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 《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小学科学  《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实录(师出示音叉)问:见过吗?生:没有。

(师演示敲击方法)生:抖起来了。

生:发出声音来了。

(师再敲击)生:声音延长了。

出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不光是音叉,其他很多物体也能发出声音,你认为是怎么产生的?生:碰撞。

生:敲打。

生:摇晃。

师:我觉得这个孩子不错,积极发言,把掌声送给他。

生:摩擦。

生:吹气。

师:看来有很多方法让物体发出声音,但这都是我们的猜测。

我们还要实验。

老师带来了皮筋、钢尺,你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生:钢尺,掉在地上,敲打,(师根据回答演示)生:橡皮筋捆在手上。

师:现在老师是要求单独发出声音。

(师演示钢尺发声实验)(生观察)师演示错误的方法,生指出错误之处。

师再次强调:要按紧一压一拨。

师:是不是发出声音就完事了?生:还要观察。

师:观察什么?生:观察发声时有什么变化。

师出示皮筋:怎么办?生:双手拉紧一手放开。

师:如果你拉紧点放开可以吗?这样收会弹痛的。

这样方法好不好?师演示拉紧后拨动问,这样可以吗?生:可以。

师:我们观察什么?生:观察怎么发出声音?师:观察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师出示音叉)问:观察哪个部位?生:(没有举手过的)观察敲打的上面部位。

师:观察的方法是什么?生:是哪个不会发出声音的?师:我的话你听懂了吗?有哪些观察方法?生:看、听、闻、尝。

师:可以尝吗?出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记录单发声时的橡皮筋、钢尺音叉有什么共同特点?师简单讲解实验要求,生操作1035(学生操作)1042上交材料,小组交流。

师:对实验情况作小结,表扬认真的小组,批评发出的声音太响了。

1044汇报生:音叉敲打,橡皮筋弹拉,钢尺压拨,状态时会抖动上下抖动。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用手摸音叉,手有点麻。

师:这是新方法。

生:橡皮筋和钢尺都抖动,音叉碰撞,共同点是都会抖动。

师:我们来看,它们发声时都会抖动,你发现有什么规律?生:有好几次,越来越慢。

师:谁来把他的观点再说一说?生:橡皮筋钢尺开始很快,后来越来越慢了。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

《声音的产生》教学对话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还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今天啊!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声音,请同学们放松心情,仔细欣赏。

(师播放各种优美的声音:瀑布声、小河流水声、鸟叫声、古筝声、歌声等)师:听了刚才这些声音,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受?生:这些声音真好听。

生:听了这些声音我的心情很舒畅。

生:我想天天生活在这样的声音里。

生:谢谢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听的声音。

生:人活着真好,能听到这么好听的声音。

生:本来刚上课时,我还有点紧张,现在听完这些声音,我就不紧张了。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课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了轻松优美的声音中,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身心愉快、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师生之间便于沟通,易于交流感情。

】师:的确,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我们每天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也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看来,声音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

那么,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生: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生:我想知道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生:我想知道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生: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我想知道老师刚才播放的这些声音为什么这么好听?生:我想知道有些声音为什么很刺耳?师:看来同学们有这么多感兴趣的问题,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你认为我们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呢?生:我认为应该先解决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生:我觉着应该先解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我认为应该先解决噪音。

生:我也认为应该先解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我认为应该先解决声音为什么很好听。

生:我也觉着应该先解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才能解决其它问题。

【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这样训练并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学生就会从不善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

】师:的确!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内容,都想研究研究,但是,这些问题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因此,我同意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也建议同学们先来研究研究,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可以吗?那好,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声音的产生”。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

《声音的产生》教学应用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乐章。

(教师播放录音)生:我听到了打雷和闪电的声音生: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师: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听到的各种声音。

生:模仿师:谁能提出有关声音的疑问。

生:怎样才能产生声音?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大家说说看,音叉、鼓、锣、瓶子等物体,你不动它,它能自己发出声音吗?怎样做就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生:能生:敲打它分组实验。

(学生对物体分别进行敲、打、吹……)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师:任何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都不能自行发出声音。

当给它们一定作用的力时就能发出声音。

二、探究实验师:选择实验材料,研究实验方法,将讨论的结果记在“小组实验方案表中”。

实验1:在桌子边上压住钢尺的一端,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你有什么发现?实验2:把用系着线的小泡沫球靠近敲打后的锣面,观察小泡沫球发生的变化实验3:。

