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课件

19世纪初~1848年 从空想到科学
19世纪40年代~70年代 从理论到实践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从理想到现实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从一国到多国
20世纪50年代至今 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政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条件
社会经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矛 盾日益暴露。
阶级条件: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
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低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政权,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社 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由苏联模式到南斯拉夫模式和中国模式等。
课堂练习
1. (2020.7·浙江高考·18)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
张一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商业是资本主义罪
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
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
——列宁
“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
中途停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
——恩格斯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
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PT课件

第一节 哲学的对象和历史演变
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哲学对象的具体理解是不 同的
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通过人们的哲学思考而逐渐明 确起来的
在不断明确和不断深入探讨其特定对象的过程中, 哲学实现了其从古至今的历史演进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智慧之学” 从词源学上看,哲学(古希腊文φιλοσοφια—拉丁文 philosophia—英文philosophy)就是一种给人智慧、 使人聪明的学问,就是一种智慧之学 东西方古代哲学家都认为,智慧即知识,追求智慧就是 追求知识,具有智慧就在于拥有知识并善于运用知识 哲学既追求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普遍性知识,又从总 体上教导人们善于追求和运用知识
(2)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用“天人关系”来表达人与世界的关系,致力于“究天人之际”, 并在天人关系中着力于对人生的探索,力求达致“天人合一”的 “天地境界” 把宇宙和人生都视为生生不已的过程,提出了天地、道德、性命、 礼义、体用、理气、知行等一系列辩证互补的范畴、也要求人们 以这样的辩证智慧去对待内外、人己、义利、仁智、道器、理欲 等矛盾关系,并由此阐发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革故鼎新的发展 观、刚健有为的人生观、知行合一的实践和认识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主讲人: 汪信砚 教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
哲学观是关于哲学的哲学,是对有关哲学本身的一系列 问题如哲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功能、基本问题等等 的反思 不同的哲学观对哲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功能、基本 问题等等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它们使得哲学史上的各 种哲学理论相互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种 变革就是从哲学观的变革开始的
西方古代哲学的鲜明特点是从对象世界本身去探寻世界万物的统 一性,因而它不仅经常对客观世界本身直接作出断言,而且它所 理解的本体往往是表现于经验中的某种具体存在物,因此,即使 是古代的本体论哲学,也只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某种朴素的反思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

内容: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 利的客观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 阶级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PART
01
早期工人运动和 社会主义思想的
萌芽
背景
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迈入了它的成年阶段……资本主义固有 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开暴露了出来。1825年, 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和社会的严重灾难。 从此,这种社会痼疾便周期性发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 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 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工业发展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推动大工业发展;大工业的发展最终造成资 产阶级的灭亡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 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 英国爆发资本主义周期性济危机。
背景
这里(普通的工人住宅区)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 的,肮脏而坑坑洼洼,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 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城市中的这些地区 是不合理的,杂乱无章的建筑形式妨碍了空气的流通,由 于很多人住在这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所以这些工人区的空 气如何,是容易想象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
1 辩证唯物主义
揭示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和发展规律,强调相互 作用和变化。
2 历史唯物主义
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的发 展来解释社会变革和历 史进程。
3 科学社会主义
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 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 践。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矛盾统一法则
强调事物内部矛盾和统一的关 系,互相依存共同推动发展。
发展的螺旋上升
否定之否定
事物按照螺旋上升的方式发展, 循环往复不断超越自身。
事物发展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 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变化。
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3
社会发展具有阶段性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 交叉,提供多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问 题的方法。
全球化与跨文化对话
与世界各国哲学思想交流,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发 展。
马克思的创立
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创立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
马克思主义思想迅速传播到全 球,影响了世界的政治和社会 运动。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向
批判继承与创新
在批判继承传统中发现当 代问题,并追求创新解决 方案。
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观点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PPT课件

