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步探索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五星文库5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五星文库5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五星文库5篇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五星文库(篇1)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地理教学成绩,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5~8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

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学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

大多数学生刚升入中学,有较强的进取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今后学习中的一大优势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学习又存在不稳定的特点,有可能导致班级纪律涣散,而影响整体学习成绩,这些都是应该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三、本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向学生讲述了最基础的地理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不同自然环境,感受日新月异的地理环境变化,了解大自然的奥妙。

四、本学期总体教学目的要求1、让学生获得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读图能力。

2、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懂得人地对立同一关系,使人类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地理初一地理教案探究

地理初一地理教案探究

地理初一地理教案探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3. 能够正确使用地理学科的相关工具和设备。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理学科的概念;2.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地理学科工具和设备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地理学科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科学。

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表面活动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如人口、城市、交通等;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土地利用等。

2.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观察法、实践法、比较法、推理法等。

观察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地理现象,可以了解其特点和规律。

实践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较是地理学科学习的常用方法,不同地理现象的比较可以揭示它们的联系和差异。

推理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高级方法,通过推理可以从已知的地理现象得出新的结论。

3. 地理学科的相关工具和设备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和设备,如地图、地球仪、经纬仪等。

地图是地理学科中常用的表达地理现象的图形工具,通过地图可以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关信息。

地球仪是地理学科中常用的模拟地球球体的工具,通过旋转地球仪可以观察地球不同地域的地理现象。

经纬仪是地理学科中用来测量地理位置的工具,通过经纬仪可以确定地理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地理学科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比较和推理的方式,探索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

3. 认识地理学科的相关工具和设备向学生展示地理学科常用的工具和设备,解释其用途和操作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

2024年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例文(六篇)

2024年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例文(六篇)

2024年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例文随着新学期的开启,我荣幸地承担起七年级六个班级的地理教学任务。

为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我决心持续提升个人教学素养与专业技能。

鉴于初一学生虽在小学阶段略有接触地理知识,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且易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缺乏重视,学习兴趣不足,依赖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单一,加之外籍学生比例上升的新情况,这些因素无疑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

鉴于此,本学期我将秉持高度责任感,严格按照上级教学部门及学校要求,紧密结合各班级实际,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全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此,我特制定以下计划:一、积极探索地理教学新模式在现有基础上,我将深化对课程改革相关理论的学习,精准把握新教材精髓,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针对学生特点,我将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坚持“课外下功夫,课堂见成效”的原则,精心策划每一堂课,细致编写教案,广泛参考相关书籍,拓宽课堂知识边界,并适当融入生活实例。

课堂上,我将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注重课前与课后的深刻反思,积极与同行交流心得,汲取宝贵经验,不断完善自我。

鉴于地理学科的特点,我将强化对学生地图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具象化于地图之上,培养“地理思维”。

课堂上,我将秉持平等、民主的原则,扮演好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角色。

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学习空间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会分析比较,收集有价值的地理信息,掌握“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

我还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艺术。

结合阶段性考试,我将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提升其学习效率,并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探索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探索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探索摘要: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要求学生不仅具备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践操作能力。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涉及学生的观察、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当前的地理教学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则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并探讨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实践力;培养引言:地理学科不仅涉及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和地球现象,还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密切相关。

中学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去探索、发现和理解地理知识,其中的地理实践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学习方式,通过亲身参与和实地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但是目前一些中学地理教学仍然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导致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够强。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不足之处1.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活动单一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往往偏向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知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参与和实践操作。

课堂上常常以讲述知识和背诵概念为主,缺乏互动和探究环节,从而导致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缺乏资源利用,课堂配置不足许多初中地理教学场景中存在着缺乏资源利用和课堂配置不足的问题,教材、实验器材、地理模型等资源的匮乏也限制了学生地理实践的开展。

并且由于教室设施有限,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进行实地考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途径探索1.倡导探究式教学,开发多样化教学资源倡导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力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地观察和探究,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023初中地理教案 15篇

2023初中地理教案 15篇

2023初中地理教案 15篇初中地理教案 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__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

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

继续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二】认识日本的火山地震状况。

出示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考。

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讨论】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

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问题教学优化探究——以人教版“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为例

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问题教学优化探究——以人教版“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为例

