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案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42781d69ec3d5bbfd0a7437.png)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基本原则是:1. 早诊断、早治疗。
2. 综合治疗、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3. 家庭参与、协作治疗。
4. 分析患儿的心理、引发其主动性。
5. 医疗康复与教育康复同步进行。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有:一. 运动功能训练内容:人体的运动大体分为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粗大运动有基础性运动(抬头、翻、爬、坐、跪、站、走、跑、跳、投等)和技巧性运动(翻滚、走平衡木等)。
精细动作包括:抓、握、提、放、撕、扯、捻、压、拧、悬、揉、搓、翻、掀、折、曡、捆、绘、写等。
二. 常用的治疗训练方法;首先要根据小儿运动发育顺序制定治疗计划,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规律。
第二不要给两个以上难题。
第三是运动和感觉训练同时进行。
早期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一) 头的控制:1. 眼球追視训练: 治疗师用颜色鲜艳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在离患儿眼睛30cm的水平位置缓慢的左右、上下移动,完成眼球追視训练,为头的控制打下基础。
2. 仰卧位头部的旋转: 完成仰卧位时头部的上下左右旋转功能训练。
3. 肘支撑头抬起:俯卧位完成此功能训练,来抑制迷路性反射姿势及屈肌张力的亢进。
4. 仰卧位头部的上抬:脑瘫患儿常有仰卧位时屈肌控制能力低下,受到外界刺激是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这种情况进行此项训练非常必要。
5. 俯卧位头部上抬与双上肢支撑 :这一动作主要是抬高头部的抗重力能力和双上肢支撑负重的能力。
(二)躯干的控制1.仰卧位的屈伸统合的调整:通过调整双上肢可以向前方伸展,,还可以抓住膝、脚并放到口边,分离运动开始出现,腹侧肌肉发育达到高峰。
2.俯卧位的屈伸统合的调整:这一训练来控制患儿肩关节上提和内收。
3.骨盆的控制训练:这是维持坐位和站立的重要环节(三)上肢的支撑1.骨盆部位的负重及重心的移动。
2.侧方、后方支撑体重(四)保护性伸展:在球上完成效果较好.(五)坐位的训练:这一训练完成坐位的平衡和调整能力(六)爬行能力训练:包括腹爬、膝手立位爬行,俯卧位、膝跪位、仰卧位的训练侧卧位、(七)站立训练:从跪到站立(四点跪训练、两点跪训练、蹲起训练)从坐位站起、从跪位站起、单腿站立、立位姿势等训练。
康复治疗计划方案3篇
![康复治疗计划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e1dc1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d.png)
康复治疗计划方案3篇篇一:脑瘫康复治疗方案脑瘫阶梯治疗康复体系,将诊断、治疗、康复三个阶段阶梯式推进,环环相扣,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疗的种类有很多种,建议你先诊断,诊断出具体情况后,再做有针对性的治疗。
越早治疗越好,治疗以康复为主,早期康复效果不错,但是脑瘫是不能治愈的。
永远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
建议去正规的脑瘫专科医院去看病,先确定是不是脑瘫,现在很多医院把其他原因造成的运动发育落后也诊断成脑瘫,那样的话如果只进行康复治疗会耽误孩子的病情,应该针对原发病治疗。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脑瘫疾病进行治疗,大家一定要尽早的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由于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轻微脑瘫的症状就发展成为了重度脑瘫,到那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专家说治疗轻度脑瘫的症状就要早发现,早治疗,才不会发展成为重度脑瘫。
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专家向患者介绍干细胞疗法,干细胞疗法是细胞生物疗法,采用骨髓造血干细胞,通过专业的技术进行细胞分离、提取、纯化,让具有高纯度、高活性、高浓度的细胞作为临床治疗;通过高端介入技术将细胞输入病灶,使得细胞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最佳的治疗作用。
小儿脑瘫是一种致残性疾病,病情较复杂,但是只要坚持治疗,不放弃,患者和正常人的存活时间也就差不多。
虽然脑瘫是一种公认的顽症,但是在康复医学发达的国家中,已有千千万万脑瘫患儿通过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最终进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
脑瘫儿分很多的类型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症状必须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不是这么简单的说说都做什么能解决的脑瘫的康复很复杂的希望去医院做正规的检查和治疗,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的疑问请及时的咨询本院专家为您指导解答,祝早日康复。
篇二: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方案脑瘫是指脑性瘫痪,特别容易在儿童中出现,从而严重影响孩子日后的生活和工作,还给患儿的家长造成沉重的负担,随着脑瘫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预防脑瘫问题,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科学避免疾病的伤害。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6cea6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1.png)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运动和姿势障碍,以及伴随的神经发育异常。
其中,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由于该疾病的特殊性,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的目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改善患儿的运动和姿势障碍,提高肌肉张力。
2.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自主控制能力。
3.预防患儿的进一步运动障碍和并发症的发生。
4.缓解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
康复治疗方案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运动和姿势训练、肌肉强化等手段来改善肌肉张力、纠正错误姿势等问题。
常见的物理治疗手段包括各种体位训练、医疗器械辅助训练、传统康复方法等。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自主控制能力。
通过各种生活技能训练,包括如何穿衣、洗脸刷牙、自己进食等,帮助患儿更好地融入社会。
此外,患儿的认知能力也需要得到提高,以便更好地与他人互动交流。
药物治疗针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不同症状,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肌肉张力和神经传导等方式来缓解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儿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各种任务,包括学习、工作、个人生活等。
通过各种生活技能训练,如手工艺、厨房技能、计算机应用等,患儿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主控制能力。
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康复治疗需要长期进行,患儿和家长需要做好长期的康复计划。
