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合集下载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时间、信息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2、组织: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3、管理职能: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者的职能;4、环境复杂性程度:环境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5、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构成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它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系统,主要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4个要素构成;6、战略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7、决策:决策是决策者为达到某种预订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制定出若干行动法案,对此作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决策的简单定义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8、5W1H: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o—谁去做人员When—何时做时间Why—为什么做原因Where—何地做地点How—怎样做达到目标的方式、手段9、程序:程序是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它详细列出必须完成某类活动的方式,并按时间顺序对活动进行排序;10、目标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就是要通过企业目标体系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把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合理地组织起来,把上下左右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把每个人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形成一个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相互紧密协作地有机整体;通过这个有机整体的运转,就能把整个企业的人、财、物和供、产、销等各项管理工作协调起来,朝着企业总目标健康地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11、责权对等原则:组织中的每个部门和部门中的每个人员都有责任按照工作目标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组织也必须委之以自主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权利;12、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组织里,每个人都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使得组织不断地实践、变革和改善,因而增强了其成长、学习和达到目标的能力;重点是解决问题,这点与以效率为主的传统组织相反;在学习型组织里,全体员工关注于问题,如理解特殊客户的需求,同时也要解决问题;这意味着采用独特的方式综合处理事物以满足某一客户的需求;1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取人力资源,并把所获得的人力资源整合到组织中而融为一体,保持和激励他们对本组织的忠诚与积极性,控制他们的工作绩效并作相应调整,尽力开发他们的潜能,以支持组织目标实现的活动;14、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将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对决定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使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15、绩效:绩效分为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组织的工作绩效;员工的工作绩效是指他们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表现及结果,是上级同事对员工工作状况的评价;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上、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16、沟通: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思想或行为;17、激励:激励是指通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18、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他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有两类: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管理者要注意保健因素,防止不满情绪产生,利用激励因素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加员工的满意感;19、控制:控制是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20、有效控制:有效控制是能保证组织活动符合计划要求的控制,它具有适时性、适度性和客观性等特征;简述题1、为什么管理对组织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管理是保证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可以说,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国家都需要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作业活动的复杂化而愈益明显;在当今时代,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构成了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就像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业活动乃至管理活动无法有效地展开一样,没有高水平的管理相配合,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难以充分地发挥作用,而且,科学技术愈是先进,对管理的要求也就愈高;2、有效率的组织一定有效果吗为什么不一定;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所以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当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我们就说他们的工作是有效果的;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效率和效果是相互联系的,组织可能是有效率但无效果的,那种要把错事干好的组织就是如此;3、简述亚当斯密的经济人观点;亚当斯密认为,经济现象是由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产生的;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请给我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关于经济人的观点;4、按照法约尔的理论,企业存在哪些基本的活动1 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2 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3 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4 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5 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6 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的五种职能5、组织环境分析的意义何在任何组织都存在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一方面为组织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对组织活动起着制约作用;因此,把握住环境的现状及将来的变化趋势,利用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机会,避开不利于组织发展的威胁,是组织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6、企业外部环境是如何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环境是管理行动的主要制约因素,环境分析是战略过程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组织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管理者的可能的选择;成功的战略大多是那些与环境相适应的战略;每个组织的管理者都需要分析他所处的环境,了解市场竞争的焦点;分析拟议中的法规会对组织有什么影响以及组织所在地的劳动供给状况等等;重要的是把握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组织的重要影响7、简述决策的满意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做到:1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2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定所有可能的方案;3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但在现实中,上述这些条件往往不能满足;具体说来:1组织内外存在着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因素,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一切情况的信息;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限定数量有限的方案;3任何方案都是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作出最优决策,只能作出相对满意的决策;8、简述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为:1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2 