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众所周知近代中日均进行过改革,即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虽然都是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是其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
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
1853年,美国佩里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近海《日美亲善条约》,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
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德川幕府成为日本社会斗争的目标。
倒幕派力量逐渐壮大,通过与幕府斗争,倒幕派获得了胜利,明治天皇得到了实权。
明治天皇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而且日本通过改革树立了在东亚的强国地位,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区域霸权国家,异成为帝国主义角逐中的正式成员,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力量得到增强。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开始了。
但戊戌变法最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
只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中日改革究其成败本源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阶级矛盾加深。
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分化,表现在天皇和将军之间的矛盾和中、下级武士和大名与将军的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危机严重。
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由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不同:日本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等为改革的主体力量,且倒幕派得到了天皇的支持。
中国和日本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
中国和日本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其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一直是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重要研究议题之一。
本文试图从历史发展、社会制度、文化传承和政治哲学等角度对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进行比较,分析两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异同与互补。
历史发展中国和日本在近现代化进程上的历史发展有很大的相似性。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瓜分亚洲,中国和日本都成为了这一进程的受害者。
中国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日本则通过明治维新开辟了近代化之路。
两国都经历了战乱、内忧外患、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等诸多复杂情况,但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就显著,而中国则拖延了近百年之久。
社会制度中国和日本在社会制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古代社会强调礼法之邦和尊卑等级制度,这种传统制度在近代化进程中成为了障碍。
而日本则尝试通过明治维新打破旧的等级社会,实行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制度。
日本的近代化步伐较快,社会结构也逐渐向现代化市民社会转型,而中国则保留旧的社会制度,形成了保守的政治局面,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也是中国和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这种文化对近代化进程却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和封建等级制度,传统观念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很难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而日本则在近代化进程中通过吸收西方文化、强调实用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等方式,使得其文化与现代化进程良好结合,为明治维新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政治哲学中国和日本在政治哲学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尊王攘夷,强调国家集权,这种思想在近代化进程中也起到了阻碍作用。
而日本则在明治维新中强调法治、民主和权力分立,推出了新的政治模式。
虽然此后日本的政治模式也出现诸多问题,但在近代化进程中,这种政治哲学的引领作用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日近代化改革之比较
• 中国要达到和日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许多方面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有 些方面甚至可能需要上百年的努力。
一、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共同之处
1.背景: ◆内——封建统治危机 中国: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日本:下级武士领导的人民群众和封建幕 府统治 ◆外——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 2.动因: 富国强兵、救亡图存 3.舆论准备: 学习西方、练兵置器
◆传统文化思想作用等
阅读教材,材料二、三反映出中日在改革过 《海国图志》在中国、日本的不同境遇 程中有哪些不同? 《海国图志》是魏源为“师 魏 夷长技以制夷”而撰写的介绍 源 世界史地和西方科技的著作, 在日本引起极大反响,数年间 刊印的各种版本达22种之多, 被誉为“天下武夫必读之书”。 然而,《海国图志》在中国却 不被重视,仅有三个版本。1862 年,日本维新人士高杉晋作到上 海考察,发现该书竟然绝版!
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 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 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 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 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乃至最可笑者, 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 丙一舰,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 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 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 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
中国:只注重学习西方的军事、交通等方面的器械,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西方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 情,固守原来的传统; 日本:不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也学习西方的生活 方式,主张适时而变; 立场: 李--站在地主阶级立场,顽固坚持旧的封建传统, 具有保守性; 森--站在改革派的立场,既尊重祖先有保持学习别 国的好传统,坚持适时而变;
(一)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比较
晚清中日两国现代化不同结局探析
晚清中日两国现代化不同结局探析摘要: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相继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现代化的结局却大不相同。
日本比较顺利地进入了现代化国家行列,而中国的现代化却一波三折。
