施1.室内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清洁,消除垃圾和废物,定期清洗和消毒房间和厕所,修复漏水问题,以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和生存环境。
2.消灭病媒生物的栖息地:消除室内和室外的病媒生物栖息地,例如清除积水、修理损坏的窗户和门等。
3.使用防虫网和纱窗:安装防虫网和纱窗可以有效阻止病媒生物进入居住区。
4.如发现病媒生物,及时采取防制措施:对发现的病媒生物区域进行适当的灭虫、灭鼠处理,消除它们的滋生源。
5.个人防护:在病媒生物多发季节或地区,尽量避免暴露在室外环境中,如出门应涂抹防蚊液或使用蚊香、花露水,并穿着长衣长裤等措施。
三、病媒生物防制培训1.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病媒生物的认识,掌握病媒生物的预防措施,增强疾病预防意识。
2.培训内容:(1)病媒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介绍常见的病媒生物种类和它们的传播途径,如蚊子、跳蚤、蜱等。
(2)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介绍病媒生物传播的一些常见疾病,如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等,包括其症状、防治措施等。
(3)病媒生物的防制措施:详细介绍病媒生物的防制措施,包括室内环境卫生、消灭栖息地、使用防虫网纱窗、个人防护等。
(4)病媒生物的防制方法演示:对病媒生物的防制方法进行现场演示,让员工亲自参与。
(5)员工个人防护培训:针对病媒生物多发季节或地区,教授员工如何正确使用防虫液、蚊香等个人防护用品。
3.培训方式:(1)讲座形式:通过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做讲座,介绍病媒生物的相关知识和防治措施。
(2)现场演示:在培训现场设置模拟环境,进行病媒生物的防制方法演示,员工可以参与其中,加深理解。
(3)讨论交流:鼓励员工提问,通过讨论和交流,增加对病媒生物的了解。
全球传染病热点和防控
全球传染病热点和防控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爆发疫情的次数有所增加。
世界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传染病的威胁,这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然而,在不断出现新的传染病热点的同时,科学家和医学界也在积极应对,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防止这些疾病的传播。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全球传染病的热点之一 - 南美洲的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的传播对该地区及全球范围内的孕妇和儿童造成了严重威胁。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传播,导致感染者出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痛等症状。
然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寨卡病毒还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相关联。
针对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加强了对蚊虫的控制和灭蚊工作,并与公共卫生部门合作推出宣传活动,以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
此外,研发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也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这有望为寨卡疫情的控制提供重要支持。
除了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也一直是全球传染病的热点之一。
埃博拉病毒主要存在于非洲地区,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率极高,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由于埃博拉病毒的危害性,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控制和预防埃博拉的传播。
其中,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在疫情爆发时迅速行动,派遣医疗专家和援助物资,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合作,迅速隔离和治疗病例,控制疫情的扩散。
另外,研发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和药物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疫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手段。
然而,如何应对新出现的传染病热点仍然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不同地区的传染病迎来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要求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的挑战。
首先,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及时与全球卫生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家分享流行病学数据和信息,以便更早地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传播和爆发。
其次,各国应提升本国的防控能力,加强基层卫生系统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疫情监测、报告和应对能力,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
此外,科学研究也是防控传染病的关键。
塞卡病毒资料
宿主
• 猴子、灵长类动物:病毒的自然宿主 • 人类:病毒的意外宿主
塞卡病毒的传播环境与季节变化
传播环境
• 温暖、潮湿、多蚊子的环境有利于病毒传播 • 城市化、人口密集的地区传播风险较高
季节变化
• 病毒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雨季和夏季传播较为活跃 • 在温带地区的夏季和秋季可能出现病例
塞03卡病毒的病症与临床表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现
塞卡病毒的病症特点与病程
病症特点
• 轻度或无症状感染:大部分感染者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痛、结膜炎等
病程
• 病程通常为2-7天,症状一般会在1-2周内消失 •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心脏等器官损伤
塞卡病毒的不同临床类型与表现
临床类型
• 轻度感染:症状较轻,可能仅有发热、头痛等表现 • 典型感染:出现皮疹、关节痛、结膜炎等症状 •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心脏等器官损伤
塞卡病毒的二级预防措施
病毒检测与隔离
• 对高危人群进行病毒检测 • 对病毒感染者进行隔离和治疗
疫苗接种
• 研发塞卡病毒疫苗 • 对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塞卡病毒的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治疗方法
• 对症治疗:缓解发热、疼痛等症状 • 支持治疗:针对并发症和后遗症进行治疗
药物选择
• 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和疼痛 • 针对神经系统并发症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药物
地域分布
• 非洲:尤以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病例较多 • 亚洲:以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病例较多 • 大洋洲:以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国病例较多 • 美洲:以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病例较多
寨卡病毒病培训答案
寨卡病毒病防控知识培训答案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30空,每空2.5分)1、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
