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9001C:2017全套记录表单(精心整理)
GJB9001C-2017文件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文件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GJB9001C-2017文件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文件的批准、发放、更改和保管的控制要求及办法,以确保现场使用的文件都是现行有效的,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与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
3 职责3.1体系中心负责公司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管理和控制,并接受体系中心的监督检查。
4 工作程序4.1文件的批准---新拟制和换版的文件都要经过有关领导的批准。
---质量手册(含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须经总裁批准。
---其他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
---技术文件由主管技术的领导批准。
---批准人要确保文件的充分性与适宜性。
4.2文件的发放和使用---建立文件登记台帐,见附表IQM06-01B。
---发放文件要进行登记,使用者签名领取,文件不用时要收回销帐(见附表IQM06-02B)。
---使用文件人注意保管,以防丢失损坏。
---使用人不得在文件上随意涂改或乱划,保持文件清晰、易于识别。
---外来文件,如标准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这些外来文件,根据文件的性质发放到有关部门或人员,登记领用(见附表IQM06-05B),并做到使用最新版本。
---设计、生产、采购、检验及其他管理使用的图纸、技术文件要协调一致,现行有效。
4.3文件的更改对于要更改的文件,首先填写文件更改单(见附表IQM06-04B),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更改。
更改时可采取以换页或换版两种方式,保证各有关部门使用的同样文件都得到正确的更改,更改时,被更改的文件上要做好更改记录,以便识别现行修订状态。
4.4文件作废的处理---更改采取换页或换版时,对于作废的页和作废的版本要及时收回,盖上作“作废”章。
---对于作废保留的文件,要在此文件上盖“作废保留”字样。
---对于要销毁的文件(包括作废页)要一一登记,作为销毁留下证据(见附表IQM06-03B)。
GJB9001C-2017关键过程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关键过程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为确保对产品形成的关键过程进行控制,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军工产品所涉及的关键过程的控制。
3 定义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
4 职责4.1产品开发组负责评估军工产品所涉及的关键过程,并对关键过程进行标识及制定关键过程明细表,编制关键过程作业指导文件;并对所涉及的关键过程进行控制。
4.2系统事业部/板卡事业部/结构事业部负责关键过程相关控制文件的组织实施。
4.3质量组负责关键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所涉及关键过程的控制。
4.4人机资源部负责组织对从事关键过程员工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5 程序5.1关键过程的确定原则5.1.1形成产品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
5.1.2加工难度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
5.2关键过程的确定程序5.2.1产品技术人员根据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明细表来确定公司关键过程,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关键过程进行确认和再确认。
5.2.2属于关键、重要的采购产品,应在物料请购单中标注特性类别。
5.2.3产品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的关键过程的作业指导文件,并提交体系中心受控发行。
5.2.4关键过程涉及的工艺文件应作为工艺评审的重点。
5.3关键过程的控制要求5.3.1 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控制5.3.1.1关键过程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应明确进行标识。
5.3.1.2产品开发组在编制关键过程所需的作业指导书或相关工艺文件时应明确规定控制项目、内容、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计量器具、检测方法及应做的原始记录。
5.3.1.3 关键过程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等的更改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3.1.4 关键过程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等应按特性分类规定加盖“关键过程”标记。
5.3.2人员的控制5.3.2.1关键过程涉及的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
最新版GJB9001C:2017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共348页)

年月日
目录
1.1 颁布令 .................................................................. 1 1.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2 1.3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图 .................................................. 3 1.4 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 4 2 范围 ...................................................................... 6 3 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 7
