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杜甫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古诗中鸟的意象浅析
古诗中鸟的意象浅析摘要:诗的欣赏起兴于意象。
自古以来“飞鸟”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古典诗赋意象。
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而在诗歌中飞鸟不仅化作爱恨情仇的象征,还寄予着诗人迥异的心境与纷杂的世事。
关键词:诗歌;飞鸟;意象纵观中国古典诗词就会发现,诗歌与意象的关系紧密相连。
“意象是詩人主观情志的具体载体,是诗歌的灵魂,是我们探寻诗人内心世界的桥梁。
”在历史的长河中,以“飞鸟”为意象表达自身情感的篇目更是不计其数。
“飞鸟”本身就有深远的渊源。
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对飞鸟的崇拜。
古时候先民把飞鸟想象成开天辟地的英雄,(载于《山海经》的《精卫填海》)反映了先民们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同时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后世又有“五柳先生”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用以歌颂精卫的精神。
诗人常借它展开丰富的想象:无论是喜出望外,还是痛不欲生。
不同的心境写出不同的诗歌,不同的诗歌反映不同的人生。
这些作品中的“飞鸟”或是带着比兴的色彩,或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或以飞鸟为隐喻表达爱情愁思的邈邈恋歌,或为实现人生理想的远大抱负,或为沉郁悲愤的国仇家恨,更或是闲世隐居的世外桃源。
中国古典作品本身风格迥异,而以“飞鸟”为意象的作品风格更不是单一的。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飞鸟”意象中的悲欢情爱、壮志难酬、郁愤愁思与归隐田园的四方面特征。
悲欢怨爱的爱情鸟在我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中,《周南·关雎》也曾出现过以“飞鸟”为意象的篇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是一种鱼鹰类的水鸟,传说此鸟终生相守。
而此诗以雎鸠为隐喻,直率的引出下文,表达青年男子对女子的爱慕,并渴望永结为伴侣的憧憬。
它是一首恋曲,在此诗句中,以鸟朦胧优美的意象,抒发出对恋人的脉脉情思。
闻一多先生在《诗经通义》中解释“关关雎鸠”时,仍沿用“雌雄情意专一”、“尤笃于伉俪之情”之词,可见一斑。
正如《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杜诗燕意象刍议
第""卷第1期 2019年1月中国韵文学刊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Vol.33.No.1Jan.2019杜诗燕意象01莫立民,曹海(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杜甫描写飞禽意象的诗,尤其是其咏燕意象诗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与研究价值。
咏物,一般都 是托物言志,杜诗也大多采用这一表现方式,以此展现他的高尚人格与精神风貌。
杜诗中的燕意象主要表达 这样的思想与情感:羁旅感伤、人生困顿的苦闷,思归、眷土与念亲之情,积极向上、欢乐快愉或怡然自足的开 朗情调,报效国家的赤诚心志。
可以说,杜诗中的燕意象是人们探究杜甫心性与人格的一个重要角度。
关键词杜诗;燕;意象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2491 (2019)01 -0021 -06一燕意象的原初意义“燕”,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称其为象形字。
许 慎这样解释:“燕,玄鸟也。
簫口,布$,枝尾。
象 形。
”m(B:4)“燕”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体型小而轻,毛色以黑色与蓝色为主,或间杂少量红黄色,尾巴像 张开的剪刀。
它是一种候鸟,常在人们屋内或屋檐 下用泥做巢居住。
一般来说,我国古人常在候鸟身 上寄托他们的亲情、恋情、乡土之情与人生感触,而 燕就是他们常常吟写的对象。
如《诗经•燕燕》,“燕 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 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 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 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 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 思,以勖寡人。
”又如盛唐诗人张九龄《咏燕》,“海燕 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 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 猜。
”这两首诗声情并茂,动静相间,不仅真切地状 写出燕子的习性与形态,而且还通过燕意象的描写,刻画出诗人彼时彼刻的心理活动与人生感思,堪称中国古代咏燕诗中的名篇。
诗情词意中,飞鸟亦缠绵
诗情词意中,飞鸟亦缠绵【内容提要】“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对诗歌意象的探究是解读和教学诗歌的要核。
本文主要列举古诗词中的飞鸟意象,分析它的特点及其内涵,从而帮助我们更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蕴含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意象杜鹃鹧鸪鸿雁燕子我国的古典诗词含蕴含隽永,作者感情往往倾注在一些诗人主观情绪的景象或物象中加以表示。
这种景象或物象就是意象。
它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
也是读者对诗词的审美评价和依据。
我们如能掌握一些常见意象,对理解古代诗歌会有裨益。
特别是一些动物,倍受古代诗人的青睐,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或文化内涵寄寓在这些精灵上。
“物”与“我”完美结合,形成古诗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一、杜鹃鸟。
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叫,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的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是杜鹃的血,正如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可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写过“杜鹃啼血猿哀鸣”。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
