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第三版第10章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教材部分参考答案(第三版)

统计学教材部分参考答案(第三版)

教材习题答案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3.2详细答案:3.3 详细答案:3.4 详细答案:通过计算标准化值来判断,,,说明在A项测试中该应试者比平均分数高出1个标准差,而在B项测试中只高出平均分数0.5个标准差,由于A项测试的标准化值高于B项测试,所以A项测试比较理想。

3.5详细答案:3方法B 方法C方法A平均165.6 平均128.73 平均125.53中位数165 中位数129 中位数126众数164 众数128 众数126标准差 2.13 标准差 1.75 标准差 2.77峰度-0.13 峰度0.45 峰度11.66偏度0.35 偏度-0.17 偏度-3.24极差8 极差7 极差12离散系数0.013 离散系数0.014 离散系数0.022最小值162 最小值125 最小值116最大值170 最大值132 最大值128(1)从集中度、离散度和分布的形状三个角度的统计量来评价。

从集中度看,方法A 的平均水平最高,方法C最低;从离散度看,方法A的离散系数最小,方法C最大;从分布的形状看,方法A和方法B的偏斜程度都不大,方法C则较大。

(2)综合来看,应该选择方法A,因为平均水平较高且离散程度较小。

第5章参数估计5.3详细答案:第6章假设检验6.3详细答案:,,,不拒绝,没有证据表明该企业生产的金属板不符合要求。

6.4 详细答案:,,,拒绝,该生产商的说法属实。

6.6详细答案:设,。

,=1.36,,不拒绝,广告提高了平均潜在购买力得分。

第7章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第8章一元线性回归8.1详细答案:(1)散点图如下: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为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2)。

检验统计量,,拒绝原假设,相关系数显著。

8.4 详细答案:(1)方差分析表中所缺的数值如下:方差分析表变差来源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回归 1 1422708.6 1422708.6 354.277 2.17E-09残差10 40158.07 4015.807 ——总计11 1642866.67 ———(2)。

统计学第十章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十章答案解析

第十章习题10.1H0:三个总体均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H1: 三个总体均值之间有显著差异。

答:方差分析可以看到,由于P=0.1078>0.01, 所以接受原假设H0。

说明了三个总体均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10.2H 0 :五个个总体均值之间相等。

H1: 五个总体均值之间不相等。

P=1.02E-05<0.01, H0值之间不相等。

10.3H 0 :四台机器的装填量相等。

H1: 四台机器的装填量不相等答:方差分析可以看到,由于P=0.00068<0.01, 所以拒接原假设H0。

说明了四台机器装填量不相同。

10.4H 0 :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满意度没有差异。

H1: 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满意度有差异P=0.000849<0.05, H0理者的满意度有差异。

10.5H0:3 个企业生产的电池平均寿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H1: 3 个企业生产的电池平均寿命之间有显著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因变量: VAR00002*. 0.05答:方差分析可以看到,由于P=0.00031<0.01, 所以拒接原假设H0。

说明了不同 3 个企业生产的电池平均寿命之间有显著差异。

通过SPSS分析(1,2,3代表A,B,C公司),通过显著性对比可知道A和B以及B和C 公司有差异。

10.6H0:不同培训方式对产品组装的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答:方差分析可以看到,由于P=0.00196<0.05, 所以拒接原假设H0。

说明了不同培训方式对产品组装的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10.8H 0:u 1=u 2=u 3=u 4=u 5 H 1:u i (i=1,2,3,4,5) 不全相等 H 0:u 1=u 2=u 31i对于行因素, P=0.000236<0.01, 所以拒绝原假设。

说明不同供应商生产的轮胎对磨损 程度有显著影响。

对于列因素, p=2.39E-06<0.01 ,所以拒绝原假设,说明不同车速对磨损程度有显著 影响。

高等教育出版社《统计学》第三版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统计学》第三版答案

第1章绪论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2试举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统计数据及其规律性的例子。

3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

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

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 440加仑的油漆罐。

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

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 kg。

要求1描述总体2描述研究变量3描述样本4描述推断。

答1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2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3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4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4.536×50226.8 kg。

