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反应病例
皮肤过敏反应病例分析
![皮肤过敏反应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bd6f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1.png)
皮肤过敏反应病例分析
背景
皮肤过敏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包括接触过敏原、食物过敏或药物过敏等。
本文旨在分析一例皮肤
过敏反应病例。
病例描述
患者为一名26岁女性,平时身体健康,无过敏史。
最近几天,她开始出现紫红色疹子和剧烈瘙痒的症状。
疹子分布在躯干、四肢
和面部皮肤上。
她回忆起先前24小时内接触了一种新的皮肤护理
产品。
病例病历显示她未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检查和评估
患者接受了皮肤过敏测试以确定过敏原。
结果显示她对新使用
的皮肤护理产品中的某种成分过敏。
皮肤病理学检查也表明发生了
过敏反应。
治疗和建议
鉴于患者的过敏反应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皮肤过敏反应。
医生建议患者停止使用引起过敏反应的皮肤护理产品,并给予抗过敏药物以缓解症状。
此外,她被告知避免接触任何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并定期进行皮肤检查以监测病情。
结论
通过分析这个病例,我们可以了解到皮肤过敏反应的病因可以是外界物质的过敏原。
在病例分析中,通过皮肤过敏测试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过敏原并诊断皮肤过敏反应。
在治疗方面,停止接触过敏原、给予抗过敏药物以缓解症状以及避免接触其他潜在过敏物质是常见的临床实践。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致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致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05c7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8.png)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致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致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摘要:背景:头孢呋辛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感染疾病。
然而,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包括迟发型过敏反应。
本文报告了一例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后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病例。
方法:通过回顾该患者的病历,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一名32岁的女性患者因左上呼吸道感染被入院治疗。
经过详细检查后,医生决定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
在使用药物第7天后,患者出现皮疹,并伴有瘙痒和轻度发热。
血液检查显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经过停用头孢呋辛钠后,皮疹逐渐消退,瘙痒和发热也减轻。
结论:该病例提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可能会引发迟发型过敏反应。
在使用这一药物时,医生应仔细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停药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关键词:头孢呋辛钠;迟发型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病例报告引言:头孢呋辛钠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感染疾病。
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酶来发挥抗菌作用。
尽管头孢呋辛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并且多为轻度过敏反应。
然而,迟发型过敏反应较为罕见,报道较少。
本文报告了一例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后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病例,以提醒临床医生注意该病例的可能性。
病例报告:患者基本信息:一名32岁的女性患者因左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
她没有过敏史,同时没有其他明显疾病。
治疗过程:经过详细检查,医生确定给予患者头孢呋辛钠注射剂治疗。
首次给予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后,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然而,在使用药物第7天后,患者开始出现皮疹,并伴有瘙痒和轻度发热。
皮疹主要出现在胸部和四肢。
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她注意到皮疹数量增多并逐渐扩展。
出于对过敏反应的担忧,医生决定停用头孢呋辛钠,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实验室检查:患者停药后第二天,进行了血液检查。
