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 强制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和引领作用。要通过科学立法 和民主立法,将社会主义道德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中, 使法律成为饱含道德价值的良法;要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 使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弘扬和遵循,并成为衡量执 法、司法合理性的重要标准;要通过全民守法,使社会主义道 德成为公民内心的信仰,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 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坚持以道德滋养法律,以道 德丰富法律,以道德支撑法律,以道德精神和价值促进并引领 全社会信仰法律。
二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2、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 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 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 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 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 法地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 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的 意义。
(二)、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及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从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 2、从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涉及主要是个体观念和 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涉及主要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 3、从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个体内在的 要求和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 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 4、从调节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 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
(二)、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及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1)、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 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 (2)、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 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 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 (3)、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 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 就起了补充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单项选择1.道德和法律的联系是〔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密不可分,互相补充,协调发挥作用〕。
2.理想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3.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此岸。
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其意是说理想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通过行动的实践才能实现理想。
4.理想的超越性表现为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
5.在人生理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性质、内容以及实现的是社会理想。
6.从政治领域看,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理想在现实中产生,科学的理想和空想是不同的,其不同表现在科学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应。
8.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有统一。
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理想来源于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9.信念在本质上表达的是一种态度,它强调的是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
10.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11.以下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选项是信念表达的是一种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12.社会主义信念是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和真诚的信仰。
13.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的态度。
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实践。
14.获得真理性认识并不等于确立了科学信念。
要使真理性认识深入人心,成为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于热爱15.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指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16.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重要的政治内容是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1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在5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18.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
19.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段,这个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2015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之间关系。
道德和法律都是人的行为规范;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信念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
两者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
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两者关系两者高度一致,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方面的规定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
3、什么是理想和信念?有何作用?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理想的特征: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具有多样性和共同性。
信念是人们在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所包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理想信念的作用:人生的精神向导、人生的精神动力泉、人生的精神支柱。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括哪些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如何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理想的类型: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前三者是个人理想,后者是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比个人理想更为宏大和高远,它为个人理想的形成、确定提供社会理想背景,并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决定影响。
当前,我们的社会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这一理想的实现是当代大学生个人理想实现的社会基础。
5、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
内容: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热爱故土山河;热爱人民;热爱国家。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价值系统是国家社会的灵魂
• 弗兰克林·罗斯福:
“国家像人一样不只是每个部分 的的总和,它还有更深更广、更 持久的东西。这就是最关系到它 的前途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 ,是一个国家的信念。
会
共特
时革民国
主
同色
代创族主
义
指
理社
精新精义
荣
导
想会
神为神为
辱
思 想
主
核和核
观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意 义 深 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
•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 从传统自然经济到现代工商经济 • 从传统朝代国家到现代法权国家 • 个性的解放、思维方式的转变, • 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现代性给中国带来的困扰
1)它是伴随“坚船利炮”来到中国的,近代中国的受 辱、苦难都与它的到来相关,这使中国人对它怀 着复杂的感情。
2)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有紧密联系,这易让我们把二 者视为一物。
3)它是突然到来的外国文化,与本土传统矛盾激烈 。
4)现代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暴露出的许多负面后 果;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扬弃和超越;
“八荣八耻”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法治中的思想道德篇 第三章
法治中的思想道德篇第三章引言在法治社会中,思想道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章将探讨法治中思想道德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其在法律实施中的具体体现。