4“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

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

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要求1描述总体2描述研究变量3描述样本4一描述推断。

答1总体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2研究变量更好口味的品牌名称3样本1000名消费者品尝的两个品牌4推断两个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练习题●1. 解1由于表2.21中的数据为服务质量的等级可以进行优劣等级比较但不能计算差异大小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数频率 A 14 14 B 21 21 C 32 32 D 18 18 E 15 15 合计100 100 3条形图的制作将上表包含总标题去掉合计栏复制到Excel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条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见Excel练习题2.1。

即得到如下的条形图02040ABCDE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频率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家庭数频数●2. 解1要求对销售收入的数据进行分组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152最小的为87知数据全距为1528765 为便于计算和分析确定将数据分为6组各组组距为10组限以整10划分为使数据的分布满足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注意到按上面的分组方式最小值87可能落在最小组之下最大值152可能落在最大组之上将最小组和最大组设计成开口形式按照“上限不在组内”的原则用划记法统计各组内数据的个数——企业数也可以用Excel 进行排序统计见Excel练习题2.2将结果填入表内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表中的左两列将各组企业数除以企业总数40得到各组频率填入表中第三列在向上的数轴中标出频数的分布由下至上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上累积及频率的向上累积由上至下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下累积及频率的向下累积。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 二、〔1〕对立事件 〔2〕互不相容事件 〔3〕互不相容事件 〔1〕对立事件 三、)(28.516200182525400)(5252004025504000元元=⨯++==⨯-+=M M d)(91.29040091.690)(91.690200226575600)(00.4002001510252001331元元元=-=-==⨯-+==⨯-+=Q Q Q Q Q)(66.225509245092410050924001001005260032760000)(2222元====-=-=∑∑σσNNb n bn i i ii四、〔1〕极差R=1529-65=1464〔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1529)74.25(102.5-176.75Q )(75.17625.0)174185(174Q )(5.10275.0)92106(92Q 25.84)110(375.241103131百元四分互差百元百元的位置的位置===⨯-+==⨯-+==+⨯==+=Q Q〔3〕)(92.42164.178017101026742495204)(222百元==-=-=∑∑NNx xi iσ32.010032)(15.08012)/(4.08032)/(4.010040)(12.010012)(6.02012)/(15.08012)/(2.010020)(8.010080)(==================AC P B A P A C P C P AB P B A P A B P B P A P六、633.0101157154)()()()(375.0415101)()()/(214.0715101)()()/(101)(157)(154)(=-+=-+=+=⨯===⨯=====AB P B P A P B A P A P AB P A B P B P AB P B A P AB P B P A P七、〔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0000059.07.03.0)10(0101010===C P ξ (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02825.07.03.0)0(100010===C P ξ 〔3〕该公司赢利的时机为:85069.07.03.07.03.01)2(91110100010=--=≥C C P ξ1465.071828.28!24)2(4442=⨯====--e x P λ 九、6022.0!137.1!037.1)1()0()10(37.137.1137.10=+==+==≤≤=--e e x P x P x P λ 十、。

《基础统计(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基础统计(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基础统计(第三版)习题集》答案第一章概论一、解释概念1. 总体和总体单位——凡是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当它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就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就称为总体单位。

2. 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属性或数量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3.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

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4. 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的表现都一样的标志就称为不变标志。

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的表现不完全相同的标志就称为可变标志。

5. 指标和指标体系——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故又称为综合指标。

指标体系就是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二、填充内容1. 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学2. 总体性、社会性、数量关系、数量界限3. 数字、概率论、大量观察法4. 总体、方法论5. 信息、监督、信息6. 统计数学模型、统计逻辑模型7. 静态统计推断、动态统计推断8. 同质、相对9. 离散变量、连续变量10. 定性规范、指标数值三、选择答案1. (b)2. (b)3. (c)4. (c)5. (a)6. (c)7. (a b)8. (b d)9. (b)10.(a)11. (a)12. (a)13. (b)14. (a)15. (c)16. (c)17. (d)18. (c)19. (a b c d)20. (c)四、判断改错1.(√)2.(×)但需要对个别事物进行调查研究。

