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卷一测试题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曹刿论战-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曹刿论战-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曹刿论战卷一周文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题解】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这一年(前684年),齐桓公因鲁国曾武力支持他兄弟公子纠争夺君位,特派兵攻打鲁国,双方在鲁国的长勺展开一场激战。

当时齐强鲁弱,但由于战前曹刿对鲁国的情况有准确的分析和把握,在战争开始后曹刿又能很好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所以鲁国反而打败了齐国,使此战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弱国打败强国的著名战例。

此文记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揭示了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之本,而士气的盛衰则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一段】齐师伐我①,公将战。

曹刿请见②。

其乡人曰③:“肉食者谋之④,又何间焉⑤?”刿曰:“肉食者鄙⑥,未能远谋。

”遂入见。

【注释】①齐师:齐国的军队。

(与前文《周郑交质》“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句之“师”、《郑庄公戒饬守臣》“郑师毕登”句之“师”等义同。

)我:指鲁国。

因《左传》采用鲁国国君在位年记事,故称鲁国为“我”,后边《宫之奇谏假道》等篇亦如此。

下文的“公”指鲁庄公。

②曹刿(ɡuì):鲁国人,有智有勇,他除了参加本文所记述的齐鲁长勺之战,还曾在鲁庄公十三年(前681年)齐鲁两国国君柯地会盟时,持剑挟持齐桓公,迫使他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

请见:请求进见。

见,指臣下拜见君主,下级拜见上级。

③乡人:同一个乡的人。

春秋时期诸侯国国都及其近郊设“乡”这样的行政区划,跟后来的“乡村”之“乡”不同。

④肉食者:指有权位的大人物。

⑤间(jiàn):参与。

(注意此“间”字与《周郑交质》“谁能间之”句之“间”、《石碏谏宠州吁》“远间亲,新间旧”句之“间”及《季梁谏追楚师》“故难间也”句之“间”在词义上的区别。

)⑥鄙:鄙陋。

【译文】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庄公准备迎战。

曹刿请求进见庄公。

他的同乡人说:“那些吃肉的(大人物)在谋划,你又去搀和什么呢?”曹刿说:“那些吃肉的(大人物)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宫进见(庄公)。

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地区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广西自治区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

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

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古文观止全文卷一带拼音

古文观止全文卷一带拼音

卷juàn一yì・周zhōu文wén章zhānɡ节jié:鄭伯bó克kè段duàn於wū鄢yān出chū自zì:《左zuǒ傳》作zuò者zhě:先xiān秦qín:左zuǒ丘qiū明mínɡ初chū,鄭武wǔ公ɡōnɡ娶qǔ於wū申shēn,曰yuē武wǔ姜jiānɡ,生shēnɡ莊公ɡōnɡ及jí共ɡònɡ叔shū段duàn。

莊公ɡōnɡ寤wù生shēnɡ,驚姜jiānɡ氏shì,故ɡù名mínɡ曰yuē寤wù生shēnɡ,遂suí惡之zhī。

愛共ɡònɡ叔shū段duàn,欲yù立lì之zhī。

亟jí請於wū武wǔ公ɡōnɡ,公ɡōnɡ弗fú許。

及jí莊公ɡōnɡ即jí位wèi,爲之zhī請制zhì。

公ɡōnɡ曰yuē:“制zhì,巖邑yì也yě,虢ɡuó叔shū死sǐ焉yān。

佗tuó邑yì唯wéi命mìnɡ。

”請京jīnɡ,使shǐ居jū之zhī,謂之zhī京jīnɡ城chénɡ大dà叔shū。

祭jì仲zhònɡ曰yuē:“都dū城chénɡ過百bǎi雉zhì,國之zhī害hài也yě。

先xiān王wánɡ之zhī制zhì:大dà都dōu不bù過參國之zhī一yī,中zhōnɡ五wǔ之zhī一yī,小xiǎo九jiǔ之zhī一yī。

今jīn京jīnɡ不bù度dù,非fēi制zhì也yě,君jūn將不bù堪kān。

语文初三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1

语文初三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1

语文初三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伯中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①,至忘寒暑。

