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
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方法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07e2f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a.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方法总结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必考题型,考生要注重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再掌握一些考试技巧,文言文阅读得高分就不在话下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文言翻译题答题技巧文言文翻译四个步骤1.审。
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语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1)切。
将文言文语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
2)连。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3)誊。
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
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文言翻译关注六个采分点:1)句子大意。
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译出句子的大意。
2)关键实词。
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3)重要虚词。
一般情况下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也就是说句子翻译时,往往涉及句子的通顺,包括语气、衔接、上下句连贯等,都要注意重要虚词的用法。
4)词类活用。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要将活用的词准确地译出来。
5)固定结构。
古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
6)特殊句式。
要特别注意译出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9f5d09c28ea81c758f578bf.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文言文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特别是在阅读的文段的情况下更为苦手,接下来本人为大家介绍文言文的阅读答题技巧,一起来看看吧!文言文阅读(5题,21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 视事用事下车(伊始) 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如何答好每一道题3.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2001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2020年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专页)
![2020年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专页)](https://img.taocdn.com/s3/m/5ebcd4a976a20029bd642dbd.png)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专页)二、文言文阅读(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一:读懂选文选文多数是人物传记,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总结文章涉及到几个人,他们之间什么关系,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事。
如果人物多且关系复杂时,可以单列一个人物关系表。
叙事性的文章要顺着原文事件的发展脉络理解。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不受其干扰。
参看最后一个文言选择题,对文章进行翻译。
有的时候可以跳出文章,按常理推断文章的发展或所讲的道理。
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1)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2)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3)直接间接评论,表明作者观点。
二:答题技巧(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若是“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一: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升降的词语: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9807c3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9.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好考文言文阅读是最难做的,一是无法体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二是无法精确地表达出来。
所以对于文言文阅读大家都不知如何去做,有的人就发出疑问,高考文言文阅读如何突破呢?下面就给大家提出三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发家不会在文言文阅读上有很多的苦恼。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1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1.看看选文的特点高考文言文阅读想要得到突破,首先看看文言文选文的特点。
文言文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种,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偏饭在李白到七百字之间。
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和记事两类。
前者的结构特点是:人、简历、特点特点、事件,后者结构特点是:事件,原有,人物。
所以根据文言文的选文她点,大致就能知道该如何去思想了。
2.做前注意读题高考文言文阅读得到突破,读很重要。
首先要通过文章,了解大概文章说得是什么意思。
理清层次,把握主要内容,这样做分析概括类的题目就不会太难,同时也有助于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解答翻译、短句和实词、虚词的理解这类题,还需要对文章理解得更加精准。
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断对句,句子断不对,理解的意思就会有偏差,这就是为什么。
文章就一篇而已,而每个人的理解却不一样。
3.翻译文言文的意思想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得到突破,翻译很重要,小伟不知义就会把意思弄错误。
翻译是文言文的重头戏,在大概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在对文章进行一步的细致翻译,准备了解文章意思,才能更好的有助于答题。
文言文翻译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
掌握了这五字要诀之后,对于文言文阅读更加简单一些,从而增加了阅读水平的提高,所以大家可以实施。
高考文言文阅读如何突破?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用做过多的节水,有的人有了自己的看法,而有的人有了自己的方法,如何去做好突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困难,只要自己能够很好的去做好知识的积累和复习就可以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好考文言文阅读是最难做的,一是无法体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二是无法精确地表达出来。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e7322b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c.png)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语文是高中学习的一个重要科目,无论你是文科还是理科,都需要认真备考语文。
而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掌握文言文对于语文考试中的高分非常重要。
以下是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
一、文言文语法在答题过程中,考生需要掌握文言文语法知识。
文言文语法比较固定,需要多加练习,掌握语法结构。
例如,文言文中的主谓宾结构要注意。
此外,还需要注意否定词的使用和语序等。
做到熟练掌握,不失分就容易得高分。
二、文言文阅读技巧高考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比较复杂,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技巧。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认真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逻辑顺序。
需要注意三段论、演绎推理、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
同时,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理解生僻词汇和典故,这需要考生平常多读书,积累词汇和知识。
三、古文翻译技巧翻译是文言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考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翻译。
