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合集下载

16.语文教学最终目的

16.语文教学最终目的

16.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立足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叶圣陶先生早就为我们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所以,学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

那么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自”字做文章,大力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一般规律,我们把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一般指一篇课文的教学,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分成设疑、解答、测试三个基本步骤,为阅读教学设计了“自我质疑──自我解答──自我测试”的“三自”教学法。

“三自”教学法每一个步骤的实施和完成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既以发挥、利用其自学能力为依靠,又以发展、强化其自学能力为目的。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也同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给学生自学“入门”介绍必要的知识,对每一个步骤中的自学活动作精心的组织和切实的指导,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语文教育是为了能认更多的字,完成基本的阅读和习作?我认为远不是这些.况且我们这些目标都没做好.几十年的举国教育结果是:我们几乎不能读自己民族的经典著作,更不能作出高度的经典美文,我们几乎没有出一个文学大师.我想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方向错了,我认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是追求智慧和真理,知道做人的尊严,懂得开启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文化教养的形成,人生智慧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根”和“本”.语文教育有多重要?这是对语文教学态度的问题.记得曾有为大师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对文化的传承,语文教育自当责无旁贷.很多国家都认识到没有根本文化思想的国家和民族,其经济国力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很有问题的.我们如果把语文作为工具性的学科对待,忽视了文化思想它对人生对民族的重要性,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我们语文教学处处存在一个“急”字.识字,急着要孩子能读能写能用;阅读,急着要孩子能懂能说;习作,急着要格式要修辞要“思想”.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往往使孩子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纵使坚持十几年,除了认识几千个汉字外,心灵一片空白.长期接受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经典熏陶,人格自是潜移默化,一个对自己负责,对民族负责的人,自是更易在各方面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所以理论和实践证明:长期经典熏陶的孩子,记忆力大增,更易静定,热爱阅读,见识更广,理解力更强,其它学科也自是水涨船高.所以语文不是和其它学科并列的,应是在其它各科之上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各科的学习,所以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不可不慎也.我们为人师者,当以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勉,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对民族文化负责的态度,我们在搞好平时教学的同时,能让孩子读多少是多少,有读就好,少读少好,多读多好,不可有怨,我们只求俯仰无愧,就让缺憾还诸天地吧!。

教为不教_首先须教_谈叶圣陶_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_之教育思想

教为不教_首先须教_谈叶圣陶_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_之教育思想

2006年第4期语文学刊教为不教,首先须教——谈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之教育思想○王立(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0)“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他的这一教育思想是对陶行知“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一教育主张的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教学观如出一辙。

它抓住了学校教育中“教育和受教育”这个主要矛盾,为学生观、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提供了指导原则。

这一表述辩证而缜密地指出“教”与“不教”的关系———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这里的“教”是手段,是途径,“不需要教”是目的。

从“教”到“不教”,有一个渐进过程。

教师首先要“教”,且要“教”好。

最终才能达到“不教”的目标。

一、“教为不教”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首先,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特点,可以“不教”。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体。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其内容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例如,语文教材具有大量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所以,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要求学生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而应该以促进学生提高学科素养为主旨,其中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情感的提升居主导地位。

第二个特点是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增强语文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所以,“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

”当然,语文教学是有理论支撑的,它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知识,也可能涉及有关人生、社会、自然的知识和思想观点;但是,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旨,而须着力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杨阳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著作有《儿童之观念》《稻草人》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剧烈的社会变动影响了当时的有志青年。

其中,17岁的叶圣陶认为,要想改变世界,必先“改革人心”。

1912年,他从江苏苏州闫子庙小学开始自己的从教生涯。

在他94年的生命里,叶圣陶教过小学、中学和大学,做过研究员和编辑,尤其是从事教育实践长达76年。

叶圣陶3岁开始识字、描红,6岁已识得3000个汉字。

在进入私塾的第二年,他就能将《四书》《五经》熟读成诵,把儒家经典熟记于心。

叶圣陶从传统文化典籍中不断汲取营养,对《学记》中提出的教学相长原则高度赞同,并把孔子在《论语》中强调的个人修养、孟子强调的“自得”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阐发,将其发展成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组成部分。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历经教学的千锤百炼后,对自己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概括,既言简意赅又蕴含丰富。