结果显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转归:停用头孢呋辛钠后,患者的皮疹逐渐消退,瘙痒和发热也减轻。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迟发性过敏致全身药疹一例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迟发性过敏致全身药疹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085a625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c.png)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迟发性过敏致全身药疹一例陈明【摘要】@@ 1病例介绍rn患者,男,7岁,体质量42 kg,以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来院后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查体:T 39.2℃,咽部红肿,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点.查血常规:WBC11.9×109/L,NL0.86.考虑为急性扁桃体炎,皮试阴性后给予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葡萄糖250mL+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g静滴,2次/d; 质量浓度为0.05g/mL的葡萄糖250mL+VC1.0g+VB6 200mg静滴,2次/d,治疗3d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缓解.第4天出现密集、形状大小不一的暗红色全身性皮疹,累及躯干、四肢,部分融合成斑丘疹,伴瘙痒.考虑为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迟发性过敏导致的全身药疹.给予口服赛庚啶4mg,3次/d,炉甘石洗剂外用,2次/d治疗,3d后皮疹消失.【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2(021)003【总页数】1页(P270-270)【关键词】阿莫西林棒酸钾;过敏反应;药疹【作者】陈明【作者单位】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361002【正文语种】中文1 病例介绍患者,男,7岁,体质量42 kg,以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来院后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
查体:T 39.2℃,咽部红肿,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点。
查血常规:WBC 11.9×109/L,N 0.86。
考虑为急性扁桃体炎,皮试阴性后给予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葡萄糖250 mL+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静滴,2次/d;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葡萄糖250 mL+VC 1.0 g+VB6200 mg静滴,2次/d,治疗3 d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缓解。
第4天出现密集、形状大小不一的暗红色全身性皮疹,累及躯干、四肢,部分融合成斑丘疹,伴瘙痒。
考虑为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迟发性过敏导致的全身药疹。
107例犬药物过敏反应分析
![107例犬药物过敏反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f003395a8102d276a22fa4.png)
加. 使异种蛋白等过敏原通过胃肠道、 呼吸道黏膜进入机体
过敏 的严 重程 度 , 取不 同的 治疗 方案 , 采 严重 过敏 者 需停
而发生过敏反应。 ②代谢紊乱与酶缺乏时容易发生过敏反 应。③内分泌紊乱、 激素平衡失调导致机体反应性的改变。
抗原成分。 对于动物 机体 来说也 是一种常见 的引起变态反应
痒、 肌肉震颤、 丘疹、 恶心呕吐、 面部水肿等 , 严重者出现烦躁 不安、 心跳加快、 呼吸困难、 脉搏细微、 大小便失禁、 休克及死 亡。另外, 尚有头部摇晃不停 , 后躯暂时性瘫痪等罕见症状。
1 发 病经过及 治疗 . 5 犬 出现 药 物过 敏反应 的时间 与用 药方 式有 很 大 的关 系。 静脉及 肌 肉或 皮下注 射 , 发生过 敏反应速度 较快 , 犬 多
林 霖
( 河南科 技 大 学动 物 科技 学院。 南 洛 阳 4 1 0 ) 河 70 3
过敏是动物机体的一种免疫病理反应。药物引起的 过敏反应在犬病诊治过程中比较常见 ,轻者出现瘙痒 、 皮 疹等症状 , 重者导致休克, 甚至死亡 。兽医临床上, 有时常
因为对某 种药 物过敏反 应症状认识 不足 或处理 不 当 , 导致 犬 病情加 重或死 亡。 本文通过 分析 17例犬药 物过敏反 应 0 病例 , 以便总结经验 , 为预防和治疗犬药物过敏反应 , 实现
解过 敏 症状 。本 次 调查 1 7例 中, 2例 出现急 性过 敏性 o 除
犬少见。 另外, 还与用药种类、 数量及配伍有关。 例如, 同一
种药 , 独用药 时 , 发生 过敏反 应 , 单 不 若与 另一 种或几 种药
克林霉素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克林霉素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019d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c.png)
克林霉素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自查报告:
近日,我在使用克林霉素治疗感染时,出现了过敏反应。
在服
用克林霉素后不久,我开始出现皮疹、瘙痒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这
些症状持续了一段时间。
经过就医后,医生确认了这是克林霉素引
起的过敏反应。
在此次过敏反应发生后,我深刻意识到了过敏反应的严重性。
过敏反应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我
决定在以后的用药过程中,更加注意药物的成分和可能的过敏反应。
同时,我也会及时向医生咨询,以确保自己的用药安全。
通过这次过敏反应的经历,我意识到了药物过敏反应的危害性,也更加重视了个人用药安全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篇报告,提醒大
家在用药过程中要警惕药物过敏反应,及时求医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药物过敏病例模板
![药物过敏病例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a0fec2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f.png)
药物过敏病例模板
以下是药物过敏病例模板,仅供参考: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联系方式:
主诉:
患者因接触某种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喉咙肿痛、呼吸困难等。
病史:
患者过去有无过敏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曾经使用过哪些药品?是否出现过药物过敏反应?
