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知识详细介绍

合集下载

射频测试基础知识

射频测试基础知识

射频测试基础知识
射频测试(RF)是一种用于测试和确认收发信号质量和可靠性的
测试方法。

该测试确认收发信号能够成功地从一个位置传播到另一个
位置,测试通常用于手机,无线路由器,低噪声放大器(LNA)和电缆
连接。

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检查和监测关键部件,从而确保收发信号被正确地接收和发送。

做射频测试的最重要的是,要对电讯认证或认可进行评估,并检
查收发信号与标准之间的兼容性。

传播和发射电台必须能够传播和接
收符合一定标准的信号,而不会影响邻近范围内的其他设备。

射频测
试可以确保收发设备合规操作,并确保电信设备不会对用户或周边环
境造成健康或安全的问题。

此外,射频测试还可以检测信号传播的物理特性,从而加强设备
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射频测试,可以进行范围测试,测试噪声,相
位扭曲度,失真,等人口等变量。

在一些情况下,射频测试还可以用
于检查元件的参数,如驱动放大器的额定输出功率,滤波器的带宽等
参数。

最后,射频测试通常用于调试设备,以便做出必要的调整,以确
保收发信号能正常运行。

如果收发信号不正常,可以通过检查射频测
试结果来确定问题,以改善信号的表现。

总之,射频测试是一种测试收发信号的重要方法,可以检测出电
讯认证的兼容性,以及电信设备对邻近范围内的其他设备的影响情况,可以检测物理特性,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以及调试错误的收发信
号以提高信号的性能。

RF基础知识培训

RF基础知识培训

RF基础知识培训
首先介绍RF含义,即Radio Frequency, RF通常作为发射有用信号的载波。

能够产生并发射RF信号产品通常称为有意辐射体。

无线产品一般分为发射机和接收机或发射接收机。

1.电磁波波段的划分和常用的传输媒质
2.通信系统的组成:发送端(发射机)、接收端(接收机)和信道(包含干扰源)
3.与测试有关的概念及常用单位
4.电波传播途径:通过空间辐射和导线传导,无线电波传播主要以空间辐射来传播。

5. 产品与认证
举例说明
6. 申请认证所需提交的技术资料
申请FCC ID(Identification)所需要提交的技术资料:1)原理图(Schematic Diagram)
2)线路描述(Circuit Description)
3)方框图( Block Diagram )
4)原材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5)技术规格书(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
6)用户说明书( User manual )
申请LOO(Letter of Opinion)所需要提交的技术资料:1)技术规格书(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
2)用户说明书( User manual )
7. 主波、谐波和杂散的概念
8. RF 产品测试频率的选择:
T able-T est Frequency。

射频(RF)基础知识

射频(RF)基础知识

●什么是RF?答:RF 即Radio frequency 射频,主要包括无线收发信机。

2. 当今世界的手机频率各是多少(CDMA,GSM、市话通、小灵通、模拟手机等)?答:EGSM RX: 925-960MHz, TX:880-915MHz;CDMA cellular(IS-95)RX: 869-894MHz, TX:824-849MHz。

3. 从事手机Rf工作没多久的新手,应怎样提高?答:首先应该对RF系统(如功能性)有个系统的认识,然后可以选择一些芯片组,研究一个它们之间的连通性(connectivities among them)。

● 4. RF仿真软件在手机设计调试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其目的是在实施设计之前,让设计者对将要设计的产品有一些认识。

5. 在设计手机的PCB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基本原则是使EMC最小化。

6. 手机的硬件构成有RF/ABB/DBB/MCU/PMU,这里的ABB、DBB和PMU等各代表何意?答:ABB是Analog BaseBand,DBB是Ditital Baseband,MCU往往包括在DBB芯片中。

PMU是Power Management Unit,现在有的手机PMU和ABB在一个芯片上面。

将来这些芯片(RF,ABB,DBB,MCU,PMU)都会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以节省成本和体积。

7. DSP和MCU各自主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二者有何区别?答:其实MCU和DSP都是处理器,理论上没有太大的不同。

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基于效率的考虑,一般是DSP处理各种算法,如信道编解码,加密等,而MCU处理信令和与大部分硬件外设(如LCD等)通信。