3.康复治疗期间,患儿除了进行专业康复治疗外,还需要多进行一些日常锻炼,如步行、游泳等运动,以帮助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脑瘫儿童康复实施方案
![脑瘫儿童康复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444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a.png)
脑瘫儿童康复实施方案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帮助脑瘫儿童更好地康复,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在康复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到脑瘫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因此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不同儿童的康复需求。
首先,康复实施方案应该包括多学科的专业团队,如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他们将共同制定并实施康复方案。
康复团队需要对脑瘫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功能、认知能力、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其次,康复实施方案应该注重早期干预。
对于脑瘫儿童来说,早期干预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康复。
早期干预包括早期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以帮助儿童尽早克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问题。
另外,康复实施方案还应该注重家庭参与。
家庭是脑瘫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他们的参与对于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康复实施方案需要加强家庭指导,帮助家长了解脑瘫儿童的康复需求,学会正确的康复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此外,康复实施方案还应该注重康复环境的营造。
为了促进脑瘫儿童的康复,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包括舒适的康复设施、安全的康复设备等,以帮助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活动。
最后,康复实施方案还应该注重长期跟踪和评估。
脑瘫儿童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跟踪和评估其康复效果,及时调整康复方案,以确保儿童能够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脑瘫儿童康复实施方案需要多学科的专业团队、早期干预、家庭参与、良好的康复环境以及长期跟踪和评估。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帮助脑瘫儿童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
脑瘫 家庭康复措施
![脑瘫 家庭康复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d8557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f.png)
脑瘫家庭康复措施
脑瘫的家庭康复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医疗护理:加强患儿的营养状况,对言语障碍及智能不全者,加强语言训练、音乐文体训练,提高智能,进行理疗、按摩,改善和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
2. 教育康复:在家中训练患儿正确的卧姿、抱姿、运动训练、头部稳定性、翻身、坐位爬行、跪立、站立、行走、语言等训练。
还可以利用皮球、电动玩具等激发患儿进行爬行训练。
3. 心理护理:对患儿的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患儿配合治疗,提高疗效。
4. 认知训练:在家属的陪护下,训练脑瘫儿童认知功能。
购置相关认知图片或户外活动,家属有意识的引导患儿学习。
5. 卫生宣教:指导家属注意患儿的保暖,衣服应柔软舒适。
餐具、奶具、玩具等物品定期煮沸消毒。
大小便后清洗会阴部,防止湿疹。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以上措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同时,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步提高生活质量。
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方案
![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2f84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1.png)
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方案什么是儿童脑瘫?儿童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由非进展性的脑损伤引起。
脑瘫主要影响儿童的姿势和运动控制,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姿势异常、肌力不足、协调运动障碍等问题。
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的目标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儿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潜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脑瘫引起的功能障碍。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实施。
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方案的内容•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针对患儿的肌肉控制、平衡、协调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促进患儿的肌肉发展和运动能力提高。
•言语治疗:儿童脑瘫患者常常伴随着言语障碍。
言语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提高口齿清晰度、语音流利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
•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如矫形器、助行器等,可以帮助患儿改善姿势和行走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用于控制脑瘫相关症状,如肌肉痉挛、抽动等。
但需要注意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患者个体差异存在差异,应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控制。
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方案的注意事项•个性化:每个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案都应该根据其特定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实施。
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儿童脑瘫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案。
•多学科合作:儿童脑瘫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
