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0.3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学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37ede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0.png)
3.通过学习电磁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4.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微波炉、遥控器等,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2.运用公式c = λf,计算以下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
a.电视广播中,频率为100MHz的电磁波的波长是多少?
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波长为1m,求其频率。
c.无线电通信中,波长为20m的电磁波,其频率是多少?
3.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以下电磁波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并撰写不少于200字的小结: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结合课本,介绍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传播特点。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它具有以下性质:无介质传播、电磁场相互垂直、传播速度为光速。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2.讲解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式c = λf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针对九年级学生,他们在物理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习电磁波这一章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等相关知识,为学习电磁波打下了基础。然而,电磁波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抽象性和理论性较强,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在此基础上,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在认知方面:对电磁波的概念、性质和传播过程已有初步了解,但可能对电磁波的波动性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波长和频率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系:c = λf。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或者根据波长计算频率。"
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eef5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6.png)
1.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途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提高学生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能力。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电磁波现象。
九年级物理下册 10.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 (新版)教科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神奇的电磁波》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0.1节的内容,属于教科版物理教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电磁波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电磁波现象的探究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2. 探究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 学习电磁波谱:介绍电磁波谱的分类和特点,分析电磁波在通信、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磁波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3.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创新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团队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 电磁波的组成: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
-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299,792,458米/秒。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f4c154f242336c1fb95e06.png)
10.1神奇的电磁波(一)教学目的1.常识性了解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频率、波长的概念。
2.记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二)教具水,水槽,水木棍,麻绳,电池,半导体收音机,钢锉,导线。
(三)教学过程1.复习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声音(如语言、音乐等)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如家长的教诲、教师的授课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声音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帮助我们了解世界。
通过我们在初中二年级学习过的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是靠空气传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速度大约是340米/秒。
在前面我们还学习过电话,电话的话筒能把声音振动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电流流经听筒,听筒又能把它转化为振动,使人听到声音。
2.引入新课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用电线;我们每天听收音机或看电视,也没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
可见,这些都不是用电线来传播电信号的,我们称作“无线电通信”。
那么,无线电通信是怎样传输信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简单知识。
3.进行新课板书:<第一节神奇的电磁波>(1)演示实验①手持小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使同学们看到,水面上有一圈圈凸凹相间的状态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了水波。
②音叉(或其他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会有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形成声波。
声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会引起鼓膜振动,使我们产生听觉。
总结以上实验(和其他事例)得出结论:板书:<波是自然界普通存在的现象>(2)电磁波板书:<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间接观察它的存在。
演示课本上的实验,实验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实验”后的两个自然段,再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
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②举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现象。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2电磁波的应用教案设计(pdf)(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2电磁波的应用教案设计(pdf)(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24be6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0.png)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电磁波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掌握振荡电路产生电磁波的过程。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在线教学平台:利用教学软件和在线平台,进行互动式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电磁波实验操作,模拟实验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材中,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以及电磁波在通信、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同时,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际案例,深入理解电磁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与电磁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新课呈现环节,我清晰、准确地讲解了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互动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电磁波的应用,提高了实践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布置了适量的随堂练习题,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订正和讲解。在拓展延伸环节,我介绍了与电磁波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42d92f51e79b89680226ef.png)
