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优秀教案
数据的分析和表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数据的分析和表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八单元数据的分析和表示一.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2、结合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体验服饰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3、学会整理和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教具学具准备:例题的方格纸教法:创设情境,举例讲解学法:观察思考、操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新,启迪探究1、谈话引入:我们以前学过的做统计图,那么程序是怎样的?统计图可以怎样分类?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2、同学们平时喜欢什么运动?好,老师这儿有两个片段想给同学们看看。
(出示同学们打篮球的视频。
)问:我们班谁打篮球打的最好?问该生,你看到了什么?你对篮球了解多少?(学生叙述,教师概括。
)3、那既然这名同学喜欢打篮球,老师想问一个问题:你投篮的时候单手投篮还是双手投篮投得远呢?看来同学们各有想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用哪只手投篮比较远呢?(举手表决,统计)对!我们可以现场收集和整理大家的想法。
那么我们班的情况到底怎样呢?(举手表决)支持单手的同学请举左手;支持双手的同学请举右手。
(现场了解统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4、刚才只是我们对本班的收集和整理,不能代表我们整个年级同学的意见。
所以老师在课前随机抽取了7名同学的投篮的情况。
5、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家的意见,你觉得我们用什么把这些数据表现出来会更好呢?(条形统计图)老师也觉得条形统计图很好,因为用直条图来表示可以直观的看清楚每个同学投篮距离的情况。
但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学生各抒己见)6、出示7名同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标题、学生号码、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直条图、图例以及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等),为何选用两种颜色的直条,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我们把这种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北师大版】2019年春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目标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
2、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已知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
能力目标2、通过网络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
2、通过研究奥运会上中国队成绩变化,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并分析统计图。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五年级的同学要订做新的夏季校服,出示大队长小明制作的各班总人数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学生观察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二、设置悬念,认识复式条形图的重要性小明带着这张统计图向张老师汇报工作。
张老师说小明搜集的数据还不够完整,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想到,夏季校服是分男女的,只统计班级总人数是不够的。
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出示第二次收集的数据。
追问:如果继续用一个直条表示一个班级的人数还行不行?显然仅仅用一种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是不行的。
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借助网络学件,自主学习复式条形图出示小明制作的复式条形图。
观察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那么究竟怎样制作这张图呢?这里借助一个网络学件flash动画。
学生自主学习,观察作图的顺序和方法。
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学习体会。
重点强调图例的作用四、分析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图的优势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的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小组讨论,汇报。
(各班男女生人数不同等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能看出各班男女生人数的多少,还便于分析和比较。
紧接着出示两个小练习1、某商场一季度冰箱、取暖器情况统计图,缺少图例。
学生从冬天取暖器卖得较多,并且随着气温的增高,销量逐渐减少。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8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1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1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第82页)二、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能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相应的数据。
2.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重点:能用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相应的数据。
难点:1.对复式条形统计图作出分析。
2.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运用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学生先思考,再分小组讨论,指名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总结: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我们今天就在以前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来学习更加复杂的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二、学习新课1.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什么什么运动?有同学喜欢打篮球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最上面的情境图)师:这是一名同学的投球图。
老师想问一下大家打篮球的时候喜欢单手投球还是双手投球?你们觉得用哪种方式投球可以投得更远?(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不同的想法,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来确定哪种投球方式可以投得更远呢?如何验证呢?(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用统计的方法。
(1)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师:这是已经收集好的第一个活动小组七名同学用单手投球和双手投球的数据。
(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中的表格)师:大家觉得用什么样的表示方式可以更好地将数据表示出来?(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派代表汇报: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大小,我们应该用条形统计图。
师:很好,那么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呢?(学生思考,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可以制成两个条形统计图。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学案例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学案例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2.学习目标(1)学科性目标①回顾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浏览单元内容,初步感知复式统计图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
②通过投球游戏,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③在四学活动中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教育性目标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在单元知识体系的建构中,积累数学探究的经验。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复式统计图的特征,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学习过程我们根据单元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图1:小学数学单元课教学流程图(1)阅读,领悟单元内容①首学,定向阅读快速浏览教材第82—91页,看看有哪几课?②群学,抓取本单元的3个知识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认识平均数。