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3 决策者应建立在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4 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本组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9、简述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1 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2 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3 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4 在风险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想比,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5 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的方案;10、三种决策理论的区别是什么三种决策理论的区别如下:1 古典规范决策理论——最优标准这种理论认为:任何一种管理工作都存在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从而需要全面掌握环境信息、充分了解备选方案、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决策的目的是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2 行为决策理论——满意标准这种观点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易受知觉偏差影响;信息和备选方案不能全部了解;对待风险的态度有重要的作用;只要能给出一个近似的、比不用数学而单靠常识的得出的结果要更好地结果就可以了;3 当代决策理论——合理性标准这种理论认为:决策贯穿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11、计划与决策的关系是什么计划与决策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说它们相互区别,是因为这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选择组织活动的方向、内容以及方式;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因为:1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2 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的;12、目标管理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目标管理遵循的原则如下:1 坚持员工参与制定目标,使员工认清实现企业总目标自己应负有责任;2 坚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形成实现企业总体目标的合力;3 激发员工实现个人目标的责任感,增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自觉性;4 坚持目标与权限对等的原则,上级授权下级,信任下级,是下级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努力实现目标;5 坚持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对目标实行动态管理;13、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目标管理的过程如下:1 制定目标,包括确定组织的总体目标和各部门的分目标;2 明确组织作用;3 执行目标;4 评价成果;5 实行奖惩;6 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14、什么是组织的柔性经济原则组织的柔性原则,是指组织的结构、职能、专业分工、权利、跨度、生产专门化及其合作关系,可以根据组织目标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地合理调整,使得组织在目标及环境因素的变动下保持适应和运行的动态最优状态;组织的经济原则是指组织的管理层次与幅度、人员结构以及部门工作流程必须设计合理,以达到高效率管理;15、团队建设的原则有哪些退队建设的原则如下:1 确定团队规模;2 完善成员技能;3 树立共同目标;4 明确领导和结构;5 建立绩效评估和激励体系;6 培养相互信任精神;16、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职能基本职能是:认识人与事对立统一的规律矛盾运动的规律,能动地推动人与事的各自发展与优化配合;具体职能如下:1 聘用与获取:引入最合适的岗位人选;2 保持与激励:对引入的人才通过适宜的激励制度,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积极开发他们的潜能;3 发展:通过培训使员工的知识、技能、素质不断提高;4 评价:评估员工的素质,考核员工的绩效;5 调整与控制:通过评估对员工进行奖惩、晋升、解聘、调动,保持内外部的流动性;17、简述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下: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实际与计划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发现并纠正差异是控制的职能,可见控制是计划的保障;授权是现代管理的普遍原则,授权人要对组织负最终责任,因此授权人对受权人必须进行监督控制,使其符合组织要求;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使领导者的决策失误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重要的问题是及时发现失误,否则就会出现把好事办错的结果;现代组织规模巨大,组织结构复杂,一项活动往往涉及诸多部门,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控制是不可缺少的;18、说明绩效管理的四个阶段;绩效管理的四个阶段如下:1 确定绩效目标;包括谁来确定,如何确定,制定绩效评价标准的原则;2 不断提出信息反馈和评价;包括:保证员工的活动和行为不偏离既定的绩效目标;主管和经理有责任向员工不断提供信息反馈;3 准备绩效评价的讨论和面谈;包括在绩效讨论和面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当绩效未达到最低的期望或绩效明显下降时要制定改进绩效的计划;在计划中明确改进目标,提出改进绩效的具体方案、确定改进目标的实践期限;4 实施绩效评价;包括:确定评价目的并列出讨论提纲;按照绩效目标,分析绩效记录;讨论工作中的问题及成功的原因;对今后的措施达成共识,讨论提高的方法;对谈话进行总结,对员工取得成功的能力表现出信心;每个阶段主管都起着重要作用,并负有相应的责任;19、有人认为领导者就是管理者,他们之间没有区别;你认为呢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1 领导者的责任是做出正确的决策与判断,而管理者则是正确顺利地完成任务和工作;2 领导者注重洞察力、任务、目标和前景,而管理者却只重视生产率和效率;3 领导者视自己为变化的推动者,现状的挑战者,鼓励创造性,而管理者将他们自己视为维系者;4 当领导者有个长期的计划时,管理者应相对有一个短期的目标;5 领导者注重结果,取得什么成绩,但管理者更注重方法,如何将工作做好;6 领导者考虑扩大员工的选择余地,而管理者控制和限制他人选择的余地;7 领导者激发他人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管理者解决问题以便他人完成工作;20、比较情境领导理论和管理方格论;管理方格论并未对如何培养管理者提供答案,只是为领导风格提供了框架,同时也忽略了不同的情境对领导结果产生的影响;管理方格论强调的是对生产和员工的关注是一种态度维度;而情境领导理论却相反,强调的是任务与关系的行为;但情境理论与管理方格论大体相同,情境领导理论是在管理方格论基础上的改进,它反映出了下属成熟度的四个方面;21、简述薪酬结构设计的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企业薪酬结构设计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薪酬系统具有吸引力和激励性的同时,必须考虑企业目前承受的能力及发展的长远要求利润积累;它要求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防止劳动力资源短缺或过剩造成的损失和薪酬的浪费;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员工的薪酬水平;薪酬水平应于经营绩效俱进;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决定员工现在的薪酬水平,代表员工的目前利益;企业生存、发展的远景预示着员工的未来薪酬水平,代表员工的长远利益;企业生存是员工的保障,企业发展是员工的期望,经济原则是要把员工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贯彻经济原则必须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同时要创造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使员工的分配观念、价值观、目标追求与企业发展相适应;22、有效控制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有效控制应坚持一下基本原则:1 适时控制原则,即及时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防止不利影响扩大;2 适度控制原则,即控制的范围和程度要适当,防止控制不足或过多,要处理好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的关系,要使控制费用低于控制收益;3 客观控制原则,即在对组织绩效状况评价、建立的标准及采取的措施都要符合组织的实际,切忌主观臆断;4 弹性控制原则,即在组织运营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往往使实际与计划要求背离,为此控制必须要有灵活性,否则就不是组织控制,而是控制组织;23、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假设每个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或情感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主导地位,管理者必须了解员工的需要层次,满足其未得到满足的需要;五种需要分为两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属于低层次需要,社交或情感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的需要,属于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得到管理者的普遍认可;这主要归功于该理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它揭示了人的需要与行为的关系,反映了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态趋势;然而众多的研究并未对他的理论给予实证性支持,该理论还缺乏实证性基础;。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4.战略管理:就是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