三、近代哲学的本质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 遗产
近代哲学的起源及其重要的历史变革意义。近代哲学的基 本立足点和主要派别: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近代哲学的发展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批判学” 及其主体性原则。黑格尔哲学:历史原则与辩证法的伟大 复兴。费尔巴哈对绝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历史功绩与局限 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从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遗 产的过程中产生的。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要求在哲学上的 反映。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化形态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 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以实践为基础的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主要内 容的历史唯物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 学与中国实际、文化相结合。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点:世 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论与初 中的统一。
二、近代科学的特征及其哲学意义
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性起源。资本主义生产作为自然科学 的工艺学的应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早期成就与变革意义。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近代自然科学的世界观与传 统观念的斗争及其意义;这种世界观的局限性。马克思主 义哲学创立的自然科学前提。
近代社会科学的历史性起源泉:启蒙运动、社会生活的变 革与政治解放。近代社会科学作为“市民社会的科学”及 其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复辟时期的历 史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成果和意义 以及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科学前提。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PPT课件

朱执信
苏俄对华宣言 ( 1920 .9.27 ) 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
一切条约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 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 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本阶级从中国 残暴地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 还中国。
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氏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关于过去 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 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关 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 社会民主主义。离了他特有的史观,去考他的社会主义,简直 的是不可能。
辩证唯物主义;
2、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 泰斗也” “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 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 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数之弱者为少 数之强者所压服。” ——《新民丛报》1902年
二、传 播 意 义
1、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为中国革命由旧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开始传入
基本线索
正式传播 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
专题小结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思 想
①学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
梁启超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 得比较慢。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 人就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其人... 以 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 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 义。 ...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 义的共产主义。” ——毛泽东(1945.4)

2024版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

2024版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目录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定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产生背景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到列宁、斯大林等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与观点基本立场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观点包括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等。

这些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物质与意识关系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世界的本质。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动与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马克思主义》课件

《马克思主义》课件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 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无产阶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 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 完善。
介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
当前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马克思主义》 ppt课件
目录
• 马克思主义概述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科学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01
CATALOGUE
马克思主义概述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包括阶级性、科学性 和实践性。
02
CATALOGUE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总结词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 物质,以及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和辩证法。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 有能动作用,能够反作用于物质世界。辩证 唯物主义还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 内部的矛盾运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推动事物不断发展。辩证法则是解决矛盾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事物 的矛盾运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 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决定的;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 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主要力量;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是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政治 保障。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20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20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2024/1/30
22
0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应用
2024/1/30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应用
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 了理论支撑和哲学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深入人心。
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全社 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良好风尚。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推动文化事业全 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024/1/30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
03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 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推动建立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 生态环境。
2024/1/30
26
07
总结与展望
Hale Waihona Puke 2024/1/3027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意义及影响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无产阶级革 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 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16
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剩余价值的概念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 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 价值。

统编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教学课件3

统编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教学课件3
封建斗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牛顿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
4.达尔文
探究一 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 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国际工人协 会推动了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和国 际工人运动进入 新阶段。
2.巴黎公社
2.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具有怎样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 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 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变世界?他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弊端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工业化早期
经济:工业化浪潮(第10课) 政治:阶级结构分化(第10课)
政治制度转型(第9课)
思想: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
材料一 在英国煤矿中工作的女童工(绘画作品)
他的确信是基于他的第三个主要学说——剩余价值理论。 材料五 《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思想: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
按照房主和租用人选举权原则,将选举权授予拥有年 值10磅以上房地产的业主和缴付10磅以上年租的房客、 年收入50磅以上的租地农。……改革使选民总数由43 万增加到65万,但普通工人依然没有选举权。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
• 16世纪
– 莫尔(英):《乌托邦》 – 康帕内拉(意):《太阳城》
• 17世纪
– – – – – 年满21岁的男子具有普选权; 秘密投票; 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 议员支薪; 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
• 1838年5月8日,该文件以“人民宪章”名称发表(宪章 运动由此得名) • 1839年2月4日,全国的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代表大 会 ,并通过致议会请愿书 。在请愿书上签字的人达125万 人以上。
– 生命最初由海中软泥产生 ,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变(类似昆虫幼虫的 蜕皮)而变为陆地生物。
• 牛顿

