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完整)初中科学课教学案例分析

(完整)初中科学课教学案例分析

(完整)初中科学课教学案例分析初中科学课教学案例分析引言本文旨在对初中科学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提供对于教学实践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案例1: 实验室环境的优化案例描述本案例中,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发现实验室的环境对于学生的研究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环境嘈杂、仪器设备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实验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实验结果也难以准确记录。

分析这个案例凸显了实验室环境对于学生研究的重要性。

科学实验需要在安静、整洁、有序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学生可以专注于实验过程并取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教师在案例中的观察和反思是促使他们对实验室环境进行优化的关键。

建议为了优化实验室环境,教师可以:1. 定期清理和维护实验室,确保所有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控制实验室的噪音,尽量减少打扰学生研究的因素。

3. 提供足够的实验器材和耗材,以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不便。

案例2: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案例描述这个案例涉及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科学课教学。

通过使用幻灯片、视频和互动教学软件等多媒体工具,教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研究效果。

分析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能够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展示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师在案例中的尝试成功地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建议为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1. 确保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投影仪、音响系统等。

2. 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和教学视频,能够简洁明了地传达科学知识。

3. 利用互动教学软件等工具,增加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结论通过对初中科学课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方法。

优化实验室环境和运用多媒体教学都是提升学生研究效果的重要策略。

希望本文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初中 探究课教案

初中 探究课教案

初中探究课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

2.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 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方法的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各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三、探究步骤的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理解每个步骤的意义和作用。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技巧的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沟通交流技巧,如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他人合作等。

五、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科学问题进行探究。

2. 学生根据问题,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探究。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汇报探究成果,分享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3. 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探究成果的质量。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教学资源:1. 科学探究案例。

2. 科学实验器材。

3. 小组讨论模板。

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2. 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操作机会。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案例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案例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案例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探究,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科学思维等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探讨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案例背景:在中学生物课堂上,老师一般会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展示实验现象等方式进行教学。

然而,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位生物教师决定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案例过程:首先,生物教师选定了《光合作用》这一课程内容作为科学探究的主题。

他在课前给学生分发了一份实验报告模板,并告诉学生他们将要进行一次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

第一步,学生们组成小组,并根据实验报告模板列出了实验目的、材料和步骤。

第二步,学生们开始实验。

他们按照实验报告中的步骤,准备好了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杯、鲜活水藻、盖玻片和显微镜等。

然后,他们观察了水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第三步,学生们回到教室,开始分析实验结果。

他们使用光合作用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验数据,探究了光合作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响。

他们互相交流意见,讨论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

第四步,学生们进一步展开了科学探究。

他们提出了几个研究问题,例如: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如何的?鲜活水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是否有差异?他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始了一系列进一步的实验。

第五步,学生们撰写了实验报告。

他们按照实验报告模板的要求,将实验的目的、材料、步骤、结果和结论等内容进行整理,并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通过这次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学生们不仅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还通过讨论和思考来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机理。

他们从中培养了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初中科学实践活动案例分享

初中科学实践活动案例分享

初中科学实践活动案例分享科学实践活动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探索和发现科学的奥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初中科学实践活动的案例,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了几株绿色植物,如豆苗或小麦苗。

然后,我们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比如一个黑暗的房间、一个有光线的房间和一个有光线但被遮挡的房间。

接着,我们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与其他条件下的差异。

他们可以发现,只有在有光线的环境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并正常生长。

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亲眼见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更深入的探索兴趣。

二、物质的溶解实验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物质的溶解是一个基础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解的过程和原理,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我们准备了几种不同的物质,如食盐、糖和小苏打粉,并将它们分别放入不同的容器中。

然后,我们向每个容器中加入相同的水,并观察每种物质是否溶解。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自操作并观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他们可以发现,食盐和小苏打粉会完全溶解在水中,而糖只会部分溶解。

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物质的溶解性质,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三、简单电路的搭建实验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电路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原理,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搭建实验。

