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全反射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三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三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三全反射教案
课题:全反射
教学目标:
1. 知道全反射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全反射的条件和规律。

3. 能够应用全反射解释物体在介质中的呈现。

教学重点:
全反射的定义和条件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全反射应用
教学准备:
投影仪、PPT、黑板、白板、水杯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个水杨杯在水中发生全反射的现象,引出全反射的概念,并提出全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15分钟)
1. 给出全反射的定义和原理,并引入全反射的条件。

2. 分析全反射的规律,解释全反射的发生原因。

3. 通过实验或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反射的概念和规律。

三、练习(15分钟)
1.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全反射的定义和条件。

2. 引导学生应用全反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拓展(10分钟)
1. 展示一些全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放映相关视频或图像,增加学生对全反射的理解和认识。

五、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全反射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习题和题目,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巩固和拓展。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掌握全反射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物理-全反射教案

高三物理-全反射教案

高三物理-全反射教案一、引入1. 制定听课目标:了解全反射的概念及实际应用。

2. 引入问题:夜晚的高速公路是如何照明的?二、知识点讲解1. 全反射的定义:指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一定值(临界角)时,光线将全部反射回来,不再继续穿透。

2. 临界角的定义: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当入射角为临界角时,光线沿界面反射方向传播,且折射角为90度,此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

3. 临界角的计算公式:sin θc= n2/n1 (n1>n2)4. 实际应用:光纤通信、显微镜、夜间行车灯等。

三、案例分析1. 光纤通信:光纤是一根支持光的传输的线缆,它可传输大量的数字或模拟信号,因其高速传输、大带宽、低损耗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

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经过光纤的全反射传输,可以减少能量的损失,从而实现高速、远距离传输的目的。

2. 显微镜:显微镜是通过放大物体的图像从而观察细小物质的仪器。

显微镜中采用的是高折射率材料制成的透镜,能够将光线折射能力增大,提高放大的效果。

而透镜与样品之间的空气界面则是在光线借助全反射的方式进入的。

3. 夜间行车灯:夜晚行车前照灯和雾灯的玻璃镜片是采用高强度、高耐磨损、高透光性的工程塑料材料制成,其面上对其他车辆具有“错误瞄准”效应。

采用全反射的设计,在前方散射一片同色光束,使驾驶员从远处就能看到道路,方向清晰,关键是此时车灯的照度符合标准化设计。

四、练习题1. 当一个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全反射发生的条件是什么?2. 计算下列情况下的临界角。

n1=1.52,n2=1.33。

3. 请举出至少两个实际应用中采用全反射的例子。

五、总结全反射是一种光在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之间发生反射现象的特殊情况。

通过对全反射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现象及其实际应用。

高中物理选修一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一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一全反射教案
1. 了解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
2. 掌握全反射的现象和原理;
3. 能够利用全反射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4. 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
2. 全反射的现象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
1. 能够准确描述全反射的现象;
2. 能够用全反射的原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透明长方形容器、水、激光笔;
教学资料:课件、课本、实验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入
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如钻石闪烁、昆虫的复眼、水中的鱼儿等,引起学生对全反射的好奇和兴趣。

2. 概念讲解
讲解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即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将完全反射。

3. 实验操作
利用透明长方形容器、水和激光笔进行全反射实验。

通过改变入射角度,观察光在容器内部的反射情况,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让学生自行计算临界角,并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和误差。

5. 现象解释
让学生利用全反射的原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昆虫的复眼能够看到360度的景象等。

6. 实践应用
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全反射的原理,设计一个可以实现光的传输和隔离的装置。

七、课堂总结
回顾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实践的意义。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提高物理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八、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习题;
2. 思考全反射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以上是高中物理选修一全反射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全反射实验教案设计

全反射实验教案设计

【引言】本文的主题是全反射实验教案的设计,全反射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机会,对于教师来说,它是一个促进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好机会。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全反射实验教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全反射实验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培养实验技能。

全反射实验是一项需要学生通过搭建实验装置、调整光路,实现对光的全反射现象进行观测和分析的实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经验,而全反射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经验。

