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与丹阅读的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含答案)

年级下册语文第 17 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选项填在括号内()。

A.陋室(lòu)B.德馨(xīng)C.调素琴(tiáo)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5.文学常识填空。

(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爱莲说》选自卷三,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家。

著有等。

6.课文理解填空。

(1)《陋室铭》紧紧扣住“”立意,以“”一句统领全篇,表达出陋室主人的节操和的情怀。

(2)《陋室铭》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的方法,将名山、灵水与“陋室”相提并论,强调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一句为全文之“睛”。

(3)《陋室铭》作者紧扣“惟吾德馨”对居室从、、三方面来描写,突出作者的美德。

7.根据《爱莲说》课文理解填空。

(1)作者从、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

(2)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它们是、、的化身,并借此再次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3)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和,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

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的细雨(______)的露珠(_______)的绿叶(______)的海洋(______)的外衣(______)的银梨2.照样写词语。

(1)大大小小(AABB):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2)扁圆扁圆(ABAB):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3)又大又甜(ABAC):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3.把写银梨特点的词语和句子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

4.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5.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

阅读题绿与丹

阅读题绿与丹

阅读题绿与丹
《绿与丹》是一首描述自然景色变化的诗歌。

诗中通过对春天和秋天的景色进行描绘,展示了生命在时间季节更替中的成长与变化。

在诗歌中,“绿”代表春天和生命的新生,而“丹”则代表秋天和生命的收获。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就像播种时的绿色一样。

随着夏季的到来,生命变得更加浓烈和深沉。

然而,当凉风起时,秋天降临,生命也从绿色逐渐走向了收获的红色。

“枫叶如丹”是诗歌中一个非常生动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而“绿与丹,打扮着天地,为人间,演化出五彩斑斓”则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丰富多彩和不断变化。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生命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新生到成熟,从希望到收获,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时刻,体验生命中的多彩多姿,同时也应该学会欣赏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绿与丹阅读及参考答案

绿与丹阅读及参考答案

绿与丹阅读及参考答案绿与丹阅读及参考答案绿与丹是一本备受推崇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吸引了众多读者。

本文将对绿与丹进行阅读和参考答案,以探讨其中的主题和意义。

首先,绿与丹的主题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描述主人公与自然的互动,作者传达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小说中,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而丹色则代表着破坏和死亡。

作者通过对这两种颜色的运用,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对其破坏的后果。

读者可以从中得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启示。

其次,绿与丹还涉及到人性的探索。

小说中的角色多样而丰富,他们展现了各种不同的人性。

有些人追求权力和财富,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另一些人则追求真理和善良,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改变世界。

通过对这些角色的描写,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读者可以从中思考人类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

此外,绿与丹还涉及到时间和记忆的议题。

小说中经常出现回忆和闪回的情节,这使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角色的过去和内心世界。

通过对时间的处理,作者展示了时间对人类的影响和改变。

同时,小说中也强调了记忆的重要性,人们通过回忆来寻找自己的身份和意义。

读者可以从中思考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珍惜和利用时间。

最后,绿与丹还涉及到艺术和创造力的主题。

在小说中,艺术被描述为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它能够改变人们的思维和情感。

通过对艺术家角色的描写,作者传达了艺术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读者可以从中思考艺术的力量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总之,绿与丹是一本充满深度和意义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其中的主题和意义的阅读和参考答案,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同时,读者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人与自然、人性、时间和记忆以及艺术的思考和启示。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路,激发对绿与丹的兴趣和探索。

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

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

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日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短文中(_____)一词概括了紫藤萝的特点。

2.写盛开的藤萝,观察顺序由______及______,所写景物由______到______,写出了花的“盛”。

3.“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只见深深浅浅的紫”,写出了紫藤萝花(______)。

4.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任选一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______)②“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______)③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含解析(1)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含解析(1)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含解析(1)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微藻一一可循环的“绿色油田”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豫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

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徽藻还能用于串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

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

今后,各地在建设“徵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徼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徽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试卷】四年级第三单元语文复习卷及答案

【试卷】四年级第三单元语文复习卷及答案

秀屿区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三)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一)按要求选择答案,把序号填在()里。