暮春啼苦,至于口中啼血,其声哀怨凄婉,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诗云:“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在词里借杜鹃声渲染孤馆的凄迷氛围,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
它们都是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的乡愁乡思。
宋代诗人范仲俺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草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杜甫的诗里有鸟儿美好的身姿的诗句
杜甫的诗里有鸟儿美好的身姿的诗句摘要:一、杜甫简介1.杜甫生平2.杜甫诗歌创作特点二、鸟儿在杜甫诗中的意象1.杜甫诗中鸟儿的种类2.杜甫如何描绘鸟儿的身姿3.杜甫通过鸟儿传达的美好寓意三、代表诗句及解析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四、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1.杜甫诗歌的艺术价值2.杜甫诗歌对后世诗人的启示正文:杜甫(712-770 年),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杜甫的诗歌创作主题丰富,风格多样,以关心国家民生、反映社会现实而著称。
在他的诗作中,鸟儿作为一种美好的自然意象,经常出现。
在杜甫的诗里,鸟儿的种类繁多,有黄鹂、白鹭、燕子、鹦鹉等。
杜甫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鸟儿美好的身姿。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以生动的色彩描绘出春天里黄鹂在绿柳间欢快地鸣叫,白鹭在蓝天中自由翱翔的美丽景象。
又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展现了春天鸟儿欢快歌唱的蓬勃生机。
杜甫通过鸟儿这一意象,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美好寓意。
在诗中,鸟儿往往代表着自由、快乐、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山鸟在春天的涧中欢快鸣叫,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诗人内心的宁静喜悦。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誉为“诗史”,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社会关怀成为后世诗人学习的典范。
从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正如他所写:“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总结-精选范文
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总结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某种理想、愿望,自由,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乡愁⊙(1)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曹植有“愿接翼于归鸿,嗟高飞而莫攀”(《九愁赋》)的感叹,闺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高亢之声。
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补偿,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
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例1: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例2: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因日夜思念的故乡。
例3:“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
他已化身为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的境界。
例4:“诗佛”王维“开轩临颖阳,卧视飞鸟没”(《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的诗句,与此意境相似。
例5:宋代文豪苏轼“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自请放外任期间,在诗词中都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境,但是从“卧视”“欹枕”之语中,我们可以体会他们内心的平静怡然。
“没”是一个延续性的动作,表明诗人的目光追随飞鸟,看了很久,诗人精神的翅膀也许正随之自在地飞翔;飞鸟隐没天际,平淡无奇的现象中,体现着诗人与自由的那份和谐、认同之感。
例6:崇尚道家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向往隐迹江湖的生活,愿与悠闲自在的鸿鸟为友、忘却世间的争斗。
陶渊明做官时甚至“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辞官回乡后,则以“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等诗句表现自己的耕读之乐。
杜甫诗歌中的沙鸥意象
杜甫诗歌中的沙鸥意象在杜甫的诗歌里,沙鸥这个意象可真是个奇妙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大多沉重,情感深邃。
但是一说到沙鸥,哎,感觉瞬间轻松了不少。
沙鸥这小鸟,飞来飞去,悠然自得,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中不只有愁苦,也有一些快乐的小瞬间。
想想,沙鸥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那姿态真让人心情大好。
它的轻巧、自由,让我们想起那些追求梦想的时光。
说到沙鸥,很多人可能想到的就是江河湖海那种潇洒的样子。
想象一下,水波荡漾,阳光洒在水面上,沙鸥在空中一展翅,真是画面美得不行。
它那种自在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要效仿。
就像生活中的我们,面对困难,难免会有无奈和不顺,但沙鸥教会我们,偶尔抬头看看天空,放下心中的烦恼,可能就能找到一丝平静。
杜甫在诗中描写沙鸥,往往是用来衬托他自己的境遇。
那种孤独和苦闷,和沙鸥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
像极了咱们日常生活,有时候觉得身边的人都很快乐,而自己却像个落单的沙鸥,飞不出那片阴霾。
不过,这种对比其实也很真实,正如人生的各种滋味,有时候苦,有时候甜。
让我们在感叹的同时,也能更深地理解生活的多样性。
再说说沙鸥的飞翔,感觉就像是在提醒我们,人生嘛,飞得高也好,飞得低也好,关键是要有那种“飞”的勇气。
沙鸥每次展翅,都是在告诉我们,别怕跌倒,别怕失败。
