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肝素副作用,临床上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引发静、动脉血栓形成,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临床中HIT实际发病率很低,以普通肝素诱发为主,少数为低分子肝素诱发,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汇总的数据为<0.1%~5.0%[1],我国目前尚没有关于HIT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多为个案报道。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2](简称《共识》)编写委员会专家组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据、指南推荐及权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HIT的防治现状,于2017年撰写了《共识》。重点是HI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升中国医师对HIT的认知、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HIT临床干预更加科学与规范。

1、HIT分型的简化:之前对HIT的分型有多种方法,临床应用中不易区分。《共识》将HIT分为2种类型;Ⅰ型为良性过程,不会导致血栓或出血事件,不需要停药和特殊处理;Ⅱ型主要特征是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及严重血栓栓塞风险,是导致HIT患者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原因[3-4],所以,在《共识》中主要讨论的是Ⅱ型HIT。并且,Ⅱ型HIT按照是否合并血栓形成,进一步分为伴血栓的HIT(HIT with thrombosis,HITT)和孤立HIT。

3、HIT的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急性全身反应和出血是HIT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血小板计数减低是最主要的,常见的变化特征是血小板计数下降至其基线值的50%以上,且最低血小板计数一般≥20×109/L,基线血小板计数较高的患者,即便血小板下降50%以上仍可在正常范围。按照血小板计数下降的时间还可将HIT进一步分为经典型HIT、速发型HIT、迟发型HIT三种类型,这与患者发生症状前体内之前是否存在HIT抗体相关。

HIT的严重症状主要是血栓栓塞引起,Warkentin TE等[5]和Zwicker JI等[6]的研究发现在未接受HIT治疗的患者中发生血栓的风险很高,约为17%至52.8%。HIT患者在静脉、动脉均可发生血栓,临床多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致死性肺栓塞,需注意血小板减少和血栓栓塞的时间并不完全同步。

少数患者在静脉注射肝素后出现急性全身反应,表现为肌肉僵直、寒战、发热、大汗、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或血压升高等,严重者可导致心脏、呼吸骤停。特殊情况下,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全身性过敏反应。HIT 导致的自发出血少见]。

3、HIT的临床诊断思路:在4T’s评分和血小板数量动态监测基础上,联合HIT抗体检测和/或血小板功能实验进行HIT的排除诊断和确诊。

4T’s评分是由血小板减少的数量特征(Thrombocytopenia)、血小板减少的时间特征(Timing of onset)、血栓形成类型(Thrombosis),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oTher cause of thrombocytopenia)构成,四项评分相加:≤3分为低度、4~5分为中度和6~8分为高度临床可能性。4T’s评分低度临床可能性患者可以排除HIT,不需进一步行HIT抗体检测和连续监测血小板计数;对于4T’s评分为中、高度临床可能性患者,推荐检测HIT抗体,并持续监测血小板计数。

临床上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血小板计数,需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比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性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等。

4、HIT的实验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功能分析实验和HIT抗体检测是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减少是诊断HIT的重要标志,所有患者在肝素治疗前都应常规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在肝素应用过程中,应复查血常规。HIT抗体的检测对于HIT确诊有重要指导作用,HIT抗体检测包括混合抗体(IgG、IgA、IgM)检测和IgG特异性抗体检测;HIT混合抗体诊断特

异性较低,但敏感性较高,仅可用于排除诊断;IgG特异性抗体诊断的特异性高,结合临床评估可协助诊断[7-8]。不过目前我国针对HIT的抗体检测和血小板功能试验仅有少部分医疗机构和公司可以进行,这些检测方法还不能普及全国。

5、HIT的药物治疗分阶段;HIT治疗分为初始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HIT治疗首先需立即停用肝素,推荐应用非肝素类抗凝药物,如比伐芦定、阿加曲班、磺达肝癸钠、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和华法林,低分子肝素不能用于HIT治疗。初始阶段治疗药物主要是比伐芦定、阿加曲班和磺达肝癸钠。维持阶段治疗多以华法林替代,个别情况下(如孕妇)可使用磺达肝癸钠。NOAC可以作为HIT的初始和维持抗凝治疗用药。

6、HIT治疗不同药物的特点:根据比伐芦定与肝素±GPI比较的几个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包括BRIGHT研究[9],表明比伐芦定单用与对照组肝素±替罗非班具有相似的缺血事件,但主要出血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于急性或亚急性HIT患者需行PCI治疗或紧急心脏手术时建议首选比伐芦定;既往有HIT病史,如HIT抗体持续阳性,需行心脏导管治疗、PCI或紧急心脏手术时也建议使用比伐芦定[1,10]。

阿加曲班不依赖肾脏清除,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者超滤)患者,如果透析前或在透析过程中发生急性HIT,或亚急性HIT患者,均推荐应用

阿加曲班作为替代抗凝药物。需行PCI治疗的HIT患者,PCI术中使用阿加曲班多为经验性治疗。

磺达肝癸钠微量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一般无危害,达那肝素符合这一条件,但此药在国内未上市,因此国内在妊娠合并急性或亚急性HIT患者建议使用磺达肝癸钠。

目前有小型研究及病例报告表明NOAC(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等)可以作为HIT的初始抗凝治疗和(或)维持用药[11]。NOAC不但用药方便,而且是有效和安全的,不过仍需更多临床研究数据验证。

华法林在HIT初期治疗中可能会导致皮肤坏死、静脉性肢体坏疽等情况,不建议应用于初期治疗。待血小板计数升高至150×109/ L或恢复至基线水平,可给予华法林作为后续维持抗凝治疗药物,华法林需与非肝素类抗凝药物重叠至少5天,待华法林起效后停用非肝素类抗凝药物。口服华法林期间必须常规监测INR,目标范围为2.0~3.0。因为HIT有继发血栓栓塞的风险,所以需要维持应用抗凝治疗至少1~3月。

