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选材 (500字)
作文怎样选材
![作文怎样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d3177e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a.png)
作文怎样选材
作文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作文的选材则是作文写作的第一步。
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选材成为了学生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作文怎样选材呢?
首先,选材要贴近生活。
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题材库,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观察、感悟,从而获得写作的灵感。
比如,可以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亲人的故事、朋友的趣事等,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选材,能够让作文更加真实、生动。
其次,选材要注重情感。
情感是作文的灵魂,选材时要选择能够触动自己内心深处的素材。
比如,可以选取自己的成长经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等,这些都是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选材,能够让作文更加动人、有感染力。
再次,选材要注重独特性。
独特的选材往往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让作文脱颖而出。
学生可以选取一些不同寻常的题材,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描绘平凡的事物,这样的选材会让作文更加新颖、有创意。
最后,选材要注重时效性。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学生可以选
择一些与时代相关的选材,比如社会热点、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这样的选材能够使作文更具时代感、更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作文选材是一个需要细心观察、灵感迸发的过程。
学生
在选材时要贴近生活、注重情感、追求独特性、注重时效性,这样
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写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
选材能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习作时选材的方法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习作时选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0b8b28da38376bae1fae4a.png)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习作时选材的方法
怎样选材?选材要选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而且是能够说明事物本质的、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例如,写《参观百货大楼》这个题目,中心思想是通过参观看到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市场繁荣的景象。
有些孩子不会选材,只写了参观的过程,从学校整队出发开头,到参观结束为止;有的孩子则把看到的商品罗列了一大篇,使人看了不得要领。
像这样,家长就可以指导孩子选择某一、两种有代表性的商品,重点加以叙述,比如写家用电器,不但列举商品繁多,而且说明技术先进,有些产品还进入了国际市场,充分显示了我国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写童装类,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特别是玩具部,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久久不愿离去。
告诉孩子在安排材料时要有详有略,不可平均使用。
在选材问题上,孩子感到的另一个困难是没有东西可写。
这一方面是由于孩子课外书籍阅读的少,一方面是孩子生活贫乏,思路狭窄,不善于观察。
家长要创造条件,丰富孩子的生活,并指导孩子观察积累材料。
譬如,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中周围的人和事,观察一些特定的环境,像夏日的夜晚,秋天的原野,节日的闹市,高大的建筑群等,观察各种动物的外貌、神态和表情,观察各种人物、植物,动态的、静态的等等。
引导孩子观察什么东西,都不是只观察一次,可以进行多次观察,反复观察,长时间的注意观察,这祥,才能从中发现
它们的细微之处,发现它们的特点,发现它们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下的不同变化。
然后写出来的东西才会真切生动。
观察后可以写观察日记,这样一来孩子会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从中捕提到许多可写的东西,平日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多了,写起文章来就不会语言干巴,言之无物了。
作文指导如何选材
![作文指导如何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3792d68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7.png)
作文指导如何选材作文指导:如何选材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丰富的词汇积累和灵活的表达技巧外,还需要有一个恰当的选材。
本文将围绕作文指导中的如何选材这一问题,从选材的重要性、选材的原则和选材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选材的重要性1.明确主题:选材是确定作文主题的重要依据。
只有选对了材料,才能确保作文的主题明确、突出,使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作文的核心内容。
2.丰富内容:恰当的选材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增强作文的可读性。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可以更好地展现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3.提高说服力:选材得当,可以使作文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提高作文的说服力。
通过选用具有权威性、可信度的材料,可以增强作文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4.展现个性:选材是展现作者个性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选材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使作文更具独特性。
二、选材的原则1.真实性:选材要真实可靠,不能虚构或歪曲事实。
真实的材料才能使作文具有说服力,赢得读者的信任。
2.典型性:选材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一类事物或现象。
通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新颖性:选材要新颖,避免陈词滥调。
新颖的材料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4.相关性:选材要与作文主题密切相关,避免跑题。
选材时要紧紧围绕主题,确保材料对主题的支撑作用。
5.适量性:选材要适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适量的材料可以使作文内容丰富、紧凑,避免空洞无物或堆砌材料。
三、选材的方法1.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材料,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挖掘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2.查阅资料:通过查阅书籍、报纸、网络等途径,收集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材料。
在查阅资料时,要注意辨别真伪,确保材料的真实性。
3.借鉴经典:借鉴经典文学作品、名著中的选材方法,从中汲取灵感。
我是这样指导学生作文选材的
![我是这样指导学生作文选材的](https://img.taocdn.com/s3/m/6722930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73.png)
我是这样指导学生作文选材的写文章好比做衣裳,有个选取材料的问题。
如果选择上好的面料做衣裳,做出来的衣裳就美观、挺括。
如果面料质地低劣,即使工艺高超,也制不出好服装。
所以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
选材如何,决定作文质量的高低和写作的成败。
那么学生到底应该怎样选材才能写出好文章呢?我是这样指导学生作文选材的:一、强调一个真字。
我们都知道,真实的材料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唯真才可情感充沛饱满,才可激情洋溢,才可感人肺腑,才可荡人心魄。
情感是在真中孕育,情感更是在真中升华。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重视写真,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我们都知道,越是真实的材料在我们心目中的脉络就越清楚,这样写起来就会容易一些,而虚假的材料就会因编造而容易出现明显的破绽,文章也因虚假而会大打折扣。
