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健康教案《爱心树》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c1f803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6a.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爱心,懂得关爱他人。
2. 培育孩子们的察看本领和动手本领。
3. 培育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爱心树》绘本故事。
2. 颜色搭配,制作爱心树。
3. 学习与共享。
【教学步骤】一、引入1. 播放《小苹果》音乐,引导孩子们做适当的舞蹈。
2. 引导孩子们思考“爱心”是什么,带领他们理解“爱心”的含义。
3. 出示一幅图画,让孩子们说说图画中的内容。
二、呈现绘本故事《爱心树》1. 呈现绘本故事《爱心树》。
2. 帮忙孩子们理解故事的内容。
3. 引导孩子们发表对故事的看法和感受。
三、制作爱心树1. 准备颜颜色纸、牛奶盒子、剪刀、胶水及其他工具。
2. 以牛奶盒子为主体,剪裁不同大小的彩纸,做出树叶、花朵等。
3. 帮忙孩子们完成制作,激励大家理解爱心树的意义。
4. 孩子们可以依据本身的创意,自由地进行装饰。
四、学习与共享1. 孩子们将本身的爱心树放在一起,共享彼此的创意和特点。
2. 引导孩子们叙述本身爱心树的特点和构造,激励大家合作和探究。
3. 帮忙孩子们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技能,激励大家再创新的想法,并勉励他们把爱心树放在家中,持续地思考如何挂念彼此。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制作爱心树,让孩子们明白关爱他人的紧要性,并加强其察看本领和动手本领。
同时也培育孩子团队合作的精神。
2. 教学设计:本次教案接受了《爱心树》的绘本故事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孩子们发觉爱心的含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关爱他人。
并以手工DIY的方法,让孩子们实际动手,提升其察看,制造和动手本领,也让他们思考如何去发挥本身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最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相互学习和共享,也可以帮忙他们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学方法:本次教案接受了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以及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爱心是什么、如何关爱他人。
以实际动手制作的方式让孩子们提升察看力和制造力,老师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忙孩子们完成本身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4d7cf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8.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关爱意识2.通过手工制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4.了解并理解爱心富有的内涵和价值二、教学准备1.材料:彩纸、颜料、毛笔、画板、橡皮泥、剪刀、胶水、麻绳2.环境:教室、课桌、板凳、黑板3.教具:多媒体投影仪、幼儿故事书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播放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些关于爱心的图片和视频,并与幼儿们进行简单的互动交流,让他们初步了解爱心的含义。
2.教学(30分钟)(1)讲故事老师讲述《树的秘密》的故事,并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帮助幼儿们理解爱心的含义。
(2)手工制作让幼儿们用橡皮泥制作一棵半成品的树干,并在树干上用彩纸和麻绳装饰成一个树枝和爱心形状的叶子,让他们感受到爱心丰裕的力量。
3.总结(1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们回想制作爱心树的过程,并分享制作时的感想和经历。
然后引导孩子们回答“什么是爱心?爱心有哪些含义?”等问题,加深对爱心的理解。
4.反思(10分钟)老师引导孩子们自省,反思自己是否从今天的课堂中获得了什么。
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老师再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提问,让孩子们进一步思考。
四、教学意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了预期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了制作,大家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了爱心树。
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对爱心的理解得到充分的提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通过互动交流、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爱心的内涵和价值并加以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关爱意识。
在反思过程中,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表达了对爱心教育的认同与感悟。
五、教学后记《爱心树》的课程设计是从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出发,让孩子们不仅是了解到良好的品德与素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具体的操作体验,充分体味到爱心培育的重要性。
在整个课程中,我们既注重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受益于此,孩子们自信心有所提高。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b25fbd5f121dd36a32d826e.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初步体验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爱心树》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初步体验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重点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付出和爱。
活动准备:ppt课件、背景音乐、复印的绘本书、画笔、纸、字卡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部分以图质疑,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开门见山。
出示一棵树让幼儿观察,并引出《爱心树》的故事。
1.出示课件ppt图片:一棵树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张PPT图片:从前,有一棵树,并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棵树长得怎么样?出示第二张PPT:瞧,来了一个小男孩,大树会喜欢他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那小男孩喜欢这棵大树吗?他看见了大树,会对他说些什么呢?猜一猜:男孩会到大树这来玩什么呢?出示小男孩和大树做游戏的PPT图片。