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现代化之所以有着差别巨大的结局,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两国现代化面临的历史起点(即制度和文化)不同;两国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速度和能力不同;两国推进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不同。
关键词:晚清;中国;日本;现代化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相继开始了现代化改革,虽然两国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结果却大不相同,为何结局有如此之差异?本文拟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对中日两国的现代化历程进行比较研究,期望能够为解答这一历史难题提供一些线索。
一、两国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中日两国现代化的起点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也有根本的不同。
两国在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是我们在研究其现代化进程时首先应当关注的。
根据学术界的研究,中日两国在制度方面的最大差别是晚清实行的是集权官僚制,而日本是封建制。
那么,这两种政治体制有何区别?哪种更能促进现代化?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集权官僚政体和封建政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传统政体。
集权官僚政体具有内部结构稳定性,封建政体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中国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后,政治制度很少有变化,正所谓“百代皆行秦政制”。
显然,这种制度是中央集权的,权力是一元化的。
在农业社会,这种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的发展被纳入现代化轨道,集权官僚政体的弊端也暴露无遗。
这种政体严重阻碍了中国对西方文明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导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曲折而漫长。
德川时代的日本为封建分权的,权力是多元化的。
正是这种政体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对于现代化有较强的应对能力,使日本的现代化道路相对于中国要顺利得多。
有人曾将中国传统官僚制度的特点概括为:专制化的政治体制、等级化的权力配置、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官本化的政治文化、工具化的天道观念、差序化的官场生态、形式化的官僚作风、人情化的政治关系、科举化的选官方式。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对近代中日改革比较感兴趣。
十九世纪中期,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日本相继走上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中国又效仿日本再一次进行了改革――戊戌变法。
两国的改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大区别。
现在简述如下,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的相同之处(1)两国改革的背景相同。
经济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
中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小农经济,日本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自然经济。
政治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专制统治,并且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存在着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改革前出现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日本是幕藩体制,存在着武士阶级对农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的剥削压迫,十九世纪后,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
思想文化上,两国改革前在指导思想上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中国的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地主阶级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人主张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日本江户时代的“洋学”(因初期主要是通过荷兰商人获取信息,故又称“兰学”)成为一门有社会影响的学问,吉田松阴等人主张学习西方。
外交上,两国改革前民族矛盾都激化了。
十九世纪中期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列强们积极地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和日本都是他们的侵略对象。
中国的洋务运动前面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戊戌变法前面临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是“黑船来行的冲击――培理叩关”等。
此外,两国力主改革者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洋务派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中国的维新派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日本明治维新的代表有吉田松阴、久坂玄瑞、高杉晋作、伊藤博文等。
中日近代化的比较
在我国的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投入力量最多,取得成果最丰硕的,当推近代中日比较研究。
在全面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之前,有必要先简要回顾一下此项研究的历程。
早在1861年,冯桂芬就将当时中日走向世界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作了比较,感叹日本“蕞尔小国,尚知发愤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注: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卷下,光绪十年豫章刻本,页43。
)。
郭嵩焘担任驻外公使期间,注意到“日本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且学习的是西方的立法和财政等“创制”,抓住了“立国之本”,而中国只知西洋船坚炮利,这使他产生了“寝室积薪”之忧。
(注:郭嵩焘:《伦敦致李伯相》,《养知书屋文集》卷11,光绪十八年刻本,页4;《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909页。
)经历了洋务新政而又对明治维新有所了解的王韬、薛福成、郑观应、李鸿章等人,也在诸多方面对中日两国进行了比较。
甲午战争后,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通过中日比较,认识到明治维新优于洋务新政,决心仿效日本实行变法。
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也将其斗争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拟,宣称“中国民党者,即五十年前日本维新之志士也”,反清革命则犹如日本之倒幕运动。
(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2页;吕万和:《明治维新与中华民族的觉醒》,《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20世纪初,大批中国学生赴日留学,切身体会到了中日两国在各个方面的差距,他们创办报刊,著书立说,把中日比较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以戴季陶于1928年发表的《日本论》(注: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和郭沫若于1935年发表的《中日文化的交流》(注:《沫若文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6-72页。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1. 引言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比较和评析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过程,探讨其共同点和差异,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2. 背景2.1 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