体格检查:
皮肤挺红、瘙痒、疹子,有些地方开始起水泡,体温正常,呼吸有些急促,听诊没发现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
IgE水平、过敏原检测等
诊断:
药物过敏反应,具体过敏药物待进一步确认。
治疗:
考虑进行过敏原检测,避免接触药物,进行药物替代治疗。
口服或注射抗过敏药物等。
注意事项:
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具体的过敏状况,包括哪些药品过敏、症状严重程度,以便接受准确诊断和治疗。
在接受任何药物治疗之前,要告诉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和使用过哪些药品。
香丹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香丹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932c63a417866fb84a8ed1.png)
患者 , 男 ,
患者于
岁 , 以 “肝癌 术后 骨转 移放 化疗 后
年 月
月余 ,
日人 院 。
肺呼吸音清 , 未闻及干湿罗音 。 病情好转 , 出院 。 香丹注射液是 由丹参 、 降香两味中药提取 精制而
右上 肢麻木 疼痛 一周 ” 为主诉 于
年诊 断 为原发性 肝癌 后 , 先 后行 “ 右肝 癌切 除 年 月
用药过程中 , 存在明显时间关 系 , 之前 也未使 用其他 药物 , 且
停用该药后经 积极 处理症 状消失 , 并且不能用病情进展及其 他影响因素解释 我院其他科室也有用 同批号香丹注射液 的 患者 , 并未 出现此不 良反应 , 可 以排 除药 品质量 问题 。 文献
报道 香丹 注射液不 良反应有过敏 反应 , 甚至有过敏性 休克的 出现 。 基 于上述特点 , 患者的过敏反应很可能为香丹注射液
, 听诊 两 肺布 满 干性 哆音 及哮 鸣音 , 次 ,律 齐 。 诊断 过敏性哮喘 。 立 即停 止药液滴 人 , 给予患 者持续 中流量 吸氧 , 地塞米松 葡 萄糖注射液
状 消失 , 复查 ℃,
, 氨茶碱 注射液 。
次
后患者呼吸平 稳 , 过敏症
, 次 ,
香丹注射液致 过敏反应 例
魏 艳 芳 ① 李黎 ①
,
张英 , 徐珊 珊 , 等 香丹 注射液致寒 战
慢 , 同前 处理后好转 , 期间复查 头颅
刘小碧 , 朱功新 复方丹参 注射液 的不 良反应 【」西北药 习 习 修回
,
年 月 日早晨 又复 转入 嗜睡状 态 , 临床药 师认为患 者中枢抑制仍存在 , 建 议给予纳 洛 酮加量持续静 滴治疗 , 医 生采纳后患者嗜睡症状 明显好转 , 呼吸 、 排尿恢 复正常 。 讨论 芬太尼透皮 帖 、 吗啡注射液和盐酸羚考酮缓释 片
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d8b8560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b.png)
2015-05-03 10:40分首次病程记录患者杨细花,女,57岁,**县五府山镇甘溪村人,因输液后胸闷、气紧1天余于2015年5月3日10:30分入院。
一、病例特点:1、老年女性,急性发病,病程短2、输液后胸闷、气紧1天余。
患者缘于1天前因静脉输液(丹参、左氧氟沙星)后出现胸闷、气紧、恶心不适,并伴有大汗淋漓,急诊来我科就诊,门诊予以地塞米松10mg 静滴、异丙嗪25mg肌注及补液治疗后症状缓解,查电解质提示:K:2.48mmol/L,予以补钾治疗后,复查K:4.58mmol/L,患者仍诉胸闷、气紧不适,查血常规提示:18.5×10^9/L,N:91%,胸部CT提示:双侧后胸壁下见弧形高密度影,考虑肺坠积效应可能,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拟诊:“药物过敏反应、支气管炎”收入住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可,体重未减轻。
3、既往体健。
4、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7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紫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9次/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见胃肠型,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5、辅助检查:本院血常规提示:18.5×10^9/L,N:91%,胸部CT提示(CT号:58156):双侧后胸壁下见弧形高密度影,考虑肺坠积效应可能。
二、拟诊讨论初步诊断:1、药物过敏反应2、肺部感染诊断依据:1、药物过敏反应①输液后胸闷、气紧1天余。
②经抗过敏治疗后症状好转。
2、肺部感染①胸闷、气紧1天余②双肺呼吸音粗③本院血常规提示:18.5×10^9/L,N:91%,胸部CT提示(CT号:58156):双侧后胸壁下见弧形高密度影,考虑肺坠积效应可能。
鉴别诊断:1、中暑:支持点:患者有胸闷气紧,不支持点:患者无高温作业史,无高热抽搐痉挛等表现,根据患者表现及辅助检查要与中暑鉴别。
骨肽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骨肽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https://img.taocdn.com/s3/m/807fee0bce2f0066f4332254.png)
骨肽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发表时间:2015-10-26T15:59:19.3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作者:宋潇潇[导读] 石棉县人民医院提高药物纯度及质量标准,增加用药安全,避免不溶性微粒所致过敏性反应的发生。
石棉县人民医院摘要:骨肽注射液为临床常用药,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现将我院1例患者使用骨肽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报告讨论如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骨肽注射液;过敏反应;讨论1 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因“腰臀部、左膝疼痛1年”予2014年6月6日入院。
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7°C,心率:91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5/58mmHg,门诊行腰椎间盘CT检查示:1.腰4-5椎间盘膨出并左侧后型突出;2.腰椎退行性改变、失稳。
入院后检查:随机血糖:7.8mmol/L,B超: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正常,尿常规、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为:1、腰椎间盘突出症 2、左膝关节炎,予改善循环:红花注射液,调节骨代谢:骨肽注射液,理疗:电针、中频、灸法、超声波等治疗。
