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第【1】篇〗《书戴嵩画牛》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时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
有两篇文言文,《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组成。
今天我上的是第二篇文言文书《书戴嵩画牛》,《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童,刻画了的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六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也有了初步感知,也有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知道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文言文依然有着初学的新鲜感和认知上的陌生感。
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凝练,寓意深刻。
学生在理解文意,读懂文本,揭示道理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复述的能力。
能讲述故事大概内容,但是如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展开合理的想象,深入情境,让故事内容更丰富,更生动,依旧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单元目标,教材内容及学情,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懂字音读通句子,理解文章大意,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着重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明白“耕当问奴,织当问婢”道理。
三、说教法学法过程。
根据本科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感悟法,点拨引领法,诵读体悟法。
诵读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学习文言文基本方法是诵读,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科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
四、说教学过程。
1、解题知背景,简要介绍戴嵩,引出课题师书写课题,指名读题。
2、诵读一让学生自由课文,借助文本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
再指名学生读文相机,正音,三读听范读,划分节奏,读好停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2.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下面我们复习一下这些词语,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鼓琴善哉巍巍乎志在流水汤汤破琴绝弦终身锦囊玉轴曝晒2.昨天我们掌握了生字,学习了课文《伯牙鼓琴》。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第二则《书戴嵩画牛》。
二、学习《书戴嵩画牛》(一)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小组内合作对照注释,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在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
(3)小组内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2.小组内交流字词句的含义。
3.呈现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
预设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中“好”的意思。
师:“好”这里读hào,是喜爱的意思。
预设2:“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中的“尤所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师:“尤所爱”是“尤其珍爱”的意思。
通过这个词的理解,悟出理解文言文的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预设3:“一日曝书画”中的“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师:“曝”在文中的意思是晒太阳。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范文(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范文(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范文第【1】篇〗课题:部编版语文第十一册第21课《书戴嵩画牛》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写好“轴、曝”两个生字。
2.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了解一般学习古文的方法。
4.理解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要尊重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一般学习古文的方法,通过注释,读通文意。
2.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请看大屏幕,(出示幻灯片1)这三幅画画的是同一个人。
比如中间这幅图,也许看到仰望青天的他,你会想到“明月几时有”(师停顿,由生来接:“把酒问青天”)也许在课文中你会学过他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生接:“只缘身在此山中”)(师:卷地风来忽吹散,生:望湖楼下水如天)是啊,无论是词,还是诗,都是家喻户晓。
通过刚才的诗和词,你们就知道了这个人是苏轼。
2.引出题跋:(1)说苏轼,道苏轼。
人们不仅读他的诗,吟诵他的词,还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出示幻灯片2)(学生读)(2)有的同学发现像“诗、词、文章”这样的体裁我们都涉猎过,今天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体裁——题跋生:苏轼的题跋竟然是词的近一倍······大家都很好奇,什么是题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苏轼的题跋。
3.分析题跋:(1)说题跋,道题跋。
结合字形谈谈你对题跋的理解。
(题写在前面,跋写在后面)你能不能书面谈谈(幻灯片3)师:你不仅会朗读,还会解读呢,变成自己的话说给别人听。
(相当于现在的读后感,后记,续等)借着同学们的理解我们来判断一下,(出示幻灯片4《惠崇春江晚景》)这就是一篇题跋。