然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时期,两国都面临了外来侵略和内外交困的局面。
2.2 近代化的定义近代化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追赶或超越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过程。
3. 政治改革3.1 中日政治改革的共同点•君主制度改革:中日两国都在近代化过程中进行了君主制度改革,力求建立现代化的君主制度。
•政府机构改革:两国都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法律体系改革: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法律体系改革,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正。
3.2 中日政治改革的差异•中日君主制度的不同: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成立了共和国;而日本则维持了天皇制度,并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现代化。
•政府机构改革的不同: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政府机构改革,如废除内阁制度、建立行宪政体等;而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机构体系。
4. 经济发展4.1 中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点•对外贸易的开放:中日两国都在近代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
•工业化进程:两国都致力于推动工业化进程,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并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4.2 中日经济发展的差异•经济模式不同: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采取了计划经济模式,并实行集体所有制;而日本则采取市场经济模式,并鼓励私人企业发展。
•外资引进的差异: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吸引了大量外资,并建立了经济特区;而日本则更多依靠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
5. 社会变革5.1 中日社会变革的共同点•教育体制改革: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提倡普及教育并加强科学技术教育。
•女性地位提升:两国都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渐提升了女性地位,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
近代日中改革运动的一成一败
近代日中改革运动的一成一败19世纪60年代,日本和中国分别发生了一场改革运动,但结局完全不同。
日本的明治维新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一跃成为亚洲强国。
中国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纵观两国改革的全过程,有诸多方面的异同,并直接影响着日中两国改革运动的一成一败。
一、改革运动背景相同,但面临的内外形势各有不同从背景看,两者都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始改革。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黑船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日本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大名挑战幕府权威,天皇不甘大权旁落,幕府统治危机四伏。
但两国面临的具体内外形势又各有不同,日本进行改革运动的内外条件比中国更有利一些:1.就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1)经济层面。
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
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全国手工工场已有很大发展,西南诸藩已创办起一些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开了近代化之端。
新兴的资本主义势力不仅成了推翻幕府的支柱,且在倒幕胜利后成为日本近代化的核心力量。
洋务运动前夕的中国,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虽开始瓦解,但资本主义因素,在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几乎是零。
洋务运动开始时,既没有一个新兴的反封建的坚强支柱,也没有一个可恃为近代化的核心力量,更没有一点可依凭的物质基础。
(2)政治层面。
日本的封建旧制度所造成的阻力要比中国小得多。
当时清王朝的政权由慈禧太后掌控,各地方官只有尽走卒的责任,而无半点独立的权利。
这样,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既无皇权可资利用,也无地方独立力量可充当有力的领导和支柱。
日本是幕藩制国家,两百多个藩国为革新势力推翻幕府提供了方便。
此外,日本除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将军外,还存在着形式上的君主——天皇。
社会上一旦出现反对幕府的政治势力,他们就可以为自己的夺权活动披上合法外衣。
从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看近代中国与日本现代化的结局
从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看近代中国与日本现代化的不同结局首先明确两点:1、近代中国的国情以及状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列强凌辱,经过多次变革始终没能摆脱这一状态的困扰。
2、(1)日本现代化是通过武装倒幕,然后日本迅速崛起为东方新型的工业化国家。
(2)20世纪初跻身于帝国主义列强。
二战后至今的复兴阶段,经历了民主改革,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以来没有完成的政治民主化的任务;(3)通过《旧金山和约》日本摆脱了美国的占领状态。
同时战后日本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朝鲜战争、奥运会带来的历史契机,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创造了经济奇迹。
背景:相同点:国内政权体制都是封建专制,且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陷入了民族危机之中。
不同点:洋务运动是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目的是富强起来,既将人民革命镇压下去,又战胜侵略者,以拯救清朝统治。
因为洋务运动仍然是在高度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之下进行的。
这就注定洋务运动的不彻底性,以及它的封建性,腐朽性,局限性。
这是洋务运动没能改变中国落后状态的最根本的原因,这是制度原因,要实现变革的成功,只有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变革政治体制,无法变革政治体制就无法挽救中国近代于危亡之中,而后来的一系列运动也在事实上证明了这一点(即,一定要触动封建根基,组织最广泛而彻底的变革!)与洋务运动不同的是,明治维新以富国强兵,振兴日本民族,以争取日本国际地位的平等为其首要目标。
取代了封建而腐朽的德川幕府统治的明治政权,虽然保留了一点封建残余,但其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比洋务运动要单纯而坚定,改革之士更加充满热情。
明治维新是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展开了要求改革幕政、抵御外侮的斗争,并在人民群众推动下,发展为武装倒幕。
这就决定了这一运动是彻头彻尾的改革,得到了上至明治天皇,下至日本下级武士以及民众。
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结局迥异之我见
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结局迥异之我见1868年的明治维新把一个封建、落后、分裂的日本迅速改造成了一个文明、科学、发达、统一的日本,1898年的戊戌变法不但没有能有效扭转每况愈下的中国,甚至连变法者自己的生命都不保。
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成功?有了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经验借鉴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反而失败了?通过查阅资料和书籍,我总结了几点,供大家查考:第一:改革前的准备不同德川幕府末期,以下层武士阶层和地方诸侯为主的意在恢复日本天皇实际统治权的“尊王攘夷”活动风起云涌连续几十年,不但在思想上、军事上,而且在人才上、经济实力上等都为明治维新做了充分的准备。