总之,《共识》有很多值得我们详细阅读和推敲之处,其内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且结合我国实际临床情况,给我国临床医师在HIT诊治的

提供方向。但是,因为HIT的相关数据、临床证据不充分,所以在HIT的流行病学、NOAC的应用以及临床合并多种疾病时的特殊情况仍需要进一步的证据进行完善,临床中对HIT的治疗需要临床医师遵循和结合共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23.)HIT判定及治疗探讨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相关治疗的探讨 韩建庚王晨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00060) [摘要]:肝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 其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使用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作为一种肝素所引起的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随着肝素的广泛应用, 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得到重视。本文就药师如何正确的判定HIT,如何对HIT 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 [关键词:肝素、血小板减少 一、HIT介绍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由肝素类药物引起的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 二、HIT可分为两型 最常见的为Ⅰ型,主要发生在初次使用普通肝素(UFH)治疗后的1-3d内。通常认为是由大剂量肝素引起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而导致的一种轻微的血小板减少症,属非免疫系统介导反应,表现为血小板计数一过性轻微减少,随着继续应用肝素治疗,血小板计数将会逐渐上升,预后多较好。Ⅱ型HIT亦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HITT),属自体免疫反应,表现为明显的血小板减少(<100×109/L),其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四肢血管闭塞或危及生命的动、静脉血栓栓塞。 三、HIT的表现及判定 HIT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肝素治疗后5-10天血小板开始下降,但3个月内使用过肝素的患者由于预先存在的抗体,血小板降低可很快发生。有时也可发生使用肝素10天之后,但不会晚于15天。约10%-20%的患者会在注射部位出现皮肤损伤,50%的HIT患者伴有血栓形成,且不伴有血栓的患者若继续应用肝素或改变肝素的剂量发生血栓的危险性也很高。 如果患者在接受肝素治疗时出现血小板下降,基于临床可考虑诊断HIT目前已建立起一套评分系统来预测HIT发生的可能性(表1)[1]。如果评分示可能性很高,在实验室检查期间就应 停止使用肝素,给予替代的肝素抗凝剂。 表-1 可疑HIT患者“4T”评分系统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1.抗凝治疗: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证实HIT患者体内存在抗血小板因子4抗体,即一种肝素依赖的IgG特异性抗体,它通过与血小板Fc受体结合激活血小板[1]。因此,与血小板消耗增加、产生受抑或结构破坏导致出血等并发症的疾病不同,HIT很少引起出血,但血栓形成的风险显著增高,是一种血栓前状态[1]。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HIT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次是外周动脉血栓形成和脑卒中,静脉窦血栓和内脏静脉血栓较少见。当然亦有报道骨科手术后发生HIT的患者出现了双侧肾上腺出血的情况[2],这见于更加罕见的停用肝素后发生HIT或原有HIT加重的迟发型HIT或没有使用肝素的自发型HIT(即自身免疫性HIT),自发型HIT可能是因为骨科手术后膝关节软骨释放的肝素样糖胺聚糖[3]。HIT患者出血风险很低,应该避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否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4]。当高度怀疑(4Ts评分≥4分)HIT时,及时终止任何含有肝素的相关治疗至关重要,包括低分子肝素,肝素涂层的导管和肝素冲洗等,同时开始治疗剂量的抗凝治疗[5]。ACCP指南[5]推荐HIT患者使用非肝素抗凝剂如抗凝血酶依赖性Xa 因子抑制剂达那肝素(未在美国上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重组水蛭素、阿加曲班和仅在紧急心脏手术时使用的比伐芦定。但是2012年4月重组水蛭素因安全性等问题已经从市场上被召回[6]。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治疗

HIT的抗凝药物为阿加曲班、达那肝素以及比伐芦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磺达肝癸钠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对HIT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探讨。 1.1 磺达肝癸钠: 磺达肝癸钠是一种抗凝血酶依赖性的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ACCP 指南[5]中提到磺达肝癸钠在治疗HIT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仅适应症使用”到“可能用于中危甚至高危HIT风险的患者”。已有报道表明磺达肝癸钠用于高度怀疑急性HIT患者的抗凝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尽管目前它的适应症中并不包括HIT[7]。一项回顾性研究中133名HIT患者接受了磺达肝癸钠治疗,其发生血栓形成和/或出血并发症的概率与其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无明显差异[8]。所以对于高度怀疑急性HIT的患者使用磺达肝癸钠与使用阿加曲班和达那肝素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果不存在明显的血栓栓塞事件,预防性磺达肝癸钠剂量似乎是有效的[8, 9]。但值得注意的是,Kang等[8]报道的接受磺达肝癸钠治疗的133名高度怀疑HIT的患者中有22名(16.5%)发生血栓或与血栓相关的死亡,有28名(21.1%)出现大出血,然而在该研究中接受阿加曲班或达那肝素治疗的HIT患者血栓形成率(21.4%)和出血率(20.0%)同样较高。磺达肝癸钠一般不与抗血小板因子4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然而随着磺达肝癸钠治疗HIT的增加,出现了3例病例报道[10-12]磺达肝癸钠治疗HIT时在体内产生了交叉反应,导致进行性或持续性血小板减少,最终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发病原因 各种剂型的肝素均可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实验研究表明高分子量的肝素更易于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症,这与临床中所观察到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较低的结果一致。 发病机制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部分患者体内可以出现一种特异性抗体IgG,该抗体可以与肝素-PF4(血小板4因子)复合物结合,PF4又称“肝素结合阳离子蛋白”。由血小板α颗粒分泌,然后结合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由血小板α颗粒分泌,然后结合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抗体-肝素-PF4形成1个3分子复合物,再与血小板表面的Fcγ Ⅱa受体结合,免疫复合物可以激活血小板,产生促凝物质,是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伴发血栓并发症的可能机制。而其他药物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没有血栓并发症,可以作为鉴别。