生活中,总会有些意外,像沙鸥突然改变方向,可能我们也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航线,去迎接新的挑战。
这样的想法是不是特别振奋人心?杜甫用沙鸥传达的那种洒脱,跟我们日常说的“活在当下”不谋而合。
咱们常常会因为未来而忧虑,或者被过去牵绊,结果却忽略了眼前的美好。
就像那沙鸥,它不会停下脚步去想明天要去哪,而是专心享受当下的飞翔。
它在水面上滑翔,在微风中舞动,这种状态,简直就是一种人生哲学!我们也应该学会放下包袱,像沙鸥一样轻盈。
沙鸥的意象还有一个层面的含义,那就是孤独。
杜甫生活在动荡的年代,面对的是国家的困境和个人的失落,沙鸥的孤独让人倍感共鸣。
它在广阔的水面上独自翱翔,仿佛在映射着杜甫内心的寂寞。
身临其境--唐诗宋词中的飞鸟意象解读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第32卷第18期总第256期身临其境一'唐诗宋词中的飞鸟意象解读沈晓坚(自贡广播电视大学,四川自贡643000)[摘要]诗人在创作时会将丰富的意象融入作品中,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象征,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的象征也有所不同,在诸多意象当中,飞鸟是诗人比较喜欢的一种。
诗人可以利用飞鸟言志,利用飞鸟衬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怀充分展现出来'在诗词中利用飞鸟意象可以衬托诗词的美,表达诗人的情怀'本文将对唐诗宋词中的飞鸟意象进行解读,通过飞鸟意象的解读辅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唐诗宋词的意境,从而感受唐诗宋词中的美'[关键词]身临其境(唐诗宋词(飞鸟意象(解读[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11X(2019)18-0188-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19.18.082[本刊网址]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对语言、意象的使用十分讲究。
诗人在抒发情感时,不会将情感直接表达,一般是借景抒情,通过咏物言志。
诗人利用的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物像,而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志向都是诗人客观的想法。
诗人在创作时利用多种多样的意象,不仅可以反映作者所处的情境,而且可以创造岀不一样的美。
诗人巧妙地利用意象将自己的情感充分体现岀来,在这过程中读者通过分析意象感受作者创设的画面,把握诗词的主旨,由诗句引领读者进入古诗创设的情境,在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古诗中意象的应用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意象引导读者一步步了解古诗中的情感,下面将具体解读飞鸟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的应用%>、意象概述意象是融入了人们主观情感的一种物象%古诗词中的植物、动物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意义,不仅寄托着诗人的情感,而且传递着诗词中的哲理,诗词中的意象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随着诗词的不断发展,意象的种类逐渐增多,并且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词中象征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读者在阅读诗词时,可以通过分析意象的象征鉴赏诗词,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基调、内涵%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会利用丰富多样的意象,在诗人的眼中花鸟鱼虫、日月星辰都可以成为诗歌中的一种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衬托诗歌的美,展现诗歌中蕴含的丰富内容,给人以无限遐想%诗人比较喜欢飞鸟这一意象,首先从鸟儿的形象来看,小巧灵活,凭借翅膀可以飞向天空,在闲来无事时鸟儿可以啼唱,在聆听鸟儿啼唱时会给人诸多遐想,因此鸟儿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鸟儿自由自在的飞翔在天空当中,可以谱写岀优美的自然画卷,创造岀一种惬意、醉人的意境,在美好的意境中可以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从鸟儿欢快的歌声中可以感受到别样的体会,这种体会令诗人有无限遐想与向往%诗人在诗中利用飞鸟表露情感,通过飞鸟言志、衬情,飞鸟在诗人的笔下成了蕴含丰富内容的意象,并寄托着诗人的向往%二、飞鸟象征着时事变迁不少诗人在诗句中利用燕子代表时事变迁,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简短的诗句中写岀了诗人对时事变迁的感慨,像是堂前燕一般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诗句描绘岀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画面,给人一种世事沧桑的感受,在诗句中感受到时事变迁的无常,通过诗句表现作者生活的曲折%燕子并无心时事,但是通过燕子居住的变化说明时事的变迁,小小的燕子在诗句中承载着兴亡盛衰,从而让人有一种时事变迁的感叹%刘禹锡在诗句中创设岀了时事变迁的画面,虽然诗句中只是简单的描述,但是通过小小燕子的迁居使读者联想古诗中的画面,从而与诗人从情感上产生共鸣%三、飞鸟象征着孤单、悲壮凄凉孤单是人们的一种感受,在当今社会中孤单是一个使用较多的词语,很多人在都市生活中都会感觉到孤单,于古人而言也不例外%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交流越发简单,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电脑等与亲人、朋友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赶走孤独,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而古人在孤单时,难以及时从亲人、朋友身上获得慰藉,只能通过飞鸟表达此时的感受,但是在利用飞鸟表达感受时,并不能辅助诗人消除内心的孤独,反而在飞鸟的衬托下诗人的孤独更加突岀%诗人会利用大雁表现孤寂之情,大雁在天空中飞翔时一般会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呈现岀一道别致的风景,但是大雁在落单之后会更显孤寂,与诗人的内心感触融合,从而在诗句中利用大雁突显诗人的落寞之情%在苏轼的《卜算子》当中有这样的诗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通过孤鸿表现岀作者的孤寂之情,并且表明作者不愿随波逐流%在这首诗句中将疏桐、缺月景色巧妙的连接在一起,可以让读者联想到无限的,通过句定整句的基调,在无限的中,如果有人独来独往,就像是孤鸿,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