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 引言量值溯源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公司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量值溯源的科学性和可追溯性,加强对量值溯源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科学研究和生产经营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档旨在规范量值溯源管理流程,规范量值溯源管理工作,并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2. 量值溯源管理概述2.1 定义量值溯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量、校准和核查过程,将测量结果与已知标准进行比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的过程。
2.2 目的量值溯源管理的目的是保证量值溯源过程清晰可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提高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3 适用范围本次量值溯源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包括科研实验室、生产车间、质量控制部门等。
3. 量值溯源管理流程3.1 测量准备在进行量值溯源之前,需要进行测量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测量的目的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 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其准确性;- 准备好所需的测量标准和参考资料。
3.2 量值溯源过程量值溯源过程主要包括测量、校准和核查等环节:- 测量:根据测量准备工作的要求,进行实际的测量工作,记录测量结果;- 校准:将测量结果与已知的标准进行比对,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其准确性;- 核查:对已经校准的仪器设备进行核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测量数据处理和存档在量值溯源过程中,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存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符合要求的报告;- 将报告进行存档,确保其可追溯性;- 对测量数据进行定期审核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
4. 量值溯源管理的责任和权限4.1 责任- 公司领导应当重视量值溯源管理工作,明确量值溯源管理的重要性和责任;- 科研实验室、生产车间等部门负责具体的量值溯源管理工作,包括测量准备、量值溯源过程、测量数据处理和存档等。
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管理规定
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管理规定受控状态:文件编号:修订状态: A0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会签与修订页:1 目的保证所有计量器具的量值能溯源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计量器具量值溯源的管理。
3 定义量值溯源: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 职责4.1质量总监负责处理本公司的所有计量器具量值溯源管理体系出现的重大问题及审定批准计量器具量值溯源文件。
4.2计量中心负责协调计量器具量值溯源管理体系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组织对量值溯源系统的内部评审工作。
4.3计量管理员负责量值溯源的管理。
5 工作程序5.1 A类管理计量器具:溯源到当地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
5.2 B类管理计量器具:5.2.1公司自检计量器具由计量中心负责检定,最高计量标准器按本程序5.1条的规定溯源,配套设备溯源到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计量检定机构。
5.2.2委外检定的计量器具溯源到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计量检定机构,溯源关系由计量管理员在计量器具管理目录中明确.5.2.3 对检定机构暂不开展检定的计量器具可送制造厂检定(校准),或由质量本部组织自校,自校必须按“自校规程”进行,用于自校的标准器必须溯源到社会公用标准,自校应形成完整的记录并由计量中心收存。
5.3 C类管理的计量器具:进行一次性检定,溯源到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计量检定机构。
5.4质量本部组织具有计量内审员资格的人员对公司范围内的所有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每年进行一次审核。
6 相关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7 相关记录计量器具管理目录计量器具分类管理目录8附录。
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为了本公司实验室用于量值传递的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确保量值准确一致。
第二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用于检测的计量标准设备的量值溯源。
第三条人员职责
(一)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批准外送周检计划及自检计划。
(二)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申报计量标准。
(三)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及组织实施计量标准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四)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周期检定、校准工作。
第四条管理要求
(一)所有的用于开展检测工作的计量标准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检定/校准合格。
(二)用作核查标准的计量设备,为保证其有效性,不能作其他用途。
(三)制定计量标准设备和核查标准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进行。
(四)标准物质的溯源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供的标准物质合格证书保证。
有专人保管使用,其使用情况要有所记录。
(五)对计量标准的建立、更新改造、停用、复用、撤销、复查、档案等进行管理,按《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执行。
(六)必要时,在两次校准和检定之间,对标准、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并按有关管理程序执行。
(七)计量标准、标准物质的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按《量值溯源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执行。
XXXXXXX