我们准备了一块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并让学生按照指导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自搭建电路,并观察到电流通过导线和灯泡的现象。

他们可以发现,只有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建立了通路,电流才能够顺利通过,并使灯泡发光。

探究式教学实践案例(3篇)

探究式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

在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案例以“光合作用”这一生物学重要知识点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光合作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有什么意义?(二)探究实验1. 实验目的: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2. 实验步骤:a. 准备实验材料:光合作用实验装置、二氧化碳、水、光、黑色塑料袋、透明塑料袋等。

b. 将实验装置放置在阳光下,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 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d. 改变实验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e. 改变实验装置中的水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实验数据分析:a.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二氧化碳和水。

b.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

c.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光合作用在黑暗环境中无法进行。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3. 反思:如何将光合作用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等。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数据分析能力等。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观察教案初中

科学观察教案初中

科学观察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原理。

2.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显微镜、绿叶、载玻片、盖玻片、碘液、酒精、解剖针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提问: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对植物有什么意义?二、探究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15分钟)1. 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教师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步骤如下:a. 准备绿叶,放在载玻片上。

b. 用解剖针将绿叶夹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

c. 滴一滴碘液在绿叶上。

d. 用酒精脱色,观察绿叶的变化。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四、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同教师演示。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数据分析(10分钟)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光合作用的原理。

2. 教师总结光合作用的意义。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培养了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步骤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此外,在课堂讨论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生科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初中生科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初中生科学实验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掌握燃烧的条件。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概念: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和光的过程。

2.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燃烧现象,总结燃烧条件。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实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燃烧的定义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取一种可燃物(如木条、纸张、棉花等),观察其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

3.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燃烧的条件,并提出问题。

5.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阐述燃烧的三个条件。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燃烧条件,防止火灾的发生。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实验的认识,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观察现象的准确性。

2. 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程度,问题提出的深度。

3.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木条、纸张、棉花、火柴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镊子、试管等。

3. 教学课件:燃烧现象的图片、视频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确保实验材料和仪器齐全,提前向学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2. 课堂纪律: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遵守实验纪律,确保安全。

3. 教学反馈:课后收集学生对实验的看法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初中科学教研案例(3篇)

初中科学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初中科学课程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生态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们尝试采用项目式学习(PBL)的方式进行教学,以“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并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案例实施过程(一)项目启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生态平衡和保护问题的关注。

2. 明确目标:提出项目主题“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并明确项目目标。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二)项目实施1. 资料收集:各小组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料、访谈专家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2. 实验探究:根据研究方向,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如观察植物生长、水质检测等。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制作PPT或视频,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与评价。

(三)项目总结1. 反思与总结:各小组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成果分享:将项目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交流讨论。

3. 评价与反馈:教师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案例效果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项目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2. 探究能力提升: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3. 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4. 环保意识增强:通过项目学习,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

五、案例反思1. 项目设计: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趣味性。

科学教育中的初中教案案例分析

科学教育中的初中教案案例分析

近年来,科学教育在我国的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各种优秀的科学教育教案也层出不穷。

在众多的科学教育教案种,有一些教案十分突出,对于科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为大家分析几个优秀的初中科学教案实例。

一、《小浮游生物调查》教案教学内容:小浮游生物的观察与调查教学层次:初中三年级教学目标:了解小浮游生物基本结构和特殊形态的生态意义;掌握小浮游生物的观察方法和基本分类;学习如何制作小浮游生物的标本。

