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中美英文岛屿争议新闻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英语新闻语篇立场标记语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英语新闻语篇立场标记语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中美英语新闻的异质性和差异性逐渐凸显,其语言特点和立场表达方式也日益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理解和分析中美英语新闻中的语篇立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语篇立场标记(stance markers)是用于表达说话者或作者的态度、情感、观点、偏见或政治取向的语言现象。
在新闻领域,语篇立场标记的研究具有实际应用和理论价值。
了解新闻语篇中的立场标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内涵,更好地进行新闻媒体的选择和评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中美英语新闻语篇中的立场标记,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
通过语料库的收集和语料分析的方法,选取中美英语新闻样本,结合文本分析和计量分析的方法,探究新闻语篇中的立场标记在中美英语语境中的异同和差异,以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和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如下:1. 为实现更好的新闻报道和媒体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2. 为加深中美英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参考。
3. 为学术研究提供范例和启示,有助于深入理解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相关问题。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如下:1. 收集中美英语新闻语料,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和整理。
2. 对新闻语料中的立场标记进行识别和分类。
3. 分析和比较不同语境中的立场标记使用情况和类型分布。
4. 探讨立场标记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和表达意义。
5. 采用文本分析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对语料数据进行统计和图表展示。
四、研究预期结果1. 本研究将对中美英语语境中的立场标记进行全面的探究和分类,揭示出立场标记在不同语境下的功能和表达意义。
2. 通过对语料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本研究将为新闻媒体的选择和评价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依据。
3. 本研究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范例和启示,为深入理解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旨在从大量文本中自动检测和分类批评的技术。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评论的流行,对这种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社交媒体监控、在线评论分析、产品评价等领域。
中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与英文类似,都需要一个大规模的语料库来进行训练和测试。
语料库是由大量标注好的文本组成的,这些文本被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类。
训练模型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文本,将其划分为正面或负面。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关键步骤包括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模型评估。
在特征提取阶段,我们需要将文本转化为数值特征向量,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和分类。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词袋模型、TF-IDF、word2vec等。
在模型训练阶段,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如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给定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并生成一个模型来预测未知文本的类别。
模型评估的目的是测量模型的性能和准确度。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
我们可以通过将一部分标注好的文本从语料库中分离出来作为测试集,来评估模型在未知数据上的表现。
虽然批评性话语分析在理论上非常简单,但在中文中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
中文的语义和语法结构与英文不同,需要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来对文本进行处理。
中文的词汇量非常庞大,这可能会导致特征提取阶段的计算复杂度增加。
中文的词义多样性也会使模型训练和分类变得更加困难。
基于语料库的中文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可以用于社交媒体监控、在线评论分析等领域。
虽然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但通过合适的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算法,我们可以训练出高效的模型来自动分析和分类大规模的中文文本。
经典话语之中西方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中西方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摘要】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分析了中美日三国媒体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新闻报道,揭示了新闻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差异和话语权力,为读者批判性阅读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批判话语分析;新闻报道;钓鱼岛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公开话语如新闻报道、公共演讲和广告话语等进行比较分析,这种批评方法深入挖掘语篇背后存在的意识形态差异。
批评性话语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语言特征进行分析。
本文选取了中美日媒体关于钓鱼岛的3篇报道,探析新闻报道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差异和偏见。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fairclough 在其着作《话语与社会变迁》一书中阐述了当代话语分析新方法,提出了三维的话语分析框架,关注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的分析过程。
这三个层面的分析构成了科学的话语分析方法理论框架。
此外,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的功能分为三大语言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及物性完成的。
二、新闻报道分析本文选取了中国日报,美国华盛顿邮报和日本朝日新闻三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作为素材进行分析。
语篇的分类系统指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词汇的选择和搭配来完成的。
英语新闻报道有自身特点和结构,但它同其他语言文本一样,仍包含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和规则。
1、三国媒体关于钓鱼岛的名称的对比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在三个国家间仍然存在分歧,这首先体现在对钓鱼岛的命名问题上,首先看一下三国媒体对于岛屿名称的报道:中国日报:1)…around chinas diaoyu islands华盛顿邮报:2)…over control of tiny island.3)… sent to the islands,known as senkaku in japan,diaoyuin china 朝日新闻:4)senkaku islands;5)near disputed islands2、关于三种语篇的及物性及物性是系统功能理论概念功能中的重要的语义系统。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作者简介 : 璩超奕 ( 1 9 8 9一) , 女, 河南洛阳人 , 河南科 技大学硕 士研究 生; 任培 红 ( 1 9 5 5一) , 女, 河南 洛阳
人, 河南科技 大学硕士生导师 , 教授 。