患者先行理疗后输液,第一组予红花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患者未诉不适,第二组予骨肽注射液60mg(12ml)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约滴至1/3时,患者诉周身皮肤瘙痒不适,伴刺激性咳嗽、喘息,查体:患者急性面容,面色苍白,呼吸浅快,30次/分,血氧饱和度88%,血压112/78mmHg,腹部见新发皮疹2个,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立即停该液体滴注,更换5%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予以心电监护、保暖、吸氧,静推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静滴氨茶碱0.25g解痉,10分钟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
2 讨论当天本科患者静脉滴注用药所用5%葡萄糖注射液、输液器均与该患者批号相同,其他患者均无类似反应,患者第二日继续予红花注射液也无类似反应发生,可以肯定是骨肽注射液所致。
头孢曲松钠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
![头孢曲松钠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https://img.taocdn.com/s3/m/80b95ec24431b90d6d85c772.png)
头孢曲松钠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发表时间:2012-06-18T13:49:48.2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缪武[导读] 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有很好的抗菌作用,是一种广谱抗生素。
缪武(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浠水438200)【关键词】头孢曲松钠迟发性过敏反应【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189-011 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因左侧阴囊处胀痛,诊断“慢性附睾炎”,在门诊注射室行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后,静脉滴注5%糖盐500毫升,头孢曲松钠4.0克抗炎治疗。
用药第九天,患者下午3:30分输液毕,晚6时出现畏冷、低热,膝关节、肘关节酸软无力,以为“感冒”,自服一袋“三九感冒灵”,症状无缓解,晚10时体温38.5℃。
次日上午体温正常,继续静滴5%糖盐500毫升,头孢曲松钠4.0克。
下午1:40分输液毕,半小时后患者再次出现畏冷、发热,膝、肘关节酸软,症状较前一天重。
晚10时体温达39℃。
第二天上午7:00时,体温恢复正常。
发现全身皮肤出现红疹,瘙痒。
查血常规,正常范围。
考虑头孢曲松钠迟发性药物过敏反应。
予停药观察,未作其它处理,当天未出现畏冷、发热症状,停药第二天皮肤红疹明显减退,停药第三天皮肤红疹症状完全消退,膝、肘关节酸软等症状消失。
2 讨论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有很好的抗菌作用,是一种广谱抗生素。
由于抗炎效果好,价格较低廉,临床应用广泛。
头孢曲松钠药物过敏反应病例时有报道,过敏多为速发型,多在半小时内出现,症状大多较轻,但也有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头孢曲松钠药物过敏反应常见症状有心悸、头昏、胸闷、皮疹、药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也有罕见的特殊症状。
如:惊厥、低钾、牙痛、关节痛、腿痛、及外生殖器皮肤过敏。
但用药达一周后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少见。
苯磺顺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致过敏性休克1例
![苯磺顺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致过敏性休克1例](https://img.taocdn.com/s3/m/1cdff8f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7.png)
苯磺顺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致过敏性休克1例病例资料:患者男,15岁,因包皮过长行包皮环切术,于 2022年1月20日行麻醉诱导手术,静脉缓慢注射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商品名:顺阿理;生产厂家: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C13708A2;规格:5 ml:10 mg)及丙泊酚注射液(商品名:乐维静;生产厂家: 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110163;规格:0.2 g:20 ml),用药30秒后,开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包括:皮肤划痕症阳性、口唇紫绀,血压下降至40/20 mmHg,心率下降至40次/分左右,气道压升高。
医师初步怀疑麻醉药过敏、过敏性休克,紧急予以气管插管、心外按压,肾上腺素0.3 mg静脉推注,甲强龙40 mg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0.5 g缓慢静推,冰帽外敷,同时请小儿内科、心内科急会诊协助抢救;予以生理盐水750 ml迅速扩容,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及沙丁胺醇,同时泵注去甲肾上腺和多巴胺,留置尿管,股动静脉穿刺置管,急查血气,根据血气结果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紊乱。
血气分析结果:血钾:2.6 mmol/L;血钠:141 mmol/L;酸碱度(PH):7.1;氧分压(PO2):172 mmHg;实际碳酸氢盐(HCO3):18 mmHg;二氧化碳总量(TCO2):79 mmol/L;全血剩余碱(BEb):-4.8 mmol/L;氧饱和度(SpO2):98%。
30分钟后患儿血压稳定至70/40 mmHg左右,心率在150次/分左右,气道压下降至20 cmH2O,尿量逐渐增多,患儿血压、血氧、心率稳定,抢救成功,送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次日医师组织多学科会诊,根据相关会诊、讨论及患儿目前的病情变化,给予患儿如下治疗措施:全量静脉补液;抗生素抗炎治疗;静脉应用甘露醇20g Bid;预防性应用苯巴比妥钠100 mg肌注;完善颅脑CT平扫,评估颅脑变化;联系高压氧治疗,预防性治疗;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关注患儿的血气、肝功、肾功等,给予及时的对症处理。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9ea64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6.png)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青霉素的某些特性,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例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例,探讨其症状、诊断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病例一:患者A,女性,30岁,曾患鼻窦炎多次。