免疫复合物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FcγR Ⅱa分子交联而激活血小板。FcγR Ⅱa分子氨基酸链第131位点的His/Arg多态性能影响其与IgG结合的能力,从而可以作为一个预测因素来预测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个体危险性。 3症状编辑 根据临床上应用肝素治疗后所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程过程,可以分为暂时性血小板减少和持久性血小板减少。 暂时性血小板减少 大多数发生在肝素治疗开始后,血小板立即减少,但是,一般不低于50×109/L。可能与肝素对血小板的诱导聚集作用有关,肝素可以导致血小板发生暂时性的聚集和血小板黏附性升高,血小板在血管内被阻留,从而发生短暂性血小板减少症。 持久性血小板减少 较前者少见,一般发生于肝素治疗5~8天以后,若患者既往接受过肝素治疗,则可能立即发生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可低于50×109/L,未见有低于10×109/L者。除了血小板减少以外,同时可以伴随有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血症状少见,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 有应用肝素的药物史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即可诊断。 4治疗编辑 对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如果血小板数目不低于50×109/L,而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则可以继续应用肝素治疗,一般血小板数目可以自行恢复。当血小板数目小于50×109/L或者有血栓形成的表现时,才停用肝素治疗。停用肝素几天以内,所有由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的变化均可得到纠正,但是,仍可以检测到肝素依赖性抗血小板抗体。 若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伴随血栓形成,可进行血浆置换,血小板输注无效,甚至可能加重血栓形成,引起类似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肝素副作用,临床上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引发静、动脉血栓形成,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临床中HIT实际发病率很低,以普通肝素诱发为主,少数为低分子肝素诱发,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汇总的数据为<0.1%~5.0%[1],我国目前尚没有关于HIT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多为个案报道。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2](简称《共识》)编写委员会专家组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据、指南推荐及权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HIT的防治现状,于2017年撰写了《共识》。重点是HI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升中国医师对HIT的认知、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HIT临床干预更加科学与规范。 1、HIT分型的简化:之前对HIT的分型有多种方法,临床应用中不易区分。《共识》将HIT分为2种类型;Ⅰ型为良性过程,不会导致血栓或出血事件,不需要停药和特殊处理;Ⅱ型主要特征是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及严重血栓栓塞风险,是导致HIT患者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原因[3-4],所以,在《共识》中主要讨论的是Ⅱ型HIT。并且,Ⅱ型HIT按照是否合并血栓形成,进一步分为伴血栓的HIT(HIT with thrombosis,HITT)和孤立HIT。

3、HIT的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急性全身反应和出血是HIT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血小板计数减低是最主要的,常见的变化特征是血小板计数下降至其基线值的50%以上,且最低血小板计数一般≥20×109/L,基线血小板计数较高的患者,即便血小板下降50%以上仍可在正常范围。按照血小板计数下降的时间还可将HIT进一步分为经典型HIT、速发型HIT、迟发型HIT三种类型,这与患者发生症状前体内之前是否存在HIT抗体相关。 HIT的严重症状主要是血栓栓塞引起,Warkentin TE等[5]和Zwicker JI等[6]的研究发现在未接受HIT治疗的患者中发生血栓的风险很高,约为17%至52.8%。HIT患者在静脉、动脉均可发生血栓,临床多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致死性肺栓塞,需注意血小板减少和血栓栓塞的时间并不完全同步。 少数患者在静脉注射肝素后出现急性全身反应,表现为肌肉僵直、寒战、发热、大汗、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或血压升高等,严重者可导致心脏、呼吸骤停。特殊情况下,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全身性过敏反应。HIT 导致的自发出血少见]。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一例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一例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由肝素诱发的、 抗体介导的一种促凝状态和综合征。 1976年,国外首次报道在52例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中,有16例患者发生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达32%。随后有不少报道肝素可以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生率1%~24%。肝 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肝素的剂量、注射的途径和既往有无肝素接触史等并无明确的 关系,但是,与肝素制剂的来源有关,如取自小牛肺脏的肝素要比取自猪肠黏膜的肝素要更 易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同一药厂生产的不同批次的肝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 下面为我院一例住院患者(住院号0679513)报道: 患者、66岁男性,因“频繁胸痛10小时,加重5小时”于2014年6月26日11时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20余年,每日10支,未戒。入院前10小时患者于 静息状态下频繁出现胸骨后辛辣样疼痛,伴出汗,无肩背部放散痛,每次症状发作后休息约10余分钟,可逐渐缓解。入院前5小时患者再次出现上述胸骨后辛辣样疼痛,呈持续不缓解 状态难以耐受,就诊于我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V1-V3导联呈弓背样抬高0.2-0.3mv”,重症 肌钙蛋白T 211ng/L(正常值小于50),入院后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抑酸、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对症治疗。入院心电图如下示: 入院后行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内膜光滑无狭窄,前降支中段闭塞,回旋支内膜不 光滑,右冠状动脉内膜光滑无狭窄。对LAD行PCI治疗,给病人动脉内推注肝素7000U,选 择Launcher导引导管(EBU3.5,Medtronic),在导丝导引下,放置到左冠状动脉口。选择BMW导丝(.14,GUIDANT)至LAD远端,选择吸栓导管球囊(,DIVER)未通过病变,选择Sprinter球囊(2.5×15mm,Medtronic),用10-12 ATM扩张,换Sprinter球囊(3.0×20mm,Medtronic),用12 ATM扩张,植入Excell药物洗脱支架(3.0×30mm,吉威),用16 ATM 释放支架,选择EMRIPA NC球囊(3.5*100,Cordis),用 16-22ATM支架内扩张,术后残余 狭窄0%,血流TIMI(Ⅲ级)。术后患者无不适反应。手术用威视派克-320造影剂110ml。局部加压包扎,病人安全送回心脏监护中心。 术后次日(27日)晨复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明显降低,暂停拜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口服,密切注意有无血栓形成迹象。请我院血液内科会诊意见:结合病史考虑肝素相关血小板 减少,同意贵科停用抗凝药物。建议监测血常规,如贵科病情准许可以输注血小板。如血小 板升至20×109/L以上可以观察。因患者目前在心梗急性期暂不考虑应用抗凝止血药物。 次日下午14时患者无出血倾向,给予加用替格瑞洛90mg 日二次口服,暂不用拜阿斯 匹灵。 28日晨复查血常规血小板仍明显低于正常,但较前略有增高。此后复查血常规血小板 逐渐恢复至正常。 以下为入院当日及其后复查血常规结果: HIT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诊断,HIT抗体检测可支持HIT诊断。诊断HIT的标准包括[1]:1、使用肝素前血小板计数正常;2、血小板减少被定义为:血小板计数减少30~100×109或比 原基础值下降大于50%;3、典型病例血小板减少一般出现于应用肝素初始治疗后的5~10 天,之前有过肝素暴露者(肝素暴露史小于100天),血小板减少可更早出现;4、急性血 栓事件发生;5、除外其他原因的血小板减少;6、停止使用肝素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7、HIT抗体阳性。

