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山流水致家国》教学目标:1、学生古琴曲让学生了解古琴文化及相关知识;2、通过欣赏体验,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3、相关音乐知识的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1)中国十大古乐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二、讲授新课:1、展示课件:古琴图片,简介古琴文化及相关知识: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
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古琴最常用的定弦方法被称之为“正调”,如果我们用唱名来说的话,应是这样:Sol、La、Do、Re、Mi、Sol、La。
古琴采用的是独特的记谱方法,称作“减字谱”。
所谓“减字”,就是将古琴的演奏技法术语所用的字加以简化,比如弹琴时右手的“勾、剔、抹、挑”,就变成了“勹、易、木、乚”;左手的“吟、猱、绰、注”,就变成了“亽、犭、丄、氵”;再加上弦数、徽位的提示,就形成了减字谱。
2、欣赏作品《流水》(重点)(1)看视频了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2)介绍《流水》遨游太空的故事,让学生参与进来。
(3)作品欣赏:琴曲《流水》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表现了人们对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和赞颂。
乐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
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三段。
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
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第二部分包括四、五两段,是乐曲的展开部分。
它通过主题音凋的变化加以发展,音乐情绪欢快、跳跃,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集成江河,一泻千里。
第三部分由六、七两段组成,这就是张孔山增加的著名滚拂段落,实际上也是乐曲的华彩部分。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山流水志国家————文人情致教学目标:1、通过视频短片去了解一些古琴的知识,知道古琴与古筝的区别2、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知道古琴中泛音,按音等音色特点及滚拂指法的运用,体验并感受音乐的表现意境。
3、对比欣赏筝曲《高山流水》,简单说说两首作品不同风格特点。
4、拓展性欣赏《梅花三弄》及《十面埋伏》等音乐片断,了解中国十大古曲以代表性的古代乐器。
5、通过学习,让学生热爱祖国古老的艺术形式,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对古琴曲音色特点的分辨。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深深了解古琴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设计理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重点放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启发学生自己探索。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播放三国里空城计中诸葛亮弹琴的短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提问: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导入语:(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却在城楼饮酒抚琴。
他之所以能够退却敌兵,当然是因为他的深谋远虑,智慧过人。
但他弹琴的本领此时作了睿智的翅膀。
)在这里,古琴就不单单是一种乐器了,我们今天就来一起了解古琴这个乐器,感受一下古琴艺术的魅力。
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古琴是文人必修的乐器,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化身。
千百年来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2.课件展示:古琴图片,文字简介: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称“七弦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音色有三种: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实或虚,清越明亮。
(琴音韵极佳,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其实,古琴最初为5弦,据传,周文王为纪念死去的儿子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鼓舞士气又加了一根弦,因此,古琴又被称为“文武七弦琴”。
精良的古琴一般都在琴的背面镌刻书法、印章。
其内容一般包括诗文、制造者的姓名及年代,体现了古琴的文墨之美。
:高山流水志家国-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引言《高山流水志家国-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是一份为中小学生提供的音乐鉴赏教案。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最美妙的艺术之一,而鉴赏音乐也是我们与音乐产生更深层次联系的一种方式。
通过这份教案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本教案的教学重点如下: -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乐器分类 - 了解音乐的曲式和节奏 - 掌握常见音乐的演奏方式和表现技法 - 培养对音乐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教学流程第一节:基本元素和乐器分类本节课主要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
同时介绍乐器分类和具体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教学内容•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乐器分类:吹奏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键盘乐器等•乐器特点和演奏方式教学目标•能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乐器分类•能够分别听辨出乐器演奏的不同声音第二节:曲式和节奏本节课介绍音乐的曲式和节奏,重点介绍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曲式和节奏。
教学内容•音乐的曲式:主题变奏曲、奏鸣曲、交响曲等•音乐的节奏:拍子、节拍、速度、节奏型等教学目标•能够熟悉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曲式和节奏•能够感性理解节奏对音乐的影响第三节:演奏方式和表现技法本节课介绍常见音乐的演奏方式和表现技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将按不同乐器进行分类,重点讲解钢琴和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教学内容•常见乐器的演奏方式和表现技法•钢琴和小提琴演奏技巧教学目标•能够了解常见乐器的演奏方式和表现技法•能够感受不同乐器的演奏风格第四节:情感和审美体验本节课介绍音乐对情感和审美体验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情感和审美的角度进行音乐鉴赏。
教学内容•音乐对情感和审美的影响•音乐鉴赏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教学目标•能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能够通过音乐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总结本份教案主要介绍了音乐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音乐鉴赏》
