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讲-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四则运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四则运算》,选自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章第2节。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和运用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 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四则运算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四则运算的存在。
b.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四则运算的问题呢?c. 学生分享实例,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2. 探究新知a. 讲解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b.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四则运算的规律。
c.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算定律。
d. 教师点评,强调四则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3. 实践演练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c.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b. 强调四则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
3. 四则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四则运算的知识。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四则运算问题,记录下来并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四则运算 沪教版 (1)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较熟练地口算有效数字是两位的小数加减法乘除法。
2、通过整理复习,系统地掌握运算定律和性质,并会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对数的特征和运算特征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建立数感和简算意识,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分析算式的特征,灵活选择简便方法,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基本练习:1、口算:2.4+6= 18.8-8= 12.5×0.8= 49.49÷7=0.18×500= 64.8×0.5= 49.6÷0.1= 0.7÷3.5=8.7÷0.1= 8.7×10= 8.7×0.1= 8.7÷10=2、观察8.7÷0.1和8.7×10 ,8.7×0.1和8.7÷10你有什么发现。
二、复习巩固1、按照一定标准,把下列算式分成两类。
2.5×0.4×1.25×0.8 1.25÷2.5×0.4 2.5×(0.8+3.2) 7.6-3.2+0.4-0.8 1.25×7.6+0.4 12.5-2.5÷0.4 1.25×7.6+0.4×1.25+1.25 1.25÷2.5÷0.4交流分类方法2、复习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法则3、复习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
板书:不能巧算的:能巧算的:按运算法则计算按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计算4、小结:在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中,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判断。
三、分层练习:1、说一说:说出计算过程的第一步3.8×2.7+6.2×2.7 70.8+2.02+8.98 56÷(5.6×25)40×(2.5+0.25)4.26×2.5×0.4 1200÷1.25 300÷2.5÷4 25.2-1.01-4.99 2、想一想:他们做得对不对。
沪教版数学四下:四则运算 第一教时 教案

沪教版数学四下:四则运算第一教时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认识福娃,知道各个福娃所表示的意义。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3.了解奥运知识。
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及时检查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纠错与评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多媒体演示插图)说一说这是什么?生:这是福娃。
你知道福娃吗?这是2019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在申报主办国的时候,有几个国家参加,最后我国取得了申办权,说明中国强大,才有能力去申办。
这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读,组成了一句话:北京欢迎您。
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五个福娃名字的来历吗?有谁知道?相互交流。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媒体的介绍。
你想了解更多的奥运知识吗?现在让我们开动脑子寻找答案。
二、中心阶段师:出示2630-867+133问:谁来说一说它的计算顺序?用线划出生:回答后用递等式计算。
小结:象这样的题,我们要注意不要被数干扰。
刚才这题的答案就是第一届奥运会举办的年份。
做了下面的题目,把答案填在书上第2页,还会知道一些奥运知识。
师:继续出示581-3118 (158+125)2 196(712-698)师:请学生动笔计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答案了。
巡视,鼓励表扬做得又快又对的学生。
请学生汇报答案。
并读一读这些知识。
三、分层练习口算:1230 20190 245245245 189+897-18912030 2019500 254254254 120-1203笔算: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1

2112÷(16×3)
134×16÷67
1300×(700÷10)
组织学生集体校对答案。
将答案填入书本第一页,全班一起朗读有关奥运知识。
1.说清楚运算顺序;
2.独立完成计算,有良好的检查验算习惯。
三、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2.归纳: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我们要注意什么?
板
书
设
计
四则运算(一)
先乘除后加减,小括号最优先
2630-867+133 33×(225÷15)
581-31×18944÷(105-89)
(158+125)×21210÷(89+21)
196÷(712-698)2112÷(16×3)
456÷19×83134×16÷67
1300×(700÷10)
1、巡视学生练习情况,集体校对。
3600÷20= 8×5÷8×5=
100÷5×4= 5×14-9=
189+345-89=(120+5)×8=
2、(出示贺年卡)谈话:这是老师在假期收到的贺年卡,你认识它吗?(福娃)
3、 提问:
你想了解更多奥运知识吗?
正确计算结果就有答案了!
1.能说清楚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题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加强计算训练,巩固算法,发展计算能力。
3、了解奥运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一、口算练习、情境引入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1《四则运算》课件

