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基本常识
防震减灾基本常识
• 3、凡传说地震震级很大或震级很准确,如 8级以上地震和发震时间、地点都很“明 确”,“精确”到几点几分,那肯定是谣 样的精度; • 4、凡打着某专家的旗号或说成是某地震部 门的预报,不通过正常的途径而小道传播 的都不可信。如说 “××地震局”已发布 了地震预报,要发生地震都是不能相信的。
4、地声异常
•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 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多种多 样。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 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 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 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 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 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 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 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 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 防效果。
5、地光异常
•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 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 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 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 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 出现,持续几秒钟。我国海城、龙陵、唐山、松 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 现象。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 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 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 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 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 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 的宏观异常。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是违反“常规” 或“常理”。例如有些花在冬季盛开,冬季蛇出 洞,鱼浮出水面或乱蹦,老鼠大白天群体搬家, 鸡鹅乱飞,狗不进舍,马不进圈等各类生物异常; 井水翻花、冒泡、变色、变味,泉水断流或喷涌, 地面上冒水、冒沙、冒泥等地下水异常;地声、 地光、地雾、地动、地鼓等地面异常;收音机失 灵,日光灯自明,电子闹钟走得忽快忽慢,罗盘 的指南针强烈扰动等电磁异常等。地震宏观异常 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 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 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 气象异常等。
科学常识 地震知识与应对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之间的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地震。目前已记录
到的最深地震的深源地震约 700 km。有时将中源和深源 地震统称为深震。
3.按震中距分类
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震
近震:震中距小于1000km的地震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km的地震
火山地震:火山作用,如喷发、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陷落地震:地层陷落,如喀斯特地形、矿坑下塌等引起的
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 人工地震:由于核爆炸、开炮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2.按震源深度分类
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 60km 的天然地震,又称正
常深度地震。大多数地震都为浅源地震。释放大量能量的 浅源地震 (M>=7.0 或 M>=6.5) 的频度是中深源地震频度 的3.5倍,是深源地震频度的12.5倍。
多数地震是因已有断层的重新错动 少数是新断裂的产生造成的 板块构造学认为:板块运动在板块边缘(通常是活的断 裂带)某些构造部位上发生应力集中和应变积累,集中的 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层破裂,突然释放积累的应变 能而发生地震。在板块俯冲带和碰撞带岩石圈板块可插入 地幔几百千米深处。在深部剪应力和深层水的作用下也能 发生脆性破裂,造成中、深源地震。 地震断层说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
海岭地震带:其走向是沿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东侧和北冰洋的
1935 年,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即常说的里氏几级地震)提 出了计算震级M的公式: M=lgA-lgA0 式中:A是某一待测震级地震在标准地震仪上的最大记录振幅; A0 是作为比较标准的另一个已知地震在同一震中距上的最大 记录振幅。
里克特规定这个标准地震,在震中距为 100 公里处用伍- 安式 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振幅为 10-3 毫米。如果 A=A0, 则有 M=0, 所以这个标准地震称为零级地震。 这个震级标度只适用于近震和地方震 ,后来,关于震级的定 义有所改进,可应用于远震和深源地震,利用的波包括P波和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导读: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等方面。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1第一部分地震基础知识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
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
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
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动。
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
这种地震一般破坏程度不大。
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
这类地震大约占到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而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就最大。
地震是有大小的。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
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
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不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和荒芜人烟的地方。
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 地震自救口诀
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地震自救口诀地震是避开不了的自然灾难,但我们可以多一些了解地震有关的信息将损害程度降到最低。
那么,你知道发生地震时该怎么办吗?以下就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盼望你喜爱。
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1、地震来临莫慌张大地震发生的时间不固定,就像唐山大地震是发生在半夜,许多人都熟睡了,因此地震来临时不要焦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慌张,应依据所处环境快速作出保障平安的选择。
假如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快速跑到门外。
假如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马上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快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查找藏身处发生地震时假如是在学校,商场等人多的地方最佳的选择应当是就地查找藏身处而不是立刻逃跑。
就地躲避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老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需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行带头乱跑。