幼时,大父②庄山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

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

公善诱导,居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③,嘉言善行④,令人竦然⑤。

伯中益自刻苦。

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

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

晨起供洒扫,园疏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

箪瓢饮,炊菽数边⑥,且啖且读,未尝知味。

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注释)①精思妙契:精心思考,神妙契合。

②大父:祖父。

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

③宿德仪型: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

④嘉言善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⑤竦然:恭敬的样子。

⑥箪瓢饮,炊菽数边:吃一算饭,喝一瓢水,只以一些菽豆为食。

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下列对文中“大父久而方觉已”一句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句中的“已”是句末语气词,在句中无实意。

B.句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才。

C.句中的“觉”应读“jué”,与“觉悟”的“觉”意思相同。

D.这句话应翻译为“祖父过了很久才发觉”。

(2)仔细阅读选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选文中伯中最终能学有所成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用四字词概括)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元琰为人善良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

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

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

家贫,唯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

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母问盗者为谁,答日:“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恳不泄也。

”于是母予秘之。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选自《南史·隐逸下》)[注]①菘:白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母问其故(________)②向所以退(________)(2)范元琰家贫,以园蔬为业,是家里生计的根本。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王孙满对楚子-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王孙满对楚子-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王孙满对楚子卷一周文王孙满对楚子《左传·宣公三年》【题解】春秋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争霸,野心家代不乏人。

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之君的楚庄王,经过长期的争斗,凭借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小国,自以为羽翼已丰,耀武扬威地陈兵于周天子的境内,询问九鼎大小轻重,试图取而代之。

周大夫王孙满由楚庄王问鼎敏感地意识到他吞并天下的野心,就以享有天下“在德不在鼎”的妙论,摧挫打击了楚庄王的嚣张气焰。

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

后世以“问鼎”比喻篡逆野心。

【一段】楚子伐陆浑之戎①,遂至于雒②,观兵于周疆③。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④。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⑤。

【注释】①楚子:楚庄王。

陆浑之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支,原居今甘肃敦煌一带,后迁到今河南伊川一带。

②雒(luò):雒水,今作洛水。

发源于陕西上雒冢岭山,经河南巩县流入黄河。

③观兵:检阅军队。

这里有炫耀武力之意。

周疆:周天子的境内。

④定王:周定王,周襄王之孙,名瑜。

王孙满:周大夫。

劳:慰劳。

⑤鼎:即九鼎。

相传夏禹时用九州贡的铜铸成,以代表九州。

后世以为王权的象征。

【译文】楚庄王攻打陆浑之戎,于是来到雒水,在周朝的疆界内检阅军队。

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

楚庄王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

【二段】对曰:“在德不在鼎。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⑥,贡金九牧⑦,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⑧。

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⑨。

螭魅魍魉,莫能逢之。

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

天祚明德,有所厎止。

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注释】⑥图物:把山川奇异之物绘制成图像。

图,画,用作动词。

⑦金:指铜。

九牧:九州之牧。

牧,州的长官。

⑧神奸:鬼神百物的怪异形状。

⑨不逢不若:不会遇到不顺利的事。

古文观止(卷一)

古文观止(卷一)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周郑交质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卷一周文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左传·僖公四年》【题解】本文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在大国、强国欺凌甚至兼并小国、弱国的春秋时代,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成为霸主的是齐桓公。

他在基本控制北方各诸侯国以后,为了进一步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便以“夹辅周室”的名义,寻找各种借口,挥师南下。

而南方的楚国这时也日益强大,在“得志于汉东”以后,开始向北扩张。

这一年(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以诸侯之师侵蔡”并打败蔡国以后,便乘胜伐楚。

楚成王先派使者到诸侯联军中质问齐国为什么要发动对楚国的进攻,之后又派屈完到诸侯联军中,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

最后双方达成妥协。

屈完代表楚成王在召陵与各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本文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场外交斗争的动人场景,反映了春秋时代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常常交互进行的历史现象。

【一段】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①;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②:“君处北海③,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④。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⑤,何故?”管仲对曰⑥:“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⑦:‘五侯九伯⑧,女实征之⑨,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注释】①齐侯:指齐桓公。

诸侯之师:据其他史书记载,齐侯伐蔡攻楚时,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个诸侯国的军队。