戊戌变法从共车上书开始到变法开始不过是三年的时间,既无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准备,也没有思想上和人才上的准备。
尤其是作为发动变法的核心人物,康有为也完全不具备成熟的变法思想和能力,只不过是一时头脑发热,激于义愤而突然产生了上书变法的冲动,对于究竟应该怎样变法等,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准备越充分的改革越容易获得成功,缺乏必要准备的改革难免失败。
第二:改革的领导者不同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而且是在长达几十年的幕府末期的血与火的革命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成分包括职业革命家、各诸侯的职业军人和官僚,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等。
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只是一个脆弱无能的皇帝和几个没有丝毫从政经验的热血文人,他们既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也没有一套可行的改革方案,甚至不了解基本的国家管理的常识。
没有成熟领导者的乌合之众,是不可能让主宰数亿人命运的大国改革获得成功的。
第三:改革的获利者不同明治维新的获利者是全体日本国民。
正如司马辽太郎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没有“日本国”的概念,只有藩王和天皇的概念。
明治维新之后,打破了国民原来的等级制度,才有了“日本国”和所有国民平等的“日本人”的概念。
与此相比,戊戌变法虽然提出了废除科举的制度,却没有在全国同时推行义务教育戊戌变法的获利者是极少数,但却是以剥夺极大多数人的既得利益为前提,对于更广大的普通国民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获利可言。
中日军事近代化比较
中日军事近代化之比较宫玉振19世纪60年代,面对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契机,开始了各自的军事近代化运动。
但是,几乎同时起步的中日两国军事近代化,结局却大为不同。
日本迅速赶上了西方列强,成为军事强国,而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却陷入停滞状态。
甲午战争是对中日两国军事近代化成果一次实际的检验,战争中日本获得胜利,而中国一败涂地,这是为什么?本文试图通过对两国军事近代化的对比考察,揭示其症结所在。
一中日两国军事近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客观环境是相似的:第一,两国的军事近代化,都是在东西方的军事较量中被迫起步的。
在中国,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1856一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西军事的两次正面对抗。
西方列强近代化的坚船利炮毫不留情地摧毁了封建帝国所能动员起来的军事力量,战争的惨败导致了民族危机的加深,同时也使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军事文明的价值。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首先揭示出军事近代化的命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亲身体验到近代枪炮威力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也提出了“师夷智以造炮制船”①,“西洋诸国以火器为长技,欲求制驭之方,必须尽其所长,方足夺其所恃”的主张②,并将这一主张付诸实践,从而掀起了以“自强”为旗帜的军事近代化运动。
在日本,从19世纪初期开始,英、俄、法、美等国的战舰亦多次叩关,日本的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中英鸦片战争的消息传到日本后,在日本引起了很大震动,高岛秋帆等人上书长崎奉行,要求采用西方人炮充实防务。
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柏利率领四条“黑船”组成的舰队来到日本,要求日本开港,这一事件又一次震惊了日本朝野,军事上的巨大反差迫使幕府撤销了200多年前颁布的“禁止制造大型船舶”的命令,井开始向荷兰购买军舰,部分强藩也开始制造西式武器,1863年英国舰队炮轰萨摩藩的中心鹿儿岛,1864年英、法、荷、美四国联合舰队又炮轰长州藩的下关。
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对比研究
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对比研究中日两国作为亚洲两大国家,历史上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包括近代化的进程。
然而,二者的近代化进程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探讨二者的差异及其原因,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社会背景的差异19世纪初,中国处于封闭状态,较为落后;而日本在与外国接触的过程中,逐渐获得进步。
特别是1858年《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获得了对外贸易的权利。
随着外来资本和技术的引入,日本的现代化迅速启动。
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中日两国的社会背景却有了截然不同的发展变化。
中国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等一系列战乱中,国内经济严重受挫,社会矛盾激烈;而日本则没有遭受太多战事破坏,社会相对稳定,发展轨迹才得以持续发展。
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对较慢,日本则胜券在握。
二、政治制度的差异政治制度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9世纪末,中日两国在政治制度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中国的清王朝一直维持着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贵族阶层占据着实际权力,百姓处于被支配和剥削的地位。
这使得中国面对外来压力时,无法团结一致,导致积弱难振、民族危机迫近。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了大力改革,取得了政治体制上的重大突破。
明治政府不断推出政策,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日本更注重民众生活的改善,采取了借鉴了欧美国家政治制度,通过开放选举、实行平民主政等政策,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参与程度。
三、文化传统的差异传统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因素之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十分丰富,但在近代时期却被视为挡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一道“拦路虎”。
中国重视文化传承,对西方科学技术等新事物则几乎毫不关注,这使得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受阻。
相比之下,日本传统文化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明治维新后,很多原本对传统文化有着极大保护意识的人也开始转向接受和研究西方知识。
同时,日本也成为了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国家,快速吸收西方文化,从而使得日本传统文化的位阶大大降低,成为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的理解
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的理解哎呀,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那可真是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啊!就好像两个一同出发的旅人,走着走着就奔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咱先说说日本。
日本就像是个突然觉醒的孩子,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然后一股脑地去学习、去模仿。
他们快速地接受了西方的技术和制度,搞起了明治维新,那真叫一个雷厉风行啊!人家那决心和行动力,就像一阵旋风,迅速地改变了自己的面貌。
他们大力发展工业,建立现代化的军队,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再看看咱们中国。
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就像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大家族。
