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新人教版选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原文: 公西华侍坐。
子曰: 则何以哉? 千乘之国, 子路、曾晳、冉有、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子路率尔而对曰: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 子。
” 赤,尔何如? ”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 译文:点, 们) 由也为之, 以俟君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 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 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 打算怎么做呢? ” 子路急忙回答说: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 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 犯, 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 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 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 公西赤,你怎么样? ” (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 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 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我和他(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你们)不要因为我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就)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急遽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甚至于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官员。
""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所以笑他。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翻译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简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一篇较长篇目,首先,《侍坐》章虽然属于语录体散文,但四个学生畅言理想抱负的文字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关涉,它们应该是排列有序、层进相衔的,传统的分析往往把孔子的四个学生的谈话内容割裂开来,独自理解。
其实,这四层内容,无论从学生发言顺序的安排来看,还是从发言内容高低深浅来看,都是有其内在的联系的。
其次,既然前面四个学生依次言志的四层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就不能把孔子总结性的感叹“吾与点也”单独剥离出来,而应联系四层内容及其整体关系来理解孔子的“喟然”长叹和“吾与点也”。
《劝学》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原文: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xx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xx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后。
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xx听了,微微一笑。
“xx,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一必修二原文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一必修二原文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一篇章节,讲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一起坐在一起吟诗作对的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孔子不仅展现了他的诗词才华,而且也教育了他的弟子们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原文如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皆欲听之。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可使从事于礼,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可使东方之民,以服事其君,不知其仁也。
”
宰我问曰:“三子者之谁得于众人?”子曰:“亟追赶者皆丧之,而不豫知者是谓之追,必也坦坦荡荡,追得其本者则丧不得也。
”
译文如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旁边,孔子说:“我的一天长得比你们多,不会比我更好。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都想听孔子说话。
孔子说:“由啊,千辆的国家可以使人民为之劳作,但不知道什么是仁。
求啊,可以做礼仪方面的工作,但不知道什么是仁。
赤啊,可以使东方的人民服从他们的国王,但不知道什么是仁。
”
宰我问道:“这三个人中谁能得到大众的支持?”孔子说:“那些
急急忙忙地追逐着别人的人会失去他们,而不预先了解的人则被称为追赶,只有坦然自若、追寻自己的根源的人才不会失去。
《子路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冉求,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曾点,你怎么样?”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但不要因为我这一点,就有话不说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振兴礼乐教化,要等贤人君子去做。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做到,但愿意学着做些事情。
在诸侯祭祀祖先的典礼,或者在诸侯会盟及共同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这时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跟他们三位所说的(志向)不同。
”孔子说:“有什么妨害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服装已经穿得上身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濯身体,在舞雩台上吹风乘凉,(一路)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皙啊!”(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但他的话却不谦虚,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冉求,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曾点,你怎么样?”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逐字逐句翻译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侍奉,在尊长身边陪伴伺候) 坐。
子曰:“以( 因为 )吾一日长乎(介词,比 )尔( 你 ), 毋( 不要 )吾以(同“已” ,停止 )也。居(平时居家 )则曰: ‘不吾知也(句式:宾语后置)。’如(如果)或知尔,则何 以哉?”
子路(仲由,字子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力大尚武,性至孝) 率尔(助词,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 兵车,一车四 马为一乘 )之国,摄乎(介词,在)大国之间,加之以师 旅(军队),因( 接着)之以饥馑( 饥荒 );由也为 ( 动词,治理 )之,比及(等到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 (名词,准则 )也。”
夫子喟(叹息)然叹曰:“吾与(动词,赞同 )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 ),是故(是故,因 此)哂之。” “唯(句首语气词)求则非邦(国)也与?” “安(疑问词,怎么,难道)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者?”
夫子哂(微笑 )之。 “求(冉求,字子有)!尔何如?”