2、培养思维能力。

全反射实验涉及到光的折射和反射,学生需要通过观测实验数据,分析规律和现象,同时,需要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验数据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全反射实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光的折射和反射。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光学知识,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同时需要了解全反射的定义和特点。

2、全反射现象。

学生需要搭建实验装置来观测全反射现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出全反射角和临界角的关系,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推导。

3、光导纤维。

学生需要了解光导纤维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加深对光导纤维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教学方法】全反射实验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讲授法。

教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光学知识和全反射实验的操作流程,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互动式实验。

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搭建,通过互动式实验形式,加强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实验技巧的掌握。

3、自主探究。

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全反射实验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口头报告。

学生需要通过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对实验的理解,同时,需要回答教师和同学的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反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全反射的概念及条件;
2. 掌握在不同介质边界处发生全反射时的现象和规律;
3. 能够应用全反射的原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全反射的概念、条件及规律;
难点:全反射的应用解析。

教学准备:
教学计算机、投影仪、课件、实验装置、实验材料等。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问题
老师通过提问引出全反射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概念解释
通过教师讲解和课件展示,介绍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并说明全反射的现象和规律。

Step 3:实验演示
教师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介质边界处的全反射现象,并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

Step 4:案例分析
教师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如光纤通信等,让学生应用全反射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Step 5: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就全反射的应用现象进行深入探讨,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Step 6:课堂练习
教师通过讲解例题、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Step 7: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澄清学生对全反射的理解,强调全反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Step 8: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醒学生做好思考题目。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了解全反射的概念、条件及规律,掌握全反射的应用。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2024年高中物理全反射优质教案

2024年高中物理全反射优质教案

2024年高中物理全反射优质教案高中物理全反射优质教案 1一、教材分析《全反射》是高中物理选修3—4的必修内容,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之后编写的,是反射和折射的交汇点。

本节就从光的折射入手,探讨了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以及相关应用。

全反射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光密介质、光疏介质的概念及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全反射条件;了解全反射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1)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过程,用准确的语言归纳全反射现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教育。

(2)感悟物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临界角的概念及全反射条件难点:全反射现象的应用四、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了物理一、二册的教材,已经逐步体会出教材的思想,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低,对物理现象和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和推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指导和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抽象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感性的'实验和视频,将演示实验与多媒体的模拟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

课堂上,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空间。

恰当的设疑,引导学生猜想,再通过演示和多媒体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学生既实现了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又体会到了“设疑————猜想————实验————分析————结论”的研究方法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结合学案预习本节内容。

高三物理下册《全反射》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下册《全反射》教案、教学设计
1.针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合理设计教学梯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全反射现象。
2.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克服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
3.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全反射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利用一个简单而直观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会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棱镜和一个装满水的鱼缸,将棱镜斜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当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会发生什么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光从水中射出时发生了全反射,从而引出全反射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3.通过全反射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光纤通信等领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
首先,我会解释全反射发生的条件:光线从高折射率介质射向低折射率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接着,我会详细讲解临界角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求解临界角。
此外,我还会介绍全反射的物理原理,如斯涅尔定律、反射与折射的关系等,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全反射现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全反射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需要分析以下问题: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全反射的概念及原理;2. 掌握全反射的条件和计算方法;3. 了解全反射在光学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光路板、信号发生器、导线、示波器、三棱镜、简易自制全反射实验装置等。

教学资料:PPT、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书。

三、教学流程:1. 引入新课引入光的全反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现象说明:给学生一个悬挂在空中,一根直的铁丝,利用一盏灯,灯光经过一定角度照在铁丝上,当改变灯的角度时,发现铁丝上呈现的光线长度不同,此时我们可以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铁丝上呈现不同的光线长度。

(2)实验说明:利用三棱镜,将一束光线在三棱镜内多次反射,最后出射时发现光线完全没有折射,这是为什么呢?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3)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光在反射时可能出现全反射?全反射的发生有哪些条件?2. 理论知识(1)全反射的定义:当光线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中,入射角大于一定的角度时,光线完全反射于介质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2)全反射的条件:折射角大于90度,即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3)全反射的计算公式:sin φc=n2/n1,其中,n1为光疏介质的折射率,n2为光密介质的折射率,φc为全反射的临界角。

