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演变史
西方音乐起源与发展
西方音乐史是指西方音乐的开展历程,详细的时代可分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中世纪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现代音乐和新世纪音乐等。
音乐是人类文化之一,它远在人类语言文字之前就产生了。
一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切政治、军事教育以与文学艺术专家,如果不懂音乐,他们的知识不能算是完整的。
如果他们懂得音乐,爱好音乐就可以对他们的专业起到积极作用,并且使他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
一般讲西方音乐开展史,应该包括亚、非、拉美在内,但迄今为止,所谓音乐史主要的只是在欧洲X围内,其他地区涉与很少。
应该承认,近代科学文化是从欧洲开始开展的,在音乐方面,至今在世界音乐会上,从巴赫到德彪西的作品仍旧占相当重要的位置。
所以人们要知道音乐文化的一般普遍知识,首先还必须从这方面开始。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民族音乐最丰富的宝库,但要开发它,还必须借助现代科学只是,起码也必须了解现代欧洲音乐文化开展史,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
古希腊音乐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渊源。
与古希腊的哲学、文学、科学、建筑、美术和戏剧一样,音乐也是古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虽然古希腊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很少,但是丰富的文字记述和雕刻向人们描绘了古希腊音乐文化的风貌。
在漫长的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希腊音乐文化精神不断地影响和启发着后世的人们。
神话是古希腊艺术的丰富土壤,在古希腊神话中音乐是极富魅力的。
不仅是太阳神,也主管音乐。
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用琴声的魔力修筑了底比斯城堡。
色雷斯的歌手奥尔菲斯以音乐的魅力拯救出地狱中的妻子尤丽狄茜,后又得而复失。
这个故事表现出古希腊神话的人性特征,它被近百次地谱写成歌剧。
缪斯(Muses)是分别掌管文艺和科学的九位女神的统称,而“音乐〞(music)一词还是由缪斯演化来的,足见在古希腊人眼中,音乐是与人类追求真和美的活动密切相关的。
中西方音乐发展历史对比
Lyre 里拉琴
Violin (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弓弦乐器
Trombone 长号 (brass-wind instrument) 铜管乐器
• In Qing Dynasty, the age of Chinese minority musical instruments flourished. The erhu which emerged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is a miniature of the deve instruments.
Romanticism music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the term "romanticism" is used to summarize the history of music around the 19th century. The prosperity of "romanticism"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uropean society and cultural situ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French revolution. Whether it was the Napoleonic administration, the invasion war, 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feudal dynasty, it could only bring disaster to the people.
中西音乐史时间轴
中西音乐史时间轴音乐,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一、古代音乐史(1)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考古发掘出绘画、雕塑及残存下来的乐谱,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远古及夏商音乐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出现原始音乐形态,乐舞《咸池》、《大夏》,出土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
(2)西方古希腊音乐文化(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
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周秦音乐(公元前11世纪—公元206年)出土曾侯乙编钟,出现八音、十二律吕、三分损益法。
两汉三国音乐(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80年)《声无哀乐论》(3)西方中世纪时期(1450年前)出现格利高里圣咏两晋南北朝音乐(公元280年—公元589年)古琴《碣石调▪幽兰》隋唐五代音乐(公元589年—公元960年)宫廷音乐达到极盛局面,音乐机构众多,宫廷音乐繁盛。
宋金元音乐(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北宋杂剧,南宋南戏。
(3)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0——1600年)出现尼德兰乐派、威尼斯乐派、罗马乐派巴洛克时期(约为公元1600——1750年)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
古典主义时期(约公元1750——1820年)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浪漫主义时期(约为公元1820——1900年)代表人物:舒伯特、肖邦中国:明清音乐(公元1368年—1911年)民歌、民间歌舞、曲艺、戏曲种类大大增加,达到历史上最繁荣时期。