3.1 引用文件 .............................................................. 7 3.2 术语和定义 ............................................................ 8 4 组织环境 .................................................................. 9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 9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9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 10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 10 5 领导作用 ................................................................. 12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 12 5.2 方针 ................................................................. 13 5.3 组织内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 13 6 策划 ..................................................................... 19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 19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19 6.3 变更的策划 ........................................................... 20 7 支持 ..................................................................... 21 7.1 资源 ................................................................. 21 7.2 能力 ................................................................. 23 7.3 意识 ................................................................. 23 7.4 沟通 ................................................................. 23 7.5 成文信息 ............................................................. 24 7.6 质量信息 ............................................................. 25
GJB9001C-2017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GJB9001C-2017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通过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改进的机会。
2 范围适用于对来自测量和监视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职责总裁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决策,评价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效果,提出新的要求。
管理者代表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体系中心负责数据收集和分析,为证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和适宜性提供证据,并寻找可改进的机会。
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并将有关的数据和分析的结果报给体系中心。
4 程序4.1 数据的来源4.1.1 外部来源a) 政策、法规、标准等;b) 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c) 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抱怨等。
4.1.2 内部来源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情况、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售后报务;设计、生产和各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数据;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c)其它信息等。
4.2 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2.1 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a)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程度;b)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的信息等;e)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活动。
4.2.2 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2.2.1 体系中心负责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技术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
4.2.2.2销售部及系统事业部/市场部积极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顾客需求,妥善处理顾客的抱怨。
4.2.3 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2.3.1体系中心依照相应规定传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内审结果、标准等信息。
4.2.3.2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数据,对存在和潜在的不合格项,执行IQM28-2017B《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或IQM30-2017B《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程序》。
GJB9001C:2017标准要求的文件及记录清单

GJB9001C:2017标准要求(文件)清单⚫文件24项:4项GB/T19001(A部分)+ 20项军品特殊要求(B 部分)A部分:1)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成文信息,可获得并得到保持(4.3);2)支持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运行的成文信息:保持成文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4.4.2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组织应: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3)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a)可获取并保持成文信息(5.2.2沟通质量方针);4)质量目标:组织应保持质量目标的成文信息(6.2.1)。