3. 实验演示(1)通过展示实验表明全反射现象,可利用三棱镜或简易自制全反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

(2)通过实验,让学生运用全反射的条件和计算公式计算临界角。

4. 应用实际(1)介绍全反射在光学设计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和显示器结构等。

(2)让学生思考并讲解较深刻的例子来加深对全反射的理解,如梅欧森棱镜、菲涅尔双透镜等。

五、教学反馈在学生结束这节课时,可以组织一些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意愿。

同时还可以为下一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可以利用相关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光的全反射的印象。

高中物理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全反射教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中物理光学知识中的全反射为主题,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全反射的概念、产生条件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掌握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不再折射而是完全反射的现象,并能够运用全反射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例。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具有光的传播基本知识储备。

此外,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全反射作为光学中的一个难点,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激发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全反射的定义,掌握全反射发生的条件,即当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2)掌握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相关物理定律进行计算;(3)了解全反射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光纤通信、光学仪器等;(4)通过实验观察全反射现象,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5)能够运用全反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反射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相互交流、互补不足,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利用多媒体、实验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全反射现象,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全反射的原理;(4)通过案例分析、实际应用介绍,让学生了解全反射知识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2)通过探究全反射现象,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3)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物理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5)通过全反射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物理《全反射》教案

物理《全反射》教案

物理《全反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反射的定义、条件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光的折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全反射的定义: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将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 全反射的条件:a.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b.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3. 全反射的应用:光纤通信、潜望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全反射的定义、条件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在分析全反射过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全反射的原理。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全反射现象的认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全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光纤通信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全反射现象的兴趣。

2. 讲解全反射的定义、条件及应用。

3. 演示全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4. 引导学生运用光的折射定律分析全反射过程。

5. 分析全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潜望镜等。

6. 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课后作业,加深对全反射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探究全反射的原理。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如光纤传输、液面上的光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全反射现象。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举例说明全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全反射的定义和条件,让学生明确全反射的基本概念。

3. 演示全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验证全反射的原理。

4. 引导学生运用光的折射定律分析全反射过程,让学生理解全反射的物理本质。

5. 分析全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潜望镜等,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全反射》教学教案(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全反射》教学教案(1)