蔡:国名,姬姓,其开国君主为周武王胞弟叔虞,春秋时代其故地在今河南汝南、上蔡等县境。

②楚子:指楚成王。

③北海:齐国滨临渤海,古人称渤海为北海。

这里泛指北方。

下句“南海”则泛指南方,楚国南部边境远未到南海,言其极远而已。

④“唯是”句:谓齐国和楚国相距遥远,谁也不关谁的事,就像牛马发情互不相干一样。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臧僖伯谏观鱼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臧僖伯谏观鱼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臧僖伯谏观鱼卷一周文臧僖伯谏观鱼《左传·隐公五年》【题解】本文选自《左传·隐公五年》。

这一年(前718年)的春天,鲁隐公要到棠地观看渔民怎样捕鱼。

鲁国大夫臧僖伯从传统的为君之道出发,认为国君的根本责任是管好国家大事,而且任何举措都必须合乎“古制”和国君的行为规范,否则就会“乱政”,而屡屡“乱政”,国家就会败亡。

正是出于这么一种认识,他从对国君和国家的责任感出发,进谏隐公,劝阻他到棠地观鱼。

【一段】春①,公将如棠观鱼者②。

【注释】①春:指鲁隐公五年的春天。

②公:指鲁隐公。

公元前723年至公元前712年在位。

按《春秋》和《左传》的编著体例,凡是鲁国国君都称公,后边《曹刿论战》等篇均如是。

鲁国是姬姓国,其开国君主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其地在今山东西南部。

如:往。

棠:鲁国邑名,在今山东鱼台县东。

【译文】春天,隐公准备到棠地观看渔民捕鱼。

【二段】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③,其材不足以备器用④,则君不举焉⑤。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⑥。

故讲事以度轨量⑦,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⑧,谓之‘物’。

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故春蔸、夏苗、秋貅、冬狩⑨,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

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

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注释】③讲:讲习,训练。

大事:指祭祀和军事活动等。

④材:材料,原料。

⑤举:指行动。

⑥轨物:法度和准则。

⑦度:法规,法度。

量:衡量。

⑧章:通“彰”,使明显。

⑨春蔸(dōu):指春天打猎。

蔸,搜寻,谓搜寻不产卵、未怀孕的禽兽。

夏苗:指夏天打猎,谓捕猎伤害庄稼的禽兽。

秋貅(xiū):指秋天打猎。

貅,杀,谓顺秋天肃杀之气,进行捕猎活动。

冬狩(shòu):指冬天打猎。

狩,围守,谓冬天各种禽兽都已长成,可以不加选择地加以围猎。

小学语文古文观止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古文观止模拟试卷
##八、案例设计题(共5分)
(题目已给出,共1题)
##九、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用《古文观止》中的一个文章为例,解释其如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应用。
考点:古文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理念的结合。
2.请结合《古文观止》中的文章,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考点:文言文阅读技巧与策略。
##十、思考题(共10分)
##七、案例分析题(共5分)
(题目已给出,共1题)
##八、案例设计题(共5分)
请设计一个关于《古文观止》中的某一篇文章的课堂讲解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
##九、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用《古文观止》中的一个文章为例,解释其如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应用。
2.请结合《古文观止》中的文章,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九、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用《古文观止》中的一个文章为例,解释其如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应用。
2.请结合《古文观止》中的文章,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十、思考题(共10分)
请谈谈你对《古文观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
#小学语文古文观止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观止》中文章的内容和特点的理解能力。
###计算题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观止》中文章的数量和时代的计算能力。
###作图题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观止》中文章的结构和关系的理解能力。
###案例分析题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观止》中文章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4.《古文观止》中的文章被广泛地用于语文教育。
5.《古文观止》中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写的。

启蒙小古文观止阅读试卷第一单元神话故事

启蒙小古文观止阅读试卷第一单元神话故事

启蒙小古文观止阅读试卷第一单元神话故事一、《精卫填海》“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

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

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

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

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

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

古文观止第1讲 《石碏谏宠州吁》练习题(附答案)

古文观止第1讲 《石碏谏宠州吁》练习题(附答案)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阶.之为祸(2)少陵.长(3)桓公立.,乃老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

(1)生孝伯,蚤.死(2)将祸是.务去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美而.无子(2)教之以.义方(3)教之.以义方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2)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3)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5.给下列句子断句,并添加标点。