本课小结:
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每一组末尾所有的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 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拓展一: 练习册P3-B级
1.用0、0、0、0、0、8、8这七个数字组成的七位数中,只读一个0的七位
数有( 808 0000 800 0800 800 0080 800 0008 ),
42×[169-(78+32)] =42×(169-110) =42×59 =2478
练习四:
4.简便计算。
575+635+125+265 =(575+125)+(635+265) =700+900 =1600
27×55-27×45 = 27×(55-45) = 27×10 =270
练习四:
4.简便计算。
拓展练习三:
试一试:
(200+198+196+……+2)−(1+3+5+……+199) =(200−199)+(198−197) +(196−195)+ ……+(2−1) =1×100 =100
拓展二: 练习册P5-B级-1
1.先计算,再找规律,按照你的发现举出一个例子。
14×14−13×15 =196 −195 =1
19×19−18×20 =361 −360 =1
96×96−95×97 =9216 −9215 =1
15×15−14×16 =14×15+15-15×14-14 =1
拓展三: 练习册P5-B级-2
4 5678 ≈5 0万000 345 4321 ≈345 0万000 7632 8067 ≈7633 0万000 103 2009 ≈103 0万000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四则运算▏沪教版

整理与复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会汇报
《运算定律》这一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内容?
2
278+463+22+37
= (278+22)+(463+37) =300+500 =800
3
298-35-165
= 298-(35+165) =298-200 =98
4
25×8×4×125
= (25×4)×(125×8) =100×1000 =100000
9
我会计算
卡片桌游
10
游戏规则 = (25×4)×(125×8)
=36 大葱一元一斤,农民伯伯共有一百斤。
= (25×4)×(125×8)
大葱一元一斤,农民伯伯共有一百斤。
25×44 =112+210
=100000
1. 四人一组,一人负责监督。
2.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走,谁后走。 =800
抽出题卡并解决上面的问题,回答正确就走相应的步数; 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走,谁后走。
3600÷25÷4
= 298-(35+165)
=25×40+25×4
大葱一元一斤,农民伯伯共有一百斤。
=1000+100
7
25×44
8
25×44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25×44 =25×(4×11) =25×4×11 =100×11 =1100
= (278+22)+(463+37)
25×44 =25×40+25×4
3.抽出题卡并解决上面的问题,回答
= 3600÷(25×4)
正确就走相应的步数;回答错误的,停在 =3600÷100
四年级数学下册1-1四则运算教案1沪教版

四则运算(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四舍五入法凑整,大数的正确读写。
过程与方法: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
教学难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四则运算(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四舍五入法凑整,大数的正确读写。
过程与方法: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
教学难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四则运算 沪教版 (1)

第1课时四则运算(1)【教学目标】1、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复习两、三步计算式题。
3、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复习大数的读写。
5、复习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1、复习巩固大数的读写,求近似数以及四则运算。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这里主要是复习第七册教材的内容:大数的读写、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以及四则运算。
教学时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组织交流,起到巩固旧知、复习强化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础。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福娃说奥运伴着奥运主题曲,出现5个福娃。
师:福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师: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在一起读。
这就是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
作为中国人,我们为国家举行奥运盛会而骄傲自豪。
(二)奥运你我说交流各自收集的关于2008奥运会的知识。
(三)提出课题师:你们想了解更多的奥运知识吗?就让我们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来一次奥运知识竞赛吧!【教学设计说明:请学生相互交流有关的奥运知识,自然引出小巧的话“正确的计算结果就是答案”,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进行计算的兴趣,把计算与生动的情景结合起来。
】二、新课探究(一)探究一1.正确计算结果,了解奥运知识2630-867+1332.评析纠错2630-867+133 2630-867+133 2630-867+133 2630-867+133=2630-(867+133) =1863+133 =1763+133 =2630-(867-133) =2630-1000 =1996 =1896 =2630-734=1630 =1896( ) ( ) ( ) ( )3.奥运小知识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行。
4.练习(在每题计算结果中了解一条奥运知识)(1)递等式计算581-31×18 (158+125)×2 196÷(712-698)(2)比一比,谁的正确率高(每人做两题)456÷19×83 33×(225÷15) 944÷(105-89)1210÷(89+21) 2112÷(16×3) 1300×(700÷10)小结:两、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四年级数学下册1.1《四则运算》教案2沪教版