教学重难点:小浮游生物的观察和调查教学方法:观察法、实践法、探究法评价指标:观察记录、调查报告、制作标本评价方法:个人学习记录、小组合作评估、课堂展示这个教案以小浮游生物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了解小浮游生物的基本结构和特殊形态的生态意义,运用观察法和实践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小浮游生物的观察方法和基本分类,让学生通过制作小浮游生物的标本,充分体验科学实践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简单谈谈显微镜》教案教学内容:显微镜的组成和使用教学层次:初中二年级教学目标:了解显微镜的组成和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准确的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掌握显微镜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教学重难点:显微镜的组成和使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探究法评价指标: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对物体的观察和描述、常见故障的排除评价方法:个人学习记录、实验记录、课堂展示这个教案以显微镜的组成和使用作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组成和使用方法,通过普及显微镜的使用知识,帮助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掌握显微镜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同时,教师通过讲授法、实践法和探究法等方法将学生的学习转化为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和运用显微镜的理论和技能。

三、《小麦的生长》教案教学内容:小麦的生长过程教学层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掌握分析小麦生长条件和需求;学习如何促进小麦生长。

教学重难点:小麦的生长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践法评价指标:小麦生长的观察记录、小麦生长的促进方法评价方法:个人学习记录、实验记录、课堂展示、小组合作评估这个教案以小麦的生长过程作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学习如何分析小麦生长的条件和需求,同时也掌握了如何促进小麦生长的方法。

初中科学教学教学案例

初中科学教学教学案例

初中科学教学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酵素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分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酵素的概念及作用的理解。

2.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引导。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饼干(即消化饼干)、水杯、塑料袋、研钵、面粉、盐水、盐酸、淀粉溶液等。

2.实验材料:胰酶片、牛奶、食盐、苹果汁等。

3. PowerPoint或教学板书。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将饼干分成两组,用水杯装水,在一组饼干上浇水,另一组不浇水。

请学生观察和思考:浇水后的饼干和未浇水的饼干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这样?2.学习(25分钟)A.引入酵素的概念和作用B.酵素的分类让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酵素,如胰蛋白酶、淀粉酶、蔗糖酶等,进行、收集相关信息,并用图片或文字展示到教学平台上。

然后,由学生依次介绍各组选择的酵素,并归纳总结酵素的分类。

3.实验与探究(35分钟)A.实验1:胰酶的消化作用步骤:(1)取一片饼干放入塑料袋中,加入少量胰酶片,并加入适量的水。

(2)摇晃10分钟,观察袋内饼干的变化。

(3)打开袋子,用显微镜观察饼干的表面。

(4)拿出饼干,以肉眼观察其外观。

让学生操作并观察后回答问题:胰酶能够将饼干分解成什么物质?B.实验2: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步骤:(1)取一研钵,加入适量淀粉溶液。

(2)添加几滴碘液,观察溶液的颜色。

(3)在添加盐酸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4)通知学生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在水中加入淀粉酶后,溶液的颜色变化与加入盐酸前颜色变化不同。

4.总结与拓展(20分钟)通过学生实验的结果,学生根据所学的酵素的分类,总结并归纳不同酵素对物质的作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思考和回答:酵素的作用与化学反应之间有什么关系?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继续探究酵素作用的实验,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报告。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变案例探究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变案例探究

班级管理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变案例探究周晓飞(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浙江温州325600)摘要: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但如何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科学地处理教材,突出科学本质,寻找学生建构知识的“根”,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这是新课程下广大教师要重新认识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微小改变可以带来课堂教学的别样景象,小改变是一种策略,折射出来的却是一种大智慧,成就的更是一番真精彩。

本文将以两个初中科学课堂片段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关键词:教材分析;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一、拓展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压力效果的相关因素是《压强》教学重点。

课堂片段描述:关于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在确定了猜想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桌上给大家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来探究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与上述教学片段不同,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给学生提供砝码、小凳子、海绵、气球和一支一端削尖的铅笔等实验材料,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出尽可能多的探究方案。

我希望学生能掌握书本上的实验,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可结果却跟我想得完全不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只利用砝码、小凳子和海绵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孩子们对我提供的另外几样实验材料表示很困惑,甚至不知道该用来做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删去砝码、小凳子和海绵三种材料,额外增加矿泉水,烧杯等比较常见的物品,除此之外,我还将书本上的实验编入课堂练习中加以巩固。