(1)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2)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6.根据原文内容,回答下列题目(1)庄姜为什么厌恶公子州吁?(2)石碏的入情入理的谏言分为哪三个层面?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阶.之为祸:阶梯,这里用作动词,指一步步引向。

(5)少陵.长:欺侮(6)桓公立.,乃老:继承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

(3)生孝伯,蚤.死:通”早“(4)将祸是.务去:通“事”,事情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4)美而.无子:表转折,但是(5)教之以.义方:动词,用(6)教之.以义方:代词,指前文提到的儿子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以正确的礼法来教导约束他,这样才能使他不走上邪路。

(5)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受宠爱而不骄傲,骄傲了而能受压制,受了压制而不怨恨,有怨恨而不为非作歹的人,是很少有的呀。

(6)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不做顺应礼义的事去做违背礼的事,就会招致祸害。

5.给下列句子断句,并添加标点。

(3)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

(4)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

6.根据原文内容,回答下列题目(3)庄姜为什么厌恶公子州吁?庄姜没有自己的儿子,而公子州吁,是庄公爱妾生的儿子,卫庄公十分宠爱他,又喜欢军事,但庄公不禁止,所以庄姜很厌恶他。

古文观止卷一测试题教学文稿

古文观止卷一测试题教学文稿

<<<<<<精品资料》》》》》《古文观止》卷一检测为、、、、。

]分,限时60分钟[满分1007、何谓“礼”?在《郑庄公戒饬守臣》中,作者认为:分数:姓名:礼,,,,。

8、在古代,等级贵贱区分的非常明显,这在文字上也有体现,比如,以人的去世为例:天子去世称为,诸侯去世称为,士大夫去世称为,普通人去世称为。

9、《臧僖伯谏观鱼》中,臧僖伯认为:凡物,其材,则君不401一、填空题(没空分,共计分)举焉。

10、古人作文也喜欢引经据典,譬如在《郑伯克段于鄢》结尾处写道: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1、《古文观止》成书于朝,编选者为和叔侄二人。

在该书中,二人精选了从。

其是之谓乎!”施及庄公。

《诗》曰:“,篇。

朝到朝期间的传世美文,共计遂入见。

,其乡人曰:11、曹刿进见鲁庄公,肉食者谋之,又何件焉?刿曰:、《古文观止》卷一、卷二均出自《左传》,由此可以看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

《左2传》是一部体史书,其作者为。

分,共计15分)5二、选择题(每题、春秋三传是指 3 、、。

元年》,讲述了卫国大臣石碏向卫庄公进谏的事儿,根据我4隐公、《石碏谏宠州吁》选自《左传.18篇文章,如下:卷一包括国国君。

们所学常识,隐公应为当时、我们在卷一的学习中,发现了一些至今在使用的成语的出处,比如:5、郑伯克段于鄢1 1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2、周郑交质;2 )“量力而行”、“相时而动”出自 3、石碏谏宠州吁、臧僖伯谏观鱼4;)“一鼓作气”出自 35、郑庄公戒饬守臣;)“风马牛不相及”出自4、藏哀伯谏纳郜鼎6 7、季梁谏追楚师)“唇亡齿寒”出自5 ;、曹刿论战8说为说一五秋春、6霸、、、、一,、齐桓公伐楚盟屈完9精品资料》》》》》<<<<<<<<<<<<精品资料》》》》》 10、宫之奇谏假道、齐桓公下拜受胙11四、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义(每题1分,共15分)、阴饴甥对秦伯12 、子鱼论战13。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晋献文子成室-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晋献文子成室-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晋献文子成室卷一周文晋献文子成室《礼记·檀弓下》【题解】晋国大夫献文子新居落成,人们纷纷前去祝贺。

其中张老的贺辞非同凡响,献文子的答词也不落俗套。

一颂一祷,堪称双璧,后人称赞不已,传为佳话。

【原文】晋献文子成室①,晋大夫发焉②。

张老曰③:“美哉,轮焉④!美哉,奂焉⑤!歌于斯⑥,哭于斯⑦,聚国族于斯⑧!”文子曰:“武也⑨,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