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2、.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1、会用c = f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知道电磁污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电磁波的屏蔽,学会科学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会用c = f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
(二)教学难点知道电磁波的屏蔽,会用c = f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新课讲解:一、认识电磁波1、电磁波的存在:阅读课文回答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收到几个节目,但是收音机、电视机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电磁波的产生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产生水波;说话时的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里就会激起电磁波。
演示活动: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二、描述电磁波与水波、声波相似,电磁波也有频率,是由波源正东的快慢决定的。
比起我们周围的声音,通常电磁波的频率要大得多,可以达到1014Hz,甚至更高。
从波源出发,声波、水波和电磁波会在空间中弥散开来。
用图像来描述,记录波的传播,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电磁波谱为了对各种电磁波有个全面的了解,人们按照波长或频率、波数、能量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电磁波谱。
微波:波长从1米到0.1厘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它通讯系统;红外线:波长从10^-3米到7.8×10^-7米;红外线的热效应特别显著;可见光:这是人们所能感光的极狭窄的一个波段。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很窄,大约在7600 ~4000埃(在光谱学中常采用埃作长度单位来表示波长,1埃=10^-10米)。
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0.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dbafde71fe910ef02df80a.png)
第1节神奇的电磁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2.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3.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4.会用c=λf求速度、波长或频率.5.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培养学生想像与实践结合的科学的学习态度.2.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3.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1.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2.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难点】1.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索的兴趣.教学过程知识点一认识电磁波【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21,完成以下问题:1.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又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联系在一起,就会在周围空间形成电磁波.2.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虽然电磁波看不见(可见光除外)、摸不着,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它可以为我们传递信息和能量.【合作探究】演示一感知水波、声波1.水波的形成:小石子投到平静的水面上(如下图所示),泛起涟漪,因为波源位置的水面受到了扰动形成了水波.2.声波的形成:轻轻拨动琴弦(如下图所示),琴弦的振动激起了声波,由于声源发生了振动所以形成了声波.演示二探测电磁波打开收音机,转动调谐旋钮,调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如图所示.将导线一端接在干电池的负极,另一端时断时续地与电池的正极接触.1.从收音机里能听到什么?答:听到与导线接触或离开正极瞬间同步的“嚓嚓”声.2.为什么会听到这个声音?答:这是因为在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快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嚓嚓”声.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与水波、声波的形成相似,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教师点拨】1.当导线中的电流大小或方向发生迅速的变化时,就会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也会向外传播.2.虽然有些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并能给我们传递各种信息和能量.【跟进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打开或者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水平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C )A.电流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是影响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对电视机的影响C.电流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而产生的D.以上原因都不对知识点二描述电磁波【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1,完成以下问题:1.电磁波有频率,其单位为赫兹(Hz),是由波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常用单位:千赫(KHz)、兆赫(MHz).2.电磁波以波的形式,从波源出发在空间传播.波峰与波峰之间或波谷与波谷之间的最小间隔就是波长.3.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叫作波速.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能在真空中传播.【合作探究】演示三电磁波的传播实验一把一个无线电话放在塑料袋,再放入水槽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1.这个移动电话能够收到信号吗?答:能够收到信号.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电磁波能够在液体中传播.实验二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密闭的木制的盒子里,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1.这个移动电话能够收到信号吗?答:能够收到信号.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电磁波能够在固体中传播.实验三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如图所示).1.这个移动电话能够接收到此信号吗?答:能够接收到信号.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演示四电磁波的图像观察如图所示的电磁波图像,回答问题:1.上图中,波的形状是怎样的?答:是凹凸相间的,即有凸起的部分也有凹下部分.2.哪部分是波峰,哪部分是波谷?哪部分是波长?答:向上部分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叫做波峰;向下部分就形成凹谷,叫做波谷;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叫波长(λ).3.如何定义频率?答:波在1秒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做频率(f).4.波是如何把振动由近及远向外传播?答: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若上、下振动若干次,那么这列水波就以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向外传播出去.