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企业管理新模式_0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经营未来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经营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7a1155fc7c1cfad6185fa701.png)
t
l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 i
.. ^
l
仿 竞争对 手的产 品和 程序 , 而是对明天的商机及如何利 用这些商机形成 自己独立 的 看法。一个公司不能只考虑 在现有市场 占 最合适 的位 有 置 ,必须能够正确预见未来
与思路,发现新的未来 的商 机。 四、经营未来必须建立 新的核心竞争力。从创新产
团 山 企 管 0. 东 业 理26 0 3
维普资讯
业概念的形成到市场真正变为现实有 一个漫长而 曲 折的过程。 缩短发展路径是在竞争 中获胜的关键 。 这 取决于是否积累有必要的核心专长,是否具有创新 的基础结构,是否具有与掌握紧缺资源的联盟伙伴 合作的能力。所谓核心专长是指在 一系列产 品或服 务中取得领先地位 必须依赖 的那些能力。核心专长
、
着很大的差别。竞争当前注重于产品特色 、市场份 额、 行销渠道、 定价策略。而竞争未来则在于产品概 念 的创新,以及对新兴产业正在形成的结构的影响 力, 是竞争新兴产业的未来结构。 未来的领域是无特 定结构和竞争规则的领域。特别是随着技术革命 的 不断发生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新的商机领域不断涌
长重点发展,不断强化 它在半导体元件和 中央处理 器 领域 的地 位 ,从而 确 立 了它在 电脑和 通讯 业 的领
先地 位 。
兰、 经营未来需要有产业发展预见能力。这是经 营未来成功的必要条件。要具备产业发展的预见能 力, 必须对生活方式、 技术 、 口统计数据 和地缘政 人 ‘ 现, 越来越多的产业无法 加以明确的定义和界定。 治方面的趋势具有深 刻的洞察力 ,具有对未来 的敏 例 如数字产业发展到今天 已经是多种产业的集合 , 未 感度 。 首先要摆脱 既有市场观念和产品观念的束缚, 来 的数字产业似 乎不可能按 用途划分成软 件 与硬 要善于在市场的空白地域( 即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的行 件、 电脑与通信、 专用与家用 、 内容与渠道 、 服务与产 业之 间或某个行业之外 的地域) 寻找商机 , 打开一片 品、 行 市场 与垂 直 市场 。 因此必 须 转 变观 念 , 能 潜在的新的商机天地。 平 不 其次要重视多样化的整合。 未 用传 统的 竞争理论 和竞争 战略来指导 对未来 的竞 来 的商机往往 成像在技术 、 生活方式、 法律法规、 人 争。 口、地缘政 治等方面变化的 二、经营未来是产业远 见与智力领先的竞争。必须 要对发展趋势及 突变有 比对 手更 为深入的 了解,才能利 用这些趋势和交变来 改变产 业 界 限 并 创 造 新 的 竞 争 空 间。竞争未来不是注意和模 交汇处。例如个人通信设备 这一商机 ,即是存在于生活 方 式变化( 不断旅行 、 技术变 化 、 字化 、 字压 缩) 法 数 数 和 律法规 变化 ( 多的放开频 更 带宽度限制) 的交汇处。由于 在 交 汇处 往 往 涉及 几 个行 业 ,因此要善于 向别的行业 学 习与借 鉴,才能打开眼界
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优化措施
![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优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19cb92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0.png)
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优化措施0 引言新形势下,企业需要重视财务战略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其外部财务环境以及内部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制订合理、切实可行的财务战略实施方案,通过融资、投资以及企业股权分配等活动,全面贯彻落实财务战略理念,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同时,企业只有对财务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以及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予以严格地监控,才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与漏洞,并及时纠偏,确保财务战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1 常见的财务战略类型第一,扩张型。
为了实现资产规模扩张,实行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企业不断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以寻求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实现企业快速扩张与发展的目的[1]。
第二,稳健型。
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健发展,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寻求其业绩稳定增长与平稳运行的战略。
第三,防御型。
企业为了寻求创新与转型,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实行的一种财务战略,可以为企业积累较多的现金资源,但是也可能会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2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财务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兼顾长远发展与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创造并维持其财务优势,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资金投资战略管理方面,企业可以调研与分析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与投资收益等,结合企业的投资战略目标合理确定投资规模与投资方向,准确把握投资的方式和数量,确保投资收益及时收回,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2]。
3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问题3.1 缺乏战略管理意识企业只有树立财务战略意识,才可以有效指导各项财务管理活动。
部分企业决策者仅关注企业业绩情况,未对财务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内容进行充分的学习与理解,也未对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方向与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与分析,难以围绕战略规划明确财务战略目标,未能对财务战略目标的意义、内容与相关管理流程予以明确,无法有效指导财务战略管理活动的开展[3]。
部分管理层人员的思想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阶段,缺乏财务战略管理理念,并不能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对各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预测、筹划与安排,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f5d4a0f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4.png)
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一、知识经济的特征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相比较,它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性经济,它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为投入的主要资源,与其他稀缺资源不同,知识和信息可以被人们共享,并且在使用中不会被消耗反而能增加。
第二,知识产品呈爆炸性增长。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每小时就有20项发明诞生,每年增加的信息量达800亿条,而且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的周期日趋缩短。
信息尤其是知识,正日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第三,知识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地域对其影响逐渐减小,资源、产品、服务乃至市场日趋全球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采取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率的分散性生产为主。
第四,知识创造的价值大小依赖其使用环境,同样一则信息给不同人在不同时间带来不同的价值。
因此,知识经济更强调人力资源的作用。
在企业间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如何实现企业员工最大限度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如何将隐性知识挖掘出来为决策服务,已成为企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传统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传统的信息管理是通过资源的配置来有效满足信息需求,它侧重对编码信息的管理,而忽视对非编码信息载体――人的管理。