@教走廊?第?期参,53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问题教学优化探究——以人教版“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为例金丹(常熟市第一中学,江苏常熟)摘要:问题教学是初中生本课堂中常用的教学策略,其在学生综合思维培养方面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基于实际课堂案例,对问题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方面进行优化探究,认识挖掘问题教学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问题教学;综合思维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 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

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中,主要体现为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思维的 初步培养,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和人地协调观的 树立做好前期准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综 合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铺垫。

问题教学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 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由此获得基 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形成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问题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优化使用,对于学生综合思维 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_、认识问题教学,切合综合思维培养的需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义务教 育阶段地理课程分为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 理和乡土地理四大部分,指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对不同尺度区域的认知,从地理的视角认识我们生存 的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1]。

综合性和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而综合思维是学生认 识、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学生运 用综合思维可以从地理视角多方面对地理事物和现 象进行分析,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更好地分析地理事象或地理过程的 发生、发展和变化。

[2]初中地理课程在基于区域认知 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进行构建,其构建的效果 直接影响学生地理素养的进一步形成。

在实践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教师“教”和学生“学”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即要构建地理 的“生本课堂”。

中学地理实践设计与教法地理课程目标及其实现策略

中学地理实践设计与教法地理课程目标及其实现策略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 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 义及主要途径。
知识与技能--课程的基本目标
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 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 途径。 侧重区域地理,从成因上认 识区域差异,是对人地关系 与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的领 会。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察、 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 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 理数据。
较高层次水平,发现地理问题 是前提,提出方案、对策是核 心,倡导与他人合作,强调开 展调查研究。 高层次水平,侧重对地理学习 结果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加强 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交际 能力。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 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 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的终极目标
从文化景观的形态特征推断它形成的地理环境; 根据农业地域类型推断其形成的区位条件。 天气预报;预测全球变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地理事物和现 象空间上的成因联系,地理空间分布格局;说 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等。
地理方法教育的 基本内容

地理“过程与方法”的 体现策略
基本地理科学的过程
技 能
地理观察 地理分类 地理交流




使用所有感觉来辨别地理现象的性质、 描述地理景观、地理事物的显著征象和标志、 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地理现象变化过程等。
根据预定的一组性质将地理事物和现 象分类。
以地图、略图、地理图表或图示等形 式编辑信息;详细描述地理事物和现 象。
地理演变:反映地理事物外部变化和发展过程。
地理演变学习的方法:

观察地理演变的全过程、大趋势、结果; 将地理演变的全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 把握不同阶段的特征;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步探索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步探索

种情况 , 我主要通过现代教学 手段 ( 如多媒体 等 ) 和传统教学 方
法( 如挂图等 ) 相结合的方式 , 有意识地将地 图展示 给学 生 , 从地 图的三要素人手 , 教他们认识地图信息 , 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 事物的基本方法 ,使他们提高看 图的兴趣 ,从而养成看图的 习 惯。 例如 , 在“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的教学时 , 首先出示“ 中国 的地理位 置图” 然后 提出问题 : “ 从东西半球或南北 半球 看 , 我 国 分别位于哪个半球 , 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 , 中国的疆域对我 国发展的作用 ?” 并要求学生在 图中找 出答案 , 然后让学生再看 教材 , 看一看 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 否一致。在教学中 , 作 为地理 教师在上课时 , 常常提醒 自己一定要有用图的意识 , 用 图导人 深 入, 用 图突破教 材重点 , 解 析教 材难点 , 给学生 以直观易懂 的印
用 自如 。
在课堂 的探究活动过程 中 , 让学生 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 这

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 ,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 了根本的改变 。 从思维 的角度讲 , 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
创造性 思维的过程 。 在教学 中, 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 出适时反 馈, 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 向发展 。例 如 : 在讲到 目前 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 , 应该让学生来谈谈 , 这样不仅可 以活跃 课堂气氛 、 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 、 充分挖掘学生 的潜力培养某些 能力 , 而且 可以使学生 自己感悟 出问题 的严重性 , 进 而去思考其 产生的原因 , 从而得出解 决问题 的措施 。 教学是教师的教 与学生
养 。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 , 要经过师生的共 同加工 , 而不 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 ,要理清知识的层 次脉络 ,使 之系统 化, 培养学生 的综合分析 、 概括推理等多种 能力。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探析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探析