3.(√)4.(×)这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对全国的城市居民家庭总体具有代表性。

5.(×)统计分组法是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6.(×)我国所有的企业能够构成总体。

7.(√)8.(√)9.(√)10.(×)定比尺度中的“0”,表示“没有”或该事物不存在、未发生;定距尺度中的“0”,表示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数值,不表示“没有”。

统计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统计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统计学第三版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

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答:(1)有两个总体:A品牌所有产品、B品牌所有产品(2)变量:口味(如可用10分制表示)(3)匹配样本:从两品牌产品中各抽取1000瓶,由1000名消费者分别打分,形成匹配样本。

(4)从匹配样本的观察值中推断两品牌口味的相对好坏。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思考题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答:分二个步骤:(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解释洛伦兹曲线及其用途答:洛伦兹曲线是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洛伦兹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收入分配公式绘制成的描述收入和财富分配性质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可以观察、分析国家和地区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

统计学课后答案(第3版)第10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答案(第3版)第10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答案

第十章 时间序列分析习题答案一、单选1.B ;2.D ;3.B ;4.A ;5.C ;6.D ;7.B ;8.B ;9.C ;10.A 二、多选1.ABCE ;2.ABC ;3.AC ;4.ABE ;5.BD ;6.BD ;7.CDE ;8.BCD ;9.ABD ;10.ABCD 三、计算分析题1、甲分公司平均发展速度=186200=104% 乙分公司平均发展速度=186240=114% 2、7、8、9月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42196192;1962192200;1902200180=+=+=+ 第三季度月平均职工人数==+++321961922002180193.3≈194(人) 3、=++⨯+⨯+⨯8000600040001.1800005.1600004.14000107%4、第一季度月平均工业总产值==++3630520540563.3(万元)第一季度月职工人数==+++325265125102490510(人) 则: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105.15103.563=5、解:(1)(2)年序t 平均工资指数(环比)5期移动平均趋势1 112.70% —2 112.60% —3 118.50% 120.80%4 124.80% 122.60%5 135.40% 122.50%6 121.70% 119.52%7 112.10% 114.60%8 103.60% 108.76%9 100.20% 106.00%10 106.20% 105.78%11 107.90% —12 111.00% —各年份移动平均趋势值和原序列如下:移动平均可以消除原序列中的一些随机扰动和短期波动,期数越长,平滑作用越强;移动平均的作用就是消除序列随机和短期影响,从而能够发现序列的趋势。

(3)年份平均工资指数(环比)指数平滑值α=0.3误差平方指数平滑值α=0.5误差平方1 112.70% ————2 112.60% 112.70% 1E-06 112.70% 1E-063 118.50% 112.67% 0.003399 112.65% 0.0034224 124.80% 114.42% 0.010777 115.58% 0.008515 135.40% 117.53% 0.031922 120.19% 0.0231426 121.70% 122.89% 0.000142 127.79% 0.0037137 112.10% 122.54% 0.01089 124.75% 0.0159948 103.60% 119.40% 0.024979 118.42% 0.0219739 100.20% 114.66% 0.020919 111.01% 0.01168910 106.20% 110.32% 0.001701 105.61% 3.53E-0511 107.90% 109.09% 0.000141 105.90% 0.00039912 111.00% 108.73% 0.000515 106.90% 0.00168—109.41% —108.95% —合计 — — 0.105385 — 0.09056从上表数据看,采用平滑系数α=0.5拟合效果好。

统计学高教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高教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

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答:(1)有两个总体:A品牌所有产品、B品牌所有产品(2)变量:口味(如可用10分制表示)(3)匹配样本:从两品牌产品中各抽取1000瓶,由1000名消费者分别打分,形成匹配样本。

(4)从匹配样本的观察值中推断两品牌口味的相对好坏。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思考题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答:分二个步骤:(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解释洛伦兹曲线及其用途答:洛伦兹曲线是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洛伦兹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收入分配公式绘制成的描述收入和财富分配性质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可以观察、分析国家和地区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