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古琴曲《流水》
2、学习古琴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这节课选择《流水》作为重点欣赏曲目,是依据教参建议《高山流水志家国》学习重点是《流水》,本节内容也包括古琴文化的学习。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认识古琴、喜欢古琴,从而关注古琴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学情分析:学生对古琴音乐知之甚少,许多学生都没有见过古琴,所以对作品的欣赏会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欣赏古琴曲《流水》
2、了解古琴的音色、演奏技法及如何表现水的
各种形态
3、理解古琴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理解古曲《流水》的表现内
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学习古琴基本演奏技法以及各种激发在作品中的
作用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法、问题预设法、参与体验法
教学设备:古琴、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音响等教学过程:
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和刚过去的G20峰会上学生熟悉的片段,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能够从,音乐要素出发赏析音乐。
并了解经历千年的古琴文化,如今拥有新的历史使命,焕发新的光彩。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高山
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古琴、了解古琴文化,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聆听《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熟悉《流水》主题,视唱乐曲第一、二部分,分段感受情绪。
区别古琴和古筝的不同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寻琴学在古琴音乐文化中的艺术宝藏,培养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我国传统音乐古琴曲的欣赏,高中学生思维较活跃喜欢流行、快节奏的音乐,古琴音乐对于他们而言会感到枯燥,
所以这节课要尽量利用多媒体,使这节课上的轻松活泼,丰富一些,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
3重点难点
1、通过听、看、讨论、探究等活动,体验《流水》的意境,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视唱乐曲第一、二部分,分段感受情绪。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视频导入
课前视频导入(播放影片中的古琴片段)。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初步了解古琴的文化、音色以及古琴谱的传说故事。
(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人文音乐,聆听古琴曲《流水》,结合音乐要素分析乐曲结构,从而形象地感受乐曲所描绘的不同形
态的流水。
(三)体验蕴含于古琴曲中丰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进而培养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重难点:
重点:鉴赏古琴曲《流水》,通过不同手段分析乐曲。
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音乐。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鉴赏《流水》作为重点内容学习,课上教师提供视频《流水》音响资料,完整鉴赏与分段落聆听相结合。
(二)利用课本教材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教师提供视频学习资料和古琴实物,让学生了解古琴的历史、古琴的形制、
与古琴相关的音乐故事丰富学生的知识,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重点放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上。
(二)拓展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世界的蕴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一)在新课改过程中,应注重师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边听边看边讲”的学习方式。
五、教具准备:钢琴、幻灯、古琴、香炉
五、教学过程。
(完整word版)《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威海市课程资源参赛课例教学设计《高山流水志家国》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执教者:乳山市第一中学王翠娜《高山流水志家国》【执教教师】乳山市第一中学王翠娜【使用教材】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理念】古琴曲淡泊、优雅、深邃,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平淡无味”,由此,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导学生凝神静听,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材分析】“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国”这一节,选择了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流水》和《广陵散》为学习内容.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
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谱源于《神奇秘谱》曲式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
第一部分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
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展开部分。
它通过主题音凋的变化加以发展,音乐情绪欢快、跳跃,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集成江河,一泻千里。
第三部分这就是由四川演奏家张孔山增加的段落,实际上也是乐曲的华彩部分。
表现流水悠然自得的在太阳光下旋转缓缓流淌. 第四部分包括八、九两段,是乐曲的再现部分,形象地表现了流水似乎已经穿越急流险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浩浩荡荡地注入大海。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原为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今扬州地区)的民间乐曲。
该曲早期书中并无记载,很多数琴家是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乐曲。
这首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庞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为中华民族古老的音乐文明提供了闻之有声的实例。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时间上讲有较大的区别,学生对古琴的了解很少,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古琴,怎样才能让我们今天的高中生熟悉和喜爱古代问人的艺术歌曲,还是有相当的难度。