在鼓面上撒些小黄豆,敲击鼓面时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4:敲击音叉有什么感觉?敲击后立刻放入水中有什么现象发生?敲击完音叉后,立刻将音叉贴近身体结果如何?小组共同探究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小组内共同选择的实验材料(在选择的材料序号前打“√”)生:钢尺生:锣、系着线的小泡沫球。

生:钢尺队鼓(上面撒有小黄豆)、鼓棍生音:叉小组内口头研究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小组内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教师倾听、观看,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生什么现象?重点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把不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1、汇报探究成果,交流信息。

(1)指名小组汇报。

(两人演示,一人讲解)(2)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

(3)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

(4)师生总结。

(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三)研究物体停止振动的现象,是否能听到声音。

《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今日老师要领大家走进一个奇异的声音世界,你们情愿跟老师一起来探究吗?(请观赏)(播放课件)师: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生:我听到小鸟叫生:我听到流水声生:我听到风声生:我听到海浪声生:我听到汽车喇叭声师: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生:我想讨论的问题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我想讨论的问题是声音的性质是什么?生:我想讨论的问题是产生声音的条件是什么?生:我想讨论的问题是我想讨论的问题是声音是从哪传来的?生:我想讨论的问题是声音为什么有大小、凹凸之分?生:我想讨论的问题是声音的特点是什么?(板书:产生、传播、作用、性质)师:这些问题都很有讨论价值。

我们要讨论声音的其他问题,首先要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板书课题)二、猜度揣测争论师:同学们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先来猜一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声音是碰撞产生的生:声音是摩擦产生的生: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板书(碰撞、摩擦、振动)师:想得还真快,你们认为要讨论声音的产生这个问题,用哪种方法比较好?生:试验师:对了,事实胜于雄辩。

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预备了很多材料,(展现)我们先来看看有没有不熟悉的材料,除了这些材料,你身边的其他材料也可以利用起来,试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请听好: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

二、留意观看物体发声时的变化,并且做好试验记录。

老师想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最会讨论问题。

不过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你们把声音的产生这个问题解决了,你们再干什么?生:再讨论传播的问题。

师:你们可以依据你们的兴趣选择(黑板上的)其他问题进行讨论,假如你们实在不知道该怎样讨论,你可以向老师要活动建议卡,老师会给你们一份提议的。

[鼓舞同学依据生活阅历大胆进行猜度揣测,老师对猜度揣测不予确定或否定,极大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忱和主动性,然后让同学自己思索、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由试验的内容,增加了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索的力量,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试验探究活动之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实录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实录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实录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三、教学方法。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周寒竹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声音。

(板书:声音)声音看得见吗?生:看不见。

师:摸得着吗?生:摸不着。

师:那怎么研究?(评: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创设情境,贴近实际,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师:你能制造声音吗?生:能。

(用桌面的材料制造出各种声音)师:你们做的真热闹。

在刚才的活动中,大家制造了各种声音,你知道声音的哪些知识?生1:钢琴,电子琴,二胡能发优美的声音,放鞭炮是刺耳的声音。

生2:我知道敲打好多物体都能发出声音,如锣,鼓。

生3:我知道有的声音好听,有的声音难听,声音有大有小。

师:你的乐感一定不错。

……师:对于声音,你还存在哪些疑问?生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2:为什么一敲打物体,就产生了声音?难道物体被敲打时发生变化了吗?生3:为什么声音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的好听,有的难听?师:这节课,你们想要解决哪个问题?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评:引人入胜和情境,把学生带入好奇之中,让学生敲敲打打,制造声音,感知声音,并产生对声音的兴趣。

兴趣是探究学习的动力。

有了这一环节的铺垫,使问题产生自然并能紧扣主题,在选择要研究的问题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体现了学生在教师心中的位置。

)二、自主探究,收集事实1、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说你的猜想。

生1:声音是物体相互碰撞产生的。

生2:声音是敲打物体产生的。

生2:摩擦也能产生声音。

……师:大家作出了许多猜想,在科学课上,怎样证实你的猜想呢?生:(异口同声)做实验。

师:对,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评: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2、实验探讨:声音怎样产生的?师:看看桌面上的材料,小组在一起讨论:你们想如何利用手边的材料检验你猜想。

(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然后汇报。

)生1:我们第一组准备在鼓面上放豆,敲击鼓面,看产生声音时有什么现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1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1

