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7-8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8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8单元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a55615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3.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8单元
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认识数的概念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认识数的概念,了解0~100内数的读法及书写形式,并通过生活实例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
第二单元:1~100的加减法
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100内的加减法,培养他们的心算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认识面积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观察,认识面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第四单元:认识周长
本单元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并培养他们的测量能力。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本单元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了解分数的读法及书写形式,并通过生活实例进行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第六单元:认识容积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对物体的观察,认识容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本单元让学生认识时间的概念,研究读写各种时间的方法,并通过生活实例进行时间的比较和排序。
第八单元:认识图形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4c82b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0.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奇妙的发现”,选编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三篇课文。
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发现,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把握主要内容,并能体会文章是怎样留有疑问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留有疑问的。
2. 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蝙蝠和雷达》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第二课时:《呼风唤雨的世纪》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第三课时:《蝴蝶的家》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外研三起四年级上册 Module 8 单元集体备课和教学设计
![外研三起四年级上册 Module 8 单元集体备课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9e484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e.png)
外研三起四年级上册Module 8 单元集体备课和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围绕plan and travelling这一主题展开,设计2个语篇,包括两组对话。
语篇一是日常生活对话。
Sam和Amy将要去海南。
在机场他们遇到了新的朋友xiaoyong,并且分别交流了去海南的游玩计划,但是由于在机场拿错了彼此的包,到海南后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语篇二也是日常生活对话。
班里要组织一次去公园游玩的集体活动,孩子们非常开心Sam、Amy、Lingling、Daming分别写出了自己的游玩计划。
二、单元教学目标三、案例语篇语篇一教材Module 8Unit 1语篇二教材Module 8Unit 2语篇三绘本I’m going to Boston to visit the ducks.(见材料包)四、语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语篇研读What: 本语篇为对话。
Sam和Amy将要去海南。
在机场他们遇到了新的朋友xiaoyong,并且分别交流了去海南的游玩计划,但是由于在机场拿错了彼此的包,到海南后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Why: 作者通过这一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制定自己的旅行计划并且如果遇到新的朋友该如何沟通。
How:该对话情节简单,易于理解,句型也反复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为更好地体现本单元主题意义,我们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计划来实践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养成善于办事有计划有条理,遇到朋友热情友好,热爱祖国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学习理解:热身环节感受新知,在听,说,读的活动中获取、理解并梳理对话,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游玩计划;应用实践: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分角色表演对话。
理解文本内容并发展善于观察事物,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遇到新朋友如何交流的品质;迁移创新:学以致用,对所学语言进行实践性输出。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的核心语言如下。
【核心短语】Visit Hainan, by plane, get up, swim in the sea等【核心句型】I'm going to.....We’re going to......第二课时(一)语篇研读What: 本语篇为对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备课组统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备课组统一](https://img.taocdn.com/s3/m/1fc0c7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d.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备课组统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复习巩固第八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诗歌欣赏、古诗诵读、语文常识等。
2.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第八单元课文生字生词的拼音和含义。
2.能正确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准确表达古诗中的含义和意境。
2.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和领会能力。
四、教学内容1.课文复习:通过课文生字生词梳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2.诗歌欣赏:选择适当的古诗,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3.古诗诵读:让学生进行古诗的诵读练习,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整理备课资料,包括课文教材、教学工具等。
–确认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做好备课心理准备。
2.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第八单元的内容,简要总结关键知识点。
–通过提出问题或小测验,引导学生回忆巩固。
3.课文复习–带领学生重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意境。
–解释并讲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词语意义。
4.诗歌欣赏–挑选一首简短且富有意境的古诗,进行解读和欣赏。
–引导学生谈论体会和感受,通过对古诗的理解促进学生情感升华。
5.古诗诵读–分段讲解古诗的意义和背景,指导学生朗读。
–老师示范朗读,并逐句引导学生一起朗读,纠正发音和语调。
6.课堂练习–设计小组活动或个人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或写作任务。
六、教学反馈1.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资源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本。
2.课件、黑板、彩色笔等教学工具。
3.适当挑选的古诗材料。
八、教学反思在备课组的统一参与下,本节课的复习教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ba7d87e21af45b207a858.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四年级(上)语文7-8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语文7-8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a94f36f111f18583d05a14.png)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4.学习第二部分:出示灯片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现在哪位同学能背诵,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板书:重阳节的传说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新课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浓厚。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卡
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
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以学定教)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学期集体备课第七单元完美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学期集体备课第七单元完美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79c2c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4.png)
买文具——数量关系、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第85-88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2、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师:听懂他的想法了吗?谁再起来说一说?