最 显 著 的变 化 是 转 变 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就 是 改 变 原 有 的单 一 、 被 动 的学 习 方 式 , 提 倡 学 生 自主 、 探 究 与 合 作 的学 习方 式 。 这 一
重大变化 . 促 使 建 立 和形 成研 究 性 学 习 成 为 新 课 程 改革 的 核 心 任 务 。研 究 性 学 习 是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程 的 首 要 内容 . 又 是 一 种
地体现知识 的“ 整体 ” 面 貌 。 在 如 此 的课 程 模 式 下 . 如 果 一 味 的 局 限 于单 一 学科 的 教 学 内容 和 方 法 之 中 , 必 然 会 导 致 学 习方 式 的僵 化 , 是 不会 收 到 良好 效 果 的 。 在 地 理 教 学 的过 程 中 , 我多 次 尝 试 打 破 学 科 界 限 ,用 其 它 学 科 的 知 识 或 学 习 方 法 来 学 习 地
和 其 它 课 程 紧密 结 合 , 研 究 性 学 习 方 式 被 广 泛 应 用 。研 究 性 学
习 强 调 学 生 基 于 自身 兴 趣 , 充分 发挥学 生主体性 . 主 动 地 获 取 知识 、 应 用 知识 、 解 决 问题 。 通 过 实 践 活 动 , 增 强 探 究 和 创 新 意
理, 收 到 了较 好 的效 果 。如 : 《 语 文》 七年级上册老舍 的散文《 济 南 的冬 天 》 中有 这 样 的优 美 词 语 : “ …… 全 在 天 底 下 晒 着 阳 光 ,
暖 和 安 适 地 睡着 ” “ 在 中 国 北 方 的 冬 天 ,而 能 有 温 晴 的 天气 , 济
V 0 1 . 5 N o . 1
戈黼瀚 孝
教 育 教 学 1
初 中地理研 究性 学 习探析

初二地理教学计划范文5篇

初二地理教学计划范文5篇

初二地理教学计划范文5篇初二地理教学计划范文(精选篇1)本学年担任初二地理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现制定目标如下:一目标及格率:90%优秀率:25%二措施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农村孩子大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学习习惯的养成做的不到位,甚至有时候对学校的教育不配合,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家庭背景,因材施教,与班主任老师积极配合,狠抓课堂纪律和作业质量,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某些知识内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认真地积极主动地进行钻研探索实践,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效率和较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师与生的双边活动,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平时课堂上一定要要积极恰当引导指导和辅导学生,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做到善教乐教,学生才能乐学爱学。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学习的习惯。

平时上课一定要引导学生看地图,分析地图,把地图当成是地理知识的骨架,成功构建“脑地图”,会使学生的地理学习事半功倍。

要把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会更加愿意参与到地理学习中去,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课堂上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地展示机会,让学生到前面指图演示讲解;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以好带差,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我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家长对初中地理的学习不重视,课外阅历较少,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学困生,针对这些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争取共同努力,提高成绩。

3.“评价任务”“命题”方面评价包括课堂即时评价与各种检测,上课时要把握课堂生成资源,即时给与学生评价;平时备课一定要把握课程标准,按照“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原则,结合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方向,多参考辅导资料,结合世界上随时发生的地理热点问题,设计评价任务和小测题周测题,并随时与区教研室和兄弟学校保持联系,互通有无,保持同步。

初中地理教案思路

初中地理教案思路

初中地理教案思路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地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能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进行识记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气候资料图,提高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2.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吗?这些气候类型是如何分布的?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气温和降水。

2. 讲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成因和特点。

3. 通过气候资料图,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答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记忆。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查漏补缺。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并标注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2. 撰写一篇关于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气候资料图,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课堂讲解环节,通过讲解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使学生掌握了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课后作业的设置,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了课堂所学。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下初中地理“读”的教学策略-以《中国的地理差异》为例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下初中地理“读”的教学策略-以《中国的地理差异》为例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下初中地理“读”的教学策略-以《中国的地理差异》为例摘要:初中地理课有很多地图和图文资料,为了更好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文章把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引入初中地理课堂“读”的教学实践课中,并以初中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作为案例来诠释和探析该理念融入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旨在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评价标准、地理课堂引言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深受广大教师推崇和喜爱,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教师指明了“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方向。