比如我们写《我最______的一个人》,写前在课堂上交流选材时,班里有一位男同学是这样说的,他去买西瓜时,把钱包落在了卖西瓜的小摊前,而摊主却不顾高温酷暑给他送家里来了,当时我这样问他:摊主怎么知道你家的?难道一路寻着你的脚印而来?这是编的吧?那个男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所以,虚假的材料破绽太明显,根本站不住脚,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做到实实在在地说真话,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体验。
不能写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甚至说假话。
材料的真实,一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生活真实,也就是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严格地符合客观事物的原貌或实际情况。
二是指本质意义上的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允许对于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也就是艺术加工和创造。
材料需要生活真实还是艺术真实这要视情况而定。
如我们班的学生,过生日时,只要你自己乐意,就可以把蛋糕带到学校,在下午第四节自习课上,班主任会安排大家一起给你唱生日祝福歌,作为小寿星的你则给大家切蛋糕、分蛋糕。
这本来是体现班级温暖的事,不过,如果不进行一下艺术加工就会变味了。
初二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选材
![初二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86719a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5.png)
初二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选材在初二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选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选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质量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引导学生选材,使他们能够写出优秀且有价值的作文。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倾听学生的讲话,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经验和观点。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展开写作。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作积极性。
例如,某个学生对动物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鼓励他以动物为题材,写一篇与动物有关的作文。
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故事、介绍名人事迹、分享经典作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素材可以借鉴,提高他们选材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意义的故事,鼓励学生以此为灵感,写一篇寓意深远的作文。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观察活动、提出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学生观察到的一些事物,可以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园或社区观察,然后让他们将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描述和分析,最后选择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题材进行作文创作。
四、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教师可以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来。
学生通过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社会关注度的话题进行作文创作。
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既能够反映时代特色和社会问题,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前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关注,鼓励他们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
总之,在初二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以及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等方法来引导学生选材。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够选择到适合他们的题材,从而写出有内涵、有思想价值的作文,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c6ab4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6.png)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选材定题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它决定了作文内容的质量和深度。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选材定题,引导他们写出具有个性和表达力的优秀作文,是每位语文老师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下面就一些策略来进行引导。
一、培养观察力,积累素材小学生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新奇和趣味,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培养观察力,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积累写作素材。
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观察问题,比如看花草树木、顽皮的小动物、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然后要求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来进行观察和描述。
通过这样的观察练习,孩子们可以积累到很多有趣的素材,为日后的作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储备。
二、启发想象力,构思话题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往往会有许多奇妙的想法和幻想。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构思作文的话题。
比如可以让孩子听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给他们看一些有趣的图片,然后让他们想象自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或者是图片里的人物,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们构思作文的话题,并开展写作。
三、激发情感,选择主题作文的主题一般都是情感类的话题,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时,要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从自己的情感出发选择作文主题。
可以通过听音乐、观影、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来引导孩子感受美、感受爱、感受友情等各种情感,然后选择一个最能触动自己内心的情感作为作文的主题,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写作动力,使作文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引导发现问题,确定角度当孩子选择了作文的主题后,接下来就需要引导他们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并确定角度去写作。
这一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发现问题、确定角度,作文才能更加有深度和思想性。
可以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或者人物故事的分析,引导孩子去思考其中的问题和内涵,然后确定一个有深度的角度来进行作文写作。
五、启发表达能力,构思结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作文的写作来说至关重要,在指导小学生选材定题时,还需要启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他们构思作文的结构。
初中作文如何选材
![初中作文如何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801f62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4.png)
初中作文如何选材
如何选材。
在写作文的时候,选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选材不仅决定了文章的质量,还直接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那么,如何选材呢?
