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5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
信息资源 狭义:指信息及其载体,即数据资源。 广义:是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连同其外围资源, 如网络资源、硬件软件资源等构成的完整的信息模 型。 信息资源库是整个电子政务的源头,是各部门 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的前提。
一、信息资源库的组成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库系统主要由数据中心、 交换中心和服务平台等组成。
(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资源库的基础,是各类信息采集、 加工和整合的平台。 1.元数据库 2 2.政务叙词表 3.信息分类、代码和指标体系 4.GIS平台 5.服务资源
(二)交换中心 这里的“交换”不是指通信层上的交换,而 是指应用层中面向语义、主题驱动的资源交换。 在电子政务环境中,交换中心是机构(部门) 间协同作业的基础空间。Biblioteka 典型结构的政府内部办公网络系统
安 全 扫 描 主交 换机 入 侵 检 测 服 务 病 毒 防 护
应 用 服 务 器
网管 工作 站
内部应用层 核心安全层 隔离 数据 网关 Web 服务器
… 领导 应用层 机密信 息子网

防火墙 路由器

政务内网的主要应用
●办公自动化 ●文档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多媒体应用 ●数据安全与保密 ●网络安全
(二)信息资源库建设应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网站服务 ●邮件服务 ●电话咨询服务 ●公共查询触摸屏 ●大屏幕 实例:深圳市“e便利站”(见下页)
深圳兴起“e城便利站”网络服务终端
在深圳,被称为“e城便利站”的网络终端服务器新近出现在火车站、机场、住 宅小区、写字楼、酒店、银行等公共场所。人们在触摸屏上指指点点,就能获得多种 公共信息和商业服务。 5月13日,记者在深圳火车站看到,几位刚下火车的旅客,在“e城便利站”的 屏幕上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了要去的地方。一点屏幕,一张线路示意图 和搭乘公交车车次的建议书就被打印了出来。他们拿着这张“路条”,走进了这座初 次相识的城市。 带着孩子的一对年轻夫妇,在自己所住小区的“e城便利站”上,刷卡拿到了 “野生动物园”的门票,还享受了折扣优惠。 一位打工妹在“e城便利站”给表姐订购了一篮水果,她边收起银行卡,边对同 伴说:“表姐对我挺好,她住的地方远,又不想打扰她,这样表达我的心意,挺好 的。” 在万佳深南路分店“e城便利站”,一对情侣在求职的页面上查询到了适合女方的工 作,他们珍惜地拿着打印出来的单子,牵手而去。 据不完全统计,“e城便利站”仅开设27天,单台总点击量已达5000余次。“五 一”期间,售出景点门票1200张,完成网上购物300单,查询交通的有几千人次。 深圳市目前已在市区内分散设置了100多台“e城便利站”,一年内将扩至1000 台左右,初步实现“e深圳”的目标,构筑起数量多、分布广、服务内容丰富、使用 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组建起一个覆盖全市的公共服务体系。 (胡谋 熊宗谊) 《人民日报》 (2001年05月14日第四版)

第2章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第2章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行政立法系统 信息传输系统 办公系统 省级社会经济辅助决策 省级政府网站建设
3、地市级电子政务

地市级电子政务主要包括面向企业和公众服务的地市级 电子政务和地市级政府管理两个方面。面向企业和公众 服务的地市级电子政务主要提供证照办理功能、咨询功 能、网上税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教育培训系统、社 会保险管理、全社会信用系统、城市数字化、城市公用 信息化。 不仅要实现和省级政府的文件、信息双向传输, 还要将从普通企业、公众收集来的各种信息及时汇总分 析,提供给省部级电子政务系统。建立地市级政府网站 提供地市范围各种资源查询,发布地市相关政策法规, 建立地市内、地市外政府网站导航。

电子政务的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各级部门通过门户网站与公众双向的信息交流,进行信息发布, 提供服务,接受社会舆论与公众监督。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确保政府内部办公业务网、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 三网信息能共享与传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2.2.5 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
图2-4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体系结构