我有这么几方面的着手点。
1、从学生实际出发,太过专业的内容少讲,教学上,把离学生相对远的知识尽量拉近,在共同谈讨中渗透理解。
2、通过欣赏电影、讲故事、听音乐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带上一把古琴放在讲桌上,让每个学生过来弹奏感受古琴这件乐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古琴,初步了解古琴文化、历史及有关古琴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古琴曲《广陵散》、《流水》(重点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的风格特征。
3、情感价值态度观:通过对古琴及古琴音乐与文化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文人艺术情怀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联系现代人学习古琴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和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听、看、讨论、探究等活动,体验《流水》的意境和古琴的风格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对古琴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器乐古琴。
教学方法讲授法、聆听感受、参与体验、探究讨论等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导课:首先请学生欣赏电视剧《孤芳不自赏》里第一集,白聘婷在城楼上弹奏古琴的一段视频。
问:刚才的短片是?女主角弹奏的乐器叫什么名字?二、新课教学(一)、认识古琴(多媒体展示古琴构造及相关介绍)古琴——是中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2400 多年的历史。
古琴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
一开始五根弦,周代发展为七弦。
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行制已基本稳定,一直延续到现在。
减字谱——减字谱的每一块字都是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的复合字,近似演奏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属于指法谱。
新课标教案24高山流水志家国
新课标教案24高山流水志家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山水之音”中的第24课“高山流水志家国”。
详细内容包括:1. 了解中国古代琴曲《高山流水》的背景和作者;2. 欣赏并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3. 探讨《高山流水》所体现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的历史背景,感受其音乐魅力;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3. 引导学生理解家国情怀,培养爱国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高山流水》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难点:理解《高山流水》所蕴含的家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琴谱、黑板;2. 学具:笔记本、笔、音乐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高山流水》的好奇心;2. 新课导入:介绍《高山流水》的作者、历史背景及音乐特点;3. 欣赏与分析:播放《高山流水》片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高山流水》所体现的家国情怀;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用文字描述自己对《高山流水》的感受;六、板书设计1. 课题:《高山流水志家国》;2. 内容:作者:伯牙与子期历史背景:春秋时期音乐结构:分为九段,分别为:起、承、转、合、起、承、转、合、尾声表现手法:以山水为主题,运用丰富的音乐形象表现家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高山流水》听后感;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内容需包括对音乐结构、表现手法及家国情怀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琴曲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2. 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3. 教学难点中的理解《高山流水》所蕴含的家国情怀;4. 教学过程中的欣赏与分析;5. 作业设计中的《高山流水》听后感。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内容:1. 欣赏:广陵散流水2. 知识:古琴3.拓展与探究:教学目标:欣赏两首古琴曲-----《流水》和《广陵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我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我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的知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二.导入新课:1.导言: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基本上由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构成。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
所以,通过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才能使我们真正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2.名人名言:伟大的艺术都不失为民族与社会的写照。
-----黄自3.“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导入:4.出示课题:三.新课教学:1.古琴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
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发展为七弦。
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延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行于民间。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
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襄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册。
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入了一个具有印象可循的时期。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03
1、欣赏《广陵散》和《流水》,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重点内容)
2、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的知识。
3、关于“音乐能否表现出具体的情景?”的讨论与思考(难点内容)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导入
故事导入
视频播放
过程
音乐赏析
课件演示及讲解
小结
古琴及中国古代音乐简介
课件演示及讲解、讨论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书面练习□制作作品□测验□其它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音乐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单元
