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详细讲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意识。
2.培养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敏感性,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
3.通过分析我国在国际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国际事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2.问题导向: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了学生持续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历史地图、时间轴、视频资料等,生动展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结合时事热点,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关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例如,通过展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及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例如:“为什么世界会走向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对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何影响?”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10: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目标】重点: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带来的影响。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结合教材有关欧共体的知识介绍,启发学生思考: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这一组织?其主要目标是什么?欧共体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欧共体的成立对欧洲历史乃至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欧共体的成立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产物。
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强,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要求改变受美国支配的局面。
同时,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
西欧的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7年3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总称《罗马条约》。
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2.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欧共体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正朝着政治一体化发展,努力在国际上步调一致,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性质是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欧共体12国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及其形成背景,掌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表现;
2.了解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特别是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初步形成;
3.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背景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2.讲述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分析多极化趋势初步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3.阐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背景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4.结合现实案例,讲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这一趋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史料教学,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讨论:
1.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讨论我国在这一背景下应如何应对;
2.探讨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这一趋势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结合现实案例,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具体表现。
讨论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与形成背景;
-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及多极化趋势的初步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多极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2.请学生从以下三个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深入思考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在世界多极化背景下,如何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
2.方法方面:强调史料教学、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二战后初期,美苏凭借强大的实力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格局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随着战后欧日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的力量越来越大。
独立后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反殖反霸斗争中逐步走向联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世界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新课学习一、走向联合的欧洲设问: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1、原因:师生互动: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二、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他媒介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目标:1)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过程,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阅读教材法,激发法、思考分析,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科书、教案等。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回顾前课】【导入新课】材料一欧共体总部大厦、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大丰收、日本太阳神塔、不结盟运动会议四张图片材料二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说课稿
5.设定明确的课后作业和研究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以及归纳总结法。讲授法能够系统地传授多极化的相关理论知识,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生生互动深化对多极化趋势的理解;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归纳总结法则有助于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系统的认识。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倾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提问回答和课堂小结。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就多极化趋势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探讨;角色扮演则让学生模拟不同国家或国际组织在多极化背景下的立场和策略;提问回答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时,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这些互动方式旨在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角色扮演:学生模拟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就某一国际问题进行谈判,体验多极化背景下的外交策略。
3.写作练习: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多极化趋势的短文,分析其对未来世界秩序的可能影响。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反馈: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多极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质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课标要求1.简要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了解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的表现。
2.叙述中国振兴所历经的阶段与概貌,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基本情况。
3.概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
4.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趋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重点和难点1、欧洲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3、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导入:由两极格局形成,以及两极格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导入本课。
教学:对两极格局造成动摇的主要因素有:美苏长期的较量导致国家力量的消耗和相对衰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出现均衡化趋势,美国主要盟国(西欧、日本等)向美国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公平合理的国际权利日益加强团结,共同反对大国强权政治(不结盟运动)。
对于两极格局之下出现的多极政治力量,可以作如下理解:①多极政治力量的出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无论是欧洲走向联合,还是日本的经济崛起,乃至于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大国政治的联合斗争,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4.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应把握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际合作意识。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其特点;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世界多极化的背景、发展过程、主要特点及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2.选择一个与世界多极化相关的历史事件,分析该事件对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影响,要求不少于300字。
3.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道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思考题,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
2.强调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4.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国际新闻,了解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难点:理解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掌握各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世界多极化的过程。
(2)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世界多极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最全版
必修 1 第 26 课《世界多极化趋向的出现》教课方案课标要求: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认识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复兴以及不缔盟运动的盛行,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向在波折中发展。
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能力经过认识多极化趋向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由、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兴起等基本史实,培育学生综合研究和概括知识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以合作学习的“创建情境—目标显示—自学试试—合作学习—成就报告—总结评论” 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研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讲堂教课。