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注释】①献文子:晋国正卿赵武,谥“献文”,也简称文子。

成室:新屋落成。

②发:送礼庆贺。

③张老:晋大夫张孟。

④轮:高大。

⑤奂:通“焕”,华丽。

⑥歌于斯:在这里祭祀时奏乐唱诗。

歌,此处代指祭礼。

斯,此。

⑦哭于斯:死丧哭泣在这屋里。

哭,指家族死丧哭泣之事。

⑧聚国族:聚,聚会。

国,国宾。

族,宗族。

⑨武:赵武自称。

全要领:免于斩戮之刑。

要,通“腰”。

领,脖颈。

古时罪重则腰斩,罪轻则戮颈,砍头。

先大夫:自称已故的祖、父。

赵氏自赵衰以来世代为晋卿。

九京:当作“九原”。

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今山西绛县北。

再拜:拱手礼两次。

稽(qǐ)首:叩头。

【译文】晋国献文子的新居落成,晋国的大夫们都去送礼致贺。

张老说:“多美呀,如此高大宽敞!多美呀,如此金碧辉煌!既可以在这里祭祀唱诗,也可以在这里居丧哭泣,还可以在这里宴请国宾、聚会宗族!”文子说:“我赵武能够在这里祭祀唱诗,在这里居丧哭泣,在这里宴请国宾、聚会宗族,这说明我可以免于刑戮而善终,能跟先祖、先父一起长眠在九原!”说完,朝北拜了两拜,叩头致谢。

君子都称赞他们一个善于赞颂,一个善于祈祷。

【评析】这篇仅有76字的短文,浑然一体。

全文未分段落,但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赏析。

第一层,开头一句,“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既点明了事情的原委,也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一个“发”字,既表现了当时新居落成人们送礼庆贺的习俗,同时也表现了达官贵人们前来祝贺的热闹场面。

语文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带解析1

语文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带解析1

语文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带解析1 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献马贾祸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

芮季曰:“不如捐①之。

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

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

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弗听,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③诸王,曰:“伯也隐。

”王怒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郁离子·献马》)【注释】①捐:抛弃,舍弃。

②哓(xiāo):吵嚷,争吵。

此指进谗言。

③谮:诬陷,中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而多信人之言/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不如捐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以子获为不止一马/屠惧,投以骨D.卒献之/生卒年月(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3)文中共有周厉王、芮伯、荣夷公三个主要人物,请分别概括其中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意暇甚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文言文古文观止卷一周文臧哀伯谏纳郜鼎

文言文古文观止卷一周文臧哀伯谏纳郜鼎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臧哀伯谏纳郜鼎卷一周文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传·桓公二年》【题解】本文选自《左传·桓公二年》。

这一年(前710年)的春天,宋国太宰华父督杀死司马孔父嘉,并占有了孔父嘉“美而艳”的妻子。

宋殇公为此很生气,华父督害怕,就干脆把殇公也杀了,另立宋庄公。

华父督为了取得各诸侯国对此事的默认,先后对齐、陈、郑、鲁等国进行贿赂。

鲁桓公接受了宋国送给的郜鼎,并把它安放在太庙里。

鲁国大夫臧哀伯认为这样做“非礼”,会导致官员腐败,甚至导致国家败亡。

于是对桓公进行劝谏。

【一段】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①,纳于大庙②,非礼也。

【注释】①郜(ɡào):国名,姬姓,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一个庶子,春秋时为宋国所灭,其故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

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物,又因常常用作旌功记绩的礼器,所以又作为传国重器,其形制一般为三足两耳。

宋:国名,春秋时为十二诸侯之一,开国国君为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其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之间。

大(tài)庙:即太庙,天子或诸侯国国君的祖庙。

【译文】夏季四月,(桓公)从宋国取得郜国大鼎,安放在太庙里,这样做不合礼制。

【二段】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③;犹惧或失之,故照令德以示子孙④。

是以清庙茅屋⑤,大路越席⑥,大羹不致⑦,粢食不凿⑧,昭其俭也;衮冕黻瑛⑨,带裳幅舄,衡紞纮綎,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