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走得有些磕磕绊绊。
一开始,我们可能有点舍不得放下过去的辉煌,对那些新东西接受得没那么快。
但咱也不是没努力啊,洋务运动不也是一次尝试吗?只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太多太复杂了,就像一个背着重重包袱的旅人,想跑也跑不快。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呢。
日本那时候相对比较小,改革起来可能没那么多阻力。
而咱中国地大物博,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想一下子改变可没那么容易。
而且,日本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那种紧迫感更强烈,他们知道不改变就可能被吃掉。
咱们中国呢,可能在一开始还没那么深刻地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
这就好比一场比赛,日本早早地起跑了,而我们还在系鞋带。
但咱也不能说就输了呀,后面的路还长着呢!中国有着坚韧的生命力,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们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步。
近代化的道路虽然不同,但都给两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日本快速崛起,但也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给周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中国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也在苦难中成长,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咱不能只看到别人的好,就忘了自己的优势。
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有着广阔的市场,有着独特的文化。
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啊!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迎头赶上,甚至超越。
所以啊,对于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这件事,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要从中吸取教训,更要看到我们自己的潜力和希望。
中日近代改革成败对比
19世纪中后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势力向东方扩展,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由于两国的处境和面临的任务相似,然而探索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其中两国社会结构的差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然而两国在社会结构中的选官制度、土地所有制结构、对“商”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势力向东的扩展,闭关自守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均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
两国的仁人志士分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使自己的国家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然而两国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日本走上富国强民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却仍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里徘徊。
例如:“日本通过开国较为成功地进入了国际社会,而中国却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原因之一在于中日在19世纪中叶前的‘开国准备’阶段已经产生了很大差距,中国坚持华夷思想,毫无开放进取之意,而日本实现了地理世界观和文化世界观的转变,形成了开放力量。
”一、选官制度的差异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科举考试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不断的更新,使社会上下阶级在和平的情况下不断地对流,从而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
“科举考试可以把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代表人物,甚至一部分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中央政权中来,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
由于这种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办法对封建制度来说有合理的一面,中国一方面它可以使统治机构由统治阶级中最有能力的人来组成。
这对封建制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制度。
另一方面,一种对维护封建社会有效的制度自然会成为向近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于儒家“君子”的理论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人文伦理性。
它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德品的通才而不是一技之长的人才。
广大士子们对日常生活不屑一顾,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把自己的言行严格的约束在封建政权要求的规范之内。
因此自然科学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存在什么创新和发展,因此,在科举中国科学与民主就显得很苍白。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中日两国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转型。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两国的近代化路径和结果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行比较和评析。
一、背景介绍中日两国在19世纪末迎来了近代化浪潮。
而在此之前,两国的社会体制、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都有着极大的差异。
中国当时封建专制统治,社会经济落后;而日本则是一个农业国家,也在尝试与西方接触和学习。
二、近代化的动力与路径1. 动力来源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威胁。
中国在19世纪中叶与英国发生了鸦片战争,随后不断地被西方列强侵略,这促使中国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落后,并积极寻求变革。
而日本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和世界舞台上的边缘地位,也迫切需要摆脱这种状态。
2. 近代化的路径差异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和自上而下的现代化模式。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金田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一系列的改革运动,试图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改革运动的成效并不理想。
相比之下,日本采取了一种主动学习和借鉴的策略。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通过改革教育、军事、法律等领域,快速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与中国相比,日本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更快速、更彻底。
三、近代化结果的评析1. 经济发展随着近代化的推进,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同的成就。
日本在20世纪初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而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受到了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
2. 社会变革近代化也带来了两国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重视平等和社会公正。
