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陶瓷材料检验标准国标
国家陶瓷质量标准

国家陶瓷质量标准一、陶瓷材料性能要求1. 陶瓷材料应具有高纯度,无明显杂质和缺陷,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陶瓷材料应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热稳定性、耐腐蚀性、耐磨损性等,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3. 陶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陶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以便于进行切割、研磨、抛光等加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陶瓷制品外观质量要求1. 陶瓷制品的外观应无明显缺陷和损伤,如裂纹、气孔、缩孔等,以保证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2. 陶瓷制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起伏和凸起,以便于清洁和使用。
3. 陶瓷制品的色彩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色彩鲜艳、图案清晰,以保证产品的装饰效果。
三、陶瓷制品尺寸偏差要求1. 陶瓷制品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装配和使用要求。
2. 陶瓷制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四、陶瓷制品表面质量要求1. 陶瓷制品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划痕、斑点、气泡等缺陷,以保证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2. 陶瓷制品的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涂层、镀膜等,以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效果。
五、陶瓷制品耐压性能要求1. 陶瓷制品应具有足够的耐压性能,能承受一定压力下的使用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陶瓷制品的耐压性能测试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评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六、陶瓷制品耐冲击性能要求1. 陶瓷制品应具有足够的耐冲击性能,能承受一定冲击力下的使用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陶瓷制品的耐冲击性能测试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评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七、陶瓷制品耐磨损性能要求1. 陶瓷制品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损性能,能承受一定摩擦力下的使用要求,以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2. 陶瓷制品的耐磨损性能测试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评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陶瓷外观质量检测标准

陶瓷外观质量检测标准
陶瓷外观质量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表面质量:陶瓷表面应光滑、无气泡、无杂质,色泽均匀。
同时,应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纹、缺损、色差等缺陷。
2. 尺寸精度:陶瓷的尺寸精度应符合要求,不能有过多的偏差。
可以用卡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3. 形状精度:陶瓷的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不能有过多的变形。
可以用模板或塞规进行比对。
4. 透光性:对于一些需要透光的陶瓷,如灯罩、玻璃杯等,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检查时应将产品置于光源前,观察其透光效果。
5. 气孔率:陶瓷的气孔率应符合要求,不能有过多的气孔。
可以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测。
6. 热稳定性:对于高温使用的陶瓷,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承受一定范围内的温差变化。
可以将其置于高温或低温环境中进行测试。
7. 化学稳定性:陶瓷应能抵抗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保持稳定性。
可以将其置于相关化学物质中进行测试。
8. 机械性能:陶瓷应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如硬度、抗冲击性、耐磨性等。
可以进行相关试验进行检测。
总的来说,陶瓷外观质量检测标准是为了确保陶瓷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形状精度、透光性、气孔率、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到机械性能等方面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
99氧化铝陶瓷检测国标

99氧化铝陶瓷检测国标99氧化铝陶瓷是一种高性能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高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化工等领域。
为了保证99氧化铝陶瓷的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测标准,以下是99氧化铝陶瓷检测国标的相关内容。
1. 检测方法99氧化铝陶瓷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结构分析等。