首先,我们要选择熟悉的话题。
选择熟悉的话题可以让我们更加轻松地写作,因为我们对这个话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思考。
比如,如果我们选择写关于环保的话题,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等。
其次,我们要选择有趣的话题。
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去阅读我们的文章。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或者选择一些新颖的观点来引发读者的思考。
再次,我们要选择有价值的话题。
有价值的话题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有意义,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人生、情感、友情等方面的话题,这些话题往往能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最后,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经历都不同,所以在选择话题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的特点。
比如,如果我们喜欢音乐,我们可以选择以音乐为主题的作文;如果我们擅长运动,我们可以选择以运动为主题的作文。
总之,选材是写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话题,我们才能写出优质的作文,让读者产生共鸣,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希望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选择合适的话题,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35b4c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9.png)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
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而选材定题则是作文的开端。
选材定题要求学生在写作前,明确作文的主题和内容,为写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指导他们选材定题,让他们写出优秀的作文。
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来确定选材的原则。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抽象的话题可能理解较难,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选择他们熟悉的事物或话题,如家庭、友情、校园生活等。
而且,我们还需要注意选材的情感倾向,尽量选择能激发小学生情感的题材,让他们能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要引导小学生注意选材定题的技巧。
作为老师或家长,可以通过故事、小品、诗歌等形式,让小学生了解不同的题材和情感表达方式,从中获得选材灵感。
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或是在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情,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灵感,帮助他们找到选材的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来帮助小学生选材定题。
可以开展一些主题征文比赛,让学生在征文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或确定作文的主题,这样既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选材定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写作分享活动,让学生在分享中相互交流选材定题的经验,互相启发,提高选材定题的能力。
我们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
对于选材定题,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或是迷茫,这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他们理清作文方向和思路。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写作中有信心、有动力,提高选材定题的效果。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选材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6fd94ced19e8b8f67c1cb963.png)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选材素材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时,能否选准新颖恰当的素材是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蚂蚁之所以能够安然过冬,是因为它们有储备丰富的食物;蜂蜜之所以香甜,是因为蜜蜂采集好多的花朵。
我想在写作时就要像它们一样,在占有一定数量的材料中,善于精选,撷取那些感受最多、感触最大、感悟最深的材料,从而写出具有新意的佳作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亭台楼阁须用材料来筑造,同样,佳作华章须用材料来构建。
作文需要材料,尤其是质地美好的材料。
有了质地美好的材料才可能拥有好质量的作文,因此材料必须经过遴选,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从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中,挑出作文所需的一则或几则材料。
一般来说,选材有如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一、选材的原则1.真实性。
所谓真实,就是要合乎实际,是客观存在的。
它包括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指,虽然材料是虚构的,但它来源于生活,能够解释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生活真实,就是指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是客观存在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事信而不诞”,说的正是此理。
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
作文的材料真实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
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
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真实可信,是写一切记叙文的基础,只有事真,才能情真。
编造的故事,虚假的人物,无论怎样写,总不自然,总会露出破绽,而且根本不可能动真情。
好的文章无不是人们传情表意、激情感慨之作。
从目前情况看,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无话可说,无病呻吟,写出的文章胡编乱造。
千人一面的“新八股”。
究其原因:其一,生活内容单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
学习几乎成了他们的全部;其二,缺少真切而深刻的感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百般的家庭呵护使他们很难品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其三,枯燥、呆板、毫无活力的作文指导使他们缺少兴趣,甚至于产生厌恶、惧怕心理。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82144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1.png)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作文是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任务之一,而选材定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选材定题既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下面将就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材小学生身处成长期,对周围事物和自身经历有着强烈的感知和体验。