而中国在科技和经济上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革相对滞后,尽管20世纪后期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但社会差距依然较大。
3. 政治制度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实行了君主立宪制,逐渐向民主化发展。
比较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进程
比较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进程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和日本两个亚洲大国都经历了近代化进程。
两国在这个进程中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就两国的近代化进程进行比较,探讨原因和影响。
一、前奏期的差异在19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和日本同处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中。
此时的中国和日本都受亚洲的西方殖民者和商人所控制,经济也陷入了困境。
但是,两个国家在这个时期的反应是不同的。
日本通过黑船来临、天皇复辟、版籍解放等一系列变革,进行了整体性的改革。
而中国政府却因为其官僚体制严重腐败,导致改革事业一直走向失败。
此时的中国和日本对西方来的外来文化和技术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日本采取了利用之外吸收和融合,让日本向西方统计学、医学、经济以及军事方面发展。
然而,中国却不同,早期反对和抵制了外来资本主义文化以及技术的流入。
这使得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滞后于日本。
二、现代化的方向19世纪末,两国都展开了近代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改革目标主要是要求改革政治和制度,而日本则是实行全面的大规模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这两个国家的现代化方向重心不同,这也是两国迥然不同现今发展水平的原因。
三、现代化的进程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十年时间里,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刻的改革。
这个改革包括废除农民阶级和武士阶级的割据地方,颁布宪法并实行普选。
日本还在法律和教育制度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些变化都为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在1901年发起了庆典改革,希望注重科技、教育和组织方面的改革,以便能够打破旧的官方体制。
但是,这个改革却未能取得很大的进展,其进程远远滞后于日本。
四、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从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日本远远超越了中国。
由于日本的现代化改革强调了市场经济、技术和改革,意味着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因此激励了日本在亚洲地区最先进行全面工业化,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了欧美国家。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仍滞于观念和制度体制方面的困境,难以引领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
简析近现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和原因
简析近现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和原因甲午中日战争: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当时的日本需要进行对外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且本国市场狭小,资源匮乏,所以日本政府决定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虽然开展了洋务运动,但并不能真正挽救清政府。
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战争由腐败的清政府指导,中国军队的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各级官员只知贪污享乐,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清军陆军先定守局,坐失战机;北洋舰队避战保船,放弃制海权,最后全军覆没。
虽然当时中国的经济力量强于日本,日本打仗靠外国借款,战争只能维持一个较短的时间,否则日本即告破产。
但由于满清王朝一味对外妥协,匆忙割地、赔款,只想着投降,继续悠闲享乐。
并且,在战争期间,世界列强都来瓜分中国,偏袒甚至支持日本。
当时的中国民众亦尚未觉醒,就算有一些有志之士,清政府也采取了镇压的措施。
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中国是少数满洲权贵统治广大汉族和其他民族。
以国家的凝聚力比较,日本强于中国,这使得日本能倾全国之力与中国作战,而中国只有淮系一派军阀的力量与之抗衡。
在君主政体下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西太后李鸿章割地赔款,理论上都是皇帝自家的事,百姓和官吏只有愚忠的义务,没有发言的权力。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站在正义的一方,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拥护,同时日本因为和德国结盟,遭到全世界的围追和打击。
日本虽然在经济上强于中国,但并不能很快灭掉中国,日本在中国采取大屠杀等残酷的举措,意在摧毁中国人的反抗意识,以避免本国的经济被拖垮。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各爱国阶层、各党派、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
此时,中国已经完成了辛亥革命,了君主制,了满族贵族的统治,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确立,国家和领土不再是皇帝的,至少理论上是属于人民的,所以任何人包括蒋介石都不敢公幵的卖国投降,否则将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点,这些差异影响了它们的现代化道路和发展轨迹。
相似之处:
1.西方影响与现代化起步:两国都在19世纪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影响,特
别是受到了西方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的影响。
这促使两国开始进行现
代化改革,试图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2.政治制度变革: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试图实现现代国家
的建设。
比如,日本明治维新后废藩置县、设立议会,中国也进行了类
似的尝试,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
不同之处:
1.对外接触和应对方式不同:日本较早地通过明治维新进行国家改革,吸
收了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
相比之下,中国面对外部压力时,经历了鸦
片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导致对外接触和对外影响的应对方式不同,也较
晚开始进行现代化探索。
2.政治发展道路不同: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后,逐渐实现了宪政民主和工
业化。
而中国在辛亥革命后,政治动荡较为频繁,经历了战国时期、国
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和内战等一系列政治动荡,直至建立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的进程相对缓慢。
3.社会结构和文化影响差异:两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影响也有所不同,日本
在现代化过程中相对更快地吸收西方文化并融合本国传统,中国则更多
地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试图在现代化中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总体来说,虽然中日两国都经历了近代化的过程,但由于各自历史、文化和政治环境的不同,导致了现代化路径和发展策略的差异。
这些差异对两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的比较
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的比较摘要: 19世纪中期,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下,同为东亚封建国家的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社会转型、谋求民族生存的重大课题。