(4)民族主义音乐时期(19世纪中—20世纪)“强力五人集团”民国时期音乐(1911年—1949年)学堂乐歌二、现代音乐时期现代古典音乐(自1900年起至今)两大源流:古斯塔夫·马勒与理察·施特劳斯的后浪漫乐派、和德布西的印象乐派。
中西方音乐史大一知识点
中西方音乐史大一知识点音乐是一门迷人的艺术,它在不同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中西方音乐,都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中西方音乐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最早的音乐形式是由古人使用的石鼓、石钻、青铜器等制成的乐器。
古代中国的音乐以宗教礼仪和宫廷音乐为主要形式,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子风范和社会秩序。
2. 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以宗教和战争为主题,乐器主要是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丰富多样,对后来的西方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 中世纪的音乐以教会音乐为主,主要由天主教会掌控。
宗教合唱、清唱和简谱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声部分明确的组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2.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以人声和器乐为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念。
大型合唱和室内乐团成为主要表演形式。
知名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产生于这一时期。
三、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时期1. 巴洛克音乐时期(17至18世纪)以重复、装饰和复杂的音乐结构为特点。
巴赫和亨德尔等作曲家创作了许多重要的宗教和管弦乐作品,对后来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古典音乐时期(18至19世纪)的音乐以清晰的曲调和简洁的结构为特点。
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等作曲家活跃于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交响乐和协奏曲。
四、浪漫音乐时期和现代音乐1. 浪漫音乐时期(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音乐以个人情感和表达为重。
肖邦、柴可夫斯基和勃拉姆斯等作曲家将音乐与诗歌、文学和绘画相结合,创作了许多富有激情和多变的作品。
2. 现代音乐以20世纪中叶至今的音乐为代表,各种音乐流派和风格如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等迅速发展。
音乐的形式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展现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中西方音乐文化在历史上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影响。
1. 东方音乐对西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正文:一:引言中西方音乐文化是世界上两种不同的音乐传统,它们在艺术表达方式、创作理念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
二:历史与发展1. 中西方音乐起源及演变:介绍了中国和欧洲各自独特而复杂的音乐起源以及对于当今现代声学体系产生影响。
2. 传承与保护:比较了中西两个地区对于传统民族音乐遗产保护和推广工作开展情况,并阐述了其中涉及到政策法规等因素。
三:艺术形式与风格1. 音调系统:解释并比较中国十二平均律制度(五声)和欧洲半全唱名制度(七个基础调),包括相应标记符号使用方法。
2. 曲式结构:概述东亚曲牌体系如诸多小仓篁山子、“四大京剧”;同时列出典型交响曼陀架模板——奏鸣曼陀架。
3. 节奏与节拍:比较中西方音乐的基本节奏模式和常用的节拍类型,包含不同文化对于强调重点、速度感等因素考虑。
四:创作理念与审美观1. 中西方音乐哲学差异:介绍了中国古代“雅俗共赏”、“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及欧洲启蒙时期后形成的个人主义艺术追求。
2. 音色表达方式:分析中西两种传统器乐演奏技巧(如二胡vs小提琴),并探讨其在情感表达上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区别。
五:社会影响与应用领域1. 教育体系建设:阐述东亚地区将民族音乐纳入课程教材,并推动国内外交流合作;同时指出欧洲各国注重发展多元化艺术教育系统。
2. 文化输出与接收: 通过世界范围内大型活动或者其他渠道向全球宣扬当地独有之声韵风貌。
六:结论以上是关于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详尽而深入剖析,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
本文旨在促进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音乐交流与合作,并推动世界各国多元而繁荣发展。
附件:1. 相关论证资料2. 音频或视频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指作者享有其创造性劳动成果(包括文字、艺术品等)使用权益。
2. 文化遗产保护法:一种为了维护人类共同记忆并传承给未来世代而制定的立法措施。
中西方音乐史
中西方音乐史1. 六代乐舞:保留在周代宫廷中的六个代表性的乐舞,包括黄帝时代《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代的《大夏》;商代的《大濩》以及周初的《大武》,这六部规模宏大的典礼音乐,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歌颂统治者的文德武功。
2. 雅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分为大雅与小雅。
大雅是大典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祀、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
小雅较接近民歌,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