【教师点拨】1.描述电磁波的物理量有:波长、频率、波速.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跟进训练】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声音无法传播,宇航员可以利用无线电来传递声音信息.知识点三电磁波谱【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2-23,完成以下问题:1.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按电磁波频率的高低可分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2.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波速(c)、波长(λ)、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c=λf. ###【合作探究】演示五观察收音机的刻度盘打开收音机,转动调谐旋钮,调到不同频率的位置(如图所示),就会收听到不同电台的广播节目.观察收音机的刻度盘,你知道上面数字的含义吗?答:表示其频率范围:调频(FM)56-108兆赫(MHz)中波(MW)525-1 600千赫(kHz)短波1-2(SWl -2)6.00-18.00 MHz.演示六 电磁波谱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收音机的刻度盘上标示的只是电磁波家族的一小部分.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只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范围.按电磁波频率的大小,我们可以给它们排排“家谱”(如下图所示),看看电磁波家族都有哪些成员.1.电磁波家族分为那几类?答: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2.在电磁波的大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成员是?答:可见光.3.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答:以3×108m/s 的速度传播.4.设电磁波的波长是λ,频率是f 、波速为c ,三者的关系是什么?答:c =λf ,c =2.997 924 58×108 m/s =3×105km/s.讨论交流:计算波长打开收音机,将调谐旋钮转动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已知这套节目的发射频率为640 kHz.请根据c =λf 计算这套节目用来发射信号的电磁波的波长.你计算结果与收音机刻度盘上标出的波长数值一致吗?解答:c =3×108 m/s ,f =640 kHz =6.4×105 Hz , 由c =λf 得:λ=c f =3×108 m/s 6.4×105 Hz=468.75 m. 知识拓展一 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具有能量,在电磁波的大家族里,每个成员都具有不同的能量和不同的频率范围,因此,它们的物理特性和用途各异.我们将在下一节探讨这个问题.知识拓展二电磁波的屏蔽找一个小收音机,收听一个电台的节目,把它分别放到一个封闭的铝制饭盒、硬纸板鞋盒、铁盒及塑料盒中(最好多找出几种不同材料的盒子),看看是否还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从这些实验现象中,你能归纳出怎样的结论?答:金属能够屏蔽电磁波.【教师点拨】1.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式:c=λf.2.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按波长分为几个波段,有长波(用于超远程通信)、中波、短波(用于广播、电报)、微波(用于电视、雷达、宇航通信、微波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各种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分别用于通信、医疗、加热等.【跟进训练】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微波、无线电波、红外线都属于电磁波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小C.抽成真空的玻璃罩能屏蔽电磁波D.根据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速越大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北京音乐台发射的一种电磁波的频率是FM100 MHz,它的波长是3 m.课堂小结1.认识电磁波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2.描述电磁波(1)电磁波的波长、频率.(2)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3.电磁波谱(1)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2)光是一种电磁波,光速即为电磁波传播速度c=3×108 m/s.(3)波速、波长、频率:c=λf.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教学视频见课件.。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第3节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学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第3节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学案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0c98a669eae009581bece7.png)
第3节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学习目标】1.明白什么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
2.初步了解移动通信的大体原理。
3.通过用激光笔和玻璃棒做小实验,明白激光在玻璃棒中传播的特点,加深对光纤通信的明白得。
4.通过对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的了解,熟悉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行为提示:1.用双色笔将学习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
2.解读学习目标,引入新课。
知识链接:1.电磁波、光波(激光)都能传播和传送信号,卫星通信是卫星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处置再向外发送到其他接收站。
2.用三颗通信卫星就能够够实现全世界通信,此刻咱们看到的很多电视节目是通过卫星传送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展现图片:讲故事与看电影。
5分钟内,放电影比讲故事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多。
相同时刻内,电视比电台广播能传递更多的信息。
信息理论说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刻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卫星通信自主阅读教材P30-31,回答以下问题:1.“中继站”的作用是什么?它有什么优势?答:作为空中中继站的通信卫星本身并非产生无线电波,它只是以后自地面的无线电波进行处置和放大。
利用卫星通信能够在较短时刻内将信息发送到世界各地。
知识板块二光缆通信自主阅读教材P31-32,回答以下问题:2.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如下图,从图中可看出,光可从任意弯曲的光纤一端传向另一端,似乎光在其中能随意“转弯”,其实这是光在光纤内不断反射而实现的,利用光纤来传递电磁波信号,令人类迈上信息高速公路,是华裔科学家高锟的重大奉献,人们能将光和电磁波联系起来,是因为光也是电磁波。
3.什么是光纤?用光纤传送信息具有什么优势?答:传输光信号的器件叫光纤,光纤传送信息的优势: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依照完成情形挑几组同窗率领大伙儿别离学习模块一、二、三,其他同窗补充或纠错。
九年级物理下册 10.1 神奇的电磁波教案 (新版)教科版-(新版)教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下册 10.1 神奇的电磁波教案 (新版)教科版-(新版)教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acb9daaaea998fcd220e6d.png)
[课时安排]:本节内容2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波的基本特征。
第二课时:了解电磁波、电磁波谱。
[设计意图]本节由“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三部份组成,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
不易理解。
故开始用一些有形的“机械波”引导学生认识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波的特征物理量。
建立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得出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
“了解电磁波”分二个部分: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和探究电磁波的特性。
以开展学生活动为主。
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
“电磁波谱”的教学从阅读图表入手,重点了解各波段电磁波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
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了解电磁屏蔽。
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⑴实验观察。