师:小男孩来到大树身边做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幼:小男孩在捡树叶——他捡了这么多树叶用来干什么呀?看看这时小男孩的表情怎样?瞧,他昂首挺胸,神气地走来走去,真像一个森林之王。
幼:小男孩在爬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爬到大树上去干什么呢?他还在大树身边做了什么?捉迷藏这个环节我采用跟幼儿玩游戏——捉迷藏。
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活跃上课的气氛。
出示图片:现在小男孩和大树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嗯,现在他俩相亲相爱,这时小男孩会对大树说什么呢?男孩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
师:小朋友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教师小结:大树和小男孩相亲相爱,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乐……2.集体阅读绘本,讲述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树的故事教师发放绘本故事让幼儿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绘本故事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出示字卡—孤寂小结:因为大树帮助男孩达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ee286a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f.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教案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爱心树”的含义,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精神,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2.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爱心树”的精神,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爱心树》故事课件、爱心树手工材料、绘画纸张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充满爱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爱心树》引导幼儿进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利用课件讲述《爱心树》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爱心树”的精神。
3. 讨论交流: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爱心树”例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爱心树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爱心树”的理解。
5. 总结延伸: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成为真正的“爱心树”。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幼儿在讨论交流环节是否积极参与,表达了自身的想法?3. 实践活动环节,幼儿的制作过程是否顺利,对手工材料是否感兴趣?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5. 如何更好地将“爱心树”的精神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六、教学活动设计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让幼儿深入理解《爱心树》的故事情节,感受“爱心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2.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进一步体会故事的主题。
3. 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爱心树”例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爱心树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爱心树”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a213e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c.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中树对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交际水平。
3.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体会爱心树无私奉献的情感。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故事《爱心树》的课件或图书。
2. 准备与故事相关的手工材料。
3. 准备与故事相关的歌曲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爱心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爱心树》,引导幼儿关注树对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理解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是如何关爱他人的。
4. 手工制作:教师带领幼儿制作与故事相关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2.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活动,如帮助同伴、关爱动植物等。
七、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爱心树》的内容,并向家长讲述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请幼儿回家后,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周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事迹,并在下周课堂上分享。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爱心树》的理解和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大班健康教案爱心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爱心树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087235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a.png)
大班健康教案:爱心树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和认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掌握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并弘扬爱心精神。
教学准备1.白板、彩色粉笔。
2.爱心树模板、彩色贴纸。
3.互动游戏道具(拉力器、水杯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情境导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大的爱心树,并根据班级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彩色贴纸。