信息(如实践经验)的很大一部分都存储在员工的头脑中,而这些能够提供决策支持的有用信息,即知识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同时,传统信息管理偏重于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和传递等机械管理,忽视对信息的深层次加工以提供决策支持。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如何从海量信息中获取知识才是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的目标。
另外,传统信息管理重视信息的提供而忽视信息的流动与共享,导致企业中大量信息都分散保存在员工头脑中,形成一个个分散的“信息孤岛”。
总之,传统信息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已日趋显露,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管理提出新挑战。
三、企业现代管理新模式企业知识管理作为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
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4adfeb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8.png)
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新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企业管理方面,互联网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推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革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以及如何应对。
一、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之一。
通过技术手段将企业的各种信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数字化管理让企业管理者可以快速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销售状况和员工情况等数据,更加科学地制定战略。
此外,数字化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沟通效率,实现内部信息共享,促进协作与创新。
二、移动化管理移动化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监控企业运营情况,这种管理模式也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移动设备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实时信息,使得企业管理者可以随时进行远程监管,有效掌控企业运营情况。
同时,移动化管理可以方便企业管理者进行沟通和协作,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三、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管理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管理都是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新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技术。
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节省了企业的硬件、软件成本和人力成本。
大数据管理则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和利用海量数据,进而更加科学地做出决策。
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新模式的广泛应用,数据的泄露和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因此,在推广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同时,企业管理者还需要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
对于企业来说,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五、以上诸要素的综合应用以上所述的数字化管理、移动化管理、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管理等企业管理新模式,需要整合应用,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例如,通过综合运用数字化管理、移动化管理和大数据管理,企业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未来的企业管理模式互联网不仅对企业管理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推动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为企业管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c7a906844769eae009ed1a.png)
圈 UN4 2 U U I .
i d dl e s Pc ms
企业 管理发展趋势 研 究
杨晓春 ・ 史明伟 2
财与理 经管
(、 1塔河林业局塔林林 场, 黑龙 江 塔 河 15 0 2 黑龙江国通置业发展有限公 司, 62 0 、 黑龙 江 双鸭山 15 0 ) 5 10
立高效、 便捷、 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 网 络, 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 特别是信 息 传输 手 段, , 业就 无 法在 国际竞 争 中 否则 企
取 胜, 对 企业 的组 织结 构设 计提 出 了新 的 这 要求 。 企业管理 组织将呈 现追求 网络 化 、 平 扁 化 、 性化 的发 展趋势 , 主要 是 由于 现代 管 柔 这 理 技术 和 手段 的采用 , 使得 企业 的中 间管 理
国企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设计及实施分析
![国企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设计及实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a8840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c.png)
一、坚持高技术开发生产,建设现代化企业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全速发展,我国的科学生产技术已经逐年提高,并且对我国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产生这种作用的同时也会遇到很多麻烦,因此为了保持各行各业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为了使我们利用新技术、新理论,所建造出来的企业产品有更高的质量标准,为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关键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的创新问题上的研究。
国企A成立后,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特别是核心生产基地神东矿区,已率先建成我国生产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产量超亿吨的煤炭生产基地,被世界煤炭界喻为“东方煤都”。
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视察该矿区,赞扬其是中国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建成了最先进的煤炭生产基地。
该矿区充分利用优越的煤层赋存条件,通过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对现有各种技术、工艺进行集成和优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专利技术,实现了矿区建设快速化、矿井井型大型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生产管理自动化。
通过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运用到采煤控制系统中,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矿区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使整个矿区除井下移动设备外,采、掘、机、运、通全面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监测、维护和故障诊断,全部生产工序和设备控制均可在地面调度室完成。
二、打造煤电油运产业链条,构建规模化企业从提高经营效益的根本目的出发,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方向,改企业经过多期建设与完善,形成了矿、路、港、电、油一体化开发,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煤、电、油配套联营模式的产业格局,构建了特大型能源企业发展格局。
例如其中的煤、电、油联营:能源配套发展的新模式。
我们开发建设的中国最大的、陕西首家坑口电站配套煤矿——陕西锦界煤矿已投入试生产,同时一期第一台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正式运行。