“教、学、评”三者都有相同的本质,共同指向发展学生的学科的核心素养。

崔元漷教授也认为:教—学—评一致性指教学中的目标设计与预期的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之间的匹配程度。

教的东西即为评价的内容,有教必须有评。

因此,把“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融入初中地理“读”的课堂教学中,能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初中地理课堂的“读”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通过读教材、读资料、读图等各种“读”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观察、获取、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地理知识和现象等问题,最终在思维和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读”的教学中,对提升课堂实效,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为例,探究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模式上,以“读”为主线的教学策略。

本节课重点学习地理的差异和四大地理区域两个内容,此课以“读”的行为动词为主线,通过“比差异—说意义—知区域”来引导学生进行“读”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元素。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查阅评价标准,精心导读和研读“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三种功能:导学、导教、导测评”。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引路人和航标灯,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贯穿教学全过程,这也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共同本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范文(3篇)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范文(3篇)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范文(3篇)实践有很多意义。

经典观点认为,主观在客观,包括客观对主观的必然性和主观对客观的必然性。

实践是人们积极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中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一、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经过一轮的地理新课改教学以后,我们对课改有了进一步7的熟悉。

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思想的转变应是先导。

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在这里,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把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并且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才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如何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他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不是很适应,甚至对环境还不了解,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蓬勃的朝气与活力。

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取题,活动方式和目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能太难、太高,太难、太高,学生无法达到;但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了学生达不到思维训练效果,久而久之会感到没兴趣。

另外学生还比较小,活动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既与教学相关联,又联系生活实际,只有这样的方案才切实可行。

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如下几种类型的尝试:1.结合教材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课题研究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课题研究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 课题研究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是基于初中地理课程,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课题研究。

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力;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其科研素养。

2、教学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初中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程度不一。

此外,初中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研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初中地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等;(2)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提高地图阅读和地理图表分析能力;(3)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地理研究能力;(4)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5)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2)运用问题导向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观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增强对自然、人文地理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2)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3)通过地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4)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风土人情,增进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尊重与理解;(5)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国家领土、资源的认识和责任感;(6)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研究与探究

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研究与探究

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研究与
探究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研究与探究:
1. 设立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
感受地理环境,了解地理现象。

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河流、
湖泊、山脉等地方,让他们观察并记录地理特征。

2. 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与地理相关的问题,鼓励他们
主动思考并探求答案。

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城市人口密集或
某地区气候变化频繁等问题。

3. 利用地图资料:引导学生使用地图进行地理研究,让他们了解地
图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地图,让学生发
现地理特征和地域分布的规律。

4. 制定课外作业: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理
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庭、社区或互联网上寻找相关
资料,展开地理探究活动。

5. 组织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地理主题展开深
入研究,鼓励他们合作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通过小组研究项目,培
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6. 鼓励实践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实验等方式探究
地理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制作地理模型,从实践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通过以上方法,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研究与探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地理课例研究模式的初步探索

初中地理课例研究模式的初步探索

本 节 课 “ 高 线 地 形 图 ” 的课 堂 上 。我 们 确 定 的课 堂观 察 等
的教 学 方 法 、方 式 是 什 么 。每 一 步 教 学 环 节 的教 学 效 果 是 否 达
进 行 前 期 座 谈 ,我 们 了 解 到 : “ 高 线 地 形 图 ” 的 学 习 是 大 家 点 为 :课 堂 实 施 教 学 目标 的 科 学 性 ,实 现 每 一 个 教 学 目标 采 取 等 普 遍 感 觉 难 学 、难 教 的 一 部 分 内 容 ,基 于 此 调 研 分 析 , “ 何 如 突破 等 高 线 地 形 图这 一 教 学 重 难 点 ” 成 为 课 例 研 究 的 一 个 主
题。
到 预 期期 望 ,达 到什 么 程 度 ,学 生 的 反 映 情况 如何 等 方 面 。
五 、 反 思 剖析 。优 化 重 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 先行 备课 。说 课 展 示
课 堂 实 施 结 束 后 ,进 行 反 思 研 讨 ,参 与 课 堂 观 察 的 人 员 ,
结 合 观察 记 录 ,通 过 数 据 等 多种 形 式 ,剖 析课 堂 教 学 观 察 过 程
吉林 教 育
课程 改革
初中地理课例研究模式的初步探索
● 山东 省 青 岛市 李 沧 区教 体 局 教 研 室 陈 杰
新 一 轮 课 程 改 革 给 地 理 教 师 带 来 了 挑 战 。提 升 广 大 地 理 计 算 机 辅 助 教 学 ,将 抽 象 的地 理 概 念 、 原 理 性 知 识 通 过 形 象 动 教 师 的 教育 实 践 智 慧 .建 设 一 支 适 应 新 形 式 下 课 程 改 革 需 要 的 作 的追 求 目标 。 就 促 进 地 理 教 师 发 展 而 言 ,教 学 现 场 指 导 是 最 态 的转 换 降 低 教 学 难 度 的方 式 是 很 有 必 要 的 ,但 是 教 师 的 纯计 问题 所 在 ,我 们 对 主 备 教 师 展 示 的教 学 方 案 进 行 分 析 研 究 ,在