在翻译中,需要考生掌握古汉语的基本语法,尤其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例如虚词和反复句。
此外,还需要认真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思,将其准确地翻译出来。
四、古文鉴赏技巧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古文鉴赏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考生需要认真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思想、文化内涵等方面。
需要考虑语言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结构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等。
此外,需要考生了解阅读的背景和作者的背景,把握文章的意义和情感。
五、常见文言文题型高考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题型比较多,其中包括句子填空、翻译、阅读理解和作文等。
在做文言文题时,需要注意不同的题型,根据不同的题目要求设置不同的策略。
总之,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之一,考生需要认真备考。
需要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知识,阅读技巧和鉴赏技巧。
同时,需要多做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只有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https://img.taocdn.com/s3/m/b207a51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f.png)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篇一: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题一直都非常稳定,历年的考试都没有太大的意外发生。
一般也是从实词、虚词、性格表现和内容归纳四个方向设置题目。
所占分值为12分,一般设置3-4个题目。
一般来说,最后一道题目是从全文的角度上进行考核,所以首先应该阅读最后一道题目,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然后要仔细的阅读原文,凭借自己的语感进行初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加点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题目进行理解。
第三步就进入到了实际的解题环节:1、文言实词题。
要对考核的实词进行字形和字义的分析。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联系上下文,推导出词义,然后将选项中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倘若发现语言通顺合理,这说明解释的正确无异议。
一般来说,从没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这是题目设置的干扰项。
2、文言虚词题。
同学们在备考时也一定进行了大量的虚词练习,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这个词在其他遇到过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将这个意思套到试题中的句子进行验证,倘若也说的通,那就应该是正确的。
3、性格表现题。
首先应该先找出来的是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先要排除干扰选项。
做这道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张冠李戴,把别人的性格或与之无关的性格硬加到主角头上,要尽可能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4、内容归纳题。
首先要找出文段当中与选项解释相对(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应的语句,然后认真阅读并精确掌握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错误选项中的错误往往很细节,主要从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错乱等角度去分析。
第一:判断加点词的正确与否,这一题在繁杂的古文实词翻译中我该重点掌握哪些词语,我该如何去训练自己答这种题。
运用几个方法:排除法代入法(将它后面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看句子是否通,不通即是错)推断法(利用字形推--即看该字的写法结构透出出来的含意、利用语法推--即分析该字在该句所充当的句子的成分得出它的词性、利用语境推--即结合课文上下文意思理解该字意义)第二: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这一题,我该着重去掌握哪些词语进行比较,分析问题。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1d2fe4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6.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语文考试一向是高考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而其中的一项难点就是文言文题目。
针对这一难点,本文将从文言文的学习和应试技巧两个方面来进行分享,希望能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一、学习篇1.背诵在学习文言文阶段,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方面,文言文词汇量较大,而这些又多半不与现代汉语重叠,背诵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文言文的词汇,避免阅读时出现看不懂的情况。
另一方面,背诵一些经典的句子和诗词,可以提升自己的文笔,让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精神内涵。
2.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十分不同,需要同学们进行深度理解。
这种理解不仅要求同学熟悉文言文的句型和辞藻,更需要理解古人文字中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应该在学习文言文时注重通译不通句,从整体入手理解文章中的意思。
3.模仿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课外模仿大量文言文的阅读。
可以看一些四书五经、史书小说等,或者在网上搜索一些文言文的作品进行阅读。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同学们可以逐渐熟练地理解和仿写文言文,从而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二、应试篇1. 全面理解在阅读文言文时,同学们应该全面理解文章的意义,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如果不理解可以阅读一两遍,分析句子的结构来理解文章的意思。
同时,要避免敏感词意的拆开任务,这样不仅不利于理解文章,还会浪费时间。
2.细心揣摩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还需要细心揣摩文章细节,分析文章中的细节和修辞,这有助于我们掌握文章的表达和作者意图。
比如,精读每一句话,分析修辞、比喻等的作用和意义。
了解作者的构思和文学风格,同时寻找检查文中的未完成之处。
3.长短结合文言文的题目形式多种多样,有有关文言文段落、作者的一问一答、一问一答再一问一答等。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互补长短题目技巧。
对于长题目,必须先阅读原文,抓住整体的思路,建立自己的思路框架;对于短题目,要注意细节,审题要慎重,不要错过任意一个关键的词儿。
4.审题详细在解答文言文题目时,必须细致审题,仔细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和语句,充分掌握题目的意图。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3b6b8cb8f67c1cfbd6b830.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题一直都非常稳定,历年的考试都没有太大的意外发生。
一般也是从实词、虚词、性格表现和内容归纳四个方向设置题目。
所占分值为12分,一般设置3-4个题目。
一般来说,最后一道题目是从全文的角度上进行考核,所以首先应该阅读最后一道题目,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然后要仔细的阅读原文,凭借自己的语感进行初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加点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题目进行理解。
第三步就进入到了实际的解题环节:1、文言实词题。
要对考核的实词进行字形和字义的分析。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联系上下文,推导出词义,然后将选项中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倘若发现语言通顺合理,这说明解释的正确无异议。
一般来说,从没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这是题目设置的干扰项。
2、文言虚词题。
同学们在备考时也一定进行了大量的虚词练习,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这个词在其他遇到过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将这个意思套到试题中的句子进行验证,倘若也说的通,那就应该是正确的。
3、性格表现题。
首先应该先找出来的是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先要排除干扰选项。