【干货】曾勇:HIT的诊断与治疗

【干货】曾勇:HIT的诊断与治疗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由免疫介导同时具有血栓风险的不良反应,临床上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要表现。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曾勇教授详细讲述了HIT的诊断与治疗。 一. HIT发病机制 HIT的发病机制概括起来如下:肝素分子与血小板第4因子(PF4)结合形成PF4-肝素复合物(PF4-H),复合物与血小板表面的受体相结合,激活和促进血小板释放出各种促凝颗粒,最后导致血栓的形成和血小板的消耗。 图1. HIT发病机制。 二.HIT临床特征 85%~95%的HIT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下降幅度通常大于50%而且减少程度属于轻中度。根据时效性可将HIT分为典型HIT

(使用肝素后5~10天发生)、快速型HIT(100天内曾用过肝素、循环中已有HIT抗体的患者,再次应用肝素治疗时在24小时内发生)、迟发型HIT(停用肝素3周后发生)。 HIT时血小板越低,血栓风险越大,少数患者会发生静脉性的肢体坏疽及急性全身反应。 血栓的并发症可早于血小板计数下降。 三.HIT诊断 现阶段HIT的诊断有赖于临床和抗体检测两种方法,临床诊断主要通过4T评分体系进行评估,HIT抗体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4T评分报告 4T评分报告由血小板减少的数量特征(thrombocytopenia)、血小板减少的时间特征(timing of onset)、血栓形成类型(thrombosis)及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other cause of thrombocytopenia)等四个要素构成。将四项评分相加后根据得分确定HIT临床可能性,分值越高,阳性几率越高:6~8分高度怀疑诊断HIT,4~5分中度怀疑HIT,3分以下低度怀疑HIT。

肝素的不良反应

肝素的不良反应 肝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易引起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黏膜出血、关节腔积血和伤口 出血等,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素治疗中的一 种严重并发症。药物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分为两型 : 1骨髓被药物毒性作用抑制所致; 2药物通过免疫机制破坏血小板所致。后者中以肝素、奎宁、奎尼丁、金盐与磺胺类 药物发病较高。临床症状极不一致,血小板减少至1.0~80×10 9 /L,轻者无症状,重者可因颅内出血或因肝素导致内皮细胞的免疫损害,合并危及生命的肺栓塞与动脉血栓形成 致死。诊断主要依靠: 1药物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 2停药后血小板减少消除。严重患者血清中可检出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但敏感性 不高而常呈假阴性。治疗的关键是:立即停用相关药物,严重病例可使用输注血小板、激素、丙球甚或血浆置换。肝素不宜用于溶血尿毒综合征。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是小儿急性 肾功能衰竭常见病因之一。儿童期典型腹泻后HUS90%由出血性大肠杆菌 HUS发病的中心环节是内毒素启动内皮细胞受损,继而出现凝血系统激活,炎症介 质释放,内皮素-一氧化氮轴紊乱等多环节参与发病。全身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受累,主 要是肾脏,其次是脑。治疗上强调支持疗法和早期透析,典型HUS的治疗不提倡应用肝素、抗生素和激素。不典型HUS可适用血浆置换,有一定疗效。 应对措施:轻度过量时,停药即可;重度过量时,除停药外,还需注射肝素特效解毒剂——鱼精蛋白 偶见过敏反应。长期应用可致脱发、骨质疏松和自发骨折。 肝素的适应症 1.羊水栓塞、死胎综合征、异型输血反应、暴发性紫癜、脓毒血症、中暑及转移性癌肿;但对蛇咬伤所致DIC无效。 2.作为体外如输血、体外循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血样标本体外实验等抗凝剂。 3.有报道,肝素能促进脂蛋白脂酶清除因子从组织释放,后者再催化三酰甘油水解, 从而清除血脂;还能增强抗凝血酶Ⅲ对血管舒缓素的抑制作用,因而可抑制遗传性血管神 经性水肿的急性发作。 肝素的禁忌症