2.全反射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光疏介质、光密介质、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 2.[科学思维]理解全反射的条件,能计算有关问题和解释相关现象. 3.[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导纤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85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知识点.教材第85页“问题”提示:光线在气泡表面发生全反射的结果.水中的气泡是光疏介质,光经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发生全反射,有更多的光反射到人的眼睛中,光的能量大了,人就会感觉特别明亮.一、全反射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光疏介质光密介质定义折射率相对较小的介质折射率相对较大的介质传播速度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光疏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折射特点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1)全反射及临界角的概念①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会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②临界角:刚好发生全反射,即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字母C表示.(2)全反射的条件要发生全反射,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3)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光由介质射入空气(或真空)时,sin C=1n(公式).二、全反射的应用1.全反射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利用全反射改变光的方向.2.光导纤维:由折射率较大的内芯和折射率较小的外套组成,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大的介质是光密介质.(√)(2)光从密度大的介质射入密度小的介质时一定能发生全反射.(×)(3)全反射棱镜和平面镜都是根据全反射原理.(×)(4)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容量大.(√)2.(多选)已知水、水晶、玻璃和二硫化碳的折射率分别为1.33、1.55、1.60和1.63,如果光按以下几种方式传播,可能发生全反射的是()A.从玻璃射入水晶B.从水射入二硫化碳C.从玻璃射入水中D.从水晶射入水E.从玻璃射入二硫化碳ACD[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之一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大,故A、C、D正确.]3.华裔科学家高锟被誉为“光纤通信之父”.光纤通信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________,光传播时在内芯与________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解析]光纤内芯比外套折射率大,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答案]大外套全反射“思考与讨论”的答案提示:如图光由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中,若刚好发生全反射现象,由折射率定义及光路可逆知:n=sin θsin C=sin 90°sin C=1sin C所以sin C=1 n.光亮铁球在阳光下很刺眼(如图1).将光亮铁球夹在试管夹上,放在点燃蜡烛上熏黑(如图2).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放在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如图3).图1图2图3把试管夹从水中取出时,发现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再将其再放入水中时,出现的现象和前述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提示:被蜡烛熏黑的光亮铁球外表面附着一层未燃烧完全的碳蜡混和物,对水来说是不浸润的,当该球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在其外表面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空气膜,当有光线透过水照射到水和空气界面上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正对小球看过去会出现一些较暗的区域,这是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区域.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绝对的意义.例如:水晶(n=1.55)对玻璃(n=1.5)是光密介质,而对金刚石(n=2.42)来说,就是光疏介质.同一种介质到底是光疏介质还是光密介质,不是绝对的.光疏和光密是从介质的光学特性来说的,并不是它的密度大小.例如,酒精的密度比水小,但酒精和水相比酒精是光密介质.由v=cn可知:光在光密介质中传播速度比在光疏介质中要小.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由折射定律可知:n1sin θ1=n2sin θ2,n1v1=n2v2,由此可知:当光从光密介质传播到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从光疏介质传播到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在光疏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光在光密介质中传播的速度.2.对全反射的理解(1)全反射是光的折射的特殊现象,全反射现象还可以从能量变化角度加以理解.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发生了全反射.(2)全反射遵循的规律: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发生全反射时,仍然遵守反射定律,有关计算仍依据反射定律进行.【例1】如图所示,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B=60°.一束平行于AC边的光线自AB边的P点射入三棱镜,在AC边发生反射后从BC边的M点射出.若光线在P点的入射角和在M点的折射角相等.(1)求三棱镜的折射率;(2)在三棱镜的AC边是否有光线透出?写出分析过程.(不考虑多次反射)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和折射定律弄清在三个分界面的光路;(2)当光线射向三棱镜的AC边时是否发生全反射.[解析](1)光路如图所示,图中N点为光线在AC边发生反射的入射点.设光线在P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在M点的入射角为r′、折射角依题意得也为i,且i=60°①由折射定律得sin i=n sin r ②n sin r′=sin i ③由②③式得r=r′④OO′为过M点的法线,∠C为直角,OO′∥AC.由几何关系知∠MNC=r′由反射定律可知∠PNA=∠MNC ⑥联立④⑤⑥式得∠PNA=r ⑦由几何关系得r=30°⑧联立①②⑧式得n= 3. ⑨(2)设在N点的入射角为i″,由几何关系得i″=60°⑩此三棱镜的全反射临界角满足n sin θ=1 ⑪由⑨⑩⑪式得i″>θ此光线在N点发生全反射,三棱镜的AC边没有光线透出.[答案](1)3(2)三棱镜的AC边没有光线透出分析见解析求解全反射问题的思路1.求解全反射问题的步骤(1)确定光是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还是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2)若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则根据sin C=1n确定临界角,看是否发生全反射.(3)根据题设条件,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临界光路”.(4)运用几何关系、三角函数关系、反射定律等进行判断推理、运算及变换,从而进行动态分析或定量计算.2.求光线照射的范围时,关键是找出边界光线,如果发生全反射,刚好能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光线就是一条边界光线,而另一条光线可以通过分析找出.确定临界光线时,关键是确定光线在什么位置时入射角等于临界角.[跟进训练]1.(多选)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空气中,三条同一颜色、强度相同的光线均由空气射入玻璃砖,到达玻璃砖的圆心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三条光线中有一条在O点发生了全反射,那一定是aO光线B.