XX年XX月XX日。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 引言量值溯源管理制度是指对于产生、传递和使用的量值进行追溯和管理的一种规定。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各个环节的量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竞争力。
本文档旨在介绍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目标、范围、要求和实施步骤。
2. 目标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量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竞争力。
通过建立健全的量值溯源体系,可以在量值的产生、传递和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避免量值的失真和错误。
3. 范围量值溯源管理制度适合于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量值的产生过程,包括测量和校准;- 量值的传递过程,包括标准器具的选择和使用;- 量值的使用过程,包括检验和验证。
4. 要求4.1 产生过程- 所有产生量值的设备和方法必须经过验证,并记录验证结果;- 量值的测量设备必须定期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 量值的测量方法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对于重要的量值,必须进行重复测量并记录结果。
4.2 传递过程- 确保标准器具的选择和使用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定期对标准器具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 在传递过程中尽量减小量值的误差和失真;- 量值传递的记录必须准确完整。
4.3 使用过程- 根据客户需求和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量值进行检验和验证;- 确保检验和验证过程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对于重要的量值,必须进行确认和验证,并记录结果;- 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量值偏差和问题。
5. 实施步骤5.1 制定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确定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目标、范围和要求;- 制定量值溯源管理的组织和责任;- 制定量值溯源管理的文件和记录要求;- 制定量值溯源管理的培训计划。
5.2 实施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宣贯和培训;- 建立健全量值溯源管理的工作流程和程序;- 开展量值的验证、校准和记录工作;- 进行量值传递过程的管理和记录;- 对量值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检验科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制度
检验科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目的确保测量结果和在用计量器具与标准物质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或经实验室比对证实合格.2适用范围适用于计量器具的检定、检查和标准物质的控制。
3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各检验室配合。
4工作程序4.1分类4.1.1计量器具4.1.2标准物质4.2检定4.2.1检定证书证明仪器设备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文件。
4.2.2测试报告(或测试结果通知书)仪器设备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后下发的描述仪器设备性能的文件,给出了仪器设备的重要技术参数。
该文件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检定合格的证明。
4.2.3测试报告的验证4.2.3.1收到测试报告后,仪器设备管理员应与仪器说明书对照,检查所提供的技术参数是否正常。
4.2.3.2确认仪器设备正常后,在测试报告上盖“验证合格"章。
4.2.3.3当确认仪器设备不正常时,在测试报告上加盖“验证不合格”章,按《仪器设备管理程序》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检定、验证。
4.2.4检定情况的检查4.2.4.1仪器设备管理员检查所有计量器具的档案,填写《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
4.2.4.2发现无检定证书或检定证书超过有效期的,立即通知检测室停用该仪器设备并按4。
2.6步骤进行检定,.4.2.4.3发现测试报告未经验证的,立即通知检验室停用该仪器设备,并按4。
2.3步骤进行验证.后果处理同b.4.2.5周期检定计划每年十月份,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以时间为序做出该年度对何仪器进行检定的计划,报器械科。
4.2.6检定的实施4.2.6.1根据周期检定计划,在仪器检定有效日期前一个月,仪器设备管理员与检验室协商,安排检定时间。
4.2.6.2仪器设备管理员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落实检定时间和检定方式(送检或请人来检)。
4.2.7当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能对计量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时,检测室应根据《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组织实验室间比对,以验证测量结果相关性是否满意。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证量值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提高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制定本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测量和检测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
三、定义1. 量值溯源:通过追踪到国际标准或主任标准,建立起量值与标准之间的关系。
2. 量值溯源链:从最终测量结果到国际标准或主任标准之间的一系列连接关系。
四、量值溯源体系量值溯源体系包括以下环节:1. 设备和仪器校准:定期对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标准物质采购:购买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标准物质,作为量值溯源的参考物。
3. 方法验证:对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所使用的测量方法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定期复核:定期对量值溯源体系进行复核,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国际要求。
五、量值溯源记录1. 设备和仪器校准记录:记录设备和仪器的校准日期、校准结果、校准标准等信息。
2. 标准物质采购记录:记录标准物质的采购日期、批号、规格等信息。
3. 方法验证记录:记录方法验证的日期、验证结果、验证标准等信息。
4. 量值溯源体系复核记录:记录量值溯源体系复核的日期、复核结果、复核标准等信息。