政务外网功能

信息发布。 信息检索。


人员管理。
审批审报。
在线咨询。
网上招聘。
2.2.3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体系


电子政务的数据类型
政府决策信息 社会经济信息


社会文化信息
科学技术信息 自然地理信息 政府信息
2.2.3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体系

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内容
第2章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2.1 2.2 2.3 2.4 2.5 2.6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第2章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框架2.1基本概念根据第1章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主要包括信息的语义共享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因此,信息语义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所涉及的标准构成了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信息语义共享通过数据标准化过程来完成。

数据标准化过程包括业务建模规范化、数据规范化和业务文档格式规范化。

业务建模规范化是数据标准化的第一步。

数据标准化通过对现实业务流程分析,抽取出具有共性的业务模型和信息模型;然后根据业务模型和信息模型,提取数据元,形成数据元目录;最后根据数据元目录,设计出可在各业务信息系统间和各异构系统间交换和共享的、规范化的电子文档格式,实现各业务信息系统的语义互操作性。

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来实现。

而目录体系建立在信息资源的核心元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分类与标识基础上。

2.2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的建立依据标准体系是我国标准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一般含义为:由一定范围内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包括现有的、正在制定的和应着手制定的各类标准,是促进一定范围内的标准组成趋向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手段,通常用标准体系框架和明细表的方式来表达,由多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分体系构成。

按照我国关于标准体系的一般定义,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就要力图表达出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所需标准的类目和内容,确立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

而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必须建立在信息语义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所需标准的基础上。

因此,信息语义共享所需的业务建模标准、数据元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业务文档格式标准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所需的元数据标准等构成了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图1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语义共享以及相关支撑标准间的关系丛图1可以看出,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包括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语义共享两方面内容。

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

2.1.1 数据元 2.1.1 数据元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1部分:数据元规范和标准化框架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2 GB/T XXXX 2部分:数据元分类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3 GB/T XXXX 3部分:数据元的基本属性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4 GB/T XXXX 4部分:数据定义格式的规则和指南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5 GB/T XXXX 5部分:数据元命名和标识规则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6 GB/T XXXX 6部分:数据元的注册 7 GB/T 15191-1997 贸易数据元目录标准数据元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 8 GB/T 15635-1995 的复合数据元目录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 9 GB/T 15635.1-1999 的复合数据元目录 第1部分: 批式电 子数据交换复合数据元目录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 10 GB/T 15635.2-XXXX 的复合数据元目录 第2部分: 交互式 电子数据交换复合数据元目录 11 电子公文数据元目录 标准化工作导则 信息分类编码的编写 1 GB/T 7026-1986 规定 标准化工作导则 信息分类编码基本原 2 GB/T 7027-XXXX 则和方法 1 GB/T XXXX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第5章电子政务标准化

第5章电子政务标准化

2. 形成了多项国家电子政务标准草案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电子政务基础术语》;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3部分:显现》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4部分:办理》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5部分:交换》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6部分:归档》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7部分:安全》

GB/T 19667.2-2005《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 规范第2部分:公文体》; GB/Z 19669-2005《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 南》; GB/T 19581-2004《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 接口》。 GB/T 19487-2004《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 范》。

《电子政务数据元素第2部分:公共数据元素目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 码方案》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分布式应用间信息交换 技术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异构数据库接口规范》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使用管理规范》
4、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服 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 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 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 5、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基 础通信平台的标准,主要有基础通信平台工程建 设、网络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标准; 6、管理标准:包括为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 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和 信息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知识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知识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知识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应用逐渐成为当代政府改革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的高效运作和信息的安全传输,制定一套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具体阐述其相关知识。

2.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概念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是指基于特定的标准,对电子政务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统一。

2.1 标准化的定义和特点标准化是指将各种相关因素进行规范和统一,以达到一致性和可比性的要求。

标准化的特点主要包括统一性、可操作性、可衡量性和可复制性。

2.2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重要性电子政务标准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信息消费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政务标准化可以减少技术壁垒,降低技术成本,促进信息消费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电子政务标准化可以规范政府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交换流程,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保障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电子政务标准化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对个人隐私进行有效保护。