两国由此开始了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近代化进程。
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的屡次变革不但没有使国家富强,反而沿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越陷越深。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决定了两国近百年来不同的遭遇。
以史为鉴,分析他们成败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国门。
1853年,美国海军上校佩里率领的一支舰队闯入日本江户湾,幕府无力应对,被强行叩关成功。
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家被列强打开国门相隔仅十余年,但两国迈向近代化的经过与结果却相差甚远。
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走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道路,成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强国,而这时期的中国却不断丧权辱国,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个中的原因及教训值得我们探究,这固然与当时中日两国所处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不同,中国所遭受的殖民侵略要远大于日本等外部因素有关,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决定外因,笔者将试图从中日两国自身的角度去分析失败与成功的原因。
一、传统社会的比较(一)政治体制方面:中国自秦朝以来,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强化,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
这种体制以皇权为核心,国家的一切事务,无论巨细均由皇帝独断专行。
在地方上,中央通过郡县制、科举制等任免官吏,严格控制地方,不允许其形成独立世袭的军政力量。
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实行,为中小地主甚至出身贫寒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比较公平的升迁途径,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
当然,由于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太过偏窄,在中国面对社会转型的近代,它的直接危害就是妨碍了知识分子放眼看世界,缺乏学习西方的热情。
同样一本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日本成为抢手货,在中国却无人问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贵州财经大学 2011级行政管理杨柳琴整理发布《中外大学发展比较》班的同学就不要抄了)“近代化”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技术、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领域脱胎换骨式的历史性转变。
!L 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演进主潮流的国际背景下,中日仍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统治之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两国的大门,迫使两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面对血与泪的耻辱,两国的一部分人开始醒悟,奋起探索救亡图存的路径,由此踏上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史学界对中日近代化问题的相关侧面已多有论及,但对两国近代化结局截然不同的原因尚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就这一论题略加探讨。
一第一,中日两国近代化起步的历史背景相同。
!A 世纪中叶以前,当欧洲西北角的一隅之地率先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专制社会。
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德川家族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K!% 年至!KHL 年间,幕府连续颁布一系列禁止基督教在日本传播和不准国人出海的法令。
如!KHK 年颁布的禁令规定:“严禁派遣日本船驶往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
船及船主一并扣留,并备文呈报”;“如有发现传播基督教之南蛮人或其他邪言惑众者,应即依照往例,押谢至大村藩之牢狱”等等。
M ! N (B!%)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一是为了防止国内人民利用基督教信仰否定封建主从关系和滋生下层群众的反抗;二是为了垄断国内市场,从中获利;三是为了维护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这种“锁国体制”在日本维持了%@@ 余年,对外只与荷兰、朝鲜和中国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
统治当局的禁教和锁国使日本隔绝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极大地封杀了民族的活力与创造力,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没能挽救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没落,反而加速了其衰败的进程。
同时期中国的满清王朝,在对外关系方面也奉行闭关海禁政策。
!K&" 年虽曾一度开放海禁,设立了F 个海关作为对外贸易的口岸。
但到!A"A 年关闭了其他H 关,仅留粤海关一处。
锁国状态下的中日经济发展形态也呈现出相同的特点。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世纪中叶日本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到了德川幕府统治的末!"#期,日本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有较大发展,并在一些先进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同期中国从明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呈现出可喜的成长之势。
在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开设的手工工场和自由的劳动力市场。
以上所述,!$ 世纪中叶前,中日两国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但资本主义因素均在潜滋暗长,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旗鼓相当,并出现迈入近代化之路的显象。
第二,中日两国近代化早期所走路线基本相同。
两国都以西方先进国家为仿照,以改革本国落后的生产方式为目的,在不触动封建统治制度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近代化都是在被列强叩开国门,遭受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后而起步的。
日本从!%"& 年开国后的!" 年中,同英、美、俄、法等国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 个。
( ’ ) (*#"+ , #"%)而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后,与殖民强盗签订不平等条约达’# 个。
( & ) (*! , ’)西方列强从中日两国攫取了治外法权、永久租赁通商口岸等种种特权。
民族的危亡首先唤醒两国一批睁眼看世界的热血之士,他们奋起探寻富国强兵之道,成为两国近代化早期的领军人物。
列强的入侵成为两国近代化开启的动因,同时也为两国提供了近代化仿效的模板。
西方势力入侵远东,实质上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对东方封建制度的胜利。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潮涌东方,师夷长技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中日两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无论行动上还是方法上都出现了不谋而合,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
并且两大运动在性质上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即以和平改良为限度。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固守“变器不变道”的原则。
第三,中日两国政府在近代化早期充当了组织者的角色。