让者联在无限的中,独自,孤的情感充分展现,但又彰显岀作者孤芳自赏,在时事变迁中保持高洁的品格%张九龄曾经用“孤鸿’表明自己的孤独,诗句为“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岀自《感遇十二首》,在诗句中将沧海与鸿雁进行对比,突显了宇宙中生物的渺小,更何况是一只脱离群体的孤雁,沧海的大与孤鸿的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之下,突显孤鸿的形单影只,这里的孤鸿象征着孤单寂寞,以此隐喻诗人所处的情境%此外,沙鸥在诗人眼中也是一种漂泊、孤苦的形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相互衬托,杜甫曾在《旅夜抒怀》中写到过“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利用沙鸥收稿日期:2019-5-21作者简介:沈晓坚(1980—),女,四川荣县人,自贡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188第32卷第18期总第256期2019年9月(下)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Vol.32.No.18(Gen.No.256)Sep.(Iasi half)2019表现出杜甫此时所处的情景,并描写了杜甫的内心情感,通过沙鸥衬托出杜甫的内心孤苦。
唐诗宋词中的飞鸟意象解读
唐诗宋词中的飞鸟意象解读
飞鸟在唐诗宋词中是一个普遍的意象,它可以代表着自由、追求自由、象征平等自由的理念,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在唐诗宋词中,飞鸟的意象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由的景象,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写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了流水自由奔放的景象,其中也蕴含着李白追求自由的理念。
此外,飞鸟的意象在唐诗宋词中也被用来表达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比如元稹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写到:“轻薄离别,谁知江月,悠悠生死别绪,长风破浪有谁?”,这里描述的是一只飞鸟在长风破浪中飞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生死别绪的不甘。
总之,在唐诗宋词中,飞鸟的意象可以被解读为自由、追求自由、象征平等自由的理念,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总结意象是中国古诗文的精髓,在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目中也常会考察到这类型的题。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某种理想、愿望,自由,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乡愁⊙(1)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曹植有“愿接翼于归鸿,嗟高飞而莫攀”(《九愁赋》)的感叹,闺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高亢之声。
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补偿,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
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例1: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例2: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因日夜思念的故乡。
例3:“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
他已化身为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的境界。
例4:“诗佛”王维“开轩临颖阳,卧视飞鸟没”(《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的诗句,与此意境相似。
例5:宋代文豪苏轼“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自请放外任期间,在诗词中都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境,但是从“卧视”“欹枕”之语中,我们可以体会他们内心的平静怡然。
“没”是一个延续性的动作,表明诗人的目光追随飞鸟,。
《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
《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
《咏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和对生命哲思的诗,其中有一些飞鸟的意象。
在诗中,飞鸟常常被用来象征自由和追求。
飞鸟在天空中翱翔,展示了无拘无束的飞行,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九万里飞鹰"和"一片孤云"都描绘了飞鸟的自由飞翔。
此外,飞鸟还被用来比喻诗人自身的心境和情感。
诗人通过观察飞鸟的飞行和自由,反思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诗中提到的"飞鸟尽",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死亡和离别
的思考。
在《咏怀》中,飞鸟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生命的脆弱,还承载了作者对自由和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追问。
杜甫诗中的雁意象和咏雁诗
杜甫诗中的雁意象和咏雁诗
杜甫的咏雁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使用了大量的雁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
雁意象可以分为“活雁”和“迁徙雁”两种。
“活雁”意象是一种通过描写雁群飞翔、叫声、觅食、拥抱等情景来表达自然现象和人间情怀的意象,主要用于表达伤感、悲凉情绪,反映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
例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迁徙雁”意象则是一种通过描写雁群迁徙的情景,以及雁群穿越天际、飞出远方的景象,来表达人们对流浪的想法和对远方的思念的意象。
例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古诗歌中有关鸟的意象分析
古诗歌中鸟的意象分析古诗歌中有关鸟的意象分析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