•促进政府间信息互联互通:电子政务标准化可以实现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

3.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基础框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基础框架主要包括:3.1 标准化法律法规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包括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技术标准是电子政务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信息系统安全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网络通信标准等。

3.3 数据标准数据标准是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格式标准、数据分类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等。

服务标准是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关键之一,包括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电子支付标准、电子证照标准等。

4.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关键技术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实施需要借助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包括:4.1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灵活、可扩展和安全的计算资源,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强大的支持。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体系一、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指政府采用信息与通信技术,以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透明度和质量,并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

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以确保电子政务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二、电子政务标准2.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组织制定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标准。

在电子政务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国际标准: - 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国际标准,用于确保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性。

- ISO/IEC 38500:ICT治理体系国际标准,用于指导电子政务项目的决策和实施。

- ISO 9001:质量管理系统国际标准,用于确保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

- ISO 20000:IT服务管理国际标准,用于规范电子政务服务的提供和管理。

2.2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相关机构制定的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

在中国,国家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负责制定和发布。

目前,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 - GB/T 20968:电子政务档案管理规范,用于指导电子政务档案的管理和归档。

- GB/Z 20971: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用于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

- GB/Z 20972:电子政务互联互通与信息集成技术标准,用于指导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集成。

三、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作用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1. 保障信息安全:通过应用合适的标准,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被非法篡改。

2. 促进互操作性: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系统能够实现互操作,方便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应用质量管理标准,确保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提升公民和企业的满意度。

“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指南

“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指南

“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指南一、总则(一)指导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重要工作部署,以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措施落地为目标,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优化政务服务供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解决影响企业办事创业的“难点”“痛点”“堵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推动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运用标准化原理、方法和技术,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约束自由裁量权,以标准化提升政府服务的集成化、高效化、便捷化、精准化、智慧化、普惠化水平,为建设全区及全国行政审批“一张网”、实现“一网通办”奠定坚实基础。

(二)编制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3号)2.《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3.《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 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6.《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关于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国办电政函〔2017〕50号)7.《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发改高技〔2017〕1272号)8.《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办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印发<加快推进落实《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高技〔2017〕1529号)9.《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1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厅字〔2018〕22号)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45号)1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7〕40号)1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梳理进驻自治区本级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相关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的通知》(内政办发〔2017〕101号)14.《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及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1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自治区本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窗口设置和进驻人员选派等工作的通知》(内政办发〔2018〕6号)(三)原则和目标1.建设原则(1)科学合理。

优化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基本路径

优化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基本路径

优化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基本路径一、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电子政务标准就是针对电子政务实施和应用的标准,它是以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为基础,经政府相关部门与代表厂商协商一致,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涉及面较广,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一个总体标准和五个分标准两个层次。

电子政务总体标准是关于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性标准,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基础性标准、总体规范及技术框架等,在整个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中具有全局性、指导性的地位。

总体标准相对来说概括性比较强,而且一旦确定以后,有相对比较长的稳定性。

电子政务的五个分标准分别是:(1)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是为电子政务提供基础通信平台的标准,它包括基础通信平台工程建设标准、网络服务商互联互通标准、网络安全标准等各个方面。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在国内网络服务市场垄断程序比较高、互联互通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

(2)应用支撑标准。

应用支撑标准是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标准,包括信息交换平台、电子公文交换、电子记录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库等方面的标准,是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中基本的组成部分。

应用支撑标准主要针对部门级的电子政务应用,在规范部门电子政务应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应用标准。

应用标准是为规范电子政务应用开发设计而制定的相关标准,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元及其代码、电子公文格式、流程控制等标准。

应用标准是为承担电子政务系统开发的软件厂商提供的,对规范系统开发,提高系统开发的兼容性和通用性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4)信息安全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是为电子政务实施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包括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数字证书格式等标准和规范。

信息安全标准对维护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障公众的隐私权,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5)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电子政务现行及在研标准体系表2020

