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听课有感心得评课稿
统编二上《黄山奇石》评课稿
统编二上《黄山奇石》评课稿优点:1.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
2.班级语文课堂训练有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答题习惯。
3.利用三单教学到课堂,让学生和老师沟通更有依据,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方向,让课堂更高效。
不足:1.教师对待回答错误的孩子,可以给予一些引导,或者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语,让语文在每一个孩子身上真实地发生。
不要急于让另一个同学回答。
2.在引导学生学习拟人句的时候,可以抓住“猴子观海”动作描写的词语进行学习、模仿,进而交给写拟人句的方法(抓动词)。
3.拓展延伸。
老师可以给出一个例子供参考,另外在补充提纲的设计上也可以设计运用课后词语,或者引导孩子用上比喻句,激发游客的兴趣。
总之: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高效的课堂,我们一起在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学习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黄山奇石》评课:老师在上课伊始就紧紧抓住了题眼,把握了教学重点。
“奇”字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整堂课的学习围绕“奇”字展开,层层深入。
在课文结尾处让孩子们做导游,将文本知识运用到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建议:在小导游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先梳理朗读文中优美词句,促进积累,再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结构化的语言表达可以用课件呈现引导,提升孩子们完整表述的能力。
《黄山奇石》评课:优点:1.学生教读词语时,即使纠正学生的读音,养成正确发音的好习惯。
2.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注重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学生积极配合。
3.图文结合,让学生能很好的感受课文文本,生动形象。
建议:1.课堂上低段可以有生动活泼的评价机制,可以结合去黄山旅游,做文明小游客设置一些积分机制。
2.可以多样读课文。
3.在小练笔的地方可出示苏州的狮子林的照片,让学生也仿照着作者的写法,用上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并用上课后的词语,这样就更好了。
《黄山奇石》评课:优点:整个流程清晰,重点突出。
借助媒体图文结合地学习,教学过程由扶到放,由浅入深地进行。
《黄山奇石》评课
评《黄山奇石》一课听《黄山奇石》一课,总的感受是:课伊始,趣味鲜;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未尽。
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课开始时,教师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电教手段。
设计情境导入带学生去旅游,通过一段带有背景音乐的黄山景致的课件的播放,使学生入境,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扩展空间,丰富想象教学中体现了“新课标”即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还要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培养。
如:教学“仙人指路”时,“仙人会对游人说什么?”还有教学描写黄山奇石一段时,观奇石,猜名字等几处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好奇的年龄特征,保护他们直觉发展,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多种猜想,鼓励他们跳跃作答,从而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贴近生活,实践延伸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探索则是无限的,课将结束时,教师并没有简单总结草草收场,而设计“我做小导游”的游戏,通过学生对奇石的介绍引导学生背诵,使课文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告诉学生,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作者就是因细心地观察,才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美文,并鼓励学生每时每刻都要认真观察生活,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4、注意合作,共同获益新课程标准强调把儿童当成知识探索者,教学中,随处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在教学中,无论是对字词学习,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教师都给学生创造充分学习交流和表达的机会,通过学生组际交流,组外研讨,优势互补,不仅使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同时,全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
总之,在教师精心设计下,一节看似平淡无奇的“白开水”似的语文课,变成了浓郁芬芳的“茅台酒”充分展现出教者扎实的基本功,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广博的知识,不仅使学生受益匪浅,也使每位听课的人回味无穷。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评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评课稿听了王老师《黄山奇石》一课,收获良多,把我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新课标规定:“在写话中乐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
”这就向教师提出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包括从读到写,从写到说,从读写反复等。
王老师在二年级就非常注意对学生读写结合的培养,而且从王老师的这节课上可以看出,她平时对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很有方法。
我学到了以下几点:一、提供读说思路这是实现读说结合的关键,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
一开课,王老师就让孩子默读,在孩子默读时,老师就出示了这样的的练说模式:黄山的奇石真有趣!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作者详细介绍了——,简单介绍了——。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样拉出文本纹路,又给孩子一定的语言格式,为学生即提供了练说依附的拐杖,又提供了读说的思路,适时适度。
二、给予方法指导这是实现读说结合的保障,教师一般应该从构思、选材、谋篇、分段等方面,进行读说结合训练方法的指导。
在学习黄山奇石的二三两段后,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这两课的写作方法,文本是怎样写出黄山奇石仙桃石和金鸡叫天都的趣味的,他们总结到:先写奇石的名字,再写它像什么,最后写它在干什么。
总结到这样的写作方法后,教师先让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写文中略写的奇石,在孩子基本都已经能学会后,教师又进行课外的拓展,出示教师搜集的图片,再次进行学法的迁移,孩子们练说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我们都看了二年级孩子那种金句倍出的场景了。
最后王老师又让孩子发挥空间想象,你觉得还有什么样的奇石,于是孩子们的发言喷薄精彩。
这样的练说层层递进,步步升高,层级梯度明显,让学生的练说在老师给予方法后收获不断提升,成功的喜悦一浪高过一浪。
很值得点赞。
《黄山奇石》心得体会
听《黄山奇石》心得体会
通过郭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到整节课从想象力角度对文中的奇
石的描述充满了想象力。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这