古代很多诗词大家,常常以鸟类为意象,来渲染离愁别绪,新怨旧恨,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杜鹃杜鹃,又名子规,杜宇、蜀魄等。
《华阳国志·蜀志》载:“古有蜀王杜宇,号望帝,后禅位出奔,其时子规鸟鸣,蜀人思念杜宇,故觉此鸟鸣声悲切。
”也许因此,人们总是把杜鹃声与“悲伤”、“思归”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如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来未抵人间离别。
”词人用杜鹃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伤感之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子规声声,仿佛呼叫着“不如归去”,然而,迁客却仍要远行,这是令人何等的伤情?作者正是借子规的啼声,来衬托自己的愁心。
表达了对友人受贬的无限同情。
燕成双成对的燕子,总使人想起团圆或离散。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经·谷风》),成双成对的燕子,引起有情人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燕子依旧,物是人非,更易使人产生时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而最让人伤感的,莫过于像燕无家可归一样,成了无根之人。
南唐后主、亡国之君李煜,眼看燕子归来,和泪写下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千古名句。
鸿雁是大型的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如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华。
” 赵嘏《长安望秋》:“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秦观《减字木兰花》:“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鹧鸪鹧鸪,在古人眼里,叫声凄切、清长,如说“行不得也,哥哥”。
在诗词中,鹧鸪声仿佛是哀怨、凄清的化身。
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动物形象在杜甫诗中的意象解读
动物形象在杜甫诗中的意象解读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其深情厚意和意境广
阔而闻名于世。
其中,动物形象在他的诗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成为了他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有力工具。
1. 鹿:鹿在杜甫的诗中常常出现,它象征着高洁和纯真。
杜甫
将自己比喻为"有鹿无全尸",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困惑和不安。
同时,鹿也被用来描绘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的赞
美和向往。
2. 鸟:鸟在杜甫的诗中常常被用来象征自由和飞翔的精神。
他
使用鸟的形象来表达对人们命运的深思,以及对富贵与贫苦的反思。
鸟的自由飞翔也代表了杜甫内心对理想和追求的向往。
3. 鱼:鱼在杜甫的诗中常常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
他以鱼为比喻,表达了对困境和苦难中人们的生存和奋斗精神的赞美。
鱼的形
象也揭示了杜甫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4. 猿:猿在杜甫的诗中常常被用来象征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联与联系。
他通过描绘猿的形象来唤起人们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反思。
猿也象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高风亮节和清高之志。
通过对杜甫诗中动物形象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杜甫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并感受到他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这些动物形象在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象征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杜甫的诗作。
杜甫带青鸟的诗歌
杜甫带青鸟的诗歌
一、解析诗句含义
1. 字面意义
- “杨花雪落覆白苹”描绘了杨花像雪花一样飘落,覆盖在白苹这种水草之上的景象。
这是一种很美的暮春景色描写,杨花漫天飞舞,然后轻轻地落在水面的白苹上。
- “青鸟飞去衔红巾”就比较有趣味性了。
青鸟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西王母的使者,这里青鸟飞去衔着红巾。
红巾在当时可能是女子的一种饰物,这个场景就很有画面感,青鸟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鸟,衔着红巾,好像在传递着某种隐秘的信息。
2. 深层含义
二、赏析诗句的艺术特色
1. 意象运用巧妙
- 杜甫在这里把“青鸟”这个神话意象和“杨花”“白苹”“红巾”这些现实中的意象结合起来。
“青鸟”本身就带有神秘、灵动的感觉,它一出现就给诗句增添了一种奇幻的色彩。
而“杨花”“白苹”是很常见的自然景物,“红巾”则是生活中的小物件,这几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从美好的自然景象突然转到青鸟衔红巾这种有点诡异又充满暗示的场景,就像电影镜头的切换一样,非常巧妙。
2. 含蓄委婉的表达
- 杜甫没有直接说杨国忠兄妹之间的不正当关系,而是通过这样富有诗意的画面来暗示。
这就是杜甫诗歌的高明之处,如果直接说出来就成了直白的批判,没有了诗歌的韵味。
用“青鸟飞去衔红巾”这种看似美丽又神秘的场景来暗示丑恶的事情,就像给丑恶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读者需要仔细品味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这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更能体现出杜甫对诗歌艺术的高超把握。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的意思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的意思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描写了春天万物生长发展的景象,表达了夏季到来的喜悦心情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鸣鸠是一种优美的鸟儿,通常出现在春季。
鸣鸠在温暖的阳光下叫唤,它们的声音如同一阵动人的音乐,让人不禁陶醉。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鸣鸠的鸣叫将会回应春日的气息,唤醒大自然沉睡的生命,吐露出它们对春天气息的渴望和欢喜。