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

其若之何?”公不听。

【注释】③临照:管理和监察。

临,统管,治理。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石碏谏宠州吁-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一 周文 石碏谏宠州吁-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石碏谏宠州吁卷一周文石碏谏宠州吁《左传·隐公三年》【题解】本文选自《左传·隐公三年》。

州吁是卫庄公的一个宠妾所生,卫庄公爱屋及乌,对他也格外宠爱,即使对他喜好军事这种十分犯忌的事,也不加禁止。

卫国大夫石(què)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向卫庄公进谏,劝庄公爱子应该用道义,不要让他走上邪路。

但庄公听不进去,结果第三年(前719年)就发生了州吁弑桓公而自立的事件。

多亏石用计,借陈国国君之手把弑君乱国的州吁和自己的儿子——助纣为虐的石厚抓住,并派人把他们杀死。

本文记述的是隐公三年(前720年)石劝谏卫庄公爱子应“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的事。

【一段】卫庄公娶于齐dōn g宫(版权所有易文言网)得臣之妹①,曰庄姜②。

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③。

又娶于陈,曰厉妫④,生孝伯,蚤死⑤;其娣戴妫生桓公⑥,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⑦,有宠而好兵,公弗禁。

庄姜恶之。

【注释】①卫庄公:卫国国君,公元前757年至公元前735年在位。

卫亦为姬姓国,其始祖为周武王的弟弟康叔。

dōng宫(版权所有易文言网):本指太子住的地方,这里代指太子。

②庄姜:卫庄公的夫人,“庄”是她丈夫的谥号,“姜”则是她娘家的姓,故称庄姜。

③《硕人》:《诗经·卫风》中的诗篇,写庄姜不平凡的出身、美丽的姿容和出嫁时的盛况。

④厉妫(ɡuī):“厉”和下文“戴妫”的“戴”均为谥号,“妫”是娘家的姓。

⑤蚤:同“早”。

⑥娣:古代姐姐称妹妹为“娣”。

⑦嬖(bì)人:出身低贱而受宠的人,这里指卫庄公的宠妾。

【译文】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名叫庄姜。

庄姜美丽漂亮,却没有儿子,卫国人为她创作了《硕人》(这首诗)。

卫庄公又在陈国娶了(两个)妻子,(一个)名叫厉妫,生了孝伯,(孝伯)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另一个是)厉妫的妹妹,名叫戴妫,生了桓公,庄姜把他作为自己的儿子(予以收养)。

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生的儿子,受到(庄公的)宠爱,(他)喜欢军事,庄公不加禁止。

古文观止考试真题

古文观止考试真题

选择题《古文观止》是清代哪位学者编纂的古文选本?A. 吴楚材B. 纪昀C. 姚鼐D. 汪中下列哪篇文章不是《古文观止》中的选文?A. 《岳阳楼记》B. 《赤壁赋》C. 《出师表》D. 《滕王阁序》《古文观止》的编纂目的主要是为了什么?A. 批判古文B. 推崇骈文C. 传播古文经典D. 纠正古文错误《古文观止》中收录的“先秦”部分,主要涉及哪些历史时期的文章?A. 商周B. 秦汉C. 魏晋D. 隋唐下列关于《古文观止》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 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代的所有古文B. 只收录了散文作品C. 分为“先秦”、“两汉”等部分D. 是一部诗歌集《古文观止》的命名,其中“观止”二字有何含义?A. 停止写作B. 停止阅读C. 最好的古文选本D. 唯一值得阅读的古文选本填空题《古文观止》的编纂者是________和________,他们为清代人。

《古文观止》选录的古文,上起________,下至________,共十二卷。

《古文观止》中的“先秦”部分,收录了包括《左传》、《________》、《________》等经典著作中的文章。

《古文观止》中的“唐宋八大家”作品,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等人的作品。

《________》和《滕王阁序》都是《古文观止》中著名的骈文作品。

《古文观止》的编纂,旨在为________提供学习古文的范本。

简答题简述《古文观止》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举例说明《古文观止》中选录的先秦文章所体现的文学特色和思想内涵。

论述《古文观止》的编纂标准和对后世的启示。

分析《古文观止》中选录的唐宋文章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谈谈你对《古文观止》中“观止”二字的理解,并阐述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简述《古文观止》在传播古文经典、推动古文学习方面的作用。