8. 刚开始从事RF前段设计的新手要注意些什么?答:首先,可以选择一个RF专题,比如PLL,并学习一些基本理论,然后开始设计一些简单电路,只有在调试中才能获得一些经验,有助加深理解。

9. 推荐RF仿真软件及其特点?答:Agilent ADS仿真软件作RF仿真。

rf射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rf射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RF射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一、射频技术简介射频(Radio Frequency)技术是指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一种无线传输技术。

它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的传输与接收,通常在300kHz至300GHz的频率范围内工作。

下面将介绍RF射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二、RF射频技术的原理1. RF信号发射原理射频信号发射的原理是通过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并进行放大,然后通过射频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信号调制:将低频信号通过调制电路调制到高频载波上。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 功率放大:经过调制的信号需要经过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以增加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

- 天线辐射:放大后的信号通过射频天线进行辐射,以便外部设备能够接收到信号。

2. RF信号接收原理RF信号接收的原理是接收到射频信号后,通过射频天线将信号送入接收电路进行解调和放大,然后输出到外部设备。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天线接收:射频信号通过射频天线接收后传入接收电路。

- 信号解调:接收电路将射频信号进行解调,还原成原始的低频信号。

- 信号放大:解调后的信号经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以增强信号的强度。

- 信号输出:放大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如扬声器或显示屏。

三、RF射频技术的应用RF射频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1. 无线通信RF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射频技术通过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实现了无线通信的远程传输和接收功能。

2. 广播电视广播电视领域也是RF射频技术的应用之一。

广播和电视节目通过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实现了音频和视频信息的远程传播和播放。

3. 遥控器遥控器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使用射频技术的设备之一。

无论是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还是智能家居设备的遥控器,都是通过射频信号来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

RF射频知识详细介绍

RF射频知识详细介绍

九、RF系统框图(上行链路—发射机):
GMSK调制器
GMSK 信号
IQ调制器
IQ 信号
TX VCO








射频PA
频率 合成 器
天线开关
天线
GMSK调制和IQ调制:
GSM使用一种称作0.3GMSK(高斯最小频移键控)的数字调制方式。 0.3表示高斯滤波器带宽与比特率之比。
GMSK是一种特殊的数字FM调制方式。给RF载波频率加上或者减去 67.708KHz表示1和0。使用两个频率表示1和0的调制技术记作FSK( 频移键控)。在GSM中,数据速率选为270.833kbit/sec,正好是RF 频率偏移的4倍,这样作可以把调制频谱降到最低并提高信道效率。 比特率正好是频率偏移4倍的FSK调制称作MSK(最小频移键控)。 在GSM中,使用高斯预调制滤波器进一步减小调制频谱。它可以降 低频率转换速度,否则快速的频率转换将导致向相邻信道辐射能量( 开关谱)。
4
3kHz—30kHz
5
30kHz—300kHz
6
0.3MHz---3MHz
7
3MHz---30MHz
8
30MHz---300MHz
9
300MHz—3GHz
10
3GHz-----30GHz
11
30GHz-----300GHz
12
0.3THz----3THz
13
3THz—30THz
14
30THz----300THz
dB
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下面计算公式:10lg (甲功率/乙功率) [例3]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甲功率/乙功率)=10lg2=3dB。也就是说,甲的功率比乙的 功率大3 dB。 [例4] 通常我们使用GSM900射频线损耗约为0.5dB。 [例5] 如果甲的功率为33dBm,乙的功率为27dBm,则可以说,甲比乙大6 dB。

RF知识详细介绍

RF知识详细介绍

RF知识详细介绍射频(Radio Frequency,缩写为RF)是指在30kHz到300GHz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信号。

射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通信、雷达、导航、无线电广播等。

以下是对射频知识的详细介绍。

射频技术的基础是电磁波理论,它是通过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模式。

电磁波分为不同的频段,射频就是其中的一种频段。

射频信号是一种高频信号,其特点是能够穿透一定的材料,可以在空气、水和其他介质中传播。

射频技术在通信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通信系统利用射频信号进行信息传输,例如手机、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等。

射频信号可以通过调制技术将音频、视频和其他数据转化为无线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和接收。

