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一、基础知识(25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7分)怒.而飞()志.怪者也()子固.非鱼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虽.有嘉肴()选贤与.能()女有归.()教学相长.()不独亲.其亲()一食或尽.粟一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执策而临.之()长夜沾湿何由彻.()系向牛头充炭直.()2.下面句中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 D.弗学,不知其善也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虽.有嘉肴(即使) B.不知其.善也(代指“道理”)C.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 D.然后能自强也.(句末语气词)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大道..之行也(大道理) B.选贤与.能(同“举”)C.讲信修.睦(培养) D.是谓大同..(指理想社会)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盗窃乱贼而不作.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故.外户而不闭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是.谓大同是.鱼之乐也D.不足为外人道.也大道.之行也6.下列各句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A.策之不以其道. B.不足为外人道.也C.虽有至道. D.说不清,道.不明7.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8.下列对《卖炭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实战训练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原卷版)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实战训练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原卷版)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一、(2019年贵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2)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3)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4)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实词复习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实词复习归纳

八下文言文实词复习部分9、桃花源记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作为)业。

缘.( 沿着)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香)草鲜美......(.繁多的样..(新鲜美好),落英缤纷子.).。

渔人甚(很)异.( 对……感到惊异 )之。

复.(又)前.(往前)行,欲穷.(尽)其林。

林尽.( 尽头)水源,便得.( 看到..( 隐约 )若.(好像).. )一山,山有小口,仿佛有光。

便舍.(放弃 )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 仅.)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变得宽阔敞亮..(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

土地平旷.(空旷),屋舍.(房屋)俨然池桑竹之属.(类)。

阡陌..( 交错相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田间小路)交通男女衣着,悉.(都)如外人。

黄发..( 安适..(一起 )怡然..(指小孩),并..(指老人)垂髫愉快的样子 )自乐。

(村人)见渔人,(村人)乃.( 于是..)大惊,问所从来。

(渔人)具.(详细)答之。

(村人)便要.(通“邀”邀请)(渔人)还家,(村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都)来问讯(消息)。

自云..(妻子..(自己说)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儿女)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于是)与外人间隔(隔绝)(村人)问(渔人)今是何世,(村人)乃.(竟然)不知有汉,无论..(更不必说)魏晋。

此人一一为.(向)(村人)具.(详细)言所闻,(村人)皆.(都)叹惋。

余人各复延.( 邀请..)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告诉)云:“不足.(值得 )为.(向)外人道也。

”既.(已经)出,得.(找到)其船,便扶.(沿着)向.(从前的)路,处处志.(做标记)之。

及.(到.)郡下,诣.(拜访)太守,说如此..(像这样的情况)。

太守即遣.(派)人随其往,寻.(寻找)向所志.(标记),遂.(终于)迷,不复得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解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解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解释以下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仅供参考:
1. 《孟子》三章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得”的意思。

故:所以。

是:这。

非:不是。

辞:推辞。

患:祸患,灾难。

身:自己,自身。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内:名词作状语,在国内。

外:名词作状语,在国外。

2. 《愚公移山》
方:方圆,指面积。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惩:苦于。

塞:阻塞。

迂:曲折,绕远。

荷:扛。

孀:孀妇。

暮:晚上。

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穷匮:穷尽。

厝:挖山填谷。

3. 《富贵不能淫》
居:住。

淫:过度,沉溺。

移:改变。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被发掘,被起用。

举:被举荐。

故:所以。

任:责任,使命。

征:征战,战争。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5. 《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到军营去慰劳将士们。

6. 《诗词五首》
采菊东篱下:在东篱下采摘菊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六《虽有嘉肴》及类文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六《虽有嘉肴》及类文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六、《虽有嘉肴》及类文训练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其.此之谓乎()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B.教/然后知困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D.然后/能自反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至”解释为“达到极点”,“至道”指最好的道理。

D.本文主要阐述了教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5.填空。

(1)《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______与_____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2)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继而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

(用原文回答)6.你对“教学相长”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2016·永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文复习教师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文复习教师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文复习教师版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提供古文复教材的指导。