告诉学生贴纸代表爱心,希望大家能一起在爱心树上“长出”更多贴纸。
第二步:学生参与让学生围成一个圈,拿起准备好的拉力器,教师从一个同学开始拉起话题,拓展问题。
拉完之后,下一个同学接着往下拉,学生可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讨论“健康的重要性”和“自我保健的方法”。
第三步:知识点讲解介绍一下人体的五大结构,让学生了解人体由五个方面维系在一起,即皮肤、骨骼、肌肉、神经、器官。
让学生知道每个结构都承担着不同的重要功能,同时通过简单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器官有哪些。
第四步:互动游戏通过各种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学生理解器官的重要性,比如让学生喝水,让学生看电视等,形象地让学生明白健康的重要性和自我保健的方法。
第五步:爱心树发给每个同学一个爱心树模板和彩色贴纸,要求每位同学在贴纸上写下至少一条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对健康的感悟,然后在爱心树上用彩色贴纸装饰。
最后把爱心树贴在班级公示栏上展览。
教学反思本次健康教育课以“爱心树”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自我保健的方法。
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器官的重要性,加深了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
同时,通过爱心树的制作,让学生的爱心和对健康的感受得到了尽情发挥和表达,实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https://img.taocdn.com/s3/m/1c5543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a.png)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本篇文章为您介绍一份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和教学反思,主题为《爱心树》。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主题:爱心树目标:1.学习“爱”的概念,了解“爱”的各种表现方式。
2.鼓励幼儿关注身边人的需求,学会关爱他人。
3.培养幼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安排:1.欣赏《爱心树》视频。
2.现场制作爱心树。
3.分享自己的“爱”的故事。
4.亲子活动:制作“护林小卫士”徽章。
活动具体安排:一、欣赏《爱心树》视频(10分钟)教师播放视频,让幼儿观看,引导幼儿发表看法,了解“爱”的含义。
二、制作爱心树(3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爱心树的相关概念,指导幼儿选择、DIY 和装点爱心树,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体验到爱的美好与感染力。
三、分享自己的“爱”的故事(2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父母、朋友、老师等亲近人的爱,让幼儿借此机会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感知爱。
四、亲子活动:制作“护林小卫士”徽章(30分钟)家长与幼儿配合制作环保主题徽章,以此鼓励幼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一、教学模式反思本次活动应用了多种教学模式。
观看视频和分享经验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制作爱心树和护林小卫士徽章采用个性化方式;通过亲子活动方式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这些教学模式都能激发幼儿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和收获。
二、教学表现反思本次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幼儿了解“爱”的含义、表现形式和鼓励幼儿去关注身边人的需求,学会关爱他人,同时鼓励幼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总体反思效果良好。
《爱心树》教案(精选16篇)
![《爱心树》教案(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9ed20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5.png)
《爱心树》教案(精选16篇)《爱心树》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感受亲人赐予的爱,理解"互爱"的重要性。
2、萌发爱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欢乐。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学习掌握自己的心情,难受或痛苦时不哭。
重点:感受亲人赐予的爱,理解爱的相互性。
难点:学习如何关爱他人二、活动预备:课件,调查表三、活动过程:(一)观看多媒体故事《爱心树》,了解施与受的道理1、听了故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2、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小伴侣吗?,你是怎么知道大树特别爱这个男孩?3、那个男小伴侣爱大树吗?又为大树做了什么?4、大树和男小伴侣之间,你喜爱谁?为什么?(二)回忆生活阅历,感受生活中的爱与被爱1、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都有谁?2、他们为你做了什么?3、你爱过谁?你为他们做了什么呢?(三)爱心调查,体验付出与获得的比例1、集体调查:记得家长生日的小伴侣有多少?2、分组调查:为家长做过小事的小伴侣有谁?(四组)(四)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分组商议一下,我们的能把爱给谁?我们在平常能做些什么?语言上,行动上,看看其它的感恩方法。
《爱心树》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受亲人赐予的爱,理解"互爱"的重要性2、萌发爱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欢乐。
3、乐观的参加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难点重点:感受亲人赐予的爱,理解爱的相互性。
难点:学习如何关爱他人活动预备:课件,调查表活动过程:(一)观看多媒体故事《爱心树》,了解施与受的道理1、听了故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2、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小伴侣吗?是怎么知道大树特别爱这个男孩?3、那个男小伴侣爱大树吗?又为大树做了什么?、4、大树和男小伴侣之间,你喜爱谁?为什么?(二)回忆生活阅历,感受生活中的爱与被爱1、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都有谁?2、他们为你做了什么?3、你爱过谁?你为他们做了什么呢?(三)爱心调查,体验付出与获得的比例1、集体调查:记得家长生日的小伴侣有多少?2、分组调查:为家长做过小事的小伴侣有谁?(四组)(四)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分组商议一下,我们的能把爱给谁?我们在平常能做些什么?语言上,行动上,看看其它的感恩方法。
《爱心树》绘本教案
![《爱心树》绘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46d0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0.png)
《爱心树》绘本教案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