他们将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家庭参与:儿童脑瘫康复治疗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家长应该接受专业指导,学会正确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方法,配合康复治疗师执行康复方案。
•持之以恒: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需要患儿及其家人的耐心和坚持。
只有长期、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才能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估•功能评估:通过评估患儿的肌肉功能、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指标,来判断康复治疗的效果。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68bbb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e.png)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和姿势的异常。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运动和功能活动的练习,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拉伸、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瘫康复训练中起到辅助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痉挛和肌肉僵硬,减轻疼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脑瘫,只能缓解症状。
3.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针对脑瘫患儿的言语和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发音练习、听觉训练和口腔肌肉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说话的流利度和清晰度,提高沟通能力。
4.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主要关注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手部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5. 功能电刺激:功能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神经肌肉再生和恢复的方法。
通过电刺激,可以帮助患儿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控制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6. 脑瘫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姿势控制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可以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
7. 水疗:水疗是一种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水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身体负荷,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促进肌肉放松和运动协调。
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可以帮助患儿锻炼肌肉和改善运动能力。
8. 脑瘫康复游戏: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增加患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使用游戏化的训练器材、进行团队合作的康复游戏等,可以激发患儿的积极性,提高康复效果。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综合运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功能电刺激、康复辅助器具、水疗和康复游戏等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5e178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e.png)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对患儿的生活和发展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训练计划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首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
对于幼儿期的脑瘫儿童,重点应放在基本动作的训练上,如翻身、爬行、站立等。
对于学龄期的脑瘫儿童,则需要更加注重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如自理能力、学习能力等。
对于青少年期的脑瘫儿童,需要着重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其次,康复训练计划需要根据脑瘫儿童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对于轻度脑瘫儿童,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训练和康复理疗,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对于中度脑瘫儿童,需要加大训练强度,可能需要借助辅助器具进行训练。
对于重度脑瘫儿童,训练内容可能更多地侧重于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辅助技能的培养。
此外,康复训练计划还需要充分考虑脑瘫儿童的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脑瘫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配合对于康复训练的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康复训练计划需要将家庭成员纳入其中,让他们了解训练内容和方法,以便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总的来说,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通过持续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脑瘫儿童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希望每位脑瘫儿童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健康快乐地成长。
脑瘫患儿基本康复方案
![脑瘫患儿基本康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6f63d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7.png)
2、控制异常姿势反射,诱导正确姿 势出现并强化之。
避免诱发异常姿势出现及紧张度增高的动作。强化正确运动模式的动作。
3、尽量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对待, 而不是侧重于治疗单个肢体、肌肉或关 为受损部位建立新的通路,避免正常部位功能受累。
具体 节。
原则
4、适当提供感觉统合训练。
——————
排 5、整个训练均需要认真的计划和安 ——————
竖头训练的调节与训练方法一:
内容
条件
训练方案
竖
A、肘支撑的完成
——双上肢肌力及三关节负 重能力提高
肘/手撑地
头 1)上 B、双上肢对称性伸展 训 肢的支 的 撑与保 C、上肢后伸消失 条 护性伸 D、角弓反张模式消失 件展
与
E、视性迷路立直建立
训
——抑制上肢异常姿势 ——抑制上肢后伸 ——抑制角弓反张 ——促通迷路立直 ——促通视性立直
目录
小儿脑瘫基础知识 小儿脑瘫的运动疗法
一、小儿脑瘫基础知识
• (一)、小儿脑瘫的定义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到