(2)共学,复习对比,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①再现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读取信息其中的信息,回顾两种统计图的特征(条形统计图直观反映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反映数据变化趋势)②独立首学,仔细阅读教材第82—86页,说说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复式统计图只可以表示两组数量吗?③小组互学后群学汇报,共学梳理相同:条形统计图都是用条状图形,都是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量。
折线统计图都是把表示数据的点连接起来。
不同:单式统计图表示单组数据,复式统计图表示两组数据。
④群学,复习平均数①平均分的范围(大于85,小于96)②计算方法③实质:移多补少说清楚排除的过程及理由(3)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单式统计图——复式统计图(单组数据)(多组数据)四下本单元(五下)平均数——平均数(初步认识)(再认识)设计意图在四年级下册我们已经经历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初步认识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8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学生汇报:可以在一幅统计图上同时反映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气温,便于比较。
师:怎样区分甲市和乙市呢?(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段、实线或虚线进行区分。(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出这叫作图例,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一般标在统计图的右上角)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84~85页)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4)从总体上看,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都比漠河高,而且较为平稳。
3.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另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问题3)
师:这是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小组内讨论并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并点评)
教师讲解并出示答案。
(1)师:应该怎么找出两地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的是哪天呢?(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最高气温相差最大,我们应该找到两线相距最远的一天,4月9日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29 ℃。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 ℃的是4月10日。
(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29 ℃左右;漠河的最高气温先升后降再升,变化较大,最高气温相差最多达8 ℃。
学生汇报:根据最高气温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要想了解中国最北的漠河县在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需要做成什么样的统计图?(指名学生回答)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优质课教学设计
下面是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 的记录。说一说,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012年-2016年实验小学2012届学生患龋齿人数统计 图
人数
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
50 40 30 20 10
0
5 2012年 20 11 1 1
(3)本班有多少人患龋齿,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012年-2016年实验小学2012届学生患近视人数统计图
人数 75 60 45 30 15 0
15
9 2012年 18 10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39 28 56 45 73 63
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
45 5
1
2013年
4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2年-2016年实验小学2012届学生患龋齿人数统计图
人数 50
45 35 20 1 1 2015年 2016年
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
40
30 20 10 0
5 2012年 1 2013年 11 4 2014年
(1)这个图你看懂了吗?与同桌说一说。 (2)男生、女生患龋齿最多的是( )人。 )年,一共(
精编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
五、随堂检测
课件出示教材第 85 页第 1 题。 1、提出问题 同学们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一 起来完成下面的练习。读统计图,说一说,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汇报、订正 我可以分别找出 2006-2012 年患龋齿的男、女生人数分 别是多少。 可以比较出男、女生患龋齿最多的一年。 2006-2012 年患龋齿的男、女生人数的变化趋势。 3、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你们中有多少人患龋齿,算一算, 占本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复式折线统计图。(课本第 84-86 页的内容)
五年级数学组 主备人
姓名:
执行者
2 课时 五 年级 班
授课时间 2018 年 6 月 20 日(星期 第 节)至 2018 年 6 月 21 日(星期 第 节)
学习 目标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 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 重点
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 难点
从复式统计图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信息,并能根据图中数据增减 变化的趋势,对后续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与估计。
教学 方法
与
学法 指导
教师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让学 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
四、质疑探究
我们大家通过分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有不少体 会,请大家来总结一下吧。(复式条形统计图就是用两种不同 颜色的色条表示不同的数据,既能表示出不同数量的多少,又
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比较,使人一目了然。)
五、随堂检测
课本第 83 页的第 2 题。
六、分层作业
课外选做习题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单元教学设计与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与分析》教学设计学科分析 (数学分析)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主要研究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我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比如降雨概率,体育彩票的概率就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科学,它为人们认识客观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描述确定性现象的数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定性思维,二统计与概率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有效而非常实用的思维方式:统计思维(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
由于统计与概率在人类社会非常重要,所以课程标准把统计与概率列为小学数学必学的内容之一,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课标分析在第二学段中,《标准(实验稿)》与《标准(2011年版)》在“统计与概率”内容的设置中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从内容上看将《标准(实验稿)》中的8条具体目标修改为《标准(2011年版)》中的6条具体目标,在本学段的课程内容中删除了“中位数、众数”和“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一些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内容,同时在表述和要求上做了调整。
二是从内容主题变化比较,《标准(2011年版)》删减了实验稿中的具体目标6和具体目标8,其他目标相互对应,次序上没有大的变化,整体容量减少。
其目的是在强调在收集数据中用适当的方法,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数据重要性;两个版本在具体目标1中的用词没变化。
目标2中《标准(2011年版)》更为具体清晰: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操作和实施性更强。