3、远离危急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快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留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马上停车。
4、被埋要保留体力万一在地震时被废墟埋没了,应当尽量保存自己的体力。
被埋时首先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查找水和食物,制造生存条件,急躁等待救援人员。
在楼房内遇到地震怎么办在楼房内遇到地震怎么办哪儿最平安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平安的避震空间(即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比如墙角处,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房间、卫生间,牢固、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等。
身体应实行的姿态: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抓住桌腿等身边坚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
留意爱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特殊提示:1.卫生间优于厨房同样属于小开间,厨房因有燃气管道、燃气灶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其平安性不如卫生间。
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
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别怕,小编这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让我们在面对地震时,能够迅速、冷静地应对。
一、地震发生时的自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记住,慌张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2. 寻找避难所:在地震发生时,尽量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如桌子下、墙角、卫生间等。
避免站在窗户、阳台等易坠物的地方。
3. 保护头部:在地震过程中,用双手或枕头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4. 远离玻璃窗:地震发生时,尽量远离玻璃窗,以免被破碎的玻璃划伤。
5. 等待救援:在地震停止后,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不要擅自离开危险区域。
二、地震发生后的互救1. 检查自身状况:在地震发生后,先检查一下自己和周围人的状况,确保大家都安全。
2. 帮助受伤的人:如果发现有人受伤,尽量给予帮助。
如有急救知识,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操作。
3. 寻找失踪的人:在地震发生后,要及时寻找失踪的亲友,看看他们是否平安。
4. 互相帮助:在地震过后,大家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断水断电等。
这时候,我们要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三、预防地震的方法1. 加强防震意识: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震意识,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 学习防震知识:我们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防震知识,了解如何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3.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每个家庭都应制定一份应急预案,明确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行动。
4. 准备应急物品:我们要准备一些应急物品,如手电筒、食物、水、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5. 避免参加大型集会:在地震频发地区,尽量避免参加大型集会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面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也要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灾难面前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所以,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防震意识和能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负责。
地震安全常识十条
地震安全常识十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增强公众对地震安全的认识,提高地震应对能力,以下是地震安全常识十条,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加以遵守。
1.了解地震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成因、发生规律、预警系统等。
只有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做好防护和逃生准备。
2.建立地震应急预案。
在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都需要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包括逃生通道、避难场所、应急物资等。
预先制定好应对地震的具体措施,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定期参加地震演练。
定期参加地震演练,可以让我们熟悉地震时的应对流程,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只有通过实际演练,才能更好地掌握地震逃生技巧。
4.加固建筑结构。
对于住宅、学校、办公楼等建筑,需要加强地震防护措施,包括加固结构、设置支撑、安装防护设施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5.固定家具和家居用品。
在家庭生活中,需要将易倒的家具、家居用品固定好,避免地震时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特别是在地震频发地区,这一点尤为重要。
6.保持镇定并迅速逃生。
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定,迅速采取逃生措施,避免发生踩踏事故和其他不必要的伤害。
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潜在危险物体,选择开阔的空地避难。
7.远离危险物品。
在地震发生后,要远离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同样,要注意避开山体滑坡、地震裂缝等地质灾害点,确保自身安全。
8.及时关注灾情通报。
在地震发生后,要及时关注灾情通报,听从政府的指挥调度,避免盲目行动和造成混乱。
合理利用各种通讯工具,及时了解最新的灾情信息。
9.积极参与灾后救援。
在地震发生后,需要积极参与灾后救援工作,包括救援伤员、搜救被困者、提供物资支援等。
团结一心,共同抗震救灾,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10.加强地震科普宣传。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安全知识,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地震的基本常识
地震的基本常识如下:
1.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
动。
2.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
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
3.震源:地震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
4.震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
的部位。
5.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6.海啸: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
称为海啸。
地震常识
地震重复性是指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的现象。一般说来地震越大,重复时间越长;震级越小,
重复时间越短。但不同地震区、带,由于构造活动强弱差异,同一震级地震的重复时间的长
短也是不一样的。据统计,6级地震重复时间可从几十年到几百年,7级以上地震的重复时间
不稳的器物翻倒
六
惊慌失措、仓惶出逃。
损坏枣个别砖瓦掉落,墙体微细裂缝
河岸和松散土上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地面上有的砖烟囱轻度裂缝掉头
七
大多数人仓惶出逃。
轻度破坏枣局部破坏、开裂,但不妨碍使用。
河崖出现坍方,喷砂冒水现象,松软土裂缝较多,砖烟囱中等破坏。
八
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中等破坏枣结构受损,需要修理
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10、什么叫构造地震?
答: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当力的作用使地壳或更深部位的岩石产生变形、断
裂和滑动时,常常伴随着地震发生,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天然地震中最常见,灾害性最大的一类。它占地震总数的90%,而且震级强度
多在千年以上乃至几千年。
14、什么叫地震迁移?