选材定题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课外活动等方面,让学生能够找到共鸣,更容易进入写作状态。
假期生活、课外读物、家庭活动、校园趣事等都是可以作为选材的范围。
二、引导学生选取具体细节在选材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尽可能选取具体的细节,而不是泛泛而谈。
这样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也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当选取假期生活为作文题材时,可以引导学生描述具体的活动内容、参与者、感受等,使作文更加生动具体,贴近读者的生活和体验。
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在选材定题的时候,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他们能够从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出发,进行自由创作。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比如快乐、伤心、感激等,让作文更具情感渲染力,贴近读者的内心。
也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创作灵感。
四、启发学生选材的多样性在选材定题的时候,我们要启发学生选材的多样性,让他们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选择,不断开拓自己的创作视野。
除了生活经历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选取历史故事、科普知识、名人事迹等作为写作素材,让他们能够多维度地进行创作,培养丰富的知识和想象力。
五、培养学生的定题能力选材定题既要注意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要培养学生的定题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把握写作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在选材定题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素材和自己的感受,找出主题和中心思想,确定作文的目的和情感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整体构思和组织能力。
六、引导学生通过积累素材来进行选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比如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收集感动自己的故事和情节,留意历史和现实中的有趣细节等。
作文选材 以小见大
![作文选材 以小见大](https://img.taocdn.com/s3/m/03004b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0.png)
作文选材以小见大作文,是我们在学习中经常要写的一种文体,也是展示我们思想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
而作文的选材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选择一个适合的题材,能够让我们的作文更加出彩。
本文将从小见大的角度出发,给大家分享一些选材的技巧和方法。
一、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生活中的琐事可能并不一定引人注目,但它们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寻找题材,例如一次旅行、一次与朋友的聚会、一次趣事等。
这些看似微小的事件,如果能够用心去观察和思考,往往能发现其中的启示和价值。
比如,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中,我们可以写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从这个小小的聚会中,深入挖掘朋友间的情感和友谊的重要性,可以写出一篇温暖人心、引人深思的作文。
从这个小小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情感的交流等方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我们可以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二、从社会热点入手除了身边的小事,社会热点、时事问题也是非常好的选材素材。
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新闻报道中涉及到的各种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教育问题、人权等等。
选择这些热点问题作为题材,不仅能使得作文更有针对性和时代感,还能够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以环境污染为例,我们可以从一个小小的环保行动出发,引申到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数据,展示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危害,号召大家从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三、从文学作品或名人故事入手文学作品和名人故事是非常丰富的题材来源。
我们可以选择经典的文学作品,从中找到适合的故事点,展开我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些名人故事,通过讲述他们的励志故事,来激励自己和他人。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小说或者电影,通过深入的阅读和观影,挖掘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找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元素,写出一篇富有情感、触动人心的作文。
总之,作文选材是一个非常灵活且开放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社会热点、文学作品或名人故事等方面寻找题材,通过深入思考和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一篇内容丰富、触动人心的作文。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三篇)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c6c8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a.png)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三篇)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 1一、寻找生活素材,经常开展活动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生活,永远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
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读的活动总陪伴我们左右。
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引导学生“多读、多听、多想、多说、多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学习语文。
例如我们在运动会后,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举行班干竞选活动,要写演讲词,开故事会,自己自编自写自演,家长会后写心得等活动,还坚持每两周表扬作文优秀以及写作水平提高的学生,并展示作品。
这些活动的'展开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别样人生,书写心中的篇章。
二、多写生活实例,打好扎实基础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__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__学生作文中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
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所以我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哪怕他写的只是简短的片段,甚至只是几句话,也要鼓励他坚持写作,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也是他的感受。
这个时候不能批评学生,说他写得这么少,不符合要求,而是积极地及时的帮他分析,鼓励他写作。
时间久了,学生不但练笔多乐,还积累了素材,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接近大自然,节假期走出去,见多才能识广,获取更多写作的素材。