【课题】《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教材说明】《声音的产生》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光与声》单元的第四课。

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编写的。

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

【设计理念】《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试验探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声的物体。

2、教师准备:课件、小鼓、大镲、水槽、烧杯、钢锯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播放一段大自然中的一些声音)师:你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流水声、海浪声、蝉鸣声、雷声和鸟叫声。

师:大家听的很认真。

这么多声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交响曲。

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生:狗叫声、歌声、雨声、汽车的喇叭声、风声。

师: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大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经验唤醒,“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很多,但大都关注让物体发声的方法:撞击、敲打、拨动、弹拉,是的!教学赖以展开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课无法展开,所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很重要。

当代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及思维方式在个体的学习过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就启示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头内部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状况及思维习惯,特别要了解学生观念中不完全的观念。

〔课堂实录〕师:刚才我们听了很多声音,现在我们一起来动手让物体发出声音,好吗?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种材料:锣、鼓、尺子、皮筋。

你些办法让其中的一种物体发出声音?生1:用棒子敲击锣,可以发出声音!(教师板书:敲击)生2:把皮筋用力一拉,弹一下可以发出声音!(教师板书:弹拨)生3:可以用尺子敲击鼓面!师:嗯,也是一种方法,钢尺比较锋利,可不可以用更好的物体代替钢尺?(生:鼓棒)生4:用尺子敲击木块!师:让谁发出声音?(生:让尺子发出声音!)尺子自己来发了声音。

生:可以,只要在桌沿上弹一下。

师:哦,待会儿自己也来试一下,再静静地听听倒底能不能发出声音?(板书:压拨)当然还有更多的方法可以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等会儿我们一起动手试试能用这些方法都能让一种物体发出声音吗?师:为了使我们的实验做得更好,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投影:锣、鼓注意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

注意安全,小心使用铁钢尺。

实验结束,把器材放回原处。

学生领取材料,并动手操作。

师:刚才老师已经发现同学们用自己想出的方法让物体来发出声音。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哪些方法是不能让物体发出声音的?生1:刚才我用木棒敲击皮筋,皮筋不能发出声音。

师:你用敲击的方法能让其它物体发了声音吗?生1:能,锣就可以,皮筋不可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能通过一些辨识性强的声音辨别出发声物体。

【教学准备】小鼓、大米、音叉、水槽、水、气球、烧杯、空矿泉水瓶【课前热身】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拍手的游戏好吗?认真听,仔细看,老师怎样拍,你就怎样拍。

同学们听得很专注,这节课我们就来个约定,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你就和老师做同样的拍手动作,然后迅速坐好,专注倾听。

能做到吗?我们来试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请大家欣赏一组声音,听一听,它们分别是什么声音。

课件展示:青蛙、笛子、海浪、古筝、布谷鸟。

生:布谷鸟的声音。

师:大家都同意吗?生:同意。

生:我听到了古筝的声音。

师:表达很完整,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养成完整表达的好习惯。

生:我听到了笛子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海浪的声音。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用发现的耳朵认真倾听,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知识。

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生:汽车鸣笛的声音。

生:羊的叫声。

师:你真是个留心生活、善于观察的孩子。

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用发现的耳朵去倾听,用科学的眼睛去观察,探索声音的产生。

(板书:10.声音的产生)二、探究活动1.提出自己的猜想。

师: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生:我认为是碰撞产生的。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笔和桌子碰撞能听到声音。

师:嗯,这是你的看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

《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

2.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3.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课件)师:刚才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生:我听到小鸟声。

生:我听到猫的叫声。

生:我听到打雷的声音。

、、、、、关于声音你知道什么呀?生: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生: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生: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

(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二、探究新知现在我们一起来动手让物体发出声音,好吗?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种材料:锣、鼓、尺子、皮筋。

你哪些办法让其中的一种物体发出声音?生1:用棒子敲击锣,可以发出声音!(教师板书:敲击)生2:把皮筋用力一拉,弹一下可以发出声音!(教师板书:弹拨)生3:可以用尺子敲击鼓面!师:嗯,也是一种方法,钢尺比较锋利,可不可以用更好的物体代替钢尺?(生:鼓棒)生4:用尺子敲击木块!师:让谁发出声音?(生:让尺子发出声音!)尺子自己来发了声音。

