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社会特色主义道路的特点
中国社会特色主义道路的特点
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2.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实现全
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推进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积
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对外开放,推动
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强调中国
的国情和特点,充分考虑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强调坚持"三
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以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政党的根本宗旨。
6.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强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本质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教训的总结,是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进行的创新探索。
它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伟大奋斗成果的结晶,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pt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6
(三)、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四个阶段(主线)
1、1978——1982 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四年。 在“解放生产力”上的显著成效,就
其在“解放生产力”上的显著成效:中国总体上进 入小康社会。
10
4、2002——2008
党的十六大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纲领。经过十六届三中全会到 2007年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 大战略思想。
21
收入分配改革阻力重重
《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 则》(即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2004年已经启动, 2007年-2009年间前后举行了6次征求意见讨论会 的草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门参与制订。 2010年3月曾上报国务院,后被退回,目前仍在修 改过程中。目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国民收入分 配问题专题调研报告中提出,尽快出台收入分配 改革方案。
——十七大报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点 (三)、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四个阶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点
4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1、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19
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那就是政府的良知
20
收入分配结构的理想模式:橄榄型分配 结构——中间大,两头小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大在北京胜利召开。
这次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报告描绘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领导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人知道,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残酷侵略和国内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统治,使得国家贫弱,民族危难,社会动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处于灾难中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历史任务。
为了抵御外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
一切不甘屈辱和压迫的阶级、阶层和人士都在探索国家的出路,提出自己的救国主张。
无数志士仁人,为此历经艰难险阻,不畏流血牺牲。
林则徐点燃的虎门销烟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彰显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爱国精神。
19世纪50到60年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但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起义终于失败了。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高举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主张维新变法,革除积弊,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马绍孟任大奎摘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1.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领导下我国人民自己摸索出来的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新我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
2.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坚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国家的领导体制和执政党的领导地位。
这一制度体系符合我国国情,稳定了国家的政治局面,为国家的长久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坚持改革开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
2.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体现了我国的领导作用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在国际舞台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
我认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可以为我国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撑。
4. 总结与回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体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方向。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成为一条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的发展道路。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改革开放,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在这些基础上,十 七大界定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可 以说,这是一个不断深 化的认识过程和不断完 善的实践过程。 铭记我们党探索 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历程,是 为了倍加珍惜、长期 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 道路,使其越走越宽 广。
三、整体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我们党长期 探索形成的认识成果,其科学内涵是由领导 者、起点、路线、任务、布局及目标构成的 一个整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坚强领导核心,是这条道路上的领导者。 四、实践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科学内涵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么高频率出现的“建设”一词,说明了什 么? 说明这条道路形成于党和人民的实践, 也发展于党和人民的实践。由这些动词所连 接的内容,也构成了这条道路的实践内容、 实践要求和实践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和时代特征
一、时代性。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相联系。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逐渐形成了关于“和平与发展 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重大论断,党的十三大报告将其作为 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轮廓的基本观点之一。 • 十四大提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 十五大把“当今世界”改为“当今时代”,提出和平与发展 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 十六大沿用了“当今时代”的提法,指出“和平与发展”仍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十七大继续采用“时代”这个历史概念,提出“和平与发展” 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 挡的时代潮流。
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 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9.4%。1978年,中国年国 内生产总值为 1473亿美元, 2003年已达到14000多亿美元。 1978年,中国年进出口贸易 总额为206亿美元,2003年已 达到8512亿美元。1978年, 中国外汇储备为 1.67亿美 元,2003年已达到4033亿美 元。
名词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名词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回答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构想,一种以中国特色为主要特征、体现了九百多万中国共产党员的探索实践的思想和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要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担负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
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基础。
在这个总体布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目标,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仅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也要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包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领导制度、人民民主制度、法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这些制度是为了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而建立和完善的。
_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1840年鸦 片战争后
十年内乱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极其 严重的创伤 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 陷入低潮
资本主义也并非济世良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 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有何意义?