5.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6.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7.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

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8.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9.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10.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1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管理学名词解释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管理学名词解释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管理学名词解释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名词解释管理:是指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组织成员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法约尔桥:又称跳板原则,既不同权利系列的同一层次的组织之间,在上级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横向传递信息,直接商议问题,再分头上报。

全球化:简单地说就是全球的经济、文化或社会生活与结构日趋一体化、同质化。

社会义务:是指,一个公司的行为符合其应履行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社会响应:是指一个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的能力,它强调的是一个企业对社会呼吁的反应。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利益相关者:是指环境中收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相关者。

计划:是一种结果,它是在计划工作所包含的一系列活动完成之后产生的。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

目标管理:最早由彼特·F.德鲁克教授提出,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管理方式。

预测:预测是面向未来,是对未来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趋势预先做出的推断。

决策:是为实现一定目标,在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战略管理: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战略环境分析、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绩效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SWOT分析:只要目的在于对企业的综合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被普遍用来作为选择和制定战略的方法。

抽资转向战略:抽资转向战略是企业在现有的经营领域不能维持原有的产销规模和市场面,不得不采取缩小产销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或者企业在存在新的更好的发展机遇的情况下,对原来的业务领域进行压缩投资、控制成本,为其他业务领域提供资金的战略方案。

组织: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 经营管理:指企业或组织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实现既定目标并增加价值的活动。

2. 组织管理:指对企业或组织内部各项工作进行规划、协调、控制和领导的活动。

3. 制度管理:指依照特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4. 人力资源管理:指对企业或组织内部人力资源进行招聘、培训、激励和离职的活动。

5. 资产管理:指对企业或组织的资产进行规划、配置、评估和优化的活动。

6. 运营管理:指企业或组织对生产、供应链和服务等运营活动的规划、协调和控制。

7. 财务管理:指企业或组织对财务资源进行规划、决策和控制的活动。

8. 市场营销:指企业或组织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价格制定和推广销售等活动,满足客户需求并获取利润的过程。

9.战略管理:指企业或组织确定长期目标,规划资源配置和组织发展的活动。

10. 目标管理:指企业或组织根据自身使命和愿景确定具体目标,并设计相应的实施计划和评估方法。

11. 绩效管理:指对组织的绩效进行制定、优化和评估的活动。

12. 领导管理:指领导者对组织内部员工进行激励、指导和管理的活动。

13. 项目管理:指对特定项目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14. 创新管理:指企业或组织通过开展创新活动,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5. 风险管理:指对企业或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的活动。

