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汉语阅读中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喻在汉语阅读中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

汉语是一门富含隐喻的语言,隐喻是指用一个语义领域中的概念来说明另一个

语义领域中的概念。例如,“打破沙锅问到底”,其中“打破沙锅”是实义词语,而“问到底”则是一个隐喻。在汉语阅读中,隐喻的理解需要读者进行一定的认知加工,下面将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探讨汉语阅读中的隐喻理解。

一、隐喻的构成机制

隐喻由两个成分构成,即隐喻源和隐喻目标。隐喻源通常是一个比喻领域或主题,它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背景,使得人们能够将其与隐喻目标(通常是现实中的某个事物)联系起来。例如,“打破沙锅问到底”中,“打破沙锅”就是隐喻源,它比喻

了一种强烈的、不留余地的解决方式;而“问到底”则是隐喻目标,它表达了这种解决方式的结果。

二、隐喻的认知加工过程

隐喻的理解需要读者进行一定的认知加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选择性注意

读者在阅读中会对注意的信息进行选择,隐喻源往往是需要主动选择的信息。

例如,当读者阅读到“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如果没有将“打破沙锅”作为比喻源来注意,就无法理解隐喻。

2. 配置性加工

读者需要将隐喻源和隐喻目标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具有新意的表达。这个过程

又被称为“隐喻转喻机制”。例如,在“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隐喻中,读者需要将“打破沙锅”与“问到底”连接起来,进而把“问到底”解释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隐喻的影响因素

隐喻理解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读者的认知水平、阅读背景、语言能

力等。尤其是对于不同背景下的读者,会出现认知上的差异。例如,当读者在阅读一个专业领域的语言时,由于在专业领域中存在特定的隐喻,其理解效果可能会优于普通读者。

四、对隐喻理解的启示

隐喻的理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语义映射,任何一个阅读者对于同一句话的隐喻

理解都是不完全一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隐喻理解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因此,语言表达者需要在使用隐喻时,要考虑受众的差异性;而读者在阅读时也需要注重对隐喻源的选择性关注,以更好地完成隐喻的认知加工。

综上所述,隐喻是一个涉及多种认知加工机制的语言现象,它突破了语言的定义,使得一些表面上没有直接关系的概念之间产生了意义上的联系。未来,隐喻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和人类认知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