3.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

统计学(第三版袁卫_庞皓_曾五一_贾俊平主编)各章节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三版袁卫_庞皓_曾五一_贾俊平主编)各章节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1:各章练习题答案第1章绪论(略)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2.1 (1)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率)频率%A1414B2121C3232D1818E1515合计100100(3)条形图(略)2.2 (1)频数分布表如下:(2)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11119927.527.522.522.5合计40 100.0 2.3 频数分布表如下:某百货公司日商品销售额分组表按销售额分组(万元)频数(天)频率(%)25~30 30~35 35~40 40~45 45~5046159610.015.037.522.515.0合计40 100.0 直方图(略)。

2.4 (1)排序略。

(2)频数分布表如下:100只灯泡使用寿命非频数分布按使用寿命分组(小时)灯泡个数(只)频率(%)650~660 2 2660~670 5 5670~680 6 6680~690 14 14690~700 26 26700~710 18 18710~720 13 13720~730 10 10730~740 3 3740~750 3 3合计100 100 直方图(略)。

2.5 (1)属于数值型数据。

(2)分组结果如下:分组天数(天)-25~-20 6-20~-15 8-15~-10 10-10~-5 13-5~0 120~5 45~10 7合计60(3)直方图(略)。

2.6 (1)直方图(略)。

(2)自学考试人员年龄的分布为右偏。

2.7 (1(2)A 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比较集中,且平均分数较高;B 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比A 班分散,且平均成绩较A 班低。

2.82.9 (1)x =274.1(万元);Me=272.5 ;Q L =260.25;Q U =291.25。

(2)17.21=s (万元)。

2.10 (1)甲企业平均成本=19.41(元),乙企业平均成本=18.29(元);原因:尽管两个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但单位成本较低的产品在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拉低了总平均成本。

统计学第三版答案(20200920015332)

统计学第三版答案(20200920015332)

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第2章指出下面的变量类型第3章(1) 年龄。

第4章(2) 性别。

第5章(3) 汽车产量。

第6早(4) 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第7早(5) 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第8章详细答案:第9章(1)数值变量。

第10章(2)分类变量。

第11章(3)数值变量。

第12章(4)顺序变量。

第13章(5)分类变量。

第14章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10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第15章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第16章(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样本量是多少?第17章(2)月收入”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第18章(3)消费支付方式”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第19章详细答案:第20章(1 )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样本是所抽取的1000名IT从业者”样本量是1000。

/第21章(2)数值变量。

第22章(3)分类变量。

第23章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第24章(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第25章(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第26章详细答案:第27章(1)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 \第28章(2)分类变量。

第29章某大学的商学院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分别在会计专业抽取50人、市场营销专业抽取30、企业管理20人进行调查。

第30章(1)这种抽样方式是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还是整群抽样?第31章(2)样本量是多少?第32章详细答案:第33章(1)分层抽样。

第34 章(2)100。

第2章用图表展示数据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

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调查结果如下:(1)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统计学》-第10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10章-习题答案

1•收集我国31个省(区、市)2007年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八项指标的数据,具体采用的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平均工资、居民消费水平、货物周转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并对这八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

数据请见2012ChinaEcoDevp.asv。

该数据是2012年我国31个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大中型工业资产总值(亿元)、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居民消费水平(元)、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这八项指标。

SPSS各选项操作是按照课本中的步骤,此处省。

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最大的值能达到0.965,所以对该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时有意义的。

表一相关矩阵按登记注册类镇私营地区居地区生型分全单位就货物周居民消商品零地区居民消费民消费水平产总值社会固业人员转量(亿费价格售价格水平(亿元)定资产平均工吨公里)指数指数(元)投资(亿资(元)(元)元)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1.000 .374 .074 .721 .595 1.000 .374 .074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374 1.000 .879 .340 .575 .374 1.000 .879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074 .879 1.000 .120 .504 .074 .879 1.000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721 .340 .120 1.000 .216 .721 .340 .120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595 .575 .504 .216 1.000 .595 .575 .504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044 -.311 -.389 .090 -.229 .044 -.311 -.389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417 -.112 .007 -.313 -.072 -.417 -.112 .007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449 .965 .826 .407 .580 .449 .965 .826表2是SPSS俞出的一项表格,称为“解释的总方差”。