2023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HIT)的诊断和处理

2023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HIT)的诊断和处理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严重的免疫介导疾病,其中肝素促进血栓形成。大约10%的HIT患者在医院死亡。HIT的发病率因所用肝素的类型和患者群体而异。在最近对美国全国住院患者样本的分析中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患者的HIT发病率为0.63%,与前瞻性试验中报告的发病率一致。相比之下,在这项大规模的回顾性人群研究中,创伤或损伤后HIT的发病率仅为0.02%至0.09%,但在前瞻性试验中为1%至4%。这可能表明,尽管HIT经过了2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讨论,但通常仍未得到良好的诊断。在本综述中,我们旨在提供有关HIT机制、诊断挑战和治疗的最新信息。这一信息应该有助于解决四个重要问题:(1)何时考虑HIT的诊断,(2)何时进行实验室测试,(3)何时将肝素改为替代抗凝剂,以及(4)何时要求进行功能性HIT确认试验。 HIT血栓形成机制的新见解 HIT是由针对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PF4)的超大型复合物的免疫球蛋白G抗体的形成引起的。PF4是一种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大小为7.8 kd的高度碱性蛋白质,储存在血小板的α颗粒中,随着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在PF4和肝素之间形成如此大的复合物需要与电荷中和相关的化学计量比,而具有显著电荷不平衡的比率则会导致其破坏。

普通肝素(以下简称肝素)的大分子量片段比低分子量肝素具有更高的免疫原性,因为至少需要12个糖化物才能形成超大型复合物。对于肝素,最可能导致HIT的浓度范围为0.1~1 U / ml。这些浓度类似于预防性和治疗性抗凝期间达到的血浆水平。免疫球蛋白G抗体与PF4-肝素复合物的结合导致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其靶向免疫球蛋白G 与血小板上的FcϒRIIa受体结合(图1)。血小板数量的减少是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消耗,尽管与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反应相比,血小板很少降至20×109以下,但HIT免疫复合物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FcϒRIIa受体的结合会导致活化,随着凝血酶生成的进一步加速(图1)。除了这种免疫球蛋白G介导的细胞激活外,多种血栓前途径被激活,这可能会进一步促进静脉(约30%)和动脉(70%)部位的血栓形成。 HIT的独特时机 HIT抗体通常在肝素治疗开始后4~14天出现,随后血小板计数下降通常发生在血清转化后2~4天。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计数比基线下降30%以上,在肝素治疗开始后5~10天内发生,是HIT的最典型特征。一种特殊情况是大手术,特别是心脏手术,手术后血小板减少立即出现,但通常在2至6天后消退。在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减少症的复发或术后5~10天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可高度预测HIT。HIT免疫球蛋白G 抗体是短暂的,通常在下降前持续40至100天。在再次暴露于肝素后,再次需要4到10天,直到观察到新的抗体形成。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全文)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全文) 一、概述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是肝素[即,普通肝素、低分子量(low molecular weight, LMW)肝素]暴露的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见于高达5%的肝素暴露患者,与肝素剂量、给药方案或给药途径无关。 HIT由抗内源性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 4, PF4)-肝素复合物的自身抗体引起。该抗体激活血小板,并可引起灾难性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死亡率高达20%;但是,近期随着对本病识别的提高和早期干预,已有报道称死亡率低于2%。对于那些根据临床背景怀疑有HIT的患者,应立刻消除所有肝素暴露,并给予非肝素抗凝剂,直到确诊。 二、分型

亚临床HIT–亚临床HIT是指患者从HIT事件中康复并有持续性HIT 抗体的状态。这些个体若再暴露于肝素则HIT复发的风险很高。应将亚临床HIT与存在自然出现的或临床上静默的抗PF4抗体(如,不伴血小板减少、不伴血栓形成或其他临床表现)状态区分开。 三、临床表现 1. 血小板减少 2. 血栓形成:发生率50%,静脉(20-50%)比动脉(3-10%)更常见,血栓后遗症:皮肤坏死、肢体坏疽、器官缺血或梗死 3. 出血:发生率6%,消化道最常见2.7%,中枢神经系统1%,肾上腺罕见(推测由肾上腺静脉血栓形成所致) 4. 全身过敏反应:发热、呼吸困难和/或高血压、低血压、喉水肿 四、评估 1. 疑诊 在既往暴露于肝素的患者、在之前5-10日内开始肝素应用(普通肝素或LMW肝素)的患者或那些长期接受LMW肝素治疗的患者中,有以下任一情形均应考虑HIT的可能: a) 新发血小板减少(即,血小板计数<150,000/μL)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前言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肝素不良反应,临床上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引发静、动脉血栓形成,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1,2]。 HIT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类型在形成机制、发生时间、临床处理和结局等方面均显著不同。HIT Ⅰ型为良性过程,发生率为10%~20%,通常发生在使用肝素后的1~2 d,血小板计数可轻度降低,一般不低于100×109/L,不会导致血栓或出血事件,在不停用肝素类药物的情况下可自行恢复,不需要停药和特殊处理,但应注意与其他类型血小板减少症相鉴别(详见下文鉴别诊断)。HIT Ⅱ型为免疫相关性,其主要特征是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伴/不伴有严重血栓栓塞风险,其中血栓形成及栓塞并发症是导致HIT患者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原因,尽管现有治疗已经明显改善了临床结局,但因HIT导致患者截肢及死亡的比例仍高达20%~30%[3,4]。除非特别说明,目前文献中、临床上和本共识所指的HIT是HIT Ⅱ型。 为更好地规范HI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组织国内专家,成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2017)(简称《共识》)编写委员会,在参考国际相关指南、共识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HIT的防治现状,撰写了本《共识》。期望本《共识》中所提出的指导性建议,有助于提升中国心血管及