三、拓展阅读层面,学习佳作美文四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
在每节课的__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
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
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bd6af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6.png)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的选材定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选材定题直接关系到作文的主题和内容,所以对小学生来说,如何选材定题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
一、培养观察力和思维力要指导小学生多培养观察力和思维力。
观察力和思维力是作文选材定题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两项能力,才能够发现身边的素材和展开联想。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身边发生的故事和趣事,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从而为作文选材定题打下基础。
二、鼓励多读书多积累要鼓励小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阅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作文素材来源,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见识,从而为作文选材定题提供足够的素材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多积累素材,多积累题材,从而在写作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三、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思要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思。
作文选材定题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的点滴,只有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受,并把这些感受转化为自己的思考,才能够有更多的作文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去感受生活,从而激发写作的灵感。
四、培养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作文的灵魂,只有培养了创新意识,才能够在选材定题的时候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多进行联想和想象,允许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写作题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上就是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和家长有所帮助。
作文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综合能力的过程,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思、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打下坚实的作文基础。
希望教师和家长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生,让他们在作文选材定题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选材
![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468d8a2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7.png)
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选材作为高中生,我们有义务指导初中生写好作文。
作为中学生,作文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道难关。
如何选好作文的素材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首先,重点是中心思想。
我们需要通过思考,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围绕这个中心构思文章的结构。
中心思想应该是清晰明了的,不宜太抽象或过于笼统。
将中心思想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具体到某个事件或者某个人物,是一个好的选择。
比如说写一篇关于成功的文章,可以从某个成功人士的经历出发,具体分析他为什么能成功,而且需要保证自己的观点稳定。
其次,丰富的例证或事实能够让文章具有说服力,更容易打动读者。
但是,例证或事实需要是适当引用的,并且要具有代表性。
如果例证或事实缺少代表性,读者就很难相信作者的论点。
所以我们需要谨慎地选择合适的事实或例证,让它们真正起到支持和证明我们的中心思想的作用。
此外,语言表达也是关键。
我们需要了解基本语法和使用基本句型。
选择恰当的词汇和恰当的语言风格,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加精确。
避免运用过于繁复的语句,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观点。
需要多运用词汇,并且结构要清晰,语言流畅,容易理解。
其次,具有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
不要给读者带来已经听过的传统观点,要引领读者进入新的思考领域。
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拓宽对话题的思路,展示独特的个人观点。
这样,读者会对我们的文章更感兴趣,以及能够理解我们的立场,理解我们的思想。
再者,合理的篇章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一般采用中心思想-分析内容-例证或事实-总结这一结构来推进文章的发展。
文章的结构应该是逻辑严密的,并且需要考虑到段落间的过渡。
每个段落的结构要有明确的主题句,以及清晰的段落内部结构。
最后,文章需要具备感染力的情感表达。
写作的过程,除了逻辑思维,还有一种深入的感受。
我们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情感,并且要让读者感受到我们的情感。
这时,我们可以引用一些充满情感的语句,表达自己对于某事或某事物内在的情感体验,让读者亲身感受到我们切实的情感。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1eb5c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0.png)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选材定题作为作文的第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个好的选材定题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生准确抓住作文的核心,写出有价值有内容的作文。
本文将探讨一些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帮助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
一、选材1. 选材要有趣小学生的作文,最重要的是兴趣。
在选材时,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自己的生活经历、家庭故事、喜欢的动物、植物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写作时更有激情,更有灵感。
2. 选材要有观察小学生的观察力尚未完全成熟,选材时可以帮助他们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比如身边的小狗、小猫、小鸟、小花等,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写出生动的作文。
3. 选材要有文学性小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引导他们选择一些富有文学性的题材,比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写作中培养审美情感,提高写作的文学水平。
二、定题1. 确定主题在选材的基础上,要帮助学生确定作文的主题,主题要贴合选材,要能够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选材是写自己的生日,那么定题可以是《我的生日》,主题可以是讲述自己的生日庆祝活动。