(这条怎么修改?)3、在阅读中,理解“给予”的崇高含义,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了解故事主人公1、今天的这节课,穆老师要和给大家一起来读一本图画书,它的名字叫《爱心树》,指名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去看看里面的人和事吧!(播放整本故事)2、老师看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那谁能告诉大家故事的主人公有几个?分别是谁?生:大树和小男孩二、感受故事(一)感受快乐1、师:从前有一棵大树,他喜欢上一个小男孩。
看,小男孩来了。
他同大树玩些什么游戏呢?快打开你的图画书,在书中找一找,记得要边看图,边读文字。
谁找到了,来说说、生:采集树叶,做成皇冠,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师:如果你现在就是这棵大树,你现在觉得怎么样?(快乐)师:你知道大树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吗?生:因为它喜欢小男孩,小男孩也爱他,还天天陪它玩耍,所以它很快乐。
2、师:我们仔细看看图,你一定能体会到大树此时此刻心情的快乐。
(出示大树的形态图)孩子跑到了树下,大树那柔嫩的枝条,就像?小男孩采集树叶做成王冠,大树的枝条?小男孩爬上了树干,大树的枝条?小男孩和大树玩起了捉迷藏,大树的枝条?小男孩累了在树下睡觉,大树的枝条?小结: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走进了大树的内心,感受着在它心底流淌着的快乐。
(板书:快乐)(二)品味“给予”师: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画面上只有这孤零零的大树了,大树的树枝交叉着下垂,那么落寞,枝条底下的树干上,分明是男孩小时候与大树最亲密时刻画的爱心,然而爱心仍在,却惟独不见男孩的踪影。
1、有一天,男孩来看大树,他没有再和大树一起玩耍,他来干什么了呢?(从故事中找一找画下来读一读)生:孩子爬上大树,摘下了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板书苹果)生:男孩就把大树的树枝砍下来,把他们拿走,盖了一栋房子了(板书树枝)生: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
大班幼儿健康教案《爱心树》
![大班幼儿健康教案《爱心树》](https://img.taocdn.com/s3/m/65bbe5f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1.png)
大班幼儿健康教案《爱心树》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意识,增强同情心和爱心。
3.通过手工制作和互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活动一:健康常识知识点讲解老师利用图片和实物等教材介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常识知识点,如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良好的睡眠、保护眼睛、情绪调节等。
2. 活动二:《爱心树》制作Step 1:老师先帮助幼儿画出爱心形状的树干和树枝,然后将其黏贴到大的画纸上。
Step 2:再帮幼儿准备不同颜色的纸片和剪刀,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创意剪出各种各样的小心型片,然后把它们黏贴到树枝上,使树枝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爱心。
Step 3:老师带领幼儿观察这个爱心树的形状和内容,引导幼儿学习爱心的定义和表达方式,并鼓励小朋友将自己的思想和爱写下来,发挥想象,用彩卡或纸片写下对家长、老师、同学的爱,然后把它们黏贴到爱心树上。
3. 活动三:互动游戏在活动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互动交流,如老师提出:“小红在游泳池掉到水里了,大家怎么办?”引导幼儿参与,互相合作,通过说话、手势、动作等各种表达方式让小红被“救出”水池。
三、活动实施1. 教学形式本节课采用多种形式,如讲解、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等,通过有趣、富有情感的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2.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环节,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的。
Step 2:活动一,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教授健康知识。
Step 3:活动二,将幼儿分为小组,互相合作,制作《爱心树》。
Step 4:活动三,老师带领幼儿参加互动游戏。
Step 5:课堂总结,回顾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为幼儿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幼儿在学习健康常识、制作《爱心树》和互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幸福、快乐和温馨。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b25b8e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c.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爱心树》社会教案1. 教学目标1.1 学问目标1)认得爱心的紧要,了解是什么是爱心,并能简单叙述爱心的意义;2)了解慈善捐赠的概念,明确慈善捐赠的紧要性和意义;3)通过制作“爱心树”,让幼儿能够认得到爱的气力和正面价值。
1.2 本领目标1)通过还原、听说、察看、体验等方法,让幼儿感受到爱心的气力,并能够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2)通过参加制作“爱心树”活动,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和创意思维本领;3)通过察看和实践,让幼儿能够发觉并分析四周慈善活动的情况,提高他们的现实认得本领。
1.3 情感目标1)培育幼儿的爱心,促进他们从小培育挂念他人、珍惜他人和帮忙他人的良好品质和行为;2)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和成功感,加强幼儿的自信念和集体荣誉感;3)让幼儿明白,公益事业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更多人的参加、支持和努力。
2. 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今日的主题——“爱心树”。
让幼儿认真察看一张图片,是一棵绿树,树的四周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卡片,而卡片上写着一些动人的话语。
请幼儿简单谈一谈这张图片给他们的感受。
老师在幼儿的发言基础上,引导幼儿认得到爱的紧要性,并通过讲解及举例的方式,向幼儿叙述“爱心”的定义和意义。
2.2 主体环节(30分钟)1)让幼儿通过手足协调的动作制作“爱心树”。
2)把做好的树枝贴在画纸上,描绘树干的形态,这就是一棵白树。
3)在树旁边绑上红色的线,用棉签蘸红色的颜料在红线上面盖上印记,做成樱花的花瓣。
4)用纸张制作五彩缤纷的卡片,把幼儿画得美丽的头像贴在卡片上,写上幼儿挂念父母,挂念社会,关爱动物等方面的话语。
这些话语体现了幼儿的爱心和关爱之情。
5)在树下面制作一个草坪,在草坪上面铺上一小条道路,道路两旁种上小小的花草,给“爱心树”一个美好的家。
6)幼儿在老师的帮忙下,把缤纷的卡片挂在树枝上面。
2.3 总结环节(10分钟)老师询问幼儿“爱心树”中的细节,以检查幼儿是否听课、做事认真。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02744d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a.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爱心树”的意义。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主题,体会爱心树带给小男孩的变化。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引导幼儿关爱他人。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爱心树》。