该项目煤矿设计产量1000万吨,将就地转化198亿千瓦时优质电力,并输送到500公里外的华北电网。
目前,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开始启动煤、电、油配套联营项目。
现代企业管理新理念
![现代企业管理新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daff7c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9.png)
一、管理的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 三、组织变革 四、团队管理 五、流程管理 六、实施目标管理
1
一、管理的内涵
1、管理的定义 2、管理的特性 3、管理的目标 4、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5、管理的手段 6 、管理的模式
2
1、管理的定义
自从出现人群组织,管理也就产生,管 理是人类各项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何谓管
44
四、团队管理
组织是个大的团队,也是一些小团队 合作而成的。
工作任务是合作才能完成的,因此每 个人的贡献都需要,但合作成果中,每个 人贡献难以确定,因而有可能产生偷懒行 为。
45
四、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核心
建立团队精神 即合作(无保留)的精神,把团队看作是
自己能力发展的支持,培养荣誉感; 建立团队精神的前提为“以德为先”,
管理人员要注意员工的人际关系需求; 让职工参与决策; 上下有效沟通; 精神激励; 发挥其主动性。
29
1、管理中的人性假定
管理人:组织中的任何人都是管理者。作为管
理者当然是管理人,作为一般员工,一方面它 是被管理者,另一方面他在面对自己的工作领 域,在操作机器和工具进行生产或服务时是一 个主动的实施者,是面临各种突发问题的果 断处理者,从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管理者。 管理人的假设为管理思路、理论和方法打开了 新天地:
41
建立共同愿景 组织愿景是使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类
似企业的长期适用的对经营目标的陈述, 也被称为目的、宗旨、任务陈述等。通常 包含公司的价值观和业务重点。共同愿景 能够在组织中鼓舞人心,产生凝聚作用。
42
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的有效性不仅在于团队整体
会产生出色的成果,而且个别成员的学习 速度也比其他人的学习速度快。
未来企业管理的五大转变
![未来企业管理的五大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dbba3072bb68a98271fefaba.png)
未来企业管理的五大转变相比于实力强劲的企业,那些竞争力不足的公司,它们到底又是在哪些方面落在了别人后面呢?事实上,很多中小型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售后服务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但是它们却很难超越自己的对手。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小型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依然沿用了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方式,如果能够找到一条“持续改善之路”,那么这些企业取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能性也就是非常大的了,如果真的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十年下来,那将会发生惊人的变化,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未来的企业管理必将面临着根本的变化: (1)随意化到规范化的转变--按照制度办事,有法可依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管理缺乏规则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一线员工工作随意性大,任由员工按自己的判断或喜好工作,缺乏具体的工作指引,在具体的目标制定、工作规则,考核监督等方面往往会以管理者的主观判断作为基准。
事实证明,传统经验型管理模式随意性大,往往问题重复发生,管理者疲于救火,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按照现代模式来管理和掌控一个团队,以规则为基础,按制度办事。
在这里可能许多人会说,我们的企业也有大量的制度啊,也是按制度办事啊。
对制度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正是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根本区别,传统管理型模式下的管理者会把那些管理中严禁这严禁那,几点上班,几点下班理解为管理制度,这是对管理制度认识上最大的误区,现代管理中制度最关键的不是约束性的规定,而是引导性的规定,引导性规定是基础性规定,约束性规定只是支持性规定。
我们说按制度办事主要是指按引导性规定办事,即每一件事都有如何开展,开展的步骤是什么,标准要求是什么,用什么工具进行。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看龚其国老师在他《做事的科学》一书中对中国的包子和西方人的汉堡的比较,在它们身上其实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文化差异。
而这种微妙的差别,其实正是中国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差距所在。
单纯从食材方面来说,包子和汉堡所用的原材料基本上是相似的,都是一些面粉、蔬菜,还有肉类。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和机会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和机会](https://img.taocdn.com/s3/m/b61708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e.png)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和机会数字化转型是当今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大趋势,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众多的机遇。
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现有业务和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和升级,以提高整体效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快、更精确的数据和信息,并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升运营效率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实现生产、销售、供应链等各个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产品生命周期、市场需求、供应链运作等方面进行精准预测和优化调整,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二、优化管理决策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和全面的数据支持,使得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做出决策。
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管理者可以实时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制定计划,并实时监控执行情况,从而及时调整策略和战术。
三、创新商业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收入来源。
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行为,进而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同时,数字化转型也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和共享,打破了传统产业界限,形成了新的商业生态。
四、提升客户体验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了与客户更加便捷、个性化、深度互动的机会。
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消费行为和反馈意见,为客户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五、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加速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
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也为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为企业构建了更加敏捷的运作和供应链体系。
除了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外,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大量的机遇:一、巨大商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种新兴行业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企业提供了大量商机。
企业管理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分析
