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特征;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努力达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
(三)情感态度目标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可逆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教师]以前我校学生宿舍条件差,学生很容易得一种皮肤传染病——疥疮,同学们知道用什么药物可以医治吗?[学生]硫黄软膏、灵丹霜(含硫黄)[教师]生活中我们还接触到哪些含硫的物质?[学生]石膏、氮肥硫铵、煤等[教师] 展示硫黄晶体、石膏、一份空气质量日报,引出课题。
硫和硫的氧化物一、硫[学生] 观察硫黄晶体[教师] 硫是否能溶于水、酒精等溶剂呢?[学生实验] 将硫黄晶体研细,完成硫在水、酒精、二硫化碳中的溶解性实验[学生] 归纳硫的物理性质黄色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教师] 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是怎么来的呢?[学生] 燃烧含硫的燃料,如煤,就会产生二氧化硫。
[教师] 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工业尾气的排放。
[教师]硫在空气中燃烧,就会生成二氧化硫。
[学生实验]点燃一小块硫黄晶体,观察现象。
[教师]硫燃烧有什么现象?写出方程式。
[学生]硫局部溶解再慢慢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S + O2点燃SO2二、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师] SO2有哪些物理性质呢?怎样用实验证明SO2是否溶于水?[学生实验]把盖有胶塞、盛有S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
[教师]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湘潭县五中肖亮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年级:高一(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5)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重点学习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
学生在学习前两节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巩固了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另外,二氧化硫是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和应用时,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态度,同时不回避给环境、食品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这节之前已接触过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二氧化硫也是酸性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本堂课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
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漂白性等性质,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白沙中学廖秋英课题: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学习目标:1、能说出SO2的物理性质,知道它的来源与危害。
2、知道什么是可逆反应,能写出S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知道SO2与HClO的漂白差异。
3、知道SO2和SO3都是酸性氧化物,能写出它们与碱反应的方程式。
重点:SO2的性质难点:可逆反应与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教学方法:阅读目标自学法、讲授法、实验法、练习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流程]情境引入:以一幅厂区污染图引起学生的讨论与关注,通过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为SO2设疑,引出学生对SO2性质探究的兴趣。
阅读答疑:SO2的来源与危害。
板书课题: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展示目标1:学生齐读目标达标1:阅读导学P89-90,要求标记S及SO2的物理性质(简要小结)。
[过渡]板书硫的不同价态物质,师生互动完成:标示化合价、判断升降、推测SO2的化学性质,进入下一目标的学习。
展示目标2:解读目标要点。
达标2:阅读P90,尝试达标(学生练习书写方程式)。
精讲:可逆反应定义,SO2与水反应方程式及表示要点。
演示实验4-7:SO2的性质(任务:观察实验完成导学案问题一)实验小结:(师生互动问答)SO2的物理性质、水溶液的酸性、漂白性展示目标3:解读标注关键词达标3:阅读P91(任务:完成导学案问题二)精讲目标3:酸性氧化物,以CO2与水、CO2与Ca(OH)2反应为例引导学生推断SO2和SO3与水、与碱的反应,强调生成的酸根离子的区别。
达标检测:导学案基础测评与能力测评题。
本节知识梳理:通过问题互动问答、听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1.口述SO2的物理性质;2.什么是可逆反应?写出S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3.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有什么现象?将所得溶液加热又有什么现象?为什么?4.写出SO2、SO3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视野拓展:一次性木筷与SO2、SO2与非法食品加工。
作业:固学案1-10小题。
2022年 教学教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参考优秀教案2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整体设计沉着说课本节从人们熟悉的空气质量日报提出相关的4个问题,然后教科书安排了三局部内容,第一局部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第二局部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第三局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局部,根据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大气质量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有关。
因此,在本章中,把这二者单独作为一节来学习。
本节内容编排有以下特点:1主题明确本节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
总体的思路是先弄清楚有关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2内容新颖本节中空气质量日报、信使分子——NO、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防治酸雨的措施、雨水nO4溶液、溴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点击网页:〔用多媒体播放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师:请看当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生: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师: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实物展示]粉末状硫及块状硫。
师: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硫有何物理、化学性质呢?生:〔学生讨论,用多媒体小结〕物理性质: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易升华等。
与铁生成硫化亚铁、与铜生成硫化亚铜,也可以和活泼的金属反响;硫在空气中或氧气中可以燃烧生成SO2,可以与非金属反响。
高中化学4.3.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问]能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SO2与CO2?
