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快滤池工艺设计与计算

合集下载

普通快滤池与V型滤池的性能比较

普通快滤池与V型滤池的性能比较

重要措施 , 也是提高水厂自动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 快滤池在超表面负荷的情况下运行仍比较 稳定 , 且出水浊度满足标准要求, 为水厂的挖潜增效 提供了参考, 但必须对其处理极限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
[ 1] [ 2] 严煦世 . 给水工程 ( 第四版 ) [ M ] . 北京 : 中国 建筑工业 出版社 , 1999. 安明 . 滤 池气 - 水反 冲洗 技术 的节 水、 节能 效益 研究 [ J]. 工业水处理 , 2006( 7) : 91- 93. 作者简介 : 邵 林广 ( 1952 教授 , 电话 : 027- 68893480 E ma il : shao_l_g @ 263. net 收稿日期 : 2007- 10- 19 ), 男, 江苏靖江人 ,
详细的阐述 , 分析了 V 型滤池在性能上优于普通快滤池的原因。 提出待滤水浊度和温度是影响滤 池过滤效果的主要因素; V 型滤池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普通快滤池 ; 将快滤池的水反冲洗改为气 水反冲洗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 ; 快滤池在超表面负荷的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 但必须对其处理极 限进行研究 。 关键词 : 快滤池 ; V 型滤池 ; 性能比较 中图分类号 : TU991 . 2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 9353( 2007) 05- 0041- 03
1 3 表面负荷比较 滤池表面负荷为产水量与池表面积的比值, 主 要表 现为 单 位表 面 积滤 池 的产 水能 力。表 1 为 2006 年两套滤池单月日平均产水量, 月平均表面负 荷见图 2 。
表 1 2006 年两套滤池单月日平均产水量 singu lar m on th 2006 m 3 ! d- 1 T ab. 1 D a ily average capac ity of two filters in 月份 1 3 5 7 9 11 普通 155 390 179 900 233 765 245 580 246 841 234 269 快滤池 V 型滤池 92 606 110 275 130 204 133 647 114 990 113 604

V型滤池与滤池的设计方法

V型滤池与滤池的设计方法

V型滤池与滤池的设计方法•V型滤池工作原理V型滤池是法国德格雷蒙(DEGREMONT)公司设计的一种快滤池,V型滤池因两侧(或一侧也可)进水槽设计成V字形而得名,目前在我国普遍应用,适用于大、中型水厂。

V型滤池一般采用较粗、较厚的均匀颗粒的石英砂滤层,V型滤池提升了过滤及反冲洗的自动化控制,另外由于采用了不使滤层膨胀的气、水同时反冲洗兼有待滤水的表面扫洗,明显提升了滤池的反冲洗效果,改善V型滤池过滤能力的再生状况,从而增大滤池的截污能力,降低了滤池的反冲洗频率,具有出水水质好、滤速高、运行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节能和便于自动化管理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后期,南京、西安、重庆等地开始引进使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建的大、中型给水差不多都采用厂V型滤池这种滤水工艺。

近几年来,V型滤池作为工艺处理核心单元出现在我国很多钢铁企业总排口的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中。

滤池的主要工艺结构由一般由4部分组成:进水系统、过滤系统、反冲洗系统、反冲洗扫洗系统和排水系统。

V型滤池结构示意图见图14-14,V型滤池图见图14-15。

•V型滤池工艺特点V型滤池是一种气水反冲洗快滤池,它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均质滤料,滤层的纳污能力得到增强;2.在水冲洗过程中引入了气洗和横向表面扫洗,可以速地将杂质排入污水槽中,从而减少冲洗时间,冲洗水量大大减少;3.反冲洗时,滤料处于微膨胀状态,可减少滤池深度;4.采用V型槽进水,布水均匀。

•V型透应范围1.大中水量污水处理;2.城市污水处理厂除氮脱磷深度处理;3.工业废水处理回用工艺;4.进水SS<10-15mg/L。

•V型滤池设计要求1.滤层表面以上水深不应小于1.2m;2.两侧进水槽的槽底配水孔口至中央排水槽边缘的水平距离宜在3.5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5m,表面扫洗配水孔的预埋管纵向轴线应保持水平;3.水槽断面应按非均匀流满足配水均匀性要求计算确定,其斜面与池壁的倾斜度宜采用45°-50°;4.进水系统应设置进水总渠,每格无烟煤滤料滤池进水应设可调整高度的堰板;5.反冲洗空气总管的管底应高于滤池的最高水位;6.长柄滤头配气配水系统的设计,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同格滤池所有滤头、滤帽或滤柄顶表面在同一水平,其误差不得大于±5mm;7.冲洗排水槽顶面宜高出滤料层表面500mm;8.V型滤池的布置可分为单排及双排布置;就单池而言,可分为单格及双格布置。

V型滤池工艺参数

V型滤池工艺参数

V型滤池的工艺设计滤池有多种型式,以石英砂作为滤料的普通快滤池使用历史悠久。

在此基础上,人们从不同的工艺角度发展了其它型式的快滤池。

V型滤池就是在此基础上由法国德利满公司在70年代发展起来的。

V型滤池采用了较粗、较厚的均匀颗粒的石英砂滤层;采用了不使滤层膨胀的气、水同时反冲洗兼有待滤水的表面扫洗;采用了气垫分布空气和专用的长柄滤头进行气、水分配等工艺。

它具有出水水质好、滤速高、运行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节能和便于自动化管理等特点。

因此70年代已在欧洲大陆广泛使用。

80年代后期,我国南京、西安、重庆等地开始引进使用。

90年代以来,我国新建的大、中型净水厂差不多都采用了V 型滤池这种滤水工艺,特别是广东省新建的净水厂几乎都采用了V型滤池。

91年至94年我公司在沙口水厂(50万m3/d)的建设中,首次自行设计、施工安装了V型滤池。

此后我们就开展了V型滤池的设计与安装这项工作。

我们先后帮高明、中山小榄、中山东凤、顺德龙江、三水、广宁、汕头、惠州等兄弟自来水公司设计和安装了V 型滤池。

在近十年来的V型滤池的设计、施工安装以及自动控制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工作体会:一、研究掌握V型滤池结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滤池是水厂净水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而滤池过滤能力的再生,是滤池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