16. 变革管理:指对组织进行重大变革时的规划、执行和监控活动。

17. 品质管理:指对产品或服务的品质进行保证和持续改进的活动。

18. 知识管理:指对企业或组织内部知识的获取、共享、存储和应用的活动。

19. 运筹学:指运用数学和逻辑方法对生产、运输、库存和资源配置等问题进行优化的学科。

20. 外包管理:指企业或组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进行管理。

21. 策略管理:指管理者对企业或组织的战略进行制定、执行和评估的活动。

22. 合规管理:指企业或组织遵守法规和道德规范,进行合法经营和社会责任的活动。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在特定旳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旳资源进行有效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旳组织目旳旳过程。

2、高层管理人员:是指对整个组织旳管理负有全面责任旳人,他们旳重要职责是制定组织旳总目旳、总战略,掌握组织旳大体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旳绩效。

3、中层管理人员:是指处在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旳一种或若干个中间层次旳管理人员,他们旳重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旳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旳工作。

4、基层管理人员:亦称第一线管理人员,也就是组织中处在最低层次旳管理者,他们所管辖旳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波及其他管理者。

他们旳重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旳有效完毕。

5、综合管理人员: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旳所有活动旳管理者,涉及总经理和每个产品或地辨别部旳经理。

6、专业管理人员:指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旳管理者。

7、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旳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毕组织任务旳能力。

8、人际技能:指与解决人事关系有关旳技能,即理解、鼓励别人并与别人共事旳能力。

9、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旳能力,也就是洞察公司与环境互相影响之复杂性旳能力。

具体地说,概念技能涉及理解事物旳互相关联性从而找出核心影响因素旳能力,拟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旳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旳能力,等等。

10、管理人员:是从事所有或部分管理工作旳人旳总称。

11、等级链:组织机构由最高层到最基层所形成旳层次构造,这一构造事实上是一条权力线,它是自上而正和自下而上保证信息传递旳必经途径。

12、跳板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容许跨越权力线而直接进行旳横向沟通,可以克服由于统一指挥而产生旳信息传递延误。

13、马斯洛旳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旳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旳多种需要提成五种不同旳需要,并按其优先顺序,排成阶梯式旳需要层次:自我实现旳需要、自尊旳需要、社会旳需要、安全旳需要和生理旳需要。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与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古典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强调运用经济刺激手段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的制度。

甘特图: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数量管理理论:以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化和决策。

系统管理理论: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X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要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做出正确决策。

权变管理理论: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

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013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2014个人特征:指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自信心和自控力。

.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行为影响所与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权力至上道德观:认为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进行选择或调整的过程。

3.计划:是指将实施决策所需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解,以便将决策任务具体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

4.综合性计划:是指对组织业务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所做的全面规划和安排,关系到组织多个目标和多方面内容的计划。

5.组织:是由一定的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组织设计,以特定的结构运行的一种集合体。

6.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一个上级主管直接指挥的下级的人数。

7.有效管理幅度:一个上级主管能有效地指挥下级的人数。

8.选聘: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管理技巧、管理经验及其他特性的申请人吸引安置到组织中空缺的管理岗位上的过程。

9.培训:是指为管理人员灌输组织文化、道德观念,提供思路、理念、信息和技能,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内在潜力的过程。

10.领导:所谓领导,就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一个组织为确立目标和实现目标所进行的活动施加影响的过程。

11.激励:是利用某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12.沟通:是指一方将信息传递给另一方,并期待其作出反应的过程。

13.冲突: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因为相互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而产生意见分歧、争论和对抗等,使得彼此之间关系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冲突。

14.控制:是为了确保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实施的检查、监督及纠正偏差的管理活动过程。

15.间接控制:是指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并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中间媒介进行控制的形式。

16.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管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管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1、管理: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

所谓“合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的,因为具有局限性与相对的合理性。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包括原材料、人员、资金、土地、设备、顾客与信息,其中人员是最重要的,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是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这也是组织设立的原因。

2、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与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与工具的能力。

3、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4、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5、运筹学:是一种分析的、实验的与定量的方法,专门研究在既定物质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的,如果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财与物等资源。

P206、决策科学化:决策要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大量的资料与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P217、全面质量管理:由顾客需求与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

P228、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

P229、精益生产: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

P2310、精益思想:根据客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是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产,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da,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P2311、核心资源: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与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管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管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管理学常见‎名词解释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

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1.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试验;3)谈话研究;4)观察试验。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4.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5.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6.案例教学:经验学派所‎谓的经验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7.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行会:中古城市手工业者按照各自的行业结成的联盟,是城市手工业者保障自身利益的行业内部组织,它具有现代管理的某些雏形。