六、责任与权限1. 实验室和检测机构负责人:负责制定和落实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2. 实验室和检测机构人员:负责按照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确保量值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 校准机构和标准物质供应商:负责为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提供校准服务和标准物质。
七、监督与检查1. 监督机构:负责对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的量值溯源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和仪器校准记录、标准物质采购记录、方法验证记录、量值溯源体系复核记录等。
八、违规处理对违反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和检测机构。
如有需要修改和调整,应经相关部门或机构批准后执行。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BY/GZ010-2010第一条、为切实履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职责和要求,使本实验室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的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确保校准数据准确可靠且具有可比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计量标准器周期检定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根据测量设备的检定周期和最近的检定日期,按计划落实实施。
第三条、技术负责人根据相应的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得到的检定/校准证书,确认是否满足溯源的全部要求,确认过程应予以记录,若满足使用要求按《仪器设备的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标识。
第四条、仪器设备检定结果不合格时,应按要求进行标识、隔离、修复,并追溯该设备发现失准前的使用情况。
对可以实现复测的对象进行可能的验证。
必要时,要向客户追回可疑的证书,尽力减少所造成的影响。
如不能修复,则应办理报废手续报技术负责人。
第五条、设备管理员应将检定/校准证书交资料管理员归档保存。
第六条、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本实验室的《量值溯源图》,并严格遵照执行。
第七条、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设备管理员应送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机构或通过CNAS认可并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进行。
第八条、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一、职责
1.校验室负责人批准校验计划、期间核查操作规程等计量技术文件,并对实施情况和期间核查进行监督管理。
2.检定人员负责制定仪器设备校准、校验计划,并组织实施,其结果进行保存和归档。
二、量值溯源要求:
1.对计量标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影响的测量设备和标准物质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确保可追溯到国家计量基准。
2.应能出具具有的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证明的法定计量检定校准机构或授权机构,并要求提供所需的测量不确定度和符合记录规范声明的测量结果。
对精密压力表标准装置应按量值传递图规定,定期定点向检定机构送检。
三、量值溯源计划:
1.检定人员根据本校验室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关系,每年初制定年度检定计划,报校验室负责人批准。
年底检定内容包括以下:已检定精密压力表名称、型号、编号、原检定证书、有效期、检定机构,待检定压力表名称、型号、编号、生;产厂家,计划检定时间。
四、量值溯源计划的实施:
1.检定人员负责按计划组织送校精密压力表装置。
2.对新购买的计量设备,根据计量要求,送到徐州计
量所进行校准。
3.送计量所校准一般采用集中送取形式,力争一次性
完成。
4.检定完成后,检定人员负责把相关合格检定证书复印留档一份,原件送档案室保存。
5.对下级送检的压力表,检定合格后贴上标签,并注明检定结果,检定时间,检定人员。
经反复检定不合格的压力表,用记号笔在表盘上打上×,并送仓库报废。
五、期间核查
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对环境要求较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期间检定。
根据检定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提出预防措施。
1计量检定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第一条公司负责人负责批准检定、校准等技术文件的使用,并进行监督。
第二条检定、校准技术人员负责按技术文件进行正确的检定或校准,并对检定或校准结果进行保存和归档工作。
第三条各相关检定或校准人员负责协助测量设备的检定或校准,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第四条量值溯源要求(一)对计量标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影响的测量设备和标准物质(包括抽样、辅助测量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确保可追溯到国家计量基准。
(二)对计量标准装置的主标准器应按量值传递图规定,定期定点向指定检定机构送检。
标准物质属于一次检定,但不能超期使用。
第五条量值溯源计划(一)计量标准负责人根据本类型标准器的量值溯源关系,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检定、校准计划,保公司领导批准。
(二)年度检定、校准计划内容包括1、设备名称、型号、编号;2、原检定、校准证书或报告的编号、有效期;3、定点检定、校准机构名称;4、计划检定、校准时间。
(三)出现下列情况时,由设备管理员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1、新购置仪器设备时;2、停用时间超过检定、校准周期的仪器设备需重新启用时;3、改装或修理后的仪器设备需投入使用时;4、经期间核查确认仪器量值失准时;5、借用外部仪器设备时(必要时)。
第六条量值溯源计划的实施(一)计量标准负责人负责本类型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按计划组织送检。
(二)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根据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或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就近找寻有提供溯源服务能力的技术机构。
(三)送外检定、校准一般采用集中送取形式,送检前应加强与服务单位的联系,力求一次性完成送、取任务。
送检前仪器设备使用人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暂不送检,维修后再送检。
(四)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完毕后,计量标准负责人负责将检定、校准证书确认后交质量部相关人员保管归档。
第七条标准物质应在证书有效期内使用管理,必要时用内部参考标准进行核查。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一、量值溯源1、量值应能根据国家检定系统表溯源到国际或者国家基准。
2、测量设备的检定通过量值传递来实现。