两国近代化的早期,政府干预经济的色彩十分明显。
人类社会步入近代化阶段大体遵循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一条是在本土上自然发展起来的类型,可称为自发性的近代化”,另一条就是“在外力的冲击和压迫下,打断和扭曲了这些国家自身原来的发展轨迹,为摆脱危机和谋求生存,自愿或不得不仿效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和移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走上近代化道路”( - ) (*’)。
中日实施近代化所走的显然属于第二条道路。
因为当时两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都还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兴办的一系列企业,都不是自身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自然产物,而是在内忧外患之中,作为救亡图存的措施,由两国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引进和推行的。
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都从中扮演了组织者或导演的角色。
在上述外部环境和内在社会条件下,两国近代化行进&. 多年后,到!$ 世纪末,其发展结果已见分晓。
日本明治政府实施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的三大国策,生产力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日本不仅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且逐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 年- 月,战败的中国同日本签订了涉及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内容的《马关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
甲午之战中国的溃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那么日本的近代化打败了中国的近代化,原因何在呢?二首先,两国的社会变革力度差距悬殊。
西方外力的侵入虽给中日两国造成了创伤,但作为客体的外力冲击对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主体而言,它所带来的“振荡效应”却是不同的。
在中国兴起了被称之“农村的游民和半无产者”( " ) (*%%)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日本引发的却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维新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既包括开始阶段的暴力革命,又包括此后数十年的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的全面改革。
统治日本长达’#" 年的德川幕府被暴力革命所推翻,从而确立了新政权对日本社会的全面掌控。
此后,残余的旧势力不再具有重大的影响,也不足以构成改革的绊脚石。
由此,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利用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统治集团的冲击之机,由洋务派发起的通过振兴实业而带动改革的尝试,大多做的是表面文章。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首的一批洋务派掌握了大多数省份的政权,洋务运动才得以推展。
但是,洋务派通过内战只是改组了清统治集团,而不是建立一个革命政权,旧势力仍旧强大,他们结成顽固派给洋务运动处处设置障碍,因而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其次,两国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差异明显。
郭沫若在分析中日两国的近代社会变革一败一成的原因时就认为“中国固有文化的负担太重了,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化,年代太久,至少有$%%% 年,所以对过去的文化怀者一种憧憬,对新的文化发生抵触,往往视欧美为夷狄之邦。
资本主义以前的中国文化诚然是光辉的,但就因为太光辉,在变革时期便不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日本虽有它固有的文化,有中国传来的文化,但过细到说起来,日本的负担没有中国那样重,所以便走得快。
”& ’ ( ()#% * #+)这表明中日两国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存在着内部阻力大小的问题。
日本的大和文化虽具有民族特色,但它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它能凭借着自身的吸收优势能快速融入到西方的先进文化中去。
而中国创造的东方文明因为它过于辉煌以至对西方文化产生抵触和排异。
!, 世纪中叶,陷于民族危机中的多数日本人深刻认识到西方文化的领先性,认为要想“攘夷”,首先必须“师夷”,“求知识于世界”。
五代友厚曾对这一思想的转化过程作过描述,他说:“此次于海上被迫与英国进行炮战,虽损失甚大,但对启迪三州土民之蒙昧,实天赐千金难买之良机⋯⋯应当理解,今后天下之一般形势,已非复攘夷,对其已难加拒绝,天下形势趋向于开国之时期业已接近,因而诸侯竞相钻研富国之方法,如不采取措施,则难睹国家充实富强之成绩。
”& # ( ()"!)这充分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敏锐、务实和进取性。
日本并非教条式地学习西方文化,他们认为文明本是一个整体,并不能单独学它的科学技术文明,应当实行“和魂洋才”的条规,把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具有日本特色的新文化。
明治初期,整个日本上至天皇下至平民,都被卷入到学习西方文明的热潮之中。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由于封建正统思想“变器不变道”的禁锢,以及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口号的提出,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过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因而仿造西方国家以自强,只需“学习外国利器,无须照搬其社会制度”& - ( (), * !%),这就决定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活动势必隔靴搔痒难以形成气候。
虽然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由于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的根本层面,因而这种学习始终停留在浮表。
再次,两国政权干预经济的措施有别。
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国家政权均对经济进行了干预,但干预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其原因在于:两国政权的性质不同。
领导洋务运动的清政府和推行维新变法的明治政府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清政权是满汉大地主阶级的联合统治体。
从洋务运动的领导阶层看,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只是一些主张改革的地主阶级开明派,其封建属性没有改变。
他们心目中的近代化是在维护古老的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纲常的底线下,只是一味仿效西洋的军火武器和科学技术,而不是全面的改造中国的封建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
日本明治政府的领导集团主体是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或正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
他们不是封建制度的卫道士,而是力主多方位的吸纳西方的先进文明,对日本社会从上层领域到经济基础进行浴火重生式的改造。
两国政府对近代化的支持程度不同。
近代化的推进必需巨量的资金投放和政权力量的支持。
日本政府不仅做近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而且千方百计募集资金,大刀阔斧地进行地税改革,将大量增收的款项投入近代化事业。
而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洋务运动不断的受到清廷和顽固派的刁难和阻挠。
洋务派既然得不到皇权的大力支持,也就不可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全面的近代化建设。
两国企业管理的手段不同。
近代化初期,中日两国由于民间资本薄弱、技术水平低下,一时难以单独承担工业化的重任,因此,不得不以各种优惠的经济政策为杠杆,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兴办官营和半官半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