若光线bO能发生全反射,那么光线cO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若光线bO能发生全反射,那么光线aO一定能发生全反射D.若光线aO恰能发生全反射,则光线bO的反射光线比光线cO的反射光线的亮度大ACD[三条入射光线沿着指向圆心的方向由空气射向玻璃砖,在圆周界面,它们的入射角为零,均不会偏折.在直径界面,光线aO的入射角最大,光线cO的入射角最小,它们都是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都有发生全反射的可能.如果只有一条光线发生了全反射,那一定是aO光线,因为它的入射角最大,所以A项对;若bO光线能发生全反射,说明它的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光线aO的入射角更大,所以,光线aO一定能发生全反射,光线cO的入射角可能大于临界角,也可能小于临界角,因此cO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所以C项对,B项错;若光线aO恰能发生全反射,光线bO 和cO都不能发生全反射,但bO的入射角更接近于临界角,所以光线bO的反射光线较光线cO的反射光线强,即bO的反射光线亮度较大,所以D项对.]全反射的应用中新网2004年3月16日电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15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北京时间10时30分),日本根室市职员谷口博之在北海道根室市海域的根室海峡上空,观测到了船悬于半空的海市蜃楼奇观,并将其拍摄下来.海市蜃楼怎样解释这种自然现象?提示:当大气比较平静且海面上的空气温差较大时,空气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远处的轮船反射的光线射向空中时,不断被折射,射向折射率较小的上一层的入射角越来越大,当光线的入射角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光线从高空返回折射率较小的下一层,当光线进入人眼后,人总认为光是从光的反向延长线的方向发射而来的,所以地面附近的观察者就可以看到虚像,并且虚像成像在远处的半空中,这就是海面上的“蜃景”.1.对全反射棱镜光学特性的两点说明(1)当光垂直于它的一个界面射入后,都会在其内部发生全反射,与平面镜相比,它的反射率很高.(2)反射时失真小,两种反射情况如图甲、乙所示.2.光导纤维的结构与应用实际用的光导纤维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只有几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使反射光的能量最强,实现远距离传送.因此,光信号能携带着声音、图像以及各种数字信号沿着光纤传输到很远的地方,实现光纤通信,其主要优点是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等.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的胃、肠等器官内部,如图所示.【例2】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它的折射率为n.光从它的一个端面射入,从另一端面射出所需的最长时间为多少?(设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解析]该题考查光导纤维的全反射及光速问题.由题中的已知条件可知,要使光线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然后从它的另一端全部射出,必须使光线在光导纤维中发生全反射现象.要使光线在光导纤维中经历的时间最长,就必须使光线的路径最长,即光对光导纤维的入射角最小,光导纤维的临界角为C=arcsin 1n.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路程为d=Lsin C=nL,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速度为v=cn,所需的最长时间为t max=nL c n =n2Lc.[答案]n2Lc对光导纤维折射率的要求设光导纤维的折射率为n,当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为θ1时,进入端面的折射光线传到侧面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如图所示,则有:sin C=1n,n=sin θ1sin θ2,C+θ2=90°,由以上各式可得:sin θ1=n2-1.由图可知:(1)当θ1增大时,θ2增大,而从纤维射向空气中光线的入射角θ减小.(2)当θ1=90°时,若θ=C,则所有进入纤维中的光线都能发生全反射,即有n=2,以上是光从纤维射向真空时得到的折射率.(3)由于光导纤维包有外套,外套的折射率比真空的折射率大,因此光导纤维折射率要比2大些.[跟进训练]2.空气中两条光线a和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为n=1.5的全反射玻璃棱镜.在框内画出两个棱镜的放置方式并作出光路图.[答案]1.物理观念:临界角、全反射的条件.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3.科学探究:探究全反射发生的条件.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是光密介质B.因为水的折射率小于酒精的折射率,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C.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D.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有可能不发生全反射BCD[因为水的折射率为1.33,酒精的折射率为1.36,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由v=cn可知,光在光密介质中的速度较小.]2.(多选)如图所示,ABCD是两面平行的透明玻璃,AB面和CD面平行,它们是玻璃和空气的界面,设为界面1和界面2.光线从界面1射入玻璃砖,再从界面2射出,回到空气中,如果改变光到达界面1时的入射角,则()A.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1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B.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2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C.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2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D.光线穿过玻璃砖后传播方向不变,只发生侧移CD[在界面1,光由空气进入玻璃砖,是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管入射角多大,都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在界面2,光由玻璃砖进入空气,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由于界面1和界面2平行,光由界面1进入玻璃后再到达界面2,在界面2上的入射角等于在界面1上的折射角,因此入射角总是小于临界角,也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3.(多选)光从介质1通过两种介质的交界面进入介质2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光在介质1中的传播速度较大B.光在介质2中的传播速度较大C.光从介质1射向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D.光从介质2射向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ACD[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的光路如题图,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即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所以光线在介质1中传播速度较大,A对,B错;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可能发生全反射即从介质2到介质1,CD 对.]4.(多选)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全反射造成的是()A.露珠在阳光下格外明亮B.直棒斜插入水中时,呈现弯折现象C.海市蜃楼D.在炎热夏天的柏油马路上,远处的路面显得格外明亮ACD5.[思维拓展]情境:在自行车的后挡泥板上,常常安装着一个“尾灯”.其实它不是灯,它是由一种透明的塑料制成的,其截面如图所示.夜间,从自行车后方射来的汽车灯光照在“尾灯”上时,“尾灯”就变得十分明亮,以便引起汽车司机的注意.问题:(1)尾灯为什么做成如图所示截面而不是平面?(2)夜间“尾灯”变得十分明亮利用了什么原理?[提示](1)用全反射棱镜代替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全反射原理.。

