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2020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0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第 10 课 时 10的认识(2)
想想做做
1、
想想做做
2、
想想做做
3、填一填,读一读。 2 4 5 7 9 10
想想做做
4、
第2张是8,第5张是( 6 ),第10张是( 4 )。
想想做做
5、先从0写到10,再从大到小读一读。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想想做做
6、
一共有( 10 )只小鸭。
巩固练习
4、
6
5
4
2
巩固练习
5、填一填,读一读。 34 6
8 9 10
比8小:0、1、2、3、4、5、6、7 比7大: 8、9、10
巩固练习
6、 9
5 10 9
(答案均不唯一)
巩固练习
7、
巩固练习
8、左边可以画几个○?右边呢?
(答案不唯一)
巩固练习
9、接着涂一涂,填一填。
7
9
巩固练习
10、
苏教版
一年级
(上册)
[精品]
一 数一数
第 1 课 时 数一数
1和2 3和4 5和6 7 8 9 10
新知探究
主题图
新知探究
主题图
新知探究
主题图
新知探究
主题图
新知探究
主题图
新知探究
主题图
二 比一比
第 1 课 时 比一比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长的画“√”。

新知探究
长的画“√”。
比较长短的方法: 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茶壶在热水瓶的左面。 热水瓶在茶壶的右面。
答案不唯一
想想做做
4.把 左边的花涂红色,右边的花涂黄色。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

)少。还
能看出(
)比(

多,(
)比(
)少

8.数一数,圈一圈。
:( 3, 4, 5, 6 )个 :( 6, 7, 8, 9 )个 :( 5, 6, 7, 8 )辆
9.连一连。





作业1:预习下一课。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
第1单元
1 数一数
下面的小动物们各有几个脚?请你连一连。
()
思路分析: 我们可以在原题上将一个 和一个 圈在一起如图:
也可以先将 和 分类,再一一对应着摆,如下图所示: 规范解答:
1.看图圈数。
例1 数一数,这些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看图涂相同数量的“ ”。 完为止,共有10只小鸟,也可以用做标记的方法数数,从1开始标起,最后标到几就是几只,如下图所示: ( )比( )多,( )比( )少。 还能看出( )比( )多,( )比( )少。 :( 6, 7, 8, 9 )个 我们可以在原题上将一个 和一个 圈在一起如图: 还能看出( )比( )多,( )比( )少。 ( )和( )同样多。 完为止,共有10只小鸟,也可以用做标记的方法数数,从1开始标起,最后标到几就是几只,如下图所示: :( 5, 6, 7, 8 )辆 比一比,对的画“√”,错的画“×”。 :( 3, 4, 5, 6 )个 我们可以在原题上将一个 和一个 圈在一起如图: 规范解答:这些树上一共有10只小鸟。
)在(
)的(
)面。
注意:在说明位置时,需要说清楚是谁在谁的哪。
在 注意:在说明位置时,需要说清楚是谁在谁的哪。

的下面。
的上面
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一年级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一年级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 1第1讲认识图形(一) 2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一年级)角分锐角、直角和钝角3种。

直角的两边互相垂直。

三角板有一个角就是这样的直角。

教室里天花板上角都是直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这叫什么?这叫“点”。

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可以画大些,也可以画小些。

点在纸上占一个位置。

这叫什么?这叫“线段”。

沿着直尺把两点用笔连起来,就能画出一条线段。

线段有2个端点。

这叫什么?这叫“射线”。

从一点出发,用笔沿着直尺画出去,就能画出一条射线。

射线有1个端点。

另一边延伸得很远很远,没有尽头。

这叫什么?这叫直线。

沿着直尺用笔可以画出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

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平行,没有交点。

无论延伸多远都不相交。

这叫什么?这叫“角”。

角是由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

这点叫角的顶点,射线叫角的边。

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2条边。

第1讲认识图形(一) 3习题一【看看想想】1.点(1)看,这些点排列得多好!(2)看,这个带箭头的线上画了点。

2.线段下图中的线段表示小棍,看小棍的摆法多有趣!(1)1根小棍,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

(2)2根小棍,可以都横着摆,也可以都竖着摆,还可以一横一竖摆。

4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一年级)(3)3根小棍,可以像下面这样摆。

3.两条直线4. 你能在自己的周围发现这样的角吗?哪两条直线相交?哪两条直线垂直?哪两条直线平行?第2讲 认识图形(二) 5第2讲 认识图形(二)一、认识三角形6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一年级)这叫什么? 这叫“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这叫什么?这叫“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1个角是直角。