在他看来,“教”是手段,针对一切教育而言,不仅适用于学校教育,而且适用于家庭教育;不仅适合语文教育,而且适合德智体美劳等其他各学科的教育,即适用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一切教育。

“为了”表示教的目的,即学校教师的追求,“达到”表示过程,同时强调“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不需要教”则是最终结果,也是进行教育活动的目的所在。

从“教”到“不需要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帮助的过程。

只有学生能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能自励自学、终身贯之,教师才真正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教”、怎样“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的地步,是叶圣陶一直在探索的话题。

要想提高教学水平,达到“不需要教”的地步,首先要明白“教”什么,这就要对课程的性质树立正确认识。

以语文课程为例,叶圣陶在早年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到,与其他任何学科相比,语文作为与母语相关的课程都具有其独特性。

语文教育中自学能力培养问题论文

语文教育中自学能力培养问题论文

浅谈语文教育中关于自学能力培养的问题[摘要] 语文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工具。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长期持续在校学习深造的机会,所以提高个人语文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主要途径是自学。

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语文自学能力?本文对此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与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实践语文教育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 自学能力培养语文自学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他还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正如魏书生老师曾说:“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的范畴,它不属于一般的能力,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实践便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

”“每次自学实践好像点,自学习惯好像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的体。

”所以,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的有序的进程。

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提高认识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前提1.提高教师的认识,加强专业素质我们需要知识,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充实和提高自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持续在学校学习深造的机会,所以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靠自学。

因此,新时期的语文老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自学能力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转变旧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扩大知识面,掌握新信息,深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深化学生的认识,激发自学愿望每个学生都具有极大的自学潜力,只是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学的重要作用。

所以要改革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学的优点和重要性。

我认为,可以通过讲述许多青少年自学成才的动人事迹来激发学生想要获得自学能力的愿望,从而使培养自学能力从老师的主观愿望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这样师生就可以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达到预期目的。

语文阅读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和探究

语文阅读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和探究
与主 旨 。 我 们 可 能产 生 千千 万 万 的疑 问 。但 总 体来 说 , 我们 可 以主要 循 着 “ 是什 么 ” 、
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 ” 正 如 叶 圣 陶先 生在 语 文 教 学
人 物 性格 特征 是 怎样 的 运 用 哪些 描
写人物 的方法 运用这 些方法有什么
循 此 把 握 文章 的核 心 内容 ,领 略 情 感 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 的思维和情感 果 作 者 托 这 物 表 明 了 自 己 怎 样 的
活 动中,加深理解和体 验 ,有所感悟 志 趣 受 到情 感熏 陶 , 获 得 思想 启迪 , 阅读 小说 ,需 引导 学 生 自主 追 问 : 怎样叩击标题呢 文章 标题千变 和思 考 , ,“ 教师 应加强对学生 小说写 了什么情节 写了什么人 物 万化 ,各 有特 点,根 据 它 的独 特性 , 享受审美 乐趣 ”
K 。 。 。 g Y “ 1 。 。 。 。 錾 课桂与敢罕
语文阅读应注重引导学生 自主质疑和探究
江苏省南京市第 九初级 中学 陈元芝
叶圣 陶先生认为 : “ 语文教学的最 终 目的 : 学 生 自能读 书 ,不 待老 师 讲 ;
自能 作 文 ,不 待 老 师 改 。老 师 之 训 练
会 循 着 它 到文 本 中 自主探 究 ,这样 文
必须做 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 ”
是对作者思路和方法运用的追究 ; “ 为 什么这样 写” ,是对 写作效果 的品味。
阅读教学 中,如何能让学生做到 “ 自 章 的主 要 内容 便 由这 题 目的线 给提 拎 能读 书”呢7关键是 引导学生掌握一 了出来 。 定 的方法 , 能够 自主质疑和探究。 如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 0 1 1 年 提示我们 : “ 利用 阅读期待、阅 教师便可放手 ,真正达到我们的教学 版 ) 目的。 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 ”这 教给 学 生叩击 文 章 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 0 1 1 提 高 阅读 质量 。 年版) 》中, “ 自主” 、 “ 问题 ”和 “ 探究 ” 标 题 的方 法 ,就 是 调动 学 生 的 阅 读 期 被 反复强 调 ,先后 均出现达 十多次 。 待 ,引领他们 自主阅读与探究 ,提升 语 文 阅读 教 学 中 如 何 引 导 学 生 自 主 阅读 的效率 ,培养 “ 自主学习的意识 , 达到“ 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 质 疑 和 探 究 呢 可 以 通 过 以 下 几 个 和 习惯