以下是本册古文内容的简要介绍和复建议。

简介本册古文内容主要包括《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触龙说赵太后》、《吴越春秋·吴子喻朝三暮四》等。

通过研究这些古文,学生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了解。

复建议1. 阅读理解:在阅读古文时,学生应仔细理解文中的情节和主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阅读理解:在阅读古文时,学生应仔细理解文中的情节和主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2. 词语解析:古文中可能存在一些生疏的词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词义、推测上下文来解决词汇理解问题。

词语解析:古文中可能存在一些生疏的词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词义、推测上下文来解决词汇理解问题。

3. 背诵篇章:适当的背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古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重要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背诵,并进行朗读训练。

背诵篇章:适当的背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古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重要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背诵,并进行朗读训练。

4. 写作练:通过写作练,学生可以提高对古文语言特点的把握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写作任务,例如重新演绎故事情节、写出人物心理活动等。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提高对古文语言特点的把握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写作任务,例如重新演绎故事情节、写出人物心理活动等。

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古文复习教学,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祝教学顺利!。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梳理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梳理

第六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北冥有鱼》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

其题虽小,其旨甚大。

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做故事背景交代外,通篇采用对话形式。

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

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了庄周的说法。

且不说这场辩论谁是谁非,光是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就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中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此人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

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的一个美好愿景。

《马说》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

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专项六 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知识梳理与专项复习(部编版)(解析版)

专项六 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知识梳理与专项复习(部编版)(解析版)

专项六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①其此之谓乎/②货恶其弃于地也B.之①其此之谓乎/②大道之行也C.故①故曰:教学相长也/②故人不独亲其亲D.长①教学相长也/②幼有所长【答案】C【详解】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①表示揣测,大概;②代词,指财货;B.①助词,宾语前置标志;②结构助词,的;C.①所以;②所以;D.①促进;②成长;2.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学相长也。

(判断句)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倒装句)C.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判断句)D.其此之谓乎。

(反问句)【答案】D【详解】考查文言文的特殊句式;D.“其此之谓乎”是倒装句,反问句不属于特殊句式;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安知鱼之乐D.子之不知鱼之乐【答案】C【详解】AB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结构助词,的。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言词“之”的积累。

“之”在文言文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既作实词用,也做虚词用。

它的用法和意义有:A代词;B助词,的;C动词,往,到……去;D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E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F调整音节,无实义;G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H代词,这,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不独亲其亲B.使老有所终C.不独子其子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答案】D【详解】A.句中第一个“亲”是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B.“老”是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C.第一个“子”是名词用作动词,“以……为子”;5.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D.祗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答案】C【详解】A“能”的意思分别是:本领/能够。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 知识点整理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 知识点整理

22.《礼记》二则知识点整理《虽有嘉肴》1.文学常识《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字词解释虽(虽然)有嘉(好)肴(鱼、肉之类的熟食),弗(不)食(吃),不知其(它的)旨(味美)也;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好,美妙)也。

是故(因此)学然后(之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省)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勉力,努力)也。

故(因此)曰:教学相长(促进)也。

《兑(同“说”)命》曰“学(教导)学(学习)半”,其(表推测语气,大概)此之谓乎!3.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能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迷惑不懂的地方。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4)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5)《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学相长5.文章论述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为什么开头从“虽有嘉肴”谈起?类比推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说明实践才能得到真知,学习才能懂得道理。

6.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试理清论证的思路)首先类比推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着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然后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结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重点文言文词语解释专项复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重点文言文词语解释专项复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重点文言文词语解释专项复习(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桃花源记》词语解释一、单选题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魏晋(不管)B. 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C. 寻病终(不久)D. 后遂无问津者(探访)2.对下面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 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 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3.对下面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 便要还家(通“邀”,邀请)C. 便扶向路(沿,顺着)D. 寻病终(寻找)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下列加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B. 寻向所志寻病终C. 便扶向路寻向所志D.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二、填空题6.解释。