生2:因为一个文具盒师29元,29元就是它的单价,他们一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算式就是29×10=290(元)
(2)再次试做,对比发现
师:买40本笔记本又得花多少钱呢?再做做试试。
学生做题。
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3)合作交流,梳理建构
师:刚才我们是用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也就是文具盒的“单价”,乘要买的个数,得出了总价钱。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认识中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常用文具。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星期六,四(一)中队的队员们要去做小小志愿者(出示P85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1、梳理信息
生:我知道了他们要买10个文具盒,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还知道,文具盒每个29元,一个笔记本5元,一支钢笔8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262b6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4.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览本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杨树青青》、《猜谜语》、《文具店里的一本书》三篇课文。
通过这三篇课文,学生将了解杨树的生长变化、学习猜谜语和认识文具店里的故事。
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杨树青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了解杨树的生长过程,体会自然界的魅力。
2.通过学习《猜谜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探究欲。
3.通过学习《文具店里的一本书》,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杨树青青》: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理解描写杨树生长的含义。
2.《猜谜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3.《文具店里的一本书》: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生活的美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难点:1.词语理解:部分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情感表达: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1.激发兴趣:利用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2.互动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巩固训练:通过词语填空、句子默写等方式,巩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五、教学流程安排第一课时《杨树青青》1.师生共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组讨论杨树生长的描写手法。
3.以小组为单位呈现分析结果,引导全班理解描写的深层含义。
4.完成相关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猜谜语》1.学生介绍自己会的谜语,分享经验。
2.分组学习新的谜语,小组间互相出谜语,猜谜语。
3.探讨猜谜语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思维和逻辑能力。
4.课堂表演谜底揭晓,激发兴趣。
第三课时《文具店里的一本书》1.教师讲解课文背景,提出学习问题。
2.学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具店故事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8aa4adab1711cc7930b71681.png)
第八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共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一篇略读课文《海的女儿》。
一次习作“故事新编”,一个“语文园地”。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讲了一个叫王葆的小男孩经常在听奶奶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后,自己非常想拥有一只宝葫芦。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将他们拒之门外,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与孩子们共享花园。
《海的女儿》讲述的是一个人鱼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学生能按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 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 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4.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重点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难点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 课时《巨人的花园》2 课时《海的女儿》1 课时习作 2 课时语文园地 2 课时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本课所节选的部分选自张天翼的代表作《宝葫芦的秘密》,是这部小说的第一章。
作为整篇小说的开端,介绍了王葆在听了奶奶讲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后,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宝葫芦的故事。
故事奇妙,语言通俗易懂,易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感受人物形象。
童话以奇妙的想象征服了每一个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童话不仅喜爱,而且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能体会童话中人物的形象。
这篇课文中的王葆的年龄与四年级学生年龄相仿,语言也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有兴趣。
以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自我体验为基本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感悟童话的内涵。
【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生字。
2. 默读课文,说说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
3. 从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中任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的能力。
年秋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年秋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7b2c3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8.png)
年秋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七、第八单元的重点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七单元复习•文言文诵读与解析•故事阅读与讨论•词语积累与运用2. 第八单元复习•现代文阅读与理解•文字表达和写作练习•词语搭配与句式练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对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难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安排1. 第一堂课•复习第七单元知识点•文言文诵读与解析•故事阅读与讨论2. 第二堂课•复习第八单元知识点•现代文阅读与理解•文字表达和写作练习五、教学过程1. 第一堂课1) 文言文诵读与解析•让学生逐段诵读文言文课文,并进行解读。
•引导学生讨论文言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故事阅读与讨论•学生阅读故事文本,回答问题和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第二堂课1) 现代文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现代文课文,理解文本中的信息和意义。
•引导学生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2) 文字表达和写作练习•学生完成相关写作练习,如写作文或填空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提升文笔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诵读、阅读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完成课后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阅读理解题,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总结本次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调整和准备。
以上是年秋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第八单元复习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单元备课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5607aa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3.png)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课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的阅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快乐与幸福的真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基本要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快乐和幸福的情感培养,使他们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并且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学生识字和自读: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课文解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朗读:教师进行课文朗读示范,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4.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共享自己快乐的事,让他们体会并理解快乐与幸福的真谛。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文的默写和感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配合,提高课文理解和朗读能力。