出生后脑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特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同时伴有不 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视觉、听觉、语言、行为、 情绪等障碍的一组综合症候群。(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 运动障碍的常见表现:轻则动作不灵活、笨拙或不协调, 重则双手不会抓握、双脚不会走路,甚至不会翻身、坐、 站、不会正常咀嚼吞咽等。
9、婴儿运动发育疗法
注: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疗法是神经发育治疗(NDT)、英国的Bobath疗 法和德国的Vojta疗法。
二、小儿脑瘫的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movement therapy)是以徒手以及应用器 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 功能障碍的方法。是患者应用各种运动来治疗机体功 能障碍,矫正运动姿势异常的方法。是物理疗法 (physical therapy,PT)的主要部分。
脑瘫认知训练康复方案
![脑瘫认知训练康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43bd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e.png)
脑瘫认知训练康复方案脑瘫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认知能力受限。
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认知训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
下面是一个针对脑瘫患儿的认知训练康复方案。
一、训练目标:1.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增强观察能力。
2.培养患儿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思维逻辑和分析能力。
3.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训练内容:1.注意力训练:通过不同种类的游戏或活动,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如找出不同(寻找图片中的差异)、猜字谜(通过给出的提示猜出谜底)等。
2.记忆力训练:采用记忆卡片游戏等方式,让患儿对图案、数字等进行记忆和辨认,逐渐提高记忆能力和辨识能力。
3.思维能力训练:通过拼图、益智游戏等,培养患儿的思维逻辑和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4.语言表达训练:利用故事、图片等方式,鼓励患儿进行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训练方法:1.个体化训练:根据患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复性训练:反复进行相同或类似的训练活动,以提高患儿的记忆力和运用能力。
3.积极激励:在训练过程中,及时给予患儿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训练频率:根据患儿的康复需求,每天进行2-3次的认知训练,每次持续30-40分钟。
五、家庭配合: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儿的认知康复训练,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鼓励患儿多参与社交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总之,脑瘫患儿的认知训练康复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康复措施,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通过有计划的训练,帮助患儿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b841e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0.png)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1.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2. 言语疗法:言语疗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脑瘫患儿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4. 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需要协助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
5. 教育疗法:教育疗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提高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除了以上常见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康复训练方法,如物理疗法、化学疗法、营养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身体状况、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同时,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不断调整和改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案
![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63b1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6e.png)
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案1000字脑瘫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由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受损所致的一种疾病。
康复治疗是脑瘫患儿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以下是一份常用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方案。
一、脑瘫患儿的评估1. 调查病史: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家族病史、疾病期限和医疗治疗的方法。
2. 物理检查:对肌力、病理反射,肌张力和关节范围进行评估。
3. 运动功能评估: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细致的评估,如步态、平衡、手部能力等。
4. 心理社会评估:了解患儿的心理特征、行为和与家庭的关系等,为之后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二、物理治疗1. 拉伸运动:采用主动和被动的方法,进行全身的肌肉、腱和关节的伸展运动。
2. 锻炼训练:针对患病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平衡性和协调性。
3. 功能训练:通过不同的运动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促进患儿自主运动和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4. 步态训练:采用支架、助行器等辅助器材,提高患儿的走路能力和步态。
三、心理康复1. 心理干预:采用游戏、玩具等刺激,让患儿在愉悦、互动的环境中参与到康复中。
给予患儿适当的奖励,以提高其自我控制和参与度。
2. 家庭支持:给予患儿和家长适当的情感支持和指导,使患儿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康复环境。
四、功能辅助器具1. 体位支架:采用不同形式的体位支架,通过调整患儿的体位,对患儿的肌肉、关节进行带动或支撑,以达到功能性的改善。
2. 助行器:采用不同类型的助行器辅助患儿行走,如助行架、拐杖等,以提高其步态和日常活动的能力。
3. 矫形器:将患儿的肌肉、关节定位正确,使患儿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活动训练。