生:可以,只要在桌沿上弹一下。

师:哦,待会儿自己也来试一下,再静静地听听倒底能不能发出声音?(板书:压拨)当然还有更多的方法可以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等会儿我们一起动手试试能用这些方法都能让一种物体发出声音吗?师:为了使我们的实验做得更好,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投影:锣、鼓注意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

注意安全,小心使用铁钢尺。

领取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结束,对部分实验记录作反馈。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生1:我们发现锣不发声的时候没有颤动,发声的时候鼓面会颤动。

(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 (3)

(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 (3)

(一)、激情导课1、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轰隆隆的雷声提醒我们要下雨了,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吵闹声使人烦躁,音乐声让人舒畅,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因此,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起来。

说一说你从大自然中都听到了哪些声音?2.谈话:下面我们再增加点难度,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学生回答)哪一组将是本节课的优胜组呢?看你们的!(在黑板的一角呈现分组评比栏,每一环节都进行评比)学生互评。

3.提问:从同学们刚才回忆声音的交流中,以及大家制造声音的过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其余问题后面几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1.学生动手制造声音(1) 同学们看看自己桌子上的空纸盒、橡皮筋、铃鼓、音叉、钢尺,豆子以及身边的物体,试一试怎样做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提出要求:下面老师给你5分钟的时间制造声音,这儿老师有三点建议:①看谁的发现最多;②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③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等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变化?(2)动手操作并观察思考你用到了哪些材料?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现象发生?(观察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3)学生汇报交流。

2.猜一猜,在刚才的活动中那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学生进行猜测(2) 同学们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让我们在实验中找到答案。

(三)验证猜想,归纳结论: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1.设计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1) 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2) 学生汇报小组方案。

(3) 小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

实验1、将空纸盒去掉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doc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doc

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师: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播放课件:无声音的大自然。

)师: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仿佛缺了点什么?谁能告诉大家?有什么美中不足之处吗?生:画面是美丽的大自然景象,但没有声音,我觉得缺少了生机。

师:冋答得真好。

其实老师也有这种感觉。

看到这幅画面使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大家还记得吗?生:记得。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把这首诗改一下,你们想听吗?生:想。

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也惊。

(师播放课件,给画面添加声音。

生兴趣十足。

)师:有问题吗?生:我觉得有了声音,这个世界真美好。

生: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观看动画片大家都深有感触,声音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平时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那你们自己会制造声音吗?老师给大家1分钟时间来试一试!(生利用塑料瓶、尺子、橡皮筋等制造各种声音。

)师:同学们,我们不动这些物体时,它会发出声音吗?生:不会。

师:下面,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材料用不同的方法使其发声,比一比看谁制造声咅的方法多。

(生利用不同的物体制造声音,分组实验。

进行汇报。

)师:那么,关于声音你最想了解什么?(引导答出:声咅是怎样的产生的。

板书课题。

)二、作出假设,进行验证师:你们觉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大家猜想一下。

(生说出自己的假设如拍打、敲击、摩擦、碰撞、拨动、振动等。

)师:能讲出你们的理由吗?生:像钗、鼓等,我一敲就有声音。

师:你认为声音是敲打产生的,不敲打可以产生声音吗?纶:能。

师: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声音是碰撞产生的,每种物体都要和别的物体碰撞才能产生声音。

师:不碰撞可以产生声音吗?(生讨论,意见不一。

)师:你说说看为什么不能产生声音。

生:弹橡皮筋时橡皮筋没有碰撞,但是产生了声音。

师: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看来我们只猜还不行,耍用实验去证明才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2020年最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2020年最新】

《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3.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尺子、皮筋、气球以及各种发声的物体。

2.教师准备:音叉、小鼓、锣、水槽、烧杯、小瓶(内悬泡沫小球)与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教学情境,认识各种各样的声音课件播放音乐:其中有鸟叫声、上课铃声、汽车喇叭声、小提琴声、打雷下雨声等学生身边经常听到的声音。

播放微视频中的声音图片。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用耳朵认真倾听,你都听到了外界的哪些声音?生:风吹树叶的声音。

生:鸟叫声。

生:汽车鸣笛声。

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能不能给我们大家来学一学。

(学生汇报,模仿各种声音)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声音的奥秘。

(板书:声音)师:同学们最想探究有关声音的什么问题呢?生:声音的种类。

生:声音的大小。

生: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生: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生: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本课研究的主题是声音的产生。