后人不管是写在前面还是写在后面的都称为题跋4.揭示课题苏轼看到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的《斗牛图》之后,回到家中就写了这篇“题跋”(板书课题)这里书的含义就是“题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第11册第21课第97页【教材简析】《书戴嵩画牛》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几篇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本课,可以让学生运用已知的方法来学习本文。
但本文篇幅较长,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可以利用插图辅助教学,教师也可以补充课外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明白做事需向内行请教的道理。
【教学重点】1.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2.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需向内行请教的道理。
【教学方法】补充资料、以读代讲【学法】以读促悟、圈点勾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解题意。
1.谈话导入:PPT出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
唐代画家戴嵩非常善于画牛,笔下的牛无不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幅《斗牛图》传至宋代时,还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文学家苏轼据此写下一篇文章,记录下这个小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3.理解课题中“书”的含义。
(写)【设计意图:由《斗牛图》引出本文的来历,既知道了课题中的“戴嵩”为何人,又将本文与画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通读全文——知文意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时目标:1.会写4个生字,读准课文中的注音字。
2.理解注释中字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伯牙鼓琴》2.今天再来学习另一则文言文(板书:《书戴嵩画牛》),作者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朗读节奏的划分,学生自读。
2.根据上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学习这一篇,自学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三、抓住“笑”引发想象。
在这篇文言文中,牧童笑了,杜处士也笑了,他们的笑各有什么意味?1.出示自学提示:①“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这种笑是怎样的笑?可以大胆的想象,这种笑还可以是怎样的笑?他是一个牧童,有可能坐在牛背上,还有可能不像大人那样顾及形象,他可能有什么动作?②“处士笑而然之”的“笑”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会说什么话呢?2.学生交流讨论,并表演,师相机点拨。
四、拓展总结。
1.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出示课件14,《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教材解读《书戴嵩画牛》选自统编教材六上第21课,由《伯牙绝弦》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文言文所组成。
本单元主题是“艺术”,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除了文言文两则之外,还有《月光曲》《京剧趣谈》。
《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首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素养中,第二条就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稿第【1】篇〗《书戴嵩画牛》评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上周听了王老师执教的《书戴嵩画牛》一课,收获颇多。
《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
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情,说明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术业有专攻的道理。
王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王老师亲切的语言、自然的教态、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一、教学设计流畅。
首先是通读字音,然后是翻译全文,之后是强调人物关系,围绕《斗牛图》强调了两个主要人物对待斗牛图的态度,之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趣味性,最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讲故事。
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由浅入深,教学设计很流畅。
二、课件设计精美。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王老师出示了两张不同的《斗牛图》,分别对应了文中的“掉尾而斗”和“尾搐入两股间”,将文字、整合起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锁住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整堂课都完全投入。
还有在解释“锦囊玉轴”的意思时,王老师出示了锦缎和玉的,让学生更直观、准确的理解了短语的意思。
在讲故事环节,出示了“曝书画”的场景图,图中不仅有杜处士和牧童,还有围观的群众,这幅图也为学生讲故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给了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
三、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在翻译文章时,采用让学生自己提出难点,其他学生帮助解答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四、评价语丰富。
如“字字清晰,声声入耳”、“这位女生你很勇敢。
”“真是个爱书画的杜处士啊!”这些评价语亲切自然,体现了王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