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1:各章练习题答案2.1 (1)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率)频率%A1414B2121C3232D1818E1515合计100100(3)条形图(略)2.2 (1)频数分布表如下:40个企业按产品销售收入分组表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向上累积向下累积企业数频率企业数频率100以下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以上591274312.522.530.017.510.07.55142633374012.535.065.082.592.5100.04035261473100.087.565.035.017.57.5合计40 100.0 ————(2)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11119927.527.522.522.5合计40 100.0 2.3 频数分布表如下:某百货公司日商品销售额分组表按销售额分组(万元)频数(天)频率(%)25~30 30~35 35~40 40~45 45~5046159610.015.037.522.515.0合计40 100.0 直方图(略)。

2.4 (1)排序略。

(2)频数分布表如下:100只灯泡使用寿命非频数分布按使用寿命分组(小时)灯泡个数(只)频率(%)650~660 2 2660~670 5 5670~680 6 6680~690 14 14690~700 26 26700~710 18 18710~720 13 13720~730 10 10730~740 3 3740~750 3 3合计100 100 直方图(略)。

(3)茎叶图如下:65 1 866 1 4 5 6 867 1 3 4 6 7 968 1 1 2 3 3 3 4 5 5 5 8 8 9 969 0 0 1 1 1 1 2 2 2 3 3 4 4 5 5 6 6 6 7 7 8 8 8 8 9 970 0 0 1 1 2 2 3 4 5 6 6 6 7 7 8 8 8 971 0 0 2 2 3 3 5 6 7 7 8 8 972 0 1 2 2 5 6 7 8 9 973 3 5 674 1 4 72.5 (1)属于数值型数据。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 二、〔1〕对立事件 〔2〕互不相容事件 〔3〕互不相容事件 〔1〕对立事件 三、)(28.516200182525400)(5252004025504000元元=⨯++==⨯-+=M M d)(91.29040091.690)(91.690200226575600)(00.4002001510252001331元元元=-=-==⨯-+==⨯-+=Q Q Q Q Q)(66.225509245092410050924001001005260032760000)(2222元====-=-=∑∑σσNNb n bn i i ii四、〔1〕极差R=1529-65=1464〔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1529)74.25(102.5-176.75Q )(75.17625.0)174185(174Q )(5.10275.0)92106(92Q 25.84)110(375.241103131百元四分互差百元百元的位置的位置===⨯-+==⨯-+==+⨯==+=Q Q〔3〕)(92.42164.178017101026742495204)(222百元==-=-=∑∑NNx xi iσ32.010032)(15.08012)/(4.08032)/(4.010040)(12.010012)(6.02012)/(15.08012)/(2.010020)(8.010080)(==================AC P B A P A C P C P AB P B A P A B P B P A P六、633.0101157154)()()()(375.0415101)()()/(214.0715101)()()/(101)(157)(154)(=-+=-+=+=⨯===⨯=====AB P B P A P B A P A P AB P A B P B P AB P B A P AB P B P A P七、〔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0000059.07.03.0)10(0101010===C P ξ (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02825.07.03.0)0(100010===C P ξ 〔3〕该公司赢利的时机为:85069.07.03.07.03.01)2(91110100010=--=≥C C P ξ1465.071828.28!24)2(4442=⨯====--e x P λ 九、6022.0!137.1!037.1)1()0()10(37.137.1137.10=+==+==≤≤=--e e x P x P x P λ 十、。

统计学习题答案(九、十、十一)

统计学习题答案(九、十、十一)

第九章习题一、名词解释时间序列:是指反映客观现象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序列。

发展水平:是指时间序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不同时间发展所达到的规模和水平。

增长水平:简称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之差,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基期发展水平。

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

发展速度:是两个时期发展水平对比而得到的结果,表明现象发展的程度,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若干倍)。