①捕鱼为业:________ ②渔人甚异之:________③才通人:________ ④屋舍俨然:________⑤乃不知有汉:________ ⑥此中人语云:________ ⑦便扶向路:________ ⑧欣然规往:________⑨寻病终:________ ⑩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7.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古今异义。

①缘溪行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②咸来问讯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③遂与外人间隔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⑤说如此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8.解释。

①渔人甚异之________②欲穷其林 ________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⑤此中人语云 ________⑥便扶向路 ________⑦欣然规往 ________9.解释多义字词寻寻向所志 ______ 寻病中________ 志处处志之_______ 寻向所志________10.解释下面句中的词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梳理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

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

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核舟记》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

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

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课内文言文梳理9.桃花源记(一)课文字词详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①为业。

②缘溪③行,忘路之④远近。

⑤忽逢桃花林,①为业:作为生计。

为,作为。

②缘:沿着,顺着。

③行:前行,这里指划船。

④远近:偏义词,这里指远。

⑤忽逢:忽然遇到。

①夹岸数百步,中无②杂树,③芳草④鲜美,⑤落英⑥缤纷。

渔人⑦甚①夹(jiā):沿,靠。

②杂:别的。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专题06 《大道之行也》(知识梳理) (解析版)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专题06 《大道之行也》(知识梳理) (解析版)

《大道之行也》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礼运》。

《礼记》,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共四十九篇。

《礼运》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礼记》是儒家五部经典之一。

“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二、文章背景资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

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

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

因此,孔子的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

三、课文内容概括。

全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

"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大道之行也”是总提,以下分述:①天下为公②选贤与能③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②男有分,女有归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

在与现实社会的对比中突出"大同"社会的特点。

四、字音字形天下为(wéi)公,选贤与(jǔ)能,矜(guān)、寡、孤、独,男有分(fèn)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为(wèi)己五.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马说》知识点整理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马说》知识点整理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马说》知识点整理一、重点词语解释(一)1、衹:只是。

2、辱,受屈辱或辱没。

3、骈死,并列而死。

骈(piÁn):两马并驾。

4、槽枥:喂牲口用的槽,指马厩。

5、以:凭借。

6、称:著称。

(二)1、一食,吃一顿。

2、或,有时。

3、食(sì):通“饲”,喂养。

4、是:这,这样(代词)。

5、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

6、其:它(代词,指千里马)。

7、见,通“现”,表现;显现。

8、且:犹,尚且。

9、欲:想要。

10、与:和。

11、常马:平常的马,普通的马。

12、等:等同,一样。

13、安:怎么,怎能。

(三)1、策之:鞭打马。

策:用鞭子打。

2、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道:正确的方法。

3、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

材:通“才”,才能。

4、鸣之:听见它叫。

5、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通:通晓。

6、执策:拿着鞭子。

执:拿着,握着。

7、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8、其真不知马邪?其:难道(表反问);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9、其真不知马也:其:其实(表陈述)。

二、特殊字词(一)、通假字①食马者(食,通“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④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二)一词多义。

1、而:三种用法,①表转折,译为“却”、“但是”、“可是”,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表顺接,译为“来”或不译,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执策而临之”;③表并列,译为“和”或不译,如“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

2、虽:①表示条件关系,译为“即使”,如“故虽有名马”;②表转折关系,与“但是”连用,如“虽有千里之能”。

3、之:①助词“的”,如“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②代词“他(它)、他们”,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③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之千里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第21课《庄子二则》复习(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第21课《庄子二则》复习(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3.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探讨庄子的哲学思想。
4.结合现实生活,讨论庄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5.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庄子寓言的文学特色和哲学思想,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2.通过对庄子辩证思维的分析,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合同异”的辩证思想和庄子对自由追求的表达。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和原文内容,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庄子哲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辩证思维训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庄子“合同异”的思想。
3.深入理解庄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比较庄子和现代社会观念的异同,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提高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素养。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促进终身学习与发展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掌握“合同异”的辩证思想,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了庄子的辩证思维和自由追求的哲学思想。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庄子思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word版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下《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

(17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屋舍俨然..交通( )..( ) ②阡陌③不独子.其子( )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3.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专题06 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2020-2021学年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

