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541页)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数列 4.4 数学归纳法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数列 4.4 数学归纳法
第四章
4.4*
数学归纳法




01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02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数学归纳法
1.问题1:根据观察,今天第一个到教室的是男同学,第二个到教室的是男
同学,第三个到教室的也是男同学,于是得出结论:第四个到教室的是男同
学.
问题2:已知数列1,2,4,8,则它的通项公式为an=2n-1(n≤4,n∈N*).

an=(2-1),且
(1)求a2,a3.
(2)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证明.
2
解:(1)由题意可知,a2=2×(2×2-1)
1
类似地,求得 a3=35 .
=
1 + 2
1
,a1=3,则
6
1
a2=15 .
1
a1=3.
(2)由
1
1
1
1
a1= ,a2= ,a3= ,猜想:an=
.
1×3
(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
即1×4+2×7+3×10+…+k(3k+1)=k(k+1)2.
那么当n=k+1时,
1×4+2×7+3×10+…+k(3k+1)+(k+1)[3(k+1)+1]
=k(k+1)2+(k+1)[3(k+1)+1]=(k+1)(k2+4k+4)
=(k+1)[(k+1)+1]2,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5.函数的单调性公开课PPT全文课件-【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全文课件

5.函数的单调性公开课PPT全文课件-【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全文课件
追问2:如果函数f(பைடு நூலகம்)的图象在区间I是从左到右上升的,且x0∈I,那么我们说 函数f(x)在 x=x0 处是单调递增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函数的单调性不是函数在某个点处的性质,而是在一定范围的性质。
问题2: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有哪些?
1.定义法: 2.图像法: 3.性质法: 增+增→增,减+减→减, 增→减,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5 . 函数的单调性公开课P P T 全文课件- 【新】人教A 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 P T 全文课件【完美课件】
5 . 函数的单调性公开课P P T 全文课件- 【新】人教A 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 P T 全文课件【完美课件】
例2 已知导函数 f ' x 的下列信息,试画出函数 f x 的图象的大致形状.
注意: (1)一般可令 f’(x)>0,这样解出的解集就是单调增区间(方便记忆),若不存在常 值函数部分,那么求减区间只需要取增区间在定义域上的补集即可(简化求解的步 骤)。 (2)若 f’(x)>0 的解集为定义域,那么说明是定义域上的增函数,若 f’(x)>0 的解集 为空集,那么 f(x)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
f
(x)
x
1
,
x
(-
,0)
(
0,
)
x
所以
f
(x)
1 x2
0
因此, 函数 f (x) x 1 在区间 (- ,0)和 ( 0, ) 上单调递增.
x
5 . 函数的单调性公开课P P T 全文课件- 【新】人教A 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 P T 全文课件【完美课件】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x); (3)解不等式f'(x)>0(或f'(x)<0);即为f(x) 的单调增(或减)区间;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1 12
+
1 8
+
1 4

11 24
,所以事件A,B,C只发生两个的概率为
11 24
.
人教A版( 高2中01数9)学高必中修数第学二必册修教第学二课册件 教:学事课件 件的:相第互 十独章立性 10.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共16张PPT)
人教A版( 高2中01数9)学高必中修数第学二必册修教第学二课册件 教:学事课件 件的:相第互 十独章立性 10.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共16张PPT)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 :事件 的相互 独立性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 :事件 的相互 独立性
(3)记A:出现偶数点,B:出现3点或6点,
则A={2,4,6},B={3,6},AB={6},
所以P(A)= 3 = 1 ,P(B)= 2 = 1 ,P(AB)= 1 .
62
63
6
【变式训练2】端午节放假,甲回老家过节的概率为 1 ,乙、丙回老家 3
过节的概率分别为 1 ,1 .假定三人的行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那么这段 45
时间内至少1人回老家过节的概率为 ( )
A. 59
B. 1
C. 3
D. 1
60
2
5
60
人教A版( 高2中01数9)学高必中修数第学二必册修教第学二课册件 教:学事课件 件的:相第互 十独章立性 10.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共16张PPT)
人教A版( 高2中01数9)学高必中修数第学二必册修教第学二课册件 教:学事课件 件的:相第互 十独章立性 10.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共16张PPT)
所以P(AB)=P(A)P(B),
所以事件A与B相互独立.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4.2.1第一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课件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4.2.1第一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课件