些名字不仅形象生动,还能让我们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之间自由穿梭。
它提醒孩子们在生活中要保持丰富的想象力,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讲课落实到现实生活让孩子们更为主动的去想象和感受课文带来的美。
同时今天听了徐洁教授的讲解,让我明白课堂要以大的问题串联整个课堂。
语文教学要以大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连贯。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综合素养。
同时,大单元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大单元教学它强调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连贯。
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这种方式有助于他们建立知识框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一个主题单元中,可以通过故事、诗歌、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感受主题的内涵。
《黄山奇石》听课评课稿教研(11月10日)
《黄山奇石》听课评课稿教研(11月10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聆听了周磊老师执教的《黄山奇石》一课,收益匪浅,周老师以一张奇石的图片为启发点,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像被咬一口的苹果”“像一只袜子”,答案五花八门,这一节课结构清晰,流程顺畅,环节紧凑。
他不仅善于落实知识点,而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用鼓励性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不仅夯实了基础,思维与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1、情景导入,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
周老师利用图片、传说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对两块奇石的形状和来源进行分析,使学生体会到黄山奇石的“奇”,让学生始终情绪盎然,有声有色的投入学习中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
二、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周老师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周老师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种方式学习生字,比如:你指我读、开火车读、分类识字、小老师带读、游戏读,生字学习很到位。
多音字教学扎实,不仅有组词还有语句训练,学以致用三、深度参与,畅所欲言。
课中,周老师让学生变换视角,“远观”“近观”欣赏奇石,更直观了解“陡峭”“云海”等词语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表演,模仿奇石形态,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欢声笑语不断。
周老师从课文迁移到更多古今吟咏黄山的诗歌,引领学生欣赏更多奇形怪状的黄山石头,让学生进一步打开想象力的大门,畅所欲言,并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四、目标定位准确,训练扎实有效。
周老师在教学中,教师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扎扎实实语言文字训练,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同时,教师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公开课教研《黄山奇石》听课评课稿2021
公开课教研《黄山奇石》听课评课稿2021
今天有幸聆听了罗凤老师的《黄山奇石》,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优点:
1. 导入亲切、自然,来自刚刚学过的课文。
2. 注重识字、写字、词语积累、句子练习,充分凸显年段目标。
写字四步:看、描、写、比训练有数,范写充分发挥田字格指导功能。
识字方法多样:课件图文对照识字、做生字卡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在段中。
小老师的展示,大胆放手,充分激发学生识字
兴趣、汇报交流资源共享。
倡导主动性、探究性、实践性,探索学生自主识字课程之路很有创意。
3. 句子练习,研读文本特点,仿写句子,迁移运用。
先说后写,由难到易。
4. 作业布置体现课堂的延伸。
写自己的小石头。
(先说后写,说话练习训练有素。
)
建议:
1. 课堂的节奏,回环迂回。
2. 写字无评价。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2020年12月。
最新-《黄山奇石》评课【5篇】
《黄山奇石》评课【5篇】《《黄山奇石》评课【5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象鼻山是自然遗产吗】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黄山奇石》评课1师:我们继续来欣赏黄山的奇石。
打开课本;读读第三段,想想这一段写了哪两块奇石。
生:仙桃石,仙人指路。
师:作者是怎么介绍仙桃石的?请你找到这个句子把它划下来,然后自己读读。
仙桃石是怎么样的?生:仙桃石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师:来,闭上眼睛,我们边说边来想像一下,看看有没有石头飞下。
(教师一下子打开投影),下来了,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来!看着这“仙桃石”,我们再来背诵一遍。
那“仙人指路”又是怎么介绍的呢?生:仙人指路,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师:看看课本插图中的仙人,你说像不像,请你看着我们的课文来介绍介绍仙人指路。
生:(学生边看语文书,边读):远远望去,看见了什么……师:这一段中的第二句话也是写“仙人指路”,我们来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在这一段中有什么用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生:连接作用。
生:把两个内容这在一起了。
生:把“仙桃石”和“仙人指路”连起来了。
师:说得真好,现在,你(甲)读仙桃石这句,你(乙)读具体介绍仙人指路的这一句,然后我们一起读第二句。
师:这句话的确是把两个内容连起来了。
我们来背背这一句。
(学生背诵第一句)这一段会不会背?(请学生齐背第二段)刚才我们学得真不错。
其实在这篇课文的单元目标里就是这样讲的。
在这一个单元里,有许多这样的段落,该怎么学呢,我们来看看“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
读这样的一段话,要注意看一看这一段讲了几个内容,想一想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这几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黄山奇石》第3段介绍了‘仙桃石’和‘仙人指路’两块奇石,并用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地写出了它们的奇形怪状。
中间用‘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把两个内容连接起来。
”边读边把第3段的学法再说一遍。
学懂了吗?(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强化了对过渡句作用的理解。
《黄山奇石》评析
《黄山奇石》评课稿《黄山奇石》一课向读者介绍了神奇秀丽的黄山石。
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育,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他们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针对此刘梦琳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来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热情,课堂效果非常显著,突出了语文教学特色.刘老师以奇石名称导入,复习生字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后,刘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充分感悟石之趣,感受黄山之秀丽神奇,进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她引导学生由“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这一中心句设问探究,采用了看、找、说、演、读等形式,辅以课件的恰当使用,和学生一起重点研读了2~6自然段。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刘老师的教学正是遵循这一规律。