法治与思想道德的关系法治是指以法律为基础,通过法律的公正实施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
思想道德则是人们内心的信仰、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法治与思想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首先,法治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符合社会的思想道德。
法律的内容和原则应基于社会共识和公众价值观,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社会公正。
其次,思想道德对法治的有效实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良好的思想道德可以促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增强法治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思想道德在法律实施中的体现在法治社会中,思想道德在法律实施中有以下具体体现:1. 法律的公正性:思想道德是衡量法律公正性的重要标准。
法律应该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遵循公正的程序和标准。
2. 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思想道德要求公民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公民应该树立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效力。
3. 法律的改革和完善:思想道德是法律改革的动力源泉。
当法律与社会思想道德发生冲突时,需要及时进行法律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4. 法律的教育和宣传:思想道德对法律的教育和宣传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和弘扬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可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和意识。
总结思想道德在法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法治的制定和实施应该与社会的思想道德相一致,而良好的思想道德也可以推动法治的有效实施。
在法律实施中,思想道德通过法律的公正性、公民的遵守和法律的改革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第一部分绪论思考题一、试述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并结合自身学习实际谈谈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答:1.(1)学习要求的变化(2)环境的变化(3)社会生活的变化2.(1)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2)提高明辨是非的善恶能力(3)虚心求教,细心体察(4)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二、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联系:(1)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2)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3)法律为思想道德法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4)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2.区别:(1)从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2)从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涉及主要是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涉及主要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3)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个体内在的要求和信念起作用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4)从调节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加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是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三、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1、历史使命: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成才目标:(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内容:(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2、(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严从治党)五、作为当代大学生你认为应当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要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新的概括2要切实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感3要把成人成才的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上六、需要更新怎样的学习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第一讲思考题1、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及理想信念的意义(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法律与道德二者之间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二者之间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二者之间的关系:
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
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法律的辅助,但两者也有区别:一是调整的对象不同。
道德与法律在调整对象上的区别表现在:道德主要通过调整人的内在信念和思想动机来影响人的外在行为;法律主要指向人的外在行为,要求人的外在行为的合法性。
具体来说,道德秩序是内在的和自觉的,而法律历史是外在的和强制性的。
道德包括对动机的考虑,要求人们按照道德责任的意识行事,而法律不考虑潜在的动机,主要基于行为的外在方面。
二是调节手段不同。
道德调节主要是基于社会主体的伦理认同和道德评价,通过舆论的批评和谴责以及主体的自我反思来促进主体遵守道德。
法律调整主要是通过有组织的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法律的实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第一部分绪论思考题一、试述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并结合自身学习实际谈谈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答:1.(1)学习要求的变化(2)环境的变化(3)社会生活的变化2.(1)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2)提高明辨是非的善恶能力(3)虚心求教,细心体察(4)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二、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联系:(1)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2)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3)法律为思想道德法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4)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2.区别:(1)从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2)从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涉及主要是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涉及主要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3)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个体内在的要求和信念起作用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4)从调节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加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是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三、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1、历史使命: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成才目标:(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内容:(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2、(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严从治党)五、作为当代大学生你认为应当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要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新的概括2要切实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感3要把成人成才的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上六、需要更新怎样的学习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第一讲思考题1、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及理想信念的意义(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和联系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和联系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法律就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道德和法律的区别1、法律与道德的产生不同。
法律的产生以国家的形成为前提条件,是国家制定的并且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并且有相关的部门执行,像国家的司法机关等。
而道德并不以国家的产生而山产生,早在原始社会,道德就已经形成,直到现在,道德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受到社会舆论的制约。
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政权,也就只能有一种法律,而道德可以有好几种,比如尊老爱幼、社会公的等都是。
2、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不同。
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对一个人具体行为的规范,俗话说精神上的犯罪并不是犯罪,没有具体的实施改造行动,并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但是道德不同,一个人的不道德,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会受到人们精神上的鄙视,只是一种无形的制裁,没有行动,但胜过行动。