某日因鼻塞、头痛等症状复发就诊,医生根据病史和体征诊断为鼻窦炎复发,开具了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
但在服用第二天,患者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和全身发冷等症状,即时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分析:患者A的症状表明可能出现了青霉素过敏反应。
皮疹、呼吸困难和全身发冷是常见的过敏反应症状,其中呼吸困难属于过敏反应中较为严重的症状。
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被称为“即时型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系统,患者对青霉素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症状的出现。
处理:急诊科医生立即对患者A进行过敏反应处理。
首先,停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同时,给予患者注射剂型的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以抑制免疫反应。
患者的症状在处理后得到了缓解,后续给予其他类别的抗生素治疗鼻窦炎,避免再次使用青霉素。
病例二:患者B,男性,45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
因血痰增多就诊,医生诊断为感染性加重并开具了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
然而,在用药第三天,患者出现了皮疹、面部肿胀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
分析:患者B的症状同样暗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皮疹、面部肿胀和呼吸急促是过敏反应的常见症状,也可能属于“即时型过敏反应”。
然而,由于患者B已经有慢性支气管炎,他可能存在其他过敏机制,如非特异性过敏反应。
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可能是由于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死亡释放大量细菌成分导致的。
处理:医生在急诊科对患者B进行了类似的处理。
停用青霉素,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和注射剂型的皮质激素。
此外,由于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医生还考虑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以减轻支气管的痉挛和呼吸困难。
头孢类药物致过敏3例
![头孢类药物致过敏3例](https://img.taocdn.com/s3/m/a36f16bf561252d381eb6e5e.png)
头孢类药物致过敏3例1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农民,既往体健,因患上呼吸道感染而就诊,听诊闻及双侧呼吸道干湿啰音,给予青霉素皮试阳性,随后做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0.9%氯化钠250 ml,头孢呋辛钠4.0 g静滴,每分钟约40滴,静滴5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皮肤发痒不明显,立即停止静滴换取使用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10 min后患者病情好转。
患者,男,21岁,工人,既往体健,曾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到所在小区诊所就诊,此门诊医生询问过患者过敏史后,在未做头孢曲松钠过敏皮试后,给予0.9%氯化钠250 ml,头孢曲松钠4.0 g,静滴30 min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胸闷憋气,立即停止输注,给予5 mg地塞米松肌注,10 min 后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患者病情未见好转,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静脉注射葡糖糖酸钙、地塞米松及肾上腺素治疗,第二天清晨患者痊愈出院。
患者,男,68岁,农民因急性淋巴结炎,发热就诊,当时给予青霉素皮试阴性,静滴5%葡萄糖250 ml,青霉素800万U,给予治疗3 d后效果不明显,改为头孢唑林钠5.0 g点滴,注射1 h候出现全身瘙痒,胸闷憋气,全身冷汗,立即停止,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10 min后好转。
2讨论药物对于人是一种外来的异物,人的身体生来就有一种对外来异物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本来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力,但如果这种反应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过敏反应是人体对药物超出限度的反应,它本质上属于一类免疫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如果再次使用这种药物,必然再次发生反应,而且症状会一次比一次重。
为了能避免这种现象,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药物的过敏反应,就要记住这种药物,以免再次使用。
对于过敏体质者,使用药物时要格外注意,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病案分析
![左氧氟沙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病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89c7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b.png)
左氧氟沙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病案分析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症。
即使是常见的药物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本文中,将分析一例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类似情况的发生。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