十四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程名称
高山流水志家国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在教学过程中,欣赏两首代表性作品——《广陵散》和《流水》,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的风格特征。
2.学情分析
高一学析的能力。但是对于现今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良莠不齐的流行音乐充斥着高中学生耳朵。什么是经典?什么是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是困惑的,这也与当今社会教育理念有关,同时,大部分高中学生音乐知识薄弱而且差异性较大。此时就需要教师担当起“解惑”的任务,从而更多的,更准确的向学生传达音乐知识,带给学生更多的音乐体验。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园》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高山流水志家园》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高山流水志家园》这一音乐课程的学习主题围绕着中国古琴曲与音乐美学展开,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琴曲的魅力与内涵,体验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课时将重点学习《高山流水》这首古琴曲的背景、演奏技巧及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及音乐风格特点。
2. 技能与操作:掌握古琴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初步弹奏《高山流水》的部分乐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高山流水》,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于音乐美学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高山流水》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技能评价:在课后的分组练习中,通过互相观察、互评和教师指导,评估学生的古琴演奏技能提升情况。
3. 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评价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录音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感受古琴曲的魅力。
2. 背景介绍:讲解《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及作者生平,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3. 乐理知识:介绍古琴的基本构造、音律及演奏技巧等基础知识。
4. 乐曲分析:分析《高山流水》的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元素,让学生初步掌握乐曲的结构和特点。
5. 演奏示范:教师进行《高山流水》的演奏示范,让学生感受古琴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6. 学生练习:学生尝试弹奏《高山流水》的部分乐段,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巩固。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高山流水》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高山流水》的部分乐段,并记录练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课后练习,互相观察、互评,提高演奏技能。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高山流水志家园》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乐曲中“高山流水”的寓意,理解音乐主题的含义。
2. 通过聆听、欣赏、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高山流水”的寓意,理解音乐主题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素材,包括乐曲、音频、视频等。
2. 制作教学PPT,用于展示相关图片、文字和音乐素材。
3. 安排小组活动,分组进行讨论和创作。
4. 安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为第二课时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些名家的山水画,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说出这些山水画的主要特点。
然后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生词1.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用各种方法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2.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纠正字音、断句等方面的错误。
3. 指名板书新词,并让其他学生给这些字正音、释义。
4.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新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词的印象,然后让学生齐读新词。
5. 让学生找出文中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什么原因容易写错?强调要注意区别“籍”与“藉”,以及“盘旋”与“盘旋而旋”的区别。
(三)整体感知1.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2. 讨论并归纳段意:第一段:引子,介绍《高山流水》的历史及由来。
第二段:正文,介绍“高山流水”的故里及其特点。
第三段:结尾,写故里的流水依旧“高山流水”,知音难遇的感叹。
3. 学生针对段意提出的问题和教师归纳的问题进行讨论。
问题归纳:(1)什么是“高山流水”?(2)故里有什么特点?(3)作者为什么发出知音难遇的感慨?4. 让学生带着“乐者,心之动也;而未始有乐之志”去深入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内涵。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
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古琴、了解古琴文化,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聆听《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熟悉《流水》主题,视唱乐曲第一、二部分,分段感受情绪。
区别古琴和古筝的不同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寻琴学在古琴音乐文化中的艺术宝藏,培养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我国传统音乐古琴曲的欣赏,高中学生思维较活跃喜欢流行、快节奏的音乐,
古琴音乐对于他们而言会感到枯燥,
所以这节课要尽量利用多媒体,使这节课上的轻松活泼,丰富一些,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
3重点难点
1、通过听、看、讨论、探究等活动,体验《流水》的意境,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视唱乐曲第一、二部分,分段感受情绪。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视频导入
课前视频导入(播放影片中的古琴片段)。
《高山流水》说课稿7篇
《高山流水》说课稿7篇《高山流水》说课稿1一、说教材《高山流水志家国》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的内容。