批 评性 话 语 分 析 (c i r t i c a l d i s c o u r s e a n a l y s i s , C D A)自 2 0世 纪 7 O年代 以来广 泛 应 用 于各个 领 域 。作 为语 篇分 析 的 一种 重 要 分析 方 法 , 它 重 视 语 境 在话语 产生 、 传播 中 的作 用 , 它 着力分 析语 篇 中 的权 力结 构与 意识形 态 , 旨在研究 话语 、 权力 与
能揭 示研究 者预料 之外 的隐含 思想 。语料 库语 言 学 的定量研 究 和批评性 话语 分析 的定性研 究有 机
践, 话语 不 仅反 映社会 现 实 , 而且 建 构 社会 主体 、 社会 关 系 、 知识 和 信念 体 系 。“ 批 评 话 语 分 析 不 是单 纯对 文本 进行 客 观 描 述 , 而是 通 过 这种 描 述 揭示 文本 中隐 含 的 、 人 们 习 以为 常 的意 识形 态 意
第3 3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黄
冈
师
范学Leabharlann 院学报 Vo l , 3 3 N o . 4
Au g . 2 01 3
J o u r n a l o fHu a n g g a n g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基于语料库 的中美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一
义” 。 …㈣ 长期以来其一直以定 性研究为主 , 拘 泥于单个文本或文本片段的解读 。定性研究方法 因偏重主观性和缺乏代表性而遭到部分学者的批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项重要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他人的观点、情绪和态度。
在中文语料库上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更加具有挑战性,因为中文有着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复杂的句法结构。
为了进行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具有标注的中文批评性话语语料库。
这可以通过人工标注的方式来实现,标注人员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话语的含义和情感倾向,并加上对应的标签。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确保标注的准确性。
构建完成后的语料库可以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或者进行文本挖掘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情感分类和情感强度分析。
情感分类是将批评性话语划分为积极、消极或中性;情感强度分析是对批评性话语进行定量的情感评估,通常使用数值表示情感的强度。
除了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近年来也发展了一些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来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
这些方法在处理中文语料库上的效果相对较好,比如使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或者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情感分类。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用于舆情监测、产品评论分析、社交媒体情绪分析等方面。
通过分析大规模的中文语料库,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了解公众的意见和要求,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制定更合理的政策。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在中文语境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构建具有标注的中文批评性话语语料库,利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分析,可以从大规模的文本数据中提取批评性话语的信息,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和舆情管理的依据。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批评性话语在网络上越来越普遍。
批评性话语指的是针对品牌、公司、政治人物、社会事件等方面的指责或负面评价。
这些言论的发表不仅会对被批评对象造成影响,也会对社交媒体用户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
因此,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中,批评性话语分析已成为一项热门研究课题。
本篇文章将介绍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和实践。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指通过对大量已经标记的语料库进行分析,训练出具有分类能力的机器学习模型,用于对未标记的新文本进行分类,识别其中的批评性话语。
该方法的优点之一是可以使用较小的标记数据来训练模型,因为语料库中通常都包含大量的样本。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目标是将文本划分为批评性和非批评性两类。
批评性话语的认定不是单一的概念。
通常一些词语,如"坏"、"糟糕"和"负面"等,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通常需要较为复杂的算法来实现文本分类。
现有的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基于词汇的方法。
这类方法主要是基于构建词表,根据预先设定的卡方统计值,筛选出词项集合,然后利用词项集合计算文本的批评性评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但是需要预先构建词表,无法应对新的词汇的出现,同时也无法处理不同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
第二类是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包括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等。
这种方法基于大量的已标记语料库,通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未知文本的批评性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领域和语境的批评性分析,并且可以利用新的未知文本来进一步改进分类器。
第三类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注意力机制网络等。
深度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能,能够自动学习特征表示,使分类器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标记数据和计算资源,并且模型难以解释。
基于语料库的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性别问题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性别问题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性别问题
为例
周榆琪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下)》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文本来探究话语、意识形态和权力的一种语篇分析方法,采用语料库和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增加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该文以美国三家主流媒体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新闻报道自建小型语料库,在介绍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即系统功能语法,从词汇选择,情态,主述位系统,互文性的方面对比了媒体工作者对现代社会的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态度及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研究发现,在男权社会中,绝大多数的男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
【总页数】4页(212-215)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系统功能语法;新闻报道;性别歧视
【作者】周榆琪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重庆4013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基于语料库的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性别问题为例[J], 周榆琪
2.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为例[J], 林蔚; 潘洁。
英语语言学硕士开题报告: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南海问题”中美新闻报..