电子政务现行及在研标准体系表2020
GB/T 33780.2-2017
15
政务软件设施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部分:操4第规范作系统
20132199-T-339
16
政务软件设施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部分:应规范第4用服务
20141558-T-339
17
政务软件设施
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
20190834-T-469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29
分类与编码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部分:服第规范1务分类与编码.
20132196-T-339
序号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名称
计划号/标准号
重点工作
3031
信息资源目录信息资源目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GB/T 21063.1-2007总1部分:体系第体框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部分:技GB/T 21063.2-2007体系第术要求
GB/T 33190-2016
电子文件
39
数据格式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1部分:公文结构
GB/T 33476.1-2016
电子文件
40
数据格式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2部分:显现.
GB/T33476.2-2016
电子文件
序号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名称
计划号/标准号
重点工作
414243
数据格式数据格式数据格式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3部GB/T 33476.3-2016分:实施指南文件技术电子证照GB/T 36905-2018要求电子文件存储与交换格式文书类流式20109996-T-339文档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nprd标准

nprd标准

nprd标准
NPRD标准是指国家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交换标准,是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息交换活动的重要基础标准。

NPRD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NPRD标准包括数据元、数据接口、数据交换等方面的标准,涉及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合同等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的信息交换活动。

NPRD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NPRD标准的宣传、培训和应用,提高各方对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交换活动的认识和参与度,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浅谈电子政务标准化

浅谈电子政务标准化
 ̄ -l , I NF OR MA T I O N T EC HNO LOG Y N . gg t
— —

浅谈 电子政 务 标 准化
◆ 张 文辉
摘 要 : 以 电 子政 务 为 核 心 的政 务 信 息 化 是 推 动 我 国 国 民经 济 建 设 信 息化
的 关键 ,电子政 务逐渐成 为政府 和职能部 门处理政务 事物一种 高效便捷 的方

原理 、方法与程序研究制定标准 ,确保标准科学合理 、
规 范有 效 ,又 要 立 足 于管 理 实 际 ,将 科 学 的方 法 与业 务
种设施 ,它与互联 网和应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它 的作用主要是在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整体框架 中起一个衔 接作用 ,为全部信息化应用 系统 的开发与建设做一个统
要 内容 ,是各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业务
协同、安全可靠运行 的前提条件 。
3 . 1建设 原则 。电子 政务 标准 体 系建设 应 以理论
化 、信 息化作为指导 ,遵循 以下 原则 :
( 1 )遵循 国家标准 。电子政务 标准体系建设要 以
的基础性 工作 。如果在建设过程中缺 少了政务信息标准 化 ,不同部门与不 同接入单位之间的信息系统就难 以很 好 地兼容 ,从 而导致各种数据 的传输 与共享受到很大 的 限制 ,影响整个 电子政务系统平稳 、高效的运行 ,最终
相关接 口进行 了统一 的规定 ,使得 系统整体的协 同工作
行适 当调整 ,同时要考虑与相关联 的其他部门信息系统
及有关标准的衔接 。
( 4)兼 顾 规 范 性 与实 用 性 。 既 要 严 格 按 照 通 行 的
能力大大增强 ,确保 了应用开发的一致性 ,为后期应用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到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总体框架的构成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

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

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涵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服务与应用系统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选择优先支持的政府业务,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服务体系电子政务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各种服务。

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

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政府通过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满足政府服务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在人口登记和管理、法人登记和管理、产品登记和管理、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许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

为满足政府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提供市场与经济运行、农业与农村、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监测与分析服务。