患者因尿路感染症状明显,包括尿频、尿急等症状。
患者前往就近的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尿路感染,医生开具了左氧氟沙星口服药物治疗,并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和多饮水。
患者遵医嘱服药并注意饮水,但在用药的第二天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等症状。
患者急忙前往医院就诊,经过全面检查和诊断,确认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过敏反应。
讨论:左氧氟沙星是一种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广谱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的治疗。
尽管其疗效显著,但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常常发生。
此案例中的患者出现了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和全身乏力等症状,属于严重的不良反应。
关于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神经系统毒性、肝功能损伤等。
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药物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在使用左氧氟沙星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措施。
针对本病例,首先需要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患者需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评估,包括过敏原检测、呼吸道通畅性评估等,以便及时处理和干预并发症。
患者还需要接受相应的治疗和护理,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应当在使用左氧氟沙星前进行相关的过敏原检测,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没有过敏史的患者,也应当密切关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并停用药物。
医生和患者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定期进行相关的监测和评估,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10 个护理临床案例-药物过敏篇
![10 个护理临床案例-药物过敏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5d7872e53a580217fcfe31.png)
654-2 过敏:口服、输液都发生过曾经碰到病人输液, 在静滴 6542 后五分钟不到,就出现颌下局部皮肤红色皮疹, 伴搔痒, 予以停药后, 皮疹消失。
还碰到有一位病人口服 6542 一片后, 就出现浑身痒,视物模糊,后静推葡萄糖酸钙消失。
感悟: 6542 做为扩血管药物,有时候还会被用来抢救过敏性休克,上述病例中,却有病人对其过敏。
足可见临床药理病理之复杂,切记患者用药过程中,一定要严密监护,出现问题,及时救护。
维生素 K1 过敏:症状与青霉素过敏类似维生素 k1 过敏,症状和青霉素过敏很类似,给予肾上腺素,利尿,激素后症状缓解。
感悟:致敏药物多种多样,但过敏反应在临床表现上类似,救治处理也雷同,不然,临床工作就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
碘过敏试验时发生过敏曾经碰到一例碘过敏试验过敏,注射后立即出现心悸,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病人是半坐卧位,立即平卧,静推地米和高糖症状缓解。
感悟:给患者做皮试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备好抢救药物,给患者交待到位,加强防范,警惕一些高敏体质患者,在做皮试就出现强烈的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对于评估出的高敏体质患者,在给病人做皮试时,最好让病人躺在床上,不怕一万只怕万一,防患于未然。
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产科对妊娠晚期的病人有时会适当扩容治疗。
一 28 岁患者妊娠晚期,使用低右未行试验,直接静滴,结果过敏性休克,全院组织抢救,抢救程序都一样了,最后大人保住了,但是小孩当然不能存活了,教训惨痛。
感悟:a. 使用低右应该常规做试验,皮试方法:可采用将低右液体滴于患者角膜上,观察角膜有无红肿反应,以此来判断患者有无过敏。
b. 有的医疗事故恰恰就在医护人员之中易发生,原因就是越是「自己人」,越放松警惕,不遵守医疗常规,不按医疗程序办事,因此医疗人员一定不要拿患者和自己的生命儿戏,要按正常程序走。
中药注射剂过敏醒脑静,促醒有效,神外科常用,急诊科则常用于酒精中毒患者醒酒治疗。
头孢呋辛钠致过敏性休克2例
![头孢呋辛钠致过敏性休克2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6c7ee2a32d7375a5178027.png)
头孢呋辛钠致过敏性休克2例医护人员对使用头孢呋辛钠应更加提高警惕,①预防发生头孢呋辛钠致过敏性休克,②在头孢呋辛钠致过敏性休克发生后,医护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帮助患者转危为安。
标签:头孢呋辛钠;过敏性休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11个月。
因发热、咳嗽3 d入院,临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予以头孢呋辛钠抗感染治疗。
护士经给患者行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后,给予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0.4 g (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批号20130110,生产批文:国药准字H20065381,有效期2014年12月)。
1 h后,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口周紫绀,心率130次/min。
考虑头孢呋辛过敏反应,立即给予地塞米松2.0 mg静脉注射,异丙嗪8 mg肌肉注射,氧气吸入等治疗。
30 min后,患者面部发红消失,但口周及口唇仍紫绀,并出现大汗,烦躁哭闹,心率190~200次/min,心率明显增快,四肢稍凉,体温为37℃。
诊断为头孢呋辛过敏休克,立即给予0.1%肾上腺素0.2 mL静脉注射。
30 min后,患儿安静入睡,口周及口唇紫绀消失,心率为130次/min。
并改用阿奇霉素抗炎治疗10 d,病情临床治愈出院。
患儿曾用青霉素及头孢唑林钠,无过敏现象。
病例2:患者,女,1岁。
于2013年7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渐加剧,有痰不易咳出,初有发热,体温38.6℃,家长携女来我院就诊。