本真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本真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杰出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深具 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涵盖了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 学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三点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 社会”和“从做种学”。
内容摘要
首先,“教育即生活”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他认为,教育本 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 是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这种思想 指导下,叶圣陶强调语文教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 习中更好地生活。
内容摘要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具有鲜明的民族 特色。叶圣陶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弘扬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结合时代的特征,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 信做出贡献。其次,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
内容摘要
他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倡语文教学要注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于当前和未来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和重要性
叶圣陶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文字、思 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注重整体性、全面性和综合性。他主 张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和重要性
同时,叶圣陶也强调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他认为,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 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他学 科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性和综合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实 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为当前和未来语文 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 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发掘其更多的教育价值和启示, 为推动中国语文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

多读、多写、多思

多读、多写、多思

多读、多写、多思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论集》里说:“在课堂里教语文的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因此,一边教,一边可以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

”叶老的这一番话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狠抓学生读、写、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关健环节。

可是,在当前课时有限, 课本又是采用文选形式的情况下怎样做到“多读、多写、多思”, 怎样有意识地按照新课程要求,目的明确地、综合性地、连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呢?我是这样做的:一、“读”的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学生的读书兴趣是不尽相同的。

为了调动他们阅读的积级性, 我在教学中一般都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或讲述故事高潮,或描绘精彩的镜头,或叙述有趣的片断,或朗诵优美的语段或分折精巧的构思,把学生带进阅读的境界。

读的能力同认读、理解、欣赏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培养读的能力中抓住上述环节,能使读的能力充实而富有生机。

关于认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应该眼看书本,口读其音, 用心专一。

切不要手拿书本,东张西望。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字音要读准,句子要读得流畅。

关于理解, 我要求学生认真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

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

或引导学生自己完成, 或由教师帮助完成。

关于欣赏,我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对名家名作的内容形式风格等要有精当的鉴别,欣赏其内在的美, 形式的美。

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在课内加强指导外,还可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指导。

当然,这里所说的“多读”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前提下,做到每学期多读几本课外读物, 每月多读几篇补充文章,每篇课文多读几遍,力求熟读成诵。

二、“写”的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中“写”,是一个大难题, 学生写作能力偏低,怕写作文,不知道怎样着手。

我首先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 强调作文也就是“说话”。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作者:张成柱单位:山东省滕州市张汪镇蒋庄中学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作者】张成柱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获得,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之外,更多的还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环境的影响。

其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耳濡目染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

因此研究和探讨教学语言,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对语文教学中的语言选择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教学语言主要是指课堂中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以口语为主,多种语言形式互相配合、综合运用的语言系统。

因此它既有口语特点,又有书面语特点。

它的表现形式是口语,但其依据又必须是课文内容。

如何把课文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教师的口头言语,将课文书面语言中所蕴涵的思想和情感,用有声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对语言表述的功能的认识,是这种转化和传递的必要前提。