2.群体:群体的含义非常广泛,可以理解为后来的家庭、组织、工厂和国家。

其基本特征是:由人组成;有共同的基本目标;内部有组织,并且这个组织是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客观存在的。

3.群氓假设:①社会由一群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②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4.大工业:所谓大工业,首先必须理解为一种组织,一种生产制度或生产组织方式。

这种组织的建立影响着整个经济制度,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制度。

5.经济人:又称理性人,是指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己心的支配,人是个人利益的追求者。

6.工资规律:大卫·李嘉图提出,在资本和管理技术关系上存在所谓的工资规律,认为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这是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

并且工资的高低与利润的高低成反比。

7.市场伦理:由亚当·斯密提出,是资本主义精神来源之一。

认为只有市场与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保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并发挥最大效能。

8.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9.甘特图:甘特图,是通过对生产日期和产量图示来控制计划和生产进行的一种日平衡图。

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等特点。

从图上可以了解计划的完成和进展情况,还可以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预测和调整。

10.职能工长制: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来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

职能工长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工人的全部作业过程来指导工人干活的具有特殊素质的管理者。

11.时间研究原理:在动作分解欲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而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1、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2、管理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3、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具体包括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执行这些职责的程序或过程。

4、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

计划职能一般包括:调查与预测,制定目标,设计与选择活动方式等一系列工作。

5、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组织结构并推进组织协调运行的工作过程。

组织职能一般包括: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选拔与配置人员;推进组织的协调与变革等。

6、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领导职能一般包括: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运用权威,实施指挥;激励下级,调动其积极性;进行有效沟通等。

7、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

控制职能一般包括:制订标准、衡量工作、纠正出现的偏差等一系列工作过程。

8、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9、社会组织所谓社会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的,完成特定任务而与社会规程结合在一起的人的群体。

一般指具有法人资格的群体。

10、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效果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11、管理机制所谓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12、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和协调管理要素的工作方式、途径或手段。

13、经济方法是指依靠利益驱动,利用经济手段,通过诱导和满足被管理者物质需要而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14、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权威,借助行政手段,直接指挥和协调管理对象以实现目标的方法。

15、法律方法是指借助国家法规和组织制度,严格规制管理对象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一种方法。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指对一个组织或个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通过识别内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在的机会和威胁,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在制定战略和决策时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2. 波特五力模型:波特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分析竞争环境的框架。

该模型主要关注五个方面的力量,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顾客的议价能力、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程度以及新竞争者的威胁。

通过对这些力量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竞争环境,并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3.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内部各个部门或岗位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配的方式。

常见的组织结构包括功能式结构、分工式结构、项目式结构和矩阵式结构等。

不同的组织结构对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决策和协作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影响,对于组织的运作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4. 策略管理:策略管理是指在制定、执行和评估战略的过程中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

它包括战略规划、目标设定、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

策略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组织在竞争中能够持续地获取竞争优势,并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

5. 职能管理:职能管理是指在组织中不同部门或岗位之间进行协调和合作,以达到组织整体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制定和分配职责、协调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和信息传递、解决职能冲突等方面。

职能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组织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能够协调一致地工作,提高组织整体的绩效和效率。

6.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员工或团队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反馈和激励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指标、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估、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激励和奖励优秀绩效等方面。

绩效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员工和团队的工作绩效,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提高整体绩效。

7. 变革管理:变革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进行变革时,对变革过程进行规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识别变革的需求和目标、制定变革计划、组织变革实施、管理变革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等方面。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名词解释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时间、信息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

3、管理职能: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者的职能。

4、环境复杂性程度:环境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5、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构成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它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系统,主要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4个要素构成。

6、战略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7、决策:决策是决策者为达到某种预订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制定出若干行动法案,对此作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

决策的简单定义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8、5W1H: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o—谁去做人员When—何时做时间Why—为什么做原因Where—何地做地点How—怎样做达到目标的方式、手段9、程序:程序是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它详细列出必须完成某类活动的方式,并按时间顺序对活动进行排序。

10、目标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就是要通过企业目标体系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把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合理地组织起来,把上下左右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把每个人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形成一个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相互紧密协作地有机整体。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管理学常考名词解释47个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的活动,使他⼈同⾃⼰⼀起实现既定⽬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般⽅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和相互依赖的若⼲组成部份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是它从属的⼀个更⼤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 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电⽓公司合作进⾏了⼀项研究。