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也可以课后自己去查找资料,先去研究。

(完成课题板书:7 声音的产生)二、制造声音,猜想声音的产生1.了解学生对声音产生的认知水平。

师:根据你的知识经验,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进行简单板书)(学生思考后发言)播放微视频中的实验材料。

师:你能不能利用身边现有材料,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来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我们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制造声音)各小组汇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片断〕师: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听……(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鸟欢快鸣叫、闹钟振铃、浪涛拍岸、心跳声像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生:想。

师: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生1:用棒子敲击锣,可以发出声音!(教师板书:敲击)生2:把皮筋用力一拉,弹一下可以发出声音!(教师板书:弹拨)生3:可以用尺子敲击鼓面!生4:用尺子敲击木块!师:让谁发出声音?(生:让尺子发出声音!)尺子自己来发了声音。

生:可以,只要在桌沿上弹一下。

师:哦,待会儿自己也来试一下,再静静地听听倒底能不能发出声音?(板书:压拨)当然还有更多的方法可以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等会儿我们一起动手试试能用这些方法都能让一种物体发出声音吗?师:为了使我们的实验做得更好,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投影:锣、鼓注意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

注意安全,小心使用铁钢尺。

实验结束,把器材放回原处。

学生领取材料,并动手操作。

师:刚才老师已经发现同学们用自己想出的方法让物体来发出声音。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哪些方法是不能让物体发出声音的?生1:刚才我用木棒敲击皮筋,皮筋不能发出声音。

师:你用敲击的方法能让其它物体发了声音吗?生1:能,锣就可以,皮筋不可以。

师:敲击的方法不能让皮筋发出声音,但同样的方法却能让锣发出声音。

还有其它这样的情况吗?生2:尺子用压拨的方法可以产生声音,但锣不行。

师演示,用手指压锣面。

师:能不能听到声音?(不能)再用力(还是不能)。

师:有的方法可以让物体发出声音,有的方法却不能。

看来,物体发出声音跟发声方法,不是很有关系。

那跟什么有关呢?生初步猜测与物体在动有关。

接着师介绍音叉的使用方法。

师:现在发现,声音的产生和物体的振动有关。

老师这儿还有更多的物体,这些物体发声的时候,是不是都振动了呢?师(出示音叉,并用橡皮槌敲击):听到声音了吗?音叉发出声音时,是不是振动了呢?生:肯定是!师:怎么知道?生:只要握住音叉就是了!(让这位学生拿住音叉,教师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实录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

2、接下来做一个抢答题,看谁说得多,说得快:从走进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一、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1)、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轰隆隆的雷声提醒我们下雨了,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吵闹声使人烦躁,音乐声让人舒畅,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2)关于声音,你最想知道什么?(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这些问题中,你们觉得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

(板书课题: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的产生)2、明确目标1)能制造声音并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学会“做”中学。

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在自己观察和小组的讨论中能完成今天的目标。

二、民主导学1、任务呈现:利用材料制造声音,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请你们想一想,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

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谈话:我们拿保鲜袋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看谁的发现最多;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开始!停!谁能把你刚才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2)、刚才我们听了一些声音,也制造了一些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对物体施加外力就能产生声音呢?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请看实验记录表,第一部分是我的预测,把你们刚才预测的内容填上去。

第二部分是我的试验,请按照要求做试验并填写表格。

第三部分是我的结论,做完实验后,把你们组的结论写在上面。

2、自主学习1)全班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提出要求:下面老师给你5分钟的时间制造声音,这儿老师有三点建议:(1)看谁的发现最多;(2)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3)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变化?2)教师引导:观察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使用哪些方法实验,结果怎样?观察交流尺子或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有什么不同?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3、展示交流1)小组展示使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说明发声的原因。

(小组互相帮助)课件填实验记录表(小组订正表)师生小结: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

发现尺子发声时在抖动,皮筋发声时会颤动……这些“颤动”“抖动”…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振动(物体小的来回运动的重复)。

尺子发声时会振动,皮筋发声时会振动……什么情况尺子和皮筋不会发出声音?弯曲挤压尺子发声了吗?弯曲拉长皮筋发声了吗?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物体的振动。

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和学生一起小结)2)验证猜想,归纳结论: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演示鼓面上的豆子振动。

说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演示按压鼓面反证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3)刚才我们验证固体振动产生声音,那液体和气体是不是也是这样呢?(1)拿杯子倒水,这是什么在振动?(2)拿出空饮料瓶,对着瓶口吹。