▪ 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 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 3.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 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把中国人民带上国富 民强的幸福之路,一定会把现有的超级大国逐渐地甩 在后面;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 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的共同信念。
▪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根本原则) ▪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二)“十二五”的目标
第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第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第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三)“十二五”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部分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全面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搞资本主义作者:毛立言发布时间:2009-07-10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个问题,应该说大家都很熟悉,从报刊上、党的文件上也屡次看到。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特别鲜明地强调,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又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与此相联系,有两条不能走的路,一个是不走老路,不走回头路,也就是绝不走改革前的那样一条道路;另一是不走邪路,不能改旗易帜,也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或者是改良的资本主义道路。
像民主社会主义,如果不特别了解,大家很容易觉得“社会主义”又加了一个“民主”,有什么不好?大家从报纸或者其他一些材料可以看到,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方就是社会民主主义。
在一定意义上,民主社会主义也算左翼,它坚持对自由资本主义进行改良,一是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再就是强调对资本利益进行抑制,比较强调对工农大众利益的保护,但本质上还是资本主义制度。
有的同志很关心这个问题,但对里面很多难点问题该怎么理解不是特别清楚。
社会主义改革的内涵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以后曾经反复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奇怪,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不是说得很清楚吗?这个问题涉及很多问题,首先涉及到对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怎么认识的问题。
他们设想的那个社会是不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拿来进行思考的蓝图?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不是象建房一样随时随地就可以拿来施工的蓝图。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又和每个人密切相关。
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这30年,被称为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国家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
从经济方面讲,总的生产力系统在急剧变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深圳1979年建市,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短短
的26年间,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经济实 力雄厚、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社会文 明进步、法制比较健全的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花园 城市。深圳人始终将“创新精神”作为深圳发展 的灵魂,在“开拓创新、团结奉献、诚实守法、 高效务实”深圳精神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增长, 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 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等称号,已经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经济 的纽带。深圳将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 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二、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 正确处理‘一个中心”和“两个 基本点”的关系
请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三个◎第一个◆的内容
,思考后回答:“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 点”的关系是怎样的? 经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 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不 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朗读教材第二目第三个◎第一个◆的“指点
再见!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
于自己的发展。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在当今世界,不发展不行,发 展慢了也不行,所以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还要正确处理“一 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三、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 之间的关系
请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三个◎第二个◆第一个
◇情景资料,结合资料提供的历史事实,谈 谈你对稳定是一种重要资源”、“社会稳定 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解。
亚洲“四小龙”和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摘编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这一科学论断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两个根本原因之一提出的。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第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们党要在中国的建设问题上完成当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完成的开创自己道路的任务。
1980年1月,他又提出,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寻求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又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崭新实践中,才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同当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一样,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指望照搬书本、照搬外国,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相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由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完整表述。
这表明,时至今日,在更多地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党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同一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时相比,是大大地深化了。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找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几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幸福之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民主为己任;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人民民主为政治特征;改革开放从开始之日起,就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不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旺盛活力和广阔前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各国国情不同,民主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是多样化的。
人民民主是近代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政治发展道路长期探索作出的历史选择,是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跨越的根本标志,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政治根基。
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
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空前深重。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一次次失败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但是试图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道路没有走通。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走民主新路。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民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人民民主始终成为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人民长达28年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同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实现党的最低纲领、争取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党大力发动和组织工农运动,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在全国迅速发展。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为适应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的形势,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举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亦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与重要意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与重要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想完成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团结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共中央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永远是我们立国、治国、强国之本。
4.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度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完善和巨大成功,昭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方面更加稳健成熟,也赢得了世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清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价值理念。
现代化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建构必然与各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密切相关,某一国家没有必要追求他国与自己发展模式的完全一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
三、怎么样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呢?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起始于1956年以后的毛泽东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由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创,经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继承、发展,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向前推进,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终于探索并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付出了代价和学费。只有开辟这条道路的人才真正理解其中的艰辛,才真正懂得它的价值,也才倍加珍惜和爱护它。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坚持解放思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全党的思想解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能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其三要坚持改革开放。十七大特别提醒全党,我们党所成功走出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改革开放是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实践、最根本的实践,就是正在进行的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此深刻的改革,难免在前进道路上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在探索性的实践中,我们既不能回避这些问题和矛盾,也不能过于夸大实践中的某些不足,更不能因噎废食,从根本上否定改革。十七大指出,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其四要坚持科学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道路,归根到底,是一条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道路。要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永续发展。其五要坚持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的重要目标。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学习总结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学习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学习总结在学习和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坚定信心,理论自信则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自信。