这样一来,既不耽误书本实验的掌握,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维。

果然,孩子们的反应和之前截然不同,大家在课堂 上开始争先恐后地谈论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实验设计,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共同改进。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带来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学课堂。

就是这样实验安排上的一点点改变,展现的却是孩子们完全不一样的大智慧。

二、适调知识丿I顺序,符合认知规律《非传染性疾病》(第一课时)讲解。

初中科学教育中的创新实践案例与研究

初中科学教育中的创新实践案例与研究

初中科学教育中的创新实践案例与研究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实践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些初中科学教育中的创新实践案例,深入探讨其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益的研究方向。

一、创新实践案例1、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科学课堂中,教师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具体的科学项目。

例如,“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学生需要了解太阳能的原理、材料的选择和热传递等知识,通过合作完成方案设计、材料采购、制作和测试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实践操作能力。

2、数字化实验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

比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通过 pH 传感器实时监测溶液的 pH 值变化,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反应过程中酸碱度的动态变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3、科普社团活动学校成立科普社团,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普活动。

如参观科技馆、博物馆,邀请专家进行科普讲座,举办科技竞赛等。

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4、跨学科融合教学将科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教学,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结合地理学科中的气候、地形等知识,以及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文学作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5、虚拟现实(VR)教学借助 VR 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现象和场景。

例如,在学习“宇宙探索”时,学生可以通过 VR 设备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近距离观察行星、恒星等天体,增强学习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二、创新实践的影响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些创新实践方式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和课堂讲授。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探索未知,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科学探究案例卢朝霞

初中科学探究案例卢朝霞

初中科学探究案例——牛顿第一定律赵家镇中:卢朝霞【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一、理论依据英国迁尔喜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Chelsea College)理科课程研究教授亚瑟·莫里斯·路卡斯(Arthur Maurice Lucas)指出运用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他们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进行科学实验的本领。

自然科学研究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问题(课题)—方法—结果。

在本节课中,我是采用了“教学八式”中的外国比较常用的第二种方式—即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探索的问题,然后教给学生研究方法,结果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判断以下三句话的正确与否。

(1)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3)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学生能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分析原因。

3. 学生能正确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 学生能回忆起力学发展史上的三个重要人物。

5. 学生能正确得出实验结论并能进行科学的推论。

6. 学生能正确运用实验结论解释实例。

探究式教学除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以外,还要有高层次的目标:(1) 让学生能深入理解“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到外力之间关系”,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以及科学的推理从而获得规律。

(2) 教给学生成为优秀的“科学家”的方法,以使他们能建立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

二、教学策略在本节课中为实现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策略如下:1. 直觉地推测——导谬。

2. 问题定向性策略: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求学生在记忆中找到和提取与解决方案有关的适当的知识。

3. 操作式讨论——怎样动手完成特定的任务:实验式讨论。

(实验过程)4. 探索性的讨论——怎样发现原先未知的定律:完型式(填空、问题)式练习结果交流;5. 综合能动性策略:提供情景的初始变量和条件;评估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学生不断努力后提出下一轮重复的变量和条件。

初中科学制定探究方案教案

初中科学制定探究方案教案

初中科学制定探究方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流程。

2. 学会制定科学探究方案,包括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

3.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流程。

2. 制定科学探究方案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设计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2. 如何分析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实验器材。

2. 提前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怎样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流程。

二、探究方案的制定(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探究主题,如“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如光照、水分、土壤等。

3. 每组学生根据所选因素,制定探究方案,包括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

4. 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方案,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探究方案的实践(15分钟)1. 学生按照制定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准备进行结果分析。

四、结果分析与结论(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结论,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 学生总结本次探究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探究的过程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教师提出下次探究的主题和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准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流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制定探究方案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 学生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的合理性。