英语语言学硕士开题报告: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南海问题”中美新闻报道对比分析----英语开题报告论文-->英语语言学硕士开题报告: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南海问题”中美新闻报道对比分析一、课题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课题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是20 世纪70 年代末期语篇分析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在分析方法上,批评性话语分析坚持以M. A. 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分析工具,通过观察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历史背景来解释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应用在许多不同种类语篇的分析中,但最常见的是对新闻语篇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成为了大多数人获得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于“南海问题”相关的新闻报道在近几年一直受到关注,那么,就中美两国之间对于“南海问题”的看法上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差异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此本文尝试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对中美媒体关于“南海问题”的新闻报道做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双方在分类、情态,转换,及物性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来揭示隐藏在语言中的意识倾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内容三、经费及概算四、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实验地点或协作单位五、阶段进度计划六、阅读的主要-->1):80-96.[27]李金明.南沙海域的石油开发及争端的处理前景[J].厦门大学学报,2002,(4):52-59.[28]李国强.对解决南沙群岛主权争议的几个方案的解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4):79-88.[29]刘望余.英谌新闻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4) :176-178.[30]吴士存,《南沙争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年 1 月.[31]田海龙.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6 (2) :40-47.[32]田海龙.《后现代社会中的话语:批评话语分析再思考》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318-320.[33]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1996(1).[34]辛斌,苗兴伟.话语分析的两种方法论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a(4):66-70.[35]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b(2).[36]辛斌,陈腾澜.语篇的对话性分析初探[J].外国语,1999:(5):8-13.[37]辛斌.语篇互文性的批评性分析[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38]辛斌.体裁互文性与主体位置的语用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48-352.[39]辛斌.批评语篇分析方法论[J].外国语,2002(6).[40]辛斌.批评语篇分析:问题与讨论[J].外国语,2004(5):64-69.[41]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2]辛斌.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06a(2).[43]辛斌.《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的比较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b(3):1-4.[44]徐晓霞.中美政治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是一种带有挑剔色彩的语言表达,通常用于对事物、行为或个人进行负面评价。
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批评性话语已经成为公共舆论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因此,对批评性话语的研究和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语料库是一种用于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数据集合,包含实际语言使用的实例和样本。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可以对大型语言数据集进行分析。
该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批评性话语的类型、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特定背景下的使用。
在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中,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文本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电子邮件、论坛和博客等不同来源。
然后,需要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对文本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和实体识别等操作。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文本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并且可以提取出其中的各种语言特征。
接下来,需要针对批评性话语进行特定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情感分析算法来检测文本中的情感倾向。
此外,还可以使用主题建模技术来识别文本中的主题和关键词。
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内容和含义,以及批评性话语的使用方式和目的。
通过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批评性话语的种类和特征。
例如,批评性话语可以分为直接批评和间接批评两种类型。
直接批评通常是直接的、明确的批评表达。
而间接批评则是通过暗示、比喻和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进行批评。
此外,在批评性话语中,负面情感通常是主导情感。
此外,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批评性话语的使用方式和风格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在舆情监测领域,它可以帮助企业或政府了解公众对某一事件、产品或政策的反应。
在市场研究领域,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顾客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看法。