它的3条边中有2条叫直角边,1条叫斜边。

这叫什么?这叫“等腰三角形”。

它也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2条边一样长(相等),相等的2条边叫“腰”,另外的1条边叫“底”。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8单元 20以内的加法 1 不进位加法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8单元 20以内的加法 1 不进位加法

知识点1 10加几的计算方法
一共12根
一共13根
1个十 2个一 合起来是12 1个十 3个一 合起来是13
10 + 2 =
12
10 + 3 =
13
知识点2 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
一共有多少个花皮球?
方法一
利用数数的方法计算
接 着 12 数 3 个 数 , 即13,14,15。
12 + 3 = 15
方法二
一年级数学·上 新课标[冀教] 第8单元
1 不进位加法(教材P67)
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凭的世界一流数学家。他 在初中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后来他用了七年 的时间自学了高中、大学里的全部课程,并先后在国内 外几所大学任教,并在19岁开始发表数学专业论文,后 终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借助小棒算一算
一共15根
方法三
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12 + 3几加几也不难。 分清十和几个一, 答案就是它们组成的。
1.计算十加几,我们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更简便的 方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十加几可以看成是1个十和 几个一合在一起,也就是十几。
2.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我们可以利用数的组成,先把 十几分成10和几两部分,然后算几和几相加,最后和10 相加。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一年级)》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一年级)》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一年级)》
上册
第1讲认识图形(一)
第2讲认识图形(二)
第3讲认识图形(三)
第4讲数一数(一)
第5讲数一数(二)
第6讲动手画画
第7讲摆摆看看
第8讲做做想想
第9讲区分图形
第10讲立体平面展开
第11讲做立体模型
第12讲图形的整体与部分
第13讲折叠描痕法
第14讲多个图形的组拼
第15讲一个图形的等积变换
第16讲一个图形的等份分划
第17讲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
下册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3讲数数与计数(一)
第4讲数数与计数(二)
第5讲数数与计数(三)
第6讲数数与计数(四)
第7讲填图与拆数(一)
第8讲填图与拆数(二)
第9讲分组与组式
第10讲自然数串趣题
第11讲不等与排序
第12讲奇与偶
第13讲是与非
第14讲火柴棍游戏(一)
第15讲火柴棍游戏(二)
第16讲火柴棍游戏(三)
附录
第1讲点、线、角
第2讲长方形、正方形、三解形、角
第3讲多边形、扇形
第4讲立体图形的认识。

【精品文档】华罗庚的数学故事-word范文模板 (5页)

【精品文档】华罗庚的数学故事-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华罗庚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数学,他先后开创了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型群、自安函数论等,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人民科学家”。

华罗庚被芝加哥大学列人“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华罗庚的数学故事,供大家参考。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一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科学院院士王元,花费八、九年的时光,写了一本数学家的传记,这本书就叫《华罗庚》。

说到科学家的传记,我们已经见过很多了,但是由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来写的另一位著名数学家的传记,还是头一次见到。

说到本书的写作,王元先生不无自信地说:因为只有我,对他尤其是对他的数学工作最为了解。

王元先生是在1952年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分配来到中科院数学所师从华先生的。

从此,他与华罗庚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风风雨雨 30多年,自己也成长为一代著名数学家。

可以说,他是当今这世上最了解华罗庚的人。

应该也是写作华罗庚传的最合适人选。

王元先生说,中国的数学在古代曾经很先进,但是到了13世纪以后,就开始落后了。

当时西方已经开始有了微积分,而中国人还在搞古典数学。

虽然后来有传教士传进来一些近代数学,但是都很零零碎碎。

中国近代数学的真正起步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时中国有一批留学生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留学,学习了近代数学的知识再回到国内教学生。

所以中国的数学起步晚,水平不高。

真正使中国的数学走向世界的,是两位中国数学家,一位是华罗庚,一位是陈省身。

他们是两位奇才,他们当时的工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王元先生说,从数学领域来说,大致分为两个:一个是分析,一个是代数。

绝大多数的数学家一般只在其中一个领域里做出贡献,比如我自己,就是在分析方面。

但华罗庚却在两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另外一方面,数学又分成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华罗庚也是同时在这两方面都有很大贡献。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下) 第11讲 不等与排序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下) 第11讲 不等与排序

一年级共37讲第十一讲不等与排序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两个数或者相等或者不等,不等关系又分为大于和小于。