若采用较好的反冲洗技术,使滤池经常处于最优条件下工作,不仅可以节水、节能,还能提高水质,增大滤层的截污能力,延长工作周期,提高产水量。

而V 型滤池过滤能力的再生,就采用了先进的气、水反冲洗兼表面扫洗这一技术。

因此滤池的过滤周期比单纯水冲洗的滤池延长了75%左右,截污水量可提高118%,而反冲洗水的耗量比单纯水冲洗的滤池可减少40%以上。

滤池在气冲洗时,由于用鼓风机将空气压入滤层,因而从以下几方面改善了滤池的过滤性能:①压缩空气的加入增大了滤料表面的剪力,从而使得通常水冲洗时不易剥落的污物在气泡急剧上升的高剪力下得以剥落,从而提高了反冲洗效果。

普通快滤池工艺设计与计算

普通快滤池工艺设计与计算

普通快滤池工艺设计与计算普通快滤池工艺设计与计算1.滤池面积和尺寸设计水量位40000?/d、滤池工作时间为24h,冲洗周期为12h,冲洗时间6min(0.1h)、冲洗强度q=12L/(s·㎡),设计滤速V=10m/h,=23.8h(只考虑反冲洗停用,不滤池实际工作时间为:T=24-0.1×2412考虑排放初滤水时间)=168.1㎡滤池总面积为:F=QV1×T根据设计规范,滤池个数不能少于2个,即N≥2个,根据设计规范采用滤池个数N为4个,其布置成对称单行排列=42㎡ 2 每个滤池面积为: f=FN设计中采用滤池尺寸L:B=2:1,则L=9m,B=4.5m,故:滤池的实际面积为9×4.5=40.5㎡=10.37m/h,基本符合规范要求:滤速为实际滤速V′=4000023.8×4×40.58~10m/h校核强制流速为:当一座滤池检修时,其余滤池的强制滤速为:=13.83m/s,符合规范要求:强制滤速一般为10~14 m/h V2=N·V1 N?12.滤池高度:H=H1+H2+H3+H4式中:H---滤池高度(m),一般采用3.20-3.60m;H1---承托层高度(m);厚400mm,H2---滤料层厚度(m),700~800mm,H3---滤层上水深(m);又称砂面水深一般为1500mm~2000mm,H4---超高(m);一般取300mm~400mm 设计中取:H1=0.40m,H2=0.70m,H3=1.80m,H4=0.30m 滤池总高度H=0.4=0.7+1.8+0.3=3.23.配水系统1)干管流量:q j=f·q=40.5×12=486L/s采用管径:dm=600mm干管始端流速:Vg=1.09m/s2)支管:支管中心距离:采用aj= 0.25m每池支管数:n j=2×La j =2×90.25=72根每根支管入口流量:q j=q gn j =48672=6.75L/s采用管径:d j=50mm支管始端流速:V j=1.78m/s3)孔眼布置:支管孔眼总面积占滤池总面积的0.25%孔眼总面积:F k=K·f=0.25%×40.5=0.10125㎡=101250mm2采用孔眼直径:d k =9mm每个孔眼面积:f k=π4d k2=0.785×92=63.5mm2孔眼总数:N b=F kf k =10125063.5=1594个每根支管空眼数:N k=N bn j =159472=22个支管孔眼布置成两排,与垂线成45度夹角向下交错排列每根支管长度:l j=1/2(B-dg)=1.95m每排孔眼中心数距:a k=l j12n k=0.177m4)孔眼水头损失:支管壁厚采用:ξ=5mm 流量系数:μ=0.68水头损失: h k=12g (q10μK)2=2.54m5)复算配水系统:支管长度与直径与之比不大于60,则l jd j=30<60 孔眼总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小于0.5,F k n j f j =0.102572×π×(0.0325)2=0.42<0.5干管横截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一般为1.75~2.0,则f g n j f j =π×(0.3)272×π×(0.0325)2=1.18孔眼中心距应小于0.2,则a k=0.18<0.2m4. 洗砂排水槽:洗砂排水槽中心距,采用α0=1.7m排水槽根数:n0=4.5/1.7≈3根排水槽长度:l0=L=6m排水槽水量:q0=ql0α0=12×6×1.7=122.4L/s 采用三角形标准断面。

普通快滤池

普通快滤池

三种滤池的介绍一、滤池形式的发展普通快滤池是最早被广泛采用的池型,其他形式的滤池都是随着水厂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改进,为了满足不同需求、从减少阀门数量、提高滤层截污能力、降低反冲洗能耗等不同角度逐步发展起来的。

(1)普通快滤池过滤时,滤池进水和清水支管的阀门开启,原水自上而下经过滤料层、承托层,经过配水系统的配水支管收集,最后经由配水干管、清水支管及干管后进入清水池。

当出水水质不满足要求或滤层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值时,滤料需要进行反冲洗。

为使滤料层处于悬浮状态,反冲洗水经配水系统干管及支管自下而上穿过滤料层,均匀分布在滤池平面,冲洗废水流入排水槽、浑水渠排走。

(2)虹吸滤池我国水厂中,北京印染厂给水工程在20世纪60年代引进了虹吸滤池,设计规模700 m3/h,是最先采用虹吸滤池的。

它与普快滤池的主要区别在于滤池的进水和反冲洗排水阀门由进水和排水虹吸管来替代,不需要大型阀门、不设管廊;滤池本身提供所需反冲洗水头和水量,不需设高位水箱或水泵。

此外虹吸滤池在过滤时滤后水位一直高于滤层,不会发生负水头现象。

(3)移动罩滤池每座移动罩滤池可包括几个或几十个滤格,布置成单排或多排式。

它的反冲洗机构由冲洗罩、行车、导轨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行车沿导轨将冲洗罩按程序带到冲洗的滤格上部,下落形成密封圈,使冲洗的滤格就和整个滤池的上部进水区完全隔离,其他滤格的滤出水就会从冲洗罩所隔离的滤格底部,自下而上通过滤层,经过罩顶排出滤池外。