反思与
重建
经过一个寒假,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所下降,速度较慢,必须通过强化训练得到改善。期间要重视学生的书写和计算习惯的培养,注重草稿与验算。
作业
布置
基础练习
(A套、B套)
A套:P5的递等式计算
B套:补充计算
每日一题
在6+36÷3-2×4-1=47
这个算式中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581-31×18
(158+125)×2
196÷(712-698)
456÷19×83
组织学生集体校对答案。
2.将答案填入书本第一页,全班一起朗读有关奥运知识。
做口算练习第一页上的1。
说说有关“福娃”的知识
学生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做完自觉复习
交流自己检查的方法。
齐读奥运知识
学习任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口算练习
二、情境引入
学习有关奥运的知识。
三、四则运算练习
1.没有括号的计算题。
2.有括号的计算题。
3.小结计算顺序并练习。
巡视学生练习情况,集体校对。
(出示贺年卡)谈话:这是老师在假期收到的贺年卡,你认识它吗?(福娃)
1.提问:
你想了解更多奥运知识吗?
正确计算结果就有答案了!
出示:
2630-867+133
四、课堂总结
3.你们还想了解吗?
33×(225÷15)
944÷(105-89)
1210÷(89+21)
2112÷(16×3)
134×16÷67
1300×(700÷10)
组织学生集体校对答案。
将答案填入书本第一页,全班一起朗读有关奥运知识。
四年级数学下册1.1《四则运算》(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

四则运算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认识福娃,知道各个福娃所表示的意义。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3.了解奥运知识。
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及时检查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纠错与评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多媒体演示插图)说一说这是什么?生:这是福娃。
你知道福娃吗?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在申报主办国的时候,有几个国家参加,最后我国取得了申办权,说明中国强大,才有能力去申办。
这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读,组成了一句话:北京欢迎您。
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五个福娃名字的来历吗?有谁知道?相互交流。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媒体的介绍。
你想了解更多的奥运知识吗?现在让我们开动脑子寻找答案。
二、中心阶段师:出示2630-867+133问:谁来说一说它的计算顺序?用线划出生:回答后用递等式计算。
小结:象这样的题,我们要注意不要被数干扰。
刚才这题的答案就是第一届奥运会举办的年份。
做了下面的题目,把答案填在书上第2页,还会知道一些奥运知识。
师:继续出示581-31×18 (158+125)×2 196÷(712-698)师:请学生动笔计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答案了。
巡视,鼓励表扬做得又快又对的学生。
请学生汇报答案。
并读一读这些知识。
三、分层练习1.口算:12×30 200÷50 24×524×5÷24×5 189+897-189120×30 2000÷500 25×425×4÷25×4 120-120÷32.笔算:472×208-735÷49+7 3008-(69+360÷18)12÷24×8 77×44÷11总结:计算前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四则运算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四则运算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中“四则运算”章节,旨在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课程将围绕理解运算定律、运用运算顺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性质和运算定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四则运算顺序,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尤其是乘除法的优先级和分配律、结合律的应用。
2.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解决较为复杂的计算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器、PPT课件、四则运算示例题卡。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四则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规则和定律,通过示例题和PPT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出题并解答,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总结:总结四则运算的要点,强调运算顺序和法则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四则运算的规则和定律进行,清晰展示每种运算的定义、性质和运算顺序。
同时,将结合具体的例题,展示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四则运算。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计算题、应用题和挑战题三个部分。
基础计算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四则运算规则的理解;应用题要求学生将四则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挑战题则旨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包括学生对四则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第1讲 四则运算 沪教版(含答案)