![企业管理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9f978f81c758f5f61f67b5.png)
广西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题目企业管理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分析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_____年月日目录一、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3)(一)管理模式的概念 (3)(二)企业管理模式的演变 (3)(三)企业管理模式的内涵 (3)二、企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4)(一)绩效管理不适应新时期企业的发展 (4)(二)组织结构无法适应新时期企业的发展 (4)(三)市场营销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4)三、企业管理问题的对策 (5)(一)充分依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5)(二)创新健全企业组织结构 (5)(三)提升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 (6)四、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 (6)(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 (6)(二)坚持以竞争为核心的企业发展理念 (7)五、总结 (7)参考文献 (8)致谢 (9)企业管理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分析摘要在我国不断的对现有经济制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第一阶段,我国企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在社会建构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管理模式正在改变,但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困境,导致了现代企业必须深化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可以出来一个新的发展道路。
为尽可能多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企业管理工作经验,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以下简单的讨论,供你参考。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管理模式;发展趋势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pattern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nalysisAbstractContinuously to the existing economic system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reform, the social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s very rapid, intensified market competition, the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o bring huge challenges. In terms of the first stage, our country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reached a new stage, especially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o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is changing so much, but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existential plight, contributed to the modern enterprise to must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mode and management concept,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and attempt, can come out a new development path. For as much as possibl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arket economy demand for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own work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experience, to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imple to make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modern enterprise;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The development trend一、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与内涵(一)管理模式的概念近年来,国内学者一般管理的管理模式被定义为一个抽象的概括,是指管理应用到原型特征,包含在这个解释是更准确地总结了管理模式的内容。
企业四新管理制度
![企业四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244c7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3.png)
企业四新管理制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竞争不断激烈,企业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制定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四新”概念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它包括了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
本文将围绕这一理念,探讨企业四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新思想1.明确企业使命和愿景企业使命和愿景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明确企业使命和愿景能够为员工提供明确的目标,激励员工不断努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向员工宣传和传达企业的使命和愿景,让员工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
2.推动创新意识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
可以开展各类创新培训和活动,设立创新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实践,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3.强化团队意识团队是企业的基本单元,团队合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团队建设,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
可以通过团队活动、团队培训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和凝聚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倡导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而科学决策需要建立在严谨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基础之上。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决策能力培训,提高员工的决策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二、新技术1.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水平。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推动信息化管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共享和集成,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生产是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含量。
效能最大化,提升企业管理效果
![效能最大化,提升企业管理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5e90f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1.png)
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打破 部门壁垒
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设定明确的目标, 使员工清楚了解 企业的期望和要 求。
建立公平的薪酬 体系,根据员工 的工作表现给予 相应的奖励。