五、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让学生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这不仅延伸了课堂,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使理解和表达,思考和表达获得双赢。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艺术之旅”,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这篇课文应当将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故事、能合理想象,讲故事、深刻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作为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疏通字词,读出节奏、韵味。
结合注释、插图理解文本意思,把故事讲完整。
2.发挥想象,补充细节,把故事讲生动。
3.讲出故事中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1.疏通字词,读出节奏、韵味。
结合注释、插图理解文本意思,把故事讲完整。
2.发挥想象,补充细节,把故事讲生动,围绕观点展开思辨,讲出故事中的哲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谈话简介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哲理性的文言文。
2.引出课题《书戴嵩画牛》,师生齐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导入,既让学生知道了本节课的内容体裁,又让学生知道了本文的基本结构特点。
齐书写、齐读课题为接下来的学习预热。
】二、走进人物1.指名生说说你了解的苏轼;2.师补充关于苏轼的介绍评论,认识不一样的苏轼: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一个求真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会配药的郎中,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师......3.师:听完老师的介绍,你们一定对苏轼有了新的认识,你觉得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预设:博学多才、不所不能、多才多艺……)4.师简介戴嵩及其《斗牛图》。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轴、曝”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4.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5.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古文的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和已掌握的文言基础,读懂文章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背诵《伯牙鼓琴》。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伯牙鼓琴》,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
)2.导入新课。
过渡:《伯牙鼓琴》带我们重温了一段动人的知音故事,也让我们欣赏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音乐能将高山之巍峨、流水之澎湃化为音符,震荡人的心灵。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一幅画,围绕着这幅画,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3.板书课题,结合相关知识指导朗读课题。
明确:“书”在这里表示“书写、记录”。
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画水牛尤为著名。
“画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有一种说法是,《书戴嵩画牛》原为苏轼所做的一则跋(bá)。
题跋是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上面的文字。
写在前面的文字叫作题,写在后面的叫作跋,总称题跋。
“书戴嵩画牛”则可理解为写在画家戴嵩的画作《斗牛图》上的一则文字。
总之,这篇文章与戴嵩所做的画《斗牛图》有关。
预设:本课的课题要着重讲解,否则很容易读错、理解错。
“画牛”不是一个动词加名词的结构,而是指画作《斗牛图》。
二、多样读文,初步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正音。
过渡:(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词)下面这几个字词大家能读对吗?蜀锦囊轴拊搐谬奴婢需注意的多音字:杜处(chǔ)士好(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 曝(pù)书画斗(dòu)牛3.教师范读全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 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理解文章大意。
写好“轴、曝”两个生字。
2. 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3. 明白“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3 明白“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知背景1. 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几百年后,关于这幅图,苏轼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 指名读题,相机解题。
3. 齐读课题。
二、通读,知文意(一)通读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本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通读两遍。
2. 出示难读的句子,相机正音。
3. 指名读文,齐读短文,4. 教师范读,生听划节奏。
5. 出示含节奏课文,生修改所划节奏,指名生读。
6. 全班齐读。
(二)知文意,梳脉络1. 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一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
用“?”标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需要分享,有谁有不懂的地方,说出来我们交流一下。
预设:今乃掉尾而斗(1).学生帮助解释句意。
(2).出示两幅,其一帮助学生理解“掉尾而斗”,其一引出“尾搐入两股间”,抓住学生易理解错误的字“股”,明白“股”是大腿的意思,从而明白句意。
(3).将理解送入句中读一读。
3.生涩难懂的句子明白了,现在谁能尝试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文章大意。