()
答案:(1)× (2)√ (3)√ (4)√
2.[多选]下列各组数列能构成等差数列的为( ) A.2,2,2,2,2 B.cos 0,cos 1,cos 2,cos 3 C.3m,3m+a,3m+2a,3m+3a D.a-1,a+1,a+3 解析:A.∵2-2=2-2=2-2=2-2=0,∴该数列是等差数列.B.∵cos 1 -cos 0≠cos 2-cos 1,∴该数列不是等差数列.C.∵(3m+a)-3m=(3m+ 2a)-(3m+a)=(3m+3a)-(3m+2a)=a,∴该数列是等差数列.D.∵(a+1) -(a-1)=(a+3)-(a+1)=2,∴该数列是等差数列. 答案:ACD
[对点练清] 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20,an.
解:法一:∵a5=10,a12=31, ∴aa11++411dd==1301,, ∴ad1==3-,2. ∴an=a1+(n-1)d=3n-5,∴a20=3×20-5=55. 法二:∵a12=a5+7d,即 31=10+7d,∴d=3, ∴an=a12+(n-12)d=3n-5, ∴a20=a12+8d=31+8×3=55.
这表明已知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两项即可求得其公差,进而求得其通项公式.
[典例1] 在等差数列{an}中, (1)已知a5=-1,a8=2,求a1与d; (2)已知a1+a6=12,a4=7,求a9. [解] (1)∵a5=-1,a8=2, ∴aa11++74dd==2-,1, 解得ad1==1-. 5, (2)设数列{an}的公差为 d. 由已知得,aa11+ +a31d+=57d,=12, 解得ad1==21., ∴an=1+(n-1)×2=2n-1, ∴a9=2×9-列,求证:b+a c,a+b c,a+c b也成等差数列.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数列 4.3.1 第1课时 等比数列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数列 4.3.1 第1课时 等比数列
解:(1)∵a1=3,q=-3,{an}为等比数列,
∴an=a1·qn-1=3·(-3)n-1=-(-3)n.
(2)(方法一)∵{an}为等比数列,∴
2 = 1 =
6 = 1 5 = 8,②

由 ,得 q4=16,∴q=±2.

(方法二)∵{an}为等比数列,
又 a6=a2·q ,∴q
答案:-3 9
,ac=
.
本 课 结 束
求出另外一个,解题时常列方程(组)来解决.
【变式训练2】 在等比数列{an}中,
(1)若a2=4,a5=-
1
,求an;
2
(2)若a2+a5=18,a3+a6=9,an=1,求n.
解:设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
(1)由题意可知
2 = 1 = 4,
4
5 = 1 =
故 an=a1qn-1=-8×
2
3
3
an=Sn-Sn-1= an- an-1,
2
2
1
3

得 an= an-1,即 =3.
2
2
-1
故数列{an}是首项为 6,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
3
n= 2 an-3.求证:{an}
反思感悟 判断一个数列{an}是等比数列的方法:
+1
(1)定义法:若数列{an}满足 =q(q
答案:D
x=n 时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探究一
等比数列的判定
【例1】 (1)下列数列为等比数列的是(
)
A.2,22,222,…
1 1 1
B. , 2 , 3 ,…
C.s-1,(s-1)2,(s-1)3,…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

都可确定 一个数列,
可根据第一项(或前几项)的值,通过 也 都 可 求
一次(或多次)赋值,逐项求出数列的 出 数 列 的
项,直至求出所需的an,也可通过变 任意一项
形转化,直接求出an
[小题查验基础]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相同的一组数按不同顺序排列时都表示同一个数列.( × )
___3_____.
-1n an-1
(n≥2),则a5=
解析:a1=1,a2=1+a11=2,a3=1-a12=12, a4=1+a13=3,a5=1-a14=23. 5.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2+n,则an=__4_n_-__1__. 解析:当n≥2时,an=Sn-Sn-1=2n2+n-2(n-1)2-(n-1) =4n-1. 当n=1时,a1=S1=3=4×1-1,故an=4n-1.
首项,
1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
1 an

1 a1
+(n-1)×
1 2

n 2

1 2
.
所以an=n+2 1.
形如an+1=
Aan Ban+C
A,B,C为常数的数列,将其变形

1 an+1

C A
1 ·an

B A
.①若A=C,则
1 an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B A
,可直接用公式求通项;②若A≠C,则采用待定系数法,
(2)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从第 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几项) 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
数列的递推公式.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五章第1课时函数的极值pptx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五章第1课时函数的极值pptx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令 ′ = 0 ,解得 = 2 或 = 2 .
①当 = 1 时, 2 = 2 ,因此 ′ = − 2
2
≥ 0 ,故 在 上单调递增,函数不
存在极值.
角度2.含参数的函数求极值
②当 < 1 时, 2 < 2 ,当 变化时, , ′ 随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知识点1 函数极值的概念
>
/m
<
名师点睛
1.极值是一个局部概念.由定义知,极值只是某个点的函数值与它附近点的函数值比
较是最大或最小,并不意味着它在函数的整个定义域内最大或最小.
2.函数的极值点一定出现在区间的内部,区间的端点不能成为极值点.
3.若函数在极值点处存在导数,则这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可能不是函数的极
(1) =