不能
[板书]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
[讲]利用这点性质,我们可以解决含硫矿物燃料燃烧排放SO2的问题,可以把生成的SO2最终转化为石膏,称之为钙基固硫
[讲]SO2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用处,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但它的危害性也非同小可,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板书](5)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板书](二)二氧化硫
[展示]一瓶盛满的二氧化硫集气瓶
[问]二氧化硫什么颜色?什么状态?有什么气味?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问]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呢?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板书]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过渡]刚了解SO2的物理性质,下面重点研究SO2的化学性质,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秘密?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1)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H2O H2SO3(亚硫酸)
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存在形式: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高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高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一.课型:探究课二.课时:1小时三.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2、能够通过实验或化学方程式描述其产生和反应过程;3、理解其应用领域和环境污染问题。
四.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化学反应;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3、环境污染问题的讨论及解决措施。
五.教学难点:1、如何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2、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六.教学步骤:1、导入和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于大气污染、酸雨等现象的了解。
2、呈现实验(1)让学生观察二氧化硫熏制时的颜色变化和脱酸剂的变化,并描述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外观和硬度。
(2)在实验室设置实验装置,观察二氧化硫气体在空气中的变化以及三氧化硫的制备。
(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3、引导思考让学生根据实验过程或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它们可以有哪些应用领域和环境污染问题?(3)为什么二氧化硫可以作为脱硫剂使用?4、探究(1)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课堂讲解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结合课堂讲解和学生的自学资料,让学生在小组内检测家庭中的大气环境污染状况,收集数据并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5、归纳总结(1)让学生各自总结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重要性以及产生它们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大气污染预防的重要性,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
七.课后作业:1、查阅有关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性质、制备和应用领域的文献;2、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并思考如何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说课
非氧化还原反应 可逆
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不可逆
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分组讨论: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2SO2+O2=2S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2H2SO3+O2=2H2SO4
五、知识拓展
• 教师: 1、 二氧化硫有哪些用途,三氧化硫呢?酸雨 有哪些类型?有哪些危害? • 2、 如何防治酸雨?(从二氧化硫的来源考虑) • 学生:阅读课本,查阅资料,讨论归纳 • 1、二氧化硫可用于工业漂白、三氧化硫生产硫酸 • 2、硫酸性酸雨和硝酸性酸雨 • 危害 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土壤、湖泊 • 3、 腐蚀建筑物、工业设备、通讯设备等 • 4、 防治 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环境管理、研究二氧 化硫的治理技术和设备
引出问题
猜想
引入新课
认识识
酸雨破环森林、古建筑、江河
银耳是如何变白的呢?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创设情景 学生活动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
展示硫酸工厂的图片, 酸雨破环森林、古建筑、江河的图片, 不法商贩怎样将银耳变的更白、 更好看,来牟取暴利的图片。
问题1: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那制取硫酸的原料是什么呢? 问题2: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物质?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危害?
S元素具有那些化合价,硫在氧化还原方面具有哪些性质呢?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播放视频: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思考二氧化硫漂白性与 氯水漂白性的异同
讨论总结特出结论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漂白性对比
名称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溶于水产生的 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 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技能目标:掌握实验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提取结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二氧化硫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介绍。
2.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3.二氧化硫的性质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引入二氧化硫的化学式SO2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想过去学习的相关内容,如氧气的分子式、氧化反应等,预告下一节课的实验。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溶解性等。
2.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如与水的反应、与金属的反应等。
第三步:实验操作(40分钟)1.准备实验材料:氧化铜、干燥管、石棉网、酒精灯等。
2.操作步骤:a.在干燥管中放入适量的氧化铜;b.将干燥管用石棉网固定于实验台上;c.将酒精灯放在干燥管底部加热,观察管内现象。
第四步: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20分钟)1.观察干燥管中的现象,记录下反应前和反应后的变化。
2.观察二氧化硫的性质,如气味、溶解性等。
第五步: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提取(15分钟)1.根据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引导他们得出相应的结论。
2.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
第六步:拓展练习(15分钟)1.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另一个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
2.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取结论。
第七步:课堂小结(10分钟)1.进一步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
2.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激发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手段1.讲课配合PPT演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二氧化硫的性质。
2.视频展示二氧化硫的制备过程和实验现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识。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否能够主动思考并提问。
2.检查学生的笔记,看他们是否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含教学设计)课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课型新课授课教师苏小莉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章节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部分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相关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且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技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固的基石。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章节《氨硝酸硫酸》知识学习的基础,硫酸的工业制取方法为硝酸的工业制取提供理论支撑,故本节内容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SO2对环境的污染作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SO2的化学性质,引出SO2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继而通过性质来引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和酸雨的防治方法,从而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转变,对一些比较直观、形象的化学实验感兴趣。
特别是学生对酸雨尤为好奇,以此作为切入点,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学习。
知识储备: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等知识的学习,并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和支撑的作用。
欠缺能力:高一学生抽象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相对薄弱,可以利用实验探究和比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掌握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四种化学性质。
通过与氯水漂白性作比较,了解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原理。
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通过播放投影:通过美丽的山水图片及诗句和受酸雨侵蚀后的对比,引入本节课的主角——SO2。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湘潭县五中肖亮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年级:高一(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5)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重点学习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
学生在学习前两节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巩固了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另外,二氧化硫是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和应用时,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态度,同时不回避给环境、食品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这节之前已接触过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二氧化硫也是酸性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本堂课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
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漂白性等性质,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湘潭县五中肖亮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年级:高一(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5)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重点学习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