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们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批评性话语的动机和心理机制。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批评性话语是指带有批评或负面情绪的言论或评论,在当今社交媒体和网络文本中越来越常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量的批评性话语被发布和传播,对个人、组织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批评性话语的分析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批评性话语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分析,但大多是基于小样本或者是基于主观理解。
随着语言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构建并利用语料库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已成为可能。
通过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者可以更客观地了解批评性话语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进一步揭示其中隐藏的规律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利用语料库构建与分析批评性话语,结合数据科学和情感分析的方法,深入挖掘批评性话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批评性话语的分析,我们希望可以为社交媒体内容管理和网络舆论监督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和良性互动。
1.2 研究目的批评性话语一直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不仅是社会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而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近年来的热门研究方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语料库和运用相应的分析方法,对批评性话语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中的规律和特征,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批评性话语提供理论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批评性话语经常出现在各种场景中,比如新闻媒体、社交网络和日常交流中。
对批评性话语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语境,了解人们的情感倾向和态度。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语料库的构建和分析,揭示批评性话语的特征和规律,为我们准确地识别和理解批评性话语提供依据。
基于语料库的分析方法还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批评性话语的话语功能和语言形式,为我们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为语言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摘要】本研究基于语料库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
在构建语料库和分析方法方面,本文探讨了语料库的构建与特点以及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
接着,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探讨和研究结果分析,对批评性话语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验证和讨论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究批评性话语的特点和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通过这一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批评性话语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为语言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语料库、批评性话语分析、构建、特点、方法、应用案例、研究结果、实验验证、讨论、研究成果、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上表达意见和情感的方式变得多样化和频繁化。
在这个背景下,批评性话语成为了许多人表达不满和批评的方式之一。
批评性话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和情感色彩,往往带有负面情绪和批判性的词语,可以对对象造成负面影响。
对批评性话语进行分析和研究,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网络上的言论现象,也可以为舆情监控、情感分析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前关于批评性话语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尤其缺乏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深入分析。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大规模语料库,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批评性话语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
通过深入挖掘语料库数据,探讨批评性话语的特点、传播规律和影响力,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研究也将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批评性话语的自动识别和情感分析,为舆情监测和情感识别提供更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探索和揭示批评性话语的特点、形式和规律,从而深入理解人们在批评他人或事物时的语言表达和心理机制。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完善的批评性话语语料库,为语言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英语新闻语篇的解读与翻译策略——基于中国南海冲突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英语新闻语篇的解读与翻译策略——基于中国南海冲突新闻
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韦忠生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4(028)012
【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话语体现权利和意识形态。
《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有关南海冲突的11篇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显示西方新闻报道渗透着对新闻话语权的操控,主要体现在语篇、标题、词语分类和对话性。
西方主流媒体对
华新闻报道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在语言形式上进行有意识的选择,使语言表述功能最终服务于文本。
在解读新闻时,读者必须对其进行批评性分析,把握媒体的政治意图。
为了颠覆西方主流媒体对华负面报道,可以采用变译、改译和删译的翻译
方法。
【总页数】7页(P127-133)
【作者】韦忠生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国语学院,福建福清35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批评性话语分析与美国英语新闻语篇中的霸权主义——以两篇新闻报道为例
2.