B部分:1)建立诚信管理制度(5.1.1总则n建立诚信管理制度,确保组织的质量诚信);2)建立并实施定期征求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其改进方面意见的制度(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d);3)建立并实施质量责任追究与激励制度(5.3组织内的角色、职责和权限f);4)组织的质量文化(7.3意识e);5)岗位的质量职责(7.3意识f);6)建立质量信息管理制度(7.6质量信息b);7)编制产品标准化大纲(8.1f);8)制定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计划(8.1g);9)编制软件开发计划(8.1h);10)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8.1i);11)制定风险管理计划(8.1j);12)设计和开发策划输出形成的文件(8.3.2);13)转阶段风险评估报告( 8.3.4i);14)制定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项目明细表(8.3.5e);15)编制首件鉴定目录(8.3.7c);16)编制并评审试验大纲或试验计划(8.3.8a);17)编制合格供方名录(8.4.1);18)特殊过程评审和批准的准则(8.5.1f)的1);19)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8.5.7);20)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年度改进计划(10.3)。
⚫记录35项:20项GB/T19001(A部分)+ 15项军品特殊要求(B 部分)A部分:1)组织应保留成文信息以确信其过程按策划进行(4.4.2b);2)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7.1.5.1总则);3)应保留作为校准或验证依据的成文信息(7.1.5.2测量溯源a);4)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人员能力的证据。
GJB9001C-2017变更控制程序(附记录表)

XXX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变更控制程序拟制:批准: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发放编号:2017-7-1 发布 2017-7-1实施XXX科技有限公司发布1 目的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从源头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企业管理体系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管理体系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变更的管理,包括:管理、新扩改基建、新增环境安全设施、新作业环境、新人员、新设备设施、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设备用途更改等。
3 职责3.1体系中心(1)负责协助各部门对变更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调查、策划、实施控制、验证、文件建立和完善、人员的培训等。
(2)负责办理新改扩建项目的申报手续。
(3)负责管理体系变更时的文件建立及修订,并将变更内容传达到各部门人员。
(4)负责法律、法规、标准变更时的及时更新,并将最新法规、标准传达到各部门人员。
(5)组织对应急计划变更的沟通,协助各部门将应急修订内容传达与员工。
(6)对新扩改建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办理竣工验收、三同时验收、消防验收等工作;3.2设备部门(1)负责对作业场所合理布局,选择低能、高效、安全、噪音低的设备设施,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改善作业环境;(2)负责设备更改前后的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降低设备更改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
3.3供应部门(1)负责获取新材料的信息、MSDS、运行时相关数据等资料。
(2)负责供应商变更的主要管理工作。
3.4工艺部门(1)负责对工艺变更需要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材料等调查,控制环境负荷物质、职业危害因素;(2)负责设计变更的接收,并及时传达设计变更的内容;(3)负责顾客要求的变更时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作管理及控制。
3.5人力部门(1)负责人员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的变更;(2)负责组织对新进人员、调岗人员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育;(3)负责新进人员、调岗人员职责的确定、更正及传达、并修订相关文件。
GJB9001C-2017设施与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设施与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含记录表格1目的为加强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管理,确保符合产品质量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管理和控制。
3职责3.1人机资源部负责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维护和管理,使其符合产品要求。
3.2各部门对本部门所属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按规定进行维护及保养。
4工作程序4.1公司各部门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需求,报人机资源部。
4.2人机资源部汇总各部门的需求,召集有关人员讨论,确定出公司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4.3人机资源部将确定出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报总裁批准。
4.4人机资源部按照批准,向各部门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并明确其管理要求。
4.5各部门按管理要求做好本部门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4.6人机资源部每年要对生产和试验设备制定维护和保养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维护和保养工作。
4.7人机资源部不定期地对各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4.8各部门若发现基础设施或工作环境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报告人机资源部予以尽快处理,各部门不得擅自处理。
4.9对于某些设备经过维修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或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需由使用部门在这些设备上悬挂“停用”标识,以防相关人员误用不满足要求的设备。
同时,人机资源部要设法解决生产对该设备的需求。
4.10人机资源部及其他各部门对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维护及检查都要保存相应的记录。
5 执行本程序所产生的记录---检测/生产设备申购单IQM11-01B---设备制造申请单IQM11-02B---设备清单IQM11-03B---设备维护记录表IQM11-04B。
最新GJB9001C:2017国军标一整套程序文件(含全套表单)