在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
⑵阅读(或陈述)了解。
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⑶图像意义分析。
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
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
同时也是进行辩证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和看待问题。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a8bf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05.png)
- 变化的电流发生器:用于产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 收音机或电磁波探测器:用于检测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 绝缘材料、导线等:用于搭建实验电路。
- 测量工具:如示波器、万用表等,用于测量实验结果。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前进行调试和检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参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科学探究能力。
3.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4. 科学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他人讨论电磁波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科学应用:培养学生将所学电磁波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对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有所了解。在学习电磁波这一章节时,学生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内容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1. 知识层次:学生在八年级学习了光学基础知识,对光的传播和反射等现象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九年级的电磁波学习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但对其产生和传播的原理还需通过实验和讲解进一步深化。
2. 电磁波的传播: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电磁波传播的无需介质特性。
3. 电磁波谱:介绍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4. 电磁波的应用:讲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手机、微波炉等。
第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学案
![第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16449c80eb6294dd886c56.png)
课题: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复习信息技术达标检测1.(2013·福建泉州)许多城市的公交车安装了GPS系统,通过GPS系统可显示汽车的行驶方向、车速、所在位置等信息。
GPS系统与卫星之间实现信号传输是通过( D )A.超声波 B.紫外线 C.红外线 D.电磁波2.(2013·福建莆田)人们在家中利用天线能接收到电视塔发射载有电视信号的( C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3.(2013·宜昌)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D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红外线 D.微波4.(2013·成都)在芦山县抗震救灾中,“旋翼无人机”成为“救灾的空中指挥官”。
低空飞行的“无人机”短时间内就确定了倒塌严重区域,为救援力量分布、调度提供了服务。
对于上述新闻信息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无人机通过超声波与地面控制中心联系B.无人机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控制中心联系要求:独立完成。
积极动脑,做完后,举手回答。
让思路方法不一致同学介绍自己的解题情况,C.无人机通过次声波与地面控制中心联系D 无人机通过光纤向地面控制中心传送图像5.(2013·湖北孝感)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D )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2013·湖北襄阳)用手机跟朋友通话很方便。
在你讲话的时候,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
7.(2013·湖南湘西)世界上凡是计算机集中的地方,例如企业、机关、某些居民小区等,大都已经把自己的计算机联在一起了。
这些网络又互相联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做因特网。
8.(2013·南京)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7e36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b.png)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认识到电磁波是一种波动;2. 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动手做,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 通过观察,体会人类对电磁波的利用.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尝试操作的科学学习兴趣;2. 通过观察与动手做,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世界的神奇,进一步了解物理应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壮观图景,初步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电磁波的概念、分类【教学难点】电磁波的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你知道“四川卫视”的电视节目是怎样被电视接收的吗?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学生观看并讨论.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然后回答:现代通信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生: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进行新课】教学探究点1 卫星通信通过阅读后,学生先对卫星通信有个感性认识.然后提示学生,卫星传送的承载电视信号的电磁波(微波)和可见光一样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利用电视塔来发射电磁波,传播的距离有限.可以让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代表地球;再在“地球”“地球”球面的切线,所覆盖的面积很小,如果从离地球表面 3.6 × 104 km 高的同步卫星上发射电磁波,就可以覆盖很广阔的区域.这时,再让学生观察教科书图 1033 和图 1034,就很容易理解了.师:介绍通信卫星,学生观察讨论“中继站”的作用.2.卫星通信的优点:远距离传送信息、通信容量大、干扰小、质量高.教学探究点2 光缆通信全反射和光纤通信是高中学习的内容,建议首先用弯曲的玻璃棒做激光在玻璃棒中传播的小实验.让学生观察激光穿过玻璃棒,只能从另一端射出.启发学生:这一特点有什么作用?然后再引导出“激光在玻璃棒内发生全反射”和“光在光纤中传播能量损失非常少”的事实.1.光缆通信:就是应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把光限制在光纤内部,用光信号取代传统通信方式中的电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2.光纤通信的优点:通信容量极大、传输距离长、保密性能好、损耗小、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教学探究点3 移动通信这一板块主要让学生了解两个内容,一是了解移动通信的组成.知道什么是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二是了解数字蜂窝系统.1.移动通信: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事实上,就是一个移动台,当用一部与另一部的通话时,发出的信息首先通过电磁波的传播被基站把信息传到移动交换中心,再转到对方所处区域基站,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拨通你所要通话的 .2.数字蜂窝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组成.为了增强对数字蜂窝系统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学校附近的基站的视频.教学探究点4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明1.这一板块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促进人类文明的作用.首先可以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信息.然后介绍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作用.