语言的不同表述功能,对传达不同的语言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它也为生活现象中语言的运用提供了选择的可能。

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是语言。

不同的学科,其教学语言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

培根说“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这里我们如把诗歌看作是数学相对的广义语文,那么这句话形象说明语文与数学是两门各具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学科。

也正是语文这种“巧慧”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中要更注重语言的表现功能,在语言表达中更多地选择表现性语言。

首先,从教学目标看:教学语言的基调应服从于教学目标的规定。

语文教学语言的选择,同样离不开语文教学目标的规定。

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应划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认知领域,一是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为目标的情感领域。

由此也相应确定了语文的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就教学语言来看,指称性语言和表现性语言各有所长,不可互代。

从系统的语文知识学习,对语言研究归纳,比较分析等方面说,指称性语言较为合适,它表意清晰,概念明白,逻辑严密。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预习课文。

要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

指导学生预习要从低年级抓起,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好工具书(一本字典,一本词典)和一本预习笔记,并提出具体预习要求:(1)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掌握生字、新词;(2)了解作者、背景;(3)辨认文章体裁;(4)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段意;(5)摘抄名言警句,记录疑难问题;(6)表情朗读,反复回味,加深影响。

这种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仅养成预习习惯,而且在无意中形成自学能力。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既然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便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关键。

因此,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

在听课时,强调学生应注意自己在预习中遗漏了什么内容,什么地方理解有误,什么地方还有困惑,老师在授课时又强调了什么,补充了什么……都要及时记在笔记本上(或者标注在书页的字里行间)。

不只是记下来,还要想,还要对照反思。

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以找出根据与同学、老师展开讨论。

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很好地促进教与学的交流。

这样,当一篇课文学完后,书本上便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附注和标记,这种笔记法不仅不影响当时课堂的听讲,而且也便于以后复习。

另外,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通过音频、视频、多功能展台等手段,可以把抽象、深奥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具体地再现在学生的眼中、脑中,加快自学的速度,加深自学的难度,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提高课堂自学的质量。

三、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1)指导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首先要求学生通读与高中语文课本配套的《语文读本》;其次是开列出一些中学课外阅读必读的文学名著书目;三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报刊目录,如《语文报》《中学生报》《少年文史报》《学生天地》等。

泉眼无声,细流成海

泉眼无声,细流成海

泉眼无声,细流成海作者:王忆冰来源:《商情》2011年第42期【摘要】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这已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理想。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几个方面浅谈了培养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记叙文阅读能力方法一、坚持课外阅读,注重积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的课文只是个‘例子’,要提高语文素养,仅仅谈几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

”他的意思不言而喻,那就是要提高语文水平和素养,就必须大大增加课外阅读,因为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这种教益,是语文课内教学永远无法达到的。

中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七至九年级(初中生)背诵篇目不少于80篇,课外阅读不少于26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至3部。

”由此可见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和必要。

在教学中我是让学生这样坚持课外阅读,进行积累的。

1.创建各具特色的阅读积累本。

十几年来,每接一届新生,我就要求学生建立—个课外阅读积累本,每本集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命名。

例如:《心的高原》(王汇汇)、《星星点灯》(卢欣然)、《浪花中的雨》(任俊澎)、《音符上的旅行》(张—铭)、《星空物语》(高赛亚)、《飘》(何世梅)、《调调》(李莎)……别出心裁,妙趣横生。

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积累本中设计一些插图,使积累更有睛趣。

每周要求学生做出摘抄和写两篇随感。

首先阅读本学期课后附录上的名著,另外还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刊物,例如:《青年文摘》、《读者》、《智慧背囊》、《格言》、《意林》等,这些刊物上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文辞优美,意蕴深刻,很适合学习任务比较重的初中生阅读。

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的“三部曲”

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的“三部曲”