综上所述,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方案是非常多元化的。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全面地评估患儿身体和心理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改善患儿的功能。
通过长期的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个月宝宝脑瘫治疗方案
![五个月宝宝脑瘫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64763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f.png)
一、引言脑瘫(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患儿常伴有智力、运动、语言、感知、认知、行为等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五个月大的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脑瘫的治疗应尽早开始,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
本文将针对五个月宝宝脑瘫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五个月宝宝脑瘫治疗方案1. 早期评估对五个月宝宝进行全面的生长发育评估,了解其运动、认知、语言、感知等方面的能力,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家庭康复训练(1)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康复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康复技巧和方法,以便在家庭环境中对宝宝进行康复训练。
(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培养宝宝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澡等。
(3)感觉统合训练:通过游戏、触摸、听觉、视觉等方式,提高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
(4)精细运动训练:通过抓握、投掷、翻滚等游戏,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
3. 物理治疗(1)运动疗法:根据宝宝的运动发育水平,进行针对性训练,如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等。
(2)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3)电疗:运用低频电、中频电等治疗方法,刺激神经系统,改善肌肉功能。
4. 作业治疗针对宝宝的认知、语言、感知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5. 语言治疗对语言障碍的宝宝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发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训练。
6. 心理治疗对患儿及其家庭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对脑瘫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康复信心。
7.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药物,如抗痉挛药物、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等。
8.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伴有严重畸形或功能障碍的宝宝,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1.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宝宝的病情、年龄、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2. 家长积极参与:家长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关注宝宝的生活细节。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0b59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f.png)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痉挛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肌肉痉挛和肌张力紊乱。
康复训练是痉挛型脑瘫患儿的重要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运动和功能练习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痉挛型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痉挛型脑瘫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物理治疗师通过不同的肌肉伸展、关节活动和平衡训练,改善患儿的肌张力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瑜伽、平衡训练、肌肉塑形等,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2.药物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常常需要辅助药物来减轻痉挛和肌张力紊乱。
常用的药物包括肌松药物如波诺芬和百多邦,以及抗痉挛药物如安坦和托巴坦。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和监测。
3.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的方式,培养患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功能训练可以包括生活技能训练(如进食、换衣、洗漱等)、家庭环境适应训练(如上下楼梯、开关灯等)和社交能力训练等。
功能训练需要与家长共同合作,以提高患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和参与度。
4.步态训练:对于一些能够行走的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步态训练的目标是优化患儿的步态模式,提高行走效率和稳定性。
步态训练常常通过踏步训练、步行器使用和步态辅助器材的选择来实现。
步态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并与康复医师和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5.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NMES是一种通过电刺激来增强患儿肌肉收缩和功能恢复的方法。
NMES可以通过电极贴附在患儿的肌肉上,通过电流刺激来改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NMES需要在专业康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调整。
总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患儿的特点和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康复训练需要与医生、物理治疗师、家长等多方合作,并坚持长期的康复训练,以期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c0ad4d6137ee06eef9185f.png)
.
33
(六)膝立位
1.双膝立位:双膝靠拢,膝关节屈曲90度,髋 关节伸展充分,躯干与其大腿在 同一平面内。前面放一桌子玩耍。
2.单膝立位:双膝立位基础上,一侧下肢髋关 节屈曲90度,并用脚掌着地,另 一侧下肢保持原来姿势。诱发重 心转移能力。
.
28
(三)脑瘫患儿摄食指导
1.正确进食姿势训练: a.避免全身肌张力升高; b.避免不自主动作或异常动作出现; c.身体两侧对称; d.不要仰卧进食; e.不能头部后倾; f.不能将食物倒入患儿口中;
.