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3. 音乐《爱心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爱心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温暖和爱心树的形象。
2. 讲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爱心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男孩和爱心树之间的关系,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
4.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爱心树,并分享作品。
6. 课后反思:教师和幼儿一起反思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绘画活动。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爱心树绘画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慰问孤寡老人、帮助邻居等公益活动,让幼儿将爱心树的精神付诸实践。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讨论、绘画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情感投入。
2. 关注幼儿在家庭和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爱心树精神的理解和应用。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性格和需求的幼儿,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引导、鼓励、表扬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大班语言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爱心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af4a7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2.png)
大班语言教案《爱心树》含反思一、教学背景1.1 教学主题本次教学主题为《爱心树》。
1.2 教学目标1.学会用正确的发音读出文章中的文字。
2.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通过学习文章中的内容,培养孩子们的品德情操。
1.3 教学时间本次教学时间为40分钟。
1.4 授课对象大班幼儿园学生。
1.5 教学准备教师:教案、文章《爱心树》、图片、音响设备。
学生:学习笔记、颜色笔。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步骤2.1.1 导入环节1.用图片导入本课教学主题《爱心树》。
2.教师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大家的兴趣。
2.1.2 文字识读1.教师读出文章《爱心树》,学生跟读。
2.教师重点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发音。
2.1.3 理解课文1.教师问好奇问题,引导学生读文章。
2.老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讲解文章背景和演绎过程。
3.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品德水平。
2.1.4 合作小组活动1.学生在小组内朗读文章,并展开讨论。
2.小组内合作绘制《爱心树》的图片,呈现在班级展示栏。
2.1.5 拓展活动1.学生用笔和纸,自由写下自己学习文章内容后的心得体会。
2.进行班级展示和表彰优秀内容。
2.2 课堂情境本次教学环节将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采用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效果本次教学效果良好,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在合作小组活动中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协作和想象力。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同时,教师也应该时刻面向学生,留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习兴趣,维护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的热情。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28a6e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a.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爱心树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2.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爱心树的手工材料、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简单的社会交往经验,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爱心树,引导幼儿说出爱心树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讲述故事:结合课件,讲述《爱心树》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3.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谈谈对故事的理解,讨论爱心树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会关爱他人的快乐。
5.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爱心树的手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6. 绘画表达:邀请幼儿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爱心树,引导幼儿表达关爱他人的愿望。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观察其在讨论和情景体验中的表现。
2. 幼儿在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行为的体现。
反思: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爱心树的手工制作,共同完成一幅爱心树的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走进社区,关爱社区中的老人和环卫工人,将爱心传递给身边的人。
3. 爱心树主题班会:定期开展爱心树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爱心故事,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七、教学反思八、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观察其在讨论和情景体验中的表现。
2. 幼儿在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行为的体现。