英语新闻语篇的解读与翻译策略——基于中国南海冲突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
析3.英语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一篇新闻报道为例4.及物性视角下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中美贸易战的新闻报道为例5.英语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一篇新闻报道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美新闻报道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ewsReport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IssueShi Tingting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Supervised by Professor Han Meizhu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May2019Abstract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features in the texts and studi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texts.It reveals the ideology and power hidden behind the texts.Fairclough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CDA,and his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news discourse.Many researches on news discourse are conducted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as the basic framework.The situation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has aroused widely concern in the world in2018. North Korean leader Kim Jong-un and the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first met in Singapore after the Korean Peninsula split in1948.This summit brings a bright future for the Korean Peninsula.China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 released news reports about the summit.Therefore,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linguistic featur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news reports about this summit to reveal the hidden ideolo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DA with Fairclough’s Three-Dimensional Model.There are three questions in this research.1. What linguistic features are used to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of ideologies between the two newspapers at the description stage?2.How do the news sources and reporting modes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of ideologi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news reports at the interpretation stage?3.What are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at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of ideologies expressed in the two newspapers at the explanation stage?In this research,10English news reports from China Daily(CD)and10from The New York Times(NYT)are selected respectively on the summit from May to December in2018. These selected news reports are analyzed wi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The corpus analysis tool AntConc3.5.7was adopted to ensure the objectivity of research.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news media in the two countries differ in their coverage of the same issue.At the description stage,the transitivity and modality of the news reports are analyzed.As to transitivity system,material process,verbal and relational processes take a high percentage in China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China Daily uses more material and verbal processes than that in The New York Times,while relational processin The New York Time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China Daily.As to modality system,China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 mostly use median and low value modal verbs.China Daily reported this ev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mmit and called on both sides actively to promote the meeting process.In The New York Times,it can be clearly seen from the use of median value modal words when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talked about the summit.President Trump admired this summit as a historical moment,but when it refers the topic of denuclearization, American news reporters portray the United States as a powerful country that can ask North Korean government to take more actions on the process of denuclearization and show that the United States plays a dominate role in the denuclearization of the Korea Peninsula.At the interpretation stag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ews sources and reporting modes, specific source in news reports takes a higher percentage than semi-specific and unspecific source in both China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China Daily uses more specific source than The New York Times.As for reporting modes,the distribution of direct speech in China Daily takes a higher percentage than that in The New York Times,and the percentage of indirect speech in China Daily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ew York Times.China Daily applies more direct speech to make their reports more authentic for readers;The New York Times uses more indirect speech and semi-specific news source to imply the uncooperative image about denuclearization of North Korea.At the explanation stag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wo media,America advocates individualistic culture and has a tough foreign policy towards North Korea,which makes its news media emphasize the interests of their country. While collectivism is the main culture in China,which always supports the resolu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issue through the equal dialogu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research,it can help readers have a better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news reports.At the same time,it can also enhance people’s anti-control consciousness in news reading.Key Word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news discourse,the Korean Peninsula issue, ideology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不仅注重对语篇中存在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还深入研究产生该语篇的社会背景,从而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权利意识形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识别文本中包含的批评性语言。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并探讨其在中文文本中的应用。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语料库建立、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评估等。
首先是语料库的建立。
语料库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基础,它包含了大量的中文文本,这些文本可以是新闻报道、网络评论、社交媒体数据等。
建立语料库需要考虑到文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以及采集方法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其次是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将文本转化为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处理的数值表示的过程。
常用的特征包括词袋模型、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词向量等。
在中文文本中,可以使用中文分词技术将文本拆分成词语,然后计算词语的词频、逆文档频率等特征。
然后是模型训练。
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进行训练。
训练的目标是根据已有的带有标签的批评性话语样本,建立一个可以判断新文本是否包含批评性话语的模型。
最后是模型的评估。
评估模型的性能可以采用多种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