29
2.进食方法:
a.抱坐进食; b.面对面进食; c.坐位进食姿势; d.坐在固定椅子上进食; e.侧卧位进食; f.俯卧位进食
提升患儿在接受感觉刺激(视觉、听觉 等)及作出反应行为的表现,促进主动探 索环境的兴趣及能力,提升患儿在感官方 面的知识和探索环境的发展和训练。
.
17
18.药物治疗 1)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脑多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 等;
2)降低或改善肌张力的药物:安坦、肉毒 素;
3)合并癫痫时: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
18
19.手术治疗
肌肉、肌腱切断术,肌腱移植术,选择性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19
20.特殊教育
总目标是通过特殊教育,尽量使其成为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20
21.社区康复 康复站康复 家庭康复
.
21
22.感觉统合训练
是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 觉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综合处理, 作出正确的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的 运作。
培智学校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
![培智学校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3e3a0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3.png)
培智学校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常常会带来轻重不同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影响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帮助脑瘫儿童恢复运动功能和提高自理能力,培智学校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康复训练,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康复方法,这些脑瘫儿童得到了有效的康复和协助。
培智学校采取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脑瘫儿童常见的康复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按摩、电疗、温热治疗、超声波等。
这些疗法能够刺激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肌肉张力不足和肌肉萎缩等症状,帮助儿童恢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主要包括传统物理疗法、健身器材疗法、功能性训练等方法。
这些方法有助于练习脑瘫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提高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等,帮助儿童恢复或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3. 语言康复。
脑瘫儿童常常伴随着语言障碍。
培智学校通过语言康复的方法,包括言语疗法、声音模仿练习、口语教育、语音学习等,促进儿童语言的发音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4. 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是一种运动和感觉刺激相结合的综合性康复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儿童借助于各种感觉输入,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提高儿童感知能力和反应速度,练习平衡、肌肉协调能力、对称性等,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运动控制和运动能力。
5. 食物疗法。
饮食调节也是脑瘫儿童康复的重要方面之一。
培智学校综合考虑脑瘫儿童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设计出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营养搭配、食物多样性、饮食时间规律等,促进健康食物与良好的健康习惯。
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康复方法,培智学校针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许多儿童的肌肉协调能力、平衡力、自理能力等均有较大提高,为脑瘫儿童争取更独立自主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6a2b0c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5.png)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一、康复训练简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特点是肌肉协调能力的障碍和运动功能的受限。
为了帮助脑瘫儿童恢复和改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记录一位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效果。
二、患儿情况介绍患儿小明,男性,6岁,被诊断为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
他的家庭非常重视他的康复训练,每周定期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
三、康复训练方案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通过各种运动和手法,改善患儿的肌张力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
我们为小明设计了一系列的物理治疗方案,包括拉伸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等。
通过定期的物理治疗,小明的肌张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肢体运动也变得更加协调。
2.语言训练脑瘫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语言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通过音标练习、发音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流利和准确。