深度学习视域下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的探索

深度学习视域下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的探索

深度学习视域下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的探索作者:于宝伟来源:《教育界》2024年第10期【摘要】深度学习要求教师打破浅显的知识讲授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文章肯定项目化学习对地理深度学习的价值,并从学习原则的秉持、核心素养的培养、学习策略的优化等角度入手,探讨如何高效开展初中地理项目化学习活动。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地理;项目化学习;核心素养作者简介:于宝伟(1982—),女,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项目化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在明确项目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全新学习模式。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探索地理信息,实现深度的地理学习。

对此,教师应该在遵循初中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实现深度学习为目标,灵活设计各类地理项目化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基于学生特点,遵循项目化学习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学习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心理特征。

同时,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学习环境等的不同,都会使得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捕捉其心理、生理上的变化,找到项目化学习活动开展的原则和方向。

(一)主体性原则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学生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其参与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将直接影响初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效果。

这要求教师在设计主题与活动阶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开展体验式、互动式的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对此,教师需遵循主体性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化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体验感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诉求。

以“认识大洲”的教学为例。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引导学生运用地图等相关资料,掌握大洲地理位置、所处热量带、降水空间、地形以及气候特征等地理知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僵化,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百度脑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百度脑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百度脑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百度脑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需结合地理学科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探索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最佳方式。

有必要针对百度脑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地理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立足于此,通过对百度脑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与分析,旨在探讨其在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潜在作用,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百度脑图具有便捷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设置和调整,使地理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

利用百度脑图进行多媒体展示和互动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研究百度脑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为学生打开新的学习途径和体验。

通过更深入地挖掘和运用百度脑图这一工具,可以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地理教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推动学生地理学习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百度脑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百度脑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可以说是逐渐增长的。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百度脑图。

这一趋势主要得益于百度脑图的简单易用性和多样化的功能特点。

百度脑图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形化表现方式,帮助地理教学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

通过添加图片、颜色、标签等元素,百度脑图可以让地理知识更加生动直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百度脑图还可以实现多人协作,方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制作的脑图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在脑图上添加评论和问题,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入讨论和交流。

2.2 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枯燥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

传统的地理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缺乏互动和实践,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新课程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实做初探

新课程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实做初探

新课程初中地理探究-发现式活动教学设计的实做初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的基本要素》一课时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李银伟摘要:地理活动教学的引入,极大丰富了地理课堂的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由于地理教师活动教学观念和能力的掣肘,当前存在地理活动教学开展不足,效果不好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地图基本要素》一课时的实做,探求初中地理活动教学应当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初中地理活动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活动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基于提高初中生素质教育水平的地理活动教学实践逐步深化,实践表明,地理活动教学对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起着引领和支撑的作用。

如何进一步完善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实践,促成地理课程理念的实现,值得思考;加强新课程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实做探究是课程改革实践的核心任务。

一、当前初中地理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活动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它是教师指导下的,以技能性知识、情感性知识、问题性知识为基本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开放、创造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学。

1活动教学具有三方面的功能:知识获得功能;能力发展功能(活动教学有助于能力的发展,尤其对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增进有独特影响);人格完善功能(活动教学有助于人格的整合与完善)。