第1讲四则运算案例1:已知鸡和兔共有15只,共有40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算法:假设鸡和兔训练有素,吹一声哨,它们抬起一只脚,40-15=25,再吹一声哨,它们又抬起一只脚,25-15=10,这时的鸡就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兔还有2只脚立着,所以10÷2=5(只),那么鸡的数量为15-5=10(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教法说明: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列出综合算式,并且回顾运算顺序。
参考答案:兔子:(40-15-15)÷2=(25-15)÷2=5(只)鸡:10-5=5(只)案例2: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12-4)(2)42+6×12-4教法说明:相同的数据,相同的运算符号,不同的运算顺序需要引导学生找到不同,进而准确的计算运算结果。
参考答案:(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2)先算乘法,再从左往右计算(1)42+6×(12-4)(2)42+6×12-4=42+6×8 =42+72-4=42+48 =114-4=90 =110例题1:用递等式计算(1)28+172×88-78 (2)(28+172)×88-78(3)(28+172)×(88-78)(4)[28+(172-88)] ×78教法说明:先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说一说先计算哪一步,最后归纳总结四则运算的顺序:(1)没有括号的算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先算圆括号里的,再算方括号里的)参考答案:(1)28+172×88-78 (2)(28+172)×88-78=28+15136-78 =200×88-78=15138-78 =17600-78=15060 =17522(3)(28+172)×(88-78)(4)[28+(172-88)] ×78=200×10 =[28+84]×78=2000 =112×78=8736试一试:用递等式计算(1)28+624×88-78 (2)(28+624)×88-78(3)(28+624)×(88-78)(4)[28+(624-88)] ×78参考答案:(1)54862;(2)57298;(3)65200;(4)44304例题2:巧算(1)997×7+21 (2)27×43+85×73+27×42教法说明: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分配率。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1《四则运算》课件

计算含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练一练
用递等式计算。
340×16÷17
540-115+187
325÷25+47
160-60÷5
(589-215)÷17
5×(128-93)
例2.你想游黄山吗?做完一组题,就“游”一个景点。
练一练
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
456÷19×83 =24×83 =1992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优异的 成绩,获得金牌 32 枚,名列金牌榜的第二位。
134×16÷67 =2144÷67 =32
计算没有括号且只含有加减法 或乘除法的同级运算的算式,要按 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1984年第
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国派出353人的体
33×(225÷15) =33×15 =495
在2000年举行的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 28 枚金牌,首次进入奥运金牌榜前三名。
(1600-648)÷34 =952÷34 =28
上海选手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完美的一跑,在男子 110米栏决赛中平了已保持了 11 年之久的世界记录,获得 冠军。同时还成为第一位获得奥运会田径男子短跑项目冠军 的亚洲人和第一位获得奥运会短跑项目冠军的黄种人。
万级 个级
30000052 350002000 30500200 30052000 30005200 30000520 30000502 3500200000
三千万五千二百 三千万零五百零二 三十五亿零二十万 三千万零五百二十 三千万零五十二 三千零五万二千 三亿五千万二千 三千零五十万零二百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复习与提高1.1四则运算1、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2、四舍五入法a) 四舍五入法到万位b) 四舍五入法到亿位3、大数的读和写4、递等式计算1、42X 169—78+ 323、42X( 169—78 + 32) 5、简便计算1、575+ 635+ 125+ 2652、27X 55—27X 454、101X 72 —725、68X 14+ 14X 321.2整数的运算性质1、减法运算性质:a b c a2、除法运算性质:a b c a3、商不变性质:a b a X c 1.3看谁算得巧商不变性质1100- 25=(1100X 4)-( 25 X 4)=4400- 1002、42X 169—( 78+ 32)4、42 X [169 —(78+ 32)]3、98X255、125X 647、(32+ 32+ 32 + 32)X 25b cb c b 0,c 0Xb c (b^ 0, c^O)除法运算性质1100- 25=1100-( 5X 5)=1100- 5- 5=220-5=441.4解决问题(1)1、树状算图2、线段图二、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2.1生活中的小数1、像12.16, 0.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中的“叫做小数点。
2、12.16元表示12元1角6分,12.16元读作十二点一六元。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2小数的意义1 11、我们通过分数来认识小数!可以写成0.1,0.1读作零点一;可以写成0.01,10 10010.01读作零点零一;——可以写成0.001, 0.001读作零点零零一。
10002、0.1, 0.01, 0.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小数和整数一样,都是“逢十进一”的。
3、0.23 是由2 个0.1 和3 个0.01 组成的。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课件

目录
• 四则运算概述 • 加法运算 • 减法运算 • 乘法运算 • 除法运算 • 四则混合运算
01 四则运算概述
四则运算的定义
定义
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基本运 算。
加法
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
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运算。
乘法
将一个数连续加多次的运算。
03
减法运算
整数的减法运算
总结词
整数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详细描述
整数减法运算需要遵循基本的数学规则,如借位、加法抵消等。掌握这些规则 和技巧是进行复杂整数减法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减法运算
总结词
小数减法运算的特殊处理和注意 事项
详细描述
小数减法运算需要注意小数的位 数和小数点的位置,掌握如何处 理小数点后的位数和如何进行借 位等技巧。
总结词:简化计算
详细描述: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应灵活运用简便算法,如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数等,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
谢谢聆听
03
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除法可以通过试商法和乘除法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试商法是通过
估计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来找到合适的商,而乘除法结合则是将被除数
和除数相乘,然后除以另一个数,得到商。
小数的除法运算
小数除法的定义
小数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小数部分不为零的若干等份。
小数除法的性质
小数除法具有一些与整数除法类似的性质,如可交换性、结合性和分配性。这些性质在小 数计算中同样适用。
乘法口诀
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学习 乘法口诀表,如“一一得 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 ”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第1讲 四则运算 沪教版(含答案)