浅谈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的“三部曲”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自己读书、自己写文章。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因此,我们的教学追求应该是学生的“自能”,我们评价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也应该是学生“自能”的程度。

那么,该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来逐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自我质疑质疑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就无法质疑。

如果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就说明该学生的思维已经进入了课文内容的深层。

但是,我们现实的情况是提出问题的权利往往被教师“垄断”,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被“剥夺”,学生变成了回答教师问题的机器,学生在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

相反,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善于自我质疑,那么学生就会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阅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文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的要求,让学生带着应该注意的问题去阅读。

如通读课文和提示、注释等一切助读性文字,尤其是要注意教学重点,要让学生养成查阅工具书运用的习惯,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对于有些语言基础知识或者文学常识,在必要的时候,要做好笔记摘录。

(二)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这一过程中,如果遇到的课文比较浅易,学生可能会没有什么问题,这时,教师就激励学生深入到文章的深层次之中,寻找课文中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匠心独运的佳句。

相反,如果学生遇到的文章晦涩难懂,无法发现哪些是有价值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把握重点,集中“攻坚”为学生的进一步阅读开辟好道路。

(三)表述问题表述问题指的是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清楚地表述出来,以便别人同自己共同探讨,使问题得到解决。

教师可以通过说、写、纠、改等方法使学生的表述恰当,语言合乎规范,从而培养学生准确表述问题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在大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实践和语文教育理论的探索中,一方面认真而毫不妥协地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和习惯势力实行了批判,一方面精辟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语文教育思想:在1962年提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2页);在1977年,他在为《中学语文》题词时又明确强调:“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1978年他又进一步说明:“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

至此使这个语文教育思想更加成熟与完善,他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开始逐渐被人们所理解,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一批有识之士拿起了这个理论武器,选择了“教师讲,学生听”——旧教育思想的顽固堡垒——作为“突破口”,掀起了语文教改的热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叶老的这个教育思想改变了我们的教学观点,引起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一定水准上改变了教师被动地教和学生被动地学的局面,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得到了提升。

所以我们能够毫不夸张地说,叶老的这个教育思想完全称得上中国语文教育的经典。

叶老的这个语文教育思想,正与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水平等思想是一致的。

它的深刻之处,在于既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性,又符合语文教育的根本规律。

能够说,它既是一个教学原则,又包孕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底蕴,是实现语文教育价值的最佳途径。

首先,从提出的目的看,它是为了学生的需要,为了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为了落实“以学生为本位”的现代教育观的体现,叶老在大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活动中一贯认为:“学校究竟是教育机关而不是机器,学生究竟是人而不是原料。

”(引自《新课程标准与中学生》)学生不能永远依靠教师,他们在一生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事情,终究都要靠自己去解决。

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是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教学策略。

学习方式是由课程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决定的,一定的课程内容需要相应的学习方式相匹配。

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它的基本内涵是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是以被动接受为特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极少。

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注意整合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个体学习、接受学习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主要源于内部动机,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就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主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更坦诚地指出“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

当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使大脑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语文学习中的高度注意,使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跃、记忆更加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

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

因而,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让学生参与到作文中来曹斐鲁迅先生说“好的作文是修改得来的”。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可见,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

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去真正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评价形式,只强调教师的详批详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造成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厌改且效率低下的局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认识不足,对学生的评价缺乏个性,以至于学生丧失了写作兴趣和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可见,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地参与。

因此,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师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分组互改:合作探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因此,我对学生作文上交后先初审,审视书写情况和字数是否达标。

书写不认真重抄,字数不达标者补写或重写,然后分发给学生互评。

如何发给学生?首先是分组安排。

采用梯队帮带式把学生分成每四人一组,推选或指定一名组长,按“acbb”排座(“a”一个优生,“c”一个后进生,“bb”两个中等生),考虑到优差生协调的同时还注意男女生的搭配。