排序就是把互相不等的一些数通过比较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或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把一些东西排列起来。

例1把下面圈里的数从大到小排起队来。

解:容易看出,圈里的数都是两位数,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时,首先看十位数字,十位数字大的数比十位数字小的数大,因此这些数从大到小排队如下:例2把下面圈里的数从小到大排排队,并用“<”连接起来。

解:这些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

根据下面的原则对这些数进行比较、排队:(1)一位数比两位数小,(2)比较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个两位数时,要看它们的个位数字,个位数字小的那个两位数小。

排队结果如下:例3见下图,把右边大圆圈里的数分别填入左边的小圆圈里,使图中所示的不等关系成立。

解:仔细观察不等关系图可以发现:①最左端的小圆圈中应填的数都大于其他三个小圆圈中应填的数,所以应填最大的数4;②最上面的小圆圈应填的数最小,所以应填1,这样其他两个小圆圈中的数就容易填了。

见图。

例4请把1、2、3、4、5、6、7填入右图中的小圆圈里,使图中的“大于”、“小于”关系成立。

解:仔细观察图中不等关系符号的方向可知,在由小圆圈组成的三角形中:①最上面的小圆圈中的数最小,应填1,左下角的小圆圈中的数最大,应填7;②从上往下数,第二层的小圆圈中的数都大于最上面的小圆圈中的数1,而小于第三层圆圈中的三个数,所以第二层应填2、3、4,而第三层应填7、6、5;③再考虑到第二层和第三层各层的不等号方向,填图就可以最后完成了。

见图。

例5老师发了数学考卷,一班(1)组的六个同学的分数是这样的:①小王和小钱的分数一样多;②小赵比小李的分数多,可比小王的分数少;③小乐没有小王、小赵的分数多,但比小李的多;④小钱的分数比小顾的又要少一些。

请给他们排排队,并回答谁分数最多?谁分数最少?解:由①:小王=小钱由②:小王>小赵>小李由③:小王>小赵>小乐>小李由④:小顾>小钱=小王>小赵>小乐>小李可见小顾的分数最多,小李的分数最少。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上) 第15讲 一个图形的等积变换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上) 第15讲 一个图形的等积变换

一年级共37讲
第十五讲一个图形的等积变换
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
把一个图形切开后组拼成另一个图,它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大小未变,这样的过程叫做图形的等积变换。

例1把下面的长方形剪一刀,将它分成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
形。

然后用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另外形状的图形。

试试看。

解:
例2给你一个梯形,先将它折叠两次(如图示),再沿三角形一边的那条折痕剪开,拼成一个三角形。

解:
例3右图由五个小正方形组成,请先用剪刀把它剪开,然后重新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解:此题有很多种不同的切拼方法,这里只举一种。

把小正方形剪下来,再将剩下的大正方形等分成四个直角三角形,再像下面的右图那样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习题十五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折叠展开描痕分成二等分,沿折痕剪开后,再拼成另一个平行四边形。

2.把下图中的长方形纸片先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再把每个正方形纸片剪成两块,然后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怎样剪,怎样拼?
3.下图所示这块木料可看成由五个小正方形组成。

聪明的木工只据了两次,就拼出了一个正方形桌面。

想一想,他是怎样锯、怎样拼的?
4.请把下图中的长方形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块,然后再拼成一个正方形。

5.请把下图中的正方形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四块,然后再拼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6.把下面的图形剪两刀变成三块,再把这三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习题十五解答。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2020/11/24
探究新知
2020/11/24
1、2、3、4、5。
2020/11/24
3+2=5
5 32
4、5。
做一做
1.
3+2= 5
2020/11/24
2+3= 5
2.
1+ 3 = 4
2020/11/24
3+ 1= 4
第 3 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7 课时 减 法
2020/11/24
4 31
做一做
1.
共有 3 个。
3 21
2020/11/24
4 31
4 22
2.
2 11
3 12
4 13
4 22
2020/11/24
5条
,放在两个
放法?
里,有几种
5 41
2020/11/24
5 32
5 23
5 14
做一做
2
4
5
2
3
2020/11/24
第 3 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5 课时 加 法
2020/11/24
4+0=4
做一做
3-0= 3 0+0= 0 5- 0 = 5
4-0= 4 5-4= 1 4+0= 4
0+2= 2 1-1= 0 0+3= 3
2020/11/24
2020/11/24
4- 1 = 3 4- 2 = 2 4- 3 = 1 4- 4 = 0
第 4 单元 认 识 图 形 (一)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PPT教学课件
2020/11/24
第 1 单元 准 备 课