本课将主要对古琴曲《广陵散》、《流水》进行欣赏、学习。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古代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琴曲的欣赏、聆听,激发学生们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作品、讨论探究等过程,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感受,思考、总结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通过对古琴曲的欣赏、聆听,能够概括、总结出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思考及相关知识了解,感受并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二、说学情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
同时他们对音乐审美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也逐渐上升,学习自觉性也已经形成,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缺乏指导性,因而他们的音乐生活多是盲目的。
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法】视听结合法、讲授法、示范法等【学法】小组讨论法、听赏感受法等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发思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虑到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导入部分,我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伯牙遇知音”的故事,来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课前预习,检查反馈通过小组派代表总结回答讲解方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归纳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
(三)赏析作品,理解升华初次聆听古琴曲《流水》片段,感受古琴特有的音色,及这种音色所表现出的特有的音乐风格。
复听古琴曲《流水》片段时,请同学们结合课前“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分小组感受、讨论、思考,作品的音乐情绪,及所表达的内容。
之后再请同学们对比聆听,与这首作品风格完全不同的《广陵散》,同样,分小组讨论、思考这首作品的音乐情绪,及所表达的内容。
(四)巩固总结,拓展延伸首先。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13)
古琴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琴音乐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二.知识与技能1.学习古琴的相关知识2.关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3.欣赏古琴曲《流水》,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三.过程与方法聆听古曲时要求学生“凝神静气”,展开联想。
教学重难点欣赏并分析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音乐的独特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在我们上课一开始,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古琴与萧合奏的《红颜劫》)师:这段旋律你们应该很熟悉吧?师:对,就是《甑环传》的主题曲,那么,同学们知道视频中演奏的什么乐器吗?(生回答,古琴古筝萧)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件有着千年历史的乐器——古琴。
三.新课教学(一)认识古琴古琴这件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也有365天。
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
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
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添加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
十三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象征闰月。
起到标记音位的作用,它是弹奏按音时,按弦位置的标记物和弹奏泛音的节点。
古琴演奏指法:右手指法主要有抹挑勾剔打摘拖等左手指法主要有吟揉注进等(二)欣赏古琴曲《流水》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听一段音响。
(师问什么声音,生答水流的声音)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这种大自然的声响每天都可以听到,古代的音乐家又是怎样用音乐来表达这种自然的音响呢?1.初步聆听古琴曲《流水》。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乐曲欣赏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出总结2.分析聆听并讲解演奏指法起:引子+第2段和第3段泛音具有跳动性仿佛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缓缓流出教引师用古琴演奏泛音并做演奏要点讲解请1至2名学生演奏承:第4段和第5段按音演奏乐曲的展开部分音乐情绪欢快跳跃回波音型富有流动性犹如一股股山泉溪流汇成江河教师用古琴演奏按音并请学生演奏转:第6段和第7段滚拂段落华彩部分仿佛流水悠然自得地旋转缓缓游动描绘了水石相撞漩涡急剧转动等景象教师讲解滚拂指法并示范请1位学生演奏合:第8段和第9段再现部分变化重现了第二部分的按音曲调流水由动态转为静态(三)知识拓展师:刚才有同学错把古琴当做了古筝,那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对比一下古琴和古筝的音色1.对比聆听2.分析音色的不同(四)课堂小结古琴艺术为中国所独有,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杰出代表。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的音色、古琴的文雅深邃等风格特征。
2.通过自学探究,使学生了解古琴的历史、有关古琴的典故等古琴方面的知识。拓展学生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四)总结
一曲《流水》让我们结识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一曲《流水》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华古琴的渊源文化,从而又进一步了解到了一些中华传统音乐的精髓作品,中华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在今后的道路上同学们能够更多的去了解,去传扬,愿古人传世之音延绵今世之情!
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信心,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
学生在这种气氛中直接进入音乐。
这一时刻从意境中过渡到直观的看演奏家演奏古琴,从而从故事中过渡到知识——古琴上来。
(二)正课
2.古琴(视频课件资料)
顺其自然的了解古琴
不产生任何枯燥感觉。
3.在《流水》的音乐中了解关于古琴的知识与图片。
畅谈古琴文化
用《流水》音乐作陪衬,了解古琴文化始终音乐不断,气氛不变,既加深了《流水》的印
2.古琴深邃的历史文化。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一)导入
一曲《高山流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让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走进中国古代音乐、走近古琴,来感受中华文人情致、感受——高山流水志家国。(出示课题)
在这种气氛中进入课题。
让学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进入到主题就不会感到枯燥,而是追求一种意境!