(4)无阀滤池原水经进水分配槽、进水管、和配水挡板的消能和分散作用后均匀分布在滤料层上部。

水流通过滤层、滤头进入集水空间,后经连通渠上升至冲洗水箱,最后通过溢流堰进入清水池。

无阀滤池的特点是虹吸的产生和破坏是利用滤池进出水压差自动控制。

(5)V型滤池由法国Degremont公司设计的V型滤池在20世纪70年代广泛应用于欧洲大陆。

V型滤池滤料为均匀粗粒石英砂,保持恒水位、等速过滤,采用带有表面扫洗的气水联合冲洗方式。

普通快滤池设计方法

普通快滤池设计方法

普通快速滤池设计方法•普通快滤池滤料一般为单层细砂级配滤料或煤、砂双层滤料,冲洗采用单水冲洗,冲洗水由水塔(箱)或水泵供给。

普通快滤池结构示意图见图14-7。

•普通滤池适用条件(1)一般适用于大、中型水厂,为避免冲洗不均匀,单池面积不宜超过50m2。

(2)可与平流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组合使用;(3)普通快滤池高度包括承托层、滤料层、砂面上水深以及超高,一般总高度在3.2-3.6m。

•普通滤池有那些要求(1)滤料粒径可根据需要做出调整,粗粒滤料可达1.2-2.0mm,冲洗强度亦应作相应调整,有条件时可改造为气水联合冲洗;(2)根据污水性质需选择耐腐蚀滤料,如多孔陶粒、瓷砂等;(3)处理含金属离子或荷ξ电位较高粒子的废水,可设活性炭滤层来提高处理效果;(4)反冲洗水力分级大,砂粒不均匀系数(K80)应尽可能小,以免滤池水头损失增大。

(5)宜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6)滤层表面以上的水深宜采用 1.5-2m;(7)普通快滤池设计过滤周期为12-24h;(8)滤池底部宜设有排空管,其入口处设栅罩,池底坡度约0.005;(9)配水系统干管末端一般装排气管,管径为32一40mm,排气管伸出滤池顶处应加截止阀;(10)DN≥300的阀门及冲洗阀门一般采用电动阀或气动阀;(11)每格滤池应设水头损失计及取样管;(12)密封渠道应设检修人孔。

•快滤池设计要求与参数1.滤料与滤速滤料与滤速的设计参见滤池的工艺组成中表14-1、表14-2。

2.滤池①滤池总面积 F滤池总面积F按公式确定:F=Q/v(T0-t0) 式中F滤池总过滤面积,m2;Q-设计水量,m3/d;v-设计滤速,m/h;T0-滤池每日工作时间,h;t0-滤池每日冲洗过程的操作时间,h。

②滤池个数滤池个数一般不少于两个。

滤池个数多,单池面积小,配水均匀,冲洗效果好,滤池总面积和格数可参见表14-8采用。

•③单池尺寸单个滤池面积按式计算:f=F/N 式中:f-单个滤池面积,m2;F-滤池总面积,m2m;N-滤池个数。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1.已知条件设计水量Qn=20000m3/d ≈833m3/h.滤料采用石英砂,滤速v=6m/h,10d =0.6,80K =1.3,过滤周期Tn=24h ,冲洗总历时t=30min=0.5h;有效冲洗历时0t =6min=0.1h 。

2.设计计算(1)冲洗强度q q[L/(s*m3)]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 dm ——滤料平均粒径,mm ; e ——滤层最大膨胀率,采用e=40%;v ——水的运动黏度,v=1.142mm /s (平均水温为15℃)。

与10d 对应的滤料不均匀系数80K =1.3,所以 dm=0.980K 10d632.0632.145.114.1)4.01()35.04.0(702.02.43⨯++⨯⨯=q =11[L/(s*m3)](2)计算水量Q 水厂自用水量主要为滤池冲洗用水,自用水系数α为vqt t Tn Tn06.3)(--=α=61.0116.3)5.024(24⨯⨯--=1.05Q=αQn=1.05X883=875(m3/d) (3)滤池面积F滤池总面积F=Q/v=875/8=109㎡ 滤池个数N=3个,成单排布置。

单池面积f=F/N=109/3=36.33(㎡),设计采用40㎡,每池平面尺寸采用B×L=5.2m×7.8m (约40㎡),池的长宽比为7.8/5.2=1.5/1. (4)单池冲洗流量冲q冲q =fq=40×11=440(L/s)=0.44(m3/s) (5)冲洗排水槽①断面尺寸。

两槽中心距a 采用2.0m,排水槽个数 1n =L/a=7.8/2.0=3.9≈4个槽长l=B=5.2m,槽内流速v 采用0.6m/s 。

排水槽采用标准半圆形槽底断面形式,其 末端断面模数为6.045700.22.5114570⨯⨯⨯==v qla x =0.2m 集水渠与排水槽的平面布置和槽的断面尺寸见图。