同时,射频技术还可以用于增强通信信号的传输距离和可靠性,例如信号增益器和中继器。

射频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雷达(Radar)等领域。

雷达通过发射射频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探测和跟踪目标的位置和速度。

雷达在航空、军事以及天气预报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除了通信和雷达,射频技术还被应用于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就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导航的系统。

GPS系统利用多颗卫星发射射频信号,并通过接收这些信号的时间延迟来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

射频技术还可以用于其他导航系统,如卫星导航系统和无线定位系统等。

此外,射频技术还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等领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射频信号可以通过调幅(AM)或者调频(FM)的方式来传输音频信号,从而实现无线电和电视广播的传输。

射频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射频信号的传输会受到多径传播、衰落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采用合适的调制、编码和检测技术,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由于射频信号的高频特性,需要注意功率控制和频谱管理等技术。

总之,射频技术是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重要技术。

它在通信、雷达、导航、广播和其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射频与微波知识点总结

射频与微波知识点总结

射频与微波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射频(Radio Frequency, RF)与微波(Microwave)技术在现代通信、雷达、无线电频谱、天线设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射频与微波技术涉及到电磁波的传播、调制解调、射频功率放大、频率变换、天线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射频与微波的基本原理、传输线理论、射频放大器、射频调制解调、天线设计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二、射频与微波的基本原理1.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射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频段的电磁波。

射频与微波技术主要涉及射频和微波频段的电磁波。

2.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速度、传播特性等基本特性。

其中,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由光速公式c=λf(c为光速,λ为波长,f为频率)决定。

在射频与微波领域,常用的频率单位有千兆赫兹(GHz)、兆赫兹(MHz)和千赫兹(kHz)等,波长单位常用的是米(m)。

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性,常见的介质波速和传播常数也会影响射频微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3. 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是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决定的,其中包括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电场和磁场分布规律、电磁波的波动性等。

了解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有利于射频与微波技术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

4. 电磁波的天线辐射和接收天线是电磁波的辐射和接收装置,根据天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天线可以分为定向天线和非定向天线。

定向天线主要用于定向传输和接收电磁波;非定向天线主要用于对全向的电磁波进行辐射和接收。

天线的辐射和接收特性与天线的形状和尺寸、频率、方向性等因素有关。

三、传输线理论1. 传输线的基本概念传输线是用于传输电磁波的导线或介质,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微带线、矩形波导和圆柱波导等。

传输线具有阻抗匹配、功率传输和信号传输等功能。

根据传输线的不同特性和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传输线。

射频(RF)技术简介

射频(RF)技术简介

射频(RF)技术简介RF(Radio Frequency)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电视、广播、移动电话、雷达、自动识别系统等。

专用词RFID(射频识别)即指应用射频识别信号对目标物进行识别。

RFID的应用包括:● ETC(电子收费)● 铁路机车车辆识别与跟踪● 集装箱识别● 贵重物品的识别、认证及跟踪● 商业零售、医疗保健、后勤服务等的目标物管理● 出入门禁管理● 动物识别、跟踪● 车辆自动锁死(防盗)RF(射频)专指具有一定波长可用于无线电通信的电磁波。

电磁波可由其频率表述为:KHz(千赫),MHz(兆赫)及GHz(千兆赫)。

其频率范围为VLF(极低频)也即10-30KHz至EHF(极高频)也即30-300GHz。

2. 射频识别(RFID)技术简介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其所具备的独特优越性是其它识别技术无法企及的。

它既可支持只读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读写工作模式,且无需接触或瞄准;可自由工作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可进行高度的数据集成。

另外,由于该技术很难被仿冒、侵入,使RFID具备了极高的安全防护能力。

从概念上来讲,RFID 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 单元,利用RF信号将信息由RFID单元传送至RFID读写器。

RFID单元中载有关于目标物的各类相关信息,如:该目标物的名称,目标物运输起始终止地点、中转地点及目标物经过某一地的具体时间等,还可以载入诸如温度等指标。

RFID单元,如标签、卡等可灵活附着于从车辆到载货底盘的各类物品。

RFID技术所使用的电波频率为50KHz-5.8GHz,如图一所示,一个最基本的RFID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份:● 一个载有目标物相关信息的RFID单元(应答机或卡、标签等)● 在读写器及RFID单元间传输RF信号的天线● 一个产生RF信号的RF收发器(RF transceiver)● 一个接收从RFID单元上返回的RF信号并将解码的数据传输到主机系统以供处理的读写器。