提供晋升机会, 让员工看到自己 在企业中的未来 和成长空间。
鼓励员工参与决 策,提高他们的 归属感和责任感 。
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企业核心 竞争力
增强企业社会 责任感
促进企业长期 稳定发展
实现企业与社 会的和谐共生
增强企业凝聚力
员工归属感:通过良好的管理,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从而增强凝聚力。 共同目标:明确共同的企业目标,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整体凝聚力。 内部沟通:有效的内部沟通可以消除误解和矛盾,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从而提高凝聚力。 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
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促进员工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领导力培养:注重培养具有领导潜力的员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为企业 培养未来的领导者。
PART 4
提升企业管理效果的策略
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
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提高工 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引入敏捷管理方法,快速应 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稻壳学院
THANK YOU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01/01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
数字化转型:利 用大数据和人工 智能技术提升人 力资源管理的效 率和准确性。
灵活用工:采用 更加灵活的用工 方式,降低企业 成本,提高人力 资源配置效率。
员工体验至上: 关注员工需求, 提升员工满意度 和忠诚度,增强 企业凝聚力。
探索现代化管理新模式
![探索现代化管理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8b7b6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3.png)
探索现代化管理新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演进。
传统的管理模式强调对员工的指导和任务分配,但随着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和期望的变化,企业管理者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加灵活和有创造力的管理模式。
一种现代化管理新模式是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员工的参与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
管理者不再单纯地下达指令,而是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管理者会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种模式,员工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有动力和积极性地推动工作的进行。
另一种现代化管理新模式是多元化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注重统一的目标和方法,忽视个体的差异性。
而多元化管理模式则充分尊重员工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管理者会根据员工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和培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
这种模式认识到每个员工的不同,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期望,进一步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成长。
除此之外,现代化管理新模式还包括弹性工作制度、远程办公以及建立开放和透明的企业文化等。
这些模式的引入可以满足员工对工作的灵活性和平衡性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然而,要实现现代化管理新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管理者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管理者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合作,并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
同时,管理者也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管理知识和技巧,不断适应和引领潮流,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现代化管理新模式的探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以员工为中心和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同时,引入弹性工作制度和建立开放的企业文化等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平衡,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现代科技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
![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b2a7bc96bd97f192279e9f3.png)
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一、从心出发谈经营以心为本,重在“心”字,一切关注在于经营管理要从心出发,把心放在员工和客户的身上,它能为企业建立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客户之间互惠互利的关系。
“以心为本”,这个概念中的“心”更多地借鉴了传统哲学和文化概念。
古时候人们对思维和情感产生的机理不十分清楚,认为思想、意识和情感来源于心。
人们常用“心想”或者“心说”来描述人的思维和意识活动。
以心为本的经营首要条件是要建立仁爱之心。
仁爱,是一种道德规范和人性的品格。
人一旦具有“仁爱”之心,对他人和事物的看法与情感将会产生巨大变化。
这里,具有仁爱之心并不是要求回报,而是以一种“无私”的心去关爱和帮助他人,珍惜他人和身外之物。
喜剧大师卓别林在其经典电影《摩登时代》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羊群蜂拥而过,大群工人走进工厂,这暗喻工人命运和羊群一样。
为了维持没有内容的生活成为机器的零件,为生产线所奴役,以精神与肉体的双重付出为代价。
而到了高科技发展迅速,很多机器已不需要人来操作的今天,许多企业的员工处境仍与当时并无太大的差异。
现代社会高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生活,令部分企业的员工心理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到现在仍让我们痛心。
忽视员工心理的健康问题,将使企业用人成本激增,也将令劳资关系缺少感情纽带和信任基础,进而导致企业与员工对立,管理者的管理难度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也将随之降低,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维持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不能只停留在薪酬体系上,应该从关心员工开始。
员工都希望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比如被公司派去接受培训,还有就是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福利。
最重要的是,员工希望获得授权以自主决断一些事情,希望自己做出的贡献能够得到组织的肯定与认同。
员工的需求得到关心,获得安全感,创造力会更容易被唤起。
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买卖关系,双方通过实物或者货币进行交换以换取自己所需物品或者服务。
企业管理理论中的新兴模式有哪些
![企业管理理论中的新兴模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5ffd0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2.png)
企业管理理论中的新兴模式有哪些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理论不断演进,新兴模式层出不穷。
这些新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些企业管理理论中的新兴模式。
一、敏捷管理模式敏捷管理是一种能够快速响应变化、灵活适应不确定性的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企业往往遵循严格的计划和流程,一旦出现变化,调整起来较为困难。
而敏捷管理强调快速迭代、持续改进和团队协作。
敏捷团队通常由跨职能的成员组成,他们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在短时间内交付有价值的成果。
通过频繁的沟通和反馈,团队能够及时调整方向,确保项目始终朝着目标前进。