而在这个季节里,小燕子的离巢也开始了。
燕子是飞翔的代表,它们总是在夏季的时候离巢,独立飞翔。
燕子的飞翔,就像春天的风,柔和而自由。
春天的风轻柔温暖,让你感受到一种温暖和亲切感。
而燕子的飞行就像风一样,则让人感到自由与轻松,在这个好季节里享受春天带来的一切建立与生机勃勃的感觉。
鸣鸠的回应和小燕子的飞翔,表达了生命的不断更新和生命的新生。
这句诗语言优美,用情感的方式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读者感到一种欢愉和神韵。
季节的轮回,让我们在季节的交替时沉淀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应该去关注生命的力量和美好,去享受生命,去渴望什么,期待未来,让我们在生命中找到自我,让生命在我们的期待中绽放。
这是我的感悟,也是我对这句诗的回应。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的意思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的意思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这句诗句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在这句诗中,鸣鸠和雏燕都是动物的名字,诗人通过描写它们的动作和环境,抒发了对时局的思考和感受。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遥远的呼应和柔和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哲理和寓意。
首先,鸣鸠日暖遥相应。
鸣鸠是一种喜欢清晨鸣叫的鸟类,这里指的是清晨的阳光逐渐升起,鸣鸠开始鸣叫。
它们的鸣叫声遥相应,意味着大地的生机开始苏醒,春天的阳光开始倾洒人间。
这种情景表达了一种希望和祝愿,暗示着过去的困境即将过去,新的希望即将来临。
整个句子给人一种喜悦和振奋的感觉。
其次,雏燕风柔渐独飞。
雏燕是指刚刚离开巢穴,刚刚学会飞行的小燕子。
这里描述了渐渐柔和的春风和小燕子独自飞翔的景象。
春天的风温和而柔软,象征着温暖和温情。
小燕子独自飞翔,暗示着年轻的力量和勇气。
这种情景表达了一种轻松和自由的感觉,暗示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和蓬勃发展的力量。
整个句子给人一种希望和激励的感觉。
从整体上来看,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时局的思考和期待。
鸣鸠和雏燕都是春天里的生物,它们分别代表着清晨的希望和年轻的力量。
通过以动物的形象来抒发对时局的思考,诗人传递了一种希望和激励的情感。
诗人希望时局能够好转,社会能够恢复和谐与繁荣。
这种寓意和哲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
另外,这句诗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的表达和感叹。
诗人用鸣鸠和雏燕来描述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他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万物生长的奥秘,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总之,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这句诗表达了对时局的思考和期待,同时也包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它通过描写动物的动作和环境,传递了一种远大的呼应和柔和的变化。
这句诗具有一定的哲理和寓意,是一种对生命和希望的歌颂。
杜甫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杜甫诗词中的燕⼦意象杜甫诗词中的燕⼦意象 杜甫他的所有诗作中,共出现了53次燕⼦,数⽬不可谓不多。
这53只燕⼦之中,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彩和衬托作⽤。
⼀ 意象是诗歌的组成部分。
它和声律⼀同构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整体。
意象的语源,最早出于《周易系辞》:“⼦⽈:‘书不尽⾔,⾔不尽意。
’然则圣⼈之意,其不可见乎?⼦⽈:‘圣⼈⽴象以尽意……”但那时,关于“意”跟“象”只是⽤于算卦上,⽽且意跟象分开。
最早将意象⼀词,⽤于⽂学评论的,是刘勰,他在《⽂⼼雕龙神思篇》中提到:“……然后使⽞解之宰,学声律⽽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运近。
”⾃后来,意象便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批评中的⼀个重要的概念。
那么,何谓意象呢?所谓象,是指物质世界的客观表象,⽐如⼀棵树,⼀阵风;所谓意,即是诗⼈的主观意念,包括诗⼈的感情在内。
结合起来说,意象指的是作者主观情感同客观景物的融合。
陈植锷先⽣在《诗歌意象论》⼀书中,从理论上概括意象的含义是:“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
”为什么要强调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呢?我们知道,同样⼀个词语,它有着两种不同的功能,在⽇常语⾔中,它代表的是⼀种固定的抽象概念,⽽在诗歌语⾔中,它就可以形成⼀种意象,那么此刻它代表的,则不仅仅是⼀种固定的含义,⽽且还是具有作者的主观感情⾊彩的某种含义(或者说是象征)。
即以燕⼦为例,查《汉语⼤字典》“燕⼦”条,如下: 燕⼦:鸟纲燕科各种类的统称。
体型⼩,翼尖长,尾分叉呈剪状,喙扁短,⼝裂深,飞⾏时捕⾷昆⾍,对农作物有益。
属候鸟(汉语⼤字典1043页)。
这是⽇常语⾔中的燕⼦,它只能是⼀只燕⼦,⼀只普遍的,⼈们都认识的固定的燕⼦;⽽在诗歌语⾔中,它可以是许许多多的不同的燕⼦,甚⾄超过了本⾝的“燕⼦”含义⽽发展成其他物象。
⽐如,杜甫《去矣⾏》中的:“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这句诗⾥的燕⼦,就不仅仅是⼀只燕⼦,它被赋予了诗作者的主观意念,就有了⼀种象征趋炎附势的⼩⼈的含义。
试论杜甫诗中的鸟
作者: 吕家林
出版物刊名: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6-40页
主题词: 杜甫诗歌 青年时代 沉郁顿挫 杜诗 泰山 杜鹃 羌村三首 《望岳》 自然本性 点睛之笔
摘要: 唐诗是唐代代表文体,其成就空前绝后,杜甫是唐诗成就代表人物之一。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杜诗已作过若干方面的反复论述,其立意、主题、风格、影响、地位诸多方面可以说都已作了相当充分地研究。
本文拟从杜甫诗歌中的“鸟”的角度,谈谈读杜解杜的一点体会。
五古《望岳》(岱宗夫如何)是杜甫现存诗中的第一首,历代评价甚高,尤其“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尽泰山绵延不绝,苍峰不断的广袤气势,更令人叫绝。
现在我们撇开颔联,只读其它六句诗,只觉得好象只是在对泰山发抒感慨,诗味不足。
而一旦放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二句,情形立刻大为不同。
“鸟”在诗篇中赋予了泰山生机。