小雅用于诸侯的大射、典礼及七大夫乡饮酒礼等仪式中。
3. 雅乐:是周代宫廷中音乐的一种,也是大典的乐歌,内容近似大雅,所用场合为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
4. 房中乐:宫廷音乐的一种,起于周代。
大型房中乐用于殿堂,设乐悬、房中乐、用于宴享宾客,亦有用于后宫。
5. 四夷之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其“四夷”则指秦、楚、吴、越以及北方地区。
上述地区的民间音乐被收集在宫廷,称为“四夷之乐”,并设“鞮鞻氏“掌管。
它用于祭祀与宴乐,以炫耀其政教远被。
6. 九歌:周代流行于楚国南部的一种巫风性的大型歌舞曲,在祭典之时所使用的歌舞。
诗人屈原整理,写成了全部歌词,全曲由十一首祭祀歌组成,命名为九歌是言其多的意思。
7. 八音:周代乐器分类,以制作材料为准,分金、石、土、革匏、竹八类。
谓之“八音”各类代表乐器:金类:钟、镈、铃、铎等。
石类:磬等。
土类:埙,缶等。
革类:鼓、搏拊等。
丝类:琴、瑟、筝、筑等。
木类:柷、敔等。
匏类:竽、笙等。
竹类:籥、箫、篪、笛、管等。
8.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
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9. 三分损益法: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其按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的相生。
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作为宫音,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
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
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14世纪03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4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5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6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7 20世纪音乐(20世纪)史前希腊和古希腊社会的发展:1迈若安及迈锡尼时期(约1650-1100B.C.)2荷马时期又称黑暗时期(约1100-800B.C.),<伊里亚特>与《奥赛德》有荷马所撰,多利亚自然音阶。
3城邦时期(约800-500B.C.),合唱,抒情诗歌繁荣4古典时期,竞技比赛的音乐,悲剧,喜剧5希腊化时代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表演中引入第二个演员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欧里皮德斯-《美狄亚》,把妇女做主角古希腊喜剧1新喜剧:不谈政治,话题严肃,表现社会风俗2旧喜剧: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毕达哥拉斯:和谐学,将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和协音体系:1四音列2完整音列体系多利亚调试:能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富于男子气,能使人变得坚强和有节制弗里几亚:使人狂放,激发人的热情副弗里几亚:容易使人丧失意志利底亚音乐使人柔和和淫荡混合利底亚音乐使人悲伤古希腊记谱法:1器乐谱 2声乐记谱古希腊是其主要乐器:1里拉 2阿夫洛斯管 3基萨拉琴(里拉琴的变体)古罗马时期概述:古罗马器乐:1图巴:一般用青铜制作,管长1.3米,分段制作,管身直2角号;管身圆古罗马的音乐观:1音乐当做一种享受2音乐的职业化倾向加强,音乐家的地位却下降3富有雄壮的气象罗马人喜欢:1笑剧:综合性的滑稽表演2哑剧:表现神话故事的戏剧舞蹈基督教音乐以单声音乐形态,附属于礼拜仪式,是作传播信仰的重要工具早期基督教音乐1使用许多犹太教音乐的旋律2混合了古希腊,东罗马,拜占庭圣咏的一些因素3各地的教堂都有各自的特色第二章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通常音乐史把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至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这段长达一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黑暗时代”圣歌主要有5种:1拜占庭圣咏2安布罗斯3法国圣咏4摩差拉比5赛尔特格里高利圣咏:指罗马教皇格力高利一世之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称平歌或素歌功能:运用于基督教以活动,分日课和弥撒两大类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1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2一般无伴奏,纯人声,以拉丁文,无明显节拍,以肃穆,节制,无世俗情欲为前提3礼拜仪式的咏唱为两类:诵经祈祷和礼拜歌曲1)音节式:一字对以音,音域一般较窄2)圣咏式:在同一高度的音上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3)音团式或纽姆式:一字对几个音,这是格里高利圣咏常用的方式,旋律比较流动4)花唱式:一字对多个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常见于欢呼歌中中世纪的教会调式是按圣咏的结束音(d,e,f,g),音域以及吟诵音等主要因素,对旋律进行分类而构成的。
中外音乐知识简介
西方音乐教育与实践
古典音乐教育
西方古典音乐教育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艺训练,从基础乐理、视唱 练耳到乐器演奏都有严格的要求。
流行音乐教育
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西方流行音乐教育也得到了发展,涵盖了创 作、演唱、演奏等多个方面。
教堂音乐与合唱团实践
西方教堂音乐和合唱团实践历史悠久,这些实践在西方音乐文化中 占有重要地位。
中西音乐的交流与共同发展
互相学习和借鉴
中西音乐在交流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吸收彼此的优点和 特色,促进双方的发展和创新。
共同推广和发展