比如一个人不尊敬老人,法律并不会制裁他,但是人们会谴责他,会看不是他。
3、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
看以个人是否有罪,是要看这个人是否有犯罪的行为,并造成犯罪的实施;道德就不同,一个是是好人或坏人有它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在人们心中,俗话说惩恶扬善就是道德批判的一种表现。
而且一个人没有犯法,并不代表他就是好人,这就是法律和道德在评价标准上的不同。
4.实现方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是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
二、道德和法律的联系1、道德和法律的合作关系。
法律的实施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哈有助与道德的形成;一个人受到道德的约束,有利于和谐的社会发展,但是当道德失效的时候,法律就会走上台,判定他是否犯罪,是否要受到惩罚。
比如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都是道德的范畴,但一旦人们走过这个范畴,就会上到到法律的高度,受到法律的制裁。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000字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000字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人类法律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相互演进的过程。
道德是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正义与偏见、野蛮与谦卑等的观念。
生活在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一、道德与法律的概念1.道德的概念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的善与恶、荣与耻、正义与非正义、正义与偏见、野蛮与谦卑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的体系。
2.道德的特征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与它的内容和特征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只从它的内容角度上来讲,道德具有价值性。
价值也即善、美、正义、光荣、公正等,这是道德最高层次的内容,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的最高标准。
西方法学中,自然法学派以价值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然而在研究法律的同时,便更多的将其与道德联系起来,这就说明了道德对法律的评价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道德除了有价值性以外,还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道德具有阶级性。
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
比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表达的北美资产阶级对英国统治的道德批判,xxxx宣言所表达的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道德批评等,都深刻地体现了不同阶级道德对立。
第二,道德具有物质制约性。
前面提到道德的产生和物质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它是由社会物质基础决定的,随着物质基础的变更和发展,道德的性质与内容也相应得到了发展和变更。
第三,道德具有共同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因为道德所具有的正义、善良、美丽等内容符合人们的价值观,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比如:尊重人的尊严与平等、保护环境、互相尊重、拾金不昧、互相帮助等,随着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道德的共同性也会更加的集中。
3.道德的发展道德的起源一直以来都是伦理思想家长期关注和争论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就有两种典型的道德起源论。
神意说有的人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天的意旨,上天指示“圣人”、帝王或教主制订行为规范,人们遵行上天的意旨就能得福,不遵行上天的意旨就会受到惩罚。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主要作用
一.思想道德和法律的主要作用包括什么?
答:思想道德和法律作用主要包括: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们思想行为、树立科学世界观。
思想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的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规范作用是从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这一角度提出来的,而社会作用是从法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一种目的的角度来认识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规范作用是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思考讨论答案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思考讨论答案前言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密切,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完善和更新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念和体系是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试图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一: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定义和关系?思想道德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正确与错误、善与恶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源泉,反映了社会共识和价值观念。
法治是以法律为基础的国家权力行使和社会制度安排的原则和规定。
其基本目的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思想道德与法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首先,思想道德是法律的前提和基础。
法律是社会道德规范的硬化和形式化,是对社会共识和价值观念的具体化和规范化。
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作为基础,法律将失去其约束力和合法性。
其次,法治是思想道德实践的保障和推动。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社会共识和道德支持,而思想道德的实践则需要法律的保护和规范。
法治能够保障人们行使权利和义务,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从而增强社会的道德认同和信任。
问题二:思想道德与法治如何适应2023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随着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也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
以下是思想道德与法治适应2023年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一些建议:加强法治意识的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法治意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这包括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律教育的普及,培养人们的法治习惯和法律精神。
推进法治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在2023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中,法治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这包括建设科学、严密、高效的法律制度和法规体系,强化监督机制和法律执行力度,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引导和支持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重要基础。
2023年应加强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引导和支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1)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1思想道德为法律制订、发展和健全提供更多价值准则,就是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关键基础;
2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3思想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方式更加广为,与法律共同推动和谐社会秩序的构成。
(2)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1法律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不予证实,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更多国家强制力确保;
2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可以将思想道德有机融入法律体系,使法律具有鲜明道德导向,让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3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有助于保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压制假恶丑,并使思想道德建议在实践中获得二要遵从;
4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有助于增强人们信守法律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3)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就是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2法治素养就是指人们通过自学法律科学知识、认知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保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学识和能力。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
其关系具体表现在: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
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
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
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