高三物理教案 全反射9篇

高三物理教案 全反射9篇

高三物理教案全反射9篇全反射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理解光的现象,掌握发生的条件.2、理解临界角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公式确定光从介质射入真空(空气)时的临界角.能力目标能判断是否发生,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能运用的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了解光的在光导纤维上的应用.情感目标1、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现象进行充分的认识,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2、了解我国光纤技术的进展以及光导纤维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和科学态度.教学建议1、初中没有学过,它对学生是一种新现象.建议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现象,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发生.2、现象是生活中常遇到的,要让学生认识并掌握现象产生的条件:一是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先疏介质,二是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光密”和“光疏”的概念,要知道“密”和“疏”是相对而言的,并且要注意不要把其与介质的密度混同起来.3、要让学生正确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这就要做好演示实验,要让学生看到:①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趋近于90°,再增大入射角,光密介质中的折射光消失.②随着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的亮度不断增强,折射光的亮度不断减弱,当折射光消失时,反射光最强.4、要让学生会用的知识对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建议介绍一下光导纤维可以将市场出售的纤维饰品让学生看一下以得到感性认识,加深理解.讲过之后,建议小结一下,说明光射到透明介质界面上时,一般来说,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只有发生时没有折射光线.'教学设计示例(-)引入新课通过光的折射实验演示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然后由光的可逆性推断可能发生的现象,并用实验证实现象.(二)教学过程1、做好演示实验:光的折射和光的实验.2、带领学生分析发生的条件: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会发生,而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先达到90°,就发生了现象.入射角必须大于一定的角度:临界角强调::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光线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A、产生的条件:①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者等于临界角.B、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发生了.C、当光由光密介质射火光疏介质时,应先判断会不会发生.为此应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光路,然后再根据折射定律或反射定律进行定量计算或动态分析.3、棱镜:通常指截面是三角形的三棱镜.探究活动(一)1. 利用光的的有关知识自制光导纤维.2.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光纤的发展和过程.(二)实验研究:题目:“海市蜃楼”实验模拟内容:本实验的关键在于配置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做法如下:先在玻璃缸析出时为止,这样就配置了浓度很高的蔗糖溶液,再在蔗糖溶液上面缓慢加入清水,加入清水时要注意不能让溶液与清水混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全反射的定义和条件;2. 了解全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掌握全反射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 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2. 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3. 计算全反射的临界角。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全反射的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入全反射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全反射的定义和条件(10分钟)1. 定义: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完全被反射在光密介质内部,不再折射出来,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2. 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三、讲解全反射的应用(10分钟)1. 光纤通信:光纤内部采用全反射的原理,可以传输光信号,实现远距离的通信。

2. 医学成像:通过光纤和内窥镜等设备,可以在医学影像学中实现内部器官的成像。

四、实例分析(10分钟)通过实例分析光线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全反射的条件和计算方法。

五、练习和讨论(10分钟)1. 要求学生计算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空气的临界角;2. 让学生讨论并分享全反射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六、总结(5分钟)对全反射的定义、条件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强调全反射在光学领域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全反射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写一份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反射的概念和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全反射是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将完全被反射回原介质,不再折射出去的现象。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全反射的原理、条件和应用,并提供一些相关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全反射的原理在光传播的过程中,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的入射角越大,光线将越容易被折射,直到达到一定的入射角。