通过中西音乐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共同推广和发展双方的音乐文 化和艺术成果,扩大其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创造新的音乐语言
中西音乐的交流可以激发新的创作灵感和表现形式,创造出既具 有传统特色又具有现代感的新的音乐语言。
京剧
古典音乐
中国国粹之一,集唱、做、念、打于 一体,具有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 音乐风格。
以传统乐器演奏为主,如琴、筝、笛、 箫等,注重旋律和音色的表现。
民歌
包括山歌、小调、号子等,具有地域 特色和民族风格,反映了不同民族和 地区的生活和文化。
西方音乐类型
交响乐
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音乐作品, 通常包括四个乐章,具有宏大的
中外音乐知识简介
目 录
• 中外音乐历史 • 中外音乐类型 • 中外音乐家与作品 • 中外音乐风格与特点 • 中外音乐教育与实践 • 中外音乐的影响与未来发展
01
中外音乐历史
中国音乐史
01
02
03
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可追溯至新 石器时代,以钟磬乐、琴 瑟乐等为代表,强调和谐 与秩序。
近代音乐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中国音乐受到西方音乐的 影响,出现了学堂乐歌和 民族音乐改良运动。
西方音乐史完整版
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
总结词
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后一 个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的逐 渐衰落和浪漫主义的兴起。
详细描述
在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中,作曲家们开始尝 试突破传统形式的限制,探索更为自由和个 性化的表达方式。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 约翰·施特劳斯、安东·布鲁克纳和理查·瓦格 纳等,他们的作品在音乐史上留下了重要的 印记。
世俗音乐
流浪艺人
中世纪时期的街头艺人,他们表演的世俗音乐对后来的民间 音乐和艺术音乐产生了影响。
法国的香颂和意大利的麦地那
分别代表了法国和意大利的世俗音乐,这些音乐形式在当时 非常流行。
音乐理论
纽姆谱
中世纪早期的记谱法,用横线表示音 的高低,是现代五线谱的前身。
音阶与调式
中世纪的音乐理论家开始对音阶和调 式进行系统化研究,为后来的音乐发 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法国巴洛克音乐在歌剧、室内乐和键 盘音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吕利 的歌剧《阿尔西斯特》和拉莫的《和 声学》都是法国巴洛克音乐的经典之 作。
英国音乐
总结词
英国巴洛克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而著称,代表作曲家有珀塞尔、普塞尔和塔利斯等。
详细描述
英国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品包括珀塞尔的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和普塞尔的《奥菲欧》等。这些作 品在旋律、和声和戏剧表现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03 古典主义音乐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
总结词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音乐从巴洛克时期的过度,逐渐走向了更为简洁、 清晰和优雅的风格。
详细描述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包括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这些作曲 家在创作中强调了旋律的优美和和声的和谐,同时也注重了形式的平衡和结构的清晰。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1)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 1787)是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犹丽狄 西》(1762年) 及《阿尔希斯特》(1767年)
• (2)弦乐四重奏:所谓“弦乐四重奏”即由笫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这是古典 音乐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
• (2)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他确立了18 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范式,确定了第一乐章中“双呈示部”和“华彩段” 的形式,并为当时几乎所有的乐器创作了杰出的协奏曲,为近代协奏 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3)完善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 (4)在交响乐中,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 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预示了后世交响乐发展的思路。
(2)由来 :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最早使用 康塔塔这个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 Grandi, 1575~1630)。
(3)两种形式 :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交 场合表演的小型的康塔塔(小到可以是一首咏叹调),称 室内康塔塔;第二类是大型的,带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的,在一个特定重要场合的康塔塔。
(3)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及其代表作
舒伯特、门德尔松、 肖邦、李斯特、比才等。
谢谢同学们一学期以来的 配合和支持,预祝大家期
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加油 !