2. 突出重点在定题时,要帮助学生突出作文的重点,突出可以是情感、冲突、转折等。
选材是写自己与好朋友的冲突,那么定题可以是《我与好朋友的误会》,重点可以突出描述冲突的原因、解决的过程等。
3. 确定情感在定题时,要帮助学生确定作文的情感基调,是欢乐、悲伤、激动、兴奋等。
选材是写自己与父母一起去公园玩的经历,那么定题可以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情感可以是欢乐、兴奋。
三、写作练习在经过选材定题后,要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这是巩固选材定题的重要环节。
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练习的题目,比如《我的假期生活》、《一个有趣的故事》等,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四、范文欣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让学生进行欣赏和鉴赏,帮助他们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习作指导方法——如何选材】
![【习作指导方法——如何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1eb3c8f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a.png)
一、选材要“真”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人际交往中选取符合题目要求的真人真事。
因为只有真人真事,写出来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自己,打动别人。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时嘉艺,她写的是周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由于自己粗心大意,忘记了是周末不用去上学而闹出的笑话。
早上起床晚了,担心迟到,匆匆忙忙地洗漱,连早饭都顾不上吃,背起书包,蹿到楼下。
结果到楼下碰见门卫老大爷,门卫老大爷很奇怪的询问,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周末啊!真是虚惊一场。
这个学生选取的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因为亲身经历过,能抓住一系列的动作,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写出了真情实感,所以才让老师记忆犹新。
后来我把这篇文章拿到全班一读,学生们都一致说好,都说:太真实了!看来写真实的东西的确能打动人。
二、选材要“新”我们写文章不仅表达自己的心声,更是让别人看的。
大家都喜欢新颖别致、别具一格,耳目一新的东西。
像那些公交车上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生病坚持上课,雨中送伞等等老生常谈的,别人一看不想读,就失去了作文的目的。
说到新颖,我们是不是想到这样一个故事:某地发现了金矿,很多人过河去挖金子,有个人很聪明,他买了一条船,专门载这些淘金人过河。
结果呢?淘金,不一定发财,而这个买船的人却发了财。
其实写作和这个是一个道理,力求创新,另辟蹊径。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多观察,多发现,善思考,才能找到新意。
三、选材要典型学生选材不成功,往往表现在:一是内容太老旧,比如写《我的妈妈》,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写的都是同样的内容:生病了,妈妈怎样连夜把我送到医院,如何照顾我之类,甚至还写妈妈背着我冒雨去医院。
一读就觉得太陈旧了;二是思维方法太陈旧,比如写做好事,免不了拾金不昧;上课或考试忘带笔,同学主动借笔;生病了不能打扫卫生,同学主动帮助打扫等等这些事例,其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1.弃虚取实。
不写自己不理解的、体会不深的内容,写自己实实在在经历过、看过、听过的、印象深刻的。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选材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74116be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4.png)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选材第一篇: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选材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选材——登封市少林办初中王莹选材,是我们写作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审题结束,作文主题明确之后,就进入选材阶段了。
几年的作文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作文材料的贫乏、平淡、老套以及盲目编凑,写出的作文没有个性,没有新意,是作文水平无法提高的原因。
由此可见,选好材料,用好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该怎样指导学生选材呢?首先,学会搜集素材,这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
正所谓:“厚积薄发”。
可见只有当学生心中装的作文材料多了,他们才能溢于言表。
那么学生在写作文前应该占有哪些材料呢?1、从生活中找素材。
生活有三大组成分别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这三方面的生活都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学生的写作缺乏真情实感,就在于平时不注意积累,不注重观察生活。
只要我们把目光放在生活中,用真诚、善良和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去感受,你会发现,有不少细节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好材料。
例如:作文《师生之间》,小作者就是选取和老师相处之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用真诚、朴实的文笔描述,内容感人,所选的材料也显得津津有味。
2、从阅读中找素材。
可以从课内课外中搜集素材。
如:从名著中找素材,选取名著中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情节、片段,或直接与古人对话,或故事新编,巧妙地在原有情节上创新,也可写出立意高远的文章来。
从古诗词中找素材,诗词中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感情,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可以引用到我们的作文中来。
从课文中找素材,化用课文中的人、事、景,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学以致用也是找到好素材的绝妙方法。
例如:河南09年中招命题作文《逆耳忠言助我行》,小作者巧用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内容引入,使文章内容新鲜、充实。
又如:佳作《面对挫折时》,妙用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的故事,新颖、深刻。
除此,我们也可以从来自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中名家名人的轶事以及报纸、杂志或者化用其他学科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材料库存。
作文怎样选材
![作文怎样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55d4f2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c.png)
作文怎样选材选材是一篇作文的基础,好的选材能够为作文增色不少。
那么,作文怎样选材呢?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首先,选材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选取身边发生的事情作为作文的素材。
比如,我们可以写写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朋友之间的故事等。
这样的选材更贴近读者的生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选材要有个性,要有特色。
作文的选材不一定要大而全,更重要的是要有个性。
可以选择一些自己独特的经历或者见闻,这样的选材更能展现出作者的个性和特色。
比如,可以写写自己的成长经历、特别的爱好、独特的见解等。
这样的选材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选材要有深度,要有思想。