2. 示范引导: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朗读技巧。
3. 情感引导:通过学生快乐事的共享和课文情感的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快乐与幸福的真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通过语文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快乐与幸福的内涵,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获取语言表达能力,还能积极面对生活,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引导,要善于发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六、课堂教学实施1. 学生识字和自读:学生自读课文,并用笔标出不认识的生词,教师在课后跟进,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生词。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7-8单元备课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7-8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fe93e81680203d8ce2f2413.png)
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语文学科第七册学校潍州外国语教师姜慧卿2012年12月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有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七组成的。
这四篇课文全部都是名家笔下的名篇,其中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 乌塔是精读课文,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略读课文。
语文百花园六安排了三个栏目,即“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
[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
3.了解,赏析名家笔下精彩的心理描写片段。
4.引导学生对优美语句或含意深刻的语句或文章的内涵进行感悟。
进行有序、分享、尽责根基品格教育。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
4.了解,赏析名家笔下精彩的心理描写片段。
5.引导学生对优美语句或含意深刻的语句或文章的内涵进行感悟。
[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语文园地3-5课时,单元测试1-2课时。
[单元教学策略]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27 乌塔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记录(7-8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记录(7-8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7ec4c86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e.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记录(7-8单元)1.第七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会认21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我敬佩的一个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说出他的可敬之处。
4.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问题研讨】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
【解决措施与教法建议】教学本组课文,要瞻前顾后,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使本组教材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
七、【课时划分】: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3课时26、《全神贯注》2课时27、《鱼游到了纸上》3课时28、《父亲的菜园》2课时《语文园地七》4课时共14课时2.第八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故事长廊”为专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会认2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82c61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3.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一、教材分析教材特点•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量优质课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设计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总体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单元一:我的家•重点:学习家庭成员称谓、家庭成员的姓名及简单介绍。
•难点:正确运用家庭成员称谓进行交流。
单元二:小樱桃树•重点: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了解小樱桃树的生长过程。
•难点: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发展。
单元三:智取生辰纲•重点:学习古代智慧故事,培养学生的智力。
•难点:理解故事蕴含的道德寓意。
单元四:雪人与太阳•重点:学习运用形容词描写雪人和太阳。
•难点:理解太阳和雪人的比喻意义。
单元五:母爱的力量•重点:感悟母爱的伟大力量。
•难点:理解母爱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六:画荷•重点:学习描写花卉的词语,领会画画的乐趣。
•难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荷的情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播放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庭成员。
2.学习任务: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及姓名,完成亲子关系表。
3.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家庭成员的关系,展示并汇总。
第二课时1.导入:用图片展示小樱桃树的生长过程,导入课文。
2.学习任务:听读课文,理解小樱桃树的故事情节。
3.活动设计:分组讨论小樱桃树的成长经历,展示并交流。
(以下省略,依次类推)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
2.作业评价:布置课后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小组评价: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责任分工等方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单元备课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cb8d8de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6b.png)
年级:四、一(Yi) 第七(Qi)单(Dan)元
学校
主讲人
时间
项目
集 体 备 课 主 要 内 容
单元教
材简析
本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成长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时受到启发,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本单元选编了四篇课文,其中两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篇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中年作家肖复兴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他的一篇作文及请他做客的事,从中,以培养学生写后要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作文地好习惯;《乌塔》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单元教
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5、学习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懂得学习作文首先应学会作人的道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课时
乌塔一课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课时
语文园地七五课时
共计:十一课时
教学建议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应建议学生运用课上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五彩池》,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6e86189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9.png)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一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三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四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五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六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八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目录第一单位备课(集体备课)一、单元内容总述1.教材分析本单位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末多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但是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1)能指点学生依照语言描绘设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大潮的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运、温馨、甜美之情。