1)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向上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溯源;2) 企业已建立计量标准器的工作用测量设备向该标准器溯源;3) 企业尚未建立计量标准器的工作用测量设备直接向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溯源。
二、确认1、强制检定1)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测量设备和最高计量标准器列入强制检定;2) 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单独建账,并实行定点定时检定;3) 授权自检的强制检定测量设备,检定时严格按检定规程执行。
2、周期检定1) 用于工艺、质量检验、经营管理、能源计量和内部物料的测量设备列入周期检定;2) 列入周期检定的测量设备按月编制周检计划,经计量室批准后实施;3) 检定按测量设备的检定规程执行。
3、一次性检定1) 凡用于非重要检测点且低值易耗的测量设备列入一次性检定;2) 列入一次性检定的测量设备仅在入库或发放时进行一次性确认合格后不再进行确认;3) 凡列入一次性检定才测量设备仅作原则规定,不建台帐。
4、校准1) 国家没有检定规程或虽有检定规程,但就近无处送检的测量设备列入自行校准;2) 校准时按自行制定的自校规程执行。
5、不需确认1) 无量值要求,仅作指示参考用的测量设备以及进口设备或集成组装设备上难于拆卸,也不重要的测量设备列入不需确认;2) 不需确认的测量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三、检定记录1、凡关键岗位上的重要测量设备经检定合格后必须有检定记录。
2、其它岗位的测量设备可不作检定记录,但必须有检定证书。
3、同型号、同规格、同准确度的测量设备可以合开一张检定证书。
四、计量标准器1、计量标准器按开展检定项目的要求配置,在通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工作。
2、计量标准器存放于计量标准室,由专人负责保管。
3、计量标准列入强制检定,定期送上级的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的投入使用,检定不合格的作降级或报废处理。
3、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1、热工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应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者校准来保证其溯源性;主要配套设备应当经检定合格或校准来保证其溯源性。
2、热工实验室内有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应当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
3、热工实验室内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应当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进行校准。
如无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可以依据有效地校准方法进行校准。
校准的项目和主要技术指标应当满足其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并参照JJF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复校间隔。
4、测量设备负责人根据热工实验室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关系,每年年初制订年度检定/校准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
5、测量设备负责人对停用时间超过检定/校准周期,需重新启用的仪器设备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
6、测量设备负责人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
7、测量设备负责人对改装或修理后的、需投入使用时测量设备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
8、测量设备负责人对经期间核查确认测量设备量值失准时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
9、测量设备负责人对借用外物仪器设备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
10、经检定/校准所有仪器、设备、量具需要粘贴状态标示。
11、严格按照周期开展检定/校准工作,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允许继续使用。
12、实验室管理员应对需测量设备进行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及检验制度
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及检验制度
1、试验室负责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及检验管理。
2、每年年初,根据上年度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及检验结果和实际使用情况,制定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及检验计划,编制“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及检验周期表”,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3、所有仪器设备在首次使用前都必须经量值溯源及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4、计量器具应向所在地法定或授权检定机构量值溯源,周期按检定规程的规定确定。
5、自检仪器设备由校验员负责校准/检验,校准/检验周期由本试验室根据仪器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和校准规程确定。
6、所有在用仪器设备按照量值溯源及检验计划进行量值溯源及检验。
经量值溯源及检验合格的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按照《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进行降级或报废。
7、计量器具,应提前一个月与有关机构联系安排量值溯源。
8、仪器设备经量值溯源,计量检定机构应出具检定证书;自检的仪器设备,应出具校验/检验证书和记录。
中心试验室应审核这些证书和记录,并与仪器设备档案一起保存。
9、仪器设备经过量值溯源或检验,试验室应根据量值溯源或检验结果,在设备明显位置贴上合格证、准用证、停用证等标识。
检测实验室计量器具量值溯源管理
1 量 值 溯 源 的必 要 性
《 计量法》 第九条 : 县级以 上人 民政府计量行 “
政 部 门对 社会 公用 计量标 准器 具 , 门和企 业 、 部 事业
单位使用 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 , 以及用于贸易结算 、
定 :实验室应确保其相关检测和/ “ 或校准结果能够
量值溯源的主要方式为检定和校准。国家根管理形式 , 即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 , 两者的区别在于: 强制检定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实施 监督管理 , 非强制检定则由使用单位依法管理强制检 定的执行机构由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指定 , 使用单 位没有选择的余地, 而非强制检定 由使用单位 自己执 行, 本单位可以自主决定委托包括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的规定 , 属于国家强制检定 目录内的工作计量器具 , 应依法送检。其他可以溯源的计量器具由实验室 自 行寻求校准机构。
2 2 量值 溯源 方式 .