射频基础知识培训

射频基础知识培训

射频基础知识培训一、射频概述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是指无线电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信号。

射频技术在现代通信、无线电、雷达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培训将介绍射频的基础知识,包括射频信号的特性、射频电路设计及射频测量。

二、射频信号的特性1. 频率范围: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通常指300kHz至300GHz之间的频段。

这一频率范围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

2. 带宽:射频信号的带宽是指在频率上的范围,用于传输信息。

带宽越宽,信号传输的速率越高。

3. 衰减:射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衰减,衰减的程度与信号传播距离、传输介质等因素有关。

为了保持信号的质量,需要采取衰减补偿措施。

三、射频电路设计1. 射频放大器设计:射频放大器用于增强射频信号的强度。

设计射频放大器需要考虑电源电压、功率放大系数、频率响应等因素。

2. 射频滤波器设计:射频滤波器用于去除非期望频率范围内的干扰信号。

设计射频滤波器需要考虑信号带宽、截止频率、滤波器类型等因素。

3. 射频混频器设计:射频混频器用于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混合,产生新的频率信号。

设计射频混频器需要考虑输入信号频率、混频器类型、频率转换效率等因素。

四、射频测量1. 射频功率测量:射频功率测量用于确定射频信号的功率水平。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射频功率计和射频功率传感器。

2. 射频频谱分析:射频频谱分析用于分析射频信号在频率上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仪器包括射频频谱分析仪和扫频仪。

3. 射频网络分析:射频网络分析用于测量射频电路的传输特性(如反射系数、传输系数等)。

常用的仪器包括网络分析仪和隔离器。

五、总结通过本次射频基础知识培训,我们了解了射频信号的特性、射频电路设计和射频测量等内容。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射频相关工作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射频技术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以上文字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或修改)。

RF基本概念

RF基本概念

RF基本概念培训教材基本概念Radio Frequency ,简称RF。

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

1.频率:一个信号在一秒周期内循环的次数。

2.微波:微波具有很高的频率,在一秒周期内有1G~2G的循环。

3.滤波器:需要的波可以通过,不需要的波滤掉。

4.双工器:双工器包含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滤波器,这两个滤波器有一个公共的端口,叫天线端。

它们的功能也不同,一个传输信号,一个接受信号,两个滤波器的响应在频率上很接近,因此一个必须抑制另一个滤波器的信号。

5.插损:有多少功率损失在装置中。

6.回损:损耗在装置中产生的回波。

7.为什么校准?排除网络分析仪的误差,了解电缆的性能是否良好以及各种未知情况,消除系统误差。

8.何时校准?测试新产品之前或检查出系统误差较大的时候。

9.如何判断校验是否成功?Channel 1. S11或S22,Channel 2. S21,看系统匹配S21是否>-0.005dB,S11和S22是否当你校验好之后,将双阴连接,再接你使用的负载,看测量值回波损耗是否11.网络分析仪的电缆每天要清洁,减少误差。

你每天使用的连接件也必须每天用酒精和棉签清洁,同样是为了减少误差。

12.带内波动:通带内最差的插损减去最小的插损。

(数值都是用绝对值) 13.滤波器最好的插损可能在哪里?在通带的中间位置。

14.调试螺钉的作用:调谐螺钉:顺时针旋转,频率向低端偏移。

逆时针旋转,频率向高端偏移。

耦合螺钉:顺时针旋转,将通带频率增宽。

逆时针旋转,将通带频率变窄。

TuningRX:接受端 TX:发射端Attenuation: 在某特定频率范围内,滤波器可大量削弱信号程序:一.校验使用响应校验方式对记录本进行校验,使用完全双端口校验方式对其它记录本进行校验。

在每个班的开始用每台网络分析仪测试参考产品,确保全部网络分析仪工作正常。

RF的常用基本概念计算及相关知识

RF的常用基本概念计算及相关知识

RF的常用基本概念计算及相关知识射频(Radio Frequency,RF)是指频率在300k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