第1讲四则运算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辅导科目:授课日期时间主题第1讲四则运算学习目标1.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正确计算两、三步计算式题;2.能正确凑整写出、读出大数;3.能正确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教学内容案例1:已知鸡和兔共有15只,共有40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算法:假设鸡和兔训练有素,吹一声哨,它们抬起一只脚,40-15=25,再吹一声哨,它们又抬起一只脚,25-15=10,这时的鸡就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兔还有2只脚立着,所以10÷2=5(只),那么鸡的数量为15-5=10(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教法说明: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列出综合算式,并且回顾运算顺序。
参考答案:兔子:(40-15-15)÷2=(25-15)÷2=5(只)鸡:10-5=5(只)案例2: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12-4)(2)42+6×12-4教法说明:相同的数据,相同的运算符号,不同的运算顺序需要引导学生找到不同,进而准确的计算运算结果。
参考答案:(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2)先算乘法,再从左往右计算(1)42+6×(12-4)(2)42+6×12-4=42+6×8 =42+72-4=42+48 =114-4=90 =110例题1:用递等式计算(1)28+172×88-78 (2)(28+172)×88-78(3)(28+172)×(88-78)(4)[28+(172-88)] ×78教法说明:先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说一说先计算哪一步,最后归纳总结四则运算的顺序:(1)没有括号的算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先算圆括号里的,再算方括号里的)参考答案:(1)28+172×88-78 (2)(28+172)×88-78=28+15136-78 =200×88-78=15138-78 =17600-78=15060 =17522(3)(28+172)×(88-78)(4)[28+(172-88)] ×78 =200×10 =[28+84]×78=2000 =112×78=8736试一试:用递等式计算(1)28+624×88-78 (2)(28+624)×88-78(3)(28+624)×(88-78)(4)[28+(624-88)] ×78参考答案:(1)54862;(2)57298;(3)65200;(4)44304例题2:巧算(1)997×7+21 (2)27×43+85×73+27×42教法说明: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分配率。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说课稿)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说课稿)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四则运算中的加法和减法。
2.认识加号、减号的符号,会快速写出加减的算式。
3.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符号。
2.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发散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内容1.教师用屏幕展示白板展示加号、减号以及加减法公式。
–加号的符号是“+”,减号的符号是“-”。
–加号代表两个数相加,减号代表两个数相减,例如:1+2=3,3-1=2。
2.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些含有加减号的算式,并互相交换。
3.让学生听读跟读,并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加强对加减法符号及运算方法的理解和巩固。
四、教学过程1.准备阶段(5分钟)–教师挂出“四则运算”主题海报。
–让学生朗读并认识加减号。
2.导入新课(10分钟)–以教师为中心,讨论加减法的概念及符号,给出多个例子和解释。
–让学生自学并模仿教师,写出简单的含有加减号的算式。
3.示范练习(10分钟)–老师给学生演示加减的例子,鼓励学生跟随教师快速写出算式。
–让学生练习并调整自己写出的算式4.巩固练习(25分钟)–让学生听读教材上的有关知识,然后集中时间完成教材上的加减法习题,并相互交流。
5.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讲授的内容。
–请学生讨论小结并反思习得的知识。
五、教学方法介绍1.听说互动法:结合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朗读和互动练习组合,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2.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互相标准化检查,促进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加减法及其运算方法,实现学习的快速进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心放在了学生自己尝试写出加减法的算式上,配合“听说互动法”和“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展,全方位展现技能和知识的应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概念、符号及运算方法,基础打得扎实。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概念。
2.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四则运算。
二、教学内容1.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4.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5.实际问题的四则运算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加法的教学1.引入加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
2.通过示例,教授加法的运算规则,包括朗读加法算式、竖式计算和进位的概念。
3.练习加法算式的计算,包括没有进位和有进位的情况。
2. 减法的教学1.引入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减法是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2.通过示例,教授减法的运算规则,包括朗读减法算式、竖式计算和借位的概念。
3.练习减法算式的计算,包括没有借位和有借位的情况。
3. 乘法的教学1.引入乘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
2.通过示例,教授乘法的运算规则,包括朗读乘法算式、横式计算和进位的概念。
3.练习乘法算式的计算,包括没有进位和有进位的情况。
4. 除法的教学1.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2.通过示例,教授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朗读除法算式、横式计算和余数的概念。
3.练习除法算式的计算,包括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情况。
5. 实际问题的教学1.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算式。
2.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指导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3.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
2.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听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思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示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巩固了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有些学生在借位和进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 四则运算|沪教版(2015秋) (共12张PPT)