初中综合科学探究教案

初中综合科学探究教案

初中综合科学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净化原理及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增强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的净化原理: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2. 水的净化方法:自然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剂消毒。

3. 实验操作:水的自然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剂消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2. 理论讲解:介绍水的净化原理及方法,让学生明白净化的基本过程。

3. 实验操作:(1)自然沉降: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沉淀物的形成过程,理解自然沉降的原理。

(2)过滤:演示过滤操作,让学生掌握过滤的要点,如滤纸的贴合、倾倒液体等。

(3)活性炭吸附:让学生观察活性炭的颜色变化,了解吸附原理。

(4)消毒剂消毒:介绍消毒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消毒的基本技能。

4. 成果展示: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将各自得到的净水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水的净化原理及方法,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之处。

6. 水资源保护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提出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水的净化原理及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自然沉降容器、过滤器材、活性炭、消毒剂、清水等。

2. 教学课件:水的净化原理及方法的介绍。

3. 参考资料: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资讯、案例。

六、教学建议:1. 实验操作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2.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定期开展水资源保护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八年级下册科学《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下册科学《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物质微观粒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价值。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微观粒子观念,培养他们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提问:“为什么原子核带正电,而电子带负电?”“原子内部的力是如何保持稳定的?”在学习分子结构时,可以提问:“为什么分子会有不同的形状?”“分子的性质与微观结构有何关系?”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进行梳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同时,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1.列出原子、分子、离子的特点,让学生复述并举例说明。
2.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微观粒子模型的理解程度。
3.强调微观粒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八年级下册科学《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科学教育中,八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涉及《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的内容,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物质微观世界的初步认识,理解物质的本质。为此,本教学案例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探究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微观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科学初中教材第十单元案例分析

科学初中教材第十单元案例分析

科学初中教材第十单元案例分析Abstract本文将对科学初中教材第十单元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对案例的引入、实验过程、结果数据和案例讨论的详细描述,我们将深入探讨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应用案例分析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并促进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1. 引言科学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而案例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学初中教材的第十单元中,有许多有趣的案例可以供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

2. 案例一:植物生长的温度影响案例描述:在实验室中,我们培养了两组相同品种的植物,一组放在常温下,另一组放在恒温箱中。

在相同光照和湿度条件下,我们观察并记录了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过程:将两组植物放置在相同的光照和湿度条件下,分别在常温和恒温箱中培养,并定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如高度、叶片数量和颜色等。

结果数据:我们发现,在相同的光照和湿度条件下,恒温箱中的植物生长速度比常温下的植物更快,且叶片更绿。

案例讨论: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恒温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恒温箱中的植物生长更快?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3. 案例二:声波传播的特性案例描述:在实验室中,我们利用音响向不同方向发出音频信号,并用麦克风记录传播过程中的声波波形。

实验过程:在实验室中设置音源和麦克风,分别将音源面向不同的方向并发出信号,用麦克风记录并保留声音波形图。

结果数据: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观察到声波在不同环境中传播的特性。

例如,在空旷的场地中,声音传播范围更广;在封闭的房间里,声音会发生回声。

案例讨论: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声波传播的特性,如声音的传播速度、传播路径的弯曲等。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声波传播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声音传播的规律。

初中科学教研活动案例(3篇)

初中科学教研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科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初中科学教研组于2021年11月开展了主题为“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与创新”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互动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实验探究教学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实验探究教学的认识,明确实验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培养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实验探究教学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创新方法。

4.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前期,教研组组织教师对《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学习,明确实验探究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在此基础上,教师们针对某一具体实验课题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实验设计、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环节。

2. 教学观摩为了更好地展示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教研组邀请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

观摩课以《力的作用》为主题,通过现场实验演示、学生分组实验、课堂讨论等方式,充分展示了实验探究教学的魅力。

3. 互动研讨观摩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互动研讨。

首先,授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然后,其他教师针对观摩课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提出建议。