在射频领域中,有一些常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下面将对这些概念进行介绍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1. 频率(Frequency):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磁波振动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频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频率=1/周期2. 周期(Period):周期是指电磁波一个完整振动所需的时间。

周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周期=1/频率3. 空间波长(Wavelength):空间波长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一个完整波动所需的距离。

空间波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空间波长=速度/频率4. 速度(Speed):速度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速度,通常以光速(299,792,458 米/秒)为参考。

5. 幅度(Amplitude):幅度是指电磁波的振幅或强度。

幅度可以通过电磁波的最大电场或磁场强度来表示。

6. 相位(Phase):相位是指电磁波振动的起始点。

相位可以位相角(Phase Angle)来表示,常用弧度或度数来度量。

7. 波速(Wave Velocity):波速是指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它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8. 衰减(Attenuation):衰减是指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能量的减弱,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

衰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衰减(dB) = 10 * log10 ( Pi / Pr)其中,Pi是输入功率,Pr是输出功率。

9.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电磁波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宽度。

对于连续信号来说,带宽可以通过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来确定。

10. 峰值功率(Peak Power):峰值功率是指电磁波的最大功率。

11. 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平均功率是指电磁波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功率。

12. 噪声(Noise):噪声是指电磁波中无用信号的干扰,可以通过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来衡量。

射频基本知识

射频基本知识

射频基本知识目录1. 射频概述 (2)1.1 射频定义与特点 (3)1.2 射频应用领域 (4)1.3 射频技术发展历史 (5)2. 射频信号及其特性 (6)2.1 电磁波与射频波 (7)2.2 频率范围与波长 (8)2.3 电磁波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9)2.4 功率测量与单位 (10)2.5 幅度调制与相位调制 (12)3. 射频电路 (13)3.1 阻抗与反射系数 (14)3.2 匹配电路 (15)3.3 功率放大器 (16)3.4 滤波器与调谐电路 (17)3.5 衰减器与分频器 (19)4. 射频设备与系统 (20)4.1 信号源与检测器 (22)4.2 无线传输系统 (23)4.3 通信系统 (24)4.4 雷达系统 (25)4.5 测试与测量设备 (26)5. 射频技术应用案例 (28)5.1 5G 通信技术 (29)5.2 物联网应用 (30)6. 射频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1)1. 射频概述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无线电波的传输。

射频技术是通过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无线电波来传输信号的,这些信号用于各种通信应用,如无线广播、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和无线网络等。

在射频领域中,电磁波被用来承载信息,从简单的调幅(AM)广播到复杂的数字广播以及移动电话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射频技术无处不在。

射频信号的特征可以从它们的波长和频率来描述,通常情况下,射频波的波长介于几厘米到几米之间,对应的频率范围从大约30 kHz 到300 GHz。

这个宽度频段使得射频技术可以涵盖从低频的无线电广播到高频的微波和无线宽带通信等多个应用领域。

射频系统通常包括调制和解调两个关键步骤,调制是将低频基带信号转换成高频的射频信号,使得信号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传播。