3.认知训练脑瘫儿童的认知能力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将认知训练纳入康复训练方案中。
通过益智游戏、记忆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知训练,小明的认知能力明显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得到了改善。
四、康复训练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小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的肌张力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更加灵活和协调。
在生活中,他能够更好地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如穿衣、洗脸等。
同时,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自信和积极。
五、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因此,家庭和医疗机构应该共同合作,为脑瘫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训练服务。
脑瘫的病例及治疗方案
![脑瘫的病例及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f51f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1.png)
脑瘫的病例及治疗方案引言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肢体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甚至还可能导致智力障碍。
脑瘫的治疗方案通常需要综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
本文将介绍几个脑瘫患者的病例,并分享一些常用的脑瘫治疗方案。
病例一:小明(8岁)小明是一名8岁的男孩,从出生时就被诊断为脑瘫。
他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
在进行综合评估后,医生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和物理疗法来改善小明的肢体运动能力。
这包括进行各种肌肉强化和伸展运动,如平衡练习、步态训练等。
2.言语治疗:由专业的言语治疗师进行训练,通过语音训练和语言刺激来促进小明的语言发育。
3.药物治疗:医生根据小明的症状和需要,开了一些药物来减轻他的肢体运动障碍和改善他的生活质量。
经过3个月的治疗,小明的肢体运动有了明显改善,能够自己站立和行走,并且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提高。
病例二:小红(5岁)小红是一名5岁的女孩,她患有脑瘫,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和视觉障碍。
治疗方案如下:1.物理治疗:针对小红的肢体运动障碍,物理治疗师制定了一系列运动训练计划,包括平衡练习、肌肉强化和康复训练等。
2.视觉治疗:小红还存在视觉障碍,包括眼球运动不协调和对远近物体的视力问题。
所以,视觉治疗师为她设计了一些眼球运动训练和视觉刺激练习。
3.辅助器具使用:为了帮助小红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医生推荐了一些适合她的辅助器具,如支架、助行器等。
经过半年的治疗,小红的肌肉协调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她的肢体运动更加灵活,眼球运动变得更加协调,并且她的视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病例三:小华(10岁)小华是一名10岁的男孩,他患有脑瘫,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和智力障碍。
治疗方案如下:1.物理治疗:针对小华的肢体运动障碍,物理治疗师制定了一系列的肢体运动训练计划,以提高他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脑瘫儿童康复案例
![脑瘫儿童康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c5afd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e.png)
脑瘫儿童康复案例摘要:一、脑瘫儿童康复案例背景介绍二、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三、康复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四、康复成果及启示正文:脑瘫是一种由于胎儿期或新生儿期脑部损伤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我国有许多脑瘫儿童,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个脑瘫儿童的康复案例,探讨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并总结康复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以期为类似患儿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脑瘫儿童康复案例背景介绍患儿小李,男,一岁半。
出生时因难产导致缺氧性脑损伤,后被诊断为脑瘫。
小李的父母了解到脑瘫并非无法治愈,于是带着孩子踏上了康复之路。
二、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1.物理治疗:针对小李的肢体功能障碍,采用按摩、被动运动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2.语言治疗:针对小李的语言障碍,进行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心理治疗:给予小李关爱和心理支持,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4.康复教育:对小李进行特殊教育,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5.家庭支持:家长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学习康复知识,为小李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康复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1.治疗周期长:脑瘫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儿和家庭付出长时间的努力。
2.治疗效果不稳定:康复过程中,小李的病情有时会出现反复,给治疗带来困难。