• 2、二重奏
• 3、三重奏 如:(1) 钢琴三重奏: ⑵ 弦乐三重奏: ⑶ 竖琴三重奏:
• 小提琴 中提琴
小提琴
长笛
中提琴或小提琴
大提琴
钢琴
大
提琴
中西方音乐史考研真题
中西方音乐史考研真题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音乐发展受到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中西方音乐史考研真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让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和了解中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
一、中西方音乐史的起源与发展1.中西方音乐的起源中西方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东地区,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等文明都有独特的音乐表达形式。
而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也有着独特的发展。
2.中西方音乐的发展(1)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古代的宫廷乐和雅乐,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青睐。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音乐逐渐丰富多样,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2)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数百年来,西方古典音乐经历了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时期的演变,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作曲家和作品。
二、中西方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特点比较1.中西方音乐在古代的风格特点比较(1)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中国古代音乐注重和谐、典雅,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古代音乐以独特的五声音阶和六律音律为基础,形成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特色。
(2)西方古典音乐的风格特点西方古典音乐注重对称、对位和和声的处理,强调艺术的表现力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古典音乐中常用的音阶包括全音阶、大调和小调,形成了西方古典音乐的特色。
2.中西方音乐在现代的风格特点比较(1)中国音乐在现代的发展中国音乐在现代注重与国际音乐接轨和创新。
不仅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特色,还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2)西方音乐在现代的发展西方音乐在现代不断融合了各种音乐风格,包括摇滚、流行和爵士等。
现代西方音乐强调音乐的实验性和个性化,以及对社会和文化问题的关注。
三、中西方音乐史的影响与意义1.文化交流与融合中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比较中西方音乐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不同文化中人们对音乐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史
4、《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之一,是周代统治者为察民情而设的采风制度,于春秋末期形成300个集子,后世称之为“诗经”,它保存了西周初期到春秋末年50颂”三类,其中“风”又称为“国风”,是北方15国的民歌,共有160篇,也是诗经中的精华之作,它直接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天才,具有高 1
2、八音:是我国周代关于乐器的分类方法,是以乐器作为材料进行分类,将之分为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史称为八音,代表性乐器:金:钟、镈,石:磬,土:埙,革:鼓,竹:篪,是古代器乐艺术发展较高层次的音乐艺术,标志我国音乐发展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3、三分损益法:我国战国时确立的以数学来计算一个五声音阶中各音弦长比例的生律法,史称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制定音乐史所使用最早的生律法,最早记述的著作是《管子·地图》,分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即以黄钟标准音为宫,以宫音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得低四度徵音,再徵音平分减三分之一,得高音商音,如此往复,出现宫、商、角、徵、羽五音,并在此基础上推出12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由此得出的12律为不平均律,因而出现黄钟不能还原现象,暴露出12律不能回归本律和无法周而复始地旋宫转调,该问题直到明代朱载堉的《新法密率》才得以解决。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一、先秦:六代乐舞、八音、三分损益法、《诗经》、《乐记》
1、六代乐舞:又称六代之乐,是黄帝时期流传下来并保留在周代宫廷 中六部代表性乐舞,是当时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包括黄帝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孔子称之为尽善尽美的乐舞)、夏时的《大夏》、商时的《大濩》、周时的《大武》,这六部规模宏大的典礼音乐,是分别用于祭祀天神、地神、四望、山川、仙妣、仙祖,前三部属于原始社会后期作品,都是以图腾崇拜为主,后三部为夏、商、周的创作性乐舞,均歌颂统治者的文功武德。 特点:规模宏大,有歌有舞而声调平淡、节奏缓慢,大多表现一种中庸平和的情绪,给人以严肃、静穆之感,六代乐舞是周代音乐文化具有集大成意义的代表性作品。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音乐风格