增长速度:是根据增减量与基期水平对比而求得的一种相对数,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数量增减的方向和程度的动态分析指标。

加法模型:假设各构成部分对时间序列的影响是可加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就可以把时间序列Y表示为:Y=T+S+C+I。

按照这种模型,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是4种因素叠加而成的。

乘法模型:假设四个因素变动之间存在某些相互影响的关系,则时间序列各期水平的数值就是四种因素相乘的乘积,其分解模型为:Y=T×S×C×I。

按照这种模型,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是4种因素乘积而成的倍比关系。

一次指数平滑法:一次指数平滑法是指以最后的一个第一次指数平滑。

如果为了使指数平滑值敏感地反映最新观察值的变化,应取较大α值,如果所求指数平滑值是用来代表该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值,则应取较小α值。

季节变动:由于季节气候(春、夏、秋、冬、晴、阴、雨等)和社会习惯(春节、端午、重阳等)等原因,客观现象普遍存在季节变动影响(服装的销售量,农作物的生长,旅游人次;等等)。

测定季节变动的规律,主要在于测定季节指数,常用的测定季节指数的方法有简单平均法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循环波动:循环波动的周期在一年以上且长短不一,可采用剩余法对循环波动进行分析。

二、单项选择1~5:D A B C D 6~10:B A D C D三、简答题1、根据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分别有哪几种类型?请分别予以说明。

[经济学]《统计学》答案_第三版

[经济学]《统计学》答案_第三版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练习题●2. 解:(1)要求对销售收入的数据进行分组,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152,最小的为87,知数据全距为152-87=65; 为便于计算和分析,确定将数据分为6组,各组组距为10,组限以整10划分; 为使数据的分布满足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注意到,按上面的分组方式,最小值87可能落在最小组之下,最大值152可能落在最大组之上,将最小组和最大组设计成开口形式;按照“上限不在组内”的原则,用划记法统计各组内数据的个数——企业数,也可以用Excel 进行排序统计(见Excel 练习题2.2),将结果填入表内,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表中的左两列;将各组企业数除以企业总数40,得到各组频率,填入表中第三列;在向上的数轴中标出频数的分布,由下至上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上累积及频率的向上累积,由上至下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下累积及频率的向下累积。

整理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40个企业按产品销售收入分组表●13.因为女生的离散系数为V=s x =550=0.1 男生体重的离散系数为 V=s x =560=0.08 对比可知女生的体重差异较大。

(2) 男生:x =602.2公斤公斤=27.27(磅),s =2.25公斤公斤=2.27(磅);女生:x =2.250公斤公斤=22.73(磅),s =2.25公斤公斤=2.27(磅);(3)68%; (4)95%。

14 解:(1)应采用离散系数,因为成年人和幼儿的身高处于不同的水平,采用标准差比较不合适。

离散系数消除了不同组数据水平高低的影响,采用离散系数就较为合理。

(2)利用Excel 进行计算,得成年组身高的平均数为172.1,标准差为4.202,从而得: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024.01.1722.4==s v ; 又得幼儿组身高的平均数为71.3,标准差为2.497,从而得: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 2.4970.03571.3s v ==; 由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大于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说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程度相对较大。