其中,物理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测试、密度测试、抗弯强度测试等;化学成分分析主要是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仪器进行分析;微观结构分析则是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仪器进行观察。
2. 检测标准国家对99氧化铝陶瓷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成分:国家规定99氧化铝陶瓷的氧化铝含量应不低于99%,同时还要检测其他杂质元素的含量。
(2)物理性能:国家规定99氧化铝陶瓷的硬度应不低于9.0,密度应不低于3.85g/cm³,抗弯强度应不低于300MPa。
(3)微观结构:国家规定99氧化铝陶瓷的晶粒尺寸应不大于5μm,同时还要检测材料中是否存在气孔、裂纹等缺陷。
3. 检测流程99氧化铝陶瓷的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检测的99氧化铝陶瓷样品进行切割、打磨等处理,制备成符合检测要求的样品。
(2)化学成分分析: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仪器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3)物理性能测试:采用硬度计、密度计、抗弯强度测试机等仪器对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
(4)微观结构分析: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仪器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
4. 检测结果根据国家制定的检测标准,对99氧化铝陶瓷进行检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
如果样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观结构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则该样品可以被认定为合格品;如果存在不符合要求的指标,则该样品被认定为不合格品。
总之,99氧化铝陶瓷检测国标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证99氧化铝陶瓷的质量和性能,促进99氧化铝陶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陶瓷原材料检验标准

4粒度
1.铅、镉不能超标
水玻璃
1.通常为无色,略带浅蓝色的透明或半透明 玻璃状或颗粒状,生产用的是粘稠液体
2.浓度为42-45°
1.SO2》24.6%
2.Na2O>7.0%
3.Fe w0.02%
碳酸钡
1.为白色粉末状,有毒,几乎不溶于水
2.经1160°烧成为白色粉末,稍有结块
3.含水率w3%
0.092%
Na2O>0.83%
银子岗白泥
1.为灰白色块状
2.经1170°烧成烧结现象,呈灰白色或浅黄 色块状
3.块度w 200mm
4.含水率w12%
1.SiO2>57.6%
2.Al2O3>26.53%
3.Fe2O3>1.36%
4.CaO>0.91%、MgO>1.48%、K2O>
3.36%
Na2O>0.34%
2.AI2O3 >15%
3.Fe2O3+TiO2w 0.5%
4.Na2O>17%
5.MgOc 0.1%
黄紫砂
1.颜色为黄绿色,含少量铁质物质
2.经1170°烧成后呈红色或褐红色,已完全 瓷化
3块度w 200mm
4.含水率w12%
1.SiO2>58.44%
2.Al2O3>16.76%
3.Fe2O3w 11.5%
3.石央砂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无明显 云母和杂质
4.经1170°烧成无烧结现象,颜色为白色或 浅黄色
5.含水率w3%
石膏粉
1.颜色白无杂质结块
2.搅拌时间2-3分钟,初凝时间6-8分钟, 终凝时间8-15分钟
陶瓷件检验标准

陶瓷件检验标准1. 引言本标准旨在规定陶瓷件的检验要求,确保其品质和安全性。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陶瓷件的质量检验。
2. 检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下陶瓷件的检验:- 陶瓷制餐具- 陶瓷装饰品- 陶瓷建材- 其他陶瓷制品3. 检验要求陶瓷件的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1. 外观检验- 确保陶瓷件表面无明显划痕、凹陷或裂纹- 检查陶瓷件的颜色、光泽和图案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陶瓷件的标识和包装是否完好2. 尺寸检验- 根据陶瓷件的设计规格,测量陶瓷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厚度- 检查陶瓷件的几何形状是否符合要求3. 物理性能检验- 对陶瓷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确保其能承受正常使用的力量- 对陶瓷件进行抗冲击性测试,模拟常见使用情况下的碰撞、摔落等情况- 对陶瓷件进行耐磨性测试,确保其表面不易磨损4. 化学性能检验-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测试陶瓷件中的重金属、有害物质等化学成分含量- 检查陶瓷件是否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标准5. 其他检验- 根据陶瓷件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检验,如温度耐受性、紫外线稳定性等4. 检验方法陶瓷件的检验应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具体的检验方法可参考相关标准或专业测试方法。
5. 检验记录和报告对于每个检验项目,应当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并及时编制详细的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陶瓷件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评定标准等内容。
6. 报废处理和追溯如果陶瓷件在检验中被判定为不合格,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避免其进入市场流通。
同时,需要确保对不合格陶瓷件的追溯能力,以便进行进一步处理和改进。