(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漫灭(miè) 绽放(zàn)涉水(shè)B、花穗..(shuī) 徜徉..(tǎng) 曝光(pù)C、胆怯..(què) 静寂(jì) 躲藏..(zàng)D、炫耀(xuàn) 交叉(chā) 尘垢(gòu)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金晖涂色流苏B、清响怀抱思潮C、朝霞清翠绣花D、温柔花瓣闲游3、下列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曝着/阳光/一开/一收B.哪一朵花/没有香C.鸟儿躲/到它的/巢里D.披了/一身/雪花4、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暖和的阳光疯狂地微笑B. 捕捉飞蛾躲避大雨C.猛烈的风雨新鲜的叶子D.倾斜地铺开坚定地回答5、给句子中的“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2分)①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 )②老师说:“学习没有捷径”( )A.狭窄的道路B.比喻达到目的的方法C.径直D.指直径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D、湍急的河流好似脱缰的野马,奔驰而过。

7、“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朗读这句话时应该带着()感情。

(2分)A、愧疚B、依恋C、欣喜D、自豪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课文《短诗三首》的主旨是: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B、《绿》的作者是艾青,绿是生命的颜色,也是生命的象征。

C、《白桦》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在天晴了的时候》全诗用比喻的手法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

2019-2020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素能精练: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素能精练: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水平测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人的感情世界。

朱自清调动艺术表现手段,将蓄积已久、不吐不快的情感诉诸文字,郁积之情得以畅释、转移。

在创作上,他热衷于自然。

他把自然人性化、人格化。

他能与自然交流对话,情趣盎然、物我两忘,达到“以我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

执着于山水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特征,唯有在那里,才能解脱名缰利锁,潇洒自在。

即便是表现“颇不宁静”,“荷”亦“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些描写既展示了作者运用比喻等技巧,也写出了作者在此境中的感受——静谧的荷塘边,勾起了作者对冰清玉洁、特立独行的品格的自我期待,特有的景、物、光、色、味的浸漫诱惑下,他的灵魂潜入到另一世界——那是一个由真与美组成的生机勃勃的、和谐纯净的世界;那里没有纷争,远离尘嚣,无物的困扰,无权的左右,那是朱先生苦苦追寻的“士”的家园。

朱自清在《你我》中讲:“我依着时光老人的引导,一步步去温寻已失的自己……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世界民’,这条路非走不可。

”为什么非要走这“忆之路”?因为现实“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暂时只有逃避一法”。

为何“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一个具有仁爱思想的“士”,当然是“不能或不愿参加”到屠杀者的行列。

他逃避法之一,便是“忆之路”,而忆的结果则是对自己的解剖:“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范畴终于只是范畴,此外也只能是廉价的新瓶装旧酒的伤感。

”社会形势的前逼后追、日常琐事塞实了他的心房,一颗“士”心几乎被吞没,精神家园濒于沦丧。

那么,神游荷塘,仿佛梦魂归家园,漂泊的“士”魂回到了心室,心灵复苏了。

这是陈酿的“旧酒”从死封的“新瓶”中潜溢出来,弥漫朱先生周身,熏香、微醉。

枫叶如丹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枫叶如丹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枫叶如丹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①春天,绿的世界。

秋天,丹的世界。

② 绿色是播种者和开拓者的颜色。

人们说这是希望、青春和生命。

这是一个明智的说法。

③到夏季,绿得更浓,更深,更密。

生命在充实,在丰富。

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在炽热和郁闷中成长,在暴风骤雨中经受考验。

④ 于是,凉爽的风吹起,一天结束时,秋天来了。

万山是红的,枫叶像丹。

落下的树木沙沙作响,赤城的红云升起。

丹是成熟、果实、收割机和新生命的颜色。

⑤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果。

⑥ 养育、出生、成长、挫折、成熟。

⑦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是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

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⑧ 今年5月,他访问了澳大利亚。

五月在南半球,是深秋。

草和树是金色的;这些树是金色的。

⑨一天,在新南威士州青山山谷一位陶瓷美术家r先生家作客,到时天色已晚,看不清周遭景色,仿佛是一座林中木屋。

次日清晨起床,整个青山全在静憩中。

走到院里,迎面是株枫树,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⑩ 我回到家里拿相机,一次又一次地试镜头。

我总觉得少了什么。

如果我是画家,我会画一幅华丽的油画,但我不是。

再看一眼枫树,它就像一个可怜的老人,在晨风中低着头,说不出话来。

这时,木屋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蹦了出来。

她是r先生的外孙女莉贝卡。

小莉贝卡见我凝视着枫树,就跑到树下,拾起两片红叶,来回地跳跃,哼着只有她自己懂的曲调。

第一缕日出落到山谷里,照耀在红枫叶和丽贝卡的金发上。

这时,我按下快门,留下了一张我很满意的照片,朋友们也很喜欢。

后来,一位澳大利亚朋友给这张照片起了个名字:秋天的生活。

也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

所以我记得20年前我去过南京的栖霞山。

栖霞和红叶也是金陵的一景。

虽然现在是10月下旬,枫叶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树枝,但红色没有光泽,看上去有点暗淡。