瓦雷兹 凯奇 格拉斯 赖希
交响曲 独奏协奏曲 弦乐四重奏 歌剧 芭蕾音乐 百老汇音乐剧 电影音乐
没有新的曲式,而是传统的 曲式(如分节歌 奏鸣曲一 快板 主题与变奏),但长 度扩展了,传统曲式也运用 于像交响诗和艺术歌曲这样 的新体裁。 贝多芬 舒伯特 柏辽兹 门德尔松 罗伯特.舒曼 克拉拉舒曼 肖邦 李斯特 威尔第 瓦格纳 比才 勃拉姆斯 德沃夏克 柴科夫斯基 穆索尔斯基 马勒 普契尼
德彪西 拉威尔 福列
高度不协和,不协和和弦不 需要进行到协和和弦,而是 可以进行到另一个不协和和 弦,有时两个冲突的,但又 平等的调中心同时奏响(多 调性),有时没有可以听出 的调中心(无调性)。 生动有力的节奏,同时存在 的彼此冲突的节拍(复节 拍)和节奏(复节奏)形成 暂时的复杂节奏。
色彩本身成为形式和美感的 动因,作曲家不仅从传统乐 器,而且也从电子乐器与计 算机,以及环境的噪声中寻 找新的音响。
复合唱经文歌 室内康塔塔 歌剧 奏鸣曲 大协奏曲 独奏协奏曲 管弦乐组曲 法国序曲
各时期的音乐风格 4 5 晚期巴洛克:1710-1750 古典主义:1750-1820
6 7 浪漫主义:1820-1900 印象主义:1880-1920
变得更长 更扩张和更不对 短而均衡的乐句建立调性 悠长而如歌的旋律线条,带 从短小的音响敲击到悠长的 称,惯用的器乐风格影响了声 旋律;声乐对旋律的影响 有强有力的高潮和有现力的 自由流动的旋律线条,十分 乐旋律。 比器乐的影响更大。经常 半音。 多样,旋律很少是如歌的, 出现的终止式带来轻松 愉 经常在起伏波动的音型中快 快之感。 速的转动,半音阶 全音阶 和五声音阶经常取代通常的 大小调音阶。 功能的和弦进行支配了和声的 运动,和声有目的地从一个和 弦移动到下一个。通奏低音继 续提供强有力的低音。 和弦变化(和声节奏)比 率的戏剧性变化,产生力 度的改变和流动;阿尔伯 蒂(Alberti)低音的简单 和声进行,产生更多的活 力。 更多的半音使用使得和声更 主调织体为主,三和弦被扩 加丰富和色彩化;富有变现 展为七和弦和九和弦,这些 目的的突然的远关系转调; 和弦经常平行运动。 表现痛苦和渴望情感的更多 的不协和音。
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演变
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演变西方古典音乐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其历史演变充满了丰富多样的故事和发展脉络。
从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到现代,音乐家们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古希腊时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
在这个时期,音乐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艺术形式,与宗教和哲学紧密相连。
古希腊的音乐家们通过研究音乐的理论和实践,开创了许多理论和技巧,为后世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教堂成为了音乐的中心,宗教音乐成为了主导。
教会唱诗班和修道院的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宗教音乐作品,如圣咏、宗教合唱等。
这些作品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复杂的和声技巧而闻名。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音乐开始脱离宗教的束缚,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作曲家们开始创作大量的器乐作品,如交响曲、协奏曲等。
同时,人们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技巧要求也越来越高,音乐的形式和结构开始变得更加复杂。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音乐的表现力和技巧达到了新的高度。
作曲家们开始运用更多的装饰性技巧,如颤音、滑音等,使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也注重对情感的表达,作曲家们通过音乐来诠释人类的喜怒哀乐,使音乐更加感人动人。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音乐的形式和结构更加规范化,作曲家们开始注重对旋律和和声的平衡和协调。
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等作曲家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严谨的结构而闻名。
浪漫主义时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达到了新的高度。
作曲家们开始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他们创作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主义的情感。
肖邦、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深受人们喜爱。
20世纪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个革命性时期。
在这个时期,音乐家们开始探索新的音乐语言和技巧,如序列音、多调性和多样化的节奏等。
西方音乐发展脉络
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前期的积累中, 西方音乐逐渐形成了 比较成熟的几个类型和流派, 并且在这几个流派下进行了深 入的发展, 使西方音乐逐渐显现出类型化和经典化特点, 既保 证了西方音乐流派的发展, 同时也提 高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质 量,对西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 利克斯·门德尔松·巴 托尔迪
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 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 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 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 风景画大师”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 瓦·肖邦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 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浪 漫主义钢琴诗人”。