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有这辨证统一的关系,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选择题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选择题1、、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A )A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学科领域,遵循不同的规律B 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但遵循不同的规律C 思想道德和法律既具有各自的领域,但又彼此相联系D 思想道德和法律是相互对立和排斥,两者水火不容。
2、以下概括不属于大学精神的是(D)A.学术自由精神B.理性批判精神C.科学精神D.人本精神3、下列不属于大学学习特点的是:( C )A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和综合性B学习方式的自主性C学习途径的单一性D学习方法的创新性4、个人主义与利已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D )A. 对个人一已利益的肯定B. 对每一个人利益的肯定与维护C. 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D 对集体的利益采取排斥态度5、友谊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性情感( D )A 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B是激励人前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C 是人们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一种亲密情感D是使人类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得以发展动力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DA 勤劳勇敢B 团结统一C 自强不息D 爱国主义7、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BA 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D 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8、从本质上说,法律所体现的是(B )。
A、社会成员的普遍意志B、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C、统治阶级执政集团的意志D、国家立法机关的意志9、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B )。
A.受孕B.出生C.年满10周岁D.年满18周岁10、“等价有偿”是我国(D )的基本原则。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继承法11、刑法中“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应依本法有关规定判处”体现(A)A 、罪行法定原则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教育原则12、拘役的期限为-----CA15天以上6个月以下B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6个月以下13、下列情况不适用于紧急避险( D )A.来自于动物的侵袭B、业务上负有特定义务的人避免本人的危险C、来自于自然力的袭击D、损害另一合法利益并非是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14、关于财产所有权,表示正确的是( C )A占有权一般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B使用权一般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C处分权一般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D财产所有权的四项权能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15、下列属于身份权的是( A )A、亲属权B、生命权C、肖像权D、隐私权A D C D D DB B B D ACD C A。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关系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们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与法律
1.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关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们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③是大学生成长成材的根本指针,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理想的概念: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现实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人生理想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引言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个体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的自我修养和提高;而法律素养则是指个体对法律的基本理解、遵守和运用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人内在修炼的过程,它涉及到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
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可以帮助个体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深入思考和学习,个体可以形成对生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等的正确理解和态度,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2. 增强自我修养和品德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可以帮助个体提高自我修养和品德素质。
修养涉及到个体自身的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通过不断追求上进和完善自己,个体可以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并更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潜能。
3. 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促进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和社会和谐。
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个体能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这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律素养的重要性法律素养是指个体对法律的基本理解、遵守和运用能力。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法律素养对于个体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素养使个体具备了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的能力,个体遵守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个人权益和社会公正。
2. 领悟法律精神,提高公民意识法律素养可以帮助个体领悟法律的精神,提高自身的公民意识。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体现,通过了解和遵守法律,个体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公民素质。
3.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法律素养使个体具备了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了解法律,个体在面临侵权和违法行为时,能够依法维权,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关系::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们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与法律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关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们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③是大学生成长成材的根本指针,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理想的概念: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现实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人生理想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与法制 第三讲
思想道德与法制第三讲
本讲主要探讨思想道德与法制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
思想道德是指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它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和判断。
法制是指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社会管理和约束的一种方式。
思想道德和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础。
首先,思想道德对法制具有先导作用。
一个社会的法律法规往
往是基于该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制定的。
良好的思想道德能够
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从而在法律法规的制定
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其次,法制对思想道德具有规范作用。
法律法规的存在能够对
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从而促使社会成员形成遵守法律的习
惯和道德规范。
法制的规范作用有助于强化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
平和正义。
最后,思想道德和法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在实践中,思想道德常常是法律法规的基础和前提。
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依靠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而思想道德的形成和传承也需要法制的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良好的思想道德能够引导法制的制定和执行,而法制的存在能够规范和强化社会的思想道德。
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够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
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
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
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
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
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
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