最新GJB9001C:2017国军标⼀整套程序⽂件(含全套表单)GJB9001C-2017程序⽂件汇编01⽂件控制程序.doc02图样和技术⽂件的审签程序.doc03⼯艺⽂件编制与管理程序.doc04图样及技术⽂件的归档及管理程序.doc 05记录控制程序.doc06质量职责制定与分配程序.doc07沟通与协调控制程序.doc08管理评审控制程序.doc09⼈员能⼒培训管理程序.doc10⽣产设备管理程序.doc11⼯作环境控制程序.doc12质量信息控制程序.doc13产品实现策划管理程序.doc14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与评审程序.doc 15研制(设计和开发)策划程序.doc16产品研制总程序.doc17装备研制过程控制程序.doc18设计更改控制程序.doc19软件设计开发控制程序.doc20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doc21合格供⽅选择和评定程序.doc22采购控制程序.doc23新设计开发产品的采购.doc24代⽤采购产品质量控制程序.doc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26产品制造过程的控制程序.doc27关键过程控制程序.doc28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29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控制程序.doc 30顾客财产控制程序.doc31产品交验控制程序.doc32交付后活动控制程序.doc3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doc34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35顾客沟通和顾客满意度评定控制程序.doc36内部审核控制程序.doc37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doc38产品监视测量(试验)控制程序.doc3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40数据分析管理程序.doc41质量经济性分析程序.doc42质量成本统计核算与分析程序.doc43持续改进程序.doc44纠正措施控制程序.doc45预防措施控制程序.doc⽂件控制程序⼀、⽬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以及在⽂件的使⽤现场能够得到有效版本,防⽌作废⽂件或不适⽤的⽂件⾮预期使⽤,制定本程序。
最新GJB9001C:2017一整套程序文件含全套表单

GJB9001C:2017全套程序文件(含表单)PROCEDURE DOCUMENT版本: A/1编制:审核:标准化:批准:2018-3-26发布 2018-03-26实施目录1 文件控制程序XXXX/B-01-2018 1 目的为使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使用无效版本的文件,确保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
3 职责3.1 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
3.2 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的管理。
3.3 技术研发部负责技术性文件的编制,以及技术文件的归档。
3.4 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管理制度的编制及公司行政文件的监督管理3.5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管理业务文件的编写及部门文件的管理。
4 工作程序4.1文件的分类4.1.1 按文件的描述对象不同分为:a)管理性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b)技术性文件(如设计书、图样、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文件);c)管理业务文件(如营销企划、采购合同、培训计划等文件)。
4.1.2 按文件的控制状态分为:a)受控:对文件的发放、使用、修改、作废、换版进行跟踪管理;b)非受控:对文件不进行跟踪管理。
4.1.3 按文件的来源分为:内部文件和外来文件(与产品有关的标准、法律法规及顾客提供的文件)。
对外来文件应按照受控文件进行控制。
4.2 文件的编写与审批4.2.1 文件的编写a)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等体系文件的编写;b)技术研发部负责技术性文件的编写;●图样和技术文件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审查。
●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
●识别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应及时归档。
C)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管理制度及行政文件的编写;d)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文件的编写。
GJB9001C-2017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记录。
3职责体系中心:负责产品检验相关的所有记录的保管和控制。
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产生的记录的管理和控制,并接受体系中心的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4.1记录填写要求a) 记录的填写要认真,内容真实、准确、字迹要清晰。
用黑色墨水钢笔、签字笔填写,不能用铅笔、圆珠笔填写。
记录应填写完整,不应有漏项、空格,空白处用斜杆划掉;b) 所有记录都有记录人签名,注明日期。
纸张大小要统一,以便装订;c) 质量记录应能提供产品实现过程的完整质量证据,并能清楚地证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
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d) 记录不允许随意涂改,保持清晰,易于识别;若因笔误写错时,记录人应在错误的地方划上双杠线,然后在其旁边空白地方填写上更正后的内容,并由改写人签名或盖印章;e) 记录表格由相关的人员编制。
编制的表格要适用,可操作,尽量减少记录人写字。
4.2记录的保管和贮存---记录要有标识,如名称,编号等;记录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乱放。
---记录贮存在文件柜中,按一定的顺序分类存放,便于检索,还要能防潮,防虫害。
4.3记录的保存期---记录要登记,见附表IQM07-01B。
---对于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存期办理。
---与产品直接有关的记录,军品保存期与产品的寿命期相适应,民品保存期一般为五年。
---其他方面的记录保存期为四年。
4.4记录的查阅---记录不外借阅,需查阅者到保管记录处查看,经记录保管人同意,调阅相应的记录。
---查看记录的人不得在记录上乱画,保持记录清晰,看后交于记录保管人存放。
---需要复印记录者,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记录保管人按批准的要求进行复印。
4.5记录的处理---记录到保存期限后,由记录保管人做好登记,经主管领导批准,统一销毁,销毁人签名。
GJB9001C-2017风险分析与评估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风险分析与评估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对复杂产品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以便在产品的全过程中进行控制,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产生的危害,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复杂产品在设计、生产、交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等。