试想,在阴阳交汇的山体处,归巢的各种鸟雀正上下翻飞,寻找着山体处高低不同的鸟巢,这“鸟”不是寓意泰山是孕育生命的源泉吗?而鸟儿之小巧,飘动,又映衬了泰山之阔大,肃穆。
极目眺望山鸟的人,对此又会生发出多少感端,寄寓着几多向往之情啊!人——鸟——山——光线——环宇,衍延一片,构筑成为一幅状美的大好河山图画。
而“鸟”就是这幅画中点睛之笔。
“鸟”的诗句在诗中,有时可以起到不露声色地揭示主题的作用,如五古诗《无家别》中“宿鸟恋旧枝,安辞且穷栖”句,通过“鸟”的比方,也就深刻揭露了战争的罪恶。
“鸟”与人对照,正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杜甫诗歌中的“飞鸟”意象第一篇:漫谈杜甫诗歌中的“飞鸟”意象漫谈杜甫诗歌中的“飞鸟”意象闲来翻捡杜诗,发现描绘飞鸟的诗篇很多,这些种类不一、姿态万千的飞鸟构成了一个瑰丽多姿、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它们或离群掉队,苦苦挣扎于浩茫云天;或展翅奋飞,搏击凡鸟而雄视天下;或一展歌喉,欢呼春天,歌唱自由;或联拳静卧,露宿沙头,安享静谧……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佛说,一花一世界,我说,一鸟一人生。
品读、体味、揣摩、想象这些灵性活现,意趣无穷的“飞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杜甫曲折多难的人生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下面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作中的飞鸟意象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类析。
(一)、苍鹰。
杜甫青年时代写过一首诗《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掇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风鸟,毛血洒平芜。
”诗人通过描绘画鹰来抒发他那疾恶如仇的激情和搏击云霄的壮志。
首联点明画鹰,矫健不凡的苍鹰挟风带霜,虎虎生威,使得洁白如雪的画绢上仿佛突然腾起一片风霜肃杀之气。
颔联、颈联描写苍鹰的神态。
耸身抓兔,侧目传神,光彩照人,气雄万夫,几个简单而逼真的细节活画出苍鹰严阵以待,跃跃欲试的形象。
尾联顺势收笔,抒写心志:何时才能展翅云天,搏击凡鸟?何时才能搏杀平芜,大获全胜呢?诗歌题画赞鹰,借鹰喻人,发乘风思奋之心,抒疾恶如仇之志,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二)、飞鸟。
《春望》前四句这样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
前两句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
画面破败萧索,给人以怵目惊心之感。
后两句写春望所感:国破家亡,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意境凄惨悲痛,读来令人心惊肉跳。
显然,两联四句,前后关涉,诗人意在以山花泣泪,飞鸟惊心来表达自己离乱伤怀,满目凄凄的忧患之感。
《南邻》写朋友山居生活的幽雅情趣。
前四句“锦里先生马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写客人来访,主人素面尘心,热情相接;儿童笑语相迎,天真可爱;小鸟阶除啄食,不惊不乱。
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宁静,纯真本色;一切都是那么历历在目,活灵活现。
足见友人一家老小甚至包括温驯可人的小鸟多么淳朴、厚道,多么和平、友善。
从这些大摇大摆,悠然啄食的小鸟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静谧和友人生活的隐逸幽雅。
《绝句二首》(其二)则对比着色,以乐衬悲。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一二两句几乎就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驰的艺术魅力。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飞鸟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
画面绚丽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三四两句却流露出岁月荏苒,归期遥遥的漂泊之感,情调凄楚哀怨,无可奈何。
显然,一二两句的乐景铺设是为了反衬三四两句的思归伤感。
洁白耀眼,光彩照人的水鸟负载着一颗漂泊流浪归思沉重的心!(三)、孤雁。
《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首联点题,孤雁不饮不啄,执着一念,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
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悲壮中透露出一份热烈,一份执着。
颔联巧用对比,“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
“谁怜”反问,渲泄滚滚诗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份离乱伤怀不正如孤雁的哀哀长鸣吗?颈联描写幻觉,刻画心理。
孤雁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一刻不停地飞鸣。
它望尽天涯,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动;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鸣响。
这两句血泪文字以虚写实,亦幻亦真,情深意切,哀痛欲绝。
尾联以“野鸦”来陪衬孤雁,感情浓烈,爱憎分明。
孤雁是思群念友,悲鸣不已,痛苦劳累,迫切焦急;野鸦则鸣噪纷纷,了无意绪,无动于衷,麻木不仁。
两相比照,更见得孤雁的孤单可怜,处境险恶,也可看出野鸦的鄙卑无聊,冷漠刻薄。
四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孤雁,孤单困苦却飞走哀号,处境险恶却苦苦追寻,卑微渺小却心比天高,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壮的赞歌,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战人生的赞歌。
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
(四)、白鹭。
《绝句四首》(其三)写草堂远眺的新春美景,抒发作者欢快明朗、轻松愉悦的心情。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二两句精选景物,巧妙着色,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图景。
首句写春回大地,绿柳成阴,黄鹂成对,婉转啼鸣,呈现一派生机,颇具喜庆意味。
次句写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成行,直上青天,凸现一种空灵,暗示一片天机。
上下两句不管是婉转歌唱的黄鹂,还是姿态优美的白鹭,也不管是抽芽吐绿的翠柳,还是空阔明朗的青天,无一不流露出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