4 .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板书“杜处士”“牧童”5是的,两个人围绕斗牛图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板书:《牛》),有一天,杜处士在—(指名回答),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曝。
6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请坐。
这个曝,他是个生字,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指导书写。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十一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两则》其一。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题目中“书”的意思。
2.熟读本课,读准本课“处、好、数”等多音字,了解“曝”的意思。
3.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尝试学懂文言文的意思。
4.放飞想象讲故事,注意讲故事时的语气、动作、表情。
教学重点: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尝试学懂文言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加入自己的想象讲故事,注意讲故事时的语气、动作、表情。
教学方法:1.教法:引导法,点拨法。
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讨。
2.学法:合作、交流法、自读自悟、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计划:两课时OM教学过程:一、单元主题复习导入1.回忆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生答、师小结。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检查预习。
(生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收获,师小结。
)4.游戏互动---猜诗,解题。
出示,学生猜相关诗句,想诗题。
(这些诗题目都是含有“书”字。
)迁移旧知,明白《书戴嵩画牛》中“书”的意思。
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和节奏1.读顺文字。
(1)示学习提示:借助注音读准生字,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自由练读2-3遍。
(2)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适时处理文中多音字:处(chǔ)士,好(hào)书画,以百数(sh ǔ)。
(3)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根据偏旁,猜一猜“曝”的意思。
了解“一曝十寒”意思。
(选自先秦梦珂的《孟子.告子上》,中有一句: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能生者也。
)(4)学生指导老师把“曝”写美观。
2.读出节奏。
(1)指名读全文,其他学生认真听,看是否把节奏读准了。
(生评,师评。
)强调:要读出节奏,声停,气息不停。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读准多音字“处”、“数”、“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插图,把故事的内容讲清楚,并发挥想象,补上细节,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生动、具体。
3.借助课外资料和注释,体会“实践出真知,真知在实践中检验”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插图,把故事的内容讲清楚。
2.借助插图,发挥想象,补上细节,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聚焦艺术之美(一)出示三位名人的,聚焦艺术之美。
同学们,让我们乘上时光的列车,回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去认识一位唐朝著名的画家戴嵩,历史上他被称为“画牛第一人”。
其中,他的《斗牛图》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几经辗转来到了收藏家杜处士的手上,几十年后的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又为此画写下了一篇题跋,艺术之美在于共鸣,三个名家,一幅名画,共同组成了我们今天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开启这场艺术之旅吧!(二)明确题意,齐读课题。
二、从字到句,读准、读好文言文(一)教师分段指名读,落实多音字“处”、“好”、“数”。
(二)落实读流利、读停顿,品读文言文韵味。
1.学生自主圈画生僻字,指名读。
(生僻字:曝、拊、搐、谬、婢)2.将生僻字放回句中,读长句,读出停顿。
三、搭建语言支架,讲清讲好故事(一)借助课后习题,出示学习活动一。
1.学生自主练说,再指名说。
2.一位学生上台说故事,请另一位学生评价,明确评价标准:故事讲到哪里,横线画到哪里,并标记有疑问的地方和精彩之处。
3.学生交流讲故事过程中留下的疑惑,教师解决字词理解上的难点。
4.学生自主练习讲故事,要求把故事说清楚。
(二)聚焦将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1.捕捉文言文精彩,聚焦细节描写。
(1)“杜处士笑而然之”和“牧童拊掌大笑”。
这两个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敢笑敢言的牧童,一个谦逊有礼的杜处士,牧童犀利的评价,把故事一下子推向了高潮。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1.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四、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导入部分:介绍苏轼,简介《东坡志林》引出《书戴嵩画牛》(提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谈他了解的苏轼)师:苏轼,大家知道吗?读过他的什么诗(3个学生说读过的诗,如《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可选择其中一首让孩子背背)师:看来大家对苏轼这位大文豪的诗词非常的熟悉(PPT出示,师简介苏东坡)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出自苏轼所写的《东坡志林》。
学生读PPT中介绍《东坡志林》的内容。
是本笔记,记录了苏轼的所见所闻所感,不失为“文人眼中的另一个世界”。
《书戴嵩画牛》就是此书中的一则小故事。
第一板块:板书课题,读课题,明节奏。
课文的题目为“书戴嵩画牛”。
正如这位同学背诵的《题西林壁》里的“题”。
预设一:读得好。
师带着再读一遍。
这里的“书”的意思为书写。
预设二:读得不好。