小学 一年级 奥数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 下册

小学 一年级 奥数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 下册
二、凑整法
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如:
1+19=20 11+9=30
2+18=20 12+28=40
3+17=20 13+37=50
4+16=20 14+46=60
5+15=20 15+55=70
6+14=20 16+64=80
7+13=20 17+73=90
8+12=20 18+82=100
9+11=20
又如:
15+85=100 14+86=100
25+75=100 24+76=100
35+65=100 34+66=100
45+55=100 44+56=100等等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像10、20、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10-9+8-7+6-5+4-3+2-1
=(10-9)+(8-7)+(6-5)+(4-3)+(2-1)
=1+1+1+1+1=5
五、带着“+”、“-”号搬家
例8计算
1-2+3-4+5-6+7-8+9-10+11
解:这题只有加减运算,而且1-2不够减。我们可以采用带着加减号搬家的方法解决。要注意每个数自己的符号就是这个数前面的那个“+”号或“-”号,搬家时要带着符号一起搬。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下册

【最新2018】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word范文模板 (2页)

【最新2018】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word范文模板 (2页)

【最新2018】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是一名数学奇才,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

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

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

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

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

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

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

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

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着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

(完整word版)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

(完整word版)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刘彭芝主编子悦爸整理目录第一讲认识图形(一) (1)习题一 (2)第二讲认识图形(二) (4)习题二 (7)第三讲认识图形(三) (8)习题三 (9)第四讲数一数(一) (11)习题四 (12)习题四解答 (14)第五讲数一数(二) (15)习题五 (16)习题五解答 (18)第六讲动手画画 (20)习题六 (21)第七讲摆摆看看 (23)习题七 (24)习题七解答 (25)第八讲做做想想 (27)习题八 (27)习题八解答 (29)第九讲区分图形 (31)习题九 (32)习题九解答 (33)第十讲立体平面展开 (35)习题十 (36)第十一讲做立体模型 (37)习题十一 (38)第十二讲图形的整体与部分 (39)习题十二 (40)习题十二解答 (42)第十三讲折叠描痕法 (43)习题十三 (44)习题十三解答 (44)第十四讲多个图形的组拼 (46)习题十四 (47)习题十四解答 (48)第十五讲一个图形的等积变换 (50)习题十五 (51)习题十五解答 (52)第十六讲一个图形的等份分划 (54)习题十六 (55)习题十六解答 (56)第十七讲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 (58)习题十七 (59)习题十七解答 (61)第一讲认识图形(一)1.这叫什么?这叫“点”。

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可以画大些,也可以画小些。

点在纸上占一个位置。

2.这叫什么?这叫“线段”。

沿着直尺把两点用笔连起来,就能画出一条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3.这叫什么?这叫“射线”。

从一点出发,沿着直尺画出去,就能画出一条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边延伸得很远很远,没有尽头。

4.这叫什么?这叫“直线”。

沿着直尺用笔可以画出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5.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6.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没有交点,无论延伸多远都不相交。

7.这叫什么?这叫“角”。

角是由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刘彭芝主编子悦爸整理目录第一讲认识图形(一) (1)习题一 (2)第二讲认识图形(二) (4)习题二 (7)第三讲认识图形(三) (8)习题三 (9)第四讲数一数(一) (11)习题四 (12)习题四解答 (14)第五讲数一数(二) (15)习题五 (16)习题五解答 (18)第六讲动手画画 (20)习题六 (21)第七讲摆摆看看 (23)习题七 (24)习题七解答 (25)第八讲做做想想 (27)习题八 (27)习题八解答 (29)第九讲区分图形 (31)习题九 (32)习题九解答 (33)第十讲立体平面展开 (35)习题十 (36)第十一讲做立体模型 (37)习题十一 (38)第十二讲图形的整体与部分 (39)习题十二 (40)习题十二解答 (42)第十三讲折叠描痕法 (43)习题十三 (44)习题十三解答 (44)第十四讲多个图形的组拼 (46)习题十四 (47)习题十四解答 (48)第十五讲一个图形的等积变换 (50)习题十五 (51)习题十五解答 (52)第十六讲一个图形的等份分划 (54)习题十六 (55)习题十六解答 (56)第十七讲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 (58)习题十七 (59)习题十七解答 (61)第一讲认识图形(一)1.这叫什么?这叫“点”。