学生在学习前两节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巩固了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另外,二氧化硫是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和应用时,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态度,同时不回避给环境、食品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这节之前已接触过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二氧化硫也是酸性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本堂课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
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漂白性等性质,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说课稿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取材于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课标要求:根据生产生活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危害以及三氧化硫的有关性质。
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本节课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在初中对硫的认识的基础上与本书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相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以硫及硫的化合物为主线的知识网络,提高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认识,同时还为本章节后面第四节硫酸的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承前启后。
二学情分析认知方式:高一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通过结构分析物质性质。
知识储备:学生在初中接触了二氧化硫,在高中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价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对物质的性质的探究已经有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心智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缺乏谨慎的态度和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且在之前的学习中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胜任本节课的探究活动。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正确引导,通过分组讨论、分组实验、分析归纳的方式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培养大胆提出假设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学习方法:①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属于被动接受学习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因此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积极的采用发现学习的方式,运用所学理论指导硫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②对同类知识运用对比法,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二氧化硫与氯水的漂白原理、反应类型、与品红溶液反应稳定性等方面的对比,加强对二氧化硫、氯水等物质漂白性的理解和掌握。
③通过猜想→制定探究计划→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这一流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硫与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1.了解硫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掌握So2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学会设计实验验证So2的还原性及漂白性。
.了解So3的主要性质。
硫的存在和性质[基础·初探].硫的存在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化合态①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②重要的化合物。
名称硫铁矿黄铜矿石膏芒硝化学式FeS2cuFeS2caSo4·2H2oNa2So4·10H2o2.硫的性质物理性质俗名色态溶解性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化学性质①还原性:与o2反应:S+o2点燃So2。
②氧化性:与Fe反应:Fe+S△FeS;与cu反应:2cu+S△cu2S;与Hg反应:S+Hg===HgS。
③与NaoH溶液的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
[题组·冲关].下列有关硫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B.质脆易粉碎,不溶于二硫化碳,加热易熔化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硫与铁粉和铜粉分别反应,都可生成二价金属硫化物D.粘有硫的试管可用cS2或热的NaoH溶液清洗【解析】A项,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c项,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Fe、cu粉反应时均生成低价硫化物,Fe+S△FeS,2cu+S△cu2S。
【答案】D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①cuS②FeS③Al2S3④Fe2S3⑤cu2S⑥Fecl2⑦cS2⑧H2SA.②⑤⑧B.①④⑥c.③④⑦D.④⑥⑦【答案】B【题后反思】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而不是高价态。
如Fe与S 反应生成FeS而不是Fe2S3。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So2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毒性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有毒2.So2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现象:漂白性: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或久置可恢复原来的颜色。
最新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精品文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知道可逆反应的概念及其特征;
(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人类面临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严谨求实和敢于质疑的优良品质:
(3)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
难点:1探究二氧化硫的过程和方法,2可逆反应。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说课稿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危害以及三氧化硫的有关性质。
本节内容与初中对硫的认识及本书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联系,同时还与本章后面学习第四节硫酸的知识联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并且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密切关系,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了解硫的化学性质;了解硫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主要性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硫和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三氧化硫有关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三、说学生此前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硫的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对物质性质的探究已具备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高一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
四、说教法和学法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1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比归纳教学法。
2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
为此,我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创设情境,展示图片,利用图片设问:①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物质②日常生活中不法商是如何将发黄发黑的大米变白变亮来牟取暴利的呢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本课题。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案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新课导入】火山喷发的景象火山喷发时熔岩喷涌、浓烟滚滚,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产生许多含有硫元素的气体,在火山口还有硫单质生成。
这是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自然界里还有哪些含硫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产生和存在的?人们是怎样把它们转化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的?在使用硫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教材讲解】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硫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S+O2SO2过渡:我们已经学习过两种非金属氧化物CO2和SiO2的性质,并且知道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
知识回顾:酸性氧化物的性质:(1)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学与练:分别写出CO2与NaOH、Ca(OH)2、Na2O、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整理并板书:CO2(少量)+ 2NaOH = Na2CO3 + H2OCO2(足量)+ NaOH = NaHCO3CO2 + Ca(OH)2 = CaCO3↓+ H2OCO2 + Na2O = Na2CO3CO2 + CaO = CaCO3过渡:SO2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它与CO2的性质上有何异同呢?学生分组实验:(1)课本第90页实验4-7。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2。
归纳整理现象:(1)试管中液面上升,用pH试纸测定溶液显酸性,滴入品红溶液后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2)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归纳整理并板书:2.二氧化硫SO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指导学生根据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写出SO2与Ca(OH)2、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SO2 + Ca(OH)2 = CaSO3↓+H2OCaSO3 + SO2 + H2O = Ca(HSO3)2SO2 + CaO = CaSO3注:当SO2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时,性质与CO2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
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有关化学性质可能不了解,但对有二氧化硫引起的一些现象却很熟悉,如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银耳的漂白等。
可以由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疑问,激发兴趣,导入学习。
而且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 的物理性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使学生学会通过阅读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②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②使学生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四、教学方法
本节我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并与阅读、多媒体等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学生:猜想与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验证、解释与结论,在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五:教学过程
(一)、提供素材、确定研究对象,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和播放与酸雨有关的图片和短片,以及二氧化硫漂白食品,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短片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本节课研究对象是什么?