答:地震迁移是指强震按一定的时间、空间规律相继发生的现象。它们是在统一的区域应力
场中,各应力集中点变迁的规律。地震迁移的时空尺度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以沿着一条
断裂带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迁移过程(如祁连山地震带由东南向西北发生1920年海原
8.5级地震、1927年的古浪8级地震和1932年的昌马7.5级地震);也可在一个地震区内,以
地震安全常识十条
地震安全常识十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大家对地震安全的认识,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地震安全的基本常识。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地震安全常识十条,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牢记在心。
1.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会引起地表的晃动和变形。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的预警信号、地震的破坏程度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
2. 安全意识要时刻保持。
地震是突发事件,我们不能预测具体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地震安全意识,不断提醒自己和家人要做好地震防范和逃生准备。
3. 家庭和学校应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家庭和学校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可以帮助我们在地震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4. 安全避险。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场所,避免站在建筑物、树木、电线杆等易倒塌的地方,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和易破碎的物品。
5. 室内地震安全。
在室内时,我们应该迅速躲到桌子下、墙角或者门框旁等坚固的避难处,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被物品击中。
6. 室外地震安全。
在室外时,我们应该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电线杆等,找到空旷的地方,避免被坠落物砸伤。
7. 逃生与自救。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冷静地逃离危险区域,不要慌乱和乱窜,同时要学会自救,避免被困或者受伤。
8. 互相帮助。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要互相帮助,特别是对于老人、儿童和残疾人,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9. 做好心理疏导。
地震是一种刺激性事件,容易给人们造成心理创伤,我们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安抚受灾群众的情绪。
10. 学会应对余震。
地震发生后,往往会有余震,我们要学会应对余震,保持警惕,避免因为余震而造成二次伤害。
总之,地震安全是一项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地震安全常识,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地震防范和应对准备,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
1、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矿泉水、保鲜食品、半导体收音机、电池、电筒、急救用品。
2、为防震准备,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知道防震包存放的地点,以及煤气开关、供电闸盒的位置和关闭的方法。
3、在楼房里居住、工作、学习时,应熟悉附近的安全广场和避震的疏散路线。
4、平时应熟悉住所周围的环境,地震时要避开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如烟囱、断墙附近等。
5、家里的顶柜上或高架上不可放置过重的物品。
6、大地震一般在10~15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紧急避险。
7、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处。
8、避震时自我保护、防止伤害的措施有: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低头,头部尽量靠近墙面。
9、为避免异物伤害,避震时可以用枕头、被褥或书包保护头部。
10、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街心广场或空旷的场地;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应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在操场上遇到地震时,应原地不动迅速蹲下,用手保护自己的头部。
防震减灾常识3篇
防震减灾常识第一篇:地震的基本常识及预防措施地震是指地球表面由于地下断层破裂等地质现象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的发生不可预测,因此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及预防措施,以防止在地震时受到伤害。
地震的基本常识:1.地震的震源在地面下,地震波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地震的强度难以预测。
2.地震的强度不仅仅取决于震源的大小,还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
3.地震前常有一些前兆,如地震前动物的行为异常(如鸟儿飞得很低,老鼠出来乱跑等),地表出现裂缝,地下水位变化等。
4.地震发生后,要尽量保持镇静,避免惊慌失措。
地震的预防措施:1.建筑物一定要按照建筑规范办理验收手续,确保建筑物抗震性能达到标准。
2.生活家居中的重物要固定好,避免重物在地震时砸伤人。
3.定期检查一些设备,如制动器、管线、烟囱、天然气管道等,确保设备正常。
4.在地震发生时,要立即躲在坚固的桌子下或者室内结构坚固的墙角处,远离窗户,避免被玻璃碎片伤到。
防震减灾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防灾工作,这样在灾难中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第二篇: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地震是一种突发的灾害,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及人员伤亡。
在地震过后,我们应该学会一些自救与互救的技巧,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自救措施:1.在地震发生时,要迅速穿上鞋,收拾必要的物品,确保能够迅速逃出危险地带。
2.避免走楼梯,要用手电或者火柴来供电,以免触电。
3.如果出现了被困在建筑物里的情况,应该迅速举手呼救,向外界寻求帮助,同时保持呼吸畅通。
互救措施:1.在发现有人生命垂危或者有伤病的情况下,要及时施救,保护伤者和弱者的生命安全。
2.互相抚慰,增强精神支撑,避免被紧张或恐慌情绪所笼罩。
3.相互搀扶,一起逃生。
以上是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地震时刻可能随时发生,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这些技能,以便在地震发生时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三篇: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地震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在短时间内给人们和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说到底造成的损失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人员伤亡和心理上的创伤。