专题06  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2020-2021学年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最新完整版)一、诗词部分(一)《关雎》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2.《关雎》中既是全诗的纲目,又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关雎》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7.《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8.《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9.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0.《关雎》中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11.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是好的配偶,《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佐证。

12.《关雎》中以眼前的景物为喻,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植物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的诗句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二)《蒹葭》1.《蒹葭》一诗中在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速速收藏!桃花源记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一般词语:1.缘:沿着,顺着。

2.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3.数:几。

4.芳:香花。

5.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6.缤纷:繁多样子。

7.复:再。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9.才:仅。

10.平旷:平坦开阔。

11.俨然:整齐的样子。

12.属:类。

13.阡陌:田间小路。

14.悉、咸:全,都。

15.黄发:指老人。

16.垂髫:指小孩。

17.怡然:形容喜悦。

18.乃:竟然。

19.具:详细。

20.问讯:打听消息。

21.云:说。

22.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23.延:邀请。

24.语(yù):告诉。

25.扶:沿,顺着。

26.向:从前,旧的。

27.及:到。

28.诣:到。

29.遣:派。

30.欣然:高兴的样子。

31.规:计划。

32.果:实现。

一词多义:1.中: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2.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3.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4.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5.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6.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7.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1.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2.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5.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甲文强调了“按规律办事”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生 搬硬套规律”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谈谈你的理解。
• 不矛盾。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 错误;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重视与 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 是纸上谈兵。(答出一点给1分)
5、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大长者子”一样爱说 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
• ×××:你敢说敢做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 套用经验,应该让经验和实践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表述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要求,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直至满分)
• 注: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 方。捉:驾驶。住:停止。唱言:高声说。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 (1)虽有千里之能( )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 ) • (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
(1)即使 (2)等同 (3)擅长 (4)都
•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 A、虽有至道(最,最好的 ) • B、然后能自强也(勉励 ) • C、学不可以已( 罢了 ) • D、故木受绳则直( 所以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A )
• A.輮使之然也 /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B.輮以为轮 /不以千里称也
• 【乙】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 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 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 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 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 人没人而死。
用的论证方法 是 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 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 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 读了这两篇短文,我认识到,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教别人, 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自己的理解,提升学科思维品质, 而且还能在交流中培养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增进同 学之间的友谊,实现共同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 【注释】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倩:笑得好 看。兮: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素以为绚:素粉来打 扮。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后:后起,在仁德 之后产生。起:发,启发。诗:指《诗经》。
• 1、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 A、不知其旨也( 味美 )
• B、虽有嘉肴( 即使 )
讨论《诗经》了。
4、填空或简答。
• (1)甲文中的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运用生活事例,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乙 文所述之事印证了甲文中的句子 “ 教学相长 ”。
• (2)读过甲乙两文,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 什么启发?
• 围绕“重视实践,或学以致用,不懂就问”作答。 •
《虽有嘉肴》对比阅读(二)
• 【甲】虽有嘉肴…… •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 【注释】中(zhòng)绳: 合乎拉直的墨线 輮 (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暴:通 “曝”,晒干。参:通“叁”,多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
《虽有嘉肴》对比阅读(一)
•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 有嘉 肴》)
• 【乙】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 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选自《论语·八佾》)
•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
• D.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鹏之徙于南 冥也
3. 翻译下列句子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
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 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 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 出了阐述的论点 教学相长(也);
2、翻译下列句子。
• (1)策之不以其道。译 • (1)驱赶它不按照赶它的正确方法 • (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
正。
• 大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 向
•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 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
3、“大长者子”的悲惨结局给你什 么启发?
• 凡事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 用规则),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 必定是害人又害已。任何理论的学习都要 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 善。(任意一方面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 理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
《马说》比较阅读(一)
•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 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 可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天不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B、何谓也(什么)
• D、起予者商也( 给予 )
• 2、下列加横线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 A、其此之谓乎?
B、大道之行也
•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3、把下边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 (1)知困,然后能自强 也。感到理解不了,然后才能反省自己。
• (2)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 矣。启发我的人是卜商,现在可以和(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