九、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https://img.taocdn.com/s3/m/957722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7.png)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
教案:
课题:《爱心树》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爱心树》,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 阅读《爱心树》故事;
2. 分组讨论故事中涉及到的主题和社会价值观;
3. 学生个人或小组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4. 举行班级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体会。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故事《爱心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故事,并回答几个相关问题,确保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涉及到的主题和社会价值观,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 班级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体会,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互动交流。
5. 教师总结:总结故事中所蕴含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并鼓励学生将这些品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
《爱心树》这个故事非常适合大班社会教学。
通过这个故事,我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积极参与了讨论,并展示出了对于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同时,学生也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锻炼了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和人文关怀,通过类似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
![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d54cd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5.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背景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活动目标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爱心树大绘本一本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故事绘本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提问:——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大班心理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
![大班心理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https://img.taocdn.com/s3/m/509ac8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4.png)
大班心理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爱心树》故事书2.学生准备:纸和颜色笔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课程,如:“在班级里,有没有发生过大家互相帮助的事情?你们都帮助过谁呢?”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他们互助的经历。
第二步: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述《爱心树》的故事,并强调主要角色展示的关爱他人的行为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故事讲解,提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讨论与分享(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如:“你认为主人公为什么要帮助小鸟?”“你们和主人公一样会帮助别人吗?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第四步:绘制爱心树(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用颜色笔在纸上绘制一棵爱心树,树上的每一个叶子代表他们对他人的一次帮助或关爱。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等。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绘制的爱心树。
第五步:情感呈现(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爱心树,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帮助或关爱行为,用言语、行为或图片的方式进行表演,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爱心树。
教师在学生表演过程中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回顾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今天课程的反思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发现大班学生对于关爱他人和心理健康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分享,在绘制爱心树和情感呈现环节中也展示出了很高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然而,我也意识到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堂所学的内容。
在讨论与分享环节中,有些学生的回答比较简单,缺乏深入的思考。
《爱心树》大班教案
![《爱心树》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8ace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6e.png)
《爱心树》大班教案《爱心树》大班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心树》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心树》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互爱"的重要性2、萌发爱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活动重点: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爱的相互性。