3 职责3.1系统事业部/板卡事业部/结构事业部负责识别产品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将风险分析报告传递给顾客。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存在风险点的分析及采取相关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等级。
3.3体系中心负责监督各部门规避风险或降低风险等级措施的落实。
4程序4.1风险辨识风险辨识的任务是找出风险点(风险事件)。
可通过专家或评估人员对项目的考察,进行类推比较,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判断评价,找出关键的风险。
4.1.1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风险4.1.1.1由产品的使用要求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过程中存在的风险a) 对顾客提出的使用要求未认真评审和沟通,产品要求规定不当、过粗,设计要求模糊;b) 未明确使用环境要求;c) 设计要求提的过高或不稳定。
4.1.1.2设计方案和技术途径a)方案阶段未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b)设计方案或人机界面问题不符合顾客的人力和技能要求;c)依赖于未经考验的技术且无替代的方案;d)项目的成功依赖于最新技术的进步。
4.1.1.3设计的成熟性和可行性a)设计采用了未成熟技术或“稀有”材料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b)技术未在所要求的条件下得到验证;c)技术指标依赖于复杂的硬件、软件或综合设计;d)软件设计缺陷,软硬件之间系统需求分配不合理;e)设计对人员的培训和技能及设备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等。
4.1.1.4设计过程的控制a)没有或未实施的设计原则、规范和程序;b)松散的、走过场的设计评审过程,达不到评审的目标;c) 没有采用所需的设计手段和分析技术(如:CAD技术、电应力、振动应力、热应力、最坏情况容差、故障模式和影响等)。
4.1.2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4.1.2.1综合试验阶段a) 未在项目的早期启动试验规划、编制试验计划;b) 试验未考虑所有的重要性能和适用性规范;c) 试验设备不能完成特定试验,尤其是系统级试验;d) 试验时间不够,未做完环境加速方面的试验;e) 重大改进或改型后未进行试验。
GJB9001C-2017企业质量记录表格大全

质量记录控制清单编号:QR/WKN—424—01编制:批准:编号:QR/WKN—424—01编制:批准:编号:QR/WKN—424—01编制:批准:编号:QR/WKN—424—01编制:批准:受控文件清单编号:QR/WKN——423—01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外来文件控制清单编号:QR /WKN——423—02 序号:文件发放/收回记录编号:QR/WKN—423—03文件更改申请编号:QR/WKN——423—04 序号:文件销毁申请编号:QR/WKN——423—05 序号:管理评审评价表编号:QR/WKN 560—05评审员签名:评审日期:管理评审评价资料(之)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表编号:QR/WKN—620—02 序号:员工培训需求申请单编号:QR/WKN—620—03设施验收单编号:QR/WKN——630—02 序号: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编号:QR/WKN 630—03 设施名称:设施编号:使用部门:保养人:月设施检修计划编号:QR/WKN——630—04执行部门:序号:编号:QR/WKN—630—05设施使用部门:序号:编号:QR/WKN——630—06使用部门:序号:产品要求评审表编号:QR/WKN—720—01□初次评审□修订(原评审表号:)序号:定单确认表编号:QR/WKN—720—02 序号:顾客反馈处理登记表编号:QR/WKN—720—04 序号:时间:从年月—年月设计开发建议书编号:QR/WKN—730—01 序号:编号:QR/WKN—730—02 序号:编号:QR/WKN—730—03 序号主管副总经理签名:年月日设计和开发方案编号:QR/WKN—730—04 序号设计开发验证记录编号:QR/WKN—730—05 序号:设计评审记录表编号:QR/WKN—730—06 序号:设计开发输出清单编号:QR/WKN—730—07 序号:设计试验报告编号:QR/WKN—730—09 序号:客户试用报告编号:QR/WKN—730—10 序号:新产品鉴定报告编号:QR/WKN—730—11 序号:设计和开发信息联络单编号:QR/WKN——730-12 序号:供方评定记录表编号:QR/WKN—740—01 序号:合格供方名单编号:QR/WKN—740—02 序号:供方业绩评价表编号:QR/WKN—740—03 序号:采购申请单编号:QR/WKN—740—04 序号:采购员:日期:主管领导批准:日期:生产计划单编号:QR/WKN—751—01 序号: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测量监视设备履历卡编号:QR/WKN—760—02 序号:填表人:审核:批准:计量设备校准计划表编号:QR/WKN—760—03 序号:编制:审核:批准:时间:校准记录表编号:QR/WKN—760—04 序号: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编号:QR/WKN—821—02 序号:年度内审计划编号:QR/WKN—822—01 序号:审核实施计划编号:QR/WKN——822—02 序号:审核组组长:组员:年月日第页共页1、审核目的:2、审核依据: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公司质量手册第一版及质量管理体系其他文件3、审核覆盖产品:4、审核时间:年月日到月日首次会议时间:年月日时分末次会议时间:年月日时分5、现场审核期间请被审核方有关人员参加下列活动:首、末次会议:最高管理者和代表及与审核有关的管理人员参加。
GJB9001C-2017变更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变更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从源头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企业管理体系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管理体系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变更的管理,包括:管理、新扩改基建、新增环境安全设施、新作业环境、新人员、新设备设施、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设备用途更改等。
3 职责3.1体系中心(1)负责协助各部门对变更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调查、策划、实施控制、验证、文件建立和完善、人员的培训等。
(2)负责办理新改扩建项目的申报手续。
(3)负责管理体系变更时的文件建立及修订,并将变更内容传达到各部门人员。
(4)负责法律、法规、标准变更时的及时更新,并将最新法规、标准传达到各部门人员。
(5)组织对应急计划变更的沟通,协助各部门将应急修订内容传达与员工。