检测学习效果
学习成果
请认真主题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同桌互说解题
思路。
2. 认真计算 ,归纳出在没有括号 的算式里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检测学习效果
例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 少人在滑冰?
当堂训练一、必Βιβλιοθήκη 题当堂训练一、必做题
当堂训练
二、选做题(我最棒!)
当堂训练
三、思考题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主题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 能自主地寻求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通过探究、比较、交流等学习活动,总结出 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运 算。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当堂训练
请认真看主题图,认真思考:
1. 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 每个区有多少人?
72-44=28人 28+85=113人
72-44+85 =28+85 =113(人)
检测自学效果
例1
72-44+85 =28+85 =113(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 有加、减法,从左往右的按 顺序计算。
检测自学效果
同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 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的按 顺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正确计算两、三步计算式题;
2.能正确凑整写出、读出大数;
3.能正确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15分钟)
案例一:复习用“四舍五入”法凑整.
问题1:老师心中有一个数,它是由7个万、6个千和9个十组成的,老师心中的数是多少?
观察学生是怎样写出这个数的?让学生写出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问题2:你能把这个数凑整到万位吗?
76090≈8万(80000)和76090≈7(70000)万这两个答案哪一个正确?这两个答案都正确.
如果使用“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凑整,结果都是约等于8万.
如果使用“去尾法”凑整,结果约等于7万.
问题3: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凑整到万位,你应该怎样做?
应该看千位上的数。
千位上的数大于或者等于5,那么向万位进1,然后千位起后面的数都改为0;
千位上的数小于或者等于4,那么从千位起后面的数都改为0;
强调:如果一个数不是整万的数,要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的是近似数,不能用“=”,只能用“≈”
案例二:复习大数的读写:用一个“4”、一个“8”和六个“0”摆八位数.问题1:摆出一个零也读不出的八位数。
问题2:摆出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
问题3:摆出能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0—60分钟)
例题1:用递等式计算
(1)28+172×88—78 (2)(28+172)×88—78
(3)(28+172)×(88—78)(4)[28+(172—88)] ×78
教法说明:先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说一说先计算哪一步,最后归纳总结四则运算的顺序:(1)没有括号的算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先算圆括号里的,再算方括号里的)参考答案:
(1)28+172×88—78 (2)(28+172)×88—78
=28+15136—78 =200×88—78
=15138—78 =17600—78
=15060 =17522
(3)(28+172)×(88—78)(4)[28+(172—88)] ×78 =200×10 =[28+84]×78
=2000 =112×78=8736
例题5: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
教法说明:要注意本题最后要求的是积。
参考答案:(96—35)×(63+25)=61×88=5368
试一试:15与25的和乘以42再减去68,差是多少?
参考答案:(15+25)×42—68=40×42—68=1612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30分钟左右(20分钟练习+10分钟互动讲解)。
1.按照“四舍五入法”计算,67□7250000≈675亿,□里可以填的最大的数是.
2.一个数的百万位是5,千位是9,其余各数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3.列综合算式:
56—38=18 34+8=42
47×18=846 112÷2=56
6×10=60 56—42=14
846—60=786 2×14=28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4.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1)2790÷(250×12—2991)(2)[100—1456÷(156—130)]×78
(2)在下列式子里填上括号,使式子成立
5×9+15÷3—2=38
5×9+15÷3—2=60
5×9+15÷3—2=18
5×9+15÷3—2=30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10分钟内)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学科教师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
【巩固练习】
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
(1)630008214 (2)7860700431
(3)629980679821 (4)30927816782
2.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1)1890÷63+7×3 (2)1890÷[(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