抗震救灾基本常识
抗震救灾是指抵抗地震、支援灾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它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原则。
一旦地震灾害发生,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会立即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1. 震级大小划分:
- 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 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 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
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2. 避震四大常识: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3. 在家中的避震措施:应就近躲在结实、不易倾倒的家具下面,或躲在墙角、卫生间,不要使用电梯逃生。
防震减灾小常识安全常识记录表1530
防震减灾小知识防震减灾基本常识一、地震时个人避险原则(1)保持镇定;(2)就地避险;(3)切断火源;(4)迅速撤离。
一般情况下,对只有轻微感觉的小地震不必大惊小怪。
若发生破坏性地震,在震前的瞬间会出现地光、地声、初期震动等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预警现象,从开始出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在12秒钟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
在教室:迅速的躲避在课桌下,等待震动过去再撤离到安全地方。
在平房: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座垫、被盖等什物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入的灰尘。
正在用火的应当立即熄灭炉火,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后立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当紧急停车。
在工作间: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汽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在机器、设备和办公家具下躲藏,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在公共场所: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二、自救与互救知识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的救治,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
据统计,唐山地震时被埋压者约5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 45万左右。
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9%。
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自救:是指人们利用自身的条件排除危险,保存生命。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扩大活动空间,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要延长生命,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等待救援。
地震安全教育知识
地震安全教育知识为方便大家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助基本常识,“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来了,帮助大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自救互救基本常识。
发生地震时如何避震与自救一、如何避震(1)震时是跑还是躲?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就地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躲避地震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如下图:二、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1)家住平房怎样避震?尽量保护头部,如有可能,可以冲出房屋外到空旷的地带。
如果来不及,就在坚固家具下暂时躲避,再伺机快速转移到户外安全处。
(2)家住楼房怎样避震?①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边;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
②震时要注意:迅速关闭电源、火源;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躲到外墙边或床边。
③高楼的避震和撤离:平时选好柱子多、开间小的地方作为临时避震场所。
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打不开要蹲下,抓牢扶手。
(3)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学校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或有组织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安全的地方。
(4)在车间怎样避震?①车间工作的工人可以躲在车床、机床及坚固的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
②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
③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在矿井怎样避震?①井下矿工应熟悉安全通道,迅速有序撤离掌子面,但不可拥挤,因为掌子面处或竖井出口处有时支护差,临空面暴露多,一经振动可能塌落,造成人员伤亡。
②若井口塌方,暂时不能返回地面,也要保持沉着冷静,由专人指挥,尽力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地震基本常识
地震基本常识一、地震的基础知识(一) 什么是地震地震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二)有关地震的几个术语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
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是地震发生处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岩石突然破裂引起的,所以实际上震源是一个区,但在我们进行研究时,为了方便起见,理论上常把震源看成一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地震时,在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震源与震中之间的直线距离。
震中距离:在地面上,震中到观测点(如地震台)的距离。
发震时刻:发生地震的时刻。
地震波: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表面或内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震波。
地震波包括纵波P和横波S,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大,因此在一次大震发生时,稍远处的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然后是左右晃。
地震能量:指发生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
震级:按一定的微观标准,根据地震图上所记录的最大振幅,考虑到地震波随距离和深度的衰减情况所得到的表示地震大小的量度。