做这道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张冠李戴,把别人的性格或与之无关的性格硬加到主角头上,要尽可能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4、内容归纳题。
首先要找出文段当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然后认真阅读并精确掌握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错误选项中的错误往往很细节,主要从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错乱等角度去分析。
第一:判断加点词的正确与否,这一题在繁杂的古文实词翻译中我该重点掌握哪些词语,我该如何去训练自己答这种题。
运用几个方法:排除法代入法(将它后面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看句子是否通,不通即是错)推断法(利用字形推--即看该字的写法结构透出出来的含意、利用语法推--即分析该字在该句所充当的句子的成分得出它的词性、利用语境推--即结合课文上下文意思理解该字意义)第二: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这一题,我该着重去掌握哪些词语进行比较,分析问题。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40b1ff3960590c69ec37670.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解题技巧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1.高考语文文言文题型训练:文言实词题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2.高考语文文言文题型训练: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
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
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
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3.高考语文文言文题型训练: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
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
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4.高考语文文言文题型训练: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
高考古诗词的鉴赏答题介绍读懂感情基调同学们要想在古诗文鉴赏上面取得一个好的分数,那么一定需要做到的就是要读懂感情基调,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对于古诗文来说,它所表达的都是作者的情感,是以作者的情感为基础来写出来的,语文老师指出,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做古诗文鉴赏的时候,读懂它的感情基调,只有读懂了情感基调,同学们才能够更好的去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同学们做古诗文鉴赏的时候需要做的第一步。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f6aa50ce2f0066f4332279.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题一直都非常稳定,历年的考试都没有太大的意外发生。
一般也是从实词、虚词、性格表现和内容归纳四个方向设置题目。
所占分值为12分,一般设置3-4个题目。
一般来说,最后一道题目是从全文的角度上进行考核,所以首先应该阅读最后一道题目,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然后要仔细的阅读原文,凭借自己的语感进行初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加点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题目进行理解。
第三步就进入到了实际的解题环节:1、文言实词题。
要对考核的实词进行字形和字义的分析。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联系上下文,推导出词义,然后将选项中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倘若发现语言通顺合理,这说明解释的正确无异议。
一般来说,从没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这是题目设置的干扰项。
2、文言虚词题。
同学们在备考时也一定进行了大量的虚词练习,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这个词在其他遇到过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将这个意思套到试题中的句子进行验证,倘若也说的通,那就应该是正确的。
3、性格表现题。
首先应该先找出来的是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先要排除干扰选项。
做这道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张冠李戴,把别人的性格或与之无关的性格硬加到主角头上,要尽可能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4、内容归纳题。
首先要找出文段当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然后认真阅读并精确掌握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错误选项中的错误往往很细节,主要从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错乱等角度去分析。
第一:判断加点词的正确与否,这一题在繁杂的古文实词翻译中我该重点掌握哪些词语,我该如何去训练自己答这种题。
运用几个方法:排除法代入法(将它后面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看句子是否通,不通即是错)推断法(利用字形推--即看该字的写法结构透出出来的含意、利用语法推--即分析该字在该句所充当的句子的成分得出它的词性、利用语境推--即结合课文上下文意思理解该字意义)第二: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这一题,我该着重去掌握哪些词语进行比较,分析问题。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ef03c2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2.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第一篇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文言翻译题答题技巧文言文翻译四个步骤审。
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语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留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留意。
1)切。
将文言文语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
2)连。
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3)誊。
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
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晰,笔画清楚;“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文言翻译关注六个采分点:1)句子大意。
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精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好,译出句子的大意。
2)关键实词。
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推敲。
3)重要虚词。
一般状况下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也就是说句子翻译时,往往涉及句子的通顺,包括语气、连接、上下句连贯等,都要留意重要虚词的用法。
4)词类活用。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要将活用的词精确地译出来。
5)固定结构。
古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常常连用或协作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留意这些“习惯句式〞。
6)特别句式。
要特殊留意译出一些特别句式,如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最佳答题技巧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最佳答题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abd9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f.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最佳答题技巧方法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考验阅读和理解能力的。
那么在应对文言文阅读时,应当采用何种最佳答题技巧方法呢?技巧1:通读全文在应对文言文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把全文大意、情节等都了解清楚。
并且应当留意关键词、名词、短语以及逻辑关系等,分析出文章的重心和脉络。
技巧2:辨识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应当辨别出文言文的特点,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文言文通常使用繁体字,而且使用的词汇、语法结构也与现代汉语不同。
例如,“然则”代表“但是”,“此”代表“这”,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以某为某”、“不某而某”等,需要学生们注意辨别和掌握。