可以使用交叉验证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并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在中文文本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用户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批评和意见,以及对竞争对手的评论。
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帮助媒体和政府机构了解公众对某一事件或政策的态度和看法,从而进行舆情监测和预测。
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帮助保护个人信息和维护网络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暴力和侮辱性言论。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它在中文文本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建立语料库、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评估等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为企业和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在中文文本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语言学方法,旨在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识别出其中的批评性话语。
在中文语料库中,批评性话语通常可以通过对特定词语、短语、句法结构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分析获得。
批评性话语通常使用一些具有消极情感的词语和短语。
“糟糕的”、“差劲的”、“让人失望的”等词语,在语料库中频繁出现的可能是批评性话语。
可以通过计算这些词语在语料库中的频率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批评性。
批评性话语可能包含一些特定的句法结构。
带有否定词的句子、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子等。
这些句法结构通常与批评性话语相关联,可以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句法结构来识别批评性话语。
批评性话语通常带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倾向,包括愤怒、失望、不满等消极情感。
通过分析文本中表达情感的词语和短语,包括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等语法成分,可以判断其是否属于批评性话语。
批评性话语还可能包含一些上下文信息,比如具体的事件、人物和场景等。
通过对语料库中的上下文信息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批评性话语。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词语、短语、句法结构、情感倾向和上下文信息等多方面的分析方法。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地识别出中文语料库中的批评性话语。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舆情分析、社交媒体监测和网民态度分析等领域。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大量的用户评论和互动内容成为了研究文本分析领域的重要资源。
批评性话语作为用户情感和观点的重要表达形式,对于产品营销、舆论监控以及舆情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大多集中在英文领域,对于中文语境下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还相对较少。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爆炸,用户评论和互动内容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这对于传统方法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通过构建大规模的中文语料库,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批评性话语的自动分类和情感极性判断,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上的瓶颈问题。
本研究旨在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根据中文语境下用户评论和互动内容的特点,构建适用于中文环境的批评性话语分类模型,从而实现对中文批评性话语的自动化识别和分析。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中文语境下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舆情监测、产品营销等领域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现在请你输出中关于的内容。
本研究旨在利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对批评性话语进行分析,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丰富语料的数据集,探讨批评性话语的特征和模式。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批评性话语在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特点;2. 探索批评性话语的语言特征,包括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句子长度等方面;3. 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模型对批评性话语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4. 分析不同类型的批评性话语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中的影响力和传播情况,为舆情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批评性话语的特点和规律,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对语料库中的批评性话语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人们在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文本中表达批评情感的方式和特征,有助于揭示人们对事件、产品或服务等的观点和态度。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报纸新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报纸新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张英英;任培缸【摘要】The critical analysis of news discourse is the main concern of th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hich serv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traditional critical analysis on the news discourse is criticized lacking of objectivity and validity. While the corpus technology, such as frequency, keywords, collocation, prosody is s remedy to the drawbacks of the traditional critical analysis on news discourse.%新闻语篇分析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传统的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建立在研究者选择的单个或者少量文本之上,主观性强,可信性差。
将语料库技术应用于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新闻语篇研究的片面性,主观性以及缺乏代表性等不足。
【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2)003【总页数】2页(P109-110)【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语料库;新闻语篇分析;意识形态【作者】张英英;任培缸【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Roger Fowler 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学家通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示语言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英文岛屿争议新闻报道的批判性话语
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英文岛屿争议新闻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近年来,中美英三国之间的岛屿争议成为了国际新闻的焦点。
岛屿争议与领土争端经常成为引发国际关系紧张和冲突的导火索。
本文将通过对中美英三国岛屿争议新闻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探讨不同媒体对于岛屿争议的表述方式以及其中存在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通过语料库分析不同媒体对于岛屿争议的报道差异。
语料库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产物,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新闻报道文本。
我们将以中美英三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为例进行分析,包括中央电视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
通过对这些媒体报道的不同表述方
式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是如何受到政治和民族因素的影响的。
在分析语料库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标题的选择。
不同媒体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标题,以突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例如,中央电视台可能会使用强烈的措辞来支持中国的主权立场,而CNN和BBC则会相对保持中立,更多地采取客观的报道方式。
其次是报道的角度。
在报道中,媒体可能会倾向于强调不同的事实和观点,以符合其国家或媒体的利益。
再次是对于证据和事件的解读。
不同国家的媒体可能会对同一组证据给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估,以支持本国的主张。
最后是报道中的情感色彩。
媒体可以通过措辞和表情来传递对岛屿争议的情感,如愤怒、痛苦或者幽默,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媒体对于岛屿争议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报道中,媒体往往会凸显自己国家的立场,并以此来塑造读者的观点。
这种现象反映了媒体作为舆论阵地的特点。
媒体可以通过特定的话语表达来操纵公众的态度和观点,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在这种批判性话语分析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语料库分析只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主管臆断。
此外,由于语料库的选择和数据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对整个新闻报道普遍的情况做出全面的判断。
总之,基于语料库的中美英文岛屿争议新闻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表述方式,并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在新闻报道的时代,我们需要审慎对待信息,并通过批判性思维去理解新闻报道背后的真相。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岛屿争议的本质,并为解决争端提供更加客观和公正的观点和意见
综上所述,媒体对于岛屿争议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存在差异,既反映了媒体作为舆论阵地的特点,也揭示了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通过语料库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方式,并理解其中的真相。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批判性话语分析存在的局限性,需要审慎对待信息并运用批判性思维。
只有通过客观和公正的观点和意见,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岛屿争议的本质,并为解决争端做出贡献。
因此,在新闻报道时,我们应该保持睿智和冷静,以求真相为目标,避免被媒体的情感色彩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