统计学第三版答案

统计学第三版答案
3.5一种产品需要人工组装,现有3种可供选择的组装方法。为检验哪种方法更好,随机抽取15个工人,让他们分别用3种方法组装。下面是15个工人分别用3种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组装的产品数量(单位:个):
方法A
方法B
方法C
164
129
125
167
130
126
168
129
126
165
130
127
170
131
126
3.3在某地区随机抽取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后结果如下:
按利润额分组(万元)
企业数(个)
300以下
19
300~400
30
400~500
42
500~600
18
600以上
11
合计
120
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注:第一组和最后一组的组距按相邻组计算)。
详细答案:
=426.67(万元); (万元)。
8.65
10.10
9.43
10.12
9.39
9.54
8.51
9.70
10.03
9.49
9.48
9.36
9.14
10.09
9.85
9.37
9.64
9.68
9.75
绘制正态概率图,判断该种汽车的耗油量是否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详细答案:
正态概率图如下:
由正态概率图可以看出,汽车耗油量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14
14
690~700
26
26
700~710
10~730
10
10
730~740
3
3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 二、(1)对立事件 (2)互不相容事件 (3)互不相容事件 (1)对立事件 三、)(28.516200182525400)(5252004025504000元元=⨯++==⨯-+=M M d)(91.29040091.690)(91.690200226575600)(00.4002001510252001331元元元=-=-==⨯-+==⨯-+=Q Q Q Q Q)(66.225509245092410050924001001005260032760000)(2222元====-=-=∑∑σσNNb n bn i i ii四、(1)极差R=1529-65=1464(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1529)74.25(102.5-176.75Q )(75.17625.0)174185(174Q )(5.10275.0)92106(92Q 25.84)110(375.241103131百元四分互差百元百元的位置的位置===⨯-+==⨯-+==+⨯==+=Q Q(3))(92.42164.178017101026742495204)(222百元==-=-=∑∑NNx xi iσ五、32.010032)(15.08012)/(4.08032)/(4.010040)(12.010012)(6.02012)/(15.08012)/(2.010020)(8.010080)(==================AC P B A P A C P C P AB P B A P A B P B P A P六、633.0101157154)()()()(375.0415101)()()/(214.0715101)()()/(101)(157)(154)(=-+=-+=+=⨯===⨯=====AB P B P A P B A P A P AB P A B P B P AB P B A P AB P B P A P七、(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0000059.07.03.0)10(0101010===C P ξ (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02825.07.03.0)0(100010===C P ξ (3)该公司赢利的机会为:85069.07.03.07.03.01)2(91110100010=--=≥C C P ξ八、1465.071828.28!24)2(4442=⨯====--e x P λ 九、6022.0!137.1!037.1)1()0()10(37.137.1137.10=+==+==≤≤=--e e x P x P x P λ 十、。

统计学原理第三版答案 (4)

统计学原理第三版答案 (4)

统计学原理第三版答案目录•引言•第一章简介•第二章数据收集和总结•第三章概率•第四章离散概率分布•第五章连续概率分布•第六章抽样分布•第七章点估计•第八章区间估计•第九章假设检验•第十章方差分析•第十一章简单线性回归•第十二章多元回归引言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入门课程,本文档为《统计学原理第三版》的答案汇总。

通过学习《统计学原理第三版》并掌握其答案,你将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独立进行统计分析。

第一章简介本章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包括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作用以及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术语和符号,并对统计学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数据收集和总结本章讨论了数据的收集和总结方法。

首先介绍了如何设计和进行统计调查,包括抽样方法、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工具的选择。

然后介绍了数据的总结和展示方法,包括统计指标的计算、频率分布表的制作和图表的绘制。

第三章概率本章介绍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探讨了概率的计算方法。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事件的互斥和独立性以及多个事件的联合概率。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概率分布和期望值的概念,并讨论了正态分布的特性。

第四章离散概率分布本章介绍了离散概率分布的概念和常见的离散概率分布,包括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这些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场景。

第五章连续概率分布本章介绍了连续概率分布的概念和常见的连续概率分布,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这些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场景。

第六章抽样分布本章介绍了抽样分布的概念和重要性。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并讨论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第七章点估计本章介绍了点估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并讨论点估计的性质和准确性评价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统计学第三版第10章课后答案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分值: [单选题]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正确答案)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2.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分值: [单选题] *A.信息职能(正确答案)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3.“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分值: [单选题]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正确答案)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4.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分值: [单选题]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正确答案)5.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分值: [单选题]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正确答案)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6.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分值: [单选题] *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正确答案)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7.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分值: [单选题]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正确答案)8.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