7.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陶瓷件检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检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为陶瓷件检验标准的内容要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并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
陶瓷国标和ISO标准

No 名称国标编号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GB/T 3810.1-2016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GB/T 3810.2-2016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GB/T 3810.3-2016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GB/T 3810.4-2016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GB/T 3810.5-2016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GB/T 3810.6-2016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GB/T 3810.7-2016第8部分线性热膨胀的测定GB/T 3810.8-2016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GB/T 3810.9-2016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GB/T 3810.10-2016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GB/T 3810.11-2016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GB/T 3810.12-2016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GB/T 3810.13-2016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GB/T 3810.14-2016第15部分有釉砖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GB/T 3810.15-2016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GB/T 3810.16-20162陶瓷砖--GB/T 4100-2015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部分陶瓷砖试验方法1引用ISO标准号内容差异ISO 10545-1:2014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对光泽度的抽样和接收条件,增加了对边长不小于600mm ISO 10545-2:1995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交换了6.1.2和6.1.3的中心弯曲度与边弯曲度的定义,增加了“抛痕ISO 10545-3:1995名称修改ISO 10545-4:2014ISO引用文件:ISO 13006:2002,MOD陶瓷砖(同GB/T 4100-2015),ISO 48:1994 硫化橡ISO 10545-5:1996图A.1中“内径φ0”用“内径φ30”代替。
ISO 10545-6:2010ISO引用文件:ISO 8486-1:1996 固结磨具用磨料 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 第1部分:粗磨ISO 10545-7:1996ISO引用文件:ISO 8486-1:1996 固结磨具用磨料 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 第1部分:粗磨ISO 10545-8:2014名称修改ISO 10545-9:2013ISO引用文件:ISO 10545-3:1995,IDT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3部分 吸水率、显气孔率、表ISO 10545-10:1995名称修改ISO 10545-11:1994名称修改ISO 10545-12:1995技术勘误:4.2中“小于0.01%”用“小于0.1%”代替;5.1中“(60±2.6)kPa”用“(ISO 10545-13:1995名称修改ISO 10545-14:1995技术勘误:5.1.4.1中的“盐酸,3+97(V/V)”用“体积分数为0.03的盐酸溶液,由浓盐ISO 10545-15:1995ISO引用文件:ISO 3696:1987,MOD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同GB/T 6682-2008 ISO 10545-16:2010名称修改ISO 13006:2012增加了7.1、7.2、7.3三条(厚度要求薄型化);增加附录M,统一了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无边长不小于600mm砖的样本量的规定,要求样本量至少10块,且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
陶瓷国家标准

铝合金型材标准铝合金型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因此在建筑、交通工具、家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铝合金型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型材的相关标准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材料。
首先,铝合金型材的标准主要包括材料标准、制造标准、检验标准和使用标准。
材料标准主要规定了铝合金型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加工工艺要求,以保证其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制造标准则规定了铝合金型材的生产工艺、尺寸公差、表面质量等要求,确保其生产过程和成品质量符合标准。
检验标准包括了对铝合金型材进行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标准,以保证其质量可控可靠。
使用标准则规定了铝合金型材在不同领域的使用要求和限制,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应用。