②设置高度。

(完整word版)自来水厂设计—计算书

(完整word版)自来水厂设计—计算书

目录第一部分说明书3第一章净水厂厂址选择3第二章处理流程选择及说明 4第一节岸边式取水构筑物8第二节药剂投配设备10第三节机械搅拌澄清池10第四节普通快滤池11第五节消毒间12第六节清水池14第七节送水泵站14第三章水厂的平面布置16第一节水厂的平面布置要求 16第二节基本设计标准16第三节水厂管线16第四节水厂的高程布置17第四章排泥水处理20第一节处理对象20第二节处理工序20第二部分计算书21第一章岸边式取水构筑物21第一节设计主要资料21第二节集水间计算21第三节泵站计算22第二章混凝设施26第一节药剂配制投加设备26第三章机械搅拌澄清池计算 35第一节第二反应室35第二节导流室35第三节分离室36第四节池深计算37第五节配水三角槽38第六节第一反应室39第七节容积计算40第八节进水系统40第九节集水系统41第十节污泥浓缩斗42第十一节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机计算43第四章普通快滤池计算48第一节设计参数48第二节冲洗强度48第三节滤池面积及尺寸49第五节配水系统49第六节洗砂排水槽50第七节滤池各种管渠计算51第八节冲洗水泵52第五章消毒处理54第一节加氯设计54第二节加滤量计算54第三节加氯间和氯库54第六章清水池计算56第一节清水池有效容积56第二节清水池的平面尺寸56第三节管道系统56第四节清水池布置56第七章送水泵站58第一节流量计算58第二节扬程计算58第三节选泵58第四节二级泵房的布置59第五节起重设备选择59第六节泵房高度计算60第七节管道计算60第八章给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61第一节平面布置61第九章泥路计算64第一节泥、水平衡计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规模64第二节排泥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67结束语73致谢74参考文献75第一部分说明书第一章净水厂厂址选择净水厂一般应设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底、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水厂还应考虑防洪措施,同时尽量把水厂设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净水厂设计

净水厂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第二章设计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第一节设计水量计算第二节给水处理流程确定第三章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第一节加药间第二节配水井第三节混合设备第四节絮凝池第五节沉淀池第六节滤池第七节消毒方法第四章净水厂工艺计算第一节加药间设计计算第二节配水井设计计算第三节混合设备设计计算第四节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设计计算第五节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第六节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第七节消毒和清水池设计计算第八节取水水泵选配及一级泵房设计计算第九节二级泵站第五章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计算第一节水厂平面布置第二节水厂高程布置计算第三节净水管道水力计算第四节附属建筑物第四节净水厂绿化与道路第六章净水工艺自动化设计第一章 设计原始资料一、地理条件:地形平坦,稍向西倾斜,地势平均标高22m 。

二、水厂位置占地面积:水厂位置距离河岸200m ,占地面积充分。

三、水文资料:河流年径流量3.76-14.82亿立方米,河流主流量靠近西岸。

取水点附近水位:五十年一遇洪水位:21.84m ; 百年一遇洪水位:23.50m ; 河流平常水位:15。

80m ; 河底标高:10m 。

四、气象资料及厂区地址条件:全年盛行风向:西北;全年雨量:平均63mm ;冰冻最大深度1m .厂区地基:上层为中、轻砂质粘土,其下为粉细沙,再下为中砂。

地基允许承载力:10-12t/m 2。

厂区地下水位埋深:3-4m 。

地震烈度位8度。

五、水质资料:浊度:年平均68NTU ,最高达3000NTU ;PH 值:7.4-6。

8;水温:4.5-21。

5℃;色度:年平均为11-13度;臭味:土腥味;总硬度:123。

35mg/L CaCO 3;溶解氧:年平均10.81 mg/L ;Fe :年平均0。

435 mg/L ,最大为0。

68 mg/L ;大肠菌群:最大723800个/mL ,最小为24600个/ mL ;细菌总数:最大2800个/ mL ,最小140个/ mL 。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1.已知条件设计水量Qn=20000m 3/d≈ 833m3/h.滤料采用石英砂,滤速v=6m/h, d10 =0.6, K80 =1.3,过滤周期 Tn=24h ,冲洗总历时t=30min=0.5h; 有效冲洗历时t0=6min=0.1h。

2.设计计算( 1)冲洗强度q q[L/(s*m 3)] 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43.2dm1.45 (e0.35)1.632q(1e)v0.632式中 dm——滤料平均粒径, mm;e——滤层最大膨胀率,采用e=40%;v——水的运动黏度, v=1.14m m2/s(平均水温为15℃)。

与 d10对应的滤料不均匀系数K 80=1.3,所以dm=0.9 K80d10=0.9x1.3x0.6=0.702(mm)43.20.7021.45(0.40.35)1 .632q(10.4)1.140.632=11[L/(s*m 3) ](2) 计算水量 Q水厂自用水量主要为滤池冲洗用水,自用水系数α为Tn=24=1.053.6qt 3.6(Tn t)0(240.5)11 0.1v6Q= αQn=1.05X883=875(m3/d)(3) 滤池面积 F滤池总面积 F=Q/v=875/8=109㎡滤池个数 N=3 个,成单排布置。

单池面积 f=F/N=109/3=36.33(㎡),设计采用 40㎡,每池平面尺寸采用 B×L=5.2m×7.8m (约 40 ㎡),池的长宽比为 7.8/5.2=1.5/1.(4)单池冲洗流量 q冲q冲=fq=40×11=440(L/s)=0.44(m3/s)(5)冲洗排水槽①断面尺寸。