医生,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给予头孢呋辛钠(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批号20130110,生产批文:国药准字H20065381,有效期2014年12月)抗感染治疗。
护士于7月2日17∶05给患者做头孢呋辛钠皮试(皮试液浓度为300 ug/mL),至7月2日17∶23,患者出现面部皮肤发红,心率120次/min,考虑为头孢呋辛钠过敏,护士按医嘱立即给予异丙嗪10 mg肌肉注射,及地塞米松2.5 mg静脉注射,抗过敏治疗。
5 min后,患者出现大汗,烦躁哭闹,口周紫绀,心率180~190次/min,心率明显增快,四肢稍凉,无发热,诊断为头孢呋辛过敏性休克。
药物过敏反应案例
![药物过敏反应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2d49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c.png)
药物过敏反应案例第一章:绪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药物的广泛运用,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药物过敏反应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还给医疗系统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研究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药物过敏反应案例,探讨其发生机制和如何有效预防。
第二章:病例分析一位42岁的女性患者,在服用某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后出现药物过敏反应。
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水肿和呼吸困难。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药物使用历史,诊断为药物过敏反应。
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停用了该药物,症状逐渐缓解并消失。
第三章:药物过敏反应的机制药物过敏反应是机体对特定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结果,其机制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大多数药物过敏反应是由特异性免疫反应引起的,即机体对特定药物分子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药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当患者再次接触到相同或相似的药物时,免疫系统会释放过量的炎症介质,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第四章: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策略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患者过敏史:医生应在问诊中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尤其是对某种特定药物。
对于已经发生过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药物。
2.进行皮肤试验:皮肤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过敏反应预测方法。
通过在皮肤上施加特定药物,观察是否产生局部皮肤反应,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对该药物过敏。
3.合理用药:医生应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过敏史,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过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药物,选择其他可替代的药物进行治疗。
4.教育患者和医务人员:医生应向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系统讲解药物过敏反应的原因和预防策略,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药物过敏反应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并给医疗系统带来经济负担。
了解药物过敏反应的机制和预防策略对于减少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疑难病例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疑难病例](https://img.taocdn.com/s3/m/2ed44541be1e650e52ea99d2.png)
[临床经验交流]这样的情况是输液反应还是过敏反应?前几天遇到的一个病例,患者男性27岁,因“发热、咽痛、全身酸痛1天”就诊。
患者体温40度,咽充血,扁桃体不大。
双肺呼吸音粗。
给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m l输液:1、0.9N S 250头孢拉定(皮试--)3.5地米5M g2、5%G S250利巴韦林0.53、10%G S250V C2.0上述液体输完后,患者出少许汗液。
症状缓解。
拔针后患者上厕所小便,回来感觉畏寒,坐在凳子上,继而寒战明显,全身颤抖,患者口角处白沫很多(是不是寒战致呼吸过快引起?)无其他不适合,嘱患者到病床上休息,盖上两床被子任然全身发抖,无心慌及呼吸困难。
患者仅感觉特别冷。
嘱患者放松,本想给患者测个血压,但是穿着太多,血压表拿了后没有测。
当时也确定不了是输液反应还是药物过敏,就立即吸入氧气,给与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25M g,并再次穿刺静脉,给与10%G S250地米10m g静滴。
继续观察病情并不时询问患者有无其他不适。
大约十分钟不到,全身颤抖减轻,询问患者,畏寒减轻,逐渐症状消失,患者平稳,感全身乏力,头面部出汗较多(考虑是地米所致)。
请大家分析一下该病例,并请高手们来给点经验指导,本人遇到的严重的过敏还很少,这个病例的应对有哪些不足之处,请给与指出。
谢谢!分析:根本不是输液反应,因为输液反应应在输液15分钟以内容易出现,你这个情况是病人的体温没降下来所致的,你的用药量太小,体温40度,氨基比林只用2毫升太少了,输液瓶看着不少,都3瓶,加药太单一。
正确处理是,氨基比林4毫升地米5毫克肌注,输液1糖水+头孢。
2糖水+清开灵40毫升。
输晚烧肯定回退。
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了。
你处理的结果是地米退了烧缓解了症状。
而不是输液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过敏反应病例
药物过敏反应病例的论文
第一章:引言
药物过敏反应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在不同人群中均有所增加。