其次,铝合金型材的标准制定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铝合金型材生产和使用。
行业标准是由相关行业标准化组织或协会制定和发布的,适用于特定行业领域内的铝合金型材生产和使用。
企业标准是由企业自行制定的,适用于企业内部的铝合金型材生产和使用,通常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
再次,铝合金型材的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了材料、尺寸、表面质量、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加工工艺、检验方法、使用要求等方面。
其中,材料标准要求铝合金型材的材料应符合特定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要求,以保证其材料质量。
尺寸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型材的外形尺寸、公差范围和长度要求,以确保其尺寸精度和一致性。
表面质量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型材的表面处理要求和缺陷限制,以保证其表面质量和外观效果。
力学性能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型材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展率等力学性能指标,以确保其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化学成分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型材的化学成分范围和要求,以保证其化学成分符合要求。
加工工艺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型材的加工工艺流程和要求,以确保其加工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陶瓷原材料检验标准

原材料检验标准检验项目物理检验标准1.产品状态为块状和粉状2.外观无杂质,无铁质污染,外观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3.经1170°烧成无烧结现象,有轻微的收缩,颜色为白色或白色块状4.含水率≤2%1.产品状态为粒状和粉状,块石英和石英砂2.快状石英为白色或乳白色,透明或半透明,无严重铁质污染3.石英砂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无明显云母和杂质4.经1170°烧成无烧结现象,颜色为白色或浅黄色5.含水率≤3%1.颜色白无杂质结块2.搅拌时间2-3分钟,初凝时间6-8分钟,终凝时间8-15分钟3.温度不得超过35°4.陈腐期不得低于7天1.产品状态为粒状和块状、纤维状、土状2.颜色为白色或无色,通常为白色或乳白色粉末状3.细度325目筛余≤5%4.经1170°烧成有轻微烧结现象,颜色为白色5.含水率≤3%1.产品状态为管状和块状2.颜色为白色或灰白色块状,属2#机块3.优等品、一等品外观呈白色,烧后白度可达90%以上4.经1170°烧成烧结现象,颜色为白色,基本无杂质5.含水率≤3%6.块度≤100mm化学检验标准种类长石石英石膏粉方解石1.CaCo3≥98%2.MgO<1%3.SO3<0.1-0.2%4.Fe2O3≤1%5.Al2O3≤1%苏州土1.Al2O3≥37%2.Fe2O3+TiO2≤0.6%3.TiO2≤0.1%4.CaO+MgO≤1.2%5.SO3<0.2%土骨1.颜色呈褐色,产品状态为颗粒2.经1170°烧成烧结现象,呈光洁的褐红色1.Fe2O3≥15%3.含水率≤3%4.粒度纯碱1.颜色呈白色,产品状态为粉末2.密度为2.532g/cm33.熔点为851°C,易溶于水4.含水率≤3%5.细度1.Na2CO3≥99%熔块1.熔块为乳白色、白色、浅绿色、浅蓝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状物质2.经1170°烧成呈玻璃状,融化度好1.铅、镉不能超标3.含水率≤3%1.通常为无色,略带浅蓝色的透明或半透明1.SO2≥24.6%玻璃状或颗粒状,生产用的是粘稠液体2.Na2O≥7.0% 2.浓度为42-45°3.Fe≤0.02%1.为白色粉末状,有毒,几乎不溶于水2.经1160°烧成为白色粉末,稍有结块3.含水率≤3%4.粒度1.主要以白色粉末或红锌矿石的形式存在,含有少量锰元素,矿石呈黄色或红色2.经1200°烧成为白色或朱黄色的结块3.含水率≤3%4.细度1.为白色粉末或块状2.经1200°烧成为灰白色粉末或颗粒块,已完全瓷化3.含水率≤12%4.细度水玻璃碳酸钡1.BaCO3≥99%氧化锌1.ZnO≥99%黄紫砂1.SiO2≥70%2.Al2O3≥15%3.Fe2O3+TiO2≤0.5%4.Na2O≥17%5.MgO≤0.1%1.SiO2≥58.44%1.颜色为黄绿色,含少量铁质物质2.经1170°烧成后呈红色或褐红色,已完全2.Al2O3≥16.76%3.Fe2O3≤11.5%瓷化4.TiO2≥0.68%、CaO≥1.63%、MgO≥3.块度≤200mm1.39% K2O≥2.96%、Na2O≥0.19%4.含水率≤12%1.SiO2≥44.23%1.为灰白色块状2.Al2O3≥38.26%2.烧成后呈白色,收缩较大3.Fe2O3≥0.8%枝城土3.块度≤200mm4.CaO≥0.45%、MgO≥0.41%、K2O≥4.含水率≤12%0.092%Na2O≥0.83%1.SiO2≥57.6%1.为灰白色块状2.Al2O3≥26.53%2.经1170°烧成烧结现象,呈灰白色或浅黄3.Fe2O3≥1.36%银子岗白泥色块状4.CaO≥0.91%、MgO≥1.48%、K2O≥3.块度≤200mm3.36%4.含水率≤12%Na2O≥0.34%硫磺1.为浅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的臭味2.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沸点为445°3.细度4.含水率≤3%1.颜色为灰黑色2.含水率≤12%石墨KS石膏煤1.为白色粉末2有较高的光滑度、光洁度3.搅拌时间12-15分钟1.CaO≥32.5%4.细度300目2.SO3≥46.6%5.母模石膏粉外观白色,初凝时间10-15分3.H2O≥20.9%钟,终凝时间30分钟6.工作模石膏粉外观灰白色,初凝时间5-8 分钟,终凝时间15-20分钟1.分析基水分≤2%2.收到基全水分≤8%3.硫含量≤0.4%1.块度50-80cm4.灰分≤19%5.挥发份≥25%6.固定碳≥60%7分析基低位发热量≥6000k/g。
陶瓷材料检验标准 (2)

3.IQC将样品做好标识,视实际情况自行检验或安排送外检验。
五、原材料的抗折强度、物理性能、其他项目检验见附表。
六、处置:
1.供应商对每批来料均需加附质量证明书,并需保证质量证明书描述内容与本批货物实际情况及附表要求一致。