4. 创新方法分享在互动研讨环节,教师们纷纷分享自己在实验探究教学中积累的创新方法。

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开展跨学科实验探究、设计趣味实验等。

这些创新方法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实验探究教学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明确了实验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教师们掌握了设计、实施、评价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享

科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享

科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享一、设计背景近年来,科学探究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该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践、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旨在分享一份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探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发现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2. 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光的传播、声音的传播等。

3. 教学过程:a) 导入阶段:通过播放有关光或声音传播的视频短片或展示相关实物,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

b) 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提出与物理现象相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或者“声音为什么能够传到我们的耳朵里?”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思考。

c) 实验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提供相关实验器材和指导,但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创新实验方案。

学生通过实验收集数据、观察现象,从而深入了解物理原理。

d) 思考与总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和观察结果,引导他们从中总结规律,思考问题,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解释。

e) 结果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海报、PPT展示等形式将实验结果和思考过程呈现给全班。

4.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展示效果以及参与度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案例分享以光的传播为例,学生问题的提出可能涉及:“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为什么阳光可以穿透窗户?”等等。

在实验探究阶段,学生可以使用凸透镜、平面镜等器材进行探究。

一组学生选择了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 将一面小平面镜倒立放在一杯水中;b) 学生站在杯子的一侧,观察水中的现象;c) 学生观察到镜像中的水反了。

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思考:a) 水中的光线发生了折射;b) 倒立的平面镜改变了光线的传播路径;c) 镜像中的水表面上方与实际水面下方的位置相对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鉴别—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案例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1、《物质的鉴别》这节实验探究课是在初三学生学习完第一章《酸碱和盐》后,其中实验册上有一实验习题的基础上安排的。

目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营造问题 情景,即在实验桌上有 6 种不同未知物质, 已知这 6 种未知物质是在讲台上 6 种已知物 质(味精、糖、盐、洗衣粉、 淀粉、面粉)中的一种。

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材料,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探究得出 6 种未知物质分别是哪些物质最终理解物质的鉴 别方法。

并通过实验探究学会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学会进行一系列观察、比较和记录; 学会分析和处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学会用语言、 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 果,并以适当的形式进行交流; 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探究式学习实验, 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认识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通 过认真细致地设计实验过程, 进行实验观察,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研究, 充分发挥学 生“五官”作用,使他们真正做到“四”到:手到、耳到、嘴到、脑到。

把学生置于主 动的地位, 激发其学习自然的兴趣和欲望, 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使学生学会获取知 识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即以“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对“物质的鉴别” 这一课题进行“做科学”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经历了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解 决问题,收集证据,交流与分享,概括迁移的一系列探究过程,获得知识。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并通过亲自参与小组探究活动,能与人合作, 会接受他人意见,发展独立探究和合作精神。

教案:1、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巩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学生通过对未知物质的鉴别,理解物质鉴别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证据、概括归纳等探究能力 ③情感目标 从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兴趣和探究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人交流、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2、 教学重点:①认知目标:②能力目标:学会实验设计,运用对比方法,比较已知的和未知物质特性,并学会用文字语言表达3、教学难点:归纳物质鉴别的方法4、教学准备:面粉、味精、糖、盐、洗衣粉、淀粉、蒸馏水、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滴管、玻璃棒、PH试纸、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5、教学过程:课堂实录[问题引入]T:经过初中二年多科学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有不同性质,比如什么呢?S:有导电性、溶解性、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酸碱性等。

T:在实验桌上1-6号烧杯里面分别装有6种不同物质,已知这6种物质分别是讲台上面粉、味精、糖、盐、洗衣粉、淀粉这6种物质中的一种。

现在的问题是:1-6号烧杯中到底装哪种物质?你将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答案?S:可以尝一尝、闻一闻。