1.欣赏由演奏家演奏的《流水》全曲。(视频课件资料)。其实是第二次欣赏《流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
教材第十四单元中有两节课来介绍中国民族音乐。
《高山流水志家国》是第一节。
让学生从古琴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我国从古至今的音乐发展简史,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反映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
本课主要通过欣赏古琴曲《流水》,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初步了解我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的知识。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使其主动地感受古代音乐,挖掘其特点和身后的历史底蕴,在交流中共同提高和进步。
作品分析:古琴曲《流水》是我国十大古乐器曲之一。
作品通过对涓涓山泉的描绘和对奔腾江河的刻画,表达了人们对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寄寓了人类一种百折不回、开拓进取的精神。
《流水》这部作品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子,段落节拍较为自由,旋律不甚明显。
几个八度大跳,隐约奏出乐曲的主题,这部分展示了水的整体图像。
第二部分运用语音和同音装饰的手法,让音乐跳跃的个性创作出流水自由流转的场面。
第三部分则是全曲高潮,演奏者精湛的演技可让听众明显感受到切分节奏和模进带来的水的生气,滚拂疏落有序,使音色华丽而层次清晰,出色描绘了水石相撞、漩涡急转的景象。
不协和音响更是增添了水的冲击力,而短小的泛音则让人联想到流水一路碰撞,继而汇流成河,最终自由流淌的那份不同寻常的欢跃和释然。
本部分与第一节形成呼应,音调沉着自信,加深了歌唱旋律,滚拂的再度使用,强调了流水的特征。
收尾处富有透明色彩的泛音,生动描绘了流水由动转静,从穿越急流险滩到自由流淌,气氛由紧张过渡到安稳,人的神情也随之放松下来,油然生出春光明媚、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的惬意。
学情分析:这些孩子是文科班的学生,有一定的文学基础,但要把自身的文学修养和音乐知识结合起来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
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去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逐渐形成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主要通过“听”、“看”、“感受”“体验”等并用语言、肢体语言对音乐作品进行情感表达。
教师带领学生对我国古琴的相关知识梳理,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欣赏分析乐曲中,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总之,在高中音乐教学当中,就需要紧紧把握一个“情”字,调动一切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感情,真正让音乐感化孩子。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习和探究古琴曲《流水》,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聆听古琴曲《流水》,以“听”、“看”、“感受”“体验”等并用语言、肢体语言对音乐作品进行情感表达。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琴构造,以及古琴谱、古琴的传说故事。
分辨古琴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加强对乐曲泛音部分主旋律的感受。
难点:学生欣赏古琴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看”、“感受”“体验”等并用语言、肢体语言对民族传统的曲式结构“起、承、转、合”进行情感表达。
更进一步的了解古琴弦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媒体资源运用说明1、用希沃5制作课件,添加有关乐曲的视频和音乐。
在减字谱教学中让学生在希沃白板中使用画图工具勾画出符号。
让学生运用希沃5的教学软件,(希沃教学助手)利用同屏技术实现学生的演示弹奏方法。
2、希沃授课助手(用手机连接白板利用同屏技术让后排学生也能清楚古琴的构造)3、给同学们提供有关古琴减字谱以及古琴曲《广陵散》、《梅花三弄》的网址链接。
5、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将音乐截取为四大部分),视频(对视频进行制作插入文字和图片。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设计方法本课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拓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希沃白板软件和希沃授课助手软件,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本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以情景教学法贯穿于全课,以古琴曲《流水》为主线的形式及运用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和谐、快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与热情,在活动中融入到音乐的世界中。
课堂上真正地去关注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聆听—体验—演唱—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中,加深了学生对古琴曲的感受,了解到古琴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达到对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学用具:古琴、多媒体、手机,舞蹈服水袖学生学具(用橡皮筋和书制作的古琴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教师用古琴弹奏乐曲。
思考:(1)乐曲是由什么乐器弹奏?(2)音色特点是怎么样的?(古琴,它的音色深远,悠长)2、教师课件讲解乐是琴的象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在听老师弹奏的古琴曲中以观察、欣赏、感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开始教学,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中获得喜悦,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为后面的欣赏做铺垫。
二、感受古琴的魅力1、琴之形制师:古琴浑身上下都蕴涵着中国文化的内涵。
琴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