2.如果检测结果与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描述内容不相符,则拒收与此相关所有来料,供应商承担由此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修订记录:日期/版次
制作
审查
核准
第1次修订/ A / 1 /版次
第次修订/ / /版次
杨宗明
第次修订/ / /版次
第次修订/ / /版次
第次修订/ / /版次
第次修订/ / /版次
第次修订/ / /版次
第次修订/ / /ຫໍສະໝຸດ 次标题陶瓷件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SJ-QP-14
修改版次
A/1
生效日期
2011/11/12
页码
第2页
附表一
做氢氟酸测试前测试抗折强度
做氢氟酸测试后测试抗折强度
型号
测试长度/mm
受力重量/kg
型号
测试长度/mm
受力重量/kg
φ8
280±5
≥10
φ8
280±5
≥10
φ8
240±5
≥17
φ8
240±5
≥17
φ8
110±5
≥42
φ8
110±5
≥38.5
φ6
270±5
≥10
φ6
270±5
≥5
φ6
120±5
陶瓷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陶瓷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一、一般要求
1. 陶瓷产品应具备良好的整体外观和触感。
2. 陶瓷产品表面应无明显的裂纹、划痕或凹凸瑕疵。
3. 陶瓷产品的颜色应均匀、清晰,无污点或色差。
4. 陶瓷产品应具备良好的光泽度和透明度。
5. 陶瓷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尺寸和重量要求。
二、物理性能要求
1. 抗压强度:陶瓷产品应具备足够的抗压强度,以保证正常使用过程中不易破碎或变形。
2. 水吸收率:陶瓷产品的吸水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以确保产品不易受潮或变质。
3. 耐温性:陶瓷产品应具备良好的耐温性能,能够承受正常的使用温度范围内的热冲击。
4. 抗冻性:适用于户外使用的陶瓷产品应具备足够的抗冻性能,能够承受低温条件下的冻融循环。
三、安全性能要求
1. 陶瓷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2. 陶瓷产品表面应平滑,不得有棱角或尖锐部件,以防止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受伤。
3. 陶瓷产品边缘部分应处理圆滑,不得存在割伤风险。
四、包装要求
1. 陶瓷产品的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损坏。
2. 包装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得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五、标识要求
1. 陶瓷产品上应有清晰、完整的产品标识,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日期等信息。
2. 陶瓷产品应标明国家相关认证标志或合同约定的认证标志,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要求。
以上为陶瓷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的一般要求,具体检验方法和标准可根据产品类型和用途进行补充制定。
陶瓷验货质量标准

陶瓷验货质量标准陶瓷质量标准95年標準 (GB 3523-95)缺陷名稱量度單位產品規格國標一級變形 mm (高度) 平盘类小于 128 mm 1 mm从129 到 204 mm 2 mm(用卡尺量度) 从 205 到279 mm 2.5 mm从 280 到360 mm 3.5 mm大于360 mm 小于平盘最大直径的1.0%mm (高度) 鱼盘类小于 200 mm 2 mm从 200 到 239 mm 3 mm从240 -到320 mm 4 mm大于320 mm 小于鱼盘最大直径的1.5%mm (直径) 碗类小于 109 mm 1 mm从110 到174 mm 2 mm从 175 到 250 mm 2.5 mm大于250 mm 小于碗最大直径的1.5%mm (直径) 杯类小于 60 mm 1 mm大于60 mm 1 mm落渣mm (直径) 特大/大尺寸品种面部落渣< 1.0mm 最多 2粒(不上釉/釉上) 底部落渣 < 1.5 mm 最多2粒边缘不允许有落渣落渣不能锋利小/ 中尺寸品种面部落渣 < 1.0mm 最多 2粒底部落渣 < 1.0mm 最多2粒边缘不允许有落渣落渣不能锋利毛孔, 針孔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 10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大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 8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中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 6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小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4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斑點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 < 1.0 mm, 最多 3粒底部 < 1.5 mm, 最多 3粒大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 3粒底部 < 1.5 mm, 最多2粒中尺寸品种面部< 0.5 mm, 最多2粒底部 < 1.0 mm, 最多 2粒小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 2粒底部 < 1.0 mm, 最多 1粒缺陷名稱量度單位產品規格國標一級色髒面积 (平方毫米) 所有品种面部 < 3 mm sq.底部 < 10 mm sq.