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
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糊口的神往之情。
教学时注意指点学生了解风景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研究并运用XXX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二、单位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教学要点时1观潮本课描写了钱塘大潮的壮美。
重点是感受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
21.通过初读—课教学建议研读—熟读的步伐引导学生体会钱塘江大潮的景观之奇。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1进入课文情境。
2走月亮本课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小手在月光下散步的美好情景,重点是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3现代诗二首本课描述了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重点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4*繁星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寓目繁星的情景。
重点是研究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风景时的感受。
研究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学语文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b7b56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0.png)
⼩学语⽂部编版⼈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备课教学设计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七单元⼀、单元整体概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主题编排了4篇课⽂:《古诗三⾸》《为中华之崛起⽽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从不同⾓度讲述了名⼈成长的故事。
课⽂选材精炼,含义深刻,让学⽣在阅读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
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本组课⽂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初步把握⽂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积累语⾔。
本组教材的重难点是:⼀是引导学⽣通过读书来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对成长的认识,从⽽得到启发。
⼆是在阅读中体会⽂章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不断积累语⾔,增强语感。
难点是深⼊体会周恩来⽴志的原因。
《延安,我把你追寻》,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点,对学⽣还说就更陌⽣了,加之学⽣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课时,难度很⼤。
我只有凭⾃⼰对教材的理解,采⽤讲授、灌输式的学习⽅式。
诗的第⼀、⼆⼩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多数学⽣不知道把什么⽐作燕⼦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结合题⽬来理解。
在学⽣知道后,再让学⽣体会“我”追寻延安的⼼情是急切的。
⽂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结合《英才教程》来理解。
但效果不好。
学得较轻松的是⼆、三⼩节。
第五、六⼩节也是结合《英才》让学⽣来理解。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学完。
不过,在课堂上给学⽣读的时间较多,⼤部分学⽣在学完课⽂后,能把课⽂背诵下来。
这也是学习这课的⼩⼩收获吧。
2.本单元重难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内容。
本单元的课⽂都是历史精典古诗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抱负。
《古诗三⾸》其中《出塞》作者是唐代诗⼈王昌龄。
2023-2024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集体备课教案
![2023-2024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80d9b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8.png)
2023-2024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优化”概念,掌握其基本含义;2.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理解“优化”概念;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1. 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如何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优化”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优化的概念,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案、课件;2.学生教材、练习册;3.小黑板、粉笔;4.实物或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实际例子引入“优化”概念,引起学生兴趣;2.让学生讨论什么是“优化”,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理解。
第二步:讲解1.讲解优化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例如:如何找到问题的最优解;2.通过具体案例,解释优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优化过程。
第三步:练习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2.师生互动,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问题;3.纠正学生答案,帮助他们掌握解题方法。
第四步: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关于“优化”的问题;2.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课堂总结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2.强调“优化”概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优化”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以上为2023-2024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集体备课教案,希本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c0da36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4.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流畅地朗读短文;2.能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的意思;3.能够正确书写生词,了解并写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4.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爱国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爱国主题;2.识记生词,准确书写;3.复述课文内容,表达个人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2.理解生词,正确运用。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爱的奉献》;2.黑板、彩色粉笔、教具;3.图片和实物道具以辅助教学;4.备好课堂练习、作业本,备课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或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概念,引入课文主题。
2. 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分段阅读课文,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3.学生互相讨论课文内容,梳理思路。
3. 生词学习(15分钟)1.教师为生词解释,学生跟读;2.生词抄写、记忆;3.学生编排生词造句,运用所学内容。
4. 理解课文(15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总结课文主题;2.学生展示合作成果,表达个人理解;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意义和价值。
5. 课文复述(15分钟)1.学生个别复述课文内容,加深理解;2.学生相互评价认可,提出改进建议;3.教师点评,强调重点,指导正确。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学生单独完成练习题;2.教师布置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七、板书设计•爱国主义情感•课文重点句子•生词解释和造句八、教学反思此备课计划旨在通过《爱的奉献》这一爱国主题的课文,引发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将之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以上是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计划的详细安排,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备课
课时备课
教案序号:
课时备课
教案序号:
三、品味语言,探究人物
1、研读人物语言的描写。
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
请等一等。
”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
(启发思考:对于美的追求,罗丹从不满足,面对挚友的热情祝贺,他说——
“啊,不!还有毛病……
左肩偏了点儿,脸上……
对不起,请等一等。
他立即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省略号表示什么?
