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

1.秘书

从“辅助管理、处理文书”的角度出发,秘书起源追溯到黄帝时代

《汉书》记载,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仓颉,帮助黄帝记在国家大事,是黄帝的“史官”。

《尚书》记载虞舜任命一位叫做“龙”的人做“纳言”

这个“史官”和“纳言”都可以看做最早的秘书官

2.秘书工作

夏朝,出现了公共文书—典志,设置了“太史令”管理典志。

《吕氏春秋》夏的亡君桀

我国最早的政治文件汇编是《尚书》,内容多为帝王对臣民的训令、文告和出征前的誓言。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1.商末周初,出现了秘书机构----太史寮,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秘书处。

太史寮由太史掌管,下设左、右、内、外四史作为副手

◇左史:记录国君政事活动

◇右史:记录国君政事言论

◇内史:职掌拟制简册,宣示国君诰命

◇外史:管理四方之志及诸侯世系家谱(相当于人事档案)

2.西周至春秋,逐渐形成一些秘书制度。

◇保密制度:

◇文书制度:

◇用印制度:

3.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参谋类秘书。

战国时期齐国争雄,各自为政,秘书官职名称也各不相同,齐、魏、秦成“尚书”,赵称“御史”,诸侯间的外交活动,都有他们随同参加并记录现场情况。这里就有个小故事。

战国时代所兴“养士”之风,著名的“四公子”(齐孟尝、赵平原、魏信陵、楚春申)都供养着一大批“门客”,为其出谋划策,如向平原君自荐的毛遂即其中之一。弹铗三唱的冯谖就曾为孟尝君收债市义,出使魏国,建齐宗庙于薛城,筑成“狡兔三窟”,使孟尝君为相二十多年而无纤芥之祸(使孟尝君高枕无忧),自己却始终不入仕途。这些门客可以说是最早的私人秘书。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1.秘书机构、人员和职责

秘书工作工作体制:从中央(皇帝、丞相)到地方(郡、县)

御史大夫:御史之首,为皇帝手法重要文件,监督百官。中央秘书长兼检察长。

尚书:文字起草、呈阅、拟办。皇帝的文字秘书。

博士:掌管史书典籍,提供咨询。皇帝的顾问。

谒者令:为皇帝引荐百官、传达旨意的秘书。

主玺令史:管皇帝印章的秘书。

长史:丞相府及汉代诸侯王的秘书长。

主簿:郡守县令的秘书。

记室令史:地方官的文书。

西汉时,秘书工作主要有尚书担任,设置准们机构“尚书台”,,后改为“尚书省”,相当于中央政府办公厅。

东汉时,魏文帝曹丕建立中央秘书机构----中书省,和皇帝近身侍从机构----门下省。

隋唐以后,尚书省已经转化为行政执行机构,中央秘书工作主要由中书省和门下省担任。

宋代新设军事系统的秘书机构“枢密院”,并设置了更细秘书部门“通进司、进奏院、开拆房、主事房、催驱房”等,负责文书收发、登记、呈阅和催办等工作。

元朝取消门下省与尚书省,以中书省独揽行政大权。

明朝新设置中央文书收发和接待机构----“通政使司”。

清朝秘书机构仍然继承明朝制度,雍正时代新建“军机处”。

2.秘书工作制度

保密制度:

行文制度:

三省制:

一文一事制:

文书立卷制:

限期承办制:

贴黄、引黄制:

条旨制:

催办制度:

文书制度:

3.官府文书和应用文

典:上古帝王颁布政令、法典的文书。《尚书》中有“尧典”、“舜典”。命、诰、谕、诏、旨:下行文书。

章、表、奏、议、疏:上行文书。

令、教:诸侯下行的军政文书。

移:官吏间来往的平行文书。

檄:征召、声讨、晓谕性的文书。

关:通知、通报。

咨:宋代学士院用的平行文书。

咨呈:明清下级送上级的请示性文书。

照会:明代文武不相隶属的官府往来的文书。

告示:明代晓告百姓的文书。

铭: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书、简、牍、笺、素:一切刻写的文字材料。

序、引、跋:序,是写在书籍或者诗文前面,用以说明写作缘由、背景以及作品的要旨、体例、写作过程等的文字,序在书前是引,在书后是跋。

四、近代中国的秘书工作

1.晚清时期秘书工作

1860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司务厅”,190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名为“外务部”,增设“文报局、翻译处、电报处、机要股、清档房”等部门。

1907年,各省设“咨议局”,相当于政府秘书工作中的信访与调研机构。

1911年,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设“承宣厅、制诰局”负责秘书工作。

这一时期的秘书工作,分工更细,任务更具体,对外办文、办会、办事更多。

2.民国建立后的秘书工作

1911年,辛亥革命后,武昌首先成立了军政府,下设秘书处。都督府、军务部、参谋部、总督察处都设有秘书,掌管机要文件。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效法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成立国务院,并在总统府下设秘书处,作为政府日常办事机构,这是我国行政建制史上秘书处设置的由来。

1916年袁称帝失败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设国务院,下设秘书厅。培养文官的直隶法政专门学校,开设了文书课程,编写了《公文程式》讲义,是我国文书教学的开端。

3.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秘书工作

1927年以后,国民党为强化通知,各级政府设立一整套秘书机构,南京中央政府设秘书处,秘书处分设“总务、纪要、撰拟”三科。各省政府设秘书处,县政府设秘书室、各乡只设书记员。

1927年至1945年,国民政府进行了三次文书工作改革,颁布“公文改良办法”,确定了政府间的行文关系,提倡白话文,统一文书收发和档案管

理办法。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

一、建党初期的秘书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