T:注意未知物可能有毒,也可对鼻粘膜有腐蚀作用。

因此,请不要尝一尝或闻一闻。

S:看颜色和粗细。

T:颜色都是白色,且都为粉末,如糖为绵白糖。

T:虽然这6种已知的物质都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但是我们并不很了解他们。

因此我们想知道1-6号物质分别是什么物质时,你们需要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呢?[实验方案设计]T:你们是怎样设计该实验方案的呢?S:首先要知道味精、糖、盐、面粉、淀粉、洗衣粉这6种物质具有什么样性质。

T:那么你设想一下这些物质有哪些性质呢?你将从哪些性质入手呢?S:我认为可以从溶解性、导电性、酸碱性、能与某些物质反应、加热后的变化等这些性质入手来了解他们有那些不同与其他物质的性质。

T:很好,你想怎样进行记录呢?S:有如下表T:其他组的同学能否说说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优点呢?S:通过表格的形式能非常形象地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表达出来,很清楚T:那么对于上述同学所设计的表格,你有什么补充吗?S:还可以增加这些物质与碘液反应有什么现象?T:为什么会想到做这个性质的验证呢?S:因为淀粉具有遇碘变蓝色的性质,所以想通过实验验证其他物质是否也具有这一性质。

T:可以,具体怎么设计实验步骤呢?S:将这6种已知物质分别放入6只试管中,加水溶解,然后滴入碘液,观察6种试管的颜色的变化?T:很好,这样就可以知道那些物质遇碘变蓝色了,还有吗?S:已知可溶性盐酸盐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因此可以用能否跟硝酸银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现象来进行区别。

T:可以,如下表记录因此我们可以比较完善地了解6种物质的性质S:有女口1、味精:易溶于水、易导电等……2、盐:易溶于水、遇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等3、糖:易溶于水、不易导电等4、面粉:不易溶于水等5、淀粉:遇碘液变蓝等6 、洗衣粉:溶于水后振荡出现泡沫等T:这种方法已经很清楚地记录下各种物质具有什么性质,一目了然,这两种方法都很好。

当我们知道已知物质的各种不同性质,接下来我们怎么做呢?S:可以运用对比方法按照已知物质的性质来进行实验,鉴别未知物质T:好的,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请注意实验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

S:能不能给我PH试纸T:可以提供,但你用来做什么呢?S:可以测出物质的PH值。

T:pH一般是指溶液的酸碱度,那么不溶于水的物质呢?你可否使用pH试纸呢?S:将物质溶在水中,若不溶可以静置后测一下上清液的PH值,看会不会有所区别。

T:设想还可以,通过实验自己判断能不能用此性质鉴别出未知物质来。

T:现在已经有一些小组知道1-6号物质分别是什么物质了,我们请一组同学代表上讲台来讲述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展示实验结果]第一组:第一步:如下图分别取6只试管,进行编号,在每只试管中分别加入6种不同物质, 再滴加碘液。

结果只有5号试管变蓝,5号就是淀粉。

第二步:把1、2、3、4、6号物质分别溶于水,并加热,可观察到4号溶液逐渐蒸发,蒸发皿中液体可拔出丝,4号就是糖,还有6号变成糊状是面粉。

第三步:把1、2、3号物质分别溶于水,并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可观察到2号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所以2号是洗衣粉。

第四步:把1、3分别溶于水,并分别接到电路中(电路图如右图)可发现1和3号都可导电,但1号导电性强,3号弱,所以1号是盐,3号是味精。

T:这组同学已经把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展示给大家看了,那么你们来评价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到底正确与否呢?S:我认为他们的第一步分别将6种物质溶于水中再滴加碘液,使溶液变蓝的物质不只有一种淀粉,还有面粉。

所以不能凭这一性质来鉴别出面粉和淀粉。

T:那么你们这组是怎样鉴别出面粉和淀粉的呢?N 3 d G1号是盐 3、4号5号淀粉6号是面粉T :哦,这组用来鉴别淀粉和面粉是观察它们加热的变化,是否有这样的不同呢? S:是,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鉴别。