在本学段学生学习的是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条”所代表的数量及差异‘扇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及其差异;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变化的情况,预测未来的趋势。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
八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一、复式条形统计图1.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叫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如下图: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图2. 一幅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都有哪些部分。
标题、单位、横轴(项目)、纵轴(数量)、单位的大小、图例、不同的直条。
3.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大小,能很直观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4. 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作为纵轴和横轴。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的标记和计量单位。
(4)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5)写出标题、图例和制图日期。
导学点睛要注意: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相比的优点,便于比较多个项目的数据。
要注意:图例和直条要一致。
5. 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从上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投球距离最近是多少米?最远是多少米?在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投球距离远一些?从上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知道投球距离最近是9米,最远是13米。
在大多数情况下,单手投球距离远一些。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1.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两组不同数量的折线统计图,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如下图:2012年“国庆”小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2. 一幅完整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包括:标题、单位、横轴(项目)、纵轴(数量)、单位的大小、图例、不同的折线。
3.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要注意: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相比的优点,便于比较分析。
要注意:图例和折线要一致。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时精品教案 第8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第8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1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根据要求把统计图补画完整。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点】能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了解图表的含义。
【教学难点】读懂图意,提高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统计图,并对照各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说说各自的特点。
(PPT课件展示)2.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2)画出纵轴和横轴;(3)画直条,条形宽度要一致,间隔要相等;(4)写上总标题、制图日期及数量单位。
(PPT课件出示)二、创设情境1.学生活动一:投实心球游戏。
(体育课上单手还是双手投得远些?请同学们讨论)2.学生活动二:讨论、交流。
学生意见不相同,我们来统计一下。
(PPT课件出示某一节体育课上第一活动小组统计的投球结果)投球者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单手投球的距离12.513.12.511.512.10.513.双手投球11.9.511.13.9.010.512.5的距离引导发问:(1)从上面的表格中能比较出结果吗?(可以,但是比较困难)(2)应该画统计图比较;(3)画条形统计图。
3.学生活动三: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制作好以后进行展示:有的制成两个统计图;有的将两组数据画在一起;有的将两个条形并排挨着画。
(2)引导学生比较、探究,并进行修改,展示修改好的统计图。
(3)给出概念“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板书)(4)引导学生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了解信息,得出结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精品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分析。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数据分析的效果。
3.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案例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既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又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果。此外,小组合作还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数据分析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据的价值和意义。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各种数据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据分析。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4.教师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问题解决的策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数据分析的过程。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合作中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主动收集、整理数据的习惯。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逻辑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
3.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如画图、列表等,将抽象的数据具体化、形象化,提高数据分析的效果。
4.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体验数据分析的过程,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小学数学5年级BS北师版下册第8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通过练习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熟练地 掌握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方法。
加强实际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 养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学习其他统计知识
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引入更多的统计概念 和方法,如方差、标准差等。
学习目标
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和 步骤,理解数据收集的 意义。
学习如何整理数据,包 括分类、排序等基本操 作。
了解常见的统计图表, 如条形图、折线图和扇 形图,并能够根据数据 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 数据。
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方 法,如求平均数、中位 数、众数等统计量。
0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的方法
计算家庭的平均每日开支,了解家庭的日常开销情 况。
制作家庭一周开支的条形图和折线图
01
02
03
04
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或绘图软件 ,将整理好的数据制作成条形 图和折线图。
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或绘图软件 ,将整理好的数据制作成条形 图和折线图。
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或绘图软件 ,将整理好的数据制作成条形 图和折线图。
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或绘图软件 ,将整理好的数据制作成条形 图和折线图。
05
单元总结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包 括分类、排序和分组等基本操
作。
统计图表
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习如何分析数据,包括求平均 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指标, 以及进行简单的数据推理。
