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改实践中的体会
2023年初中数学课改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年初中数学课改心得体会(精选5篇)2023年初中数学课改篇1这一年我们学校仍然积极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通过课改活动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课改课、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我们广大数学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在课堂改革的浪潮中,一路走来,接受着诸多的冲击与洗礼。
在此期间,我们有过成功的体验,也有颇多问题的困惑。
几年来,教师的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
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学生已基本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还学会了评价、质疑与反思;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
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刻的反思,下面就具体谈谈课改几年来的收获和困惑。
一、课改中的收获(一)教师素质整体提高在课改过程中,教师自觉地进行新理念的学习,不仅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理性思考逐渐增多,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体现用教科书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理念。
新课程的实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研究者,设计者。
(二)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教师在课堂上放下了教师的尊严,以平等、民主、和蔼的态度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教室内从以往的“教”堂变成了“学”堂,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普遍喜欢学习数学,善于提出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课改前的学生远不及的。
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
初中数学的课改反思5篇
初中数学的课改反思5篇初中数学的课改反思1初中数学课改反思——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应用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见解,教师有“度”的进行课堂管理。
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
下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及中学生的特点,就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粗浅做法与大家共勉:一、重视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常言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是强调了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们看到,学生能否取得好的成绩,是与教师的期望相一致的。
之所以有这样“神奇的期望效应”,实际上就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教师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其成长,学生才会对教师有好感,并喜欢所教学科,努力取得成绩“回报”教师的爱。
例如:我班有这样一位女同学郑彬彬,她其实已经很优秀了,各方面的.能力很强,成绩也还不错,唯一遗憾的就是数学成绩不怎么好。
但是她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希望通过初三一年的努力能进一所比较好的高中。
由于这几年一直带初三的课,她在初一二的时候我并没有带过,只是常常听说起她。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是找她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并对她谈了要求她承担班级班长工作的任务,她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对于数学成绩为什么不好支支吾吾,好像没有对我说实话。
平时的班级工作她做得很出色,基本上不需要我操什么心,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组织班上的同学做得好好的;数学课上她的表现也不错,除了认真听讲外,还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做她自己买的一些辅导资料,还常常拿来问我让我给她批改,我想她这样的学习状态不可能成绩不好的。
初中数学课改心得体会范文参考
初中数学课改心得体会范文参考参考范文:参考范文1:在初中数学课改革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教学的转变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首先,新的数学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新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之间合作解决问题并且交流思路,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配合能力。
通过交流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
此外,新的数学教学注重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融合。
数学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真正意义,并且能够更好地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总之,初中数学课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它从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改革。
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推进数学课改革,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数学人才,为我国的数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范文2:在初中数学课改革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新的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深入理解数学的概念和方法。
此外,新的数学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数学问题解决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数学课改反思
初中数学课改反思篇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
通过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
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
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
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
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
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
传统的教师泛泛而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还应该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
2024年初中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2024年初中数学课改心得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改革也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其中,数学课改作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机遇。
在2024年初中数学课改的实践中,我深受启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2024年初中数学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运算和记忆,容易让学生流于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而新的数学课改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不再仅仅重复机械的计算和应用公式,而是通过多种不同的问题情境,积极思考和探索数学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思想,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2024年初中数学课改强调实践和应用。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没有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而新的数学课改则大力推崇实践和应用,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大量的实际问题和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和生动。
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和应用,学生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再次,2024年初中数学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个人的学习成果,缺乏互动和合作的机会。
而新的数学课改则非常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共享思维和经验。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此外,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们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数学的课改反思(四篇)
初中数学的课改反思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如初一数学的第一章,让学生以给定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构思独特且有意义图形,并写一两句诙谐的解说词。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个人设计,发挥想象,然后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汇总全班同学中的优秀作品展示评奖。
如“战车”、“风筝”、“夕阳夹山、倒影入溪”、“一个人、一座山、一个太阳”等等许多意义丰富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象之丰富,语言之诙谐使人耳目一新。
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如在初一数学(上)线段的长短比较时,我一开始设计询问学生平时如何比较身高,并请两个同学演示。
再让学生仿照比身高方法来比较两支笔的长短,由此引导学生找到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
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个问题。
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时,不再需要我的引导,学生从线段的比较中又找到了角的比较方法。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
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四篇)
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四篇) 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篇一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加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学问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供应合作沟通的时间与空间。
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加者。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既有人知的沟通,更有情感的沟通,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助于相互沟通。
表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公平的合作与沟通者。
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心。
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沟通,共建有利于共性进展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效地猎取新的学问和力量。
只有师生公平,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沟通。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
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承受,缺少参加;教师几乎把全部的原理、概念等学问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进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学问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而开放式教学可以转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气氛中自己探究、辨析思索,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供应了很好的素材。
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重点、难点上挖得过深,导致一局部学生负担过重,跟不上,通常一个班教师能照看到2/3的学生就不错了,这样就导致一局部学生厌学,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不利于学生全面进展。
新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到达的标准。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意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
通过师生合作,许多问题在分组争论中得以解决、使问题深化,不留死角。
中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中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中学数学课改是一个全新的课程改革, 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实施中学数学课改的过程中, 我发现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1.引入实际应用: 数学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够使学生更加感兴趣和投入学习。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
2.强调思维能力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 而中学数学课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引入多种教学方法:中学数学课改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4.个性化教学:中学数学课改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水平,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以便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5.融入技术工具:中学数学课改鼓励融入技术工具,如计算器、电脑软件等。
这些技术工具可以辅助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和图形绘制,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中学数学课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通过课程改革, 我们可以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关于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3篇)
关于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3篇)关于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精选3篇)关于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篇1近几年的我校课改,我们在摸索中前进,一路走来,更多的是启迪与收获。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此,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我对课改的几点体会与反思。