(分值: [单选题] *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正确答案)9.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分值: [单选题] *A.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正确答案)B.人的年龄是指标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某家庭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10.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分值: [单选题] *A.男性职工人数B.女性职工人数C.下岗职工的性别(正确答案)D.性别构成1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分值: [单选题] *A.学生年龄B.学生性别(正确答案)C.学生身高D.学生成绩12.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分值: [单选题] *A.调查经费的落实B.调查组织工作C.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正确答案)D.调查对象的确定13.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分值: [单选题]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正确答案)D.典型调查14.某市工业企业2014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3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分值: [单选题] *A.一日B.一个月(正确答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5.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 96分,“学生成绩”是()。

(分值: [单选题]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正确答案)C.标志值D.数量指标16.在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中()。

(分值: [单选题] *A.女性是品质标志标志表现(正确答案)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1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分值: [单选题] *A.490B.500C.510(正确答案)D.52018.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

则()。

(分值: [单选题] *A.55在第一组B.65在第二组C.65在第三组(正确答案)D.75第三组19.相对指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个别指标可以相加,如()。

(分值: [单选题] *A.结构相对指标(正确答案)B.动态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0.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分值: [单选题] *A.85.7%B.99.5%(正确答案)C.100.5%D.116.7%21.宏发公司2006年计划规定利润应比2005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2005年增长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分值: [单选题] *A.83%B.120%C.101.8%(正确答案)D.98.2%22.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分值: [单选题] *A.75%B.40%C.13%D.17%(正确答案)23.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分值: [单选题]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正确答案)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24.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分值: [单选题] *A、5%/4%B、105%/104%C、95%/96%(正确答案)D、5%-4%25.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分值: [单选题]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正确答案)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1.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分值: *A、性别(正确答案)B、年龄C、职务(正确答案)D、民族(正确答案)E、工资2.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分值:2分)[多选题] *A、总标题(正确答案)B、主词C、纵栏标题(正确答案)D、横行标题(正确答案)E、指标数值(正确答案)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分值:2分)[多选题] *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正确答案)C.比较相对数(正确答案)D.动态相对数E.计划完成相对数4.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分值:2分)[多选题] *A、工资总额(正确答案)B、商业网点密度(正确答案)C、商品库存量(正确答案)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答案)E、进出口总额(正确答案)5.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中()。

(分值:2分)[多选题]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正确答案)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概念(正确答案)C、可变的数量标志是变量(正确答案)D、指标和标志都是变量E、质量指标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6.对某市工业企业状况进行调查,得到下面资料,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分值:2分)[多选题] *A、该市工业企业实际产值为110亿元(正确答案)B、某企业为亏损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80万人(正确答案)D、某企业资金利润率为30%E、该市工业企业机器台数为7500台(正确答案)7.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奖金额多少分组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这五个组。

这一分组()。

(分值:2分)[多选题] *A、是等距数列B、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正确答案)C、末组组中值为800D、相邻组的组限是重叠的(正确答案)E、某职工奖金600元,应统计在“600~800”这一组内(正确答案)8.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分值:2分)[多选题] *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B、各组频率大于0(正确答案)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正确答案)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正确答案)9.2001年我国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500亿元;2001年末,居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突破75000亿元。

这两个指标( )(分值:2分)[多选题] *A都是时期数B都是时点数C都是绝对数(正确答案)D前者是时点数,后者是时期数E前者是时期数,后者是时点数(正确答案)10.200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0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分值:2分)[多选题] *A就业人数是时期数B增加的就业人数是时期数(正确答案)C就业人数是时点数(正确答案)D失业率是结构相对数(正确答案)E就业人数和增加人数都是绝对数(正确答案)1.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试根据上述资料,要求:(1)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数列(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

(分值:10分)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企业今年计划产值比去年增长5%,实际计划完成108%,问今年产值比去年增长多少?(分值:5分)[计算题]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2001年高校招生及在校生资料如下:要求:(1)分别计算各类高校招生人数的动态相对数;(2)计算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招生人数比;(3)计算成人高校在校生数量占所有高校在校生数量的重。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有关资料如下表,试根据指标之间的关系计算:(分值:10分)[计算题][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报告单位是指负责报告调查内容拘单位。

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这要根据调查任务来确定。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大量观察法要求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时间。

因此,在统计调查中不宜频繁组织普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三位工人的工资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手工汇总已没有必要使用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