师提示:课题中有一个人名,“戴嵩”(二年级学过的《牧童和画家》,你还记得他是谁吗)(限时2分钟)师:那现在会读课题吗?1、请生读课题师:你来读一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写好“曝”一个生字。
2.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对题跋有初步了解,并激发对题跋艺术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诗词导入,理解“书”师:古诗词是**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岁餐的明珠,咱们呢学过很多古诗词。
你能根据以下说出相对应的吗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贺知章《回乡偶书》看诗题,发现共同点。
书“写,写在,书写”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苏轼的题目也带“书”的文章。
出示课题,师生板书课题《书戴嵩画牛》,齐读。
2.解课题(1)师:咱们知道书是“写,写在”的意思,那戴嵩是谁?生根据预习说,了解戴嵩。
(2)欣赏戴嵩的《牛》。
了解“题跋”。
(3)由此推测课题中的“牛”指的是《牛》图。
(4)谁能够完整地说说题目的意思?写在戴嵩画的《斗牛图》上的文字(这种文字可不简单,因为它是一种艺术)(5)让我们带着对题目的理解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一)读准字音过渡:昨天让同学们回家预习课文,现在来检验以下孩子们读得情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请两个孩子来读。
大家认真听,看是否有读准字音。
1.师指名一男生和一女生读。
2.指名点评。
3.师出示几个易错字读音。
处士(chǔ)好书画(hào)以百数(shǔ)曝(pù)书画指导写“曝”字。
4.生再次齐读文言文,这次可要把读音读准咯。
(二)读出节奏1.过渡:同学们这一遍把字音都读准了,真了不起!读好文言文,光能读准字音是不够的,还要怎样读?2.生: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师出示正确的节奏,生对照划好节奏,**练读。
全班齐读文言文,读好节奏。
三、理解文意1.过渡:这《书戴嵩画牛》呀是被同学们读得越来越有味儿了,可课文究竟讲了什么内容呢?2.昨天布置的预习作业,让同学们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意思,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一起来交流学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短文,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讲述了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错误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质以及杜处士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揭示出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务学而好问”的道理。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在经过之前的文言文学习后,学生为数不多的几次文言文的学习之一,尽管短小、浅显,又有古诗文学习的基础在,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的断句,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1.读准“轴”“曝”“矣”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从这篇文章中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务学而好问”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 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 理解人物特点,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板块一:谈话激趣,解题导入一、对诗激趣,解题导入(1)孩子们,刚才大家背了好多首古诗词,现在来和老师对对诗,敢不敢呢?(《墨梅》《惠崇春江晚景》)(2)引出题跋。
大屏出示。
引出课题(3)解题。
A.读法,学生读。
B.意思,学生讲。
(3)简介作者,学生填空。
二、了解戴嵩,引发思考1.读资料2.说感受。
三、回忆学法,明确方法1.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学习古诗文2.总结“四读”学习法。
过渡语:戴嵩和苏轼是两个朝代的人,相隔几百年,可历史就那么巧合,戴嵩其中有一幅《斗牛图》传至宋代时,还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十一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两则》其一。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题目中“书”的意思。
2.熟读本课,读准本课“处、好、数”等多音字,了解“曝”的意思。
3.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尝试学懂文言文的意思。
4.放飞想象讲故事,注意讲故事时的语气、动作、表情。
教学重点: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尝试学懂文言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加入自己的想象讲故事,注意讲故事时的语气、动作、表情。
教学方法:1.教法:引导法,点拨法。
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讨。
2.学法:合作、交流法、自读自悟、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计划:两课时OM教学过程:一、单元主题复习导入1.回忆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生答、师小结。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检查预习。
(生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收获,师小结。
)4.游戏互动---猜诗,解题。
出示,学生猜相关诗句,想诗题。
(这些诗题目都是含有“书”字。
)迁移旧知,明白《书戴嵩画牛》中“书”的意思。
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和节奏1.读顺文字。
(1)示学习提示:借助注音读准生字,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自由练读2-3遍。
(2)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适时处理文中多音字:处(chǔ)士,好(hào)书画,以百数(shǔ)。
(3)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根据偏旁,猜一猜“曝”的意思。