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光线将完全沿着界面表面发生反射,不再折射出去。

2. 全反射的条件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临界角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当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时,部分光线将根据折射定律发生折射;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光线将全部发生全反射。

3. 全反射的应用全反射广泛应用在光纤通信、光导纤维、显微镜和望远镜等领域。

通过在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之间建立界面,可以实现光线的传输和集中。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全反射的原理,将信号通过光纤的反射传输。

4. 实验一:光的全反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全反射现象,了解全反射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材料:玻璃块、直尺、激光笔。

实验步骤:a) 将玻璃块平放在桌面上;b) 在光疏介质(空气)一侧的玻璃块表面射入激光笔,调整角度使光线射入光密介质(玻璃块);c) 观察光线在玻璃块内部发生全反射的现象。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到,光线在光密介质(玻璃块)内部发生全反射现象。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空气)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将全部发生全反射,并留在光密介质内部。

5. 实验二:光纤通信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理解光纤通信原理。

实验材料:光纤、光源、接收器、光功率计。

实验步骤:a) 将光纤连接到光源和接收器之间;b) 调整光源的强度,使光线射入光纤的一端;c) 利用光功率计测量光纤输出端的光功率。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到,光线从光源通过光纤传输到输出端时,光纤内部发生了全反射。

物理《全反射》教案

物理《全反射》教案

物理《全反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反射的定义和条件。

2. 让学生掌握全反射的实验现象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全反射的定义和条件2. 全反射的实验现象3. 全反射的应用4.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5. 科学思维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全反射的定义和条件2. 全反射的实验现象和应用3.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反射的定义、条件和实验现象。

2. 实验法:进行全反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全反射的应用和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4. 提问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光纤通信,引出全反射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全反射的定义、条件和实验现象。

3. 实验:进行全反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全反射的应用和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法了解学生对全反射概念、条件和实验现象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全反射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章节,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 实验器材:如光具座、激光笔、透明介质等,用于进行全反射实验。

3. 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示全反射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全反射的定义、条件和实验现象。

2. 第3-4课时:进行全反射实验,引导学生探讨全反射的应用。

3. 第5-6课时: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全反射知识的掌握情况。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全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液面测量等。

2. 介绍全反射的相关研究进展,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探讨全反射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

4.2全反射教案

4.2全反射教案

4.2全反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知道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的概念,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

科学思维∶利用全反射的知识能够画相应的光路图和计算。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全反射现象,能解释生活中的全反射现象。

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及光纤技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影响,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反射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全反射及其发生的条件和相关的计算问题,以及画好光路图。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由日常现象引入水中的气泡看上去特别明亮,这是为什么呢?二、新课教学(一)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光疏介质:两种介质中,折射率相对较小的介质。

光密介质:两种介质中,折射率相对较大的介质。

1.相对性2.大小比较θ疏>θ密(二)全反射1.实验演示:观察全反射现象按要求观察实验现象:播放动图展示该过程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光密介质的现象。

临界角(C):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等于90度时的入射角。

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②就是入射角要足够大临界角(C )的计算: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可以列出方程 C 90n 21sin sin sin sin ︒==θθ 变形就得到了临界角c 的计算公式为n1C =sin 从这个关系式可以看出,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小。

解释课前引入的问题。

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就是因为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课本例题在潜水员看来,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个倒立的圆锥里,为什么?这个圆锥的顶角是多大?分析:按光线可逆理解题意,顶角等于2C解: 由公式n1C =sin 和水的折射 n =1.33,可求得临界角︒=8.48C设圆锥的顶角为a ,则有a = 2C = 97.6°即圆锥的顶角为 97.6°。

(三)应用1.全反射棱镜利用全反射原理,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比平面镜好。

高中物理全反射小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全反射小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全反射小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发生条件和特点;
2. 掌握全反射的原理和规律;
3. 观察并实验验证全反射的发生。

【实验器材】:
1. 粗直尺;
2. 透明玻璃板(可替换为水平界面);
3. 水;
4. 光源。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板平放在桌面上;
2. 用粗直尺将一束光束射向玻璃板的一侧;
3. 观察光线在透明玻璃板内的传播情况;
4. 改变入射角度观察,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全反射现象;
5. 测量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并计算全反射临界角。