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新型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我国,这种学习方式虽然起步教晚,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以主动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为特色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也已经逐步为大家所认可。

义务教育课程地理教材以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精神为指导,设计了大量探究性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内容,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通过探究活动来延续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写好工作总结,须勤于思索,善于总结。

这样可以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具有工作能力的干部总结中,须对工作的失误等有个正确的认识,勇于承认毛病,可以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

接下来是关于初中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的文章,期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1经过一年的认真工作,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我担负了八年级五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回想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体会、有教训、有成功、有欢乐,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以下: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八年地理下册主要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包括“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主要产业”,期望同学们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了解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认识到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并进一步掌控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建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可连续发展观。

二、学生情形分析由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在加上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但是中国地理相对于世界地理容易知道,好掌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算高,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效还算好。

三、具体措施本学期八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地理教材。

其内容主要是中国地理第五至八章。

包括““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主要产业”。

我期望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方面的初步知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进一步掌控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建立科学的人地观念和可连续发展观念。

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通过提问我才发觉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十分薄弱。

于是,我通过与各班主任老师、部分学生代表进行沟通,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通过上期的期末检测成绩,分析同学们的学习成效。

同时,从与同学们的交换、交谈中,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呼声和感受,为他们打开一扇心灵的窗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步探索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步探索
一、初中学生区域地理学习学情分析
1、区域地理教学在初级中学的意义
(1)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地理事物具有空间性,有具体的位置,对地理事物的把握必须立足于区域,同时,区域地理能鲜明地体现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2)初中阶段掌握必要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学生培养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地理高考的趋势是要加强区域地理考查的力度,广东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是以区域为背景、图文材料为载体,综合考查自然、人文等地理知识和获取、描述、分析、论证信息等能力。

由于初中地理以案例教学为主,教材侧重的是地理分布及特征,不求深入考究成因,与高考着重考察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使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遗忘率极高,因此,在初中阶段掌握必要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学生培养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2、学生未掌握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区域地理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指出: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有:“1.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

2.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3.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地
理特征的成因。

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

”1可见,区域地理教学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而初中地理案例式教学方式,使师生更侧重具体区域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忽视系统的区域地理教法、学法研究。

因此,未掌握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初中学生区域地理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二、初级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
1、强调学生把握区域主要特征,并通过比较分析认识区域间的异同更好认识区域的独特性。

人教版初中地理的区域地理知识集中分布在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涵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具体内容。

教材中选择让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案例区域均有其独特的、与其他区域相区别的特征,也就是地域性,如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高原的高寒等。

学生需要按照课程标准中关于特定区域的具体知识去把握每一个区域的特征,并学会通过比较分析去认识不同区域之间的异同。

例如,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但自然条件差异大,学生若是能把握南方高温多雨、北方寒冷干燥的突出特征,就能很好地分析南北方地区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人的生活方式。

抓住地域性差异是区域学习的突破口。

2、教会学生找到学习区域地理的主线,构建自己的地理要素认知结构和学习方式。

每一种地理要素都有其认知结构和认识方法、思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如何进行信息阅读、提取、分析、解释和地理原理描述融合为一体的思维模式和能力传授给学生。

例如: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部分,每一个大洲或国家的学习,都涉及到大洲和国家的位置范围(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地形河湖、气候、居民、经济等内容。

教师只要教会学生抓住“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地势地形、气候、河湖)+人文环境特征(人口人种、交通、经济、习俗)”这一主线,他们就可以通过阅读某一大洲或国家在世界的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和其他相关的社会经济图来进行学习,构建属于自己的区域地理认知结构。

又如:气候由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组成,学生抓住了这一个要点,就能在分析区域气候特征的时候从区域的气温和降水入手进行分析。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38-139
3、抓住人地关系主线,明确人类的一切活动均受自然环境影响,并反作用于自然。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学科。

“人地关系”也就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辩证地分析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突出“人文”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在理解区域地理特征的时候注意两方面:一是区域的独特性,二是其主导因素影响下地理事物的关联性。

在区域特征的表述和成因分析过程教学中,要抓住其独特性的主导因素及其所引起的综合性、关联性,教会学生注重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结合,把人文地理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掌握区域内各要素的作用、联系及其变化。

4、强化读图技能培养,学会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步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