由于研究是在西⽅电⽓公司的霍桑⼯⼚进⾏的,因此后⼈称之为霍桑试验。

分为:⼯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次世界⼤战以后,随着现代⾃然科学技术和⽣产⼒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所处的⾓度,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问题是确保组织的⾃⾝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质量管理TQM:⼀个组织以质量为中⼼,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标以及实现⽬标的⽅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所需的时间越长,因⽽实现⽬标的可能性越⼩。

12.⽬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提出的组织在⼀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管理学的103个名词解释

管理学的103个名词解释

管理学的103个名词解释1、咸鸭蛋理论咸鸭蛋理论产生台湾宏基电脑公司的老板施正荣,2004年退休以后,到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讲他的一个经营哲学,咸鸭蛋的经营哲学。

他说小时候家里穷,妈妈借高利贷做生意,可以选择做两种生意养活全家。

第一种生意是卖咸鸭蛋,咸鸭蛋的零售价3块钱一斤,毛利率10%,也就是说卖一斤咸鸭蛋挣多少钱,3毛钱,但是咸鸭蛋有个问题啊,容易破,容易烂,容易坏,不容易运输,不容易贮存。

第二个生意,卖笔记本,笔记本好啊,不吃草不吃料还不坏,毛利率达到50%,所以,如果仅仅看利润率的话,做什么生意?笔记本。

但是施正荣说,他妈妈依然选择了做咸鸭蛋,为什么?因为咸鸭蛋是现金生意,没有什么比现金生意更好的了,第二个原因,周转快啊,他两天卖一次啊,笔记本倒是好,半年卖一本利润率让贷款的利息给吃了个干干净净啊。

咸鸭蛋理论指出的是做实业,做投资的话,一定要记住这个资产收益率2、热炉法则热炉法则(Hot Stove Rule)又称惩处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

3、洛克定律【提出者一一美国管理学家埃德温•洛克】洛克定律是指: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

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总的高目标,但一定要为自己制定一个更重要的实施目标的步骤。

千万别想着一步登天,多为自己制定几个篮球架子,然后一个个地去克服和战胜它,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站在了成功之巅。

4、阿伦森效应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之为“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也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除了有经济上的需求外,还有友谊、受人尊重等社会因素方面的需求,社会性需求的满足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们。

2、网络组织结构:是一种“外部化”的组织结构,它只有很小的中心组织,并依靠其他组织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制造、销售等等业务。

3、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性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

4、影响力: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使人们情愿地,真心地为实现组织或群体的目标而努力。

5、决策方式:决策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资源的方式。

6、结构性维度:描述组织的内部特征状态的参数。

7、决策树:是用二叉树形图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工具。

8、网络计划方法:网络计划方法,是把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作业(或称活动),然后根据作业的先后顺序、逻辑关系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分别轻重缓急,从而对项目整体进行控制和调节,更好地监控项目的进度,发现可能的瓶颈环节,以及必要时调度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9、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10、决策方式体系:决策方式体是由以下三方面构成:1)明确区分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决策问题类型;2)指明各种问题的具体决策责任人;3)规定决策责任人在进行决策时所采用的决策方式。

11、管理人假设:遵循令人满意准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12、事业部结构组织: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

即按产品或地区设立事业部或大的子公司,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较完整的职能机构。

13、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14、职权:职权是由于处于更高层次的管理者的授权而获得的(需要一定的程序)——权力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管理:(management) 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Management involves coordinating and overseeing the work activities of others so that their activities are completed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2.管理学(management)是一门以社会组织和组织领导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维基百科)Management isa social science whose objective is to study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3.管理职能(management functions)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种。

It includes Planning, Organizing, Leadingand Controlling.4.计划(Planning) 设定目标,确定战略,并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项活动。

Defining goals, establishing strategy and developing plans to coordinate activities.5.组织(Organizing) 决定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Determining what needs to be done, how it will be done and who is to do it. 6.领导(Leading) 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

Motivating, leading and any other actions involved in dealing with people. 7.控制(Controlling) 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Monitoring activitie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accomplished as planned.8.创新(Innovation) 以不同的式做事,探索新的领域并承担风险。