(6)对新扩改建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办理竣工验收、三同时验收、消防验收等工作;3.2设备部门(1)负责对作业场所合理布局,选择低能、高效、安全、噪音低的设备设施,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改善作业环境;(2)负责设备更改前后的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降低设备更改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
3.3供应部门(1)负责获取新材料的信息、MSDS、运行时相关数据等资料。
(2)负责供应商变更的主要管理工作。
3.4工艺部门(1)负责对工艺变更需要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材料等调查,控制环境负荷物质、职业危害因素;(2)负责设计变更的接收,并及时传达设计变更的内容;(3)负责顾客要求的变更时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作管理及控制。
3.5人力部门(1)负责人员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的变更;(2)负责组织对新进人员、调岗人员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育;(3)负责新进人员、调岗人员职责的确定、更正及传达、并修订相关文件。
GJB9001C-2017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 范围适用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 职责3.1 体系中心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3.2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3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4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 程序4.1组织环境管理4.1.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4.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a)管理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技术部: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销售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4.1.3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4.1.4内外部环境要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记录表格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手册0.2目录章节号章节名称页码0.1文件修改记录0.2目录0.3手册颁布令0.4公司概况0.5任命书0.6质量方针与目标1范围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5.2方针5.3公司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变更的策划7支持7.1资源7.2能力7.3意识7.4沟通7.5成文信息7.6质量信息8运行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生产和服务提供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10改进10.1总则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附件1组织机构图附件2程序文件清单附件3产品实现过程流程图附件4过程分析图(章鱼图及乌龟图)0.3手册颁布令为了实现持续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应对与组织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本公司参考GB/T19001-2016和GJB9001C-2017质量体系要求编写此质量手册。
本手册采用过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与基于风险的思维,使组织能够策划其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能够确保其过程得到充分的资源和管理,确定改进机会并采取行动。
本手册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使组织能够确定可能导致其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偏离策划结果的各种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出现的机遇,在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中持续满足要求,并针对未来需求和期望采取适当行动。
GJB9001C-2017关键过程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关键过程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GJB9001C-2017关键过程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为确保对产品形成的关键过程进行控制,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军工产品所涉及的关键过程的控制。
3 定义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
4 职责4.1产品开发组负责评估军工产品所涉及的关键过程,并对关键过程进行标识及制定关键过程明细表,编制关键过程作业指导文件;并对所涉及的关键过程进行控制。
4.2系统事业部/板卡事业部/结构事业部负责关键过程相关控制文件的组织实施。
4.3质量组负责关键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所涉及关键过程的控制。
4.4人机资源部负责组织对从事关键过程员工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5 程序5.1关键过程的确定原则5.1.1形成产品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
5.1.2加工难度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
5.2关键过程的确定程序5.2.1产品技术人员根据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明细表来确定公司关键过程,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关键过程进行确认和再确认。
5.2.2属于关键、重要的采购产品,应在物料请购单中标注特性类别。
5.2.3产品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的关键过程的作业指导文件,并提交体系中心受控发行。
5.2.4关键过程涉及的工艺文件应作为工艺评审的重点。
5.3关键过程的控制要求5.3.1 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控制5.3.1.1关键过程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应明确进行标识。
5.3.1.2产品开发组在编制关键过程所需的作业指导书或相关工艺文件时应明确规定控制项目、内容、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计量器具、检测方法及应做的原始记录。