熔洞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有熔洞底部 < 2 mm, 最多2粒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有熔洞底部 < 2 mm, 最多1粒中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有熔洞底部 < 1.5 mm, 最多1粒小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有熔洞底部 < 1 mm, 最多 1粒疙瘩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 < 2 mm, 最多4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大尺寸品种面部 < 2 mm, 最多2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中尺寸品种面部 < 1.5 mm, 最多2粒小尺寸品种面部 < 1 mm, 最多1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泥渣面积(平方毫米)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 < 12 mm sq.底部 < 12 mm sq.大尺寸品种面部 < 6 mm sq.底部 < 6 mm sq.中尺寸品种面部 < 3 mm sq.底部 < 3 mm sq.小尺寸品种面部 < 2 mm sq.底部< 2 mm sq.釉泡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 < 0.5 mm, 最多6粒大尺寸品种 < 0.5 mm, 最多 5粒中尺寸品种 < 0.5 mm, 最多 4粒小尺寸品种 < 0.3 mm, 最多 3粒缺釉面积 (平方毫米) 所有品种 < 5 mm sq., 最多 1粒壓釉, 縮釉面积 (平方毫米) 特大尺寸品种底部 < 30 mm sq.大尺寸品种底部 < 30 mm sq.中尺寸品种底部 < 20 mm sq.小尺寸品种底部 < 20 mm sq.手把接口缺釉 mm (长度) 所有品种 < 3 mm開裂 (有釉覆蓋) mm (长度)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开裂底部 < 6 mm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开裂底部 < 5 mm中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开裂底部 < 4 mm小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开裂底部 < 3 mm剌邊, 利邊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不允许及大尺寸品种不允许mm (长度) 中尺寸品种不允许小尺寸品种不允许缺陷名稱量度單位產品規格國標一級底沿粘渣 mm (长度) 所有品种外沿不允许有粘渣内沿不超过底径30%宽度 < 1 mm粘疤 mm (长度) 所有品种面部 - 不允许底部允許直徑的 5%, 深度< 0.5mm.烤花粘釉面积 (平方毫米) 所有品种边缘不允许有粘釉其它部分 < 2 mm sq.缺泥 (有釉覆蓋) 面积 (平方毫米)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缺泥边缘<3 mm sq., 底部<30 mm sq.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缺泥边缘<3 mm sq., 底部<25 mm sq.中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缺泥边缘<2 mm sq., 底部<20 mm sq.小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缺泥边缘<2 mm sq., 底部<15 mm sq.擦傷不适用所有品种不明显熏黃不适用所有品种不允许薄釉不适用所有品种不明显桔釉不适用所有品种底部:不明显歪手杷不适用所有品种不明显釉縷/波浪不适用所有品种不明显裝飾缺陷, 包括爆花面积 (平方毫米) 所有品种不允许定义 :特大大型小型平盤直徑 > 350 mm 228 - 349 mm < 128 mm 碗直徑 > 250 mm 175 - 249 mm < 110 mm瓶類容量 > 2400 ml 1000 - 2399 ml < 250 ml 杯直徑不适用不适用 < 60 mm差不多不能察覺在 500 mm 目視距離的日光燈下不能察覺的缺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13部分

砖之 间 的空 隙流过所 有 表面 。把 装有热 电偶 的砖放
在试 样 中间 , 热 电偶 的温 度 定 为 试验 时所 有 砖 的 温
5 浸 水 饱 和
度, 只有在 用相 同试 样 重 复 试 验 的情 况 下这 点 可 省 略 。此外 , 应偶 尔 用砖 中的 热 电偶 作 核 对 。每 次 测
mm 的孔 , 该 孔距边 最大 距离 为 4 0 mm, 在孔 中插一
缘 。对通 常戴 眼 镜 者 , 可 以 戴 眼镜 检 查 。在 试 验 早 期, 如 果有 理 由确信 砖 已遭 到损坏 , 可在 试验 中间阶
段检 查并及 时作 记录 。记 录所 有 观 察 到 砖 的釉 面、
中 华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 GB / T 3 8 1 3 . 1 0 —2 0 0 6 )
陶 瓷砖 i 式验 方法 第 1 3部 分 : 剩化 学 腐 蚀 性 帕 测定
a ) “ I S O1 0 5 4 5的本部 分 ” 修改为“ GB / T 3 8 1 0的
正面和 边缘 损坏 的情 况 。
支热 电偶 ( 3 . 7 ) , 并 用 一 小片 隔 热 材 料 ( 例 如 多 孔聚 苯 乙烯 ) 将 该 孔密封 。如 果 用这种方 法不 能钻 孔 , 可 把一 支热 电偶放 在 一 块 砖 的一 个 面 的 中心 , 用 另一
块砖 附在 这个 面上 。将 冷 冻机 ( 3 . 4 ) 内欲 测 的砖 垂
E】一 — 1 7 3 . 2- -
—
重复 上述 循环 至少 1 0 0次 。如 果将 砖保 持浸没 在 5℃ 以上的 水 中, 则 此循 环可 中断 。称 量 试 验 后 的砖 质量 ( m。 ) , 再将其烘干至恒重 , 称 量试 验 后砖 的干 质量 ( / T L ) 。最终 吸水 率 E 角 质量 分 数 ( ) 表
陶瓷检验标准

陶瓷检验标准(1)国标GB12651-2002 《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任何单一制品铅、镉溶出量的允许极限值不超过下表给定值:(2)国标GB14147-93 《陶瓷包装容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任一制品与食物接触面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值规定如下:Pb≤1.0mg/L Cd≤0.10mg/L(3)国标GB8058-87 《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8391/1-86和ISO8391/2-86《与食物接触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检测方法》、《与食物接触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