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对HIT的认知、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HIT临床干预更加科学与规范。 本共识为国内首部。考虑到我国HIT流行情况不详,相关研究不多,临床报道比较有限,本共识所有建议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据、指南推荐及权威专家意见,并经专家组充分讨论形成。 流行病学 由于诊断手段不足,HIT的确切发生率尚不清楚,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抗栓治疗和血栓预防指南》第9版(ACCP 9)汇总的数据为<0.1%~5.0%(表1)。研究结果表明,在肝素暴露人群中,HIT混合抗体阳性率可达20%以上,但临床HIT实际发病率很低。国内目前尚无关于HIT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2006至2016年间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57篇相关文献多为个案报道,以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诱发的HIT为主,少数为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其中仅有少数进行了HIT混合抗体检测,全部患者均未经确认性试验(如5-羟色胺释放试验或IgG特异性抗体检测)验证。 表1 不同类型患者和肝素暴露情况下HIT发生率[1]

依诺肝素在ACS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依诺肝素在ACS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关键词:依诺肝素ACS 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低分子量肝素(LMWH)是通过化学或酶学解聚的方法从普通肝素中衍生出来的片断,90年代中后期开始LMWH逐渐取代普通肝素成为ACS 抗凝治疗最主要用药。 LMWH具有良好的剂效反应关系,与其同血浆蛋白结合力下降有关。同普通肝素相比,LMWH与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结合较少,被细胞灭活少,因而血浆半寿期较长。LMWH与血小板4因子结合力下降,因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率较普通肝素明显减低。LMWH与骨细胞结合力较低,因而使得破骨细胞不易被激活,骨质丢失较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较普通肝素降低。LMWH主要通过肾脏途径清除,肾功能衰竭的病人LMWH生物半寿期延长,长时间应用会产生蓄积而增加出血的风险。如果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60mL/分钟,建议将LMWH的使用剂量减至推荐剂量的75%,并严密观察临床有无出血倾向。LMWH没有方便的床旁监测手段,一旦过量应用鱼精蛋白只能部分中和LMWH的抗凝活性,这是LMWH的不足之处。 同普通肝素一样,LMWH通过增强抗凝血酶(AT)的活性来发挥抗凝效应,它与AT的相互作用也是由独特的戊糖序列介导的。由于LMWH、

AT和IIa之间形成三联复合物后才能灭活IIa,而形成该三联复合物LMWH的长度至少需要18个糖单位,符合上述糖链长度标准的LMWH 只有25%~50%;而所有长度的LMWH都能灭活因子Xa,LMWH的抗Xa/抗IIa活性比值在2:1到4:1之间。 由于不同的LMWH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的,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抗凝活性有某种程度的差别,在临床上不能相互代替,不同的LMWH应该看作是不同的药物。LMWH平均分子量为4500~5000道尔顿(Da),分布范围在1000~10 000 Da。 虽经多年推广,LMWH在临床应用仍存在很多问题:给药剂量不规范, 治疗时间比较随意, 与普通肝素交替混合应用等。为规范LMWH临床使用,2009年8月19国内制定并颁布了《依诺肝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这是国内第一个有关LMWH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分析了我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凝治疗现状,介绍了依诺肝素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在对大量循证医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给出了依诺肝素在UA/NSTEMI药物保守治疗、STEMI溶栓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建议: (1)除非计划24小时内行CABG,UA/NSTEMI患者 无论接受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依诺肝素代替UFH作为辅助抗凝治疗药物,建议抗凝持续时间8天。 (2)STEMI患者

患者血小板下降,居然还要抗凝?

患者血小板下降,居然还要抗凝? 这是为何呢?一起来揭秘其中缘由。 作者 | 英硕 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先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个病例: 患者54岁男性,主因“间断心前区疼痛1月”入院。入院前1月多于劳累后或活动量增加后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出汗及左上肢放射痛,休息后约10分钟症状可缓解,未正规诊治。 近1周来患者自觉上述症状较前加重,持续时间较前延长,遂至我院就诊,查心电图示“前壁导联ST段压低0.05-0.1 mv”,查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未见异常,以“劳力恶化型心绞痛”收入院。 入院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其中血小板180*10^9/L)。治疗方案依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南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追问患者既往史考虑出血风险低,于是采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方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维持量:阿司匹林100 mg+

替格瑞洛90 mg bid)。 3天后复查血常规较入院无明显变化,当天行冠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近端狭窄90%,于病变处植入支架1枚,术后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天后再次复查血常规,血小板为90*10^9/L,血红蛋白并未下降。 请示主任后,让立即停用低分子肝素,使用其他非肝素类抗凝药,这是为何呢?且看下文如何一步步揭晓。 1 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表1 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 纵览上表,多数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因,通常会伴随出血风险增加,而为何主任却让这一患者使用其他抗凝药呢?这就需要引出另一个概念——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表2 HIT分型和临床特点