2
;
e
函数 的定义域为 , ′ =
2
e
′ = 2 − e−
令 ′ = 0 ,得 2 − ⋅ e− = 0 ,解得 = 0 或 = 2 .
当 变化时, ′ ,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2
-
0
0
单调递减
极小值0
个极大值点之间必有一个极小值点,同样,相邻两个极小值点之间必有一个极大值点.一
般地,当函数 在区间 [, ] 上连续且有有限个极值点时,函数 在区间 [, ] 上的
极大值点\,极小值点是交替出现的.
过关自诊
1.函数的极大值一定大于极小值吗?
提示 不一定.如图所示,
极大值 1 小于极小值 2 .
名师点睛
导数等于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反之,若函数可导,则极值点一定是导数等于0的点,

新教材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高中数学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精品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高中数学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精品教学课件

2.(2019·宜昌联考)已知f′(x)是函数f(x)的导数,f(x)=f′(1)·2x
+x2,则f′(2)=
(C)
12-8ln 2 A. 1-2ln 2
2 B.1-2ln 2
4 C.1-2ln 2
D.-2
解析:因为f′(x)=f′(1)·2xln 2+2x,所以f′(1)=f′(1)·
2ln 2+2,解得f′(1)=1-22ln 2,所以f′(x)=1-22ln 2·2xln 2
解析:∵f′(x)=ex+xex,∴f′(1)=2e.
5.曲线y=1-x+2 2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_2_x_-__y_+__1_=__0___. 解析:∵y′=x+2 22,∴y′|x=-1=2.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2x-y+1=0.
考点——在细解中明规律
题目千变总有根,梳干理枝究其本
f(x)=ax(a>0,且a≠1) f(x)=ex
f(x)=logax(a>0,且a≠1)
f(x)=ln x
导函数 f′(x)=n·xn-1 f′(x)=cos x f′(x)=-sin x f′(x)=axln a
f′(x)=ex f′(x)=xln1 a
f′(x)=1x
3.导数的运算法则 (1)[f(x)±g(x)]′=f′(x)±g′(x); (2)[f(x)·g(x)]′=f′(x)g(x)+f(x)g′(x);
(3)函数f(x)的导函数:称函数f′(x)= lim Δx→0
fx+ΔΔxx-fx为f(x)
的导函数.
(4)f′(x)是一个函数,f′(x0)是函数f′(x)在x0处的函数值(常 数),[f′(x0)]′=0.
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原函数
f(x)=xn(n∈Q*) f(x)=sin x f(x)=cos x

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课件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课件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x+ΔΔxx2-x2=2x.
(1)因为切线与直线 y=4x-5 平行,
所以 2x0=4,解得 x0=2,故 y0=4,即 P(2,4).
(2)因为切线与直线 2x-6y+5=0 垂直,
所以 2x0·13=-1,得 x0=-32,故 y0=94,即 P-32,94.
(3)因为切线的倾斜角为 135°,所以其斜率为-1,
5.1.2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1.了解导函数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2.会求导 函数.3.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学习重点:对导数几何意义的理解及求切线方程. 学习难点:对导数几何意义的理解.
【知识导学】
知识点一 割线的斜率 如图,容易发现,平均变化率ΔΔyx=___f_x_0_+__ΔΔ_x_x-__f__x0____, 表示割线 P0P 的_斜__率___.
(2)设切点为 P(x0,x30), 由(1)知切线斜率为 k=f′(x0)=3x02, 故切线方程为 y-x30=3x02(x-x0). 又点(1,1)在切线上,将其代入切线方程得 1-x03=3x20(1-x0),即 2x30-3x20+1=0, 解得 x0=1 或 x0=-12. 故所求的切线方程为 y-1=3(x-1)或 y-1=34(x-1), 即 3x-y-2=0 或 3x-4y+1=0.
即 2x0=-1,得 x0=-12,故 y0=14,即 P-12,14.
规律方法 利用导数求切点坐标的解题步骤 (1)先设切点坐标(x0,y0); (2)求导函数 f′(x); (3)求切线的斜率 f′(x0); (4)由斜率间的关系列出关于 x0 的方程,解方程求 x0; (5)由于点(x0,y0)在曲线 y=f(x)上,将 x0 代入求 y0 得切点坐标.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5章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pptx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5章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pptx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函数y=f (x)的切线斜率在[a,b]内单调
递增,观察图象,只有A选项符合.
发现规律 导数几何意义理解中的两个关键点
f ′(x0)>0
关键点一:y=f (x)在点x=x0处的切线斜率为k,则k>0⇔_________;
f ′(x0)<0
f ′(x0)=0
k<0⇔__________;k=0⇔_________.
[解]
Δ
+Δ 3 +1− 3 −1