任一制品中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Pb≤5.0mg/L Cd≤0.5mg/L(4)美国FDA/ORA CPG 7117.07-1995进口和国产陶瓷的铅污染单位:mg/L(5)美国FDA/ORA CPG 7117.06-1995 进口和国产陶瓷的镉污染单位:mg/L(6)美国加州65规定(California Prop.65-2002)铅允许极限:单位:mg/L(7)以色列SI 1003-1999《陶瓷器皿金属溶出量和标识》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单位mg/L(8)国际标准ISO6486/2[1999(E)] 《与食物接触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
(9)德国DIN51032 《日用器皿中对健康有害物质溶出极限值》(10)斯里兰卡进口管理条例DOPL NO.326(2000年2月29日)斯里兰卡的陶瓷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采用国际标准ISO6486/2[1999(E)]的要求。
(11)ГOCT P 50186-92 俄罗斯联邦国家标准《同食品相接触的陶瓷器皿铅和镉的析出允许极限》(12) 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A类产品 I Ra≤1.0和Iγ≤1.3B类产品 I Ra≤1.3和Iγ≤1.9C类产品 Iγ≤2.8(13) 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A类产品 I Ra≤1.0、Iγ≤1.3B类产品 I Ra≤1.3、Iγ≤1.9(14) CJ164-200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节水型便器系统:每次冲洗周期大便冲洗用水量不大于6L;采用大小便分档冲洗的配件,小便冲洗用量不大于4.5L。
陶瓷件检验标准

陶瓷件检验标准1. 引言陶瓷件作为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陶瓷件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
本文档旨在制定陶瓷件的检验标准,以确保陶瓷件的质量和符合相关要求。
2. 检验项目陶瓷件的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外观检验:检查陶瓷件的表面是否有裂纹、破损、杂质等缺陷。
- 尺寸检验:测量陶瓷件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
- 力学性能检验:测试陶瓷件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 物理性能检验:测试陶瓷件的热膨胀系数、密度、热导率等物理性能指标。
- 化学成分检验:分析陶瓷件的化学成分,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 检验方法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具体如下:- 外观检验:目测法、放大镜检查法等。
- 尺寸检验: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如卡尺、游标卡尺等。
- 力学性能检验:压力机测试、弯曲试验机测试、硬度仪测试等。
- 物理性能检验:差热分析仪测试、密度计测试、热导仪测试等。
- 化学成分检验: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如光谱仪、色谱仪等。
4. 检验标准根据陶瓷件的不同用途和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以下为示例:- 外观检验:陶瓷件的表面不得有微裂纹、明显凹陷和气泡等缺陷。
- 尺寸检验:陶瓷件的尺寸允许误差不超过±0.1mm。
- 力学性能检验:陶瓷件的抗压强度不低于XXX MPa,抗弯强度不低于XXX MPa,硬度不低于XXX。
- 物理性能检验:陶瓷件的热膨胀系数应在XXX范围内,密度应不低于XXX,热导率应不低于XXX。
- 化学成分检验:陶瓷件的化学成分符合行业标准和相关要求。
5. 检验结果评定根据检验项目和检验标准,对陶瓷件进行评定。
评定结果可以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定等。
具体评定方法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而定。
6. 检验记录和报告每次对陶瓷件进行检验时,应及时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并制作相应的检验报告。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陶瓷件的基本信息:包括编号、名称、规格等。
陶瓷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陶瓷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1.尺寸偏差:
(1)、尺寸偏差:用游标卡尺或直钢尺测砖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国标要求取10片整砖进行测量)国标要求抛光砖的2条或4条边的平均尺寸相对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为±1.0mm。
名义尺寸:又称公称尺寸即用于统称产品规格的尺寸。
工作尺寸:又称加工尺寸,按制造结果确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又称产品尺寸,用计量器具量得的尺寸。
(2)、表面平整度:
边弯曲度:砖的一条边的中心点偏离由该边两角为直线的距离。
国标中的表示方法是以%表示,注意与绝对数的区别,一般的检测方法用塞尺和水平尺。
中心弯曲度:砖的中心点偏离由砖的四个角中的三个角决定该平面的距离。
表示方法同上。
翘曲度:砖的三个角确定的平面,其中第四个角偏离该平面的距离。
(3)边直度:在花瓶的平面内,边的中央偏离直线的的偏差。
表示方法采用%表示。
(4)、直角度:将砖的一个角紧靠着放在用标准板校正的直角上,测量它与标准直角的偏差,一般也用%表示。
工厂采用对角线差来控制。
2、表面质量:
优等品:至少有95%的瓶距0.8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1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陶瓷材料怎么办理检测?陶瓷材料检测标准

陶瓷材料怎么办理检测?陶瓷材料检测标准
陶瓷材料是指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
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