这个过程涉及将基带信号的特性(如幅度和频率)嵌入到一个更高的射频载波上。

解调则在接收端进行,是将射频信号转换回可识别的低频信号,以便于进一步处理。

RF介绍

RF介绍

Page 42
常見射頻線纜接頭-DIN型 規格
Page 43
常見射頻線纜接頭-DIN型-N型應用場景
接頭類型首先看DIN頭還是N頭,DIN頭直徑大,約是N頭直徑的2倍。 然後是看螺紋判斷是公頭還是母頭,內螺紋是公頭,外螺紋的是母頭。
Page 44
常見射頻線纜接頭-DIN型-N型應用場景
Page 45
Page 6
絕緣
同軸線介紹4
三. 外導體: 1.結構介紹: a.編織外導體是由多根細導線相互交替地編織 構成,其柔軟性好,根據遮罩要求,可雙層或 不同材質的多層編織 b.管狀外導體是電氣上理想結構,電阻低,遮罩 性好,密封防潮,缺點是柔軟性差,不能承受 多次彎曲,主要作硬同軸應用 四. 護套: 1.聚氯乙烯護套,它具有良好耐磨,耐油,酸等性 能,並對火焰有自滅性,適於-40℃~+70℃使用 2.聚乙烯護套,它不含增塑劑等助劑,不會沾汙 電纜的絕緣介質,使電纜電性能不劣化,適用 於-55℃~+85℃使用 3.聚氨酯護套,它柔軟而堅韌,能在-55℃~90℃ 範圍內保持柔軟性,其耐磨性是聚乙烯的四倍 4.氟塑料護套,它是聚全氟乙丙烯(FEP)擠出或 聚四氟乙烯帶繞包,適用於-70℃ ~200℃ 5.其它,如矽橡膠,尼龍,玻璃絲編織等
Page 38
常見射頻線纜接頭-N型 結構
N(Neill)
Page 39
常見射頻線纜接頭-N型 規格
Page 40
常見射頻線纜接頭-DIN型-N型
左右兩側都是DIN母頭
N公頭
Page 41
常見射頻線纜接頭-DIN型 結構
DIN型(也叫7/16或L29)系列同軸連接器是一種較大型螺紋連接的連接器, 具有堅固穩定、低損耗、工作電壓高等特點,且大部分具有防水結構,可 用于戶外作為中、高能量傳輸的連接器,廣泛用於微波傳輸和移動通信系 統中。 常用於基站天饋線接頭,天線接頭等。

无线射频基础知识介绍

无线射频基础知识介绍

无线射频基础知识介绍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 RF)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并且在物联网和5G等新兴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无线射频的基本概念无线射频是指频率范围在3kHz到300GHz之间的电磁波。

它是通过振荡器产生的电磁波,并通过天线进行辐射和接收。

射频信号的特点是可以传输较长距离,穿透能力强,适用于无线通信和广播。

二、无线射频的特性1.频率范围广泛:从低频到高频,无线射频可以覆盖从几kHz到几GHz的频率范围。

2.能量传播:无线射频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可以穿透大部分非金属材料,如墙壁、树木等。

3.多径传播:由于无线信号会反射、绕射和衍射,从而形成多个路径的传播,可能导致信号干扰和衰减。

4.抗干扰能力:无线射频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调制技术、编码技术和频谱分配等方式来减小干扰。

三、无线射频的应用领域1.无线通信:无线射频技术是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包括手机、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和卫星通信等。

2.广播:广播电台利用无线射频技术传输音频信号,实现广播节目的传播。

3.雷达:雷达系统利用射频信号来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和距离,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5.定位和导航: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和三角测量原理,可以实现定位和导航功能,如GPS系统。

6.医疗:医疗设备中的无线射频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无线手术和无线成像等。

7.物联网:物联网系统中的无线射频技术实现物体之间的无线连接和通信,促进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四、无线射频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射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无线射频技术可能会有以下趋势:1.5G技术的推广:5G技术将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能力,将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物联网应用的普及:物联网将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无线射频技术在物联网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射频入门知识

射频入门知识
GPS: ➢ 四种主要模式:美国GPS,中国北斗、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 ➢ 手机通过接收多个卫星的信号,从而解析出设备的相对位置,实现定位。 ➢ 单向通信,只需要接收,不需要发射
射频工程师
射频工程师做什么的? ➢ 方案设计 ➢ 调试 ➢ 测试 PS:行业不同,对射频工程师的要求也不同的
需要掌握的技能 ➢ 设计----射频发射和接收原理、器件性能和选型、设计指标、指标链路分 解、画图工具(PADS 或cadence)、平台和射频设计规则、EMC原理 ➢ 调试----modem配置、匹配原理、焊接、设备使用和测试、调试软件使用、 校准综测软件使用 ➢ 测试----了解各测试设备、掌握各指标测试方法
对应的,基站端的射频电路也越来越庞大,需要越来越多的射频工程师来 处理,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天线工程师,未来射频与天线仍将是热门行业。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伴随通信技术发展,调制方式也在飞速演进,效率越来越高: ➢ * 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二相相移键控,一个符号代表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3G,移动采用的是TD-SCDMA模式(中国自主技术),联通WCDMA,电信 CDMA2000,速度飙升到几十Mbps,各种流量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频段如 下: ➢ 中国联通3G,WCDMA B1, UL:1920~1980MHz,DL 2110~2170MHz ➢ 中国电信3G,CDMA2000 BC0,UL:824~849MHz,DL 864~894MHz ➢ 中国移动3G,TD-SCDMA B34/B49, B34:UL&DL:2010~2025MHz,B39:UL&DL 1880~1920MHz
4G,分FDD-LTE与TDD-LTE为主,由WCDMA和TD-SCDMA演进而来,CDMA2000已经 停止演进,速度进入百兆时代,速率大大提升,频率大爆发,通信使用频率 大大增多,频段如下: ➢ 中国移动 B3/8/34/38/39/40/41 ➢ 中国联通 B1/3 ➢ 中国电信 B1/3/5 ➢ 具体频率范围参考下页:

RF通信名词基本知识

RF通信名词基本知识

技术指标与调试注意事项
第 7 页 共 35 页
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增益及增益可调范围 •带内波动 •三阶交调 •光功率 •杂散发射 •输出功率(ALC 电平) •1dB 压缩点 •回波损耗 •噪声系数
1.增益及增益可调范围
•测量仪器——频谱仪 R-3131A。
信号源 Lin
隔离器
放大器
衰减器 L1(dB) Lout
DUP
第 4 页 共 35 页
3、环行器、双工环行器 • 环行器——使信号单方向传输的器件。 • 双工环行器——即双工环行滤波器, 是一种能使信号实现单方向传输的双工滤波器。 根据信号走向来完成分路、合路的功能。
DU
4、衰减器(Attenuator) • 衰减器——在相当宽的频段范围内一种相移为零、其衰减和特性阻抗均为与频率无 关的常数的、由电阻元件组成的四端网络。其主要用途是调整电路中信号大小、改 善阻抗匹配。衰减的单位为 dB。衰减器有功率容量的要求。 • 主要用途——衰减器主要用于放大器输出功率测试,为测试配件(先衰减,再进频 谱仪) 。可变衰减器用于主机输入信号的调整,多用于室内直放站。 5、耦合器(Coupler) • 耦合器——实现从主干通道中提取出部分信号的器件。 • 分类——按耦合度的大小分为 5、10、15、20、dB 不同规格;从基站提取信号时 可用大功率耦合器(300W) ,其耦合度可从 60~65dB 中选用。耦合器的接头多采用 N 头。
3、插损(dB) •插损——插入损耗的简称, 表示当电路中接入某一无源器件或部件后所引起的损耗 (即 衰减) 。单位为分贝(dB) 。 •插损(dB)=器件输出电平(dBm)–器件输入电平(dBm)
4、择性、带宽 •选择性——衡量滤波器选择有用信号同时抑制无用信号的能力。常用带宽 BW、矩形系 数 K0.1 来表示。 •带宽 BW——滤波器对信号的衰减为-3dB 时所决定的频率宽度。 •矩形系数 K0.1——滤波器对信号的衰减为-20dB(或-40dB、 -60dB)时的频宽与滤波器带

射频知识总结

射频知识总结

射频的概念射频收发核心电路射频即Radio Frequency,通常缩写为RF。

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GHz之间。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

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

在电子学理论中,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编辑本段]射频常用计算单位简介各种射频常用计算单位,是深入地理解射频概念的必备基础知识之一。

绝对功率绝对功率的dB表示射频信号的绝对功率常用dBm、dBW表示,它与mW、W的换算关系如下:例如信号功率为x W,利用dBm表示时其大小为:射频常用计算单位简介例如:1W等于30dBm,等于0dBW。

相对功率相对功率的dB表示射频信号的相对功率常用dB和dBc两种形式表示,其区别在于:dB是任意两个功率的比值的对数表示形式,而dBc是某一频点输出功率和载频输出功率的比值的对数表示形式。

天线和天线增益天线增益一般由dBi或dBd表示。

dBi是指天线相对于无方向天线的功率能量密度之比,dBd 是指相对于半波振子Dipole 的功率能量密度之比,半波振子的增益为2.15dBi,因此0dBd=2.15d Bi。