将数据按照大小、时间等进行 排序,便于查找和比较。
汇总整理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备课方案-2019年教育文档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备课方案单元导学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平均数的再认识。
本单元是从学习单式统计图到复式统计图的一个飞跃。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平均数的再认识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关注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据分析的价值,也提高了学生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本单元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了平均数是数据集中趋势的表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统计图的选择”奠定了坚实基础。
备内容备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投球游戏、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1.通过观察、讨论与操作的过程,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并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通过活动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并能对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1.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据的作用。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备重难点重点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从而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与功能,培养学生正确合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BS) 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单式统计图,了解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注重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关注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据分析的价值。
本单元内容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2)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1节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第82~83页的内容。
1.通过投球游戏,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师: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生:学具中的方格纸。
师:淘气学校开展了大量的课外活动。
这一天,淘气和同学们来到操场打篮球,淘气在比赛中获得了一次罚球机会,队友纷纷给他出主意,有的队友说:“要单手投,那样才能投得远。
”还有的队友说:“要双手投,那样投得远,才能投得进。
”你认同哪种说法呢?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生1:我觉得单手投得远一些。
生2:我觉得双手投得远一些,因为两只手的力气大一些。
生3:我同意(生1)的说法,我曾经试过。
生4:我想可能与球的大小和质量有关。
设计意图:创设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先请学生猜一猜哪种投球方式投得远一些,激发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的兴趣。
1.师:究竟谁的想法更合理呢?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课件出示教材统计表)生观察后说自己的想法。
师:这个表中统计了几项内容?叫什么统计表?生1:统计了1~7号选手单手投球的距离和双手投球的距离。
生2:这是复式统计表。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练习七》优质课教学设计_2
练习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2、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一、基本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习题1、2题。
(1)学生自己试一试,完成统计图。
(2)学生交流互评。
(3)教师小结。
二、实践活动
1、做P90练习四实践活动第4小题。
让学生看第3题,说一说第3题的题意和从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研究,派代表发言。
2、统计表表示出相关的数据,然后对数据作出比较,分析、推理和判断。
三、练习小结
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练习七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首先要确定图例。
求平均数时,一般要去掉极端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优秀教案本单元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单式统计图,了解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注重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关注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据分析的价值。
本单元内容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2)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1节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82~8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投球游戏,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学准备】师: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生:学具中的方格纸。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师:淘气学校开展了大量的课外活动。
这一天,淘气和同学们来到操场打篮球,淘气在比赛中获得了一次罚球机会,队友纷纷给他出主意,有的队友说:“要单手投,那样才能投得远。
”还有的队友说:“要双手投,那样投得远,才能投得进。
”你认同哪种说法呢?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生1:我觉得单手投得远一些。
生2:我觉得双手投得远一些,因为两只手的力气大一些。
生3:我同意(生1)的说法,我曾经试过。
生4:我想可能与球的大小和质量有关。
设计意图:创设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先请学生猜一猜哪种投球方式投得远一些,激发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的兴趣。
【探究新知】1.师:究竟谁的想法更合理呢?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课件出示教材统计表)生观察后说自己的想法。
师:这个表中统计了几项内容?叫什么统计表?生1:统计了1~7号选手单手投球的距离和双手投球的距离。
生2:这是复式统计表。
2.师:但是表格看起来不那么直观,我们怎么才能比较直观地看出哪种方式投球远呢?生:画统计图。
师: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生1:学过条形统计图,它能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大小,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生2:学过折线统计图,它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我们该选用哪种统计图呢?生:条形统计图。
3.师: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种投球方式的数量呢?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绘制相应的条形统计图。
学生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师: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生汇报。
(说的正确即可)4.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
(1)师:同学们都具有一双慧眼,竟然发现了这么多信息。
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①1号同学单手投球是多远?双手投球又是多远?②2号同学单手投球是多远?双手投球又是多远?③3号呢?生结合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2)师:刚才大家利用这两个条形统计图来回答问题,你有什么感觉?生:太麻烦了,需要看两个条形统计图。
师:那应该怎么办呢?生:可以像统计表那样,把两个条形统计图合成一个。
(3)师:(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师:什么叫复式?生:就是能看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
师:像这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两种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点呢?生1: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示单手或双手投球的距离,而复式条形统计图既能表示单手投球的距离,又能表示双手投球的距离。