《古文观止》基础知识测试卷

《古文观止》基础知识测试卷

《古文观止》基础知识测试(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在括号内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每空0.5分,共66分):1、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2、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

3、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4、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5、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

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6、书未发()。

7、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8、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9、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10、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11、父丧致( )客,数郡毕至。

1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14、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1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

16、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17、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18、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9、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20、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2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2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2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5、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6、曷()不委心任去留?27、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4、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5、闻()之,欣然()规往。

36、未果,寻()病终。

3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观止卷一测试题
《古文观止》卷一检测[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没空1分,共计40分)
1、《古文观止》成书于朝,编选者为和叔侄二人。

在该书中,二人精选了从朝到朝期间的传世美文,共计篇。

2、《古文观止》卷一、卷二均出自《左传》,由此可以看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

《左传》是一部体史书,其作者为。

3、春秋三传是指、、。

4、《石碏谏宠州吁》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讲述了卫国大臣石碏向卫庄公进谏的事儿,根据我们所学常识,隐公应为当时国国君。

5、我们在卷一的学习中,发现了一些至今在使用的成语的出处,比如:
1)“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2)“量力而行”、“相时而动”出自;
3)“一鼓作气”出自;
4)“风马牛不相及”出自;
5)“唇亡齿寒”出自;
6、春秋五霸一说为、、、、,一说为、、、、。

7、何谓“礼”?在《郑庄公戒饬守臣》中,作者认为:礼,,,,。

8、在古代,等级贵贱区分的非常明显,这在文字上也有体现,比如,以人的去世为例:天子去世称为,诸侯去世称为,士大夫去世称为,普通人去世称为。

9、《臧僖伯谏观鱼》中,臧僖伯认为:凡物,其材,则君不举焉。

10、古人作文也喜欢引经据典,譬如在《郑伯克段于鄢》结尾处写道: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

其是之谓乎!
11、曹刿进见鲁庄公,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件焉?刿曰:,遂入见。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卷一包括18篇文章,如下:
1、郑伯克段于鄢
2、周郑交质
3、石碏谏宠州吁
4、臧僖伯谏观鱼
5、郑庄公戒饬守臣
6、藏哀伯谏纳郜鼎
7、7、季梁谏追楚师
8、曹刿论战
9、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10、宫之奇谏假道
11、齐桓公下拜受胙
12、阴饴甥对秦伯
13、13、子鱼论战
14、寺人披见文公
15、介之推不言禄
16、展喜犒师
17、烛之武退秦师
18、蹇叔哭师
1、选出表现主人公高超外交艺术的篇章:()
2、选出描写文人对战争的正面推动作用的篇章:()
3、选出描写一国之中臣民对国君的谏议的文章()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郑庄公名字叫寤生,齐桓公名字叫重耳,晋文公名字叫小白()
2、介子推因为晋文公忘记赏赐自己,所以带着母亲隐居深山,即使晋文公想起赏赐一事,也坚决拒绝。

()
3、《子鱼论战》反映了当年宋国和鲁国之间的战争。

()
4、周郑交质,直接原因是因为两国之间为了避免战争,交换人质,互相牵制。

()
5、《宫之奇谏假道》中,宫之奇主张不对齐国借道,不仅是因为齐国灭了虢国让虞国失去屏障,更让虞国直接收到齐国的威胁。

()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四、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义(每题1分,共15分)
五、阅读题(1-5题,每题2分,6-7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

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选自《左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钥匙
B.公使谓之曰使:使臣
C.蹇叔之子与师与:参与
D.必死是间是:这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其皆出于此乎
B.晋人御师必于殽青,取之于蓝
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辞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B.殽有二陵焉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晋人御师必于殽振长策而御宇内
D.穆公访诸蹇叔君其问诸水滨
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晋,吾宗也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马之千里者
D.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公赐之食,食舍肉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伯得到杞子派人送来的情报后,立即决定派孟明、西乞和白乙带兵攻郑。

B.蹇叔哭师是不忍心看到秦军白白送死,同时也为将失去儿子却无能为力而难过。

C.秦伯做事武断,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能及时自我反省,勇于承认错误。

D.秦晋殽之战的结果是晋国大胜,晋国俘虏了秦国的三位大将。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2)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