其他常用计算单位射频原理电阻:阻挡电流通过的物体或物质,从而把电能转化为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单位:欧姆,Ω 电压:电位或电位差,单位:伏特,V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电路上某一确定点的电荷数,单位:安培,A电感:线圈环绕着的东西,通常是导线,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线圈可产生电动势能,单位:亨利,H电容:一个充电的绝缘导电物体潜在具有的最大电荷率,单位:法拉,F[编辑本段]射频技术的分类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设备识别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发展很快的一项新技术,英文名称为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简称AEI。

RF入门

RF入门

五、测试仪器和环境
• RF测试一般是在暗室内进行 • RF测试仪器按作用可分为综测仪,信号发 生器,网络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等 • 综测仪可以模拟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可以 分析RF的大部分参数
End Thanks
• EDR 即Enhanced data rate,Bluetooth2.0的规范中,它定义 了调变技术的改变,和额外的封包类型 • 3.0和4.0协议添加兼容802.11.b协议,并进一步降低功耗和 启动时间
蓝牙版本 1.1
传输速率
1.2
2.0
2.1
3.0
4.0
最高25 Mbps
748~810k 748~810k 1.8M/s~2. 1.8M/s~2. 最高24 b/s b/s 1Miver
• 接收灵敏度: 衡量RF指标的 最重要参数之一。与模组的实 际使用距离相关。 • 信道抑制:
主要分为邻道抑制和同道抑制,测试信道之 间的抗干扰能力
其他
• 传导杂散:测试在传导条件下发射或者接收 时,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无用信号的辐射强 度。如果杂散信号过大会影响信号接收
天线
• 天线主要参数有两个: • 驻波比: 是衡量天线匹配的参数之一,理论值为1,实 际测试在1.5以上 • 方向图: 是衡量天线发射方向性的指标,它把离天线 一定距离球星空间表面的磁场强度记录下来, 绘成3D图,可以看出天线辐射死角。理论是 上越圆越好
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案是: module/chip + 匹配电路(+滤波器)+天线 好处:集成化高,体积小,容易调试 坏处:模组选定后参数调节范围较小
• 原始电路方案: • 基带+ modern +锁相环电路+混频器+滤波器 +收发控制器+匹配电路+天线 • 好处:可以调制所有RF参数 • 坏处:电路复杂,调试周期较长,布线难 度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知识详细介绍
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技术在现代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电磁波频率范围,通常在300 kHz至300 GHz之间。

RF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广播和无线电通信到雷达和卫星通信,无处不在。

本文将详细介绍RF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和前景。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RF技术的基本原理。

射频信号是通过无线传输介质(如空气)传播的电磁波。

它可以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信息。

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非常宽广,以满足不同通信需求。

具体来说,涵盖了AM广播(540kHz至1600kHz)、FM广播(88MHz至108MHz)、移动通信(800MHz至2.4GHz)等。

基于这些频率的不同特点,RF技术可分为不同的子领域。

例如,AM 广播是一种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技术,其中载波的振幅随着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而FM广播则采用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技术,其载波的频率随着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无线通信中常用的技术有GSM、CDMA和LTE,它们基于不同的调制和多址技术(如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射频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是广播和无线电通信。

广播是RF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它通过调幅和调频技术将音频信息传输到广大观众和听众身边。

无线电通信则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语音和数据的通信技术,包括手机、对讲机和蓝牙等。

其次,雷达是RF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雷达利用射频信号探
测目标对象,无论是飞机、船只还是天气现象。

雷达会发送一个射频脉冲,并接收从目标反射回的回波信号,从而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

此外,卫星通信也是RF技术的关键应用之一、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射
频信号在地球上的不同区域之间进行通信。

卫星上的转发器接收射频信号
并将其重发回地球上的接收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射频技术还在医疗、军事和无线传感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医疗中
的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术使用射频信号来生成人体内
部的图像。

军事中的通信系统、雷达和导航系统都离不开射频技术。

无线
传感领域则利用射频信号来收集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

至于RF技术的前景,随着无线通信和物联网的发展,RF技术将继续
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5G通信网络将在更高的频率范围内运行,以提供
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RF技术还将为物联网中的设备相互
连接提供关键支持,使其能够实现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和智能工厂等。

总而言之,射频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它
通过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传输电磁波,实现了广播、无线电通信、雷达和
卫星通信等应用。

射频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将继续推动无线通信和物联
网的创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