两槽中心距 a 采用 2.0m, 排水槽个数n1=L/a=7.8/2.0=3.9≈ 4个槽长l=B=5.2m,槽内流速v 采用0.6m/s。

排水槽采用标准半圆形槽底断面形式,其qla11 5.2 2.0末端断面模数为 x4570=0.2m4570v0.6集水渠与排水槽的平面布置和槽的断面尺寸见图。

解析常见净水厂处理工艺设计

解析常见净水厂处理工艺设计
解 析 常见 净水 厂 处 理 工0 0 0 0 ) 2 . 2 . 1 工艺流程 : “ 机 械混合池一竖式网格絮凝池—侧 向流斜板 沉
淀池—普通快滤池” 工艺的工艺流程如图 2 所示 。
^ 瓤 — i i ^ ; i ; 卜 磊面 i 圃 ;
1我 国 净 水 处 理 工 艺 现 状
过滤 十消毒” 是 我国 目前主要 的净 水厂水处 理工艺 , 还有部分 水 ( 2 ) 配水井和混合池的设计。在该水处理工艺系统中, 设置了— 鸵 厂采用气浮工艺代替 了沉淀过程 。 “ 微絮凝过滤 +消毒” 工艺则广 水井, 为了确 9 均匀, 在配水 井上 : 没置了稳流区。在 抬 池 中, 设 泛应用 于水源地水质较好 的净水处理工作 中。在实际工作 中 , 具 置了三台拄 簿 。混合后的水进 ^ 了稳流区后, 葡百 过管道流人 絮凝池。 体的净水厂工艺设计必须要 以当地的水质条件 为依据 。 在充分调 ( 3 ) 絮凝池的设计。在该系统中 , 絮凝池采用的是竖井网格絮 研 的基础 上 , 对 当地 的水质条 件进行分析 , 设 计合理 的净水 厂处 凝池 , 将絮凝池分为三个部分 , 每部分的容量 为 7 . 5万 m 2 每天 , 每 理工艺 , 在确保水处理质量的基础上 , 提高水处理的效率 。 个部分又可以分为 2 7格 , 5 4层 的网格 。在设计 中, 絮凝 池的底 部设计 了排泥管 , 用于避免在使 用中出现积泥 的现象 。 2常见 净水厂 处理 工艺设 计分 析
2 . 2 . 2进净水构建物设计 ( 1 ) 原水进水管 十。进水管的主管是一根 D N1 6 0 0的管道 , 管 目前 , 我 国大部 分净水厂处 理工艺 以传 统工艺 为主 , 只有部 道的进水口设置了电动和手动的两个阀门,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进水 分水厂 因水质 的特性而采用 了特殊 的处理工艺 。“ 混凝 +沉淀 + 量。同时, 在进水管上还设置了两 台超声波流量计, 计量进水量。

典型污水处理设备之快滤池

典型污水处理设备之快滤池

应用领域
01
02
03
工业废水处理
快滤池广泛应用于工业废 水处理领域,特别是对于 含有重金属、油污和有害 化学物质的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快 滤池可用于处理家庭、学为预处理手段,快滤池 可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杂质和异味,提高饮用水 质量。
缺点
快滤池的缺点是过滤介质容易堵塞, 需要定期进行反冲洗和更换。此外, 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快滤池 的处理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03
快滤池的设计与选型
设计要点
01
02
03
04
过滤速度
快滤池的过滤速度直接影响处 理效率,设计时应根据污水水
质和出水要求合理选择。
反冲洗系统
为确保快滤池长期稳定运行, 需设计有效的反冲洗系统,以
适用条件
水量变化较小
快滤池适用于水量相对稳 定、变化较小的场合。
对处理效果要求高
对于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 情况,快滤池能够提供较 好的过滤效果。
需要定期反冲洗
由于快滤池的过滤介质容 易堵塞,因此需要定期进 行反冲洗,以保持其过滤 性能。
优缺点分析
优点
快滤池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 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同时,其操作管 理方便,能够适应不同的水质水量变 化。
控。
节能减排技术
03
优化快滤池的运行模式,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实现绿色环保。
未来发展方向
集成化与模块化
将快滤池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集 成,实现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 和维护。
智能化管理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等技术,实现对快滤池的实时监 测和智能管理。
资源化利用
探索将快滤池产生的废弃物转化 为有价值的产品或能源,提高资 源利用率。

现有水厂普通快滤池技术升级改造方案探讨

现有水厂普通快滤池技术升级改造方案探讨
Wu B a o r o n g
S h a n g h a i M u n i c i p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G r o u p )C o . , L T D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C h i n a 摘 要
s y s t e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e c i s i o n
普 通 快 滤 池 的 优 点 是 管 廊 内 管 路 简 单 ,配 件较 少 ,安 装检修 方便 。然 而 ,其 滤 料级配、穿孔管配水和单水反冲洗方式亦存 在 着以 下几 方面 问题 : ( 1 )滤 层 截 污作 用 不充 分 :普 通 快 滤 池 采用 级配 滤料 ,其 截污 作用 主要 在上 层 细 颗粒 ,无法 充分 利用 滤 层纳污 ,同时其 滤 层 厚 度亦 相对 较小 ; ( 2 )反 冲 洗耗 水 量 较大 :运 行 周 期较 短 ,高 位 水 箱 反 冲洗 强度 较 大 ,耗 水 量 较 多 ,滤料 也 易跑 失 ; ( 3 )滤 层 冲 洗不 干 净 :高位 水 箱 单水 反 冲洗过 程 中 ,滤料 摩擦 不充 分 ,滤料 中截 流 的颗粒 杂 质无 法完 全排 出 ,仍有 部分 夹 杂 在滤 层 内 ,长 期运 行 后 ,易形 成泥 球 ,造成
g a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e c i s i o n .T h e
d f s c u s s f o n i s e xp e c t e d t o s h a r e s o m e e x p e r i e n c e

V型滤池的工艺设计

V型滤池的工艺设计

V型滤池的工艺设计、施工安装和自动控制滤池有多种型式,以石英砂作为滤料的普通快滤池使用历史悠久。

在此基础上,人们从不同的工艺角度发展了其它型式的快滤池。

V型滤池就是在此基础上由法国德利满公司在70年代发展起来的。

V型滤池采用了较粗、较厚的均匀颗粒的石英砂滤层;采用了不使滤层膨胀的气、水同时反冲洗兼有待滤水的表面扫洗;采用了气垫分布空气和专用的长柄滤头进行气、水分配等工艺。

它具有出水水质好、滤速高、运行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节能和便于自动化管理等特点。

因此70年代已在欧洲大陆广泛使用。

80年代后期,我国南京、西安、重庆等地开始引进使用。

90年代以来,我国新建的大、中型净水厂差不多都采用了V型滤池这种滤水工艺,特别是广东省新建的净水厂几乎都采用了V型滤池。

91年至94年我公司在沙口水厂(50万m3/d)的建设中,首次自行设计、施工安装了V型滤池。

此后我们就开展了V型滤池的设计与安装这项工作。

我们先后帮高明、中山小榄、中山东凤、顺德龙江、三水、广宁、汕头、惠州等兄弟自来水公司设计和安装了V型滤池。

在近十年来的V型滤池的设计、施工安装以及自动控制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工作体会:一、研究掌握V型滤池结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滤池是水厂净水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而滤池过滤能力的再生,是滤池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