下面先通过一张简易图介绍一下HIT形成的过程(图1) 图1:HIT形成简化图

血液净化中合并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

血液净化中合并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 刘艳红;肖素红;郑富霞;冯亚民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6(35)8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净化中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时间、恢复时间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病例9例,血液灌流病例70例,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20例,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的数量,观察出血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CVVH中1例在治疗第27h发生,血小板计数最低10×109/L,停用肝素48h血小板恢复正常;血液灌流中1例在治疗1h后发生,血小板最低67×109/L,停用肝素60h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血液净化应用肝素抗凝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动态监测血小板,对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外,必要时应用皮质激素和止血药物,间断输注血小板.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刘艳红;肖素红;郑富霞;冯亚民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62000;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62000;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62000;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12例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经验分析 [J], 刘蕾;夏平;邹静;张帆;万美燕 2.血液净化合并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 [J], 程大义;宋秋鸣;武道荣 3.血液净化并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 [J], 卿国忠;尹建亚;张克娜;李 霖 4.血液净化并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 [J], 卿国忠;尹建亚;张克娜;李霖; 5.连续性血液净化合并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报道 [J], 刘艳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疑似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十大要点(全文)

疑似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十大要点(全文)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由肝素-血小板4因子复合物IgG抗体介导的促血栓形成性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0.5~5%,国内报道HIT发病率为2.97%~16.5%,死亡率约30~50%。临床表现为肝素治疗后数天至数月发生血小板减少计数(与肝素治疗前相比)减低或不伴新发血栓,呈现出血与血栓矛盾状态。这为临床诊疗带来极大挑战。根据本院185例疑似HIT患者的诊疗数据结合最新欧美HIT管理指南汇集成疑似HIT诊疗思路,降低HIT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一、 HIT发病机制 HIT是肝素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肝素在体内与血小板4因子结合形成血小板4因子-肝素(PF4-H)复合物。通过PF4-H复合物暴露新的抗原决定簇导致产生PF4-H抗体(参与临床致病性免疫球蛋白通常为IgG 型)。通过血小板FcγIIa受体的介导下,触发血小板微粒生成,促使血小板活化,并释放促凝物质。使得机体处理高凝状态,易发血栓。PF4-H抗体的产生与肝素的来源(牛源性>猪源性)、类型(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发生率极低肝素浓度(大剂量、多次给药)明显相关。二、疑似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特征 特征1:一次性大剂量肝素应用史,如心脏外科手术。 特征2:肝素暴露后5~14天出现血小板计数降幅>50%。(肝素暴露当天计为0天;血小板计数降幅与使用肝素前相比)

特征3:伴或不伴有不明原因的新发血栓。 特征4:无其他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或当前因素无法解释的进行性血小板下降。 肝素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几乎是心脏外科不可替代的抗凝药。整形外科和心脏手术患者是HIT高发病率人群。心脏术后发病率约0.9~3%,受心脏病患者基数原因,其HIT发病绝对人数居各类人群之首。患者特征、肝素制剂类型以及临床用量与HIT发病风险相关。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期间183例疑似HIT患者,经 HIT-Ab(PF4-H)检测阳性率女;男为31.7%vs19.8%;HIT-Ab(PF4-H)结果强阳性率女:男为46.1%vs15.0%。以老年、心外科患者为主。以上结果与国外现报道数据一致。 血小板减少是HIT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且发病时间常为使用肝素后5-14天,少数患者可以发生急性或延时性HIT,通过发生在肝素使用24h 内数月后。血小板减少的计算是指患者使前基础水平与使用肝素后血小板计数的最低值进行比较,降幅常>50%,部分患者降幅>50%后,血小板计数绝对值仍高于正常值。临床表现特异性差,且发病隐蔽性强,常被临床医生忽视。急性HIT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如替罗非班诱导血小板减少症)进行鉴别诊断。 新发血栓是HIT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30%~50%。静脉血栓与动脉血栓的发生比例约4:1,常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肌梗塞等。其他常见并发症还包括肝素注射部位的皮肤坏死、坏疽全身炎性反应、肾上腺出血。

那屈肝素临床应用药学专家意见(2022)要点

那屈肝素临床应用药学专家意见(2022)要点 摘要那屈肝素是一种低分子肝素,使用方便,临床应用较广。可用于围手术期预防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血栓;联合阿司匹林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治疗及预防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的血凝块形成等。本文重点介绍那肝素的药剂学特点、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方案、特殊人群的使用、安全性问题及处理建议等,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参考,促进那屈肝素的合理应用。 肝素是由美国的Jay McLean于1916年发现的,必须静脉内给药,并需要经常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976年发现的低分子肝素(LMWH)是肝素大分子中的一部分,这一发现引入了一种新的、对患者更方便的皮下给药方法,且不需要频繁地监测APTT。1978年,全球第1个LMWH——那屈肝素问世,之后,其他LMWH 陆续被研发成功。目前上市的至少有9种化学性质不同的LMWH,除了那屈肝素是钙盐外,其他LMWH均是钠盐结构,且那屈肝素是临床最常用的5种LMWH之一。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剂的上市扩大了医生在抗凝剂方面的选择,然而LMWH 在急性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中仍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增加医务工作者对那屈肝素的了解,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客观、全面的用药参考,从而促进那屈肝素的合理应用。 1 那屈肝素的药剂学特点

那屈肝素是钙盐制剂,皮下注射后稳定、速效,钙离子是细胞修复的成分,使内皮细胞损伤得以修复,没有溶血作用,不会引起注射部位血肿、硬结。此外,钙离子可以增强LMWH抗a因子活性,加强抗血栓作用。 2 那屈肝素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那屈肝素通过与抗凝血酶(AT)结合,抑制凝血因子a活性,从而快速抑制血栓形成,但对凝血因子a影响较小。那屈肝素具有高效的抗a活性及较高的安全性。此外,那屈肝素发挥抗凝作用还可能与促进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合成和释放有关,产生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那屈肝素平均分子量为3 600~5 000道尔顿,皮下注射能很快被吸收并且吸收率近100%。在使用后约3h达到血浆峰值。那屈肝素抗a活性的半衰期较普通肝素长,大约为3.5h,而抗凝血因子a的活性在血浆中消失得很快。 3 那屈肝素的临床应用方案 那屈肝素目前主要应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血栓;联合阿司匹林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治疗;预防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的血凝块形成。其中,预防性治疗、治疗性用药均应采取皮下注射给药方式;血透治疗给药应通过血管内注射,不能