教师创建重要国际事件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研究各个主要国家对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立场和态度的决议,培育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依据自己的实质状况和外面环境,正确应付重要事件。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之外的各样政治经济力量增加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向的形成及影响,建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行阻拦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二、教课要点、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向的出现及影响三、教课方法:采纳多媒体课件教课,“创建情境—目标显示—自学试试—合作学习—成就报告—总结评论”法四、课时安排: 1 课时五、教课准备:教课前找寻各样视频、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部署学生预习,研究。
五、教课过程:课前播放《精忠报国》衬着氛围破题:( 2 分钟)跟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二战后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出现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即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向,世界多极化即国际格局多极化,是指对国际关系有主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公司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在必定历史期间形成的国际关系构造。
学生疏组:种类组长采集研读总结讲话人组别史料史料整理第一组(美国) 1 人 6 人 6 人 2 人 1 人第二组(法国) 1 人 6 人 6 人 2 人 1 人第三组(日本) 1 人 6 人 6 人 2 人 1 人第四组(苏联) 1 人 6 人 6 人 2 人 1 人第五组(中国) 1 人 6 人 6 人 2 人 1 人种类组长采集研读总结讲话人组别史料史料整理第一组(美国) 1 人 6 人 6 人 2 人 1 人第二组(法国) 1 人 6 人 6 人 2 人 1 人第三组(日本) 1 人 6 人 6 人 2 人 1 人第四组(苏联) 1 人 6 人 6 人 2 人 1 人第五组(中国) 1 人 6 人 6 人 2 人 1 人过渡:下边我们分红五个小组,分别代表美国、日本、法国、苏联、中国,此刻你们就是这些国家内的合法公民了,我们一同来研究几个政治经济公司。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每组撰写一份讨论报告,要求不少于1000字,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关于世界多极化的相关书籍或文章,如《世界多极化:理论、政策与实践》等,要求学生撰写一篇阅读心得,不少于500字,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国际视野。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列举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大国和地区,并简要分析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根据教材内容,简述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3.结合时事政治案例,分析多极化背景下的大国关系。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我将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具体内容包括:
1.世界多极化的定义和特点,如多极化格局下各大国和地区的力量对比、相互关系等。
2.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从冷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哪些变化。
3.多极化趋势在国际事务中的体现,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竞争。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结合教材内容,运用生动的案例、图表和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心和参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合作、尊重差异的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使学生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到自豪,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3.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针对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原因、主要表现、影响等方面。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指出不足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强调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关注国际事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3.设计一道关于世界多极化的选择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题目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解答。此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4.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选择一个与多极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简短报告。报告应包括事件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
4.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当前国际格局,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分析当前国际格局,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并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
2.请学生收集有关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影响的资料,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整理成一份300字左右的资料汇编,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2.学生在分析多极化趋势表现及影响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学生在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影响的认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度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考点同步解读1.简述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2.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原因分析(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
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
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
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核心素养聚焦1.以建立欧洲联合的方式解决法德两国矛盾为例,对现代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热点,如:巴以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提出解决意见。
2.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的组织、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史实依据。
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资料的印证。
4.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包括: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将以一个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具体包括:
1.展示一张世界地图,标出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竞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我将运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
1.通过展示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竞争与协作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产生和发展。
2.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如美苏冷战、日本崛起、欧洲一体化等,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
1.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
2.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4.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现实中的世界多极化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案
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标要求通过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史实,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学习目标1。
知识能力了解战后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崛起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形成和中国的振兴,并通过对以上现象的分析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曲折中发展。
分析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和日本经济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认识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世界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
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及途径,认识此过程与方式对解决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意义。
分析日本迅速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研读和分析历史材料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和能力。
分析概括欧洲一体化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影响,理解三者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关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分析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所在,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对解决当今国与国之间矛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内在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分析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形成表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是振兴发展中国家自身实力的必由之路。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两极格局之下欧洲走向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一体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即是化解久已积怨的法德矛盾,法国外长舒曼提出的“煤钢联营计划”,将法、德两国重工业发展的经济利益绑定在一处。
欧洲煤钢联营开创了欧洲联合的先河,促进了各成员国资本的相互渗透,紧密了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为欧洲进一步的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7年7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分析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从外部和自身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从外因来看,最重要的推动力来自于美国;从内因来看,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集团意识和忧患意识,战后日本历届政府都积极干预经济活动,把迅速提高国家实力作为重要的执政目标,制定出合乎经济发展需求的战略,形成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欧洲一体化进程,理解欧洲的走向联合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2.掌握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过程,理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3.了解不结盟运动和中国振兴的基本史实,探究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图表、历史资料,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小组辩论,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教学难点】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多媒体课件播放欧洲一体化进程大事记) 师:从欧洲一体化大事记中可以看出,欧洲一体化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不断增加,而且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那么,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是自发走向一体化还是自觉走向一年份 欧洲一体化进程1950年 “舒曼计划”出台 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7~1958年 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西欧六国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年 西欧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9年 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对外政策1993年 建成欧共体内部市场,或称欧洲统一大市场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成立2019年 欧盟内部统一货币欧元启动2019年 欧盟成员国总数达25个10月29日,2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体化的呢?请同学们分为两组,就各自的观点进行辩论。