Δ
Δ
3 Δ 2 +3 2 Δ+ Δ 3

Δ
=3xΔx+3x2+(Δx)2,
Δ
则 lim =3x2,因此y′=3x2.
Δ→0 Δ
设过点M(1,1)的直线与曲线y=x3+1相切于点(0 ,03 +1),根据
导数的几何意义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302 ①,过点M和
如图,割线P0P的斜率k=_____________.记Δx=x-x
0,当点P沿着
曲线y=f (x)无限趋近于点P0时,即当Δx→0时,k无限趋近于函数y=
f (x)在x=x0处的导数,因此,函数y=f (x)在x=x0
切线P0T
处的导数f ′(x0)就是_________的斜率k
0,即
0 +Δ − 0
1
2
3
4
5
2.函数y=f (x)在x=x0处的导数f ′(x0)的几何意义是(
)
A.在点(x0,f (x0))处与y=f (x)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的斜率
B.过点(x0,f (x0))的切线的斜率
C.点(x0,f (x0))与点(0,0)的连线的斜率

人教版高中数学 选择性必修二 A版5.3.2(1)《函数的极值》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数学 选择性必修二 A版5.3.2(1)《函数的极值》课件PPT

第二部分
新知讲解
导入新课
3
引例:求函数 = +
1 2

2
− 2 + 4 的单调区间.

解析: =3 2 + − 2 = 3 − 2 + 1

令 < 0 得 −1 < <

2
3
2
3
令 > 0 得 > 或 < −1
导入新课
∴ =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
o
x
例如: = 的极大值是 −1 ,极小值是
2
极大值点是-1,极小值点是
3
2
3

知识梳理
结论: 函数 = 的极值点为, , … ,
则一定有′()=0 , ′()=0 ,……
反之,若′()=0 ,则 , , … ,不一定是 = 的极值点.
比如: = = 3 在R上单调递增, ′()=3 2 =0 时,
1

′()=4 − =
4 2 −1 2+1 2−1
=


令 ′() > 0 得 >
1
2
令 ′() < 0 得0< <
1
2
课堂互动
∴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的极小值为
没有极大值.
1
2
1
, +∞
2
=2 ×
1
4
1
,单调递减区间是(0, )
2
1

2
1
解析: 的定义域为 0, +∞
1

数学归纳法【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完美课件

数学归纳法【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完美课件












第4章 4.4 数学归纳法-【新教材】人教A版(2019 )高中 数学选 择性必 修第二 册课件 (共61 张PPT)
返 首 页
·
·
·
第4章 4.4 数学归纳法-【新教材】人教A版(2019 )高中 数学选 择性必 修第二 册课件 (共61 张PPT)

2.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
返 首 页
·
·
第4章 4.4 数学归纳法-【新教材】人教A版(2019 )高中 数学选 择性必 修第二 册课件 (共61 张PPT)
11
情 境 导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a

a2



an

1

1-an+2 1-a
(a≠1

课 堂 小


探 n∈N*),在验证 n=1 成立时,左边计算所得的项是( )

合 作
(2)归纳递推:以“当 n=k(k∈N*,k≥n0)时命题成立”为条件, 课


究 推出“当__n_=__k_+__1__时命题也成立”.
分 层


疑 难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 n0 开始的所有正整 业
数 n 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



第4章 4.4 数学归纳法-【新教材】人教A版(2019 )高中 数学选 择性必 修第二 册课件 (共61 张PPT)


知 妇女的意思),如父亲姓王,其子女都姓王.假设我们知道一个男子 养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 数列 4.1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 数列 4.1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

探究点一
由递推公式求前若干项
【例1】 [苏教版教材例题]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数列{an}的前5项:
(1)a1=1,a2=2,an+2=an+1+2an,其中n∈N*;
1
(2)a1=2,an+1=2- ,其中

n∈N*.
解 (1)因为a1=1,a2=2,an+2=an+1+2an,其中n∈N*,所以
所以a2=3+2=5,a3=5+2=7,a4=7+2=9,a5=9+2=11,综上所
述,a1=3,a2=5,a3=7,a4=9,a5=11.
知识点2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
共有n项
1.数列{an}从第1项起到第n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
Sn,即Sn=a1+a2+…+an.如果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它的序号n之间的对应
思考辨析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1+2+3+…+(n-2)+(n-1)+n,那么a1, Sn -1
(n≥2),an分别是什么?(Sn-1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
提示 a1=1,Sn-1=1+2+3+…+(n-2)+(n-1),an=n.
自主诊断
1.[人教B版教材习题改编]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2n+1,则
式.
3, = 1,
∴an=
2 , ≥ 2.
★【例3-2】 已知数列{an}满足a1+2a2+3a3+…+nan=n2(n∈N*),求数列{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