了解“一曝十寒”意思。
(选自先秦梦珂的《孟子.告子上》,中有一句: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能生者也。
)(4)学生指导老师把“曝”写美观。
2.读出节奏。
(1)指名读全文,其他学生认真听,看是否把节奏读准了。
(生评,师评。
)强调:要读出节奏,声停,气息不停。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预学,纠正“处、好、数”等字音,读准读通课文,并试着读出节奏。
2.通过抓关键词、展开联想等方式,读懂故事内容,了解苏轼想要表达的观点。
并通过合作学习,选择一个人物角色讲故事。
3.通过课外拓展、写题跋等形式,加深对本节课的学习感悟。
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自读课文3遍,并完成一张简单的课前预学单。
教师准备:教学PPT、写题跋的练习纸、板书贴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指导准确读题以“题跋”导入,理解“题跋主要借画、书籍表达观点”,引题后读题。
通过联系已有知识《题西林壁》,理解“书”的意思,然后读准题目的停顿。
(一)环节一:预学反馈,读准读通,感受“文言之美”1.预习反馈,读准字音(1)预习单反馈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一日曝书画关注四个难读的多音字,特别是“所宝以百数”中“数”的读音。
在纠正读音的同时,理解“处士”“百数”“曝书画”的意思。
(2)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个故事,试着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然后挑选1-2名学生读。
然后去掉注音再自己试读,请一生读,再评价字音是否读准。
2.师生合作,读出节奏出示古时候文言文没有“句读”的情况,让学生读的时候,关注标点和停顿,然后师生合作读,试着把文言文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韵味读出来。
(二)环节二:抓关键词,展开想象,了解“故事之理”1.整体感知,人物观点找出两个人物对“画”的态度(学生总结,教师板书:杜处士“爱”;牧童“笑”)(1)展开想象,感受处士“爱画”先读杜处士的相关句子:“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请一生读。
然后理解“尤所爱”的意思,并中文中找到具体的表现“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①读句子,初感“尤所爱”A.借注释,理解“锦囊玉轴”借助注释理解“锦囊玉轴”的意思,然后教师出示课外拓展的文字和资料,让学生从“锦囊玉轴”进一步感受“尤所爱”,再通过朗读把这种钟爱之情读出来。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模板第【1】篇〗一、导入师:同学们,看,仰望青天的他,也许你会想到,明月几时有?生:把酒问青天。
师:我们还学过他的诗——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欲把西湖——。
无论是他的词,还是诗,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就是——苏轼。
师:有一天,苏轼来到他的朋友家,朋友拿出了唐朝画家戴嵩画的一幅《斗牛图》,苏轼看了看,感而发,就写下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
谁来读一读课题?生:书戴嵩画牛。
师:你在“书”后停顿,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生:“书”就是写的意思。
师:那“书戴嵩画牛”的意思就是?生:写了一篇关于戴嵩画牛的故事。
师:来,注意停顿,我们一起读好课题!二、聚焦文言师:那这篇文章究竟写的是什么呢?咱们得来好好读读课文。
请大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生自由读。
师:谁勇敢地站起来把第一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不是把每个音都读准了。
生读。
师:你可真厉害,把三个多音字都读准了。
大家看这个字,当它读shù的时候解释为——,当它解释为“计算”的时候读——。
这里读——“数”,解释为——计算。
“以”是用的意思,那么“所宝以百数”就是?生:他所珍藏的宝贝要用百来计算。
师:好,把这些读音注在书上。
师:请一、二两组的同学一起来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准这三个多音字。
生读。
师:谁来读第二小节?生读。
师:字字清晰,声声入耳。
你看,这个“曝”他也读对了,我们以前学过一个成语叫——一曝十寒,所以“曝”的意思是?生:晒。
师:了不起!请三、四两组的同学一起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师:要读好文言文,停顿是非常重要的。
谁来挑战一下?生读出节奏。
师:有一句话很难读,你没有读准确停顿,请你再试一试,好吗?生读。
师:这样一读,文言文的韵味就出来了。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把它们送入课文,一起来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读准“曝”“处”“数”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古文特点,学会诵读古文,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了解作者1、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第21课《书戴嵩画牛》。
(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上课前,老师要考考大家: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师板书:书写、记录。
)“戴嵩”是谁?(学生介绍)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指名回答。
)2、简介作者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3、了解戴嵩,戴嵩是唐代画家,韩滉的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戴嵩为巡官。
擅长画农家、山川田野的景色,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评价他画的牛“野性筋骨之妙”。
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他观察得多么细致入微。
《斗牛图》是戴嵩的一幅水墨画,纵44厘米,横40.8厘米,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
师:苏轼不仅能诗善文,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他的这篇短文就是关于唐代画家戴嵩所画的《牛》的。
猜一猜,他会说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第【1】篇〗《书戴嵩画牛》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组成。