艾克托尔·路易·柏 辽兹
法国作曲家,法国浪 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 物。被世人称为“交 响乐诗人”。
20世纪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也称20世纪古典音乐,是指自1900年起至今, 继承欧洲古典音乐而来的一个音乐纪元,音乐门派繁多,风 格多样。 从历史风格的范畴而言,现代音乐特指20世纪中非传统作 曲技法,非功能和声体系作为理论支撑的音乐作品。并非指 20创作的所有音乐作品。不同于传统音乐体系与流行音乐体 系这两种纯调性音乐体系的音乐体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现 代和声作为理论支撑。其音乐特点为和声结构复杂,多为调 性模糊、多调性、泛调性、无调性音乐作品。 主要可分为以下几大流派: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音乐、新民族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 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 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 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 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 的自由性。
音乐史中学音乐中的西方音乐史概述
音乐史中学音乐中的西方音乐史概述西方音乐史是指以西方世界的音乐发展为主线的历史,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音乐发展历程。
在学习音乐史时,了解西方音乐史对于深入理解音乐的发展、风格和演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音乐史中学习西方音乐史的概述,并通过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重要作曲家和作品来展示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
一、古典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音乐开始采用更规范的和声结构和形式,并开始出现一些重要的音乐形式,如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等。
值得一提的作曲家有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等。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丰富多样,对后来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莫扎特则是古典音乐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富有独特的个性和感染力。
贝多芬则是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他的音乐充满激情和创新。
二、浪漫音乐时期浪漫音乐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音乐时期。
在这一时期,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曲家们开始追求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和理查·斯特劳斯等是浪漫音乐时期的杰出代表。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他的音乐常常带给人们强烈的情感冲击。
勃拉姆斯则以他复杂而富有魅力的作品而闻名,他的音乐结构严谨、和声复杂,对后来的音乐影响深远。
理查·斯特劳斯是浪漫音乐时期的最后一位重要作曲家,他的作品富有戏剧性和表现力。
三、现代音乐时期现代音乐是指20世纪初至今的音乐时期。
在这一时期,音乐创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作曲家们开始尝试新的音樂技巧和形式。
斯特拉文斯基、德布西和勋伯格是现代音乐时期最重要的代表。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承载着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色,他创造出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如《火鸟》和《春之祭》。
德布西则是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人,他的作品着重于音色和氛围的表达,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勋伯格则是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创新性强,注重和声及音乐结构的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音乐发展史
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音乐发展史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经历了产生、发展、整理三个阶段,但它们的发展轨迹与每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并不完全相同。
当西方音乐进入中世纪教堂沉思时,中国音乐步入隋唐“歌舞大曲”的辉煌;当西方音乐走出实用的教堂进入艺术化、专业化发展时,中国音乐却仍以实用性、自娱性、业余性的方式发展。
到第二个千年的中后期,中西方都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体系,两种音乐体系既有许多共性的相似之处,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艺术特征。
继公元前“轴心时代”①多种文明兴起后,中西方音乐文化开始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从音乐史的研究成果看,中西方音乐都大致经历了产生、发展、整理三个阶段,但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音乐形态、音乐风格等并不完全相同。