2、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 RNA 病毒,分非洲型和亚洲型两个亚型。
3、黄热病毒属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均可灭活。
4、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可能的传染源。
5、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6、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出现死亡。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导致胎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
7、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陈冯富珍总干事宣布,巴西近期报告的小头症病例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8、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9、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按照《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做好相关病例的诊断工作。
诊断时应注意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进行鉴别。
10、各省份发现的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确诊,应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复核后予以确认。
11、卡病毒病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IgM抗体检测、中和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等。
14、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最有效办法防蚊、灭蚊、清除伊蚊滋生地和加强个人防护。
二、简答题:(25分)湖北省寨卡病毒病防控措施。
①加强监测和培训,提高对疑似病例的发现、临床鉴别、实验室鉴别和流行病核实鉴别能力。
②关注重点人群防控,加强孕妇旅行建议与监测。
③加强病例发生后的媒介应急监测与控制患者发病第一周内,应当实施有效的防蚊、灭蚊措施。
④提高登革热媒介常规监测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寨卡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一、什么是寨卡病毒?
寨卡(Zika)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寨卡病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巴西流行的为亚洲型。
该病毒可被高锰酸钾、乙醚和60℃以上温度灭活。
现目前我国南部发现该病毒的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二、哪些蚊子传播寨卡病毒?
埃及伊蚊是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三、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蚊虫叮咬
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2.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母婴传播:曾从孕妇胎盘中检测出寨卡病毒,提示寨卡病毒可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
此外,有寨卡病毒血症的孕妇,可能会在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新生儿。
3.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寨卡病毒有可能通过输血或性接触进行传播。
四、哪些人容易被感染?
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
五、该病的潜伏期和传染期是多久?
潜伏期:目前该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为2―12天。
传染期:患者的传染期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患者早期产生病毒血症,并具备传染性。
六、该病的发病季节?
寨卡病毒的发病季节与当地的媒介伊蚊季节消长有关,疫情高峰多出现在夏秋季。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寨卡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七、感染寨卡病毒病后症状如何?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
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症(多为斑丘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
症状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八、孕妇是否应当特别关注寨卡病毒?
目前已知悉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孕妇和计划怀孕的女性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
如确需赴这些国家或地区时,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3-4周检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九、如何保护自己?
预防寨卡病毒的最佳方式就是防止蚊虫叮咬
1.做好个人防护。
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工作、旅行时要穿长袖衣裤,使尽可能多的身体部位得到覆盖的衣服(最好是浅色衣服),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使用驱蚊剂;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使用蚊帐、防蚊网等防止蚊虫叮咬。
2.开展以清除越冬成蚊和蚊媒孳生地为主的环境整治。
伊蚊在水缸、水盆、轮胎、花盆、花瓶等积水容器中繁殖,要搞好环境卫生,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使蚊虫孳生的地方。
3.若学生怀疑可能感染寨卡病毒,入境时应主动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入境后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旅行史,及时向医务服务中心报告。
十、如何对寨卡病毒病进行检查与治疗?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 RT-PCR检测核酸,发病后7天内阳性率高。
(2)病毒分离培养。
(3)抗体检测:在发病1周左右,能够在血清中检测到IgM抗体。
但IgM抗体与其它黄病毒如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等有交叉反应。
蚀斑减少中和试验90%临界值(PRNT90):检测寨卡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不会和其它黄病毒出现交叉反应。
确定诊断标准
符合流行病学史和相应临床表现者,如果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到病毒,或中和抗体恢复期(发病后2-3周)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便可确诊。
鉴别诊断
主要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还需与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病毒、腺病毒感染、疟疾、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A组链球菌感染等相鉴别。
治疗
目前无有效的抗寨卡病毒药物,对症治疗,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
在排除登革热之前按照登革热进行治疗,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在发病第一周内,实施有效的隔离、防蚊措施。
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