其次是明确目标。

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学情实际制定评改等级标准ABCD等级,主要依据我们课题组根据课标教材及学情共同研制的“作文训练目标”,印发给学生,供分组互改时参考。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记得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叶老先生认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同行们赐教。

一、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学而不思则惘”,认为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体会时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这些都说明了思考的意义。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也是进行科学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前提。

课堂上积极思考,才能对他人的思想进行分析,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并把它变成自己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这样就不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从一堂课来看,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去思考:一是思考教师的讲解。

听老师的讲解,要求学生做到细心理解和体会,考虑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讲,听讲的内容与已学过的或已有的其他方面的经验有什么联系。

同时还要考虑老师所讲的内容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

听讲中还有哪些不清楚或有疑问之处等等,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二是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般都与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关,或是比较关键,带有启发性。

这些当然更要认真思考,要想想老师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课文的学习有什么作用,从而使认识更深一步。

三是思考课文。

课文中可思考的问题很多,从语言的表达、文章的结构,到文章的中心、写作上的技巧等,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不同的方面加深理解。

另外也可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四是思考同学的发言。

几乎每堂课都有同学发言,其中有的是回答老师的提问,有的是质疑问难,对同学的发言除了考虑其是否正确、全面、充分外,还要考虑他是怎么说的,他思考问题的方法,他回答问题的技巧,他的语言表达方式等等,从中受到启发。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还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所以,为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培养自学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最大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克服过去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语文学习的需要,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去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然后用书面、口头或图文等各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观察所得。

无论是何种表达方式,也无论是表达水平的高低,只要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自己观察所得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充分保护和不断激发其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愿学的愿望。

二、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新课标强调:自主学习“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语文规律”。

为此,我们老师就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首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尽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我们众多教师经常在口头上说要改变教育观念,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保留着落后的教育模式的惯性,总是不相信学生,不放心学生,认为以前讲得那么多,那么细,那么透,还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不懂,要是真放手了,岂不是更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自能读书”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自能读书”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自能读书”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能读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倡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善学。

关键词:自能读书阅读教学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能读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呢?一、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活动时间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首要条件。

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教师必须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促进者。

那么,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留多少时间给学生,多少时间给教师呢?我认为,教师活动时间不得多于30%,学生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0%,要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参与尽可能多的活动,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效。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

古人曾指出,“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因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的能力。

(一)利用“学习要求”,培养自能读书能力可在课前,让学生读,明白学习任务,也可在课后,作为检测,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如运用旁批、注释等方法,可教学生把旁批标上序号,便于查询。

(二)把握“预习”,培养自能读书能力一般说,每篇课文的课后思考练习都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和课文的重点、难点。

我要求学生根据课前、课后问题进行预习,养成带着问题读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预习习惯。

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思考回答课后问题,理清写作线索,尝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其思想感情。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能读书能力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根据课文的特点,有重点地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部分内容,扶放结合,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进行自学,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作者:付卫芹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抓住"读"字,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会学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关键词:多样化活动;重点词句;作者思路;创设情境;课后问题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88-01在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为实现学生活跃地学习,主动的学习,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有效学习,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下面我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1.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对许多小学生学习语文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作为教师要实现有针对性有效教学,就一定要采取多种学习活动方式来实现学生的认知活动。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法,也可以在学生中进行多样的竞赛性活动。

多样性的活动是适应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人的多样性的,不同的活动就会有不同的积极参与者,就会有不同的优胜者,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信心,有成功的体验,去从事新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就会提高。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抓住"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这样极其简单的摆设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进行对比,来说明周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把工作任务繁重与办公用品简单对比;把工作非常劳苦与食物非常简单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参与到作文中来曹斐鲁迅先生说“好的作文是修改得来的”。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可见,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

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去真正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评价形式,只强调教师的详批详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造成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厌改且效率低下的局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认识不足,对学生的评价缺乏个性,以至于学生丧失了写作兴趣和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可见,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地参与。