– 地球由第一推动力而运转起来,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 。 林奈(瑞典博物学家,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 – 生物种原来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 – 在不变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 康德
“有一次我和这样一个资产者在曼彻斯 特街上走,和他谈到工人区的恶劣的不合卫 生的建筑体系,谈到这些地区的可怕的居住 条件,我说我还没有看到比曼彻斯特建筑得 更坏的城市。他静静地听完这一切,在走到 拐角上和我告别的时候,他说‘……但是在 这里到底可以赚很多钱。再见,先生!’”
社会条件(政治经济状况)
英国宪章运动
• 1840 年7月 ,全国宪章协会成立 。恩格斯称之 为第一个近代工人政党 。 • 1842年,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签名人数达300 万人以上。提出: – 废除新济贫法;
– 限制工时;
– 实行政教分离。 • 1848年,运动达到第三次高潮。签名人数达197 万。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运动,举行集会、请愿、游 行。要求: – 提高工资。 • 1831年10月,与包买商谈判达成最低工资协议。 • 但随之在七月王朝商业大臣的支持下 , 包买商撕毁协议 • 1831 年11月21日,工人举行抗议示威,与军警发生冲突 ,工人一度占领里昂城。起义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 军队所镇压。 • 1834 年4 月9日,由于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 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里昂再度爆发工人起义。提出: – 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
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
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
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
进一步阐明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原理,回击了新康德主义者、实 证主义者以及其他唯心主义哲学的质 疑和攻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 第二国际理论家
梅林
《马克思传》
考茨基
《卡尔·马克思 的经济学说》
拉法格
《唯心史观和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 普列汉诺夫(1856-1918)
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
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
,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
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
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
•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
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
也是根本的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事务中处
理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在革命与战争时期的统一 战线中处理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党派关系的历史 经验的哲学总结。
结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思想,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 想的重大贡献。这些哲学思想,是随着实 践而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理论上不断进行 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
参考书目
结束
谢谢大家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
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
• 哲学上,忽视辩证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把马克思 主义哲学简单化、实证化和教条化的倾向;把历 史唯物主义机械片面地解释为“经济决定论”, 否定人的主观因素在社会变革中的能动作用。
• {伯恩斯坦甚至提出“回到康德去”的口号。一战 后,许多领导者堕落为社会沙文主义者,第二国 际在政治上宣告破产。}
列宁的捍卫与推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各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坚持和发展了实践与认识辩证关 系的原理,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
第二,坚持和发展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 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 一切问题的关键。
• 缺点:主观主义,从而使得它将革命的主观要求 和客观条件分离开来,暴露其妥协性和浪漫主义 因素。
马尔库塞
霍克海默
哈贝马斯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和研究
• 南斯拉夫的“实践派” • 波兰的“哲学人文学派” • 捷克的“存在人类学派” • 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学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第三,坚持和发展了人民是历史主体的 原理,强调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四,坚持和发展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 筑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原理,强调改革开放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第五,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系统各 方面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思想,强调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 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 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对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经典表述,全面概括 其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使之成为科学地研究各 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基本纲领。
•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进行内在逻辑的分 析,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得到科学的证明。
• 1876-1878年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彻底清算杜林哲 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倾向,同时全面阐述马克 思主义哲学,使其基本原理得到系统论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贡献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 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 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 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 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 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 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 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 造性地提 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1916年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深刻阐 明时代变化的本质根据,创立了关于帝国理论的系统理论。
• 1917年的《国家与革命》批判了机会主义对马克思国家 理论的歪曲,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学说, 为夺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列宁的捍卫与推进
•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 • 1、“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
普列汉诺夫
斯大林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布哈林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嫁接”
卢卡奇
葛兰西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嫁接”
• “梅林——普列汉诺夫正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条化、庸俗化、实证化和机械化,忽视贯穿始 终的主体能动性和革命性、
• 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口号。主要尝试 依循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哲学渊源”来重新阐 释之,建构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主客体相互关系 的历史辩证法为基本对象的“新马克思主义”。
,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
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 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 • 1936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1937年做《矛盾论》和《实践论》演讲,这是马
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经验的哲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哲 学基础,在毛泽东哲学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 • 1956年《论十大关系》; •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它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和方法。
作具体分析。”(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 • 2、丰富了对立统一学说内容,开创了社会主义辩
证法研究的新篇章; • 3、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
提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创造社会主 义新文化的战略任务。 • 4、对俄国革命和建设所走过道路进行深入反思。
前苏联、东欧的阐发和系统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