好的选材不仅仅是生动有趣,更要有深度,有思想。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选材,让读者在阅读作文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思考和启发。
比如,可以选取一些社会热点、时事话题、人生哲理等作为选材,这样的选材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作文更加有思想性。
最后,选材要注意合理性,要有取舍。
在选材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选材的合理性,要有所取舍。
不是所有的素材都适合作为作文的选材,我们要根据作文的主题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素材。
比如,可以根据作文的体裁、题材、情感色彩等来选择合适的选材,这样的选材更能符合作文的整体要求。
综上所述,选材是作文的基础,好的选材能够为作文增色不少。
在选材的过程中,我们要贴近生活,有个性,有深度,有合理性,这样才能选出合适的素材,写出优秀的作文。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作文材料的指导
![作文材料的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cddd53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2.png)
作文材料的指导
写作,指导,学生,文章,素材,语言
范文:
近年来,作文教育备受关注,而作文的素材则是作文的灵魂。
在作文的过程中,选择素材的能力很重要,对于学生来说,如何获取优质的作文素材并进行合理的整合,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
因此,对于作文的素材选择,需要有一定的指导和方法。
首先,在选择素材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选择与自己相关、熟悉的主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方向和重点。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方式获取素材,这些阅读中的感悟、收获、体验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等途径获取素材,但在获取素材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筛选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以免出现错误或不恰当的素材。
获取素材之后,我们需要对素材进行整合和归纳。
在整合素材时,我们可以将其按照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类,然后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概括性的素材进行运用。
在归纳素材时,则需要注意整体把握,找出素材之间的联系和共性,并将其转化为文章的主题和论点。
在进
行整合和归纳时,还需要运用适当的逻辑和语言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
最后,在运用素材时,我们需要根据文章的类型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运用和加工。
例如,在议论文中,我们需要选择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素材,并进行合理的引用和分析;在叙事文中,则需要将素材进行合理的排列和呈现,以展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总之,作文素材的指导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同时,在选择、整合和运用素材时,需要注意素材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可信度,以及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展现出自己的写作才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选材素材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时,能否选准新颖恰当的素材是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蚂蚁之所以能够安然过冬,是因为它们有储备丰富的食物;蜂蜜之所以香甜,是因为蜜蜂采集好多的花朵。
我想在写作时就要像它们一样,在占有一定数量的材料中,善于精选,撷取那些感受最多、感触最大、感悟最深的材料,从而写出具有新意的佳作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亭台楼阁须用材料来筑造,同样,佳作华章须用材料来构建。
作文需要材料,尤其是质地美好的材料。
有了质地美好的材料才可能拥有好质量的作文,因此材料必须经过遴选,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从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中,挑出作文所需的一则或几则材料。
一般来说,选材有如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一、选材的原则1.真实性。
所谓真实,就是要合乎实际,是客观存在的。
它包括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指,虽然材料是虚构的,但它来源于生活,能够解释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生活真实,就是指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是客观存在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事信而不诞”,说的正是此理。
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
作文的材料真实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
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
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真实可信,是写一切记叙文的基础,只有事真,才能情真。
编造的故事,虚假的人物,无论怎样写,总不自然,总会露出破绽,而且根本不可能动真情。
好的文章无不是人们传情表意、激情感慨之作。
从目前情况看,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无话可说,无病呻吟,写出的文章胡编乱造。
千人一面的“新八股”。
究其原因:其一,生活内容单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
学习几乎成了他们的全部;其二,缺少真切而深刻的感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百般的家庭呵护使他们很难品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其三,枯燥、呆板、毫无活力的作文指导使他们缺少兴趣,甚至于产生厌恶、惧怕心理。
针对这些情况,应鼓励学生多写见闻感受。
2.新颖性。
选材要新颖而生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有的时间,换个角度想问题,可以老材料出新意。
比如:“让座”是老掉了牙的材料,有一考生把“让座”写成“谢座”,使材料新颖了。
有一位中学生让座给一位带小孩的妇女,这位妇女教小孩“谢谢大哥哥”,借孩子之口表达感激之情,到站了,这位妇女让孩子再次说“谢谢大哥哥”,“大哥哥再见”,再一次借孩子之口表示谢意。
作者从中感悟,做了一点“好事”,得到的回报是一谢再谢。
在选择材料时要做到新颖妥贴,避免陈旧乏味。
据说在宋代,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
怎样表现这个主题呢?怎样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的人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的人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个角,或露出一段残垣断壁,但主考大人都不甚满意。
另有一位画家则独辟蹊径:画面上画有崇山、清泉,还有一个老和尚正一瓢一瓢地将泉水舀进桶里。
画和尚而不画庙,有和尚则必有庙,这就把这座古寺深深地“藏”起来了,真是别出心裁,令主考官拍案称绝。
选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主题往往可能用这样的题材来表现,也可以用那样的材料来说明,但要选择最新颖的。
要选择新颖的材料,首先,要求我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独具慧眼,有伯乐相马之才,并能迅速地判断、和表现;其次,我们一定要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一个新奇的,给一些本来并不新鲜的材料赋予新的生命;第三,要做到材料新颖,必须注意扩大阅读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勤摘录、善整理鲜活材料。