因此,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师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分组互改:合作探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因此,我对学生作文上交后先初审,审视书写情况和字数是否达标。

书写不认真重抄,字数不达标者补写或重写,然后分发给学生互评。

如何发给学生?首先是分组安排。

采用梯队帮带式把学生分成每四人一组,推选或指定一名组长,按“acbb”排座(“a”一个优生,“c”一个后进生,“bb”两个中等生),考虑到优差生协调的同时还注意男女生的搭配。

其次是明确目标。

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学情实际制定评改等级标准ABCD等级,主要依据我们课题组根据课标教材及学情共同研制的“作文训练目标”,印发给学生,供分组互改时参考。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每个等级中再分上、中、下三等,如A级可分A+(95分)、A(90分)、A-(85分),这样可以给学生作文以准确的定位。

再次是小组互改。

让每一篇作文在同一组的四人中轮流批改。

关于批改,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说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样写才好……所谓改,无非给学生示范,那样想不合适,那样写不妥当,一定要这样想这样写才对头”。

首先从字词句篇入手,每人对其中的错别字、病句及精彩语句和段落进行圈点勾画予以提示,也可以改出正确的,甚至可以随手写下自己对某一句或一段的感想;其次要求学生批注(评价)。

怎样批注(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有针对性的评价。

如在一篇叙事的作文里,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环境描写,就可批注“缺少环境描写”。

又如在一篇写人的文章里,根据需要,应有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或心理描写等,如果缺少,可以在相应位置批注“此处应有语言描写(或其他描写)”等字样。

再如在叙事写人的习作中,缺少议论抒情或深化主题之笔,也要批注出来,互批议论文时,可批注“论点不明确”,“论据与论点脱节”,“事实罗列无分析”等。

然后组内讨论,交流感受,品评语句,评出最佳文章;最后还要找出作文中的闪光点和创新点,根据参考评改等级标准及相互讨论情况,写出评语,提出修改建议,评出等级,成员签名。

这样,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就有四位同学的修改,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见解,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甚至与原作者有很大的出入,这样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交流、探究,取长补短,往往能触动彼此的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喷涌出灿烂的火花,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但需要指出的是:要评价别人的作文,应首先充实自己,否则既指不出毛病,也找不到学习的优点。

因此,这种评价活动有利于促使学生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判断能力。

二、独立自改:教给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张志公先生也强调:“应该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可见,自改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一人独立完成的教学环节,学生由被动地位变成了主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当然自改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因此自改前,教师一定要明确要求,教给修改的方法:确立自改的依据,以结构、内容和语言修改为重点,掌握自改方法。

在“旁观者”的指点下,“当局者”也就“清”了。

该怎么改,让习作者自己去考虑去动手,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实践中我是这样操作的:1、确立“自改”依据我们课题组成员反复阅读课标人教版教材,深入钻研«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学段的写作要求,将写作部分的10点目标具体地分步骤地落实到每一次作文训练中去,精心编写《单元作文训练目标设计》。

每次训练目标只求突出2—4个重点,这样学生“自改”作文就会有的放矢。

学生不仅自改目标明确,而且依据可靠科学,并能用“ABCD”准确进行等级评判,合理定量评价。

2、以文章内容修改为重点一篇文章的修改,就应该从文章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整和修改。

审题要准确,它是界定写作范围,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这往往包含两个方面,审文题和审要求。

一定的题目适合一定的文体,现在一般要求文体不限,但也并非意味着写什么文体都行,怎么写都行。

立意是文章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任务是确立表达的主题,解决表现什么的问题。

文章没有深刻的立意,就会流于一般,甚至显得幼稚。

构思是展示思维的条理性、创新性的关键步骤。

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选取怎样的方式表现文章的内容。

作文贵在创新,而创新又着重体现在构思的精巧上。

选材是为了表现中心的需要,从众多的材料中选取最能表现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要详写,写生动形象、鲜明感人,反之,略写或不写。