这种自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根本指导,而且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努力实现中国梦。
以下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实践,走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主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重要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和实践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道路自信。
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要相信自己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只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持久地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道路自信让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自己的发展模式。
二、对理论自信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前行的灯塔和指南针。
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国化发展有深刻的理论自信。
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情况,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创新应用。
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论内容,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理论自信是我们立足于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创新的能力。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进行适应性创新。
只有拥有理论自信,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三、坚定信心,不断学习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坚定的信心并不断学习。
(整理)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各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闭关锁国走向了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
特别是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与此同时,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分化形成的社会隐患问题越来越多。
同时,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深水期﹢海啸期”,尤其是次贷危机以后,改革方向又面临岔路口,中国的改革的方向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目前,有两种思想倾向。
一种思想倾向是针对我国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现状提出恢复计划经济,实行平均主义的左倾思想;另一种右倾的思想则认为我国应当全盘西化,走资产阶级自由化道路。
一、不能实行盲目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在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计划经济最大的优点是它强大的可计划性和可控制性。
在经济资源匮乏和国家经济动荡的时候可以较快的有力的调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达到恢复经济,稳定经济,进而维护国家稳定的目的。
计划经济长期以来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计划经济体制对各种资源抓的过紧过死,这首先就导致了对产品分配上的不灵活性,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形成资源政策性的缺乏,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影响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生产资料乃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是由国家层层下拨的,生产任务、生产指标也是依照上层的指导进行。
在对各地情况了解的不详细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乱指挥”的现象出现,对生产发展,社会进步极容易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形成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安排。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它包括了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二是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点是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始终摆在首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旨在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心任务。
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强调科技创新,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制度。
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
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它既保持公有制经济,又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注重公平正义,追求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解决资源、环境和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保障。
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现共同 富裕是我们的目标
虽然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迅速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但是由于旧中国的社会生产 力遭到极大破坏,新中国建设的起点很低,基础太差,这就决定 了我国不能直接进入发达的社会主义,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阶段,不只是表现 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 方面。
例一:中国的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贫 穷的山区和西部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牛耕农业耕作方式,很多乡 镇企业还在进行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 这些反映出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均衡,而且总体水平落后。
例二: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农业 机械化程度,我国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 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
——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1)
学习目标1
体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运用历史的观点,提高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的认识能力。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教学重难点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 最基本的国情。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目标2
坚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
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二个◆的“指点迷津”,回答下列问 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怎样才能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呢?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美好 幸福的生活,这就需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但是,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财富还不够丰富,落后 的社会生产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成为社会的主 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正确认识我国的主要矛盾。解决这 个矛盾,只能通过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来解决,这就决 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例三: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 文盲约占6.5%,我国100万人中的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 国的1/15 ,是日本的1/60。据国外统计,在136 个国家中,每13 人中的大学生数,我国排在第135位。 例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社会 主义法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法律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提高正确认识党的基本路线的能力。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
教学重难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阔步向前,不仅因为有正 确、坚定和统揽全局的指导思想,而且因为有明晰、务实的 基本路线贯穿其始终。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制定基本路线的 根本依据。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探究:我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 (1)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齐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所列举的事例,进一 步了解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具体情况。这告诉我们最重要的道 理是什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是 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材料一:2004 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1.667 万亿美元,我国 为1.649 万亿美元,和意大利基本相同,但是我国有 12.5亿 人口,人均1320美元,比起1980 年人均 250 美元已经有了很 大的提高;美国有 2.73亿人口,人均42736 美元,是我们的 近32.4倍。意大411有5724万人口,人均29215美元,是我们 的22倍。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 最基本的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
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程度—处于初级阶 段
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 基本国情,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
材料二:城乡差距过大,农村人口占的比重达到了70%,达 到8亿多人 ,农民相对贫困;而美国国土面积和我国相当, 从事农业的人口只有2%,少于600万人。 材料三:我国环境、居住、社会保障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就业问题严重。
材料四:科学教育水平低,原创性成果少,国民的科学文化 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我国国情现状
我国国情总体的情况,比如:人口多,底子薄、环境污染破 坏严重、资源浪费现象存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 改变等。那么,众多方面,哪一个是最基本的呢?让我们进 人下一个环节。
二、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齐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二个◆第一自然段,思考回答以下问 题: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国情写实”提供的的事实,回答问 题——三个国情写实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国情写实之一主要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国情写实之二 主要说明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 康水平,但与世界很多国家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中国还存在 不少的贫困人口。国情写实之三主要说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 生产力相对落后,民主和法制、教育事业、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具体事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