在教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时注重学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
如学习“猴子观海”,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再让学生找出猴子动作的词:抱、蹲、望,并请学生上台做动作等。
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自然体会到奇石的有趣,读出奇石的有趣.刘老师在详解2、3两个自然段后及时小结学习方法:1、看图片;2、看图说一说(做动作);3、演一演;4、读一读。
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学4、5两个自然段,4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指导。
从扶到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第六自然段时让学生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自己感兴趣的奇石学着作者的写法介绍这些石头的样子、动作。
这一板块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又给学生一个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加深体会奇石之美。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
虽然王老师是一个才刚刚登上讲台不到两个月的老师,但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稚气未脱的大学生蜕变成为一名踏实肯干的小学老师的过程。
每次下课经过她们班门口总能看到孩子们团团把她围住,叽叽喳喳的和她分享他们的快乐。
每天放学也总能看到许多家长围在她的身边和她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从家长们的表情中我读到,王老师已经赢得了家长们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她也以四两拨千斤的淡定从容,也将她的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人生态度,成就教育那亩“方田”。
王老师从今年9月份接手二年级2班以来,每天回到办公室都会不停地向其他老师请教各类她在备课时或者上课时遇到的问题。
看到她的语文书上密密麻麻的做下的各种批注,备课时那股子认真钻研劲令我折服。
在讲这次课时,她早早设计好了教案,让组里的老师帮助指导修改教案。
在修改教案中,我们一起探讨更合理的教学设计。
随后,我又去听了她的试教,在试教后给她们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过程是我们共同思考、让智慧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十分快乐的过程。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虽然我们都不是经验多么丰富的老师,但大家那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
- 1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记录本课教学体现了教学思想正,教学方法活,语言训练实等特点,反映在:第一,重视自学能力培养。
从小学低年级起严格训练,狠抓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使其获得新闻记者的“钥匙”。
第二,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真正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训练非常落实;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了思维。
通过老师建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老师将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如给奇石起名字、、选择喜爱的段落进行朗读、为奇石画像、了解黄山其他的三绝。
第三,重视良好学习惯的训练,如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勾画批注的习惯等。
《黄山奇石》一课,自始至终将教学活动定位在三个纬度上,也就是说将三个纬度的目标看作一个整体,并用这一整体目标作为一把尺子调控教学过程、衡量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行为。
例如“陡峭”一词的理解过程,老师在学生读文画句、说奇特、观录像、情感朗读一系列活动之后,与学生做了以下交流“‘猴子观海’这么奇特有趣,老师想把它画下来,你们说应该画在哪座山峰上呢?”学生指出,应画在那座高而且直的山峰上,因为文中说的是“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老师充满喜悦地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发言:“瞧他多会读书呀,读得既认真又仔细。
”“猴子两手抱着腿,蹲在这样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望着翻滚的云海多有趣呀!”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三个纬度目标的整体效果。
这里既有对“陡峭”一词的理解,也有借助图画理解词语这一方法的渗透,还有理解过程的体现,更有对读书态度的评价。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扎扎实实地掌握了双基,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虽然王老师是一个才刚刚登上讲台不到两个月的老师,但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稚气未脱的大学生蜕变成为一名踏实肯干的小学老师的过程。
每次下课经过她们班门口总能看到孩子们团团把她围住,叽叽喳喳的和她分享他们的快乐。
每天放学也总能看到许多家长围在她的身边和她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从家长们的表情中我读到,王老师已经赢得了家长们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她也以四两拨千斤的淡定从容,也将她的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人生态度,成就教育那亩“方田”。
王老师从今年9月份接手二年级2班以来,每天回到办公室都会不停地向其他老师请教各类她在备课时或者上课时遇到的问题。
看到她的语文书上密密麻麻的做下的各种批注,备课时那股子认真钻研劲令我折服。
在讲这次课时,她早早设计好了教案,让组里的老师帮助指导修改教案。
在修改教案中,我们一起探讨更合理的教学设计。
随后,我又去听了她的试教,在试教后给她们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过程是我们共同思考、让智慧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十分快乐的过程。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虽然我们都不是经验多么丰富的老师,但大家那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让我感动!从她们身上,我深深感到:她们都会成为孩子们今后真正的引路人!《黄山奇石》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中的一绝——怪石。
课题中的‘奇’字,就已向学生交代清本文所讲的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与众不同,我们想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意在激发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
听了王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留下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四方面:一、抓住题眼,理解“奇”字揭示课题后老师就问:“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基础。