活动难点:学习如何关爱他人活动准备:课件,调查表活动过程:一、观看多媒体故事《爱心树》,了解施与受的道理1、听了故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2、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小朋友吗?你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3、那个男小朋友爱大树吗?又为大树做了什么?、4、大树和男小朋友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二、回忆生活经验,感受生活中的爱与被爱1、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都有谁?2、他们为你做了什么?3、你爱过谁?你为他们做了什么呢?三、爱心调查,体验付出与获得的比例1、集体调查:记得家长生日的小朋友有多少?2、分组调查:为家长做过小事的小朋友有谁?(四组)四、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分组商量一下,我们的能把爱给谁?我们在平时能做些什么?语言上,行动上,看看其它的感恩方法。
《爱心树》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一种无私的爱。
2.能积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理解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并交流分享爱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1.作品课件;妈妈的头像画一幅。
2.小图片五幅:树叶王冠、苹果玩具、树枝房子、轮船、树桩(辅以快乐与伤心的表情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1.呈现绘本。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上面有什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2.简略介绍作品中的主角。
(二)阅读并理解故事,感受大树无私的爱。
《爱心树》教案4篇
![《爱心树》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2d653d8bd63186bdebbce5.png)
《爱心树》教案4篇《爱心树》教案篇1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爱心树》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爱心树》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一个男孩儿幸运地遇到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
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
男孩儿曾因成长而离开,但他在生命的开始与结尾都和大树为伴,为此,大树幸福不已。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爱的国度,长辈们无私的关爱就像是一棵棵无私的大树,让孩子们感受幸福和快乐、尽可能地给予成了家长们最大的满足和心愿!为了让孩子在体会爱与被爱幸福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身边人的关爱,从小学会感恩,特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
3.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1.教具:"爱心树"课件、图谱;音乐:让爱住我家;2.学具:心形纸卡、笔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问:今天老师想做一个关于你和爸爸妈妈之间的调查:请你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爸爸妈妈为你做了什么事会让你感到快乐,他们也很快乐?(二)播放课件,感知理解故事情节1.动画里有谁?2.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是好朋友,每天男孩跑来树下做些什么?3.随着时光流逝,男孩一天天地长大,大树感到了什么?什么叫孤寂,那你有过孤单寂寞吗?4.后来,男孩一次一次来看大树,对大树说了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5.大树到最后只剩下老树墩,但是她的心里感觉怎么样?小结:一棵大树,从枝繁叶茂满是苹果到最后只剩下老树墩,他的一生都在付出、给予,从不求回报,但是她还是很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幼儿健康教案《爱心树》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大班幼儿健康教案《爱心树》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互爱”的重要性
2、萌发爱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重点: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爱的相互性。
难点:学习如何关爱他人
二、活动准备:
课件,调查表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故事《爱心树》,了解施与受的道理
1、听了故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2、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小朋友吗?(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
3、那个男小朋友爱大树吗?又为大树做了什么?、
4、大树和男小朋友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
(二)回忆生活经验,感受生活中的爱与被爱
1、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都有谁?
2、他们为你做了什么?
3、你爱过谁?你为他们做了什么呢?
(三)爱心调查,体验付出与获得的比例
1、集体调查:记得家长生日的小朋友有多少?
2、分组调查:为家长做过小事的小朋友有谁?(四组)
(四)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第 2 页共 5 页
分组商量一下,我们的能把爱给谁?我们在平时能做些什么?
语言上,行动上,看看其它的感恩方法。
大班幼儿健康教案《粗粮小东西》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粗粮,知道粗粮含有丰富的营养,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2、通过阅读画面,观察制作粗粮点心以及品尝粗粮,进一步感知粗粮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的名称。
3、积极参与统计活动,知道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活动准备】
与保健和厨房联系好,安排制作几种粗粮小点心(玉米窝窝头、黑麦馒头、煎饼、包子等),《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小碗、勺子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观察厨房人员制作粗粮小点心,认识几种粗粮食品。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厨房加工间,先引导幼儿与厨房人员打招呼。
——引导幼儿观察厨房人员准备好的面团,提问:这些做点心的原料都是粗粮,你知道这些粗粮叫什么名字吗?是什么颜色的?带领幼儿讲述粗粮的名称。
——请厨房人员介绍粗粮的名称,边看厨房人员做,并听介绍。
第 3 页共 5 页
二、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各种丰富的粗粮食品。
三、开展讨论活动,知道吃粗粮的好处,感知粗粮的营养价值。
——教师:为什么要吃粗粮?吃粗粮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讲述自己对粗粮的认识。
——教师小结:吃粗粮可以锻炼牙齿,让我们大便畅通,让我们变得漂亮等,经常吃粗粮有利于身体健康。
四、交流《粗粮调查统计表》,感知丰富的粗粮食品。
五、品尝粗粮食品,感知体验粗粮食品。
六、进一步探索各种各样的粗粮食品。
第 4 页共 5 页
幼儿教育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