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可以画大些,也可以画小些。

点在纸上占一个位置。

2.这叫什么?这叫“线段”。

沿着直尺把两点用笔连起来,就能画出一条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3.这叫什么?这叫“射线”。

从一点出发,沿着直尺画出去,就能画出一条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边延伸得很远很远,没有尽头。

4.这叫什么?这叫“直线”。

沿着直尺用笔可以画出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5.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6.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没有交点,无论延伸多远都不相交。

7.这叫什么?这叫“角”。

角是由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

这点叫角的顶点,射线叫角的边。

角分锐角、直角和钝角三种。

直角的两边互相垂直,三角板有一个角就是这样的直角。

教室里天花板上的角都是直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习题一1.点(1)看,这些点排列得多好!(2)看,这个带箭头的线上画了点。

2.线段下图中的线段表示小棍,看小棍的摆法多有趣!(1)一根小棍。

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

(2)两根小棍。

可以都横着摆,也可以都竖着摆,还可以一横一竖摆。

(3)三根小棍。

可以像下面这样摆。

3.两条直线哪两条直线相交?哪两条直线垂直?哪两条直线平行?4.你能在自己的周围发现这样的角吗?第二讲认识图形(二)一、认识三角形1.这叫“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这叫“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一个角是直角。

它的三条边中有两条叫直角边,一条叫斜边。

3.这叫“等腰三角形”。

它也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两条边一样长(相等),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的一条边叫“底”。

4.这叫“等腰直角三角形”或叫“直角等腰三角形”。

它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5.这叫“等边三角形”。

它的三条边一样长(相等),三个角也一样大(相等)。

二、认识四边形1.这叫“四边形”。

四边形有四条边,内部有四个角。

2.这叫“等腰梯形”。

它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的上下两边平行,左右两边相等。

平行的两边分别叫上底和下底,相等的两边叫腰。

3.这叫“平行四边形”。

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4.这叫“长方形”。

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5.这叫“菱形”。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分别相等。

6.这叫“正方形”。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认识圆和扇形1.这叫“圆”。

圆是个很美的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圆心到圆上一点的连线叫圆的半径,过圆心连接圆上两点的连线叫圆的直径。

直径把圆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叫“半圆”。

2.这叫“扇形”。

圆的一部分叫“圆弧”。

由一条圆弧和两条半径构成的图形叫“扇形”。

习题二1.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套出各种图形。

2.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还能发现哪些图形?如:第三讲认识图形(三)1.这叫“长方体”。

长方体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

长方体的面一般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互相垂直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这叫“正方体”。

正方体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

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同样大的正方形,所以它的十二条棱长都相等。

3.这叫“圆柱”。

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

4.这叫“圆锥”。

圆锥的底面是圆。

5.这叫“棱柱”。

这个棱柱的上下底面是三角形。

它有三条互相平行的棱,叫三棱柱。

6.这叫“棱锥”。

这个棱锥的底面是四边形。

它有四条棱斜着立起来,所以叫四棱锥。

7.这叫“三棱锥”。

因为它有四个面,所以通常又叫“四面体”。

它的每个面都是三角形。

8.这叫“球体”。

简称“球”。

球有球心,球心到球面上一点的连线叫球的半径。

习题三看看摸摸,并在自己周围寻找具有这些形状的物体。

1.长方体2.正方体3.圆柱4.圆锥5.棱锥6.球第四讲数一数(一)例1 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等边三角形、几个圆?例2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点?1+3+6+9+12=31共有31个点。

例3 数一数,下图中有几条线段?照下面的方法数:3+2+1=6(条)。

例4 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锐角?照下面的方法数:3+2+1=6(个)。

习题四1.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直角?几个钝角?2.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等边三角形?有几个等腰三角形?有几个直角三角形?有几个等腰直角三角形?3.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长方形?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四边形?4.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点?5.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几条线段?6.下图中共有10条线段,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 7.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锐角?8.下图中共有10个角,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习题四解答1.图中有3个锐角、3个直角、3个钝角。

2.图中有1个等边三角形、4个等腰三角形、2个直角三角形、1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3.图中有2个正方形、3个长方形、5个平行四边形、6个四边形。