影响的所有设备 , 包括辅助测量设备 ( 例如用于测量 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 。
《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 量值溯源规 551
术规范或者标准进行检定/ 校准 , 以保证结果 的准确 性” 。综上所述 ,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而进 行计量器具量值溯源是必要 的。
较链 , 使测量结果和计量标准 的值能够与规定 的参
考标 准 , 常是 国家 的或 国 际计 量基 ( ) 通 标 准联 系起
来 的一种 特性 。
的单位量值通过各等计量标准传递 到工作计量器 具, 以保证用工作计量器具测得 的量值与国家基准 所 复现 的单位 量值 保 持一 致 , 自上 而 下 逐 级传 递 以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1 目的通过规定和实施对检测结果有关的所有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控制要求,以确保检测量值的准确可靠,提供相关满意的证据,并保证所有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在有效期内使用,量值能溯源到国家基准。
2 范围适用于使用标准物质及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比对等环节管理。
3 职责3.1 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经完整性所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实施。
3.2 检测部负责组织实施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并监督执行。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量值溯源工作的监督,防止检定/校准不合格或未经检定,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算器具投入使用。
4 程序4.1 量值溯源的要求4.1.1 用于检测工作的所有检测设备,其量值溯源应符合国家量值传递鉴定系统表的要求。
4.1.2 所有与检测结果有关的计量器具,在投入使用前都应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1.3 对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测试机构不能检定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编制自校规程或对比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设备管理员和完整性所实施。
4.1.4 外部检定服务的机构应是能出具其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证明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
4.1.5 所有量值应通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并以此确定量值溯源关系。
4.1.6 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尚不能对检测仪器设备的量值准确性保持信心的仪器设备,应按《期间核查程序》要求进行期间核查。
4.1.7 应使用有关部门批准的,给出了约定真值及不确定度的有证标准物质,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合理地贮存保管。
4.2 检定4.2.1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检测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设备管理员按照量值溯源关系(见图1),每年初应定期编制年度“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完整性所按计划组织送检。
图1 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图4.2.2 周期检定计划内容包括:a.计量器具名称、型号、器号、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b. 原检定证书编号、有效期;c. 使用部门;d. 定点检定机构名称;e. 检定时间。
内部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内部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和监管要求,为规范内部量值(以下简称“量值”)的管理,加强对量值溯源的管理,确保量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采购、生产、销售、研发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量值溯源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追溯和确认量值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第四条公司设立量值溯源管理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第二章量值的确定和归档第五条各部门在确定量值时,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采用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测量和计算,并记录在相应的表格或系统中。
第六条工程部门在设计产品时,应明确产品的规格、尺寸、材质等关键参数,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量和计算。
第七条采购部门在采购原材料时,应核实供应商提供的量值信息,并保存相关凭证和文件。
第八条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的量值符合要求,并记录在相应的生产记录表中。
第九条销售部门在销售产品时,应向客户提供产品的量值信息,并记录客户的反馈意见和投诉情况。
第十条质量部门应定期对量值信息进行检查和核实,确保量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建立量值的归档系统。
第三章量值的追溯和确认第十一条当出现量值异常或投诉时,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调查,追溯量值的来源和处理过程,并报告管理层。
第十二条量值溯源管理小组应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对量值异常进行详细分析和确认,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三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量值溯源管理小组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确认工作。
第十四条量值溯源管理小组应及时向管理层汇报量值异常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四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第十五条各部门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确保量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得擅自篡改或伪造量值信息。
第十六条监察部门负责对各部门的量值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公司领导并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公司领导应高度重视量值溯源管理工作,加强对量值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量值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量值溯源管理制度一、背景量值溯源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数据溯源和管理机制。
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工程项目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对于量值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二、需求及意义1. 数据准确性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为数据错误或者不完整导致的误解和错误决策。
2. 数据可靠性通过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可以追踪数据的来源和变化过程,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3. 规范管理建立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递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风险。
4. 公信力对于一些需要公开或者向外界披露数据的场合,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可以增加数据的公信力,提升组织形象和信誉度。
三、建立和实施步骤1. 制定管理制度文件首先,组织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共同制定《量值溯源管理制度》,明确制度的目的、范围、责任和流程等内容。