同意自发走向一体化的同学为一组,同意自觉走向一体化的同学为二组。
一组代表1:我方认为欧洲走向一体化是一种自发的过程。
因为欧洲一体化是在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从一开始就表现为自发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9: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识点: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欧洲共同体、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结盟运动兴起、形成的标志及其行动纲领、中国的改革开放。
2.技能: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运用: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
但是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
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那么这些多极具体指哪些?又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本节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
推进新课(合作探究)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哪些重要力量?主要有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迅速崛起,中国力量的壮大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走向联合的原因【合作探究】你认为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1)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
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的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
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
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邱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
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4.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讲解为主,结合历史事件和实例,阐述多极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2.重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极格局,以及随后多极化趋势的萌发和加强。
3.讨论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政治格局,如中美关系、欧洲一体化进程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多极化现象。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如机遇与挑战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案例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这对高中生的历史观念和视野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我们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多极化概念、掌握多极化发展历程,并培养其分析和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5.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如毛泽东、邓小平等,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增强对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2.强调多极化趋势在全球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二战后初期,美苏凭借强大的实力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格局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随着战后欧日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的力量越来越大。
独立后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反殖反霸斗争中逐步走向联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世界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新课学习一、走向联合的欧洲设问: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1、原因:师生互动: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材料二“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联合过程:问题探究: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影响:师生互动:材料三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说明:欧共体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材料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的出口方面对比材料五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学生分析以上材料,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回答问题:师: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问题?生:随着欧洲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以惊人的速度东山再起。
师:材料五反映了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生: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师: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生: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教师归纳:欧共体的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阅读教材P123历史纵横(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小结:由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和实现过程,可以看到欧洲结束对抗实现和平、合作的历史启迪;由欧洲走向合作后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看到建立区域性国际组织,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由欧共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极化趋势。
过渡:现在我们分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其中一极新的政治力量,那么接着我们来学习另一极新的力量——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
我们知道二战中日本受到原子弹的杀伤,二战后国家一片寥寂,人民生活困难,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那他们是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阅读归纳)①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井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
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③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
④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⑤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⑥日奉还提出“贸易立国一出口第一”的口号问题探究: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1)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是冷战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
(2)结果:①1956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00年度国内生产总值535万亿日元,相当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的2。
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约达35600美元至2000年底,对外纯资产(纯债权)133万亿日元(约合11000多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盈余国。
外汇储备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已经达到了403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6个主要发达国家外汇储备总和的约1。
5倍。
②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③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2、史实: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阅读P124学思之窗,联系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谈谈你如何认识中曾根康弘的这句话。
近年来,日本积极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影响:⑴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⑵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⑷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知识归纳1:试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1)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这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2: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过渡:现在我们已经分析了导致多极化出现的两个政治力量,而这两个政治力量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除资本主义国家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的变化。
回到我们本节课的线索,我们关注一下第三股新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国家,现在同学们阅读书本124页,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形成、内容及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含义:不结盟运动是由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等人倡议成立的;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1)原因: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②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③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时间、地点、倡议国、斗争目标等)提出: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正式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重要任务和行动纲领(政治: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经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意义: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③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问题探究:本课内容叙述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过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多极化的加强。
世界格局为什么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同学们在学习本内容时,能产生怎样的历史感悟呢?原因:思路引领:此题全面考查有关多极化的基础知识和整体历史观,要求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答题时应从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的迅速壮大以及苏美实力的衰落两条线索回答,最后归结到新兴力量对两极世界构成巨大冲击,得出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结论。
答案提示:(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
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