②、从材料中你能大体了解到此物质的可能有哪些性质和作用?
通过观看素材:①,学生将了解SO2到社会生产,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
②通过观看素材,使学生知道“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回顾旧知识,归纳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参照前面的教师播放的材料引导学生归纳SO2的物理性质,回顾以前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由此培养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
(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问题一:CO2溶于水的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H2CO3,那么SO2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
教师提供:SO2水溶液——NaOH溶液——HCl溶液——大理石——NaHCO3溶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pH试纸
1、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且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开放性地设计实验(可以用pH试纸,也可用石蕊试液,还可以用大理石,NaHCO3溶液等)。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个性的发展。
2、由此让学生认识SO2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SO2 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
问题二: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还具有哪些性质?
请学生根据原有知识,以及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进行验证。
提供的用品为:NaOH溶液、Ba(OH)2溶液、HCl溶液、BaCl2溶液、大理石、NaHCO3溶液
通过回忆以及实验,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②与碱反应、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④与盐反应等。
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问题三:SO2对所有的有色物质都有漂白作用?产物是否稳定?
提供的试剂有:SO2水溶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pH试纸、月季花
在前面播放的材料中同学们知道SO2有漂白作用,通过不同的有色物质的实验对比,学生可得出“二氧化硫漂白性是暂时的,而且漂白范围不广”的结论,培养学生分析比,归纳的能力。
问题四:NaOH酚酞溶液中加入SO2水溶液有何现象?是漂白的结果?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引导学生应用前面的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对新情景知识进行解剖,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灵活运用能力。
问题五:橙色的Br2水中加入SO2水溶液,褪色了,是漂白吗?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通过此实验的探究,既回顾了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又引出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观察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学生将很容易得出
SO2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性质,并能设计出验证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可行的实验方案加以肯定和表扬,对学生提出的不够严密的实验方案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将更好的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检出SO42—后推出颜色变化的原因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六: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SO2水溶液,褪色了,是漂白吗?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
结论
对前面所学的氧化还原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培养学生类推能力。
问题七:空气中也有强氧化剂,SO2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发言进行点评。
在此,教师通过SO2的的还原性解释S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及其PH值的变化情况。
这样在教学内容上起到了与情景引入相呼应的效果,又能帮助学生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问题八: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对烟花、爆竹引爆后的气体产物中二氧化硫进行检测?
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增加环保意识,并筛选出检验二氧化硫的最佳方案通过以上SO2性质实验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通过对SO2性质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养成了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分析探讨物质性质的思维习惯。
问题九、三氧化硫的性质
(展示:我们将给大家展示三氧化硫的性质,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补充,请及时指出来,谢谢!)
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用途
(展示:我们将给大家展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用途,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补充,请及时指出来,谢谢!)
(四)、解决问题:
回顾SO2的用途和对环境的污染,探讨其防治方法。
使学生形成用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六、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2)漂白性:(3)还原性:(4)氧化性:
3、二氧化硫的用途
4、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5、三氧化硫
SO3是______色______态物质,熔沸点______是一种___氧化物,能强烈吸水,溶于水生成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____ ,与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业设计:
1.往BaCl2溶液中通SO2气体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无沉淀,则可采用哪此措施,使沉淀产生?此题可使学生从SO2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的二个角度进行分析,很好地复习了课堂所学的知识。
2.SO2的漂白原理与Cl2(HClO)、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
请查资料并填表:
查阅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3.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