3.社会歧视:脑瘫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遭受歧视,影响其心理健康。
四、康复成果及启示经过长达两年的康复治疗,小李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1.脑瘫康复需要综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等多方面。
2.家庭支持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应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3.社会各界应关注脑瘫儿童,消除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包容的成长环境。
总之,脑瘫儿童的康复之路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科学治疗和家庭支持,康复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案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语言、视听、交流等多种障碍。
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但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却固定不变。
一、脑瘫儿童康复的基本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是关键
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使受损大脑的功能得到代偿,改善异常姿势,预防关节挛缩畸形。
早期康复是越早越好,早期发现十分重要。
脑瘫患儿6个月以内常见的早期表现有:
1)新生儿时易惊、吵闹,喂养困难,身体特别松软或四肢伸直僵硬;
2) 1-3个月时,对周围的声音、玩具等没有反应;
3) 3个月以上抬头不稳、不能伸手、四肢不能灵活地活动;
4) 5个月以上双手不能抓东西放入口内,扶起站立时双脚不能承重,或两腿绷直、脚尖着地。
2. 全面综合康复
运动功能的障碍会影响孩子其他方面的发育,对患儿要强调全面综合康复,除了运动功能训练外,还要学习事物的认知和理
解、生活自理的技巧、语言和与人交流、与人游戏的技巧、心理和社会行为技巧等;而且,应融合在一起学习和理解。
二、脑瘫康复评估的意义和原则
脑瘫康复评估是为评价和了解脑瘫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功能状态,为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1. 初次评估
了解、评估患儿的功能状况、主要障碍、发展潜力,为制定训练目标、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2. 中期评估
中期评估是对康复训练进行的阶段评估,判定是否需要调整或制定新的目标,训练方法,观察患儿的进步和康复疗效,为下一步训练提供依据。
3. 末期评估
指在一个比较集中和强化的康复阶段结束时进行的评估,
针对阶段训练,判定实施效果。
同时,还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孩子目前的状态,为将来的生活提供建议。
三、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的康复训练包括头部控制、翻身、坐位、爬行、跪位、站立、行走、跨越障碍、上下台阶、、跑步等粗大运动训练;上肢精细动作、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语言训练、智力训练、引导式教育训练。
1. 手部训练
手的抓握:对于长期握在一起不能伸开的手,训练员的手按住患儿的内关穴,用语言诱导患儿抓住或按住患儿的外关穴,使患儿的手指张开,慢慢地把患儿的手指分开。
训练员用手指在患者的手掌上搓,接着平推伸指穴(由上往下),也可沿患儿的手指、前臂,最后到肘关节上下慢慢地来回搓,这种训练方法可通过训练员的手掌、手指来刺激患儿的前臂的皮肤、感觉器官,导引患儿手掌伸展。
也可用一些玩具,采用让患儿伸开手指去触摸的方法来引导患儿把手伸开。
2. 头部训练
小儿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或俯卧时双上肢伸展,训练将其自仰卧位扶至坐位。
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导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
在坐位的大部分时间,头部习惯于保持正确的姿势时,可使患儿躯干前倾,两侧倾斜,让他学会头部的控制,保持头部稳定。
3. 躯干训练
翻、坐、爬、站、走是婴幼儿正常运动发育的各个阶段,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运动,可以逐渐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复杂性功能性动作。
①训练翻身时,先叫患儿全身放松,以臀部为支点,协助一侧肢体抬离床面,从一边翻到另一边。
②坐位训练中,首先教患儿用手撑着坐,然后无支撑坐,逐
步过渡到坐下可拿身边的玩具,仍能保持坐位平衡。
③患儿爬行训练中,家长可在患儿的肩、肘、髋、膝部给予适当的支持,鼓励患儿向前爬行。
④跪位有助于站立,训练时可先让患儿坐在自己的脚跟上,在家长支持下,将髋部伸直,并训练跪位平衡。
⑤站立前准备,患儿坐位下,教他身体前倾,向下压他的膝,练习抬起放下臀部。
站立训练时,可先实行捆绑站,用宽布带捆住患儿的胸部和双膝,每次捆站半小时。
待肌力提高后让患儿练习扶椅子站,逐步过渡到靠墙站,扶墙站,最终达到独立站。
独站训练时应让患儿背离墙20公分,扶着患儿的髋部,让他保持头部正中位,上身平直,两腿分开,双脚掌平放于地面,短暂松手再扶,逐渐引导患儿信心加强。
⑥当患儿能独自站立时,进行行走训练。
开始需父母帮助行走,可采用牵患儿衣领或扶住患儿髋部协助行走的方式,有的患儿需要用夹板固定或助行器帮助行走。
独立行走时患儿步态蹒跚,双脚分开过大,手脚不协调,必须进行步态矫正训练,注意一定要求先迈小步。
4. 上肢训练
在点中府穴的基础上,拿、揉上臂前肌群;或在点肩井穴的基础上,拿、揉上臂后肌群;或在点曲池的基础上,拿、揉前臂的前后肌群。
调整局部肢体的运动状态,促进患肢正常功能的恢复。
5. 语言训练
要从较容易的音开始教起,训练者的口形要大,音量要大,要带有表情和动作。
逐步教会患儿会说自已和家人的名字。
要引发患儿的兴趣,用卡片画的形式让患儿看图学说。
或者用与患儿做游戏的形式,在娱乐中教会患儿开口讲话。
四、总结
高科技现代化技术以及多种辅助技术的引入,为小儿脑瘫康复创造了更为便利和有效的途径;趣味性、娱乐性及多样性将是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为我国脑瘫康复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和道路;肉毒毒素的应用及巴氯酚泵的应用,将成为减少外科手术,提高功能的重要手段;ICF理念的应用,必将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为脑瘫康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