烈度:按一定的宏观标准,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
我国使用十二度烈度表。
震级、烈度、震源深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同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在震中区造成的损失越严重。
如1998年1月10日河北省张北县6.2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造成49人死亡、2000余人受伤,而1999年4月8日吉林省珲春7.0级地震,震源深度达540公里,即使在当地也无明显震感。
至于震级与烈度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发生一次地震,震中烈度最高,破坏最严重,随着与震中区间距离的增加,地震所造成的危害逐渐减轻,即烈度减小。
因此,一旦地震发生,马上可由地震台网报出震级,而烈度却要由地震工作者实地调查来圈定。
(三)地震的分类首先,我们按照震动的性质,将地震分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地脉动。
防震减灾知识大全
防震减灾知识大全一、地震小常识1.什么叫地震?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
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3.地震来临时有前兆吗?这些前兆是真实的吗?我们可以用它来作判断吗?地震来临时一般是会有前兆的。
例如先来小地震再来大地震,地下电、磁、热和水等物质运动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生物界的神经,从而产生了地震前兆,但这些前兆也不完全可靠。
从地震监测的角度来分析,如果监测网精度和广度足够的话,我们可以对这些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推断出是否有大地震来临。
但也有些地震是没有前兆的,发生地震的原理比较复杂。
二、学校防震知识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
在熟悉学校周围地形、环境基础上,可进行防震演练活动,包括: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震,震后迅速撤离教室的疏散演习,自救、互救练习等。
演练活动时间要短,疏散、撤离要快,才能达到避震效果好的要求。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农村地震防护安全知识内容
农村地震防护安全知识内容一、地震常识地震是地壳发生快速震动的自然现象,主要由地壳的变动引起。
地震可以造成地面的摇晃、建筑物的倒塌以及其他危害性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了解一些基本的地震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1.地震的原因:地震是由地球板块运动和地壳构造变动引起的,主要分为构造地震(由地壳的构造活动导致)和火山地震(由火山喷发引起)。
2.地震的强度:地震的强度通常用震级来表示,常用的是里氏震级(简称震级),数字越大则震级越大,地震的强度越高。
3.地震的震源和震中:震源是地震发生的地下区域,震中则是地震发生的地表上的位置。
4.地震带来的危害:地震会引起地面的摇晃,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地面裂缝、山体滑坡等现象,还可能引发火灾、洪水等次生灾害。
5.地震预警: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秒到数分钟发出警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采取避难措施。
二、农村地震防护安全知识1.家庭防护:建筑物的选择:选择坚固、抗震性能好的建筑物,避免在山脚、河道旁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建房。
加固房屋结构:可以在房屋结构部位增加钢筋混凝土等加固措施,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室内布置合理:家具、电器等重物应放置稳固,并避免堆放在床头或厕所等易发生伤害的地方。
床上用品准备:在床头或床下准备好一些护身用品,如手电筒、避难毯、急救包等,以备发生地震时使用。
灾害逃生准备:家庭成员应制定好逃生计划,指定好安全地点,熟悉逃生路线和安全出口,并随时保持通讯设备的充电。
2.乡村防护:安全撤离路线:乡村地区应确定安全撤离路线,使人员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尽量避免被倒塌建筑物、滑坡等威胁。
安全聚集点:确定乡村地区的安全聚集点,以便人员在地震后有一个安全的地方集结,减少残余风险。
通讯设备和应急物资:乡村地区应配备好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以及急救包、食物、水等紧急物资,以备发生地震时使用。
善于利用地形:乡村地区可以利用山体、河道等地形地貌的保护作用,选择相对稳定的地方搭建房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地震的基本常识 (1)1.1什么是地震 (1)1.2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 (1)1.2.1波和横波 (1)1.2.2震源和震中 (1)1.2.3震级和烈度 (1)1.3地震的种类 (2)1.3.1构造地震 (2)1.3.2火山地震 (2)1.3.3陷落地震 (2)1.3.4诱发地震 (3)1.4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 (3)2地球内部结构及布伦的地球结构模型 (3)2.1地壳 (4)2.2地幔 (4)2.3地核 (4)3地震波 (5)3.1分类 (5)3.1.1体波和面波 (5)3.1.2纵波 (5)3.1.3横波 (5)3.1.4面波 (5)3.2波的共同特征 (6)3.2.1速度 (6)3.2.2振幅 (6)3.2.3周期 (7)3.2.4持续时间 (7)3.2.5强度 (7)3.3震相 (8)3.4近震地震波 (9)3.4.1直达波 (9)3.4.2反射波 (9)3.4.3首波 (10)3.4.4采用双层地壳模型的地震波 (10)3.4.4.1震源在康拉德界面上方 (10)3.4.4.2震源在康拉德界面下方,莫霍界面上方 (11)3.4.4.3震源在莫霍界面下方 (11)3.4.5地表反射转换波 (11)3.4.6震中附近地表反射波 (12)4震相识别 (14)4.1地震波图 (14)4.1.1地方震震中距小于40公里 (14)4.1.2地方震震中距50-100公里 (15)4.1.3近震震中距100-150公里 (18)4.1.4面波 (22)4.1.5首波 (23)4.2震相识别的一般步骤 (24)5小知识 (25)1地震的基本常识1.1 什么是地震地震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1.2 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1.2.1 波和横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
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8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
1.2.2 震源和震中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
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也叫"极震区"。
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叫"震源深度"。
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
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
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
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1.2.3 震级和烈度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
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
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1.5)10倍,即大约32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