【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测评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测评试卷(附答案)

前的准备:洗碗、劈柴、剖鱼、宰羊……那被火苗舔着的大锅里不时飘出一阵阵
诱人的香味,吸引了许多顾客。河对岸急急地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 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zháo zhuó)鲜艳、步态轻盈。这原是一个纯商品
交流的小镇,虽然盛产蚕茧,但一根丝线一尺丝绸都要从外面购进。如今,他们
办起了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在前进。
二、看拼音,写词语。(10 分)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填到句子中。(11 分)
( )( )地阔 闪闪( )( ) ( )( )林立 车( )马( )
大街( )( ) ( )( )袅袅 依( )傍( ) 鸡犬( )( )
1.节日里,县城的大路上
,一片繁忙的景象!
2.夜空的繁星
的,似乎在眨眼睛,非常美丽。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题目,“村居”是词牌名。
B.《天窗》一文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他们丰富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三月桃花水》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3 分)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用加点词语造句)(3 分)
2.下列加点字与“接着节拍”中的“按”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按.电铃
B.按.兵不动
C.按.部就班
D.编者按.
3.下列依次填入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到水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 )着脚,( )着手,( )
着新泥,( )过溪流。
A.赤 拉 踏 涉
B.赤 携 踏 涉
C.光 携 踏 涉

(浙江杭州卷)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浙江杭州卷)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浙江杭州卷)语文·全解全析1.淅贮2.D【解析】1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注意“贮”的字形2.本题考查对词语理解、辨析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语境仔细辨析词语的意思,再确定具体的词汇。

题中“春雨”应和“润湿”搭配;“秋天”意味着“收获”;“雪花”与“覆盖”搭配更符合语境;“花环”则需要“编织”。

故选D。

3. D【解析】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同、结构要相称、节奏要相应、平仄要相谐、内容要相关。

因此,要选取与“五风十雨诚滋我”相对应的下联,要求前四字“五风十雨”是并列短语,排除A项;后三个字“诚滋我”是一个动宾结构,排除C项;“五风十雨”中含数字,下联也要与之对应,故排除B项;故选D。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独往湖心亭看雪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欲为圣明除弊事【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注意:钓、弊、。

5. 立夏小暑霜降【解析】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熟记。

该题主要考查对《二十四节气歌》的熟记。

①由“麦苗节节高”可知,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好时节,“平田整地栽稻苗”明确了这是可以种植稻秧的时节,由此是进入了夏季;因此,此处填写的是“立夏”;②由“进入三伏天”可知,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龙口夺食抢时间”表明了这个时节是面临梅汛和干旱的转折期,由此可知这个时节是小暑;③由“结冰又结霜”可知,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抓紧秋翻蓄好墒”表明冬麦此时需要浇好灌浆水,秋菜田间管理也需要加强,由此可知这个时节是霜降。

6.(1) 删除“近”或“多”。

(2) 示例:①陶渊明《饮酒》中的“菊”,清幽芳香,可浸润你悠然归隐的心灵。

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暖树”,向阳而生,可温暖你寂寞清冷的思绪。

【解析】(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第②句中“近四百多种植物”,“近”与“多”自相矛盾,应删除“近”或“多”。

2019版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提能(六)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提能(六)含解析

专题提能(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绿色+”把蓝天留住魏建国前天晚间的一场“及时风”吹散了笼罩北京106个小时的雾霾,重见蓝天的北京市民纷纷在网络上留言,希望把这份蓝留下来。

环保当然不能靠风吹,蓝天也不能单靠365天多少天达标来衡量。

要彻底遏制由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趋势,我们需要一场“绿色+”革命。

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民众,“绿色+”首先是一场观念革命。

未来应当将这一理念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绿色发展作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

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可以同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外交相结合,渗透到企业发展观、居民消费观和人民健康观中去,改变我们的生产、消费和生存的方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绿色+”定位到生产全过程中,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促进全程化绿色,形成一条真正的绿色生产线。

不少地方的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比较迷茫,转型缺门路,也不知道哪些产能该保留。

实际上产能是必要的,问题是怎么把落后产能转化为绿色产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部分。

“绿色+”理念可以给企业启示:以“绿色+”指导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就符合国家需要、未来需要、市场需要。