药物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不容忽视,且往往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
本研究将介绍一例药物过敏反应病例,并对其相关因素、类型、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以丰富我们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
第二章:病例描述
患者为一名女性,年龄46岁,因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前往
医院就诊。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医生为其开具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然而,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第二天,患者出现了皮疹、荨麻疹、畏寒和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症状。
第三章:讨论
1. 过敏反应相关因素:药物过敏反应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患者个体差异、药物特性和免疫系统异常等。
本例患者可能存在个体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
2. 过敏反应类型:药物过敏反应可分为即时型和迟发型两种类型。
即时型过敏反应常在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而迟发型过敏反应则要在用药数天至数周后才会出现症状。
本例患
者的过敏反应属于即时型过敏反应。
3. 过敏反应的诊断:诊断过敏反应可以依靠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本例患者具有用药后迅速出现的典型过敏反应症状,且停药后症状迅速缓解,符合过敏反应的诊断标准。
4. 过敏反应的治疗:过敏反应的治疗一般包括停药、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和局部治疗等。
本例患者停药后症状迅速缓解,同时给予抗组胺药物和局部治疗可以进一步缓解相关症状。
第四章:结论
本病例为一例药物过敏反应的典型病例,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迅速出现过敏反应症状,经过适时的治疗,患者症状缓解。
药物过敏反应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而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探讨药物过敏反应的机制和预防策略,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第四章:结论
本研究对一例药物过敏反应病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并对相关因素、类型、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通过该病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对药物的反应程度不同,因此对同一种药物,有些人会产生过敏反应,而另一些人则不会。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患者应充分了解个体差异的存在,避免使用已知对某种药
物具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其次,药物过敏反应可分为即时型和迟发型两种类型。
即时型过敏反应发生较快,往往在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症状。
常见的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眼部症状等。
而迟发型过敏反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发生,通常在用药数天至数周后出现,如药物热、皮疹、关节痛等。
本病例中的过敏反应属于即时型过敏反应,症状迅速出现,提示了患者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过敏。
药物过敏反应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患者的病史中包括过去的药物使用史、过敏反应史以及家族过敏史等。
临床上,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关于过敏反应的症状和时间关系,以确定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体征方面,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眼部症状等,这些都是药物过敏反应的常见症状。
实验室检查方面,患者可以进行特定药物的过敏试验,如皮肤试验或血清学检查。
尽管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但仍然是诊断过敏反应的重要手段。
药物过敏反应的治疗主要包括停药、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和局部治疗等。
停药是首要措施,以避免进一步加重过敏反应。
同时,抗组胺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如止痒、止咳、止痛等。
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需要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局部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皮肤症状,如擦药膏、涂抹药物等。
尽管本研究对一例药物过敏反应进行了深入分析,但仍然存在
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本病例为单个病例的研究,结果的推广性有限。
其次,药物过敏反应的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探索其发生的确切机制。
最后,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预防和管理药物过敏反应仍然是一个挑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改进临床实践和医疗管理。
综上所述,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不容忽视。
本研究对一例药物过敏反应病例进行描述和讨论,强调了个体差异、类型、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病例,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为预防和治疗药物过敏反应提供更好的临床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