若采用较好的反冲洗技术,使滤池经常处于最优条件下工作,不仅可以节水、节能,还能提高水质,增大滤层的截污能力,延长工作周期,提高产水量。

而V型滤池过滤能力的再生,就采用了先进的气、水反冲洗兼表面扫洗这一技术。

因此滤池的过滤周期比单纯水冲洗的滤池延长了75%左右,截污水量可提高118%,而反冲洗水的耗量比单纯水冲洗的滤池可减少40%以上。

滤池在气冲洗时,由于用鼓风机将空气压入滤层,因而从以下几方面改善了滤池的过滤性能:①压缩空气的加入增大了滤料表面的剪力,从而使得通常水冲洗时不易剥落的污物在气泡急剧上升的高剪力下得以剥落,从而提高了反冲洗效果。

第四章、过滤-1

第四章、过滤-1

第四章、过滤第一节、概述水处理中的过滤一般是指借助网状材料或粒状介质截留水中杂质,使水获得澄清的过程。

通过网状材料的过滤称表面过滤;通过粒状介质的过滤称深层过滤。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深层过滤。

一、过滤功能过滤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悬浮物质,但由于不少细菌和病毒依附于悬浮物质,因而过滤工艺对去除细菌和病毒也有明显作用。

由于过滤是给水常规处理中除消毒外的最终处理工艺,因此对确保供水水质具有重要作用。

1、进一步去除经过沉淀或澄清后的水中的细小杂质、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

2、当原水浊度较低时,可直接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杂质。

二、滤池分类完成过滤工艺的处理构筑物称滤池。

早期应用的滤池.其过滤速度极慢,称为慢滤池(滤速v=0.1~0.3m/h)。

随着冲洗方式的改进,过滤速度明显提高,目前应用的滤池绝大多数均为快滤池(滤速v=8~10m/h)。

1、滤池可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①按滤料的不同可分为单层滤料、双层滤料、多层滤料及均质滤料(均质滤料指沿着整个滤层深度方向的任一横断面上,滤料组成和平均粒径均匀一致)等滤池。

②按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下向流、上向流、双向流等滤池。

③按滤池受压情况可分为压力式滤池和重力式滤池。

④按药剂投加方式不同可分为沉淀后过滤、微絮凝过滤和接触絮凝过滤。

微絮凝过滤和接触絮凝过滤均属于直接过滤方式。

微絮凝过滤指在滤池前端设一简易微絮凝池,原水加药混合后经过微絮凝池形成微絮凝体后,即刻进入滤池过滤;接触过滤指原水加药后直接进入滤池过滤,滤前不设任何絮凝设备。

⑤按运行周期内滤速的变化可分为等速过滤和降速过滤。

上述分类系从各种不同角度出发所作的区分,组合后可形成各种类型滤池滤池也可适用不同的要求,如普通快滤池可以是单层滤料,也可以是双层滤料。

2、滤池型式选用滤池型式的选用应根据进水水质、生产能力、流程布置、设备条件以及操作水平和管理经验等确定。

目前常用的滤池型式有: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重力式无阀滤池、虹吸滤池、移动冲洗罩滤池、V型滤池等。

滤池计算

滤池计算

在常规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滤池通常置于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

进水浊度一般在10度以下。

滤出水浊度必须达到饮用水标准。

在饮用水的净化工艺中,有时沉淀池或澄清池可省略,但过滤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滤池有多种形式。

水厂中常用的有普通快滤池、V 型滤池、虹吸滤池、无阀滤池等。

(1)过滤池型式选择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 城镇给水),综合比较各种滤池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并考虑到设计计算参考资料局限性的问题,本设计中采用普通快滤池作为过滤设施。

普通快滤池又可以称为四阀滤池,其构造主要包括池体、滤料层、承托层、配水系统、反冲洗排水系统,每格滤池的进水、出水、反冲洗水和排水管上设置阀门用以控制过滤和反冲洗交错进行。

其工作过程包括过滤和冲洗两部分。

(2)设计要点1)滤池清水管应设短管或留有堵板,管径一般采用75~200mm ,以便滤池翻修后排放初滤水。

2)滤池底部宜设有排空管,其入口处设栅罩,池底坡度约为0.005,坡向排空管。

3)配水系统干管的末端一般装有排气管,当滤池面积小于25m 2时,管径为40mm ,滤池面积为25~100m 2时,管径为50mm 。

排气管伸出滤池顶处应加截止阀。

4)每个滤池上应装有水头损失计或水位尺以及取样设备等。

5)滤池数目较少,且直径小于300mm 的阀门,可采用手动,但冲洗阀门一般采用电动、液动或气动。

6)各种密封渠道上应有1~2个人孔。

7)管廊门及通道应允许最大配件通过,并考虑检修方便。

8)滤池池壁与砂层接触处抹面应拉毛,避免短流。

9)滤池管廊内应有良好的防水、排水措施和适当的通风、照明等设施。

设计计算1)滤池平面尺寸计算滤池工作时间为24h ,冲洗周期为12h 。

滤池实际工作时间为:)(8.2312241.024h T =⨯-= 滤速取v 1=10m/h ,滤池总面积:2130.4858.2310115500m T v Q F =⨯==一般滤池单格池长应大于11m ,为了保证冲洗时表面扫洗及排水效果,单格滤池的宽度一般在3.5m 以内,最大不超过5m 。