今天我上的就是第二篇文言文《书戴嵩画牛》,《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六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也了解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內容。
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文言文依然有着初学的新鲜感与认知上的陌生感。
此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凝练隽永,寓意深刻。
学生在理解文意,读懂文本,揭示道理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复述的能力,能讲述故事大概内容,但是如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深入情境,让故事内容更丰富,更生动,依旧具有一定难度。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单元目标、教材内容及学情,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理解文章大意。
写好“轴。
曝”两个生字。
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明白“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我将教学目标的2,3点定位本堂课的重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感悟法、点拨引领法、诵读体悟法。
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
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第【1】篇〗《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 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复述故事。
3.感受艺术之美,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复述故事。
2. 感受艺术之美,正确理解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意同学们,一提到苏轼我们会想到他的诗,他的词,感其实啊,苏轼不仅能诗善文,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为很多字画写过“观后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这样的一篇文章——《书戴嵩画牛》。
(板书)二、解题:书:书写,记录。
三、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三、读通----知文意(一)教师出示文言文阅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1.检查预习嵩 sōng 处chǔ好 hào 数 shǔ囊 náng 曝pù拊fǔ搐chù谬miù2.教师范读,给出停顿参考并讲解长句子停顿。
预设: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3.学生根据停顿参考自读。
4.指名朗读。
5.齐读。
(二)疏通文意1.教师出示文言文翻译要求。
信,真实——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达:通顺——调整语序。
雅:优美——加字,换字。
2.学生小组合作参考课文注释翻译,有疑问的地方圈出来,师生合作解决。
预设:好:喜好以百数:用百来计算常以自随:常常随身携带曝:晒判断句:此画斗牛也!3.教师出示重点词义,学生疏通全文。
蜀中有杜处士(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好(喜好)书画,所宝以百数(用百来计算)。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常常随身携带)。
一日曝(晒)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拍手)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抽缩)入两股间。
今乃掉(摆动,摇)尾而斗,谬(错误)矣!”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4.教师检测重点文言词语。
5.读出情感(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尤所爱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读出爱,读出情感。
(2)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两个叹号,读出感情。
四、想象----述情节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请找出有关的句子,尝试表演,并说说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一)牧童: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追问:拊掌大笑可以是怎样地笑?试着表演一下他的神态和说的话。
预设:1.可以拍着手捧腹大笑,此画斗牛也……2.可以捂着嘴指着这幅画笑……3.可以骑在牛背上拍着扭屁股大笑…………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了牧童天真无邪、无所顾忌的孩子形象。
(二)杜处士:笑而然之预设:1.微笑点头,:“嗯嗯,小牧童,你懂得真多啊“”2.豪爽大笑:“哈哈哈,小牧童,你说得对。
”“笑”化解尴尬,赞许牧童。
(三)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这一故事。
要求:符合原文,情节完整,想象合理。
五、再读——思启示作者在讲完故事后,引用了一句古语,还表达了问题,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是什么?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治国譬如治家。
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沈庆之放牛当问(牧童)画牛当问(戴嵩)()当问()你得出什么启示?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有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
六、拓展——谈体会书黄筌画雀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
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
”验之信然。
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说说和课本有何异曲同工之处。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解决重点文言词语。