【实验数据记录】:
| 入射角度(度) | 反射角度(度) |
|--------------|-------------|
| | |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记录,绘制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的图表,并通过计算得到全反射的临界角。

分析全反射条件的发生。

【实验讨论】:
1.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 全反射的临界角是多少?
3. 在实际生活中,全反射现象有哪些应用?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小心,避免造成光源照射到眼睛内;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器材。

【延伸实验】:
1. 在水中进行全反射实验;
2. 制作一个全反射光纤。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全反射的现象和原理,同时也学习到了全反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加利用所学知识,探索更多的物理现象。

高中物理全反射优质教案

高中物理全反射优质教案

高中物理全反射优质教案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全反射的概念、条件和应用,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什么是全反射、全反射的条件、全反射的应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本课主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曾经观察到过什么能够反射光线的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全反射?全反射的条件是什么?
二、讲解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15分钟)
1. 讲解全反射:全反射是指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完全被反射的现象。

2. 讲解全反射的条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全反射才会发生。

三、讲解全反射的应用(15分钟)
1. 讲解全反射的应用:全反射在光纤通信和显微镜中有广泛的应用。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应用全反射的实际意义。

四、概念检测(10分钟)
1. 提问: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全反射?
2. 让学生进行回答和讨论。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1. 练习一:如果一个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30°,求此时的临界角是多少度?
2. 练习二:如果一个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45°,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总结全反射的概念、条件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全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拓展活动:让学生自行探究全反射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进行分享。

反馈评价: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全反射概念的掌握情况,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进行及时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案-全反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掌握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2、理解临界角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公式确定光从介质射入真空(空气)时的临界角.
能力目标
能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
能运用全反射的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了解光的全反射在光导纤维上的应用.
情感目标
1、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现象进行充分的认识,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
2、了解我国光纤技术的进展以及光导纤维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和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初中没有学过全反射,它对学生是一种新现象.建议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全反射现象,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全反射.
2、全反射现象是生活中常遇到的,要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全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一是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先疏介质,二是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光密”和“光疏”的概念,要知道“密”和“疏”是相对而言的,并且要注意不要把其与介质的密度混同起来.
3、要让学生正确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这就要做好演示实验,要让学生看到:
①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趋近于90°,再增大入射角,光密介质中的折射光消失.
②随着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的亮度不断增强,折射光的亮度不断减弱,当折射光消失时,反射光最强.
4、要让学生会用全反射的知识对一些生活中的全反射现象进行分析.建议介绍一下光导纤维可以将市场出售的纤维饰品让学生看一下以得到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讲过全反射之后,建议小结一下,说明光射到透明介质界面上时,一般来说,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只有发生全反射时没有折射光线.
示例
全反射
(-)引入新课
通过光的折射实验演示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然后由光的可逆性推断可能发生的现象,并用实验证实全反射现象.
(二)教学过程
1、做好演示实验:光的折射和光的全反射实验.
2、带领学生分析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会发生全反射,而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先达到9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入射角必须大于一定的角度:临界角
强调:
全反射: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光线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全反射.
A、产生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者等于临界角.
B、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发生了全反射.
C、当光由光密介质射火光疏介质时,应先判断会不会发生全反射.为此应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光路,然后再根据折射定律或反射定
律进行定量计算或动态分析.
3、棱镜:通常指截面是三角形的三棱镜.
探究活动
(一)
1. 利用光的全反射的有关知识自制光导纤维.
2.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光纤的发展和过程.
(二)
实验研究:
题目:“海市蜃楼”实验模拟
内容:本实验的关键在于配置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做法如下:先在玻璃缸析出时为止,这样就配置了浓度很高的蔗糖溶液,再在蔗糖溶液上面缓慢加入清水,加入清水时要注意不能让溶液与清水混合。

过1~2天后,由于蔗糖分子内扩散,在玻璃缸中就形成了密度分布布均匀的蔗糖溶液,当光在其中传播时,可清晰的看到溶液中弯曲的光路,如图所示。

建议:配置溶液工作应提前1~2天完成,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