一、过滤的工艺原理 1、过滤: 污水通过一层或几层滤料层,其中的污染物被截留在滤料的表面和内部空隙中,

一、过滤的工艺原理 1、过滤:  污水通过一层或几层滤料层,其中的污染物被截留在滤料的表面和内部空隙中,
A.入流污水的水质; B.滤料的粒径与级配。
⑷处理量
确定出最佳滤速后,即可得到滤池的最佳污水处理量,用
以运行调度。
计算:
Q vA
式中,A为滤池的过滤面积;v为所确定的最佳流速(m/h)
2、工作周期的控制 ⑴定义
从开始过滤到需要冲洗所持续的时间,即滤池的工作时间。 ⑵判断滤池是否需要冲洗的方法
按照作用水头普通快速滤池构造进水管待过滤的水由此进入滤层水通过介质得到过滤底部配水系统收集过滤后的水或均匀分配反洗水垫层支撑滤料和均匀分配反洗水清水管过滤后的水由此排出反洗水收集槽收集反洗水反洗水管反洗水由此进入废水槽排放反洗废水排水槽工作中的排水槽过滤反冲洗快滤池过滤过程示意图1过滤f1f2开f4f3关2反洗f1f2关f3f4开滤池反洗过程示意图虹吸滤池虹吸滤池构造和工作示意图过滤冲洗废水由进水槽1流入滤池上部的配水槽2经进水虹吸管3流入单个滤池的进水槽4再经过进水堰5和布水管6流入单个滤池上方
表面性质,因此,颗粒表面性质是影响过滤效 率的重要因素。
二、滤池的构成 普通快滤池本身包括五部分:
滤料层 承托层 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 冲洗系统
1、滤料层
一般滤料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2)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3)有适宜的级配; (4)滤料应具有足够的孔隙率和表面积; (5)滤料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6)滤料应价廉,货源充足。
级配----滤料的粒径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各种粒径的数 量之比例。 (粒径的大小和均匀程度)
①粒径的大小要满足过滤要求 ② 滤料粒径尽量均匀
粒径范围:滤料中最小颗粒的粒径与最大颗粒粒径之 间的范围。
不均匀系数K80:通过滤料样品重量80%的筛孔孔 径与通过同一样品重量10%的筛

阐述水厂普通快滤池的改造方案

阐述水厂普通快滤池的改造方案

阐述水厂普通快滤池的改造方案水厂供给地所有居民的人生安全与水厂运营安全息息相关。

所以要对水厂的水质进行严格监控,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滤池作为水厂水源净化处理工艺的最后把关,主要是通过粒状滤料层拦截住残留在水中的浮游物和杂质等,并有效过滤水中的有机物和细菌,其处理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出厂水质的优劣。

目前,如何改造完善水厂的快滤池技术已经成为了水厂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 水厂普通快滤池的概况1.1 新滤池的设计要点和参数一般来说,水厂中的滤池数量要达到2个以上,在滤池数量2~5的时候采用单行排练的方式建造滤池。

在数量超出5个的情况下,采用双行排列法。

当滤池面积超出50平米的时候,要在滤池管廊中建造中央集水渠。

在对新滤池的总体规划中,要保证将每个新滤池的实际面积控制在100m2以内,工作周期一般都介于12~24小时之间。

1.2 在新滤池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普通快滤池的建造设计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留意。

快滤池配水系统的干管底部应该配置有排气管,滤池的底部也要设置有排空管。

一般情况下,滤池闸阀的开启和关闭装置都通过电力或水力运行,一旦出现阀门直径小于3厘米的情况,则可以临时采用手动操作,帮助闸阀能够正常开合,不影响整体的滤水进度。

还应该在每个滤池中安装上水头损失计和取样工具,在各个密封渠道中设置入孔,方便日后的维护和检修。

1.3 新滤池的优缺点分析单层滤料具有池深浅、运行经验丰富等优点,但是它的阀门数量较多,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冲洗设备。

双层滤料相较于单层滤料来说,滤速较快含污力是单层滤料的两倍左右,且工作周期长、成本较低。

但是双层滤料的径粒选择较严格,对冲洗的要求高,还易在煤砂之间出现积泥情况。

2 水厂滤池的普遍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基本现状就以我国某地区的某家水厂为例。

该水厂日常采用的是常规流程,运用普通快滤池技术,处理能力为40000m3/d。

将滤池分为两个组,分别成为甲组和乙组,每组滤池中都设有8格,总共有16格。

给水厂计算说明书

给水厂计算说明书

1.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和内容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的工艺设计图(应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某市自来水厂工艺设计二、原始资料(1)水厂规模:11.6万m3/d(2)水源为河流地面水,原水水质分析资料如下:(3)厂区地形:(比例1:500, 按平坦地形和平整后的设计地面高程32.00m设计), 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东北方向150m,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 km。

(4)工程地质资料1)地质钻探资料土壤承载力:20 t/m2.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5)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10 历年三小时最大水m/3h 1.04位涨落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8m(6)气象资料该市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90C,七月极端最高温度达390C,一月极端最低温度-15.30C,年平均降雨量954.1mm,年平均降雨日数117.6天,历年最大日量降雨量328.4mm。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NNE),静风频率为12%,年平均风速为3.4m/s。

土壤冰冻深度:0.4m。

风向玫瑰图2 水厂选址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

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

净水厂设计计算书

净水厂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说明书题目 A市净水厂工艺设计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境121学生王鸣指导教师万甜2016 年摘要本设计为A市净水厂工艺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为了解决供水问题决定在该市东南方向设计一个水厂,设计规模为110000dm/3。

厂址地势平坦,服务人口46万人.随着净水厂的建设完成,会极大地缓和城市供水紧缺问题,为后面的发展奠定好的条件。

通过工艺的设计来完成所需目标。

净水处理工程包含配水厂初步设计以及净水厂的完整设计。

城市给水的设计内容包括供水方式的确立及供水二级泵房的设计。

净水厂的工艺设计包括净水厂的位置选择、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比选及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以及水厂的平面布置和根据地形进行高程布置等.根据对所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对照,我们确定了最后的处理工艺方案:原水→管式静态混合器→隔板往复式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普通快速过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站→城市配水网。