例如,在软件开发领域,敏捷开发方法如 Scrum 和 Kanban 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团队将大项目分解为多个小的迭代周期,每个周期都能产生可工作的软件产品,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
敏捷管理不仅适用于技术领域,在其他业务领域如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推出新产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二、数字化管理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
数字化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企业运营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市场趋势、客户需求和内部运营情况。
基于这些数据,企业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效益。
例如,企业可以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来管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行为和偏好,从而实现精准营销。
在供应链管理中,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库存水平、优化物流配送,降低成本和风险。
此外,数字化管理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协同工作。
通过在线办公平台、项目管理工具等,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平台化管理模式平台化管理模式是指企业构建一个开放的平台,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价值共创和共享。
关于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有哪些
![关于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1939a5014791711cc7917c2.png)
关于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有哪些当今大多数企业的内部运营模式都具有相近的特点,不论是国营还是私企或是合资、股份企业,其趋同性说明这种结构模式有其存在的优势,今日本人把整理好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企业管理新模式作者:杜同爱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海豚式管理是继鲨鱼式、戛裨鱼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面向21世纪的管理模式。
一、海豚式管理的基本描述科学家对海豚的评价是:富有智慧,和蔼可亲,是天生优秀的激励者、卓越的社交者和沟通者。
这些特质正是新时代、新管理模式中最需要的。
海豚式管理的运作方式不是自上而下式,而更趋向于蜘蛛网式;海豚式管理寻求属下的尊重,不仅关心工作成果,还关心员工的需要;海豚式管理考虑事情时脑心并用,信念坚定,追求公平,对属下关怀、鼓励并予以奖励;海豚式管理胸怀宽广,接受批评,礼贤下士,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尊重他人“一起做”,而不是“按我说的做”,愿意给属下更多的自主权。
总之,海豚式管理奉行更加符合人性的管理哲学,是弹性的、人格化的,刚柔结合的管理模式,它用脑和心来领导,以自信、宽容来运作。
二、海豚式管理与鲨鱼式及戛裨鱼式管理的比较鲨鱼式管理嗜好权力,严厉无情,效率和成绩高于一切。
戛裨鱼式管理不喜欢权力,缺乏主见,人情至上,工作效率低。
海豚式管理吸纳了两者的优点,抛弃了两者的缺点。
1.在对员工的态度上鲨鱼式管理对属下员工缺乏同情心,傲慢、严厉,无视下属的要求,只罚不赏,不接受批评,强调和要求员工忠诚,对员工过于苛刻,压抑下属的技能,对员工的新见解不感兴趣,疏远下属,与下属保持距离,只关心业绩,任务成果至上。
戛裨鱼式管理对属下员工富有同情心,重人缘,过于纵容、讨好员工,老好人主义,渴望员工忠诚,对员工多赞美,少批评,缺乏主见,过于依赖下属的技能,过于在意下属的感受,对工作业绩缺乏关心,友谊、人情至上。
海豚式管理尊重下属,对属下员工宽容、仁慈,慎重对待下属的要求,赏罚分明,善于听从下属的意见,勇于面对各种批评,努力赢得员工忠诚,对员工坦率公平,善待下属技能,鼓励员工创新,对下属的业绩和下属的感受同等关心,与下属保持密切关系,成果与人情并重。
用ERP促进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ERP管理参考模型构建及应用
![用ERP促进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ERP管理参考模型构建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c30cd8b9f3f90f76c61bd5.png)
一
倒’ — M 构建原理及பைடு நூலகம்法体系
1 . 软件映射层及方法体系 软件映射层由E R P软件阵列和分解软件移 带减 ,在软件映射方 法 体系的指导下实现对预实施Ⅱ 软件的剖析、分解,为确定软件业务 逻辑囊 基础。母 彩0 件阵列是— 理 的Ⅱ 功 牛 , 它概念陛 地提供了销售模块、生产计划模块、物料需求计j i 块、能力需求模 块、采购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库存模块等,系统地描述了模块之间 的逻辑关系。分解软件族是预实施既 软件经过分析得到的映射模型 , 它反应了涉及到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 向控制。 2 . 管理映射层及方法体系 管理映射层由企业管理阵列和规范管理系构成,在管理映射方法 体系的指导下完成对实施企业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规范,为管理业务逻 辑的确立奠定基础 。企 业管理阵列是—个科学 、规范、完整的企业 管理框架 ,包含多种经典管理范式,包括生产、采购、销售、库存、 研发、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各/ f , 型。规范管理系是实施企业的管理系统经规范化处理 0 的映射模 型,适当重构了管理流程,具体反应了各部分内部及各 } 分之间的物
N e t wo r k R p p t i r a t i o n I 网络应用
用E R P 促 进企业管理变革 与创新
— —
E R P 管理参考模 型构建及 应用
孙 平
兰 州 供 电公 司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7 0
摘要 : 随着 时代 的快速 发展 , 世 界正 在 发生着翻 天覆地 的 变化 , 作 为一 个 企业 , 也 需要不 断 的进行 相应 的 变革 和 创
,
通
三层映射实现二者的共通 , 在共j 恿 的基础 匕 确立共同业务逻辑,经过 必要的定制和优化得到管理参考业务逻辑集,并以此撸 R P 项目的实 施。共同业务逻辑 念忽略软件 计的具体细节,将焦点聚集 增理 . 流程的实现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关系 匕 ,从软件映射层到中间 映身 寸 层的作业中,运拥审 拍 锢莹方 祛 ,得到 由总体到局部,由决 策层到操作层,由数据逻 运作关系自 镌 件业 } 逻辑。同样,共同业 将萤 定位于管理系统合理再 造上。从管理映射层到中间映射层的作业中,运用事件触发的流程方 法,分析企业的各项管理 舌 动,适当" f t - f g, 得到功能完整、结{ 哿台 『 j 翌 妁 管理业务逻辑。
工商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探讨
![工商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653ccb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2.png)
工商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探讨工商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探讨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商企业管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在信息化、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工商企业在追求高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管理思路和模式。
本文将对工商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二、工商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1. 创新驱动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工商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变化。
在未来,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管理者应重视创新,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的想法和方法,并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支持。
2. 数据驱动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未来工商企业管理将趋向于数据驱动的模式。
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客户喜好和产品性能等信息,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
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体系,培养数据思维和数据驱动的管理团队。
3. 社会责任工商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还在于加强社会责任。