要指导学生观看“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
这些都不失为积累新颖材料的好途径。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胜,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思维活动过程。
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抛弃“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思,精心选择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尽情抒发震撼心灵的感情,细致描写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奋点击精彩多样的生活。
要避免作文选材“撞车”现象,很简单:当你拿起作文题来,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那个“题材”,千万不能写!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那个“题材”,最好不要写!正确的做法是:你花上3-5分钟,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
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
3.典型性。
选材要典型有意义。
所谓的典型,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能够起到以一带万之效。
典型材料是指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
写一个人,要能够说明某一类现象;写一件事情,要能够体现他人的一贯作风;写一句话,要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典型是指所选的材料有代表性,有意义。
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
典型可以是整个事件,当然也可以是典型的局部。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通过外貌描写刻画祥林嫂的形象:祥林嫂刚到鲁镇的时候:“头上扎着白头绳??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第二次见她的时候:“??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最后一次见她的时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岁上下的人了,脸上削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转,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
”如此典型的脸部表情描写,入木三分,祥林嫂在封建社会中逐渐麻木的形象呼之欲出。
4.感动性。
在选材时,我们要首选“打动自己”的材料,如果所选材料“一提起来自己就很感动”,“亏他想得出来”的事件,是写出来一定能打动人,只有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他人,这样的材料行之以文,感情真挚,得分一定会高。
凡是考场上的满分作文,首先得力于选材的成功。
材料感染了阅卷老师。
5.时代性多元化的社会,各种信息、现象、问题充斥着生活,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理想的素材。
而且,大凡好的文学作品总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揭露社会丑恶,歌颂时代新风。
比如去年5.12汶川地震,牵动多少中国人的心,多少作家,多少学生,多少爱心人士纷纷在用自己的笔表达着殷殷祝福与无尽关怀。
我想,此题材下的作文,定能特别温暖人心,令人倍感亲切,受人亲睐。
二、选材的方法1.从熟悉处寻真。
在平时,大家头脑中一定储存了大量的资料,这些素材应该作为首选材料入文。
因为只有自己熟悉的材料,才有可能写得真切感人。
只有自己熟悉的材料才有可能对其产生深刻的领悟,发掘其价值意义。
只有自己熟悉的材料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真实是文章的根本,好文章的材料对作者来说应该是最真切,最熟悉,最独特的。
2.从感悟点引发。
在作文时,审题之后会有所感悟,这时要紧紧抓住自己的感悟点,在记忆的仓库中搜寻;以这一点为契机,向四周辐射,就会打开思路,找到理想的材料。
在搜寻的过程中不仅要正向思维,而且要学会逆向思维,这样选择材料的路径就会开拓若干倍。
如在清明节这天,一位学生去扫墓,他被围绕在花圈旁欢蹦乱跳的孩子所吸引,并且感受到这些孩子正生活在幸福中。
于是他从这一点出发,联想到这正是先烈的心愿,由此取材构思,写出了新颖别致的好文章。
3.从动情处着手。
文章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必须感动自己。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该首先选择打动过自己,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材料,并且要注意围绕这一情感点向纵深开掘,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围绕“父亲为我过铁道买橘子,使我感动得流泪”这一情感点,组织材料,构思成文的典范。
感动了自己,也就容易让别人动情,动情了,也就产生了共鸣。
4.从联想点开掘。
在选材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材料特别能够引起你的想象和联想,抓住这类材料,将它与联想材料进行巧妙组接,会写出内容丰富,思路开阔的好文章。
我们学过的许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如《荔枝蜜》,作者就是从蜜蜂的勤劳、无私,创造甜美的生活联想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幸福生活,农民的辛勤劳动??抓住联想点,深入开掘,这是选材的一大技巧。
5.从新颖中探索。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这话道出了选材的一大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时,注意优先选择新颖别致的材料。
在取材时,遇到大家都很熟悉的材料要尽量避开,以免落入俗套。
如果非选不可,也要尽量变换角度使用这些材料,或者用与之相对的材料衬托,以求出新。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必须首先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方式,教师作前指导,定下写作思路,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创新。
多数学生虽然平时积累了不少素材。
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思维方法,作文时感到无从下手,写出来的作文人云亦云、老一套,“旧事重提”。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教会学生变换角度看问题,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写出鲜活的作文来。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呢?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1)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引导学生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
这种思维方法,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以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老师一布置作文,他们常常依赖《作文宝典》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秽,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
因此,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
如,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让学习小组讨论:你是如何理解“爱”的?有的学生说,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
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比如:《有一种爱叫伤害》。
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