对雷达、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网纳米技术等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或录像辅助教学,海湾战争、英阿(阿根廷)马岛战争中生动的例子,说明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师简单介绍网络通信.师: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大量信息,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信息资源共享.电子邮件是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教师结束语】本节主要介绍了卫星、光纤、移动通信,重点知道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在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知识,但千万别沉迷于网络.【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自我评价当我们在某一网站搜索引擎中输入“漫游”四个字时,可以搜索到很多条相关的信息,应当首先在搜索的提示信息中,初步判断哪些可能是广告;哪些只是提到这几个字,实际上与原理无关;哪些是可能介绍漫游的原理.打开网页后,挑选有用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编辑,最后形成观点明确、层次分明的小文章.这一活动,其主要意义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它不但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能提高自学能力和写作能力.卫星通信教学以阅读为主,学生画图参与,这样既形象又客观,利于学生对卫星通信的了解;光缆通信,用实验形象的把光的全反射展现出来,然后启发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这种教学方式比直接把结果告诉给学生的效果要强很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科学探究习惯的培养.。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第1节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第1节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83df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a.png)
-生活应用: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雷达、微波炉、紫外线消毒等。
5.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的发射:通过振荡电路、天线等设备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的接收:利用天线、接收器等设备捕获电磁波信号。
-电磁波的调制与解调:通过调制器将信息信号加载到电磁波上,通过解调器从电磁波中提取信息信号。
5.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分析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基本原理,以及天线的作用。
6.电磁波的危害与防护:讨论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护。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传播特点和应用领域,为后续学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三个方面展开。
3.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电磁波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电磁波的潜在危害,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关注电磁波对环境和个人健康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九年级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波的基本概念、传播特点以及声波、光波等特定类型的波动知识。此外,学生还对电路的基本原理、电流和电压等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为学习电磁波奠定了基础。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科技发展中的最新应用和研究动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具体实施:
1.课堂导入:通过播放电磁波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设备,讲解电磁波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
3.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电磁波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第2节电磁波的应用学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第2节电磁波的应用学案(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f1a4e7f01dc281e53af0da.png)
第2节电磁波的应用【学习目标】电磁蔽的应朋1知道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
2•了解电磁波在电报、无线电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应用。
3.知道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应用。
4•了解电磁波污染及怎样减少电磁波污染。
行为提示:1用双色笔将学习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
知识板块一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自主阅读教材F^5 〜26, 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电磁波携带的物质信息,可以鉴别物质,分析材料中包含的元素。
2 •就像我们对超声波的应用一样,禾U用电磁波的反射,可以发现目标,测量距离;利用电磁波的透射能力,可以检查人体;利用电磁波还可以研究晶体结构,是研究新材料的重要手段。
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没有应用电磁波的是(D )知识板块二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应用自主阅读教材P27〜28,回答下列问题:2 •解读学习目标,引入新课。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诂倚将芮咅信号转变为电涪号’摄像机将图像信号转变为屯信廿,再将电信号加载到岛-频葩流上.血过发射台发射頂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恬频怡'号檯收下来,井从中取出相应的音频电信匕,送到扬声器还原成声音;取出相应的视频电信号.送到显示器还眨诫图傑: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九收音机B,电视机 D.电脑U盘量,能对所照射到的物体产生很强的作用。
归纳总结: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有三个:(1) 电磁波能携带信息;(2) 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⑶能承载信息并传播信息。
教师选择两组将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展示,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点评。
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知识板块三减少电磁污染自主阅读教材P28,回答下列问题:5•减少电磁污染:家用电器分散摆放,不要过于集中;各种家用电器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尽量避免多种电器同时启用;使用电器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刽创捌閱对学分享上面1〜5题。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87b4720b4c2e3f572763d9.png)
引导分析上面实验,找出光缆通信的原理、优势:“激光在玻璃棒内全反射”和“光在光纤中传播,能量损失非常少”。这种教学方式比起直接把结果告诉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以及科学探究习惯的形成。
引导学生课下观察学校附近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射天线,告诉学生考查时要爱护设施,不能有乱攀登、乱摸等不良行为。
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
2.初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激光笔和玻璃棒做小实验,知道激光在玻璃棒中传播的特点,加深对光纤通信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信息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学好知识和技能,利用信息技术为国家社会服务的意识。
启发学生总结激光在玻璃棒中传播的路径:激光不能从侧面穿出玻璃,只能从另一端射出。
PPT材料展示光缆通信的发展给人们生活、生产和学习带来的便利,并介绍几件光缆损坏实例,提高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3.移动通信
演示:再演示两部手机相互拨通的实例。
学生活动:让学生阅读讨论教材第32页“移动通信”内容,并讨论其信号传播的过程。
◆学生准备
激光笔、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小实验,引入新课
演示:有两个手机相互拨通。
问题:手机之间传递信息是借助什么?