企业应该关注社会与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思维,将社会价值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 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工商企业管理的未来也将趋向于国际化。
企业需要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趋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立跨国经营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国际化的企业管理需要管理者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灵活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和管理挑战。
三、工商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探讨1. 平台型管理未来的工商企业管理将趋向于平台型模式。
平台型管理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各方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价值共创。
0管理怎么玩
![0管理怎么玩](https://img.taocdn.com/s3/m/0b1777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e.png)
0管理怎么玩标题:0管理怎么玩引言概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0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
0管理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一种管理方式。
本文将从0管理的概念、优势、应用场景、实施步骤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概念1.1 0管理的定义0管理是指基于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的管理方式,通过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实现对企业运营、决策和资源的优化和协调。
1.2 0管理的特点- 实时性:数据实时更新,管理决策更加及时准确。
- 数据化: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 自动化: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
二、优势2.1 提高管理效率0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速度。
2.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资源利用情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2.3 提升竞争力0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应用场景3.1 生产制造通过0管理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2 营销销售利用数据分析和数字化营销平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行为,实现精准营销和销售。
3.3 人力资源0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包括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优化。
四、实施步骤4.1 确定目标企业需要明确0管理的实施目标和预期效果,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计划。
4.2 选择工具根据企业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数字化工具和平台进行实施。
4.3 培训人员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能培养,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管理工作。
五、未来发展趋势5.1 智能化未来0管理将更加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更精准的管理和决策。
5.2 云端化0管理将更多地向云端发展,实现数据共享和协作,提高管理效率和灵活性。
5.3 数据安全随着0管理的普及,数据安全将成为重要的关注点,企业需要加强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企业管理新模式未来企业管理新模式未来企业管理新模式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的兴起,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企业经营者应尽快转变观念,在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外部资源,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变竞争者为合作者,从追求一个企业的“单赢”变为两个企业的“双赢”及多个企业的“群赢”. 一、虚拟企业的涵义 21世纪是以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机遇稍纵即逝,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已难于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
因此,以“双赢”为目的的企业合作成为企业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的最好模式。
虚拟企业是企业多种合作模式之一,“虚拟”概念最初来自计算机的虚拟存贮器,1991年,“虚拟”被移植到管理模式上。
美国艾科卡(Iacocca)研究所学者普瑞斯、戈德曼和内格尔为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即在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动态联盟,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1992年,William?鄄Davidow 和MichaelS.Malone给出了虚拟企业的定义:“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
虚拟企业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组织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
”由此可见,虚拟企业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企业组成,成员之间可以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是竞争对手。
这就改变了过去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输赢(Win-Los)关系,而形成一种共赢(Win-Win)关系。
虚拟企业通过集成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通过分享市场机会和顾客,实现共赢目标,以便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更大的获胜机会。
国内学者则认为,虚拟企业是指两个或多个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或项目组,依托信息网络资源,以业务包干形式独立完成策略联盟的某一子任务块,通过共享彼此的核心能力,使共同利益目标得以实现的统一体。
在企业运作中,通过策略联盟和业务外包两种形式达到彼此核心能力的共享。
这里的核心能力,是一种竞争能力,是知识经济下企业具有的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能力,是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销售、服务、商标和专利等技能或资产的有机融合。
对于虚拟企业的实质,曾有台湾学者精辟地指出,“虚拟企业的基本精神在于突破企业的界限,延伸企业的企图,借用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倡导经理尽可能将所有的事分包给其他成员,企业将变得小型化、分散化。
公司内部投资尽可能小,以适应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从而获得全球竞争优势”.我们认为,所谓虚拟企业,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
二、虚拟企业的主要特点(一)企业组织界限模糊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学派认为,企业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出现的。
企业在“内化”市场交易的同时产生了额外的管理费用,当管理费用的增加与市场交易费用节省的数量相等时,企业的边界就定格于此。
所以,传统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泾渭分明的。
虚拟企业跨越了科斯的企业边界理论,使单个企业能够将属于其他企业的大量外部资源纳入自我发展轨道,企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对于虚拟企业而言,外部协调和外部治理要比内部协调重要得多,这直接影响到企业治理结构的安排,向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的传统治理结构安排提出了挑战。
虚拟企业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