肝素钠、肝素钙等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重点(全文)

肝素钠、肝素钙等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重点(全文) 抗凝剂皮下注射临床上应用非常多,其相应的并发症也很常见。怎样正确注射而减少并发症,并且在新员工的入职季进行标准化的带教呢?且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抗凝治疗是VTE的防治基础。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抗凝剂皮下注射易导致皮下部位出血,同时伴有局部部位疼痛,降低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1、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 临床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剂型、名称、制剂性状和规格等,见表1:

2、注射工具的选择 抗凝剂注射针头越长,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越大。除预灌式注射器外,选择注射工具需根据个体体型、生理特点和抗凝剂剂型。对于儿童和消瘦患者,尽可能选择短型针头,捏皮注射时严格把握进针角度和深度,以降低肌内注射风险。 预灌式注射器由玻璃针管(中性玻璃)、活塞(橡胶)、针帽(橡胶)、推杆和/或注射针组成,其优势在于有完好密封的包装系统、高精度微量灌装,剂量准确,应用方便。 3、知情同意 向患方介绍抗凝治疗,告知抗凝剂皮下注射适应症、禁忌症。告知患者及家属抗凝治疗的潜在风险、对策和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充分理解和尊重患方知情选择,知情同意后签署《抗凝治疗知情同意书》。 4、操作流程和步骤 (1)注射部位 皮下注射部位主要为:

①腹壁。腹壁时国内外公认的皮下注射首选部位——腹部区域皮下组织层较厚,可降低药液外渗风险;所含神经纤维较少,痛感相对较轻;注射面积大、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影响;易被患者接受,便于操作。 ②双侧大腿前外侧上1∕3。此处皮下组织较厚,痛觉敏感度较低,远离大血管和神经,相对大腿其它部位较为安全。 ③双侧臀部外上侧。 ④上臂外侧中1/3。 不同注射部位药液吸收速度不同,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推荐意见1:对非妊娠期成年患者,无论单次注射或长期注射,抗凝剂注射部位优选腹壁。注射部位是,上起自左右肋缘下1cm,下至耻骨联合上1cm,左右至脐周10cm,避开脐周2cm以内。 推荐意见2:特殊人群注射部位选择,如对儿童患者,适宜选择臀部或大腿,对妊娠晚期(妊娠28周至临产前48小时)患者选择腹壁注射时,经B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

依诺肝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依诺肝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前言: STEMI应用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已有近50年历史,临床实践充分证明其有效性。80年代病理学研究发现UA/NSTEMI和STEMI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提示UA/NSTEMI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大量临床研究证实UA/NSTEMI应用UFH抗凝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早期(<5天)心血管死亡风险56%[1],奠定了UFH在UA/NSTEMI治疗中的地位。2002年ACC/AHA UA/NSTEMI治疗指南提出,UA/USTEMI的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优于普通肝素(UFH)。2002年以来又先后发表了多个高质量的LMWH用于ACS的临床研究,除继续探索对UA/NSTEMI 的疗效和安全性外,将LMWH引入了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在对这些临床试验结果仔细评估、分析后,2007年ACC/AHA和ESC UA/NSTEMI治疗指南[2,3]以及 2007 ACC/AHA STEMI[4]治疗指南更新了对低分子肝素的推荐,应用建议更加具体,明确推荐依诺肝素作为ACS抗凝治疗药物。 抗凝治疗的挑战之一就是平衡获益和风险,因此2007年ACC/AHA 和ESC UA/NSTEMI治疗指南强调了抗凝治疗前进行出血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患者的个体状况、基础疾病和治疗措施都会对出血风险产生影响,在选择抗凝治疗的方案时,要考虑选择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抗凝药物,减少出血风险,增加临床获益。 2007ACC/AHA、ESC指南的更新提示有必要结合国内外的临床数据,

将目前ACS抗凝治疗现状做一总结,正确认识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适应证和依诺肝素在ACS抗凝领域中的治疗地位,澄清一些临床使用误区和概念混淆,给基层医生提供较详实、准确、实用的依诺肝素抗凝治疗临床指导性文件。为此,国内心血管领域众多专家经过讨论,最终达成依诺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一.我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凝治疗现状 根据2005年GRACE研究报告[5],我国ACS抗凝治疗现状如下,患者接受UFH或LMWH抗凝治疗的比例在75%左右,其中接受LMWH 治疗的比例占50%以上,依诺肝素和其他低分子肝素应用的比例在50%和30%左右,说明低分子肝素在我国ACS治疗中应用率较高,对不同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倾向性不大。临床ACS抗凝治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低分子肝素给药剂量不规范,用药前缺乏出血风险评估,没有根据肾功能、年龄和体重调整给药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持续时间比较随意;延长低分子肝素治疗是否有益不明确;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容易混用,尤其是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交叉应用非常常见;PCI术中低分子肝素如何选择和应用;对不同低分子肝素之间的共性、差异性和适用范围存在认识不足。 二、依诺肝素药物机制和药代动力学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经过酶解或化学降解纯化后得到的产物,分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