也可用 pH 试纸。

因为我们这组测得面粉的 pH=7,而 淀粉的pH=6所以也可以进行鉴别。

T : 5、6号的问题看来已经解决了,那么刚才这两组的答案又出现不同,你们看出来了 吗? S:导电性。

T :对。

那么有没有其他组做了导电性的实验呢。

S:有,我们组也分别对盐溶液和味精溶液做了导电性实验,发现盐溶液和味精溶液都 能导电,且它们的导电性能很难分辨出强弱。

但是我们观察到味精溶液导电时, 在铜丝 的周围出现蓝色液体,可以据此进行鉴别。

T ;那么第二组同学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呢?第二组同学能不能谈谈你们操作的失 误呢?S:我们组由于时间的关系,想当然认为味精和糖一样是非电解质。

其溶液是不导电的。

并没有进行实验操作。

T :凭空想象是不行,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但结果不是,所以一定要有科学依据, 一定要实事求是。

冈【J 才后一位同学能观察到味精和盐溶液导电时不同的现象,说明他们的观察非常仔细,大家要想他们这一组学习。

那么你们还有不同于他们的鉴别方法吗? S:有,因为浓硫酸有脱水性。

我通过浓硫酸使糖脱水炭化来鉴别糖,而其他物质不具 有这种性质。

T :他想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你们有什么意见?S:不对,我们也想到了这点,但是将浓硫酸分别滴到糖、淀粉和面粉上,现象都是变 黄,因此就很难利用这一性质来鉴别糖。

第二组:S:我们这组实验的步骤跟他们有所不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J1 、2、4号物质5.6 号物质导电加热屮能导电卍不能导电 呈透明糊状 呈白色糊状 、2、3、4、5、6 号物质不溶于水号物质(洗衣粉)2 溶于水,溶液T:看来前面这组同学的错误在哪里?S:他们没有进行比较,只做了浓硫酸和糖的实验。

T:那么对于前面二组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表述你们有不同的看法吗?第三组:有,这二组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表达都比较好,一是用图象,二是框架式的表述都能很鲜明地、使人一目了然地了解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是我们组认为既然这6种物质本身的性质我们并不十分了解,应先描述各种已知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已知物质的性质来鉴别未知物质。

注:’——’表示不能反应或无明显现象或无此项实验操作。

当我们已知各种物质的性质,我们就可以鉴别6种未知物质的性质。

如下表注:“V”表示能反应、“X”表示不能、“-”表示无此实验操作T:很精彩,这组同学更加完整地阐述了今天的实验过程,且结论非常正确。

你们可以与之比较,同时我也发现有一组的实验结论中5号和6号正好答案相反的。

这组的同学有没有找出原因。

S:是在编号的时候弄错了。

T:看来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

以上我们分别请三组同学作了详细的汇报,其他十来组的同学也对他们的成果进行了评价,那么在今天的这节实验探究课中你们得到了什么呢?[小结]S:学会了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取得证据的途径方法并要制订相应的计划。

T:还有呢?S:实验要注意安全并且不能弄虚作假,同时观察必须要细致且一丝不苟。

T:今天实验的真正目的不是要求同学知道6种物质到底是什么?而是学会物质的鉴别方法,谁能概括一下?S:物质的鉴别首先必须知道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将各种物质进行区分。

T:你们可以用今天所学习的物质的鉴别方法应用到平时的练习中,也可应用到你的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把今天的实验得失作反思,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比如1要不断地学会观察,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思维过程,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取信息,同时观察时要有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2、学会了通过将未知的事物与已知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未知的比较方法3、学会了做科学要有实证精神,既实事求是的精神。

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精髓。

[课堂反思]科学教育要想培养学生的是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就不能搞“填鸭式” ,只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只能使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僵化,科学实践能力越来越差,最终培养出一大批“书呆子” 。

要使课堂成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基地,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