5.3.1.3 关键过程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等的更改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3.1.4 关键过程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等应按特性分类规定加盖“关键过程”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BM-09 A/0
产品名称
资料分类
原理 框图 图 原理图
PCB PCB Gerbor
钢网
BOM 单
程序框图 软件
源程序 程序
执行文件
BIOS
源程序 GAL
烧录文件
用户手册
设计输出表(板卡产品适用)
产品型号
NO:
项目负责人
有无此 类资料
资料文件编号
磁盘文件名称
其它资料
填表
审核
批准
YF-BM-10 A/0
项目名称 评审所提供的文件有:
型号或代号
评审意见和结论:
改进建议: □无 □有,建议如下:
改进建议的实施情况:
评审组长: 评审组长:
年月日 年月日
对改进建议的实施效果验证意见: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评姓 审 人 员名
验证人: 签 名
备注:1.评审会议记录应予以保留。2.可另附页。
年 月日
顾姓
签
客
代
表名
名
备注:
拟制:
批准: 年 月日
年月日 YF-BM-01 A/0
设计开发计划书
设计开发的起止日期:
项目名称
产品型号或代号
职责
参与设计开发人员
职责
NO:
参与设计开发人员
设计开发阶段:(说明:对需要的阶段打√,对不需要的阶段打ⅹ)
□设计准备阶段,按相关要求进行,初步于_____________完成
□方案论证阶段,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审,初步定于
GJB9001C:2017 全套记录表单 (精心整理)
一、 办公室
二、 研发部
三、 市场部 四、 制造部
五、 品质部
培训记录
培训项目 培训日期 培训老师 培训对象
是否需考核: 是■
否
培训地点 时间 培训方式 考核方式 笔试
口试
演练Βιβλιοθήκη 部门应到者 Attendant
工号
姓名
1
签到记录与考核成绩
签名
考评结果
进行评审
□工程研制阶段,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审和验证,初步定于
进行评审以及
□设计开发确认阶段,按相关要求进行,初步定于
进行确认
可靠性、维修性工程技术的应用:
方案阶段进行可靠性初步预计,工程研制阶段进行可靠性详细预计和维修性设计. 制约设计开发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 □无 □有,并写出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为:
所需的记录: □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所要求的记录满足本产品要求 □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所要求的记录不满足本产品的要求,另外要形成的记录有:
关于 QMS 的管理过程和支持过程: 本产品执行量手册和其他的相关文件的规定。
风险分析和评估: 本产品不复杂,故无需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详见质量手册 8.3.1 的规定。
产品名称 资料分类 BOM 表
设计输出表(整机产品适用)
产品型号
以往设计开发可提供的信息 □无 □有,并写出相关的信息如下:
设计开发所需的其他信息: □无 □有,写出相关信息的内容如下:
项目负责人: 批准: 备注:
年月日 年月日
YF-BM-07 A/0
项目名称 评审所提供的文件有:
设计开发输入评审报告
NO:
型号或代号
评审意见和结论:
所需要的文件: □现有的 QMS 文件符合本产品要求 □现有的 QMS 文件不完全符合要求,另制定的控制文件号为:
资源需求: □公司现有资源满足要求 □公司现有资源不满足要求,另外需要为本产品提供的资源为:
所需的验证和和确认活动: 验证和和确认主要在设计开发阶段,按质量手册 4.5 和 4.6 条要求进行.时间另行安排. 所需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及接收准则: 在产品做出样件和生产过程中按质量手册 8.4.2、8.5.1 的要求进行产品的监视,检验和试验。产品接收准则: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产生,体现在设计开发输出文件中。
BG-BM-03 A/0
质量计划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或代号:
产品实现: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终止时间:
年
产品实现过程: □符合质量手册 8.3 所规定的过程 □不符合质量手册 8.3,另外识别产品实现过程,并形成文件,文件号为:
N0:
月日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参见质量手册 8.2.1 的要求以及与顾客签订的合同要求来确定;需要时可另附页):
改进建议: □无 □有,建议如下:
评审组长:
年月日
改进建议的实施情况:
评审组长:
项目负责人: 对改进建议的实施效果验证意见:
年月日 年月日
评姓 审 人 员名
验证人:
签
顾姓
客
代
名
表名
备注:1.评审会议记录应予以保留。2.可另附页。
年 月日 签 名
YF-BM-08 A/0
设计开发方案及可靠性评审报告
NO:
培训 方式 1
培训 方式 2
费用
受训对象
课程
实施时间
授课讲师
完成
考核安排
时长 (季度、月) 或机构
情况
编制: BG-BM-02 A/0
审批:
上岗证
姓名 课程
工号
姓名
课时 考核人 日期 课程
上岗证
上岗证
工号
姓名
课时 考核人 日期 课程
工号 课时 考核人 日期
BG-BM-03 A/0
BG-BM-03 A/0
核准
YF-BM-05 A/0
产品名称
新产品资源配置保障分析报告
NO:
产品型号
拟制
审核
核准
YF-BM-06 A/0
项目名称
设计开发输入要求
NO:
设计起止日期
产品类别
预算费用
产品的功能、性能(包括环境和可靠)要求,包括公司根据需要确定的要求(可另付页) 合同或协议书:
公司确定的:
附加要求:
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 □无,说明原因如下: □有,并列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编号及名称如下:
Signature Result
部门
应到者 Attendant
工号
姓名
签名 考评结果 Signature Result
16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备注:
BG-BM-01 A/0
年度培训课程计划
编号
课程名称
批准:
年月日
YF-BM-02 A/0
产品名称
关键因素、薄弱环节分析报告
NO:
产品型号
拟制
审核
批准 YF-BM-03 A/0
优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维修性设计分析报告
NO: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拟制
审核
批准
YF-BM-04 A/0
产品名称
新技术新材料论证、试验鉴定分析报告
NO:
产品型号
拟制
审核
进行验证
设计开发中使用的标准和法规:
计算机软件设计的确定:
新技术和新器材的应用: □无 □有,列出新技术和新器材如下:
产品交付时需要配置的保障资源有:
说明: 产品负责人对设计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和协调。当设计过程发生的情况与本计划不一致时,将不一 致的地方形成文件,经过审批,附在本计划的后面。
编制: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