通过此工艺方案达到了国家对于生活饮用水的出水规范。

关键词:净水处理厂设计、隔板往复式絮凝池、普通快速过滤池、二级泵站ABSTRACTThe design for a city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 desig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supply decided to design a water plant in the city, a South easterly direction, scale of the design for the 110000. plant is located in flat, serving a population of 46 million people.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 purification plant,greatly ease city’s water shortage problem, lay a good condition for behind the developme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快滤池工艺设计与计算
1.滤池面积和尺寸
设计水量位40000㎥/d、滤池工作时间为24h,冲洗周期为12h,冲洗时间6min(0.1h)、冲洗强度q=12L/(s·㎡),设计滤速V=10m/h,
=23.8h(只考虑反冲洗停用,不滤池实际工作时间为:T=24-0.1×24
12
考虑排放初滤水时间)
=168.1㎡
滤池总面积为:F=Q
V1×T
根据设计规范,滤池个数不能少于2个,即N≥2个,根据设计规范采用滤池个数N为4个,其布置成对称单行排列
=42㎡ 2 每个滤池面积为: f=F
N
设计中采用滤池尺寸L:B=2:1,则L=9m,B=4.5m,故:
滤池的实际面积为9×4.5=40.5㎡
=10.37m/h,基本符合规范要求:滤速为实际滤速V′=40000
23.8×4×40.5
8~10m/h
校核强制流速为:当一座滤池检修时,其余滤池的强制滤速为:=13.83m/s,符合规范要求:强制滤速一般为10~14 m/h V2=N·V1
N−1
2.滤池高度:
H=H1+H2+H3+H4
式中:H---滤池高度(m),一般采用3.20-3.60m;H1---承托层高度(m);厚400mm,H2---滤料层厚度(m),700~800mm,H3---滤层上水深(m);又称砂面水深一般为
1500mm~2000mm,H4---超高(m);一般取300mm~400mm 设计中取:H1=0.40m,H2=0.70m,H3=1.80m,H4=0.30m 滤池总高度H=0.4=0.7+1.8+0.3=3.2
3.配水系统
1)干管流量:q j=f·q=40.5×12=486L/s
采用管径:dm=600mm
干管始端流速:Vg=1.09m/s
2)支管:
支管中心距离:采用aj= 0.25m
每池支管数:n j=2×L
a j =2×9
0.25
=72根
每根支管入口流量:q j=q g
n j =486
72
=6.75L/s
采用管径:d j=50mm
支管始端流速:V j=1.78m/s
3)孔眼布置:
支管孔眼总面积占滤池总面积的0.25%
孔眼总面积:F k=K·f=0.25%×40.5=0.10125㎡=101250mm2采用孔眼直径:d k =9mm
每个孔眼面积:f k=π
4
d k2=0.785×92=63.5mm2
孔眼总数:N b=F k
f k =101250
63.5
=1594个
每根支管空眼数:N k=N b
n j =1594
72
=22个
支管孔眼布置成两排,与垂线成45度夹角向下交错排列
每根支管长度:l j=1/2(B-dg)=1.95m
每排孔眼中心数距:a k=l j1
2n k
=0.177m
4)孔眼水头损失:
支管壁厚采用:ξ=5mm 流量系数:μ=0.68
水头损失: h k=1
2g (q
10μK
)2=2.54m
5)复算配水系统:
支管长度与直径与之比不大于60,则l j
d j
=30<60 孔眼总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小于0.5,
F k n j f j =0.1025
72×π×(0.0325)
2
=0.42<0.5
干管横截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一般为1.75~2.0,则
f g n j f j =π×(0.3)
2
72×π×(0.0325)
2
=1.18
孔眼中心距应小于0.2,则a k=0.18<0.2m
4. 洗砂排水槽:
洗砂排水槽中心距,采用α0=1.7m
排水槽根数:n0=4.5/1.7≈3根
排水槽长度:l0=L=6m
排水槽水量:q0=ql0α0=12×6×1.7=122.4L/s 采用三角形标准断面。

槽中流速。

采用V0=0.6m/s
槽断面尺寸:Χ=1
2√q0
1000V0
=0.226m,采用0.2
排水槽底厚度,采用δ=0.05m
砂层最大膨胀率:e=45%
砂层厚度:H2=0.7m
槽顶距砂面高度:He=eH2+0.25Χ+ξ+0.075
=0.45×0.7+2.5×0.2+0.05+0.075=0.94 洗砂排水槽总平面积:F0=2Χl0n0=2×0.2×6×3=7.2㎡
复算:水槽总平面积与单个滤池面积之比。

一般小于25%,则:
F0
f
=17.8%<25%
5滤池各种管渠计算:
1)进水:
进水总流量:Q j=40000㎥/d=0.463㎥/s
采用进水渠断面:渠宽B1=0.75m,水深为0.6m
渠中流速:V1=0.81m/s
各个滤池进水管流量:Q2=0.116㎥/s
采用进水管直径:D2=300mm
管中流速:V2=0.86m/s
2)冲洗水:
冲洗水总流量:Q3=qf=0.486㎥/s
采用管径:D3=450mm
管中流速:V3=1.94m/s
3)清水:
清水总流量:Q j=Q i=0.463㎥/s
清水渠断面:同进水渠断面(便于布置)。

每个滤池清水管流量:Q5=Q2=0.116㎥/s
采用管径:D5=250mm
管中流速:V5=1.25m/s
4)排水:
排水流量:Q6=Q3=0.486㎥/s
排水渠断面:宽度B6=0.6m,渠中水深0.5m
渠中流速:(为了便于布置同进水渠断面)
6.冲洗水箱(或水泵)
冲洗时间:t=6min
水箱底至滤池配水管之间的沿途及局部损失之和h1=1.0m
配水系统水头损失:h2=h k=3.5m
承托层水头损失:h3=0.022H1q=0.11m
−1)(1−m0)H2=0.68
滤料层水头损失:h4=(γ1
γ
安全富余水头,采用h5=1.5m
冲洗水箱底应高出洗砂排水槽面:H u=h1+h2+h3+h4+h5
=1.0+3.5+0.11+0.68+1.5=6.79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