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
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
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的烈度则为6-7度。
1.3 地震的种类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
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3.1 构造地震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地壳岩层错动破裂而发生的地壳震动,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震。
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地应力。
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其中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这就是地震。
世界上的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1.3.2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这种地震一般较小,造成的破坏也极少,并且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0座活火山,每年平均约有50起火山喷发。
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吉林省和西南的云南等省。
近代活动喷发的有黑龙江省的五大莲池、吉林省的长白山、云南省的腾冲及海南岛等地的火山。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往往互有关连。
火山爆发有时会激发地震的发生,地震若发生在火山地区,也常会引起火山爆发。
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8.5级大地震,48小时后就使沉睡了55年之久的普惠山火山复活喷发,火山云直冲6000米高空,蔚为壮观。
1988年我国在黑龙江省五大莲池市建立了第一个地震火山监测站,开展火山及地震的观测研究。
1.3.3 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开采矿石形成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陷落地裂。
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都很小。
1.3.4 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
如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也可诱发地震,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
福建省水口电站自1993年3月底水库开始蓄水,当年5月起的2年内,共诱发0.3级以上地震近千次,其中最大的3.9级,由于震源浅,2级以上地震,当地就会感到晃动。
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1959年建库,1962年发生了最大震级为6.1级的地震。
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里,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1.4 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引起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导致人员伤亡,造成了地震灾害。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由地震力通过地震波起作用的,即纵波地震力使建筑物上下颠簸,引起建筑物的纵向结构松动,随后横波地震力再使建筑物发生水平晃动,引起横向结构损坏。
当先颠后晃的地震力超过建筑物的承受力时,在几秒钟内就能使建筑物遭受破坏。
另外,地震力引起的断层错动开裂、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沙土液化等地基失效问题,也间接造成建筑物的倾倒和损坏。
2 地球内部结构及布伦的地球结构模型地球的半径为6371Km,这么庞大的地球,其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到目前为止,能够相对准确的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还是地震观测。
地震观测方法主要依据记录到的地震波,以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特征为依据,将地球分为若干层。
鉴于研究者研究方法的差异,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地球分层结构模型。
以布伦的地球结构模型为例作介绍。
布伦的地球结构模型将地球内部分为7层,即A、B、C、D、E|、F、G,地壳为A层,地幔分为B、C、D层,地核分为E、F、G层。
它是布伦根据不同深度地震波速度的特征所做的。
2.1 地壳A层是人们熟悉的地壳,即自地面到莫霍界面。
通常认为地壳的厚度为33Km,实际上,地壳厚度与地形分布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山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达70Km,而在沿海地区,地壳厚度只有几公里。
地壳内还有一些小的分层,典型的是康拉德界面(C面)及几个浅低速层,但这些分界面连续性差,连续性好的第一个分界面就是莫霍界面。
2.2 地幔地幔分为上下地幔。
自莫霍界面至1000Km左右为上地幔,此层径向非均匀性变化较为明显,速度梯度较大。
1000~2900Km深度为下地幔,下地幔内的速度梯度变化较小。
2.3 地核在2900Km深处的核、幔分界面是一个特殊的界面,地震波纵波波速在其上部位13.6Km/S,在其下部为7.8~8.0Km/S,且地震波经过该面后,横波便消失了,这说明地核内部是液态的。
经过研究,外核从2900~4980Km为液态物质;从5120Km至地心为内核,它是固态的,从4980~5120Km为过渡层。
3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
由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正是造成人们有感和房屋破坏的直接原因。
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面波等。
地震波有体波和面波,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
3.1 分类3.1.1 体波和面波能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是体波,沿界面运动的次生波是面波。
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在地面上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地面上反映了上下跳动(颠、簸)的振动。
二者相比,纵波传播的速度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地震发生后感觉到上下跳动,其次才是左右摇晃。
另外,横波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
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
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3.1.2 纵波纵波就是纵振动的传播。
纵振动的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震中区,人们对纵波的感觉是上下颠动。
3.1.3 横波横波就是横振动的传播。
横振动的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一5公里/秒。
在震中区,人们对横波的感觉是前后左右晃动,物体为摆动。
因横波速度比纵波速度小,故横波跟在纵波后面。
3.1.4 面波纵波和横波统称为体波,当地震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地表时,会产生沿着界面或地表传播的幅度很大的波,称为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