对曰:“方( 方圆 )六七十,如(或者 )五六十,求也 为(治理 )之,比及三年,可使足( 使富足 )民。如( 至 于 )其礼乐,以俟(等待 )君子。”
“赤(公西赤,字子华)!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胜任)之,愿学焉。宗庙之事(祭祀),如 (或者 )会(诸侯会集 )同( 朝见天子 ),端(动词,穿着礼 服 )章甫( 戴着礼帽 ),愿为小相(司仪官 )焉。”
“点(曾点,字子皙)!尔何如?” 鼓瑟希(同“稀”),铿尔(助词),舍瑟而作( 起身 ),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写 讲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 同“暮” )春者,春服(已经)既成,冠者
新人教版选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高中必修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高中必修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秦〕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莫通:暮)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秦:佚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些,人家不用我了。
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意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意思答案: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出自先秦佚名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逐字逐句翻译
参考答案:
(一)
一、C
二、1.(1)⑧ (2)⑤ (3)③ (4)⑨ (5)① (6)⑦
2.(1)① (2)③ (3)② (4)① (5)③ (6)①
3.(1)⑦ (2)② (3)⑤ (4)⑦ 4.(1)④ (2)⑥ (3)① (4)⑦ (5)④ (6)③
(二)
分析:四个题目涉及语音、实词、虚词及句子翻译四个方面。第 1 题要注意多音字和古 音字。第 2 题是实词的解释,“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长”是“年长”的意思。第 3 题是 虚 词用法比较,A 项都是“于”,C 项都假设连词“如果”讲,D 项“或”是不定代词,有 人。 第 4 题翻译句子要注意忠实于原文,同时注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如“不吾如也 ”。
夫子哂(shěn,微笑) 之。 “求,尔何如? ”
对曰:“方(方圆) 六七十, 如(或者) 五六十,求也为(治理) 之, 比及三年,可使 足(使……富)民。如其(至于) 礼乐,以 俟 (等待) 君 子。”
“赤,尔何如? ” 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 焉(之,指国家大事) 。宗庙之事, 如(或 者) 会(诸侯会盟)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穿着礼服,名作动) 章甫(戴着礼帽,名作动) ,愿为小相焉。 ”
2.下列四句中有关加下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奉 B.居则曰 闲居 C.如或知尔 了解 D.以吾一日长乎尔 成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
(节选自《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
注:①驰道:也称御道,专供天子行车之路。②司马门:即宫门,每门有司马主 管,故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曾皙:姓曾,名点,字皙,是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侍坐:学生坐在一旁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旁陪伴长辈,叫做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本文选自《论语·先进》,编者取文章第一句作为标题。
文章记叙孔子师生在一起谈论各人政治抱负的情景。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大多数篇章是简短的语录。
本篇则是《论语》中有完整结构的一章,人物的语言情态都写得很有个性,是一段很生动的记叙文。
二、预习检测1.《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__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精警诫人。
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论语》中主要人物孔子,名丘,字___,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他是春秋时著名的___家、___家,是__家学派的创始人。
曾长期聚德讲学,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3.重点字、词读音。
哂()之饥馑()铿()尔小相()比()及冠()者沂()水舞雩()喟()然撰()俟()莫()甫()三、整体感知<一>、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理解文意,并能读出语气。
1.思考:课文中,老师和学生所谈话题是什么?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
[点拨]——志,即理想。
本文记叙的是孔子和学生们关于立志的谈话,文章先由老师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再叙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谈自己的志向,最后写孔子对学生志向所作的评价。
即孔子问志,四个学生述志,再由老师评志。
孔子问志,四个学生和回答,从表面上看来,似是有所不同,其实都是以“礼治”为中心、为目的的。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2.学生活动:分角色朗读。
(1)学生明确哪些话分别是谁说的。
(2)大致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揣摩说话的语气。
(3)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担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角色,孔子的角由老师担当。
(4)进入情境,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3.分角色翻译。
(1)自荐或指定单个的学生担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角色,给一定的时间做准备;(2)孔子的角色由老师担当;(3)带有表演性质地翻译;(4)其他同学对翻译作评价。
<二>、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会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1.第一部分讲的是孔子启发诱导学生言志,他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反映出孔子教学上什么样的态度?[点拨](1)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2)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学生们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了解学生。
(3)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循循善诱。
理解文中句子:(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因为)吾一日长乎(于,比)尔(乎尔长),毋吾以(以,认为;吾以,以吾)也。
以吾乎尔长一日而不敢言,毋以吾乎尔长一日而不敢言。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就不敢说什么),(你们)不要认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能说了)。