2. 确定量值溯源路径明确各个量值的溯源路径,包括数据采集、传输、转换和存储等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3. 建立数据标准与检验机制制定数据标准和检验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
4. 培训和宣传对组织内的员工进行相关培训,让他们了解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同时宣传制度的意义和好处。
5. 监督和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应用1.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领域,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2. 工程项目在工程项目中,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可以追踪工程数据的来源和变化过程,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有效管理。
3. 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中,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起严格的数据管理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五、总结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组织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它可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增强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值得每个组织引起重视并认真执行。
计量检测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计量检测量值溯源管理程序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证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项被测参数测量结果的量值溯源管理2职责2.1理化计量中心负责对量值溯源性的统一管理,设计量值溯源系统,建立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组织开展量值溯源活动。
2.2各承担测量过程策划和实施测量的部门负责识别测量要求,按量值溯源系统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测量设备或 /和实施测量。
3定义4量值溯源过程要求4.1过程的输入是:从顾客需求、本公司技术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中识别的计量要求。
计量确认、测量过程策划和测量过程实现及其对测量不确定度评价的要求。
4.2过程的输出是: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的测量结果。
4.3过程的活动有:识别计量要求;靠近测量设备;选择测量设备校准方法;设计量值溯源系统(框图);分析建立公司最高标准必要性;建立公司最高标准器;寻找最高标准器检定供方;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与顾客沟通;公司最高标准器的定期送检;量值溯源系统审批等。
量值溯源管理过程图见附录1.5量值溯源管理过程的实施5.1计量量值溯源系统的设计职责5.1.1量值溯源由理化计量中心负责设计和校对,各测量过程策划与提供本程序第5.2条规定的相应资料,同时提供所选用的测量设备计量特性有关资料说明。
5.1.2理化计量中心主任对量值溯源系统进行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5.2量值溯源系统设计依据a)国家计量检定系统和检定规程/校准规范b)国家检测标准,产品被测参数的规定c)公司工艺试验规范,检验作业指导书,校准规范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5.3量值溯源系统的设计方法5.3.1溯源系统的开荒国框图结构,参见本程序附录2.其中矩形框为实物框(标准器具,工作用测量设备,制件等),公司最高标准器框为粗线框。
六角棱形框为溯源方法框(如:校准、比对、直接测量、比较测量等)。
带箭头的直线为溯源方向线。
最高一层矩形框为公司以外的可以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的具有法定资格的计量技术机构及其所用测量标准。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总则控制本实验室对检定有显著影响的仪器设备的溯源性,以确保实验室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确保检定结果准确可靠且具有可比性。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实验室开展检定工作所用的计量标准、参考标准、标准物质及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以及检定方法要求的环境监控所用的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比对等控制。
3职责3。
1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仪器设备溯源计划和自校规程;对溯源结果满足测量要求的有效性进行确认.3。
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检定管理室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自校及期间核查,确认各项溯源计划完成情况。
3。
3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年度仪器设备溯源计划并送检;监督仪器设备的验证/自校;粘贴检定状态标识;制定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并监督实施;保存仪器设备溯源、验证/自校结果、检定证书和期间核查记录并定期建档保存。
3.4技术负责人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4程序4。
1测量溯源要求凡对检定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仪器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和环境监控仪器,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量值溯源.4。
2量值溯源方法4。
2。
1检定所用的仪器设备,有检定规程的应按规定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进行检定。
4。
2.2对于不适合送检的仪器设备,应采取以下方式来证明其提供测量的可信度:(1)对于常用易损的计量器具,可以采用测量参考标准自校。
属自校准仪器设备,应在保证量值能够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进行。
(2)无国家、地方、行业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按自校方法定期进行自校。
(3) 对既无国家、地方、行业检定规程,又无法实施自检的仪器设备,积极寻求与国内同类仪器设备进行量值比对来证明其可靠性。
4.2.3凡属无法直接溯源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自校或验证/比对作业指导书。
自校或验证/比对作业指导书宜包括:适用范围;依据/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计量特征;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计算;自校/验证时间间隔;原始记录表格和报告格式等。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是指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对量值溯源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和实施的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量值溯源的真实、可信、准确和可追溯性,为各领域的质量控制、检测和认证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1. 组织架构:明确量值溯源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层级,以及各个责任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 溯源流程:制定溯源工作的具体流程,包括量值的获取、记录、传递、保存和使用等环节,确保整个溯源过程的可控和可靠。
3. 设备管理:对用于量值溯源的设备和仪器进行管理,包括购置、校准、维修和报废等,确保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4. 人员管理:规定从事量值溯源工作的人员的资质要求、培训和考核等,确保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5. 文件管理:规定量值溯源的相关文件,包括记录报告、标识标志、程序文件等的编制、管理和查阅等。
6. 审核评估:建立量值溯源的审核和评估机制,对溯源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纠正。