学生回答:电磁波。
问题:电磁波在两个手机之间是以什么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
教师引导:现代通信网络连接了亿万部电话、电脑和大型数据库,将整个世界从国家、家庭、地区和个人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地球村”。现代通信网络包括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移动通信等主要方式。刚刚演示的手机之间的通信属于移动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一、知识梳理(一)认识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当导体中有______、______变化很快的电流通过时,在其周围的空间会产生变化的______场和______场,这种变化的______场和______场在空间向四周传播,从而产生了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金属容器对电磁波具有屏蔽作用.3.描述电磁波(1)频率(f):在1s内完成的__________________.频率是由波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单位是______.(2)波长(λ):波源振动一次(即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传播的______(波峰和波峰之间,或波谷和波谷之间的最小间隔),单位是______.(3)波速(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大小为______.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4)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为:______.波速c是一定的,所以波长λ与频率f成______,即电磁波的频率越低,波长越长.(二)电磁波谱1.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无线电波、______、可见光、______、______、γ射线都是电磁波家族中的成员.2.光是一种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都以______传播.(三)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1.电磁波具有能量.在电磁波的大家族里,每个成员都具有不同的能量和不同的频率范围.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用途.γ射线、X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利用γ射线可以____________,利用X射线可以透视______或消灭肿瘤;紫外线可以用来灭菌______;利用红外线可以成像;利用无线电波可以传递______等.2.电磁波的应用已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但越来越多的电磁波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电磁波的辐射已成为一种______,称为____________.(四)电磁波的应用1.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1)鉴别物质,利用物质放出的原子光谱与色谱仪进行比较来鉴别物质.(2)充当测量或检测工具①利用电磁波的______特性,可以发现目标,测量距离,如______;②利用电磁波的______能力,可以对人体的内部进行检查.如热红外扫描仪、____________、X射线断层扫描照相(CT)仪等;③利用电磁波还可以研究晶体的微观结构,这是研究______的重要手段.例如:利用X射线可以进行晶体微观结构的研究;(3)充当承载传播信息的______①电磁波在信息方面早期的用途主要是______、广播和______;②无线电广播利用______将图象、声音等信息加载到电磁波上再由天线发射;电视广播接收机通过______将图象、声音信息从电磁波中还原出来;2.能量特性的应用①一切电磁波都具有______;②______是地球上维持各种生命运动最基本的能量来源;③高频电磁波、X射线、γ射线和激光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在______、____________业以及科研活动中都具有广泛的用途;(五)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1.现代通信网络包括______通信、______通信和______通信等方式.2.卫星通信(1)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______、______和信号传输系统组成;(2)通信卫星作为______转发无线电波;(3)______颗适当分布的地球同步卫星即可实现除两极以外的全球通信;(4)卫星通信具有______传送信号、通信______、抗干扰能力______、使用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2.光缆通信(1)光缆通信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2)光导纤维(光纤)是用______制成的,它是一种细小、柔韧并能传输光信号的______;②抗干扰能力______、传播距离______、保密性好、传输信息容量______等优点;3.移动通信(1)移动通信由______、______、移动交换中心组成;(2)移动通信是____________概念和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3)____________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4)移动台就是______或______.它既能______电磁波,又能______电磁波.二、易错分析1.电磁波是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对于电磁波的产生,要明确两点:一是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才能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二是电磁波不是由单一的磁场产生的,而是由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的.“迅速变化的电流”不同于“变化的电流”,如果电流的变化过慢,也不会产生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三、达标训练1.我国已有几十颗通信卫星镶嵌在浩瀚太空,联结成一条“太空丝绸之路”,为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提供全方位通信服务,通信卫星与地面间信息传输的媒介是()A.可听声B.次声波C.电磁波D.超声波2.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方向、大小变化很快的电流周围会产生电磁波B.在房间内不开收音机、电视机时,房间内不存在电磁波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电磁波由电台传到用户,因而变化的电流由电台传到用户3.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B.利用北斗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C.用手机打电话D.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波不是电磁波B.电磁波能传递信息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听得见5.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及时定位服务.该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电磁波的波长相等B.电磁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C.在真空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小于光的传播速度D.作为载体,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6.