老师在课的开始就紧紧抓住了题眼把握了重点使整堂课的学习围绕“奇”字展开,层层深入。
二、整体感知,找出“奇石”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此时老师相继板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评课稿
——《黄山奇石》评课稿“奇”中激“趣”“趣”中悟“奇”《黄山奇石》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课文围绕黄山奇石的“奇”“趣”,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状态,读起来妙趣横生,更让人体会到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神奇瑰宝。
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张老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紧扣“奇”和“趣”,创造性地使用教学策略,注重教学技巧的运用。
一、以“奇”为主线,突破教学重难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张老师在教学中以“奇”为主线,注重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通过找一找、说一说、读一读的指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
1.找一找,找出奇样。
这些有趣的奇石是什么样的呢?张老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与文本对话,勾画出奇石的样子,让学生对奇石有整体的感知。
2.说一说,品出奇味。
为了让学生体会奇石的特点,张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词语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通过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比如抓住文中的动词、比喻句让学生品出奇石的特点。
3.读一读,读出奇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朗读是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最好手段,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感情的基本途径。
在教学中,张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抓住美词、美句不放松,通过自由读、抽读、点拨后范读、模仿读,带着情感反馈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接受语感的熏陶,接受大自然的美对孩子们心灵的浸润。
二、以“趣”为抓手,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在张老师的课堂上,趣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课文奇石有趣的解读。
通过抓住关键词、朗读体会奇石的有趣。
二是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趣。
单调的识字过程变成了有趣的闯关活动。
富有情境性的游戏,大大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小猴要过河,谁能来帮助它?”“天上星星闪又亮,快来摘星星了。
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
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黄山奇石评课稿1《黄山奇石》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中的一绝――怪石。
课题中的“奇”字,就已向学生交代清本文所讲的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与众不同,我们想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意在激发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
听了蒋美华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留下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四方面:一、抓住题眼,理解“奇”字揭示课题后,老师就问:“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了解了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奇特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
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老师在课的伊始就紧紧抓住了题眼,把握了重点,使整唐课的学习围绕“奇”字展开,层层深入。
二、整体感知,找出“奇石”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
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
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此时,老师在板书时“用心良苦”,取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书写,使学生发现问题:文章的祥略写法,虽然只是二年级,但是蒋老师却巧妙地将文章的写作手法渗入其中,令人佩服、称道。
三、精读课文,欣赏“奇石”学生真正领略黄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还是在学课文之时。
老师在讲解这些石头“奇”在哪里时,让学生选择说,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感受黄山石头的奇妙。
比如感受那“仙桃石”之奇妙: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
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
《黄山奇石》评课(通用17篇)
《黄山奇石》评课(通用17篇)《黄山奇石》评课篇1《黄山奇石》一课,作者用凝练的语言介绍了黄山石的奇趣,情感充沛,是一篇极好的带领学生感悟祖国壮美河山的文章。
曾老师制作了幻灯片来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热情,课堂效果非常显著,突出了语文教学特色。
曾老师教学体现了教学思想正,教学方法活,语言训练实等特点,反映在:第一、重视自学能力培养。
从小严格训练,狠抓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第二、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真正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训练非常落实;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了思维。
第三、第三,重视良好学习惯的训练,如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另外,针对学生实际,各段采用不同的方式检查,使学生会学、乐学,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熟记性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促进语言发展,培养观察能力、新闻记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黄山奇石>评课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1、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让学生动手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来体现。
2、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学生入境入情的朗诵,渲染了气氛,通过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研读,使学生体会到黄山奇松奇在姿态,奇在生长环境,奇在生命力。
3、多媒体的运用出示的恰到好处,本节课先出示段落片段,让学生阅读理解。
通过读,来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