本文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对中西方音乐的异同进行比较,以期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下,能更为客观、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中西方音乐的核心特征。
中国音乐奠基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各朝代[1](p.30)。
西方音乐奠基于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5世纪的古希腊世界和古罗马世界。
就“奠基”而言,这时期音乐的基本属性(将人为组织起来的人声或乐器声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反映生活)已经形成,后世的音乐就是在这个基石上发展的。
在产生期,中西方音乐有许多发展的相似性。
如:一些重要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思想都已经形成;早期的音乐教育都已开始;乐器已经成为音乐重要的物质表现形式被广泛用于各种音乐活动中;都产生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著作或音乐作品,如形成于公元前9―前6世纪的《荷马史诗》就是由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汇集整理编写成的,而我国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也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它们都是可唱的文字,用乐器伴奏等等。
由于环境、民族、文化、语言等音乐生成背景的不同,产生期的中西方音乐在表现形式、音乐思想、音乐理论、乐器、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西方音乐史的年份表
JC 巴赫(1735--1782) (伦敦巴赫)
德 国:贝多芬(1770--1827)
曼海姆乐派:斯塔米兹(1754--1809)
浪漫主义时期:1790—1910 年 分初期、中期、中后期、晚期
初期:19 世纪 10—20 年代
中后期:19 世纪 40—80 年代
贝多芬晚期
李斯特(1811--1886)
福列(1845--1924)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
德彪西(1862--1918)
意大利:马斯卡尼(1863--1945)
拉威尔(1875--1937)
列昂卡瓦洛(1857--1919)
表现主义:奥地利
普契尼(1858--1924) 20 世纪音乐
20 世纪民族主义:
勋伯格(1874-1951)
韦 伯(1786--1826)
瓦格纳(1813--1883)
舒伯特(1797--1828)
威尔第(1813--1901)
勃拉姆斯(1833--1897)
比 才(1838--1875)
中期:19 世纪 30--40 年代 门德尔松(1809-1847)
柴可夫斯基(1840--1893) 晚期:19 世纪 90 年代—20 世纪初 布鲁克纳(1824--1896)
舒 曼(1810--1856)
普契尼(1858--1924)
肖 邦(1810--1849)
马 勒(1860--1911)
柏辽兹(1803--1869) 法国歌剧在 19 世纪上叶的发展 格雷特里(1741--1813)《狮心王理查》
理查施特劳斯(1864--1949) 意大利歌剧 19 世纪上半叶的发展 罗西尼(1792--18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音乐演变史
1. 介绍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之间的
音乐也有着各自的演变历史。
本文将介绍中西方音乐的演变历史。
2. 中西方音乐的共同点
中西方音乐在某些方面存在共同点。
首先,中西方音乐都注重
旋律的表达与传达情感。
其次,中西方音乐都使用乐谱来记录音符
和演奏要求。
此外,中西方音乐都有着多种不同的音乐类型和流派。
3.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然而,中西方音乐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中西方音乐的音调
系统不同。
西方音乐使用十二平均律,而中国音乐使用的是五声音阶。
其次,中西方音乐的演奏方式和乐器也有所不同。
西方音乐更
注重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声音效果,而中国音乐更注重乐器的表达情
感和意境。
此外,中西方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也有一定的区别。
4. 中西方音乐的演变历史
4.1 中方音乐的演变历史
中国音乐的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
古代中国音乐以宫廷音乐为主,曲调庄重、富有仪式感。
随着时间
的推移,中国音乐逐渐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流派和曲种,如京剧音乐、民间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
4.2 西方音乐的演变历史
西方音乐的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
古代西方音乐以宗教音乐为主,如教堂音乐和合唱音乐。
随着时间
的推移,西方音乐逐渐发展出不同的风格和形式,如古典音乐、浪
漫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
5. 中西方音乐的影响
中西方音乐的演变历史相互影响,互相吸收和借鉴对方的特点和元素。
例如,中国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引入了一些西方乐器和演奏技巧。
同样,西方音乐也受到了中国音乐的影响,表现在一些作曲家运用中国音乐元素和主题在作品中。
6. 结论
中西方音乐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演变历史,它们在乐器、演奏方式、音调系统和音乐元素等方面存在差异。
然而,它们也有着共同点,都追求着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通过相互交流和借鉴,中西方音乐在演变历史中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