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我看不见有什么在振动啊?(在水中和饮料瓶中加入黄豆大的泡沫塑料小球来验证)三、检测导结1、目标检测(看题直接写出答案)1)判断:A、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B、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2)看图说出什么地方在振动?吹长号、摇铃铛、敲架子鼓、弹钢琴、弹吉他、唱歌。

3)学生做喉咙发声实验。

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吗?声带在哪里,有哪位知道?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一下。

(生跟着师做、说:“你好”、“我们爱科学”)手有什么感觉?(生尝试后写感觉)讲述:2、结果反馈看答案同桌互相判,互相解决问题。

3、反思总结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产生离不开物体的振动,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物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鼓声咚咚,那是鼓面在振动,流水哗哗,那是溪水在振动,北风呼啸,那是空气在振动,我们歌唱,那是声带在振动……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损坏了,人的声音就会变得嘶哑、难听,甚至发不出声音。

同学们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需要今后改进的?4)拓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如声音的高低、怎样传播等)5)课件出示作业: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声音的小诗。

只是还未完成的,请同学们补写完。

声音的世界北风呼呼,是空气在振动;小溪哗哗,是在振动;蜜蜂嗡嗡,是在振动;咚咚的鼓声,是在振动;滴答的闹钟,是在振动;砰砰的心跳,是在振动;啊,声音!正是有了你,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美妙。

附:板书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1、声音的产生振动产生声音物体停止振动声音消失《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一堂有效的科学课,要想高效,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科学处理,也离不开对学生的学习现状的把握程度。

教学思路是否合理和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把教材知识讲解的是否严密、全面,而是指教师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进而转换成符合本土学生学情及学习思路是否合理有效。

因此,适合学生“学路”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自然的和人的声音,声音给我们传递意义丰富的各种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

这一节课的研究主题就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的物体,倾听身边的声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这一课是声学的起始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一定的困难。

我利用唱《幸福拍手歌》让学生做动作导入,让学生对制造声音及声音产生后的感受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制造声音,观察出现象,直接总结出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但是课后问学生,学生依然觉得是摩擦、敲击等原因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声音产生的方法混淆。

老师并没有给学生横向比较。

还有学生会有疑问,生活中很多物体发声了没振动,怎么能证明物体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呢?针对这两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要给学生提供了三个层次的实验材料。

第一组是可以明显观察出声音的产生时物体振动了,尺子、橡皮筋振动。

第二组是物体发声但是振动不明显但是可以借助其它物体看到其振动,敲击桌面让小球振动、吹气让小纸条振动。

第三组是利用之前提供的材料反证。

在第一组实验时,我让学生记录让物体发声的方法、发声时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让它发声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发声时的现象都是振动。

当这组实验做完时,适时总结做完这组实验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处学生基本就能总结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因为这组实验材料可以明显的看出发声时的振动现象,通过对规律共性的自我归纳总结得出物体振动产生产生声音。

我在此进一步问,为什么敲击、摩擦等不是声音产生的原因?从而解决第一个问题区分发出声音的方法和声音产生的原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如果学生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认识表层,而不会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抓住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点,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当学生兴致勃勃地利用实验材料做完第一组实验后,学生虽然总结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是心中还是有疑问的,有些物体发声时没有看到明显的振动。

“是不是所有物体发声时都振动呢?”如果都振动,振动就是声音产生的原因。

所有用第二组实验证明,敲击桌面,哈气我们虽然可以用手感受声音的产生时的振动。

但是手的感觉并不准确,让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轻小的物体,借助轻小物体观察物体的振动。

解决学生的疑问。

第二组实验做完后进一步总结,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到此大部分学生都应该了解到振动,我最后利用尺子反证如果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其它方法停止声音不一定停止。

回到学生的第一个疑问。

进一步巩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概念。

科学探究、科学素养等词语可以说是对新的一轮课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环节教学在本课运用效果非常好,激情导入,民主探究导学,目标检测导结,一条线贯穿全课。

今后,我要在课堂注重关注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更要关注教学的细节,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我才觉得是真正的科学素养的体现!总之,通过这公开教学的活动,自己对“三环节”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扩展了自己的思维,与众多优秀的科学教师的思想产生了碰撞,对于科学学科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自己当以此为契机,乘风破浪,勇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