可用作结构材料、刀具材料,由于陶瓷还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为功能材料。
陶瓷材料检测项目:
性能检测,力学性能,成分检测,配方检测,未知物分析,耐火度检测,射线检测,热膨胀系数检测,无损检测,抗折强度检测,拉伸强度检测等。
陶瓷材料检测标准:
GB/T 1969-1996多孔陶瓷渗透率试验方法
GB/T 2085.4-2014铝粉第4部分:氮气雾化铝粉
GB/T 2413-1981压电陶瓷材料体积密度测量方法
GB/T 2414.1-1998压电陶瓷材料性能试验方法圆片径向伸缩振动模式
GB/T 2414.2-1998压电陶瓷材料性能试验方法长条横向长度伸缩振动模式
GB/T 3388-2002压电陶瓷材料型号命名方法
GB/T 3389-2008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性能参数的测试
GB 4706.8-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热毯、电热垫及类似柔性发热器具的特殊要求
GB/T 4734-1996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GB/T 4738-2015日用陶瓷材料耐酸、耐碱性能测定方法
办理陶瓷材料检测流程:
1、项目申请——向世通检测监管递交申请。
2、资料准备——根据标准要求,企业准备好相关的认证文件。
3、产品测试——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
4、编制报告——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编写报告。
5、递交审核——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
6、签发证书——报告审核无误后,颁发证书。
陶瓷材料强度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陶瓷材料强度试验方法1范围本文件描述了陶瓷材料烧结试样常温抗压强度及抗弯强度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陶瓷材料及辅助材料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3.1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材料在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3.2抗弯强度bending strength试样受静弯曲力作用到破坏时的最大应力,用试样破坏时所受弯曲力距断裂处的断裂模数之比来表示。
4仪器设备4.1抗压强度试验机:试样充分压碎时的压力在试验机量程的10%~90%之间。
试验机相对误差不大于1%,能等速加荷。
其中一块压板装有球形座,能补偿试样受压面与压板之间平行度的微小偏差。
4.2弯曲强度试验机:相对误差不大于1%,能够等速加荷,加荷及支撑刀口直径为10mm±0.1mm。
4.3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
4.4烘箱:能在110℃±5℃保温。
4.5干燥器:能在110℃±5℃温度下工作,也可使用能获得相同检测结果的微波、红外或者其他干燥系统。
4.6天平:感量为0.1g。
5试样5.1抗压强度试样5.1.1圆柱体试样10件,直径D为20mm±2mm,长度L为20mm±2mm(粗陶试样直径D为50mm±5mm,长度L为50mm±5mm)。
5.1.2试样的制备采用与该材料在实际生产中相同的工艺。
5.1.3试样两底面的磨片机上用100号金刚砂磨料加工规整,两底面的不平行度小于0.01mm/mm,试样母线与底面的不垂直度小于1°。
5.1.4试样应无明显缺陷、表面清洁。
5.2抗弯强度试样5.2.1长方体试样10件,长度L为120mm,宽厚比为1:1。
5.2.2试样的制备采用与该材料在实际生产中相同的工艺条件。
5.2.3试样应加工规整,不允许存在明显缺陷。
6试验步骤6.1抗压强度试验步骤6.1.1将试样置于温度为110℃±5℃的烘箱中,烘干2h,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陶瓷材料检验标准国标
一、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2—2015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GB/T 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0.1—200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 231.1—2009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2—1999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
GB/T 235—2013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8—2013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9.1—2012金属材料线材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39.2—2012金属材料线材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41—2007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
GB/T 242—2007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GB/T 244—2008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
GB/T 245—2008金属管卷边试验方法
GB/T 246—2007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
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
GB/T 2038—1991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试验方法
GB/T 2039—2012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GB/T 2107—1980金属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GB/T 2358—1994金属材料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