Doing things differently, exploring new territory and taking risks.9.管理二重性(Duality Enterprise Management)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Refers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natural and social attributes10.自然属性(natural quality)是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管理自然属性It is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attributes associated with productivity and social production.11.社会属性(Social attributes)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管理社会属性I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duction and the social system and the management of social attributes.12.管理者角色(managerial roles)是指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Referstothe specific behavior or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pectations of thepeopleinpractice.13.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涉及人与人(下属以及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礼仪性的和象征性的职责。

Relationshipsand other ceremonial and symbolic duties, which relate to people and people (as well as to the people outside the organization).14.信息传递角色(informational roles)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

Involves collecting, receiving and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15.决策制定角色(decisional roles)需要作出决策或选择。

Need to make a decision or choice.特别说明:9-15英文翻译来自百度翻译,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16.管理者技能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一般基层管理人员要求较高)。

包括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17.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指的是对某项活动,尤其是对涉及法、流程、程序或者技巧的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主要是如"处事"。

它涉及的是专业知识和专门领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工具和规章政策的熟练应用,大多数职业教育以及在岗培训课程,主要与技术性技能的培养有关。

18.人际技能是指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主要包括领导能力、影响能力和协调能力19.概念技能指领导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20.管理学研究法研究管理学时使用的各种法21.试验法通过对一种情景的模拟,在此种情境中进行按照试验案设计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所需结论22.演绎法通过对已有的理论、学说、假说和思想进行逻辑上的分析,由一种情况出发,根据格的逻辑过程,依靠可靠的理论依据,推导出可能产生的结论。

23.归纳法归纳法就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4.经济人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25.保健因素指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因此得名。

26.科学管理理论是应用科学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法”。

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和谐,而不是合作;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以最大限度的产出,取代有限的产出,每人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获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用高效率的生产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

27.霍桑实验是1924年美国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员会在西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实验。

目的是为了弄清照明的质量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28.社会人:社会人(social man)与“自然人”相对。

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29.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是指人们在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由于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的共同感情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名集体,并产生一种不成文的非正式的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但没有强制性。

30.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s 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0年代末提出。

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31.X理论:管理人员要负责为了经济的目的而把生产性的企业的各项要素——金、物资、设备、人员――组织起来。

如果管理人员不这样积极地干预,人们会对组织需要采取消极的――甚至对抗的态度。

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说服、奖励、惩罚、控制――必须指挥他们的活动。

这就是管理人员的任务。

我们常常把它概括成一句话,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把事做成。

32.Y理论:一般人本性不是厌恶工作,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人们喜欢工作,并渴望发挥其才能;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能力的限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去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广泛具有的。

因此,人是“自动人”。

激励的办法是:扩大工作围;尽可能把职工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并具挑战性;工作之后引起自豪,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职工达到自己激励。

只要启发因,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的最理想状态。

33.超Y理论:该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式,必须根据组织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

34.Z理论:畅通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应保证下情充分上达;应让职工参与决策,及时反馈信息。

特别是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应鼓励第一线的职工提出建议,然后再由上级集中判断。

基层管理者享有充分的权利:基层管理者对基层问题要有充分的处理权,还要有能力协调职工们的思想和见解,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开动脑筋制定出集体的建议案。

中层管理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管理者要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统一向上报告有关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长期雇佣职工,及时整理和改进来自基层的意见:企业要长期雇佣职工,使工人增加安全感和责任心,与企业共荣辱、同命运。

关心员工的福利:管理者要处处关心职工的福利,设法让职工们心情舒畅,造成上下级关系融洽、亲密无间的局面。

创造生动的工作环境:管理者不能仅仅关心生产任务,还必须设法让工人们感到工作不枯燥、不单调。

重视员工的培训:要重视职工的培训工作,注意多面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

职工的考核:考核职工的表现不能过窄,应当全面评定职工各面的表现,长期坚持下去,作为晋级的依据。

任企业组织都应该对它们部的社会结构进行变革,使之既能满足新的竞争性需要,又能满足各个雇员自我利益的需要。

z型组织也就接近于这种新的组织形式。

35.管理原理:管理原理是从管理学中抽象出来的,作为管理理论的基础,它舍去了管理学中的具体法、措施、制度等,而着重研究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管理是一门增强成功概率的学问。

管理原理研究的就是如增强成功概率。

就微观而言,管理原理讲的是增强成功概率最核心、最本质的道理。

就宏观而言,管理原理是一个管理理论系统,包括管理的本质、原理、构成、关键、要素、法、工具、步骤、问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