(2)不吾知也!不吾知(知吾)也——没有人了解我呀!(3)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或(有人)知尔,则(尔)何以(以何,做什么)哉?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2.结合第二部分弟子述志第三部分孔子评志,提炼文中描写四弟子的语言、行动以及孔子态度分析四弟子性格。
填写下表。
(1)子路的志向是什么?有何性格特征?子路(仲由)志: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做人的义理。
——侧重强国。
性格: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
直爽、豪放、自负。
(夸耀、善于渲染气氛、语气果断)通过副词“率尔”就可看出。
不假思索。
说明他素怀大志。
(材料)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少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
以政事见称。
亦为《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的主角。
子路事亲极孝、刚猛勇敢、性格爽朗、乐意接受别人的指正立即改过,很尊敬师长,也常常直言进谏孔子。
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
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
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
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二十四孝——百里负米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子路的话,要把他自负的神情态度读出来。
(2)冉有和公西华分别有着怎样的志向和性格特点?冉有(求)志: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
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侧重富民性格: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且出言谨慎。
冉有刚说“方六七十”,马上觉得有些夸张了,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
(材料)冉求(前522年-前489年),字子有,亦称冉有。
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弟子,少孔子二十九岁。
以政事见称。
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
青年时期曾做过鲁国季氏的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晚年归隐鲁国,冉有出力不少。
公西华(赤)志: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
——侧重以礼治国。
性格: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更为谦虚。
我们知道他是个外交家。
但他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学习的机会。
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并且有才干的。
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材料)公西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年鲁国人。
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二岁。
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
他们两有个共同的特征:谦让。
(3)曾皙有什么志向?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
这种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叫欲扬先抑。
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
他怎么谈自己的志向的?子路与曾皙比较,性格上有何不同?曾皙(点)志: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暮春郊游图性格:洒脱高雅从容淡定(材料)曾点,字子皙,又称曾皙,宗圣曾参的父亲,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约小孔子二十余岁,并被列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
《孔子家语》《吕氏春秋》记载曾点教子严格。
如果说子路比较性急、直爽,而曾皙就显得文质彬彬,非常从容洒脱而又谦恭。
“舍、作、浴、风、咏”等词语。
能体现曾皙的洒脱。
曾皙的回答不同于其他几位,没有直接表达自己有什么才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非常形象。
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大同世界,悠闲自在。
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怀。
(4)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孔子对四子志向的评论透露出他怎样的思想主张?你认为儒家学派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什么?能否用文中出现过的一个字来概括。
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
“为国以礼”,通过礼乐教化来使“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大家都过上太平安宁的生活。
总结课文: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与学生的谈话,是离不开儒家学说的话题的。
孔子问志。
四位弟子的回答,表面上看有所不同,但实际上都是以“礼治”为中心为目的的。
子路要百姓们“知方”,是重视“礼治”;冉有的“待君子”以修明“礼乐”,是重视“礼治”;公西华愿做“宗庙之事,如会同”的小相,也是重视“礼治”;曾皙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同样也是重视“礼治”。
因为曾皙同冠者、童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为的是陶冶性情,从而培养他们自己的情操和高洁的志趣。
他所描绘的也是儒家所追求的礼治社会的图景。
礼治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学生言志,也就离不开“礼治”,孔子评志更离不开“礼治”了。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教育家,孔子与学生的谈话,既平等融洽,因人施教,循循善诱,又态度鲜明,毫不含糊。
子路率真粗鲁,明确提出了“为国以礼”,但自己言辞却不让,于是孔子便表现了“哂”的神态。
之所以“哂”,是“哂”其“不让”,“哂”其要民“知方”,而自己不“知方”,通过“哂”,表现了他对子路的严格要求,含蓄地批评了子路看问题过于简单和口气过大的毛病,又不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曾皙温文尔雅,谦恭安详,当他说自己所谈之志与前面三位同学不同时,孔子见其有点犹豫,便用“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来打消他的顾虑,鼓励他。
当曾皙所谈之志,孔子不禁喟然长叹,发出了“吾与点也”的欣喜赞语。
四、布置作业:《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
(5分)(1)第一副: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副:上联:_____________ 下联: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答案:下联:戏水沐风咏歌回上联:冠者五六舞雩当风风正暖分析:内容来自材料,形式对仗,上下联相同部位不要重字。
一般要求上联结苇字要平声,下联结尾字要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