技巧3:注重句子结构文言文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往往一句话包含几个分句,甚至十几个字以上。
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句子结构,分清主谓宾等成分。
技巧4:强化语感文言文比较注重修辞和意境的营造,因此需要强化语感,把握节奏和韵律。
通过多读经典文言文,增加对文言文的感受和理解,并且可以通过背诵句子、段落等方式来巩固自己的语感。
技巧5:多做历年真题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考查重点属于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多做历年真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阅读的出题规律和考查难度。
同时,根据历年真题反思自己的考试策略和不足,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技巧6:注重考试策略在考试时,应当注重考试策略,合理分配答题时间,把握分数点。
在答题时,应当先阅读题目,然后再精读文章,留意题目的关键词和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总之,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一大难点,需要学生们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答题技巧方法的运用。
通过通读全文、辨识文言文的特点、注重句子结构、强化语感、多做历年真题和注重考试策略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全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56056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1.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全总结一、预备知识01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02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 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3. 其他高频词汇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二、如何答好每一道题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相关知识】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
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②词的引申义。
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
③词的比喻义。
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
④词的借代义。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答题技巧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bcb8c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7.png)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答题技巧文言文作为高考语文考试的一部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考点。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文言文答题效率,成为了许多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1.审题准确在做文言文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清题目要求。
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如解释词语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指出作者观点等。
只有确切理解了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
2.注重阅读理解文言文题目中常常会出现古诗词、典故等较为复杂的内容,要注重对文本的阅读理解。
可以通过反复阅读,理清句子结构,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在整体把握上下文的基础上,理解每个细节的含义。
3.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因此在答题时要善于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子的主干和支撑成分。
可以通过找出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同时,还需注意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常常对理解句子起到重要作用。
4.善于归纳总结文言文题目中常常会有一些典型的用法、结构或者修辞手法,善于归纳总结这些规律对于答题有很大帮助。
可以将这些规律整理成表格或者形成一些记忆点,方便在答题时快速应用。
5.多做练习题最有效的提高文言文答题水平的方法就是多做练习题。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常见的语法结构,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答题速度。
可以选择一些历年真题来练习,同时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习题集进行针对性练习。
总之,文言文不是一道易于应对的考题,但只要我们正确把握答题技巧,经过不断的积累和练习,相信大家都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以上的答题技巧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愿未来的高考能够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ce9cf2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9.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高考文言文的阅读也不是什么分数很少的题目,文言文可以说是很多同学的拦路虎了,有什么答题技巧可以化解它呢?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篇11.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
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
2.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
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
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借助原文推断词义。
不要想当然,要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4.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
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
5.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外(大纲规定的120个),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实词,只看注释即可。
6.文言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复习一下。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篇2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
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庄宗①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
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
”庄宗然之,果败契丹。
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②?”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
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
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
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
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
”庄宗默然。
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
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专页) (1)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专页) (1)](https://img.taocdn.com/s3/m/443655e88762caaedc33d428.png)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一:读懂选文传记体文言文的选文特点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
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
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2.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
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