我们几乎可以说,面对如此大好春色,诗人童心未泯,诗性大发,要像黄鹂一样歌唱春天,要象白鹭一样自由飞翔!杜甫的另一首诗《漫成一首》也写白鹭,情趣却迥然不同。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全诗写夜泊之景,意境宁静安谧,朦胧幽美。
第三句写江岸白鹭。
皓月银辉,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约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非常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
透过一个“静”字,我们几乎可以闻到生命甜美呼吸的丝丝气息,这种生命的静谧美好,这种和平的珍贵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诗人才能充分体会得到,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五)、黄莺。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描写春暖花开时节黄四娘家的艳丽风光。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二两句描绘繁花盛开,鲜艳灿烂的情景,侧重于静态描写,三四两句写彩蝶蹁跹,黄莺歌唱的热闹,侧重于动态摹绘。
透过彩蝶飞舞的画面,我们闻到了花香阵阵;透过娇莺啼唱,自在舒心的形象,我们体验到了一个热闹缤纷的世界。
说娇莺自在,歌声动听,其实意在抒发作者满目春光,满心欢喜的情怀。
杜甫的另一首诗的《别房太尉墓》也写黄莺啼叫,但情调意趣不是兴高采列,而是悲伤痛苦,诗歌这样写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全诗抒发诗人悼念亡友,伤心国事的情怀。
结尾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幽静的图景,离别友人坟墓之际,只看见林花纷纷飘落,只听见黄莺声声哀鸣。
描声绘色,引人联想:林花飘落似珠泪纷纷;啼莺送客,如哀乐阵阵。
此时此地,此声此景,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和孤零零的吊客。
(六)、沙鸥。
《旅夜抒怀》描绘诗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漂泊异地的情景和感受。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
”首联写景喻人,突出诗人凄孤无依之境,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脆弱,像江中孤舟一样漂泊不定。
颔联以雄阔乐景写凄楚悲情。
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意境的雄浑阔大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
有了前面这些或比喻或反衬的铺垫和渲染,尾联才水到渠成,撼人心魄。
水阔天空,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颠沛流离,四海为家。
这一联即景自况,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内心漂泊无依,颠连无告的苦痛忧思。
《客至》表现诗人的隐逸情怀。
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描绘环境,绿水缭绕,春意融融,给人以江波浩渺,空阔明媚之感,又写群鸥飞临,款款情深,更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僻静,同时也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的隐逸情怀。
《江村》三四两句分别写燕和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梁间燕子,自去自来,自由自在;江上白鸥,忽近忽远,相伴相随。
它们忘机不疑,乐群适性,是如此通晓人性,简直成了诗人消夏避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同时透过这些轻灵洒脱的笔调,我们又体会到了一种关怀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趣。
(七)、燕子。
《绝句漫兴九首》(其九)描写燕子扰人的情景:“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一二句写燕子熟门熟路,频频来访,“故”字暗示出来者不善,别有用心。
三四两句写飞燕添愁惹恨,频频扰人,筑巢衔泥,点污琴书,追捕飞虫,打着主人。
这飞舞的燕子筑巢托身则罢,还要如此肆无忌惮,扰人欺人,简直可恶!其实透过这种细腻逼真的细节描写,我们不也体察到了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吗?另一首诗《燕子来舟中作》则一反这种落井下石欺人太甚的形象,把燕子写得缠绵多情,善解人意。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
穿花贴水益沾巾。
”首联人燕对举,诗人漂泊转徙,居无定所,燕子衔泥筑巢,两度翻新。
人与燕,如陌路重逢,感慨良多。
中间四句诗人将心比心,怜悯燕子,也悲叹自身。
可怜的小燕子啊,你我曾是故园旧知,何以今日形同陌路,满目疑惑,莫非主人的孤独衰老?抑或故园的荒芜破败?天宽地阔,你竟然居无定所,四处为家,这又何异于飘飘荡荡托身于茫茫江湖之中的我呢?结尾两句落笔飞燕,安慰人心。
孤单弱小的燕子啊,你竟然飞临孤舟,歇息船樯,刚和我聊了几句,又匆匆飞离,穿花贴水,徘徊顾恋,感动得我老泪纵横啊!全诗捕捉细节,极写漂泊动荡之忧思。
人燕对视,互诉衷曲,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凄楚悲怆,感人肺腑。
句句咏燕,实是句句关连着诗人的茫茫身世啊。
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则有别于以上两首诗的悲哀、烦恼的情调,借燕子表达了一种欢快、愉悦的情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一二句大处落笔,着色绘光,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的初春图景;三四两句则捕捉细节,动静勾勒,别具情趣。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来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成双成对的鸳鸯,正相依相偎地静睡,恬适安详。
整个诗歌流露出一种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第二篇:浅谈杜甫诗歌意象的特征浅谈杜甫诗歌意象的特征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时期,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以其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穷毕生精力和天才创作诗歌,存世一千三百多首。
其诗把个体人格融入广阔人生,襟怀博大,至情至性,内蕴深广,众体兼善,素有“诗史”之称,其人享有“诗圣”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