为满足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提供信息汇总、信息分析等服务。

为满足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财政事务管理、物资管理等信息服务。

第九章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PPT课件

第九章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PPT课件
第九章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标准概述
电子政务标准 发展现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基本要求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体系结构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化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总体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 标准
应用业务标准
安全标准
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的主要内容
电子政务标准概述
标准化 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是构成信息交换和互操作、信息 安全等技术起跑点; 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社会基础设施。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基本要求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体系结构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化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总体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 标准
应用业务标准
安全标准
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的主要内容
安全标准—3of 5
(8)抗抵赖机制
涵盖了安全技术抗抵赖、使用对称技术的机制、使用 非对称技术的机制。
(2)信息安全框架
涵盖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包括鉴别、 访问、机密、完整、安全、跟踪和告警框架,Internet协 议安全架构(基于VPN)。
(3)信息安全模型
涵盖开放系统互连高层安全模型、开放系统互连通用高 层安全、保护传送语法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形式表、信 息技术低层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模型等。
安全标准
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的主要内容
2)中国电子政务标准发展现状—1of 2
在标准化建设的研究方面,中国与国际同行业存在 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电子政务领域。
2002年1月,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 全面启动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1. 引言电子政务旨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政府的运行效率、改善政府服务、加强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互动。

在电子政务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标准的制定和遵守成为了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重要性,以及其基本架构和关键内容。

2.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重要性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是指一套针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和规范的体系架构。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促进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性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可以统一和规范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2.2 保障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包括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标准和规范,能够有效保护政府和公民、企业的信息安全。

这对于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至关重要。

2.3 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通过制定和遵守电子政务标准,政府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系统还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政务办理速度,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3.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基本架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基本架构包括了标准制定、标准化实施、标准推广等环节。

3.1 标准制定标准制定是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中的第一环节。

这一环节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家学者等参与,根据实践经验和发展需求,制定适用于电子政务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需要具备权威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后续的实施和推广工作。

3.2 标准化实施标准化实施是将制定好的标准应用到实际的电子政务项目中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系统开发、数据管理、安全控制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标准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进一步的优化。

标准推广是将标准在整个电子政务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宣传和培训,加强标准的普及和应用推广工作。

电子政务现行及在研标准体系表2020

电子政务现行及在研标准体系表2020
互联网+政务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64
业务系统
电子文件管理系 统建设指南
GB/T 31914-2015
电子文件
65
业务系统
党政机关电子公 文应用接口规范
GB/T 33478-2016
电子文件
66
业务系统
党政机关电子公 文系统建设规范
GB/T 33482-2016
电子文件
67
服务
服务基础
总体技术电子证 照架构
信息资源目 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 录部分:核第体系
3心数据
GB/T
21063.3-2007
政务数据开 放共享
33
信息资源目 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 录体系第4部分: 政务信息资源分 类
GB/T
21063.4-2007
政务数据开 放共享
34
信息资源目 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 录第体系6部分: 技术管理要求
GB/T
21063.6-2007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GB/T 33476.3-201件技术电子证照GE要求电子文件存储- 类流式20109996-T
格式规范第3部 )分:头方也指南文3/T 36905-2018与交换格式文书-339文档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44
数据格式
电子文件存储与 交换格式流式文 档应用编程接 口
20101511-T-469
GB/T
34981.2-2017
政务数据开 放共享
27
分类与编 码
机构编制统计及 实名制管理系统 数据3规范第部 分:数据字典
GB/T
34981.3-2017
政务数据开 放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服务和决策,以提高政府效率、服务水平和透明度的一种新型政务模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则是保障电子政务运行的基础和保证,下面我将对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安全标准和服务标准等
几个方面。

技术标准是指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网络通信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

数据标准是指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所需遵循的数据格式、数据交换、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以确保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

安全标准是指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安全管理、安全防护、安全监控等方面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政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服务标准是指政府在电子政务服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包括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

其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科学、合理、完善的。

首先,电子政务的标
准体系应当是科学的,即应当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标准和规范,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电子政务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

其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合理的,即应当符合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能够有效引导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

最后,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完善的,即应当包括全面、系统、连续的标准体系,能够全面覆盖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再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对于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电子
政务的标准体系有利于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能够规范和统一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标准,提高政府信息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其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有利于促进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能够规范和统一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最后,电子政
务的标准体系有利于保障政府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能够规范和统一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和数据安全保护标准,提高政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是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推动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的政府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