然后再出示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可以不分散学生注意力,集中精力先读文再看图,达到双倍的效力。
不足之处; 1、板书的设计应该在明了些、精确些。
2、学习“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段落时,应逐一出示图,进行形状的比较学习,来理解名字的来历。
(龚海燕)《黄山奇石》评课篇2全日制义务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六册语文预设目标:1、随文学习生字及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
《黄山奇石》听课记录及评价
《黄山奇石》是一篇介绍黄山风景区奇石的课文。
在听课过程中,我记录了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和观察到的学生表现,以下是对这堂课的评价: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黄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黄山的了解和感受,从而自然地引入了课题。
这个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
2. 新授环节: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教授生字和新词,例如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拼音辅助认读、学生自主探究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和新词。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奇石的特点和形态。
同时,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朗读环节:教师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包括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巩固与拓展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通过展示一些类似的奇石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进一步加深对黄山奇石的了解和认识。
5. 学生表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听讲、思考和回答问题。
一些学生在朗读和练习方面表现较好,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综上所述,这堂课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朗读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巩固与拓展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学习。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听讲、思考和回答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黄山奇石评课稿
黄山奇石评课稿评价:XXX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使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研究惯,使学生在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熟记性语言训练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训练,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同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板书设计需要更加明确和精确,研究“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段落时应逐一出示图进行形状比较研究。
总体来说,XXX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在XXX的课堂中,学生们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认识生字,例如找到隐藏在信封中的生字。
老师还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找到生字的方法,以促进互动。
在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识字活动时,XXX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机会,例如让学生们互相叫出生字的名字或者在文章中找到隐藏的生字。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XXX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例如读、画、演、说、比等。
学生们通过电教媒体和XXX的引导,深入地理解了文章中所描述的黄山奇石,包括“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奇特的景观令人目不暇接,也激发了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XXX认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情感因素、认知建构水平以及问题因素是情趣教学的内在决定因素。
因此,她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定位于三个纬度,以此来调控教学过程和衡量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生们理解“陡峭”一词的过程中,XXX通过让学生们读文、画句、说奇特、观录像、情感朗读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这个词语。
学生们还通过图画的方式来理解这个词语,同时也获得了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文章:识字过程中的感悟石之趣,体现了情趣教学的精髓。
这种趣味中的求知,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情与知的统一,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情趣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因素,通过情境的设计、趣味的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在研究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引言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黄山以其独特的山水之美吸引了无数游客。
除了壮丽的山脉和神奇的云海外,黄山还以其独特的奇石景观而闻名于世。
黄山奇石被誉为中国石头艺术的瑰宝,其特殊的形状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赏和研究。
1. 黄山奇石的背景黄山奇石是黄山的自然景观之一,由于长时间的地质运动和风化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奇石。
黄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样的岩层和气候条件共同创造了黄山奇石的多样性。
黄山奇石的形成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过程,每一块奇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特点。
2. 黄山奇石的分类黄山奇石根据其形态特点和风景效果可分为几个主要类型。
2.1 峰石峰石是黄山奇石的主要形态之一,它们像尖峰般矗立在山间,形态各异。
有的峰石状似群峰耸立,有的则像削成尖顶的石塔。
峰石可以是单独矗立在山峰顶端的,也可以是群峰相连形成的景观。
2.2 突石突石是黄山奇石中的另一类,其特点是石块的一部分悬在空中,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突石可以是石块上方向外突出的部分,也可以是峭壁上凸出的部分。
突石的形态各异,有的像人、动物或物体,给人以想象空间。
2.3 溶洞石溶洞石是黄山奇石中的一类,它们形成于地下洞穴。
黄山地下洞穴众多,地下水流经过洞穴时,会对其岩石进行溶解,形成独特的奇石景观。
溶洞石的特点是洞穴内外壁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石钟乳、石笋等形态各异的石头。
2.4 石海黄山石海是一种特殊的奇石景观,由大量大小不一的石头组成。