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二是职官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
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
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1、语言题:依照全文意思,确定字词的文中意,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2、信息题: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或主要事件概括题。
依照整体阅读的原则,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填空答题。
二:答题技巧(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若是“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高考复习文言答题技巧
![高考复习文言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1ac36e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a.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一、文言断句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二)虚词断句法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2dc87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7.png)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高考文言文高分技巧一:文言文翻译方法“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高考文言文高分技巧二:文言文归纳要点概括中心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
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1)*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说了一些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
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一、必备知识必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必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必备知识三:其他高频词汇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二、如何答好每一道题1.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相关知识】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
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②词的引申义。
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
③词的比喻义。
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
④词的借代义。
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
⑤词的假借义。
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120常见文言实词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2.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⑴虚实意识:例:第一组: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二组: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⑵结构意识:例:第一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2所食唯蘇麦盐而已3少时衣食无所第二组: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2朝野服焉3尤且择师而问焉4咸私哂其矫饰焉第三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3幸先以我名告之第四组:1吾将以身死白之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第五组:1因谓其友曰2所谓因人成事也⑶句位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尔其戒之第二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第三组:1顷之,拜受为少傅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四组: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4)呼应意识:例:第一组: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2果为马所颠仆第二组: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此则国人之最也第三组: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第四组:1其所言不实2山峦为晴雪所洗(5)语气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2其一人大叫第二组:1其李将军之谓也?2能设而不能动也3此马氏所以不对也(05高考)第三组:1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⑵何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②副词:“多么”。
⑶乎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
“那”“其中⑹且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③构成复音虚词⑻所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 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③兼词“于之”④作形容词词尾(11)也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②表疑问语气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表时间、处所,“于”。
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介词①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②表比较,“比”;③被动,“被”。
(15)与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②连词,“和”、“及”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①副词:表判断,“就是”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18)之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独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3.评价题,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
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注意】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
(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古今异义几种情况:①词义的缩小。
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
②词义扩大。
如“涉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③词义的转移。
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
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义指品质恶劣。
⑤古今同形异义。
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常见古今异义亲戚;妻子;中国;所以无论;更衣;殷勤;卑鄙其实;春秋;结束;约束中原;烈士;牺牲;虽然不好;根本;学者;地方山东;县官;致意;从容便宜;故事;南面;可怜以为;从而;至于;祖父不必;因而;智力;前进即使;向来;因为;老大(抓住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特点,对双音词进行切分)4.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
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⑹强加因果关系。
5.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题(1)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a.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b.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c.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d.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
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e.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