以“绿色+”理念生产出的产品,比低质、粗糙的传统产品更加对得上中国中产阶层的眼光和需求,也更能令国外市场的消费者满意。

以手机行业为例,2014年中国生产的手机产品出口1 154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出口量,中国手机品牌却始终无法代替苹果的龙头老大位置。

我认为中国的手机厂商应该提出“绿色+”手机的概念,在手机信号、电池辐射、健康使用和废弃手机处理等方面加强创新,以绿色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需要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起作用。

目前在钢铁行业,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亏损的“僵尸企业”不肯熄火,是京津冀等地区常遭遇雾霾的祸首。

想靠市场撵走这些“僵尸企业”,碳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已经被别国证明过的有效手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带答案

一、伟大的学者段玉裁(2021·河北中考)①一九八五年牡丹盛开时,我曾到许慎的家乡凭吊这位伟大的文字学家。

稻黄蟹肥、秋菊初绽的季节,又来到江苏金坛参加纪念清代朴学大师、《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的活动。

半年之内,随着众多学者来到这两位悬隔一千七百年、为同一部著作付出毕生精力、前后辉映的伟大学者的桑梓之地,寻觅他们的遗踪,想象其为人,这对于我这个许学、段学的崇拜者来说,是一生中的大幸,是永志于心的美好记忆。

②段玉裁的故乡人为他建造了纪念馆。

城南偏西,一泓清碧,名曰愚池,是清代一位学者为纪念自己幼年读书的贫困境遇而命名的。

愚者,大智若愚之愚、愚公移山之愚,非真愚也,意思是下愚劲苦读。

傍池畔西行,过曲桥,经愚亭——亭却是此次所建了——就可以看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纪念馆了。

几椽灰砖朱檐的仿清建筑,几枝茂盛的长青,几盆幽兰的盆景,石子甬道旁株株五针松,一切显得古朴而典雅。

身置其间,就会油然产生一种复杂交织的感觉:既肃穆又亲切,既深沉又开阔,既恬静又激动。

这或许是段玉裁治学精神的感召吧!在这里建造他的纪念馆,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从馆址的选择到环境的布置,可以看出金坛县人民经营的苦心和对这位乡贤的理解与崇敬。

③段玉裁出身寒微,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

从他记事的时候起,他父亲就长年在镇江(当时叫丹徒)、扬州一带教书,每年春节前带着一年所得的束脩——几十两银子,回到家里过年,春天一到,就又外出教学。

那区区几十两银子,就是全家三代七口人来年的全部生活费。

家里的食谱终年不变:早、晚喝大麦糊糊(现在的金坛人早已不知大麦糊糊为何物了);午餐则两天米粥,一天米饭。

及至他成人游学京师,收入也是时有时无。

他三十五岁时,曾向老师戴震借银四十两,直到八年后才得归还,其经济拮据之状可知。

他共做过几任知县,前后约有九年,四十七岁致仕回乡,直到八十一岁去世,始终与贫病相伴。

为了刻《说文解字注》,跟他齐名的学者王念孙曾资助他四十两银子,但他却挪作他用了,大概是不得已支付了日常开销吧。

【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出卷:金玲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2018.4.23一、积累与运用1. 音汉互写①殷.(______)红②憎.(______)恶③取dì(______)④jié(_______)问【答案】(1). ① yān (2). ②zēng(3). ③缔(4). ④诘2. 古诗文默写(1)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逢入京使》(2)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

韩愈《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双袖龙钟泪不干(2). 岑参(3). (2)万里赴戎机(4). (3)惟解漫天作雪飞(5). 晚春(6). (4)独坐幽篁里(7). (5)此夜曲中闻折柳,(8). 何人不起故园情(9). (6)朔气传金柝,(10). 寒光照铁衣【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中的“岑、戎、惟、篁、柳、柝”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

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及答案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及答案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整个夏天,可怜的拇指姑娘形单影只住在这个巨大的树林里。