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电磁波只能传递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像信号C.微信聊天时手机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既可以发射也可以接收电磁波7.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A.禁止在市区建设移动通信基站B.把家用电器集中安放在厨房C.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D.使用电器时,离电器越近,受电磁波的辐射越小8.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可见光不是电磁波D.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9.关于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式c=λ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c=λf可知,频率不同的电磁波,其波速也不同B.由c=λf可知,波的频率增大,则波速也增大C.波速、波长、频率三个量中,对于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频率D.由c=λf可知,波长为5m的电磁波比波长为20m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小10.在下面所列举的电磁波谱大家庭中,其中频率最高的是()A.无线电波B.红外线C.紫外线D.X射线11.如图所示是一台收音机的屏板,当向右调指针(图中黑块)时,所接收的电磁波()A.频率变大,波长变小B.频率变大,波长变大C.频率变大,波长不变D.频率变小,波长变大12.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如图是它们的家族谱.对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B.红外线比紫外线的频率低C.真空中不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不同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13.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磁波只能用于通信B.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C.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D.卫星通信不需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14.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光不能在弯曲的光纤中传播C.中央电视台与广西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内传播的速度不同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15.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等方面,以实现对同一地区连续工作,下列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相对于地面来说是运动的B.卫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卫星相当于太空中的微波中继站16.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光导纤维B.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金属导线C.在光纤中光是经过多次反射向前传播的D.采用光纤通信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信息17.下列关于网络通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计算机进行网络通信最频繁的形式是电子邮件B .网络通信是数字通信C .计算机间的联网需要金属导线,还使用光缆,但不需要通信卫星D .宽带网是指频率较高,能传输更多信息的网络 18.下列说中不正确的是( )A .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B .光纤的抗干扰能力强C .光在光纤中是曲折前进的D .光缆通信的信息量比无线电波小19.许多地区目前已全面开通了4G 手机通信业务,广大用户可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无线网络是利用______传输信号,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m/s . 20.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手机之间主要靠______来传递信息;医院检查身体所用的B 超利用了______传递信息(以上两空均选填“超声波”和“电磁波”);验钞机利用______使钞票上的荧光标记发光来验钞.21.如图所示是部分电磁波谱的示意图,比较图中所示的五种电磁波可知,其中波长最长的电磁波是______,频率最高的电磁波是______.22.某电磁波波形如图所示,该电磁波的波长是______,频率是______.测控中心鹊桥月球地球第22题图第23题图第24题图23.汽车GPS 导航仪与通讯卫星之间通过______来传递信息,其中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率最高的是________信号.射频视频音频10.5γ射线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波长:0.01nm1nm0.1μm0.4μm0.7μm0.01mm24.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若某时刻如图所示,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______通讯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大约需要______s .25.印度的月球卫星“月船1号”已失联八年,地面测控中心通过计算预测“月船1号”会经过月球北端上空165km 高处的A 点,便在某时刻向该处发射______(选填“电磁波”、“超声波”)信号,2.6s 后收到回波信号,从而确信“月船1号”依然在轨道运行,测控中心距离A 点______km .(v 电磁波=3×108m/s ,v 声=340m/s )26.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某种电磁波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求:(1)该电磁波的频率是多少?(2)它从A 传到B 需要多长时间? 四、能力提升27.同步通信卫星是在离地面高度为3.6×107m ,绕地心转动的圆轨道(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运行周期跟地球自转周期相同.(1)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运行时______(选填“受”或“不受”)地球的引力,周期是______h .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的建筑物是______的,______颗同步通信卫星基本可以实现全球通信.(2)理论和实践表明,质量不同的同步通信卫星都以相同的速度在同步轨道上运行,若同步通信卫星上的天线脱落,天线______(选填“仍然”或“不会”)在同步轨道上运行. (3)地面上的甲乙两人用卫星电话通过同步通信卫星联系,从甲发出信号到他收到乙自动回复的信号至少需要______s .AB2cm10.1~10.31.C2.A3.D4.D5.D6.D7.C8.D9.C10.D 11.A12.D13.C14.A15.D16.B17.C18.D 19.电磁波、3×108;20.电磁波、超声波、紫外线;21.红外线、γ射线;22.1m、3×108Hz;23.电磁波、3×108、射频;24.电磁波、0.22;25.电磁波、3.9×105;26.7.5×109Hz、2×10-10s;27.(1)受、24、静止、3;(2)仍然;(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