4.图中共有41个点。

1+4+8+12+16=41(个)。

5.图中共有3条线段。

2+1=3(条)。

6.数线段的方法如下:4+3+2+1=10(条)。

7.图中共3个锐角。

8.数角的方法如图:4+3+2+1=10第五讲数一数(二)数复杂的图形需要较强的观察能力,要细心,做到不重不漏。

例1 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照书上的方法数,共4个三角形。

例2 数一数,右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照书上的方法数,共8个三角形。

例3 数一数,右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照书上的方法数,共有10个正方形4+5+1=10(个)。

例4 数一数,右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照书上的方法数共有5个长方形。

习题五1.数一数,右图中有几个三角形?2.数一数,右图中有几个三角形?3.右图中有8个三角形,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

4.数一数,右图中有几个长方形?5.下图有7个长方形,请你都找出来。

6.数一数,右图中有几个正方形?7.左图中共有14个正方形,请你都找出来。

8.数一数,右图中共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9.数一数,左图中有几个圆?10.右图中共有27个三角形,请你都找出来。

11.数一数,右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习题五解答1.图中有2个三角形。

2.图中有3个三角形。

3.可以像下面这样找。

4.图中有3个长方形。

5.6.图中有5个正方形。

7.8.图中有5个正方形、16个三角形。

9.图中有6个圆。

10.图中共27个三角形。

11.图中共有44个三角形。

其中最大的2个、次大的6个、次小的12个、最小的24个。

第六讲动手画画例1 画点用铅笔在纸上画点。

例2 画线段先画两个端点,再使尺子的一边与两点靠近。

左手按住尺子,右手拿铅笔沿着尺子边从一点画到另一点。

例3 画直线把尺子放在纸上,用左手按住,用右手拿着笔从左往右画。

(虽然画出的只是一段,但可以把它想像成是向两端延伸得很远很远)例4 画直角左手按住三角板,右手拿着铅笔沿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可画出直角。

例5 画圆习题六1.画点(1)随意画(2)照图画2.画线(1)随意画(2)用尺比着画线段(看成线段)3.画角(1)随意画(2)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三个锐角。

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方格纸上画)。

5.使用三角板和圆规画出各种图样。

6.同学们合作,利用小棍(或粉笔)和细绳,在地面上画大圆。

一人把线的一端按在地上不动,另一人把小棍(或粉笔)捆在细绳上,让细绳时刻拉紧转圈,这时小棍(或粉笔)就能在地上画出一个大圆。

第七讲摆摆看看例1 用两根火柴棍,摆成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

例2 用四根火柴棍摆出两条平行直线,再摆出两条相交直线。

例3 用火柴棍摆出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菱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等腰梯形、一个五边形、一个六边形、一个八边形。

例4 用三根火柴棍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如图。

(1)再加两根火柴棍,摆出两个三角形。

(2)再加两根,摆出三个三角形来。

(3)再加两根,摆出五个三角形来。

解摆一个三角形必需三根火柴棍,这样计算,摆两个三角形就需要六根。

但是现在只给你增加两根,却要求你用五根摆出两个三角形,可见必有一根火柴棍要供两个三角形公用才行。

同样道理,再加两根后共七根要摆三个三角形还差两根,所以必须有两根公用。

再给两根后共九根火柴棍,要摆五个三角形。

摆法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九根火柴棍摆出了三个“正立”的小三角形,同时中间还出现了一个“倒立”的小三角形,它并没有额外需要增加火柴棍。

而且最外面的六根火柴棍又形成了一个大三角形。

所以这九根火柴棍共摆出了五个三角形。

习题七1.用两根小木棍,摆成一个很小的锐角,然后慢慢地挪动一根,使锐角渐渐变大。

如果继续转动小棍,将会出现什么角?2.如右图所示,用火柴棍摆了五个三角形。

(1)拿掉哪三根,就可以变成一个三角形?(2)拿掉哪两根,就可变成两个三角形?(3)拿掉哪一根,就可变成三个三角形?3.如右图所示,用火柴棍摆了五个正方形。

(1)请你拿掉两根,剩下三个正方形。

(2)请你拿掉两根,剩下两个正方形。

4.如下图所示,用火柴棍摆了六个三角形。

如果拿掉三根火柴棍就变成了三个三角形,应该拿掉哪三根?试试看。

5.如右图所示,用16根火柴棍摆了四个正方形。

你能用15根、14根、13根火柴棍也分别摆成四个小正方形吗?摆摆看。

习题七解答1.慢慢转动小棍的过程中锐角逐渐变大,之后出现直角,直角再变大随之出现钝角。

2.3.4.5.第八讲做做想想例(1)用下图中那样的三根小木棍,摆出一个三角形,并用橡皮泥粘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