她用草叶为自己编了一张小床,把它挂在一片大牛蒡(bànɡ)叶底下,好使得雨不致淋到她身上。

她从花里取出蜜来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每天早晨凝结在叶子上的露珠。

夏天和秋天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冬天——那又冷又长的冬天——来了。

那些为她唱着甜蜜的歌的鸟儿现在都飞走了。

树和花凋零了。

那片大的牛蒡叶——她一直是在它下面住着的——也卷起来了,只剩下一根枯黄的梗子。

她感到十分寒冷。

因为她的衣服都破了,而她的身体又是那么弱不禁风——可怜的拇指姑娘啊!她一定会冻死的。

雪也开始下降,每朵雪花落到她身上,就好像一个人把满铲子的雪块打到我们身上一样,因为我们高大,而她不过只有一寸长。

她只好把自己裹在一片干枯的叶子里,可是这并不温暖——她冻得发抖。

在她现在来到的这个树林的附近,有一块很大的麦田;不过田里的麦子早已经收割了。

冻结的地上只留下一些光赤的麦茬(chá)儿。

对她来说,在它们中间走过去,简直等于穿过一片广大的森林。

啊!她冻得发抖,抖得多厉害啊!最后她来到了一只田鼠的门口。

这就是一棵麦茬下面的一个小洞。

田鼠住在那里面,又温暖,又舒服。

她藏有整整一房间的麦子,她还有一间漂亮的厨房和一个饭厅。

可怜的拇指姑娘站在门口,像一个讨饭的穷苦女孩子。

她请求田鼠施舍一颗大麦粒给她,因为她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一丁点儿东西了。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形单影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弱不禁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取信息)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拇指姑娘用草叶编了一张床,而____________相当于她的房子。

拇指姑娘把______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故事写得生动感人的。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B 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B 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B 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评卷(B)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kuān kuògǔn dòng shàshíchéng shúpútao( ) ()()()()zhújiàn tián shàng xiūbǔdìzhèn ti ān é( ) ()()()()二、选字组词。

(6分)盼扮打( ) 期( ) ()演()望已久优犹()如()秀()美()豫不决坑抗泥()()害违()()击疫情三、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2 分)①山( )地裂②半( )半昧③锣( )喧天④( )耳欲聋⑤窃窃( )语⑥齐头并( ) ⑦水天相( ) ⑧风()浪吼1.上面的词语中,属于ABAC式的词语是(填序号),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3分)2.上面的词语中,表示私下里小声交谈的词语是(填序号),表示这种意思的四字词语还有、等。

(3分)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填序号)(2分)(1)这个瀑布气势雄壮,水声。

(2)台风刮过之后,江面上依旧,令人胆战心惊。

四、选择题。

(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稻穗(suì) 田埂(gēng) 昂首东望(áng)B.霸占(zhān) 镀上(duò) 浩浩荡荡(hào)C.怀抱(huái) 冬眠(mián) 横贯江面(guàn)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不干枯的)B. 清晨小树林里的空气特别新鲜。

(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C.这件事真新鲜! ([事物]出现不久)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街两旁矗立着高楼大厦。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一、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额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时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在文段中找出一组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2.草地为什么会随着晨昏变化而变换颜色?在文中用“”画出来。

3.文中连续两个感叹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童话王国——丹麦①丹麦是举世闻名的“童话王国”,面积约为4.3万平方千米,是北欧最小的国家,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至北海的出口处。

由于靠近海洋,丹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湿润温和,全年有雨。

②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麦最大的城市,人口约为77.5万。

这里最初是个渔村,到公元1 2世纪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城镇,1 443年成为丹麦首都,发展成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

这座城市有著名的哥本哈根大学,还有北欧最大的动物园以及植物园、国家博物馆、艺术画廊等。

以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为灵感创作的关人鱼铜像,是哥本哈根的代表性景点。

③欧登塞是丹麦的第三大城市,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1805年4月2日诞坐于此,他的故居现为丹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

此外,城市内还有建于14世纪的大教堂,吸引着无数游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枢纽:_______________(2)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与丹阅读的答案
绿与丹阅读的答案
春天,绿的世界;秋天,丹的天地。

绿,是播种的颜色,绿是()的颜色,又是()的颜色。

到了夏季,绿变得更浓更深。

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生命在炽热骤雨中争斗。

于是,凉风起,秋天到了。

枫叶如丹,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丹,是()的'颜色,丹是()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生命的颜色。

绿与丹,打扮着天地。

为人间,演化出五彩斑斓。

好词:炽热孕育
佳句: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生命在炽热骤雨中争斗。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炽热
A.zhì
B.chì
正确答案:B
2.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翕动
A.xī
B.hé
正确答案:A
3.对“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生命在炽热骤雨中争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界中到处充满生命。

B.生命的成长充满着艰辛和奋斗。

C.生命的价值在于运动。

D.生命中既有幸福,也有苦难。

正确答案:B
4.根据诗歌内容,依次在文中括号内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希望走向成熟收获成功
B.走向成熟希望成功收获
C.走向成熟成功希望收获
D.希望收获走向成熟成功
正确答案:A
5.本诗歌颂的是()。

A.绿与丹
B.生命
C.播种与收获
D.希望与成功
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