石海有不同的构成,有的石头平坦如镜,有的像碧波荡漾的湖泊,形态各异。
石海给人以广阔的视觉效果,让人仿佛置身于石头之海中。
3. 黄山奇石的艺术价值黄山奇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石头艺术家和收藏家。
黄山奇石作为一种艺术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价值:3.1 形态美黄山奇石的形态美是其最重要的艺术价值之一。
每一块黄山奇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姿态,形状各异。
有的奇石形似动物、植物或人物,有的则独特而怪异。
《黄山奇石》听课总结及反思
《黄山奇石》听课总结及反思第一篇:《黄山奇石》听课总结及反思听课总结及反思青年教师的听完了,我细细品味着这几节课课,感到学到的东西很多,感到了青年教师的青春与活力,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在,每位老师都在努力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感悟和收获,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教材取舍不求全,教学设计有突破。
一堂好课并不需要你完整地将一篇课文上完,而在于你深入领会教材挖掘其中一个有侧重地进行教学训练。
前2个老师执教的《黄山奇石》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充分运用了电教媒体,使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
更准确、更直观。
同时对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有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
黄山风景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图片,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感知文字与文字所表现出的画面。
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较好。
二、品词品句,善于咬文嚼字。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阅读教学注意学生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重视读书,这一点我想我们每个老师都能很好地领会并实施,注意了对比品析。
如理解“闻名,秀丽,神气,尤其”这四个词,可惜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互动并不多,而且能说的也寥寥数语。
可能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
如果能用幻灯片的放映形式呈现黄山风景区的美丽景色会好很多。
但是学生的读书声音太小是普遍的问题,还有些教师板书如有新意,相信一定会是精彩的一堂课。
听课反思《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主要写了黄山奇石的奇妙。
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
同时也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山河。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充分运用了电教媒体,使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
更准确、更直观。
同时对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有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
黄山风景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石》听课有感心得评课稿
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课例点评预设目标:随文学习生字及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准备:介绍黄山风景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揭奇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奇师: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学生甲:我觉得是奇怪的意思。
学生乙:我觉得是奇特的意思。
师: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用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自由读课文,找奇石,划奇石,小组内交流)师:(指名学生汇报)生甲: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生乙: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师: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生甲:我觉得这些石名取得很好,很有趣。
生乙:我觉得这些石名大多数都跟动物有关。
生丙:我有补充,人们都把黄山上的石头比作一样东西,这样读起来很有趣。
师: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
我们一齐的把这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三品读探奇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点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生甲:猴子在看海。
生乙:猴子蹲在山上看海。
生丙:猴子蹲在山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翻滚的云海。
……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教师点出课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生:(朗读小组内交流)生甲:这几句话比刚才我们的写得好,写得更具体了。
生乙: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怎样的猴子,在哪儿,干什么都
写得很具体。
生丙: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石头写活了。
师:对!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
我把这几名话读一读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范读)生甲:我觉得这块石头很奇特。
生乙:我觉得这块石头很有趣。
生丙:我觉得这块石头真可爱!师:正如你们所说的,这块石头的确奇特有趣,甚至是可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好吗?生:(练读)师:(指一名学生读)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甲:他把一动不动读得很轻,这样读很好。
生乙:他把有趣读得很重,突出了这块石头的奇怪。
师:你也能读一读吗?生:(读课文)师:谁有信心比她读得更好。
(指名举手学生)师:你读得很棒,勇气也可嘉。
愿意读的同学一齐把这段来读一读。
生:(齐读)师: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
生:(自由读,学做仙人指路样)师:谁愿意到讲台前学做一下。
(指一名学生模仿)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
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生甲:真是太神奇了。
生乙:我想走上前去看个究竟。
……师:请同学们表演读这几句话。
生:(表演读)师:(指名其中一位较活跃学生)请问仙人,去猴子观海的路怎么走?生:(犹豫了一下)噢,一直往前走,再右转就到了。
师: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话?生甲:欢迎你,远方的朋友。
生乙:欢迎你们来黄山玩,在看奇石时,你可要注意安全噢!那边还有许多奇石,我带你们去。
……师:谢谢各位小仙人。
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
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四观图联想,写奇师: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
(点击课件,投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