一些具有不同资源及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走到一起联盟,组成虚拟企业,这些企业可能是供应商、顾客,也可能是同业中的竞争对手。
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界限,使企业界限变得模糊。
(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传统企业大多采用工业经济时代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纵向管理模式,这使得企业的管理链条过长,缺乏随条件而变化的柔性与灵捷性,导致企业面对市场的反应“如恐龙般迟钝”.虚拟企业则不同,它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使得企业管理组织扁平化、信息化,削减了中间层次,使决策层贴近执行层。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橄榄型”或“哑铃型”,组织的构成单位就从职能部门转化成以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多方面才能的过程小组,使企业的所有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来完成。
组织的边界不断被扩大,在建立起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企业能随时把握战略调整和产品方向转移、组织内部和外部团队的重新构成,以战略为中心建立网络组织,通盘考虑顾客满意和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不断进行动态演化,以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三)学习型组织虚拟企业竞争的核心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提倡“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突破了传统的层次组织。
虚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处在十分复杂的动态变化中,经营者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做适应性调整。
虚拟企业的学习过程不仅仅局限在避免组织犯错误或脱离既定目标和规范上,而是鼓励打破常规的探索性试验,是一种允许出现错误的、复杂的组织学习过程。
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反馈机制,是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
(四)动态联盟实体企业组织结构复杂,具有很大的刚性,当某部门没有存在必要时,就面临着艰巨的组织结构变革,如人员变动、职位调整等。
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个动态的联合体,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其范围和规模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一个单位可以同时或先后加入数家虚拟企业,加盟或退出手续简单,通过协商即可解决,不像传统企业机构调整时常有的任命或罢免程序,减少了来自“人”方面的障碍。
因此,组织具有动态的规模可调能力,可以最低的成本对外部需求做出敏捷变化,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五)“合作竞争”的观念传统的竞争观念是击败对手才算赢,有道是“同行是冤家”.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没有竞争对手、没有上下游供应链的配合,就没有企业生存的条件。
这样,昔日“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面对共同的生存需要和长远利益,今天必须在战略联盟中握手言欢。
“合作竞争”已成为企业战略中使用最频繁的词语,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
当结为合作竞争伙伴关系的企业能够持续地追求产品和服务的更多的新价值时,作为供应商或顾客的企业都能在各自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局限在顾客与供应商之间传统交易关系中的竞争者则难以与之匹敌而逐渐退却。
以合作竞争的方式通过伙伴关系建立合作、共享资源,这种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不仅是整合传统资源、有效利用或开发新资源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规避风险、减少交易成本、不断聚合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手段,同时,还是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实现“1+1〉2”的双赢目标的有效手段。
三、虚拟企业运作的几种类型纵观各国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形式很多,但真正运作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虚拟生产通过协议、委托租赁等方式将生产车间外化,而企业自身只生产产品中最关键的部分,或者提供品牌、设计等,其他生产任务则交给一些专业公司完成,把全部精力放在确保和提高自身核心能力之上。
驰名世界的耐克公司即采用这种形式,其耐克鞋,只有气垫系统由耐克公司自己生产,其余业务均由外部供应商来完成,而公司则集中精力进行产品设计、品牌经营和成本销售。
日本的任天堂、香港的金利来,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厂家,整个生产过程全通过外包来完成。
(二)人员虚拟人员虚拟是一种借脑、集智活动,是企业将外部的智力资源与自身的智力资源相结合,以弥补自身智力资源不足的一种管理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但是,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以及技术开发的复杂性显著增加,即使是大型企业,要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来赢得竞争优势也非易事。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外部的人才资源以弥补自身智力资源的不足。
如乐凯公司聘请麦肯锡、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管理专家为其做战略规划、管理咨询。
而有的企业可以不设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培训直接委托专门的培训机构来完成。
(三)功能虚拟这是一种局部虚拟化的运作模式。
一般而言,任何企业的资源相对于整个外部市场来说都是极其有限的。
因而,在企业内部,总有一些部门的功能由于受到资源限制而显得弱一些,有时甚至形成功能“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实施功能虚拟化策略,即借用外部力量来改善劣势部门的功能。
功能虚拟化形式包括虚拟营销、虚拟储运、虚拟广告设计、虚拟结算和虚拟制造等。
如微软、康柏、松下、爱立信等著名厂商进入中国市场都是采用虚拟营销的方式来实现的,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设备提供商思科系统公司则成功地采用了虚拟结算和虚拟制造系统,使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四)品牌虚拟经营品牌策略对每一个虚拟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虚拟企业将自己的核心功能当作名牌商品一样去培育、维护,以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赢得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品牌虚拟经营实现了品牌与生产的分离,它使生产者更专注于生产,从而使品牌持有者从繁琐的生产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技术、服务与品牌推广。
耐克是品牌虚拟经营战略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耐克决定把精力主要放在设计与营销上,具体生产则承包给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厂家,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正是这种虚拟经营,使耐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强大的成本竞争优势。
再如深圳意丹奴服饰有限公司,既不是制造商,也不是批发商,更不是零售商,它只是品牌商,它的工作就是塑造品牌、维护品牌。
它通过表象策划、物流系统、训练中心和信息工作四项品牌管理支柱很快地整合了制造商、加盟商,仅用了两年多时间便使200万元的公司资产发展到2亿元。
(五)战略联盟指几家拥有不同关键资源,彼此的市场有某种程度区隔的公司,为了彼此的利益进行战略联盟,交换资源,以创造竞争优势。
如微软初出茅庐时就将“视窗”与IBM公司联盟。
“视窗”是优秀的面向对象的用户友好界面,IBM则是久负盛名的PC制造商,双方在联盟中共赢。
而世界著名的康柏电脑公司为了迅速攻进个人电脑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一开始就与十多家知名的软硬件公司结成战略联盟,而大部分零件均采用外包加工方式生产,本身只掌握快速的研究、开发能力及行销网络。
如此轻巧的高弹性组合,配合低价策略,使它迅速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成为全球个人电脑的第一品牌。
日本的JVC公司与法国的辛普森公司两者间实质是互换技能,辛普森公司需要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而JVC公司则需要知道如何在分散的欧洲市场上销售录像机产品,由于优势互补,二者联盟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