7. 监督检查:建立量值溯源的监督检查制度,对溯源工作进行监督和抽查,确保溯源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8. 溯源记录:规定量值溯源的记录要求和存档管理,保留溯源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以上是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的制度要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要进行细化和完善。
通过建立和实施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可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保障公众权益和社会稳定发展。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正规范本(通用版)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引言量值溯源是指对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可信度进行验证和追溯的过程。
为了确保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一套科学的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实验室测量结果的有效溯源和有效控制。
2.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2.1 量值标准的选择和建立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要求实验室选择适当的量值标准,并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标准的选择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建立标准库,定期校准和验证。
2.2 量值传递过程的控制量值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和偏差,为了减小传递误差,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要求实验室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控制。
包括对量值传递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采取合适的环境条件,并对传递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
2.3 定期校准和验证为确保实验室测量设备和方法的准确性,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要求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
校准包括对设备进行调整和修正,而验证则是通过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评估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4 测量结果的溯源和报告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要求对每个测量结果都进行溯源和记录。
记录应包括测量设备、标准使用情况、环境条件等相关信息。
测量结果应按规定格式进行报告,并保留备查。
3.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操作流程3.1 量值标准的选择和建立流程•确定所需量值标准的种类和精度要求;•查找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量值标准;•建立量值标准库,并定期校准和验证。
3.2 量值传递过程的控制流程•对量值传递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采取合适的环境条件,如温湿度控制;•记录和追溯量值传递过程。
3.3 定期校准和验证流程•制定校准和验证计划;•根据计划执行校准和验证;•记录校准和验证结果;•根据结果调整设备或方法。
3.4 测量结果的溯源和报告流程•对每个测量结果进行溯源和记录;•按规定格式编写测量结果报告;•将测量结果报告存档备查。
4.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优势•提高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室测量设备和方法的有效性;•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便于追溯和排除测量结果的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总则控制本实验室对检定有显著影响的仪器设备的溯源性,以确保实验室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确保检定结果准确可靠且具有可比性。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实验室开展检定工作所用的计量标准、参考标准、标准物质及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以及检定方法要求的环境监控所用的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比对等控制。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仪器设备溯源计划和自校规程;对溯源结果满足测量要求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检定管理室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自校及期间核查,确认各项溯源计划完成情况。
3.3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年度仪器设备溯源计划并送检;监督仪器设备的验证/自校;粘贴检定状态标识;制定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并监督实施;保存仪器设备溯源、验证/自校结果、检定证书和期间核查记录并定期建档保存。
3.4技术负责人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程序4.1测量溯源要求凡对检定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仪器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和环境监控仪器,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量值溯源。
4.2量值溯源方法4.2.1检定所用的仪器设备,有检定规程的应按规定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进行检定。
4.2.2对于不适合送检的仪器设备,应采取以下方式来证明其提供测量的可信度:(1) 对于常用易损的计量器具,可以采用测量参考标准自校。
属自校准仪器设备,应在保证量值能够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进行。
(2) 无国家、地方、行业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按自校方法定期进行自校。
(3) 对既无国家、地方、行业检定规程,又无法实施自检的仪器设备,积极寻求与国内同类仪器设备进行量值比对来证明其可靠性。
4.2.3凡属无法直接溯源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自校或验证/比对作业指导书。
自校或验证/比对作业指导书宜包括:适用范围;依据/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计量特征;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计算;自校/验证时间间隔;原始记录表格和报告格式等。
4.3溯源计划4.3.1仪器设备管理员于每年年底编制年度仪器设备溯源计划,经检定管理室主任审核,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3.2溯源计划内容包括:计量器具名称、型号、编号、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检定/校准机构名称;最近检定/校准日期、检定/校准周期;计划检定/校准时间及下次检定/校准日期。
4.3.3对于新购置的仪器设备或改造后的系统必须在到货/安装调试完毕半个月内送检或自检,不受年度计划的制约。
4.4 溯源计划的实施4.4.1仪器设备管理员应按照批准的溯源计划的要求及时送检/送校仪器设备,或通知相关检定人员及时对无法直接溯源的仪器设备进行自校。
对于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要根据其使用量程范围和准确度(等级)要求,到有相应资质的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4.4.2执行仪器设备量值验证/比对或自校的人员,应由技术负责人对其能力进行考核,必要时应持证上岗。
技术负责人应指导和监督仪器设备的量值验证/比对或自校。
执行人员在完成仪器设备量值验证/比对或自校后,应出具符合使用要求的量值验证/比对或自校证书/报告。
在经过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此证书/报告作为检验出据的证明。
4.4.3仪器检定/校准后,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及时与仪器说明书对照,检查溯源结果所提供的技术参数是否正常。
并将送检、自校或验证结果交部门负责人进行结果确认。
4.4.4仪器设备管理员应根据溯源确认结果即使更换设备校准状态标识。
溯源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和量具按照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进行维修处理。
修好后送检/送校;不能维修的,进行更换后送检/送校。