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也可说与人身相应),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后来文王思念其子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
合称文武七弦琴。
【资源说明】: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所以我用手机连接希沃授课助手用大屏幕来解决部分学生看不清古琴构造的问题。
2、初次聆听,感受《流水》作品师:天地之道,万物之和便是古琴的化身,让我们一同去感受古琴曲的,聆听古琴曲《流水》。
(1)介绍《流水》(播放《流水》主旋律音乐,为后边演唱主旋律做好铺垫)(2)请学生讲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3)思考:分析听到几种流水形象,并用诗或词描述。
(小组讨论并分享小组成果)【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用手机和希沃白板同步视频清晰地观察了古琴的构造。
并引入高山流水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更好的欣赏作品打下基础。
通过小组讨论,加强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分段聆听1、聆听《流水》第一部分起(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思考:聆听第一部分根据音乐要素(速度、力度、节奏、音区)分析流水形象,用词语描述流水形象。
(学生认真聆听,自由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有一种滚珠玉般的效果,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2、认识减字谱,试唱乐谱,感受旋律。
师: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主旋律乐谱,引导学生积极找出减字谱。
(1)老师讲有关古琴减字谱故事。
(红楼梦中,贾宝玉说林黛玉看的古琴乐谱是天书)(2)老师运用多媒体介绍古琴减字谱和演奏方式。
(3)学生运用多媒体希沃白板中画图工具勾画减字谱进行讲解。
(4)学生在古琴上示范。
(5)教师运用多媒体希沃白板画图工具勾画泛音的符号标记,分析曲式结构。
(6)师:弹奏古琴泛音主旋律(学生聆听)思考:听一听音色特征是怎样的?(7)跟随老师弹奏的泛音旋律清唱乐谱。
感受泛音音色。
教师归纳总结:这部分是五声宫调式的结构,旋律古朴含蓄。
泛音音色的旋律让这段乐曲更加清脆、明朗。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聆听、感受第一部分,老师讲述古琴减字谱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希沃5中画图功能勾画出减字谱,讲述减字谱的有关知识。
并让学生也在希沃5白板中勾画减字谱,在古琴上讲解示范。
教师弹奏古琴泛音和学生一同聆听、感受、演唱泛音主旋律,以上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性与集体参与意愿,又是学生整堂课的整体表现的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3、聆听《流水》第二部分承(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思考:将第一部分起和第二部分承进行对比,根据音乐要素(速度、力度、节奏、音区)分析流水形象,用词语描述流水形象。
(学生认真聆听,自由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同学们描述的很形象,这段乐曲是用按音演奏的曲式。
是乐器的展开部分,情绪更加欢快,跳跃。
犹如一股股山泉小溪已出山汇流,渐有风发水涌之势。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运用多媒体,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音乐对比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聆听、感受第二部分。
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发表独特见解。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4、聆听《流水》第三部分转(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思考:(1)将第二部分承和第三部分转进行对比请同学们聆听第一部分根据音乐要素(速度、力度、节奏、音区)分析流水形象,并用词语描述。
(学生认真聆听感受后描述)。
(2)出现了怎么样的演奏技巧,用肢体动作感受。
(学生用自制的古琴模仿滚拂的演奏手法)教师归纳总结:这是《流水》作品中著名的滚拂乐段。
第六段描绘了水石相撞、漩涡在急剧转动等景象。
有力的刻画了江水奔流不息,一往直前的特征。
第七段是精彩的泛音滚拂,描述流水在阳光下充满了欢乐和自信。
师:同学用自制的古琴再次感受、聆听第三部分滚拂滚拂乐段。
(用截取的滚沸视屏片段让学生边听边用自制的小古琴体验滚沸的片段)【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老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聆听、感受乐曲第三部分。
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音乐对比充分展开想象,运用对比欣赏、讨论、点评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辨别力和正确的审美观。
运用学生自制古琴的目的,让学生了解滚拂的演奏技巧的同时感受这部分江河波涛汹涌的气势。
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上享受体验的乐趣。
5、聆听《流水》第四部分合(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1)师:请同学一边聆听乐曲一边看老师的舞蹈。
(2)思考:将第三部分转和第四部分合进行对比请同学们聆听第四部分根据音乐要素(速度、力度、节奏、音区)分析流水形象,并用词语描述。
(学生认真聆听感受后描述)。
教师归纳总结:这段是乐曲的在现部分,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形象的表现了流水已经穿越急流险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浩浩荡荡的融入大海。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并用舞蹈来让学生感受、聆听乐曲的第四部分。
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音乐对比充分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聆听第四部分。
运用对比欣赏、讨论、点评等形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觉习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三、拓展与探究思考:1、音乐能不能够表达具体的事物?2、乐曲的真正寓意着什么?(学生小组讨论)3、古琴曲《流水》,被录入美国“航天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