生2: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
(师根据汇报板书: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图例)5.师:从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你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投球距离远一些?生简单讨论并小结:单手投球远。
【巩固应用】1.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1题。
组织学生先对第(1)小题进行讨论;第(2)小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
2.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图里获得了哪些信息,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教学反思】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引导学生对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回忆,进一步明确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为新知做好铺垫。
通过两份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展示、比较,逐渐引导过渡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
通过对学生的追问,让学生发现单式统计图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完善。
在此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图例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比较两种统计图的异同。
学生在已有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对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观察、对比、分析中,认识到了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也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地比较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数据,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第2节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导航】教材第84~8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对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进行简单的制作,学会看图回答有关问题。
难点:对复式折线统计图反映的信息进行准确地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准备】师: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及实物投影仪。
生:学具盒中的方格纸,彩笔。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1.师: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
中国最南的位置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的位置在漠河县。
(课件出示主题图)这幅图表示了2011年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
2.师: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统计图?生: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1.课件分别出示“曾母暗沙”和“漠河”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谁能说一说这两幅折线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生:①确定纵轴、横轴分别表示什么;②描点;③连线;④在点旁边注上数据。
师:这两幅折线统计图中分别有几条折线?师:像这样的统计图就叫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课件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
(1)师: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整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这样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请将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
小组活动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展示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有两条折线,表示数量多少、增减变化的趋势。
(3)师小结:为了区别这两条折线统计图,我们通常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或者可以用实线和虚线来区分,也就是用不同的图例来表示。
(板书:图例)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反馈,制造观察上的矛盾,突出“图例”,逐步构建完整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3.师:谁能说说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生:单式折线统计图不需要图例,只能看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需要图例,可以较容易地看出两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4.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 ℃的是哪天?(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漠河呢?(4)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顺势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相较于单式折线统计图,还具有什么特点?生:便于数据的比较。
(师板书)5.课件出示: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
根据甲、乙两城市2012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1)回顾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2)学生独立绘制统计图。
(3)小组4人交流,互相补充订正。
(4)指名展示台展示,集体交流。
(5)请同学们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教材第85页中的问题。
生独立完成,小组对照,全班交流。
【巩固应用】1.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从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2.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2题。
在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完成相应问题。
其中,第(2)、(3)小题学生表达的方式可能不同,只要描述、分析得有道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课堂小结】什么是复式折线图?它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板书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条折线(图例)表示数量多少、增减变化的趋势便于数据的比较【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会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也曾学习过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因为统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应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能自发地去学习。
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注意突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分析和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逐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第3节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7~8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认识平均数的代表性,体会一个数变化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以及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1.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同学们,你还记得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坐车需要买票的吗?生回答不一,但基本围绕年龄回答。
师:大家的答案并不统一,现在老师来告诉你们答案。
课件出示资料: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指名读)2.师: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生1:可能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