结构安排要体现新颖巧妙的特点。

可采用小标题形式,层次井然,结构清晰;可采用书信体,抒发内心感受,感情真挚;也可采用“题记、后记”式,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等。

内容一般要求生动形象,所选事例完整、典型,还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突出表现中心。

语言表达要做到语言流畅,文从字顺,饱含情感,有创意地表达,善于引用古代诗文名句,画龙点睛、形象传神。

巧用修辞,增添文采,形象生动,内容充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还要审查自己的习作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是否展现了个性的魅力;标题是否传神、贴切、凝练、有吸引力;开头是否新奇出众,结尾是否让人回味无穷;前后是否呼应,过度是否自然,结构是否严谨等方面。

3、自改作文的几种方式。

A、“冷却法”,就是学生作文写好一段时间后,经过“冷却”,学生可能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就会有“更上一层楼”之感。

清代戏剧家李渔说:“凡作传奇,当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愈日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

这种方法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发现自己的错误,培养冷静思考的能力。

B、“朗读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古人非常重视朗读,强调朗读在阅读、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朗读也是学生自改作文的一种重要方法。

首先要求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三至五遍,自然感到习作中有“文不从字不顺”的地方,但通过朗读,可以纠正词语不搭配、不贴切的地方,纠正不顺畅、不形象、有毛病的语句,还可以纠正段落不连贯、前后矛盾的地方。

总之,朗读法进行自改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C、“请教法”,就是习作者在班级中寻找一位作文水平高的学生,与他(她)交流讨论。

可以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谈设想,也可以就整段、局部内容谈感受,还可以就某一表达方式的运用谈体会,然后请同学给自己习作提出意见。

这种请教不同于“分组互改,共同探究”,它是一种口头的、私下的、不公开的交流,希望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然后独自修改文章。

学生们如果还有不“清”之处,可与“批注者”切磋后再修改。

结合同学的批注,纠正失误的地方。

如有异议,还可反批。

这样可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三、师生共评:全面提高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绝不是让学生自由放任随心所欲地批改,也不是否定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的主导作用。

因此,我认为评价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在作文评价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怎样发挥呢?一是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拟定训练目标,确立每一次批改的目的要求,特别要重视批改的循序渐进性,让学生在浅层的训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通过表扬鼓励,培养其自信心,调动其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教师示范性批改,一定要满腔热情地认真读、认真批、认真改,要真正让自己的红圈红线红字化作真诚的笑脸,由衷的赞叹,恳切的教导,绝不可漫不经心、冷漠无情地随意写上几句无关痛痒,令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批语,或记上一个极不公平的分数。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三是教师要重视学生互批自改后的评价。

它既评价“批注者”批得是否准确,又评价“修改者”改得是否到位。

如“批”得不准确或“改”得不到位,教师则予以纠正,对于共性问题,及时进行重点讲评,讲评时要分析其原因,指出应该克服和避免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教师把经过互评、自改后的作文收上来以后,对学生的习作和批改情况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全员批改的同时,选取一篇或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发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修改评讲。

此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共同讨论、探究,教师不仅要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选材组材等方面加以指导,更要从遣词造句、语言表述、表情达意方面予以点拨。

教师在具体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

关注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定量评价的同时,更加重视定性的评价。

在具体的某篇作文中,将等第与评语相结合,注重综合评价,突出“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宗旨。

在分数面前,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再“一视同仁”,对基础差一些的,降低标准,一再鼓励。

放下“显微镜”,拿起“放大镜”,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进行鼓励性或赏识性评价。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成长需要阳光,进步离不开表扬”,让小小的成功成为学生继续发展的动力。

四、写作后记:总结升华作文教学中,作文后指导往往被许多教师所忽略。

大多数学生对作文后的反思少,对老师评改的作文不理不睬,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一大缺失。

作文后指导学生写作后记,让学生总结自己作文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可以让学生更为系统地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