读写提示:这两个省略号,是思索的符号,是揣摩的符号,是罗丹向着完善的艺术苦苦追求的符号。
这里的省略号用得妙!
小结:写作中,人物的语言描写非常重要。
从这句话,我们读出了苦苦思索的罗丹,读出了精益求精的罗丹。
这是多好的语言描写啊!
【设计意图:读写提示建立在对语言的内容与形式完全读懂的基础上,读中悟写就显得自然而深刻。
】
2、体会人物动作、神情的描写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1)这段话怎么读,才能把人物读得活灵活现呢?◇活动设计二
——探究人物写作方法
1.自读提示
再次默读课文,用找出描写伽利略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
体会这些句子的写法。
2.精讲点拨
1、研读人物语言的描写。
(1)这句好在哪里?
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读一读,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可是毛病在哪儿呢?省略号告诉我们,罗丹在观察,在揣摩。
他找到毛病了吗?)(省略号告诉我们,罗丹的目光紧紧注视着女像的脸,在观察,在揣摩。
他发现问题了吗?)
老师范读,注意通过神情与动作表演,展现出罗丹全神贯注的样子。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引导学生走进罗丹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痴迷。
小结:读懂了艺术家的心思,我们会更加赞叹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就叫写细具体,就是把人物给写活了。
四、指导练笔
1、下面是根据课文改写的短文,补写完整。
全神贯注(新写)
罗丹站在远处静静地揣摩着,一动也不动。
他伸出手指轻轻地比划着,像是在计算着什么。
他轻轻地摇摇头,嘴角微微地颤动,神情是那么艰难。
忽然,他变得兴奋起来,热烈的目光注视着女像,说:“(说什么呢?)”渐渐地,他更加激动了,高声叫喊着:“(喊什么呢?)”
他快步上前,脚步又急又重,地板被踩得吱吱地响。
他抓起抹刀挥舞着,可就在抹刀即将触着女像脸庞的一瞬间,他(会怎么样呢?)
一个小时过去了,他的脸上(怎么样呢?)请展开想象,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把罗丹如醉如痴的样子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2、交流练笔。
(2)想象当时的情景。
在老师的启发下,随课件逐句想象当时的情景,并读出意味来。
再读读这句话,体会罗丹思考的过程。
2、体会人物动作、神情的描写
(1)这段话怎么读,才能把人物读得活灵活现呢?学生试读,体会老师的读法,反复地练读。
边读边想,想象罗丹的动作、表情,想象罗丹会说些什么话。
带着想象读,把人物从文字里读活出来。
(2)加入作者丰富想象的句子找出来,如果去掉和原文的效果有何不同,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体会加入适当的想象描写会让句子更加生动、易于理解。
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
教案序号:
课时备课
教案序号:
课时备课
教案序号:
课时备课
教案序号:
课时备课
教案序号:
课时备课
教案序号:
单元备课
课时备课
教案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