3.引导学生得出道理: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仔细观察事物,认真学习,提问。
七、作业布置必做:将本文重点文言词语整理到笔记本上。
选做:积累苏轼的一首诗或词。
【板书设计】书戴嵩画牛苏轼艺术创作:细心观察向有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教学反思】这是初一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在教授过程中我们仍然要注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翻译,尽量做到信、达、雅,让学生在初一就养成良好的文言文翻译习惯。
基于这些考虑,结合我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做出了如下反思:教学过程中读通知文意部分,这个环节对于初一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讲是重点,这节课大约用了15分钟时间来反复读,达到了比较理想的课堂效果。
第二个环节疏通文意部分,大约用了10钟,但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翻译,这点做得还不够。
文中“此画斗牛也”是一句判断句,授课时考虑初一语法知识尚未学习,所以就没讲。
但判断句是文言文特殊句式中重要的一类,应该给学生点出,教师点到为止即可,不做深入讲解。
拓展提升环节是课堂知识的运用,应该让学生根据所学自己去读,去翻译,但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时间原因忽略了这一点,老师代替了学生翻译,这是不应该的。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还不够,课堂提问策略运用不当。
比如学生在翻译“谬矣”时,说“画错了,还拿出来晒”,根据文言文翻译“信”的原则,这句翻译是不准确的,我在引导的时候直接让学生换个词,其实可以继续追问学生“晒”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个词的意思是“晒”?这样既让学生知道了我们翻译的时候要做到字字落实,又能让学生掌握“曝”的意思,还激励了学生,可谓“一举三得”。
课堂上老师眼里不应该仅有举手的学生,教室里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关注,所以在提问的时候要想办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对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表扬,即使他回答得不是很好也要表扬,让不举手的学生有信心自己要是回答的话也一定能受到表扬,激发他们的信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不能始终提问那几位举手的学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第【2】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文言短文,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读懂文意,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2、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识题跋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22课《文言文二则》。
上次课《伯牙鼓琴》带我们重温了一段动人的知音故事,也让我们欣赏了音乐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一幅画,围绕这幅画,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2、板书课题(1)指名生读课题,注意停顿:书/戴嵩画牛(2)为什么要这样停顿呢?相机理解:“书”就是“书写”的意思。
3、介绍题跋:题跋指写在书画、书籍、碑帖前后有关品评、鉴赏等的文字,写在前的叫“题”,写在后的叫“跋”。
这则文言文就是苏轼为戴嵩的画作《斗牛图》所做的题跋。
4、简要介绍戴嵩。
二、初读古文,明节奏(一)整体感知,读准读顺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正音。
(1)相机指导:结合字义读准“处、好、数、曝”四个多音字的读音。
(2)引导学生看偏旁猜“曝”的意思,介绍古人“曝晒节”曝晒习俗,相机指导书写“曝”字。
3、同桌相互检查读音是否准确。
4、全班齐读课文。
(二)感知节奏,读出韵律1、提示:文言文在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和节奏。
课件出示: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2、指名朗诵(师生合作读,齐读等)三、精读古文,知文意(一)积累方法,疏通文意1、回顾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否有那些好方法?2、指名交流(1)看注释(2)联系上下文(3)看插图(4)结合生活经验(5)查阅资料(6)问老师、问同学……3、四人小组合作,用上这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看看你们能读懂这则文言文吗?(二)情景再现,品读人物过渡:老师要来检查检查大家的学习成效了,敢接受挑战吗?1、故事里都出现了哪几个人物?相机板书:杜处士小牧童2、面对同一副画,杜处士和牧童都有什么表现?杜处士:尤所爱小牧童:谬矣(板书并指导书写“矣”字)3、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杜处士尤所爱这幅《斗牛图》呢?(1)“锦囊玉轴”“常以自随”(2)想象一下他的表现,他可能怎么珍爱这幅画,说说具体表现。
说话练习:他可能会这样夸耀这幅画:他可能会这样爱惜这幅画:他还可能……(4)你能通过朗读把杜处士对这幅画的“尤所爱”表现出来吗?(5)朗读指导。
4、面对杜处士爱不释手的《斗牛图》,小牧童却说“谬矣”,为什么呢?(1)“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2)什么是“拊掌大笑”?表演“抚掌大笑”,要体现牧童的神态和动作。
(3)指导朗读(4)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什么反应?对比“拊掌大笑”与“笑而然之”,体会人物形象。
5、扮演角色,指导朗读。
6、检查最后一个问题:文章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语言拓展:看病当问()做饭当问()()当问()教师小结:是呀,术业有专攻,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向有经验的内行人请教。
这就是题跋的写作特色一事一理,有叙事有感悟。
文章寥寥93字讲述了一个丰富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把画作之美、语言之美融为一体。
四、展开想象,讲故事1、真不愧是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了,通过你们的自学已经读懂了这则文言文,如果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故事就是真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