课程改革后教材变了,教法也变了.究竟变了什么,我觉得很大一部分表现在课堂上.纵观课堂,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得活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老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增加了.这令我们老师和学生都欢喜了一段时间,可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呆了,学生傻了,为什么呢?我们困惑.其实不仅是学生,老师本身对课改后的教学认识也不够.普遍认为教学设计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数学情景,课堂热热闹闹,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课堂就是一堂好课.的确我们的情感目标可能达到了,但知识目标却经常达不到.通过进一步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知道课改后的新教材是属于螺旋式上升的知识构架,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能力。
所以螺旋式上升的方法非常适合学生。
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气象。
使学生对新知识不用一下接受,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理解融会贯通的过程。
下面是我对新教材一点体会:(一)新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初教新教材时,觉得整个知识体系大变样,心中有些迷茫,不知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什么。
但经过亲身任教几年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新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使知识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些,这也正好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例如,函数问题是初中数学的一大难点,学生一直难以理解和掌握,而新教材则是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编排。
先是七年级入门以最为基础的一次函数入手,再是八年级设置了反比例函数,最后到九年级学习一次函数,教材将原本集中的难点分散到各学段,由浅入深,各个击破,从而顺利地克服了学生学习函数的困难。
(二)新教材在导课、例题、习题等方面大量引入了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给教师与学生留下了广阔的自主空间和再创造空间。
中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中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数学课程的改革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在数学课改的过程中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以下是我在数学课改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数学课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推理的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因此,在数学课改中,我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次,数学课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个体的竞争,忽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在数学课改中,我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让他们在团队中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再次,数学课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的是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很少有机会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然而,数学是一门与实际问题紧密相关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在数学课改中,我增加了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数学课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的是解答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灵活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
在数学课改中,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并激发他们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数学课改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任务。
在数学课改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课改心得体会感想
初中数学课改心得体会感想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在进行数学课堂改革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想。
首先,我发现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更加喜欢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因此,我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思考。
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我发现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更加喜欢与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
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我尽量避免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我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角度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数学问题。
总之,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改革,我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因此,我深信数学课堂的改革是必要且有效的,希望能继续努力推动数学教学改革,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方式。
学习初中数学学科整改方案心得体会
学习初中数学学科整改方案心得体会
经过对初中数学学科整改的学习和实践,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在整改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和定位。
初中数学学科整改的目标应
该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
制定整改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其次,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实施整改方案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
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要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
和教学改革,积极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材。
第三,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数学是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学生应该学会
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组织竞赛、培训学习方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整改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建立全面、系统的
评价体系,包括考试评价、作业评价和课堂评价等。
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
教师,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和教学方法。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学科整改需要注重目标明确、师资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和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提高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
数学课改实践心得体会
自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积极参与到课改的实践中去。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课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感受到了课改带来的喜悦和困惑。
以下是我对数学课改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发展在课改之前,我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课改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认识到,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由传授知识为主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
在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探究式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4. 任务驱动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实践,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三、注重评价改革,促进学生成长课改要求我们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成长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变化,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的实践,我发现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动力更加充足,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四、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素养课改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素养。
中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3篇_心得体会范文_
中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3篇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注入综合教学方法有许多好处,主要强调了综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改中的应用。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学数学课改,希望大家喜欢!中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范文1通过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我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在教学中一定要: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课改实践中的体会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的梳理、调整阶段,不管是北师大版、人教版,还是华东师大版的教材,都给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的理念。
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初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其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
但是,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思想和行动上的误区,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不能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
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但有些教师把握不好角色改变的分寸。
有些教师怕自己的课被认为是“满堂灌”而不敢讲授,只做发问者、旁听者,对学生的发问、解答不置之否;要么学生说什么,都说“好”,无视学生在回答中的偏激和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和引导。
于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无以发挥,甚至还以为这样就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倡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不是把师生关系割裂开来,教师的价值应体现在课前的引导,课堂上的点拨,解疑,课后的总结。
其中更多的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凭着自己的科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对学生适时指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思考、探究和创造精神。
所以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解疑者、鉴赏者。
2学习互动不能只重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许多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2.1动辄分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不管有没有必要,都要进行小组讨论。
2.2讨论时间过短,考虑上课的时间比较紧张,很多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讨论不到1分钟后就急忙让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2.3讨论效率低,学生进行讨论因缺乏教师的参与,组织松散,讨论内容离题太远,因而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长此下去,在教学中,无效的互动、虚假的互动多了,这与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背道而驰。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来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这种学习方式对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的教育犹为重要,但合作学习并不等于分组,形式主义的分组只会是徒劳无功。
互动包括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它的形式可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情景等因素而定。
互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探讨解决问题。
3不要把偏激当作是“求异”进行鼓励
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的驱使下,学生可能会已偏激的思维或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在态度和言行上偏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要求。
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思维的逆向发散,让思维形成对立面,从问题的相反方面进行探索,形成新的认识。
对于具有求异思维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望,应给予足够重视和引导他们发展创新思维。
总之,新课程理念是时代的产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迫切需要用实践去验证和改进。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体味到数学的魅力”,这理应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
我们希望在不断地实践过程,得到更完善的经验,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实践,造福学生,造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