4.5计量基准及计量标准的使用与管理4.5.1实验室所用的计量基准及计量标准的购置与验收4.5.1.1检测管理室主任根据仪器设备使用寿命/仪器设备故障情况/新项目开展所需仪器设备等情况,决定仪器设备是否更新或新增,制定本部门年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核、常务副站长批准。
对于临时需求应按照要求提交仪器设备购置申请,按上述程序审批。
4.5.1.2购置计划或申请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采购。
采购人员在进行仪器设备购置时,应注意仪器设备生产供应厂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及信誉等。
4.5.1.3采购时应与供货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技术指标,运输、安装、调试要求,质量验收标准、程序及付款方式等,以保证在不符合要求时可以退货。
4.5.1.4仪器设备到货后,由检测管理室主任组织验收。
验收除按使用说明书或装箱单检查有无缺件或损坏外,计量器具还应送计量检定部门检定。
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
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随机文件、验收记录等相关证明文件的原件应交所档案室归档。
4.5.1.5通过验收的仪器设备应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建立仪器设备台帐及档案,加贴管理标识。
对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尽快办理退货。
4.5.2实验室所用的计量基准及计量标准的使用、维护与处理4.5.2.1对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批准投入使用。
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在第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或核查,以证实其能够满足实验室的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
4.5.2.2仪器设备管理员应根据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放置仪器设备。
对使用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仪器设备,其使用环境应建立监控手段和设施。
4.5.2.3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仪器设备维护方法;每年年初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制定仪器设备维护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5.2.4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操作规程等文件的有效版本,应保证操作人员在相关操作现场方便地获取和使用。
4.5.2.5固定试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后,使用人员应对其状态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
4.5.2.6仪器设备脱离本实验室直接控制(送修、送检、外借)返回后,再使用前应对其功能和(或)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能显示满意结果。
4.5.2.7当仪器设备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设备管理员应负责及时对操作现场的作业文件进行更新。
4.5.2.8经核查或校准达不到使用要求并不再有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应由部门提出仪器设备报废申请报常务副站长审批,集中处理。
4.5.3计量基准及计量标准的档案4.5.3.1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建立本部门计量基准及计量标准台帐和在用仪器设备档案。
仪器设备档案的内容应包含:a)仪器设备登记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序号、制造商名称;接收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接收时的状态及验收记录);b)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如为外文,应有中文译文);c)仪器设备的其他随机文件;d)检定记录(含检定(验证)日期及结果、下次检定(验证)的日期);e)仪器设备的验证和比对记录;f)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g)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h)仪器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i)其他必要信息(如目录)。
4.5.3.2大型仪器设备的档案原件应交档案管理员集中保管,仪器设备管理员保留副本。
其余仪器设备档案均由设备管理员保存。
4.5.3.3仪器设备管理员应每年对仪器设备的各种记录进行搜集、整理、归档。
4.5.4用于校准的计量基准及计量标准在任何调整之后均应予以检定或校准,纳入周期检定计划。
标准物质应确保在合格有效期内使用,必要时应纳入溯源计划管理。
4.6 标准物质4.6.1 提出采购要求、制定采购申请检测管理室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提出标准物质购置申请。
申请包含:申请原因、申请购买的标准物质和参考标准名称、规格、型号(适用时)、经费预算等内容。
4.6.2 采购申请的审批与实施4.6.2.1 技术负责人对检测管理室提出的购置计划审核后,交常务副站长批准。
4.6.2.2 质量负责人审核标准物质和参考标准供应方的相关资质。
4.6.2.3 检测管理室实施采购。
4.6.3 标准物质的验收4.6.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所购标准物质检查验收。
4.6.3.2 验收过程中如出现不符合情况,由采购人供方联系寻求售后服务。
4.6.4 标准物质的使用、保存4.6.4.1 标准物质的使用和保管由检测管理室负责,应有专人保管,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存放要有序整齐,严禁变质、污染。
4.6.4.2标准物质要按说明书规定的条件及其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检测人员应按标准物质使用登记表做好使用、消耗记录。
4.6.4.3标准物质的运输应符合说明中的有关规定。
4.6.4.4标准物质在超过保存期后应予以销毁,由仪器设备管理员提出申请,并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4.6.5溯源与标识4.5.1标准物质应规定进行定期溯源。
4.5.2标准物质加贴唯一性标识和校准4.6期间核查4.6.1按照有关标准和设备出厂技术规范等制定测量仪器、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等的期间核查方法,期间核查方法由检定管理室主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期间核查方法宜包括:目的;依据/引用标准;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必要时);操作步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必要时);数据处理和(或)结果的表示、判断、结论;原始记录格式;核查周期等。
4.6.2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周期超过1年(不含1年)或者在1个检定周期内频繁使用的,应当进行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管理员应依据上述原则,结合本部门情况,制定在用重要仪器设备的年度期间核查计划,报检定管理室主任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4.6.3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本部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核查结果须经技术负责人确认。
4.6.4指定的检定人员负责期间核查的实施,并进行记录。
4.6.5当通过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发现仪器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仪器,更换仪器设备状态标识,并对从上次检定至此次期间核查之间已出具的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进行评审,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
4.6.6 对在期间核查后发生的仪器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情况,对已出具数据的有效性、可靠性进行追溯,只追溯到此次期间核查即可。
4.7停用超过校准周期的、新购置、改装、修理后的、借用的以及脱离本实验室控制后返回的仪器设备,均应按照本程序的要求履行量值溯源。
4.8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将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检定证书、标准物质的合格证书、自校/验证结果报告、期间核查记录等存入设备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